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3cm、质量为100g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2.先把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

B.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C.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

D.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

3.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A.一定小于4牛B.可能等于5牛

C.一定等于4牛D.可能大于5牛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横截面积为

200cm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2,质量为200g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刻度盘上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

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时,物块刚浸没

C .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

D .向容器中加水, 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300cm 2的圆柱形容器里装有900g 水。现用细绳将体积为1000cm 3

的圆柱体木块浸入

1

5

的体积,此时细绳的拉力为4N 。若将细绳剪断,要使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木块底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100cm 2

B .120cm 2

C .150cm 2

D .200cm 2

6.某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这种深海探测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任务.如图所示为该探测器在理想状态下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在A

B CD 、两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B CD v v < B .探测器在CD 阶段处于上浮过程,探测器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

C .探测器在BC 阶段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

D .探测器在AB BC CD 、、三个阶段,所受重力的关系是AB BC CD G G G << 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2:1,将甲放入水中,乙放入酒精(ρ=0.8ⅹ103kg/m 3)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3,则甲物体的密度是 A .0.6ⅹ103kg/m 3 B .0.8ⅹ103kg/m 3

C .1.2ⅹ103kg/m 3

D .1.5ⅹ103kg/m 3

8.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物体浸没在水里静止,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

它们的( )

A.体积相同B.质量相同C.密度相同D.重力相同

9.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己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0:9,密度之比为2:3。现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盛有足够多水和酒精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

C.甲物体的密度是0.8g/cm3D.乙物体的密度是1g/cm3

10.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小D.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重为8N的金属块用轻质的细绳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勾上,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N;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到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

12.质量为1kg的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为0.01m2,高为0.6m,装有0.5m 深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如图所示。求:

(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

(2)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______;

(3)在酒精中放入一个固体,保持酒精不溢出,使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最大的情况下,同时使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最小,请计算固体的质量_____,并判断固体密度ρ与酒精密度ρ酒精之间的大小关系,即ρ固________ρ酒精。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深度不同的液体,若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沉没在容器底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

14.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现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未与容器底和壁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B(B外包有一层体积和质量均不计的防水膜)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使木块B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10,则木块B的密度为

______kg/m3,金属块A的体积为V B=______(请用字母F1、F2、g、ρ水表示)。

1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_N;圆柱体的密度是

______g/cm3;刚开始时,圆柱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的初始高度______cm;圆柱体的截面积为_______cm2。(g=10N/kg)

17.潜水艇停泊在海面上,它受到的重力为G ,潜水艇停泊在海面上时受的浮力

_________G ;潜水艇下潜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G ;潜水艇在水下匀速潜行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G 。(以上三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8.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的密度_________kg/m 3。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 材料后,投入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

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 1×103Pa ,33

2.610kg/m ρ?合金=,则合金材料的质量是

_______kg .(g =10N/kg)

19.现有一块冰漂浮在水面上,请问这块冰熔化后液面__,若冰块中含有铁块,冰熔化后液面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0.如图所示,水平桌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 S <甲乙),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密度为

ρ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ρρ<<水酒精),待它们静止后,两物体在液体中

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 水____F 酒精,甲和乙两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 '

甲____F '

乙(此题每空均选填“>”“<”或“=”)。

三、实验题

21.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称为悬浮。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

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

(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当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D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________(“可行”或“不可行”)。

(3)在一次实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潜水艇排出100cm3的水,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___________)

A.1N B.0.5N C.0.25N D.0N

22.田田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她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薄壁柱形容器放到电子秤上,在容器中装适量的水,用不吸水的细线系住重为5N的合金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合金块缓慢浸入容器的水中,且始终不与杯底接触,如图甲、乙、丙.

(1)随着合金块逐渐浸入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遂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直到合金块在水中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根据图甲、乙、丙可得出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2)田田另取一杯盐水,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合金块浸没于盐水中(未触底).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由此初步得出: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4)①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为ΔF,电子秤示数的变化量为△mg,从合金块接触水面到刚刚浸没的过程中,Δmg______ΔF(选填“>”“<”或“=”);

②同组的关关想不用弹簧测力计来测未知液体的密度,她将弹簧测力计换成不可伸长的细线,并将整个装置放在升降台上,合金块下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丁.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1.10kg,适当调节升降台至该合金块恰好浸没,如图戊.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变为1.26kg,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薄壁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长方体合金块的底面积为50cm2,则升降台上升的高度为______cm.

23.小明想测一块密度小于水的泡沫(泡沫不吸水)的密度,现在手中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他借助手中一大一小两个圆柱形玻璃容器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桶中装入适量水,将小桶放入其中,处于漂浮状态,测得小桶露出水面高度为h1,大桶中水面高度为H1,如图甲所示。

②将泡沫放在小桶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h2,大桶中水面高度为H2,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桶放在泡沫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h3,大桶中水面高度为H3,如图丙。求:

(1)图丙中泡沫受到的重力和它的浮力____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乙图中大桶中水面高度H2__________丙图中大桶中水面高度H3(选填“大于”“小于”

(3)泡沫密度表达式为ρ泡=________(用h1,h2,h3和ρ水表示)。

(4)实验按甲、乙、丙顺序进行时,在丙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溅入小桶中一些水,则第(3)中所测得的泡沫密度值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小金按照图的A、B、C、D的步骤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比较A、B、C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___三个图(填序号);

(2)小金通过所测量出来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金=_______m3,金属块的密度ρ金=______kg/m3;

(3)小金又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和铁架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A.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M上,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方,空小杯、金属块均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如图甲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7.2 N;

B.缓慢抬升支架M,金属块完全浸没到水中时支架静止,溢水杯流出的水滴入下方小杯中,在金属块浸没的过程中(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继续缓慢抬升支架M,直至金属块完全沉到水底时(细绳弯曲,不计绳重)支架静止,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3.6 N;

D.再缓慢降低溢水杯支架M,金属块逐渐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后保持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9.0 N;

(4)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金=_______kg/m3,若上面D步骤中金属块离开水面的过程中表面沾有少量的水,则所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

25.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水=1.0×103kg/m3,取

g=10N/kg)

(1)小明利用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①所示).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2中画出F浮随h变化的关系图象.

(__________)

分析图象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____________.(2)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乙、丙所示),比较图1甲、乙、丙可知:___________;

(3)合金块的密度为ρ合金____________g/cm3;

(4)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个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1丙所示液体中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四、作图题

26.将一木球置于水中,松手后木球上浮,如图,请作出木球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____)

27.图中的小球漂浮在杯中的水面上,请作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______。

28.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到浮力的示意图。 (_______)

五、计算题

29.如图甲所示,一个规则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现将该物体从水中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 (3)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密度。

30.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某型号的导弹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16600t ,水下排水量为18700t ,艇长170.7m 、艇宽12.8m ,下潜深度可达300m 。求:(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 3,g 取10N/kg ) (1)它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2)它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3)下潜到最大深度时,潜艇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3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 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 时,物块A 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3

3

1.010kg /m ρ=?水)。求:

(1)物块A 受到的浮力大小; (2)物块A 的密度大小;

(3)若往容器中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 恰好浸没时,立即停止加水,相比加水之前,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大小。(已知缓慢加水的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F 跟弹簧的伸长量L 关系如图乙所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 .小球的密度为

33

250g

1.25g/cm 200cm

m V ρ=

=

=球球球

由于小球的密度大于水,故放在容器中时会沉底;假设无水溢出时,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水面上升高度为

3

2

200cm 4cm 50cm V h S ?===球

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

0.1m+0.04m 0.14m h h h '=+?==

由于容器高为0.13m ,故溢出水的高度为0.01m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31.010kg/m 10N/kg 0.13m 1300Pa p gh ρ==???=

故A 错误;

B .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33631.010kg/m 10N/kg 20010m 2N F gV ρ-==????=球

故B 错误;

C .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431300Pa 5010m 6.5N F pS -'==??=

故C 错误;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水的重力与小球的重力之和,即

F G G G =++压水球容

0.1kg 10N/kg 1N G m g ==?=容容

33263() 1.010kg/m 10N/kg (0.13m 0.005m 20010m ) 4.5N G g V V ρ-=-=????-?=水球

0.25kg 10N/kg 2.5N G m g ==?=球球

1N 4.5N 2.5N 8N F =++=压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428N 1600Pa 5010m

F p S -=

==?压压 故D 正确。 故选D 。

2.B

解析:B 【详解】

A .静止时漂浮,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为0.5N ,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加入盐水后,木块仍然漂浮,所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故B 错误,B 符合题意;

C .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 V g

ρ浮

排液 可知,ρ液变大,所以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小,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排开盐水的重力不变,质量不变,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B

解析:B 【详解】

假设烧杯的水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4牛;假设烧杯的水不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4牛;假设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会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5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这种情况有这个可能;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假设烧杯的酒精是满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会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而这个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牛;假设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大于5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悬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牛,

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牛;故选B 。

4.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浮力,压强等知识,综合性强,根据浮力压强公式求解。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时物体位置也会上升。注入水的体积不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详解】

A .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排开水的体积

23200cm 4cm 800cm V S h ==?=浸排物

物块受到的浮力

63331.01g N 0kg 10N k 800108m m F gV ρ-==???=?浮水排

物块受到的重力

8N 16N 24N G F F =+=+=浮拉

故A 项错误;

B .物块刚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23200cm 10cm 2000cm V S h '==?=排

物物 物块受到的浮力

33631.010kg m 10N kg 200010m 20N F gV ρ-''==????=浮

水排 物块受到的拉力

24204F G F N N N ''=-=-=浮拉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变化量

16N 4N 12N F F F '?=-=-=拉拉拉

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0~30N 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 ,弹簧测力计的受到的拉力和伸长量成正比,伸长1cm ,拉力增大1N ,所以弹簧缩短

121cm 12cm l ?=?=

则物体在原来位置向上移动12cm ,所以注入水的的体积是弹簧缩短距离乘以容器的底面积与物体增加浸入深度乘以容器和物体的底面积的之差的和。

物块刚浸没时注入水的体积

()()2223+40012+4000066000V S l S S h cm cm cm cm cm cm =??=??-=-2注容容露物

注入水的质量

3363110kg/m 600010m 6kg m V ρ-==???=注注

故B 项错误;

C .物块刚浸没时,容器增加水的重力

6kg 10N/kg 60N G m g ==?=注增加

同时弹簧测力计拉力减小了12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变化量

=60N+12N=72N F ?压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42

72N ==1800Pa 40010m F p S ??=?压容

故C 项错误;

D .倒水之前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是16N ,假设倒水之后弹簧测力计的对物块的拉力是6N ,拉力减小了

=16610F N N N ''?-=拉

则物体所受浮力减小10N ,则排开水的体积增加

33

3310N ==110m 1.010kg m 10N kg

F V g ρ-?'?=???排

弹簧缩短10cm ,物块被向上拉动10cm ,注入水的体积

233113400cm 104cm 01400cm cm 0V S l -'=??'===?注

容 注入水的总体积为

333333=+=410m 110m 510m V V V ---'''??+?=?注

注1排 注入水的总质量为

3363110kg/m 500010m 5kg m V ρ-''==???=注

注, 故D 项正确。 故选D 。

5.B

解析:B 【详解】 木块浸入

1

5

的体积时,其受到的浮力 33631

1.010kg/m 10N/kg 100010m 2N 5

F gV ρ-==?????=浮水排

此时细绳的拉力为4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木块的重力

2N 4N 6N G F F =+=+=浮拉

若将细绳剪断,使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则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6N F G '==浮

由F gV ρ=浮水排可得,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433

336N 610m =600cm 1.010kg/m 10N/kg

F V g ρ-''=

==???浮排水 容器里装有900g 水,则水的体积

33

900g

=900cm 1g/cm

m V ρ=

=

水水

因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一定,木块的底面积越小,则由V S h =浸排木可知,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当木块底面积最小时,其浸入水中的深度最深,此时木块底部刚好接触容器底(即恰好漂浮,对容器底没有压力,如下图),

则木块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

332

600cm +900cm =5cm 300cm V V h S '+=

=排水

浸大容

由V S h =浸排木可得,木块底面积的最小值

3

2600cm =120cm 5cm

V S h '==排木小浸大

故选B 。

6.A

解析:A 【详解】

A .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压强的变化速度体现的即为深度的变化速度,由图像可知A

B 段压强变化的速度小于CD 段压强变化的速度,因此

AB CD v v <;

B .由图像可知CD 段压强逐渐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深度越浅压强越小,因此处于上浮过程中,同时据阿基米德原理F ρV g =浮液排 可知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

C .BC 段压强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探测器深度不变,因此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二力平衡;

D .AB 段物体下沉,重力大于浮力,BC 段抛去部分重物后悬浮,重力等于浮力,CD 段再次抛去部分重物后上浮,重力小于浮力,因此AB BC CD G G G >>.

7.D

解析:D 【详解】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甲:ρ乙=2:1,由密度变形公式可知V 甲:V 乙=1:2; ①若甲乙都漂浮,此时浮力比为1:1,不符合条件; ②若甲乙都浸没(悬浮或下沉),V 排=V 物,此时浮力比为:

3333

110kg/m 15

0.810kg/m 28

V g g F F V g g ρρ???===???甲水甲乙乙酒:,不符合条件; ③因为密度之比ρ甲:ρ乙=2:1,两液体密度比为5:4,故不可能甲漂浮在水面,乙浸没(悬浮或下沉):

④若甲浸没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乙漂浮在酒精面,乙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所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浮力之比为2:3,符合题意,存在这种状态. 甲浸没在水中,其受到的浮力F V g ρ=甲甲水;

乙漂浮在酒精面上,其受到的浮力F m g V g ρ==乙乙乙乙;

1223

V g g F F V g g ρρρρ??===??甲水水甲乙乙乙乙, 所以3

4ρρ=

乙水

, 又因为21ρρ=甲乙::

所以得:333333

22110kg/m 1.510kg/m 42

甲乙水ρρρ==?=??=?. 故选D .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注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是关键,然后利用浮力的比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解题.

8.A

解析:A 【详解】

A .根据浮力公式F gV ρ=浮液排可知,浮力相同,在同一种液体中,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是浸没,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故A 选项正确;

B .乙丙都是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由于浮力相同,故重力相同,乙丙质量相同,但是甲沉底,甲的浮力小于重力,故甲球的质量最大,故B 选项错误;

C .甲球的质量最大,乙和丙小球质量相同,三个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

V

ρ=物可知,甲球的密度最大,乙球和丙球的密度相同,故C 选项错误;

D .乙丙都是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由于浮力相同,故重力相同,但是甲沉底,甲的浮力小于重力,故D 选项错误。 故选D 。

9.C

解析:C 【详解】

己知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10:9,密度之比为2:3则他们的体积之比为

1035====923m V m m V m ρρρρ??甲

甲甲甲乙乙

乙乙甲乙

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求得甲、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之比为

33

50.8g/cm 4===31g/cm 3F g V F F V F g

ρρρρ??=甲浮

水酒精甲排

甲浮乙浮乙浮乙排

水酒精 (1)若乙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乙乙排,由

4=3V V 甲排乙排,且5

=3V V 甲乙,可以推导出4=5

V V 甲排甲。根据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等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比,可得出

334

=

= 1.0g/cm 0.8g/cm 5

V V ρρ?=甲排甲水甲 那么乙物体的密度为

3333==0.8g/cm =1.2g/cm 22

ρρ?乙甲

(2)若乙漂浮时,甲也漂浮,则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和重力相等,即

==F m g m F m g m 甲浮甲甲

乙乙

乙浮 由题意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0:9;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3,质量之比不等于浮力之比。故排除条此种情况。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0.D

解析:D 【详解】

AB .两球质量相等且都处于悬浮状态,由沉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球的重力,故浮力相等,故AB 错误;

C .由图可知左侧球体积小于右侧球,即排开液体体积左侧小于右侧,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小,液体密度越大,故甲密度大于乙密度,故C 错误;

D .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都为G G S

+球液

,故压强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

11.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G-F=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

解析: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4333

1N 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 ρ-====??浮排水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精gV =0.8×103kg/m 3×10N/kg×10-4m 3=0.8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G -F 浮1=8N-0.8N=7.2N

12.3920Pa 4900Pa 0.8kg

【详解】

(1)[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5m=3920Pa

(

解析:3920Pa 4900Pa 0.8kg ≤ 【详解】

(1)[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ρ酒精gh=0.8×103kg/m 3×9.8N/kg×0.5m=3920Pa

(2)[2]容器的重力

G 1=m 1g =1kg×9.8N/kg=9.8N

容器中水重

G 2=m 2g =ρ酒精Vg =ρ酒精Shg =0.8×103kg/m 3×0.01m 2×0.5×9.8N/kg=39.2N

容器对水平面压力

F =

G 1+G 2=9.8N+39.2N=49N

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

49N 4900Pa 0.01m F p S ===

(3)[3]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放入固体后液面会上升,要使增加量最大,即液体的深度最大,依题意知液面上升最大为0.1m ;要使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最小,即容器对水平面压力的增加量最小,即固体的质量与放入固体后排开酒精的质量相等。 固体的质量为

3320.810kg/m 0.01m 0.1m 0.8kg m m V ρ=?='=???=酒精酒精

[4]固体的质量与放入固体后排开酒精的质量相等说明:所放固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根据浮沉的条件:此时满足ρ固≤ρ酒精。

13.> 【详解】

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两个容器的底面积是相同的,那么液体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而、,没放入物体前,液体甲的高

解析:> 【详解】

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两个容器的底面积是相同的,那么液体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

p p =甲乙,而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没放入物体前,液体甲的高度是大于液体乙

的高度,放入后,上升的高度又相同,那么h h >甲乙,可知ρρ<甲乙;因为放入物体后,物体是沉底的,那么在甲、乙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gV ρ=甲浮甲物、

F gV ρ=乙浮乙物,可得到F F <浮甲浮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甲、乙液体的作用

力关系是''

F F <甲乙;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而两柱形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而这个压力又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和物体对液体的作用力,所以甲液体自身的重力大于乙液体自身的重力,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柱形容器、液体、物体的重力之和,柱形容器和物体的重力相同,那么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F 甲乙>。

14.3000

【解析】由可得, ,所以;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即,所

解析:3000 【解析】由F

P S

=

可得1121225/7P F F F P S S F ===, 110F N =,所以214F N =;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114104F F F N N N =-=-=浮

;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F

G F =-丙压

浮,即84N G N =-,所以12G N =,则物体质量为 1.2G

m kg g

=

=; 由=F gV ρ浮水排得43

33

4==4101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物排水,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为33431.2=310/410m kg kg m V m

ρ-=

=??物。 点睛:本题考查了压强、重力、二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入手点是能从三图中找到金属球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15.6×103 【详解】

[1]木块B 在水中处于漂浮,已知静止后木块B 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则 V 排∶VB=3∶5 木块受到的浮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 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 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 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 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 C.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 D.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 1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4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列

2010年物理中易错题集锦 一、开放性易错题 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 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 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东,大于”或“西,小于”。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 F2,那么F=0 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 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 D、可能是200帕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 p2=F2/S2=120牛/(0.1米2)=800帕本题正确选项为C。 4: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牛 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 D、可能为0.4牛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F浮≤0.5牛。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说明】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 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5:如图1 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由题意已知,物

中考物理浮力压强易错题

压强、浮力易错题讲解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同一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的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军舰总质量保持不变,根据上述信息,比较军舰在青岛和亚丁湾两地海域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地所受浮力相等 D、不知两地海水密度是否一样,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2、(上海)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兵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里吹气,并将开始顶住兵乓球的手 指移开,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兵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兵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兵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兵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3.(长春外国语)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2所示,结果是()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长春外国语)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 放手后, 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 木=F 铝 B.F 木 F 铝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

图7 乙 甲 A .上浮一些 B .静止不动 C .下沉一些 D .无法确定 6、(浙江)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 图2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若不 考虑常数g 的变化,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北 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是 A .浮力增大,ρ1<ρ2 R .浮力减小。ρ1>ρ2 C .浮力不变,ρ1<ρ2 D .浮力不变,ρ1>ρ2 7.如图7甲所示,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所受重力分别 为GA 、GB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 、ρB ,它们的边长分别为hA 、hB 。若 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 为pA 、pB 。若将它们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水未 溢出),物体静止后,如图7乙所示,A 物体有1/3 的体积露出水面, B 物体静止在水中,容器底部 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F1 ;若将B 物体取出轻压在A 物体上(水未溢出),待物体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F2 。 若已知pA =2pB ,F1=,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 ? h B =2? 1 B . hB =0.04m C. pA- pB =200Pa D .GA+GB= ; F2< F1 8.如图8所示,有两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A 、B 两种液体, 将两个体积均为V ,所受重力分别为GC 、GD 的小球C 、D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且C 球有一半体积浸入液体中,D 球全部浸入 液体中。此时两种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 、pB ;甲、乙两容 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要使C 球刚好完全没入液体中,须对C 球施加 竖直向下的压力F ,若用与F 同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提D 球,可使它有V1的体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4:5,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甲球的密度为() A.4 3 ρ水B. 5 4 ρ水C. 3 2 ρ水D. 3 5 ρ水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 1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 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 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 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 3.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3 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 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4.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深度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一正方体木块,再在水槽口下方安装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至与水槽口相平。下列能正确表示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10.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1.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12.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 水银 B 水 C 煤油 D酒精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被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同样材质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图示位置静止,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ΔF甲、ΔF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甲>p乙,ΔF甲>ΔF乙B.p甲>p乙,ΔF甲=ΔF乙 C.p甲<p乙,ΔF甲<ΔF乙D.p甲<p乙,ΔF甲=ΔF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两个体积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甲中小球漂浮,则 ρ甲>ρ球 乙中小球悬浮,则 ρ乙=ρ球 故 ρ甲>ρ乙 由图可知 V排甲<V排乙 因为放入小球后液面相平,同时可知放入小球前液体的深度 h甲>h乙 所以,根据p=ρgh可知 p甲>p乙 两个体积相同的同样材质的小球,由m=ρV可知小球的质量相等,由G=mg可知小球重力相等,根据漂浮和悬浮可知,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则将球放入后,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都等于球的重力,故增加的压力相等,即 ΔF甲=ΔF乙 故选B。 2.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 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浮= F1-F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10N,故A错误; 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故B错误;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错误;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减去浮力,小于10N,故D正确。 3.小雪和小雨姊妹两个随家长去饭店吃饭时,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其家长根据小雪和小雨的个人爱好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雪碧和桃汁(如图甲、乙),姊妹两个又将果盘内的两个小柑橘分别投入雪碧和桃汁中(假设两个柑橘完全相同),静止时如图丙、丁所示,小雪和小雨对此现象展开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种情况时,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强大 ②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内的柑橘受到的浮力大 ③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大 ④丙、丁两种情况时,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甲、乙两种情况时,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甲、 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内底面积相同,由 F p S 可知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 强等于乙玻璃杯底受到的桃汁的压强,①错误;②丙中柑橘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丁中柑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100cm3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现将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木块静止时受的浮力为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面深度变化5cm。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 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1

A .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 B .物块的密度900kg/m 3 C .用力F 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漫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 D .用力F 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300Pa 4.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C :21:17ρρ= 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 C .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 D .放入物体B 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 5.下列的数据估计正确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kg B .本溪桓仁大雅河最深处的压强为7×105Pa C .一位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 D .一位成年人浸没水中时受到浮力约为600N 6.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 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 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 kg/m 3 ,g 取 10N/kg )下列说法中( )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 3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7.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 、B (G A =G B ),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71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71例(带答案)可打印 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cm,dm B.mm,cm C.um,mm D.mm,m 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12.5m/s B.2.5m/s C.0.4m/s D.1.25m/s 4、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 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 5、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V B=12m/s,V 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________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 (3)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6)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60 m/s B.6 m/s C.1 m/s D.1 m/min

精选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F F =甲乙 B .>p p 甲乙 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p p 甲乙 F F 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F G ==浮甲浮乙物 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 F p S =浮甲甲底 F p S p S =-浮乙乙顶乙底 则 p S p S p S =-乙顶甲底乙底 即 0p p p =->乙顶乙底甲底 故p p <甲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 F gV ρ=浸浮液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G G G G G g hS V ρ=++=++-甲甲甲浸物甲液物容容容 ()F G G G G G g hS V ρ=++=++-乙乙乙浸物乙液物容容容 由于

F gV G ρ==甲甲浸浮甲物 F gV G ρ==乙乙浸浮乙物 则 F G ghS ρ=+甲甲容容 F G ghS ρ=+乙乙容容 因为ρρ甲乙>,则 F F 甲乙> 故选C 。 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F =甲乙 B .ρρ甲乙> C .p p =甲乙 D .F F <甲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F 甲=G ,在乙中下沉,则F 乙<G ,又因为两球完全相同,所以F 甲>F 乙,故AD 错误; B .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ρ球<ρ甲,在乙中下沉,则ρ球>ρ乙,所以ρ甲>ρ乙,故B 正确; C .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烧杯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图知,甲、乙液体体积开始时相同,放入小球后甲中漂浮、乙中下沉,乙中溢出的液体多,故甲烧杯内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又知ρ甲>ρ乙,根据m =ρV 和G =mg 可知甲烧杯内液体的重力大于乙烧杯内的重力,又因为两烧杯、两小球的重力均相等,故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又因为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F p S =可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即p 甲>p 乙,故C 错误。 故选B 。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 的重力为10N ,将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 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 沉底,木块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 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的密度为0.8×103kg/m 3 B .图乙中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2N C .合金B 的密度为1×103kg/m 3 D .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A . 11n ρ+ B . 1 n n ρ+ C .2 1 (1)n ρ+ D . 2 2 (1)n n ρ+ 3.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C :21:17ρρ= 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 D.放入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 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将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时,情景如图甲所示;将细绳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甲和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3 B.在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在图甲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5 D.在图甲和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5.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3,g取 10N/kg)下列说法中()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3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6.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 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金属体的质量是2.7kg B.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C.金属体的体积是3 500cm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浮力单元测试卷2 (本卷中g取10n/kg)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作用 B、只有固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C、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D、物体在液体中只受到浮力作用 2、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 B.F2 C.F3 D.F4 3、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 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 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4、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 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 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6、如图,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漂浮 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 乙,则()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确定 7、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重为12N,木块受到的浮 力() A.大于12N B.小于12N C.等于12N D.等于10N 8、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以下是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解析: 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解析] 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 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解析] 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 2安 B. 3.5安 C. 2.67安 D. 2.31安 [解析] 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同,I1=I2,即,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2欧和R=1.125欧,代入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2安和I=2.67安。正确选项为A、C。 例4. 一盏电灯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时,功率为100W,如果将这个电源连上长导线, 再接这盏灯使用,它的功率为81W,求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灯光电压U=220V时的功率P=100W,功率为时的电压为U,且灯泡电阻不变。根据P=U2/R,得:P/P=U2/U1,所以 。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灯=I灯R灯=4849/22=198V。这时,加在导线上的电压为:U导=U-U灯=220V-198V=22V。则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导/P=IU导/IU(灯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提优专项训练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提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1、S 2。质量为m 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F ,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 (水的密度为ρ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球的密度为 mg mg F ρ- B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ρ0S 1hg C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了2 1 S F S D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的深度减小了02 F gS ρ 2.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 ) A .F F F ==甲乙丙 B .p p p >=乙甲丙 C .F F F <=甲乙丙 D .p p p =>乙甲丙 3.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 3、45cm 3、65cm 3、75cm 3。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V 丙、V 丁,且V 乙>V 丙>V 丁>V 甲。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 ) A .80cm 3 B .100cm 3 C .120cm 3 D .140cm 3 4.自然界的许多小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以下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鱼类主要是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浮力测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2.一大烧杯内盛有水,在一小烧杯里面放一实心小铁球,小烧杯静止后如图所示漂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球取出并沉入杯内水中,小烧杯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则() A.水面下降 B.水面上升 C.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变 D.小烧杯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 3.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铜球大B.铝球大 C.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而且VA=VB=V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 A、F B、F C之间的关系是() A.F A>F B>F C B.F A<F B<F C C.F A = F B = F C D.F A>F B = F C 5. 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6.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浮力变小,船体上浮一些B.浮力变大,船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D.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 7. 密度为0.8×103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A.4:5 B.4:1 C.1:4 D.1:1 8. 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大于1.96N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可能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步骤乙中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1N B.在步骤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2N C.在步骤乙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2N D.在步骤乙中,物体所受的浮力是2N 10. 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A所受的重力 B.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使用)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机械运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则物体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2. 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 他测量的结果 是 _____ cm. 3.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 1.81cm,则小球的 直径应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4. 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5.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 这物体是 _______ _________ 运动. 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及答案 1. 2.50cm 2. 18.40cm 3. A. 4. C 5.变速直线运动 6. C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密度部分 1. 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kg/m3,,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 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3 3 3 A 6 kg/m , B 12kg/m , C.4 kg/m , D 无法确定 2. 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一个为铜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铝球,则____________一定为空心球. ______ 可能为空心球. 3. 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不变、变大B、不变、变小C不变、不变D 变小、不变 4. 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A水银B水C煤油D酒精 5. 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 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 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钛合金强度高,它密度小,强度大, 密度是钢铁的一半而强度和钢铁差不多;钛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C ~500C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

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

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3 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4.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5.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6.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7.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 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10.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11.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10N,将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的密度为0.8×103kg/m3 B.图乙中水对A底部的压力为2N C.合金B的密度为1×103kg/m3 D.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 g cm的溶液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 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 3.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 4.弹簧测力计下挂?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4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5N 5.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6.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 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C.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D.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