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落物打捞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的研究应用

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的研究应用

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的研究应用摘要:在油田井下作业中,由于管内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原因造成的抽油杆落井打捞井较多,打捞作业时,多采用在油管内打捞或起出油管在套管内打捞方式进行。

目前的套管内打捞工具,由于抽油杆断脱位置不同,在现场打捞中常常需要根据起出的抽油杆判断井下落鱼状态,并根据现场情况更换打捞工具。

存在现场等停时间长,作业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研究设计了组合式打捞筒,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打捞,提高了作业效率。

关键词: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应用在油田机采工艺应用过程中由于油井结蜡、脱扣、偏磨、疲劳等导致在生产过程或起抽油杆过程经常发生抽油杆断脱故障。

特别是随着机抽油杆使用年限增长或泵挂深度加深,抽油杆强度降低,负荷不断增大,抽油杆断脱更加频繁,给原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国内针对抽油杆打捞常用的打捞工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油管内打捞工具,主要有YGLM25抽油杆接箍捞矛、CLT11A抽油杆打捞筒。

另一类是在套管内打捞工具,主要有SQ-01三球打捞器、WLC25-38弯抽油杆打捞筒和开窗捞筒等常用工具【1】。

目前在进行套管内抽油杆打捞作业时,由于抽油杆每次断脱位置不同,现场需要根据起出的抽油杆状态分析确定打捞方案,打捞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打捞工具,现场等停时间长,修井效率低,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常用的各种实心、空心抽油杆本体尺寸、接箍尺寸和抽油杆落井后弯曲变形特征研究,设计了以捞接箍和本体一体的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该工具具有多功能、全尺寸打捞特点,可用于处理井下断脱的抽油杆。

2011年该工具在开始在现场应用,截止2012年2月,现场使用5井次,打捞成功率100%。

打捞时间缩短50%以上。

大大提高了打捞效率。

1 技术原理与工具结构1.1 结构原理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设计为上下两级(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接头、上筒体(含弹簧、卡瓦牙)、下筒体(含弹簧、卡瓦牙)引鞋三部分组成。

上筒体设计为打捞各种规格抽油杆本体捞筒,可以安装两种卡瓦牙(16-22、25-28)用来打捞各种规范的抽油杆。

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

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

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井下落物打捞是指在井下工作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物品或工具掉入井下,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打捞的技术。

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是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工作事故和停工时间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

确定落物位置。

在开始打捞之前,必须了解落入井下的物品或工具的具体位置。

可以通过摄像头、探头和其他侦测设备来确定落物的大致方位。

如果落物位置明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打捞方案。

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根据落物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一般常用的打捞工具有抓钩、磁铁等。

抓钩适用于钢丝绳、钢管等物品的打捞;磁铁则适用于铁制工具或金属零件的打捞。

然后,采取适当的打捞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捞方法。

常见的打捞方法有手工打捞、机械打捞和无人机打捞等。

手工打捞主要适用于较小的物件或工具,一般由工作人员下井进行打捞。

在进行手工打捞时,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防止落物对其造成伤害。

机械打捞适用于较大的物件或工具,可以使用起重机等设备进行打捞。

在进行机械打捞时,必须确保设备的稳定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无人机打捞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打捞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对井下进行勘测和打捞。

通过搭载摄像头和机械臂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实时获取井下情况并进行精确打捞。

进行打捞后的处理。

在成功打捞后,需要对打捞出的物品进行封存和检修。

封存是为了防止物品的损坏和丢失,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进一步检修和使用。

井下落物打捞技术措施的重点是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选择打捞工具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技术及应用案例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技术及应用案例

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技术及应用案例1深井、特殊结构井作业技术现状特殊结构井泛指目前油田采用的最先进开采工艺技术所钻的不同类型的井,其中包括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成对水平井、分支井、侧钻分支井、大位移井、侧钻井及先期防砂井等,这些井已成为提高原油产量、油藏平面和纵向动用程度的主要手段。

辽河油田现有水平井29口,其中5口井停产,生产井9口带病作业;侧钻水平井17口,停产7口;分支井2口,1口井停产;侧钻井1500多口井,停产井达500多口;先期防砂井2000多口,停产700多口。

这些类型的井由于特殊的井身结构、大的井斜角和小的井眼尺寸,给后期修井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用常规的井下作业方法和工具已不能有效地实现修井的目的,深井、特殊结构井作业技术水平滞后于生产的实际需要,不能有效解决油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作业技术难点常规小修打捞技术是利用油管将通井机额定提拉载荷传递到井底,作用在落鱼上,达到解卡目的。

如果不能解卡,则用大修作业车载钻机进行大力提拉解卡或钻、磨、铣处理。

打捞管柱沿井眼轴线方向受力如图1。

图1打捞管柱受力分析由图1可知,作业设备的提拉载荷FK 要克服打捞管柱质量Gg及套管与打捞管柱之间的摩擦力ƒm才能传递到落鱼,打捞解卡的技术核心就在于保证作用在落鱼上的力即解卡力T足够大以克服落鱼所受的夹紧力。

打捞解卡力由下式计算:式中T—解卡力,KN;FK —通井机额定提升载荷,KN;HZ—造斜点深度,m;q—单位长度打捞管柱在井筒液体中的重力,KN;α—鱼顶深度井眼井斜角,(°);m—摩擦力KN(由于不易计算,在推导时忽略了该力);R—造斜井段的曲率半径,m。

ƒm由上式分析可知,作业设备提升能力、打捞管柱强度、井深及井眼曲率是影响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力的主要因素。

2.1解卡力对作业设备的要求。

油田目前投入生产的小修作业设备,以配置390KN级提升系统的通井机为主,作业井架极限负荷为750KN,而深井、特殊结构井解卡力往往超过通井机许用最大工作载荷,不能满足打捞作业施工的实际需要。

深井、超深井打捞、倒扣及解卡技术研究

深井、超深井打捞、倒扣及解卡技术研究

1 深井、深井超深井打捞、倒扣工艺技术由于超深井具有井深、井斜大的特点,钻具在旋转倒扣时存在与套管壁之间摩擦阻力大,扭矩传递损耗大,中和点判断不准的情况,倒扣效率低,甚至存在落物无法倒开的情况,极易发生卡钻事故。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开展了打捞倒扣技术研究,用以解决超深井倒扣效率低和无法倒开落物的问题(1)增力倒扣器 为解决扭矩传递问题,研制了机械增力倒扣器,选用高强度打捞工具和增力倒扣器,钻具组合自下而上如下:打捞工具+增力倒扣器+钻具+方钻杆。

由于增力倒扣器能增加3倍与钻具的扭矩,解决了落物无法倒开的问题。

成功实例:在马古6-1井大修过程中,对井内被卡油管处理至3980.65m 时,解卡倒扣不开,退出安全接头后下入机械增力倒扣器,成功实施倒扣作业,一次倒出油管7根。

(2)增力换向倒扣器 研制增力换向倒扣器,有正→反和反→正两种。

前一种能将钻杆输入的正向扭矩转换成反向扭矩实施倒扣作业,通过降低输出转速,增大倒扣时传递给落物的扭矩,使用正扣钻具实施倒扣打捞。

后一种能将钻杆输出的反向扭矩转换成正向扭矩,在大修使用反扣钻具打捞施工过程一旦发生卡钻事故,不需要更换正扣钻具,选用增力换向倒扣器,直接处理被卡钻具,省去了换钻具处理事故,需要甩钻、吊装钻具、下单根等工序,大大提高了施工时效。

另外,通过现场施工,我们还可以通过准确判断中和点,提高倒扣效率。

打捞前反复下放、上提钻具,观察钻具吨位显示。

查阅井斜资料,落实鱼顶深度井斜数据,运用Navigator 受力分析软件,对钻柱进行受力、摩阻与扭矩分析,提供实施倒扣应保持的钻具负荷等方法提高倒扣成功率。

经过现场长期摸索,采用每转10圈停30秒方法进行倒扣,在等停时间内,使扭矩慢慢传递到鱼顶。

也能解决受井深、井斜度影响扭矩传送不及时的问题,提高打捞、倒扣成功率。

2 深井、超深井解卡技术超深井打捞难度在于钻具本身重量大,解卡时,在钻具抗拉和设备提升安全负荷内作用在鱼顶上的解卡力仍然达不到解卡要求。

油田井下落物打捞技术分析

油田井下落物打捞技术分析

油田井下落物打捞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资源使用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石油的实际开采中对于油田井下落物的打捞工作的重视程度却相对不足,这对于油田的开采工作将造成较大的危害。

所谓油田井下落物,主要是指由石油开采井口或管柱、测井装置上掉落下去于井内的金属或其他各种有形物质。

具体可分为管类下落物、杆状下落物、绳状下落物以及细小下落物等等。

下落物对于油田的开采工作实际危害相当大,容易堵塞油层,严重的会造成油井侧钻的报废。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油田井下落伍的类型,对油田打捞工作做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油田打捞工作原理技术研究目前,井下打捞工作主要可共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原物井下取出;一种是实施井下销毁。

在具体的打捞过程中要依据下落物的大小、形状以及危害程度决定。

所谓井下原物井下取出就是使用打捞工具将下落物进行完整或是切割取出;所谓井下销毁是使用打磨工具将下落物体进行研磨。

一般情况下,我能够进行原物井下取回的就尽可能的实施井下原物取回,这样能减少打捞的工作量。

下面对于井下打捞的工作原理做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1 井下打捞工具和打捞工作原理分析实际上,油田下落物往往是在油气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生产操作不当形成的。

所以,井下打捞可分为裸眼井打捞(在落鱼区域未下套管);套管井打捞(落鱼区掉落在以下套管的的井口位置);过油管打捞(打捞作业必须通过小管径的油管进行)。

一般使用的打捞工具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打捞管类下落物的工具有公锥、母锥、接箍捞矛、可退捞矛、开窗捞筒等等;打捞杆状下落物的工具主要有抽油杆打捞筒、组合式抽油杆捞筒、活页捞筒以及三球额打捞起等等;打捞绳状下落物的工具主要有内钩、外钩、组合式钩、活齿外钩、老虎嘴等等;打捞小件井下落物的工具主要是一把抓,局部反循环打捞篮、反循环打捞篮、磁力打捞器等等。

由于井下的下落物很多也都是在油井开采或是检修时产生的,所以一般下落物的形状、大小、重量都不同,这就给实际的打捞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抽油杆打捞技术及使用案例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抽油杆打捞技术及使用案例

抽油杆打捞技术及使用案例套管内打捞抽油杆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艺,尤其是对于抽油杆弯曲、鱼顶有尼龙刮蜡器或扶正器的打捞难度更大。

1996年至2001年吐哈油田共实施了5口井复杂的抽油杆打捞作业,认真分析鱼头情况,合理选择打捞工具,打捞成功率为100%,比预定打捞周期提前完成,使油井恢复生产,为油田上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1抽油杆在油管内的打捞技术在抽油井正常工作时,由于抽油杆材料不过关或者抽油杆上扣不紧,可能造成抽油杆断或者脱扣,抽油杆及泵落入油管内,为了维护油井的正常生产,必须对此进行打捞。

1.1落物状况1.1.1抽油杆断脱,油管完好悬挂在井口(图1)。

1.1.2抽油杆、油管都断脱,但抽油杆保留在油管中(图2)图1图2图1井下抽油杆断脱油管完好悬挂示意图图2井下管、杆断脱,但抽油杆保留在油管中示意图1.2打捞方法1.2.1打捞方法1.2.1.1一种方法是直接下抽油杆打捞工具进行打捞,这种方法简单、省时,只需从油管内下入抽油杆捞筒(适用于抽油杆断)或抽油杆接箍对扣接头(适用于抽油杆脱扣)等工具,进行打捞,且成功率高。

1.2.1.2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检泵,起出井下油管,带出抽油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有时当井下管柱连有大件工具,比如封隔器不能解封时,采用此种方法就较难进行。

油管内打捞抽油杆施工时,必须首先保证油管不变形,油管无蜡,使抽油杆打捞工具顺利到达鱼头。

常用的抽油杆打捞筒(可退式、不退式)。

从结构上分有螺旋卡瓦式、篮式卡瓦和锥面卡瓦多种。

无论哪种形式的抽油杆打捞筒,其夹紧落物都是一样的。

1.2.2抽油杆打捞筒打捞机理:靠卡瓦在锥面上下移产生的夹紧力抓住落井抽油杆。

1.2.3打捞筒结构:不管是螺旋式和篮式抽油杆打捞筒均由上接头、筒体、引鞋和卡瓦组成。

1.2.4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2.4.1用抽油杆连接油杆打捞筒下入油管内。

1.2.4.2当工具接近鱼顶时缓慢旋转下放:工具,直至悬重有减轻显示时停止。

水平井、深井打捞作业难点及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水平井、深井打捞作业难点及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43海上油田以渤海油田为例,目前水平井、深井在油气水井总量中占比22%;陆地油田以新疆塔里木油田为例,平均井深在7000m左右;海外油田以伊拉克米桑油田为例,平均井深在4000m左右,均属于深井。

应用水平井、超深井这类井型是未来油气田勘探开发的趋势。

本文总结归纳了这类井型在打捞作业期间存在的作业难题和技术瓶颈,并通过打捞技术及配套工具的创新研究,解决相应难题。

1 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定义1.1 水平井定义水平井是指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一般不小于86°),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水平井段的特殊井。

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井斜角可以超过90。

一般来说,水平井适用于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目的在于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

1.2 深井、超深井定义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000~6000 m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 m以上的井。

水平井、深井、超深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每年完成的水平井、深井、超深井比例逐渐增加。

2 水平井、深井/超深井打捞作业难点(1)井口悬重及空转扭矩高,而修井机设备能力或钻具强度有限,操作空间小。

目前海上常用修井机的提升载荷有90t 、135t、180t三种,其他参数详见表1。

表1 海上常用修井机型号及参数修井机代号HXJ90HXJ135HXJ180修井深度/m小修用3-1/2"油管30005000/大修用2-7/8"钻杆32005800/用3-1/2"钻杆250045006500用5"钻杆150020002800最大钩载/kN90013501800以海上某井为例,该井井深4075m,最大井斜45.73°,修井机型号HXJ135,使用3-1/2"钻杆(优类、钢级S135、磅级13.3lb/ft,抗拉强度170t、抗扭强度35.1kN·m)进行打捞作业,井口测上提/下放悬重为105/52t,空转扭矩19-21kN·m。

油水井复杂打捞与解卡工艺探讨

油水井复杂打捞与解卡工艺探讨

1 典型解卡 、 复杂 打 捞 施 工 井号 及 工 作 内容
() 1 处理 井筒 三 口: 8 1 *2 — 9井 、 1 3 、 *4 一O 井
*1 —8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破损严重 , 致使多种打捞工具 ( 如卡瓦捞筒 、 可退式 捞矛 、 强磁 打捞器 、 凹底 磨鞋 、 开窗捞筒 、 长杆双 滑块
硬 杂物堵 塞 , 另外 掉入捞 油筒 数个 , 以及该 井着 火将
光 杆烧 断 , 全井 管柱 落井 。3施 工 主要概 况 : 为三 ) 分
步: 一是 处理 井筒 上部堵 塞 物 ; 二是 打捞 落井 油杆油 管; 三是 活动 解卡 。4 该 井 的难 点 : ) 一是 处理上 部井 筒堵 塞 物 从 3 0 3 5 由于 浸 泡 发 胀 的 木棒 , 7 — 7 m, 胶 皮 、 料 袋 、 璃 瓶 、 垢 、 皮 捞 油 筒 及 加 重 用 的 塑 玻 结 铁
扬。
上 修至 4月 4日完 井 。2 井 况 与 落 物 资 料 由 调查 ) 知: 有结垢 , 物 为 1个 无 接箍 花 管 、 根 尾 管 。3 落 1 ) 通 过实 际施 工证 实鱼 顶为不 规则油 管接箍且 偏靠套 管壁 , 过 内捞 、 通 外捞 十余 趟作业 , 才使 打捞成功 ( 捞 出 1 2 m,. m 长 管 子 两 节 都 腐 蚀 破 烂 且 严 重 穿 . 5 18 孔) ) 。4 该井 的难 点 : 是油 管 偏靠 严 重 , 使 打捞 一 致 工 具 以及 套铣 工具都 无法 通过 。二是捞 出油管腐蚀
5月 3 1日完 井 。2 井 况 落 物 调查 : 入 部 分 油 管 , ) 掉
在 检泵 队打捞 时 又掉入 打捞工 具及部 分油管 。3 施 ) 工 主要 概况 : 接 打 捞 活 动 解 卡 5天 , 出上 部 落 直 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落物打捞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胡庆油田是一个复杂断块砂岩注水开发油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复杂落鱼的打捞工作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如此大的工作量,使得作业队伍时常紧张,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受到制约,给我厂的开发和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因素。

因此采取各种有效途径,针对此类落物展开研究工作,提高施工成功率,提高生产时效,对我厂的原油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复杂鱼顶打捞工具工艺研究1 现场概况目前,油田在油管内打捞落物的打捞工具比较少,而且对落鱼鱼顶的要求也很严格。

通常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鱼顶复杂,没有合适的打捞工具,而在常规打捞中,采用探索试捞等打捞方法,这样延长了作业时间,增加了作业成本。

随着油田的逐年开发,油井液面逐年下降,且含水量增高,泵挂已经加深至2000米以下,机械采油成为油田生产的主要方式。

在频繁的井下作业过程中,经常遇到深井泵从固定凡尔罩处脱扣或被腐蚀断脱,凡尔球和凡尔座一起落入井底,同时成为鱼顶,普通捞矛及捞筒等打捞工具皆不能入鱼。

这些井上小修不能解决,上大修也没有很有效的解决方法,造成作业成本居高不下。

在一些油气水井的正常施工中,如井下取样、钢丝及电缆测压、刮蜡、射补孔等施工操作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井况原因,下井钢丝或电缆断脱落入井中,致使造成井下绳类落物。

目前所使用的外钩、内钩等常规绳类打捞工具在实践运用中,效果不是太理想。

尤其在对电泵扁平电缆时,由于电泵电缆本身的特点,使用外钩、内钩的不足之处更加明显。

不仅打捞操作繁琐,而且经常发生钢丝抓不牢甚至钢丝会形成“钢丝活塞”而造成钻具卡钻等恶性事故发生,有的井会造成油井报废的事故发生。

胡庆油田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一些老井的油管因腐蚀而断脱,有的边缘井是由于不法分子锯断井口而使油管落入井中,如今重新启用这些老井,由于鱼顶通常严重腐蚀,对这些井的打捞,目前常用的打捞油管的工具虽已成系列,但因鱼顶处因腐蚀严重而强度太低,根本无法打捞。

若使用打捞筒类工具,即使鱼顶被卡瓦抓住,一旦上提工具,落物就会滑落;若使用捞矛类工具,往往会涨破油管,无法捞获落鱼。

而且腐蚀严重的鱼顶在打捞工具的反复抓捞过程中常会被进一步的破坏,造成鱼顶复杂化,致使落鱼的打捞难度加大。

为了我厂开发的工作需要,有效解决特殊落物的打捞问题,显著地提高修井作业速度和成功率,解决生产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保障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针对这些特殊落物打捞工艺开展研究攻关工作。

2 技术研究内容2.1 劈裂鱼顶打捞工具及工艺的研究该工具是滑块捞矛与卡瓦捞筒的结合体,其原理就是利用内外捞相结合的方法将劈裂的管体仅仅夹死,实现打捞。

主要由上接头、筒体、矛杆、内卡瓦、弹簧、外卡瓦、引鞋等组成。

作用原理:当组合捞筒的引鞋引入劈裂的落鱼之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内外卡瓦上推,压缩弹簧,使外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此时外卡瓦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同时,内卡瓦依靠自重向下滑动,卡瓦与斜面产生位移,卡瓦齿面与矛杆中心线距离增加,使其打捞尺寸逐渐增大,直至与鱼腔内壁接触为止。

上提钻具,外卡瓦在锥面的作用下,产生内收的径向夹紧力,紧紧卡住落鱼外体。

此时,在落鱼内腔的内卡瓦在矛杆斜面的作用下,产生向外的径向力,紧紧咬住落鱼内壁,这样,劈裂的管类落鱼管体就会被内外卡瓦紧紧卡死,实现打捞。

2.2 双鱼顶落物打捞工艺的研究施工现场遇到双鱼顶落物多为凡尔球和凡尔座在井底同时为鱼顶,目前尚无合适打捞工具可供使用,通常采用公锥打捞凡尔罩,但是成功率很低,原因是一旦出现井斜等影响,公锥很难进入鱼腔,利用带引鞋的工具因有凡尔球的阻挡无法引入。

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双鱼顶专用打捞工具,选用引鞋拨钩捞矛直接打捞固定凡尔座,利用拨钩先将凡尔球引入拨钩槽内,而后捞矛打捞凡尔座,可实现一件工具“先拨后捞”的两种功能,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2.3 电泵电缆类落物及弹性结团缆绳类落物打捞工艺的研究着重于在套管内打捞电泵电缆类落物及弹性结团缆绳类落物的要求,以及此类落物的特点,研究设计专用打捞工具,以解决此类落物不易打捞的问题。

经过研究攻关,先后设计并制造出“高效钻磨复合式外钩”、“麻花钻式外钩”、“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筒”等三种性能优良的打捞工具。

2.4 严重腐蚀、低强度管柱类落物打捞工艺的研究在对一些老井的管柱类落物打捞时,由于落物管柱已腐蚀严重、强度较低。

尤其是鱼顶处的腐蚀程度更为严重,致使目前常用的打捞油管的工具不能使用。

为完成对这些井的打捞,恢复这些井正常生产,我们研究分析了此类落物的特点,决定避开腐蚀严重而强度太低的部分,而对鱼顶下部尚有一定强度的油管本体进行打捞,因此设计制造出了“加长高强度套铣母锥、加长套铣捞矛、加长打捞筒”。

在制造时选用优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保证捞筒的强度,提高打捞安全系数,经在现场多次应用,效果良好。

2.5 改制工具在复杂打捞施工中的工艺研究通过认真分析井下情况,采取改造现有工具、重新设计加工新工具等措施,有的放矢,做到“件件管用、手到病除”。

近年以来加工制作了钻铣捞矛、限位捞矛、钻铣公锥、大头公锥、复合套铣筒、壁钩等工具40余件,提高了施工工序成功率。

3 现场应用近年来已陆续研制成功出上述几种“特殊落物打捞工具”,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保障了前线单位的生产正常运行。

3.1 多用组合卡瓦捞筒应用情况多用组合卡瓦捞筒制成后,先后在Q11-17井等十几口井场现场使用,发现其打捞效果远远优于原有油管打捞工具,打捞操作也简单,安全性能较好。

通过合理地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修井作业,有效地缩短了作业时间,节约了作业成本。

如今年3月份试油联队施工的Q11-17井,在钻塞过程中油管断且鱼顶劈裂,常规工具已无法打捞,利用创新工具卡瓦捞筒+滑块捞矛组合工具打捞成功,大大缩短了作业打捞施工周期。

另外还有大修队1月份施工的HX7-142井、作业五联队7月份施工的Q61井都应用该工具进行了打捞且获得成功。

3.2 双鱼顶专用打捞工具应用情况双鱼顶专用打捞工具研制成功后,首先在H5-62井进行了应用,试油联队检泵作业,发现泵固定凡尔罩脱扣,其以下管柱落井,鱼顶为凡尔球及固定凡尔座。

利用引鞋拨钩捞矛,经过“先拨后捞”将落物全部捞出,大大缩短了作业施工周期,解决了以前类似井必须上大修打捞固定凡尔罩及凡尔球同时为落物这一难题。

3.3 绳类打捞工具应用情况高效钻磨复合外钩制成后,曾先后在胡5-35井等井上试用,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胡5-35井井深2341.52米,该井电缆落井,使用内外钩共三趟打捞都未成功,分析落鱼已为团状。

选择使用高效钻磨复合式外钩打捞,打捞时利用液压钳旋转管柱带动高效钻磨复合式外钩钻入落物,上提即捞出井中电缆约40多米。

捞出后发现落物上部已成团状,并且夹杂有碎胶皮和一些碎砖头块,从而避免了大修井作业,节约了成本和修井时间。

而后又在胡7-27井等几口井现场使用,皆获成功。

可见高效钻磨复合式外钩在打捞缆绳类时,尤其在打捞顶部为团状或有杂物遮盖的缆绳类落物时效果尤其显著。

实验证明“高效钻磨复合式外钩”是一种较优越的缆绳类打捞工具。

麻花钻式外钩制成后,曾先后在胡12-14井等井上试用,效果皆达到了设计要求。

胡12-14井井深2412.37米,该井是电缆落井,使用内外钩共三趟打捞都未成功,估计落物上面已结团,工具不能入鱼。

决定使用麻花钻式外钩,下麻花钻式外钩至井下后,使用液压钳旋转管柱带动麻花钻钻入落物,上提工具,一次即捞出井中电缆约100多米。

捞出后发现落物上部成团状,并杂有碎胶皮。

这次成功地将落鱼捞出,从而避免了修井作业,节约了成本。

为下一步修井作业节省了时间。

后又在胡7-75井等几口井现场使用,皆获成功。

可见麻花钻式外钩在打捞缆绳类时,尤其在打捞顶部结团或有杂物遮盖的缆绳类落物时效果尤其显著。

试验证明麻花钻式外钩确实是一种较优越的缆绳类打捞工具。

“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制成后经胡12-50井等十余口井现场使用,发现其打捞效果远远优于普通内钩及外钩,打捞操作也简单,能有效地缩短打捞作业时间,节约作业成本。

胡7-50井井深2271.33米,该井是电泵带着电缆落井,由于担心卡死打捞工具及考虑到油管上部电缆捞完后,还需套铣管外部电缆才能使用捞筒打捞油管,我们研究小组经过研究分析,决定使用“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

由于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原理是将落鱼收入筒内进行打捞,也就避免了落物卡死打捞工具现象的发生。

在此井上使用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共三趟,共捞出井内油管上部全部电泵电缆及钢带二十四根,后套铣油管外部电缆1米,再下入蓝式捞筒捞出井下全部油管及电泵等。

避免了修井作业,节约了生产成本,为下一步修井作业节省了时间。

以后又在胡7-41井等几口井现场使用,皆获成功。

试验证明“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不仅可以打捞包括电泵电缆在内的各种缆绳类落物,而且还可以打捞钢带、刮蜡片、弯曲抽油杆等多种落物。

表明“新型多功能缆绳打捞钩”是一种比较优良的、多功能的、适合现场使用的缆绳类打捞工具。

3.4 加长套捞一体工具应用情况加长套捞一体工具研制成功后,首先在胡7-85井试用,该井井深3417.03米,油管腐蚀脱落,井中落有油管614米,鱼顶处腐蚀,使用常规打捞筒两次打捞都因为鱼顶腐蚀而滑脱。

经过研究分析,在该井使用加长捞筒打捞鱼顶下部腐蚀较轻处。

于是使用加长蓝式捞筒下入井中,一次即捞出井中全部油管。

近年来,该工具在大修施工中使用频繁,且成功率高。

除以上情况应用外,在处理砂埋管柱的套牢一体化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大修施工周期,经济效益明显。

3.5 改制工具在复杂打捞施工中的中的应用作业二联队份施工的7-62井,原井Y341-114封隔器上接头脱,先后用ф47mm滑块捞矛、公锥、底部铺钨钢块的公锥打捞均未成功,打印确认鱼顶为封隔器外壳上接头,分析中心管内腔变形或被异物堵死,加工大头公锥打捞鱼顶接头处,打捞一次成功。

H58井:该井为4”套井,由于原井油管公扣断落井,鱼头为2”管接箍(内含断扣),先后2次下ф47mm滑块捞矛未获,由于鱼顶为接箍,油套环空小,只能内捞,加工了钻铣式捞矛,打捞1次成功。

再如:作业四联队施工的5-C45井,在钻铣无进尺的情况下,采用空心杆冲洗,在高泵压小水眼产生的强水流喷射作用下,冲洗处理33.7m后无进尺,经查资料及打印证实,下面落有射孔枪身,加工对应尺寸的滑块捞矛打捞一次成功。

4 推广前景“复杂落物打捞工具”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复杂落鱼的打捞问题,节省了作业时间及作业成本,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打破井下复杂落物不能安全有效打捞的难题。

从心里上使人们在遇到对待复杂落物的打捞时不再有恐惧感,甚至乐于这种难题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