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房颤抗凝治疗

合集下载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近年来,老年人房颤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高发率和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而对于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老年人房颤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减弱和心血管病变等因素,易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如中风和栓塞性心脑血管事件。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可或缺。

2. 抗凝药物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华法林是传统的口服抗凝药物,但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且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的干扰。

而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是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它们无需常规监测,且作用时间长,对患者更加方便。

3.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抗凝治疗的疗效主要体现在预防和减少栓塞性事件的发生。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口服抗凝药物能够显著降低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减少栓塞性事件的发生。

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相对于华法林在预防中风和栓塞性事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在药物相互作用和食物干扰方面更为安全。

抗凝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主要表现为出血事件的增加。

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在进行抗凝治疗时,需要权衡疗效与安全性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监测手段,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4. 个体化治疗针对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心血管病变、出血风险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在预防栓塞性事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中风风险。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选择及相关思考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选择及相关思考

不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 年龄(>65岁) 大出血史 既往卒中 因肾脏疾病或肾移植依赖透析 肝硬化疾病 恶性肿瘤 遗传因素 出血风险因素的生物标记物 高敏肌钙蛋白 生长分化因子15 血清肌酐/CrCI估测值
房颤的综合管理
3. 是否需抗血小板治疗 房颤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一个临床难题,需谨慎平衡缺血及出血风险 ARIRE研究结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 50mg bid 拜新同 30mg qd 达格列净 10mg qd 二甲双胍 0.5g tid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qn
比索洛尔 2.5mg qd
症状、体征均改善
治疗后
1.症状改善 2.体格检查:肺部啰音减少,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7.5 109/L NEUT% 78% RBC 3.01 1012/L HGB 125g/L PCT 0.01ng/mL,H-CRP 7.0mg/L
• D-Dimer:1.38mg/L
• 血气分析:PH 7.43
PO2 71.9mmHg PCO2 36.5mmHg

HCO3 20.4mmol/L BE -0.4mmol/L
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查
入院心电图
辅助检查
• 心脏彩超:左房前后径50mm 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57mm 室间隔9mm 左室后壁9mm EF 46%,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增大,主动脉瓣钙化,三尖瓣少量返流,二尖瓣钙化伴少量返流, 心包腔微量积液,左心功能减低,右心舒张功能减低
生化: K 3.98m患m者患o心l/衰者L ,房感N颤染A控治13制疗2,m策血m压o略l,/如L血何糖A均抉LB控择3制5?达.2标g/,L TP 59.70g/L
Urea 10.2mmol/L,CR 104umol/L,UA 406umol/L 心检: 正常 BNP:230pg/ml 胸腔彩超:右侧胸腔积液1.0cm 4.血压及血糖控制尚可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挑战与对策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单选题:1.指南推荐评价心房颤动卒中风险的评分工具是(B)A.HAS-BLEDB.CHA2DS2-VAScC.SCORE评分D.GRACE2.下列哪组患者都是卒中低危人群(C)A.CHA2DS2-VASc男性1分,女性1分B.CHA2DS2-VASc男性2分,女性0分C.CHA2DS2-VASc男性0分,女性1分D.CHA2DS2-VASc男性0分,女性2分3.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工具是(B)A.DAPTB.HAS-BLEDC.CRUSADED.SYNTEX4.无相关药物使用禁忌证的情况下,老年房颤患者抗凝首选(A)A.NOACB.华法林C.阿司匹林D.双联抗血小板5.HAS-BLED评分中的“H”的含义是(D)A.高血压史;B.血压≥140/90mmHgC.收缩压>160mmHgD.收缩压>180mmHg多选题1.2021亚太心脏协会共识推荐下列哪些患者适用DOAC(ABC)A.非二尖瓣狭窄中重度狭窄或无机械瓣植入患者B.至中度其他瓣膜疾病(轻至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等)C.生物瓣术后(术后>3个月)D.二尖瓣修补术后2.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人群(ABCD)A.年龄≥65岁B.胃食管反流C.幽门螺杆菌感染D.长期饮酒3.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措施(ABCD)A.定期复查,及早发现B.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C.联合应用胃肠道质子泵抑制剂D.个体化选择抗凝药物4.肌酐清除率在30~50ml/min且非高龄、非低体重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的NOAC是(ABC)A.达比加群B.利伐沙班C.艾多沙班D.阿哌沙班5.老年患者为减少出血风险,应重点评估和纠正下列哪些因素(ABCD)A.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160mmHg)B.INR波动(服用华法林者)C.嗜酒时服用其他出血风险增加的药物(阿司匹林,NSAID)D.跌倒风险。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抗凝治疗是老年人房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事件。

本文将探讨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抗凝治疗的疗效1. 降低栓塞风险房颤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

2. 减少死亡率房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及血栓形成,进而增加死亡率。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

3. 缓解症状老年人房颤患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心悸、气短等症状。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栓塞风险,减少心肌梗死等并发疾病的发生,从而缓解症状。

1. 出血风险增加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栓塞事件,但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老年人常存在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这些并发症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需要注意抗凝药物的合理选用。

2.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多种药物治疗,包括抗高血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这些药物和抗凝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选择抗凝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3. 抗凝药物的剂量调整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肝脏和肾脏功能也逐渐减弱,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因此,在抗凝治疗中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的剂量,以避免过度出血或栓塞的发生。

综上所述,抗凝治疗是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在降低栓塞风险、减少死亡率、缓解症状等方面具有疗效。

然而,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病史和用药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避免过度出血或栓塞的发生。

因此,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案是确保老年人房颤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

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及用药安全

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及用药安全

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及用药安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策略和用药安全。

本文将讨论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以及用药时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对于老年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国际指南一般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

然而,在选择特定药物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肾功能等因素,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传统的抗凝药物,但在老年人中使用时需谨慎。

老年人通常有更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这些病症往往会增加维生素K拮抗剂的副作用风险。

此外,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其他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

相比之下,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被认为是更为安全和方便的选择。

NOACs包括达比加群酮、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它们的优点包括无需定期监测和更少的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通常更适合使用NOACs,但同样需要注意剂量的选择和调整。

然而,无论是维生素K拮抗剂还是NOACs,在老年人中都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问题。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通常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给老年人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药物时需精确计算和调整剂量。

此外,老年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可能降低,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清除和代谢,增加药物的积累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用药时需要谨慎监测这些指标。

老年人还可能有更多的共病症和多重药物使用,这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医生在给老年人房颤患者开具抗凝药物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并充分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使用可能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用药安全性不仅仅体现在合适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定期的随访。

老年人可能有认知障碍、视力障碍和手部功能受损等问题,因此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正确使用抗凝药物。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策略(2018版)ppt模板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策略(2018版)ppt模板
抗凝治疗的系统化管理
专业门诊对患者随访和教育并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 INR即时检测技术(POCT)简化了抗凝治疗的检测流程,为门诊、急诊快速检测以及家庭监测INR提供便利 临床研究显示,与每月进行一次中心实验室的检测相比,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POCT进行家庭自我监测至少同样安全、有效 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成立抗凝门诊
环境因素的影响
4、疾病状态的影响 肝功能异常、长期腹泻或呕吐、缺氧状态、化疗、发热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或代谢,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药效增强现象。
华法林抗凝治疗及监测
初始剂量: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3mg(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mg和3mg),可在2 ~ 4周达到目标范围。 监测指标: PT(最常用,反映凝血酶原、Ⅶ因子、Ⅹ因子的抑制程度。) INR(不同实验室测定的PT经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ISI)校正后计算得到的。INR可使不同实验室测定的凝血指标具有可比性。)
一、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二、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三、华法林抗凝治疗 四、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 五、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抗凝治疗建议
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 2% 根据2004年发表的数据,我国30~ 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 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
合并疾病的“上游”治疗
抗凝
节律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
消融
AF
首次记录
无症状
阵发性
持续性
长期持续性
永久性
心脏复律
抗凝药种类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Xa因子抑制剂: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Edoxaban(依度沙班)

执业药师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挑战与对策

执业药师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挑战与对策

执业药师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挑战与对策
执业药师在处理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和相应的对策:
1. 高出血风险:老年人常常存在多种因素增加出血风险,如血管脆性增加、多用药和多种疾病的共同存在。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选择适当的抗凝药物和剂量是至关重要的。

执业药师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或新型抗凝药物的效果,确保抗凝治疗在安全范围内。

2. 用药依从性问题:老年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抗凝治疗,并可能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这增加了用药依从性的挑战。

执业药师可以通过教育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解释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记忆辅助措施,如药物盒子标记或手机提醒。

3.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不同的疾病,这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增加。

执业药师应该仔细审核患者的药物清单,并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没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4. 肾功能下降:老年人的肾功能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可能会影响抗凝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执业药师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5. 患者心理和认知问题:一些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理或认知问题,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和遵循抗凝治疗。

执业药师可以与患者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并提供额外的支持和教育,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抗凝药物。

总之,执业药师在处理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需要面对多种挑战。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药物依从性支持,并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可以帮助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挑战对患者的影响。

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

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

一、概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内快速无规律的颤动,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

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常见疾病。

本文将介绍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

二、房颤的治疗原则1. 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2. 改善心室泵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4. 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负担;5. 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三、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核心,目的是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等。

(1)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降低血液凝固性。

但华法林的使用需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维持最佳的抗凝效果。

对于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瓣膜病、肿瘤等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建议使用华法林。

(2)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NOACs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需监测INR等优点。

常用的NOACs有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适用于不适合使用华法林或对华法林过敏的患者。

2. 控制心率控制心率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减轻心悸、气短等症状,降低心脏负担。

常用的药物有:(1)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2)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3)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担。

3. 恢复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目标之一,常用的方法有:(1)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氟卡尼等,通过抑制心房除极,恢复窦性心律。

(2)电复律:通过心脏电击,使心房内除极同步,恢复窦性心律。

(3)射频消融: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心房内的异常传导途径,恢复窦性心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6
p < 0.03
4
p < 0.01 p < 0.02
p > 0.2
Controls Warfarin
p < 0.002
p < 0.001
2
0
AFASAK
58% 7– 81
SPAF
67% 27– 85
BAATAF
86% 51– 96
CAFA
42% - 68– 80
SPINAF
79% 52– 90
TOTAL
积分 0 1 2 3 4 5 6
病例数 卒中率%
120
1.9
463
2.8
523
4.0
337
5.9
220
8.5
65
12.5
5
18.2
10
一、老年人房颤的流行病学资料 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分析
三、老年人房颤抗凝治疗的指南
2021/3/10
11
三、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分析
三个主要问题: 老年房颤患者预防栓塞治疗的药物选择 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困惑 老年人房颤患者适合的INR范围
2021/3/10
18
华法林vs阿司匹林
华法林比较阿司匹 林,减少房颤患者 脑卒中发生率36% SPAF研究有较高的 出血率,约为其它 研究的3倍 除外SPAF研究,华 法林减少房颤患者 脑卒中发生率46%
AF发生率
男(%)
女(%)
26.0
23.0
25.9
23.2
25.8
23.4
24.3
23.0
22.7
21.6
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 增加,40岁以后,每4人 就会有1人发生房颤
--Lloyd. Circulation,2004
2021/3/10
5
房颤确诊率低于实际发生率
1994年发表的一项横断面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24h动态心电图发现的房颤发生 率近5%,高于一般心电图筛查 Fitzmaurice等研究:选取≥65岁的14802人 ,随机分为强化筛查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 月。结果发现,强化筛查组新发房颤1.63% ,对照组新发房颤1.04%
Risk factors
Cardiac Failure Hypertension
Age Diabetes mellitus Stoke or TIA
Relative risk 1.4 1.6 1.4 1.7 2.5
2021/3/10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 Arch Intern Med 1994
2021/3/10
12
老年房颤预防栓塞治疗的药物选择
预防房颤引起的栓塞性事件,是房颤治疗策略中 重要的一环
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药物
抗凝药物:华法林、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新型药物: ❖ 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 ❖ Xa因子抑制剂:Rivaroxaba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脑 卒中发生率减 少22% 阿司匹林抗血 小板聚集作用 主要针对动脉 硬化性脑血栓 形成,而不是 心源性脑栓塞
2021/3/10
Hart,Ann Intern Med 199917
氯吡格雷
临床多用75mg顿服,其优点是不需要监测 INR,出血危险性低,但预防中风的效益远 不如华法林,即使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 用,其预防中风的作用也不如华法林 氯吡格雷与华法林合用9~12月后,华法林 仍然是日后的唯一用药
国外老年人房颤流行病学证据汇总
发 生 率 / 1 0 0 0 人 年
2021/3/10
Benjamin, JAMA. 1994 Psaty, Circulation. 1997 Miyasaka,circulation,2006 4
Framingham心脏研究报道
标化年龄(岁)
40 50 60 70 80
我国房颤患病率影响因素
老年(大于75岁) 58.1% 高血压病40.3% 冠心病34.8% 心力衰竭33.1% 风湿性瓣膜病23.9%
70
58.1%
60
50
40.3%
40
34.8% 33.1%
30
23.%
20
10
0
老年 高血压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风 心病
2021/3/1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 003
老人房颤抗凝治疗
一、老年人房颤流行病学
国外数据显示:一般
人群房颤的总患病率
8
约为0.4%
我国房颤流行病学研
6
房颤发病率
究显示:标化房颤发 4
生率为0.61%,其中在
50~59岁人群为0.5%
0.5%
2
,而大于80岁人群则 上升为7.5%
0
50-59岁
7.5%
80岁 以 上
2021/3/10
周自强, 中华内科杂志, 20042
2021/3/10
6
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
Framingham研究中,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 在50~59岁组为1.5%,而在80~89岁组为 23.5%
我国两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显示,住院房 颤患者的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24.8%和17.5 %,80岁以上人群则高达32.9%
2021/3/10
7
老年孤立性房颤脑卒中风险增加
9
CHADS2卒中风险分层评分
❖ 整理1733例非瓣膜病老年 房颤(65-95y)资料
❖ CHADS2即心力衰竭、高 血压、年龄、糖尿病、卒 中等5个因素
❖ 前4项分别计1分,卒中计2 分
❖ 0分:低危;1~2分:中危 ;≥3分,高危
❖ CHADS每增高1分,绝对 风险大约增加1.5倍
2021/3/10
❖ REG1
2021/3/10
13
华法林疗效确切
应用华法林 抗凝后房颤 患者脑卒中 发生率下降 68%,死亡 率下降33%
2021/3/10
Hart,Ann Intern Med 1999
14
Stroke Incidence (%)
华法林抗凝作用: — AF 荟萃研究: Meta-analysis
68% 50–79
2021/3研究显示,阿司匹林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和肺 动脉栓塞的危险减少了36%,提示阿司匹林虽然 是抗血小板制剂也可用于房颤抗栓治疗
❖ 但SPAF-I等研究也证实阿司匹林对于75岁以上年 龄组疗效较差
阿司匹林仅限于卒中低危患者
2021/3/10
16
孤立性房颤脑 卒中的危险在 60岁以上的患 者明显增加, 是非房颤患者 的4~5倍
2021/3/10
Jahangir. Circulation,2007:30850
高龄患者房颤脑卒中风险增加
荟萃分析表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衰、脑卒中或TIA 病史等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CHADS评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