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关于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心血管风险分析及建议备忘录_莫义忠
NSAIDs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

NSAIDs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自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于临床作为常用止痛药之后,这种药物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就非常之高了,仅2013年的数据就已显示美国开具了一亿以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处方,而很多的非载体类抗炎药又属于非处方药物,相对来说使用较为自由。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止痛机理在于其应用之后,能够实现对于环氧化酶(COX)-1以及COX-2同工酶的抑制作用。
正常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COX-1,而COX-2只会在机体出现炎症时存在于身体当中。
最初选择性的应用COX-2抑制剂即昔布类药物,减少患者消化道溃疡以及COX-1抑制剂的相关出血问题,COX-2抑制剂所起的止痛效果与抗炎效果,从临床疗效来看,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非常相似。
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临床上已应用了较久的时间,应用范围也较广,并且相关研究也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二级预防有一定益处,但其他类的非载体类抗炎药对于心血管病情的安全影响仍然在临床上成为较强的争议点。
本篇文章围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使用展开探讨,评估心血管风险。
1分析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21世纪之初,就有相关学者已然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罗非考昔与伐地考昔类COX-2抑制剂,有可能会对于患者的心血管方面产生一定副作用,进而进行了一项随机试验,这项荟萃分析实验显示COX-2抑制剂与患者心梗与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有明显关联。
这项实验结论被公布之后,在2004年就有相关药企从市场上撤回罗非考昔,在同一年末FDA发表提示声明,应该要在临床上警惕伐地考昔药物的使用,并严厉禁止将这种药物应用于进行过冠状搭桥手术的患者群体。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给临床使用此种抑制剂拥有更好的参照,还发布了一项关于COX-2抑制剂使用的公众健康报告,强烈建议医生在临床使用伐地考昔和塞来昔布时为患者个体权衡其药物应用风险。
这一发布的声明当中,主要考虑的患者群体为消化道出血的高危患者、不耐受非选择性非载体抗炎药物的患者以及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且需要考虑是否需使用COX-2抑制剂接受治疗的患者。
美国FDA建议限制使用COX-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物

美国FDA建议限制使用COX-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王丹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05(2)1
【摘要】2004年12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出消息,对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提出建议。
同时声明,此项建议只是暂时性的,直到获得更多的研究数据和进一步的评价结果。
FDA发布警告是基于近期公布的一些临床研究数据。
【总页数】2页(P53-54)
【关键词】美国FDA;限制使用;COX-2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
【作者】王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R95
【相关文献】
1.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美国FDA建议限制其在一些非复杂性感染中使用 [J], 盛滋科
2.美国FDA关于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心血管风险分析及建议备忘录 [J], 莫义忠
3.美国FDA建议妊娠20周后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J], 芦晓庆;朱立勤
4.美国FDA警示孕20周或之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羊水不足风险,建议孕20周或
之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J],
5.美国FDA警示孕20周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羊水不足风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DA提高非甾体抗炎药安全警告级别

FDA提高非甾体抗炎药安全警告级别
来源:生物谷2015-07-13 13:26
2015年7月13日/生物谷BIOON/--FDA曾发布过警告,认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心血管健康有所影响。
不过本周四,NSAIDs 处方药、非处方药警告再度升级。
FDA要求处方药、非处方药生产商在药物商标上更为详细地介绍NSAIDs增加心脏病、中风几率的相关信息。
据悉,辉瑞处方药西乐葆(Celebrex)、雅维(Advil),强生美林(Motrin)都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的可能性。
在服用NSAID前几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药品服用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FDA麻醉、疼痛类药品管理部副部长Judy Racoosin表示:“服用这类药物的任何一段时间都可能是危险的,那些不易患这类疾病的人也应该提高警惕。
”
NSAIDs可以说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其安全性数年来一直受到监控。
2005年,FDA向西乐葆(Celebrex)等药物发出警告,要求生产商警告医生和病人药物具有潜在风险和严重副作用及安全问题,此警告必须以黑框形式出现在药品的包装盒外或盒内明显的地方。
此外,
FDA还因心血管不良反应等要求辉瑞Bextra撤市。
去年,默沙东Vioxx 同样由于心血管问题停止销售。
2014年,FDA重审发出警告的几种药物,尤其关注了拜耳非处方药Aleve。
2014年二月,FDA委员会共同商议,认为拜耳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药品安全,并最终决定维持对Aleve的警告。
(生物谷)。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之心血管危害篇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之心血管危害篇
市面上有多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对心血管系统有损害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发生2004年9月的“万洛事件”——美国Merck 公司宣布在全球召回罗非昔布(Vioxx ,万洛)并宣布该产品撤出市场。
随后,越来越多的非甾体抗炎药被逐渐发现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包括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和心脏病等严重不良反应。
该进入黑名单的几种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包括几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芦米考昔(Lumiracoxib): 诱发脑中风
罗非昔布(Rofecoxib): 引发心肌梗死
依托昔布(Etoricoxib): 导致严重的心脏病
塞来昔布(Celecoxib): 对心血管系统有轻度损伤
双氯芬酸(Diclofenac): 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发生
布洛芬(Ibuprofen): 诱发脑中风
萘普生(Naproxen): 安全性较好的老产品
非甾体抗炎药物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事件之数理统计窗体底端。
非甾体抗炎药又出事了!与抗凝药联用增加出血、卒中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又出事了!与抗凝药联用增加出血、卒中风险!作者:徐徐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止痛抗炎药物,包括环氧化酶(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和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
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至今NSAIDs已有上千个品牌上市,可谓是“无冕之王”。
然而,它这也是个麻烦缠身的”国王”。
图1: FDA强化对NSAIDs的安全警告· 2004年10月:默沙东公司宣布主动从全球市场撤回万洛(罗非昔布);·2005年4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声明,NSAIDs(阿司匹林除外)具有潜在的严重心血管风险;·2015年7月:FDA加强NSAIDs的心血管警告:NSAIDs( 阿司匹林除外)可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两者均会引起死亡。
对于心血管医生而言,NSAIDs的出血风险一直是一个“麻烦事”儿。
而当NSAIDs遇上抗凝药,尤其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出血风险会不会相比单纯用抗凝药增加呢?除了出血风险,还有没有别的“陷阱”?01NSAIDs+抗凝药,面临出血、卒中双重麻烦近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一篇来自美国Anthony P. Kent教授等人的最新一篇研究,发现NSAIDs和抗凝药同时使用会增加房颤病人的出血、卒中和住院风险。
图2:《JACC》文章题图该项研究是对RE-LY研究的再分析,RE-LY研究是全球第一项取得阳性结果的非瓣膜性AF预后临床试验,纳入18113例伴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固定剂量的达比加群酯(110 mg或150 mg bid),或调整剂量的华法林治疗。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者将18113例使用抗凝药的参与者按照是否使用NSAIDs分为,NSAIDs组(n = 2,279)(在RE-LY试验中至少使用过一次)与非NSAIDs组(n=15834),比较两者出血、卒中或栓塞、心肌梗死、住院率的差异。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的心血管安全性

▪ 综上,有学者认为,NSAIDs的心血管安全性取决于其对COX-1和 COX-2各自的抑制程度,COX-2抑制程度更高,可能面临的心血管风 险更高。
一
▪ 考虑COX-2与疼痛更为相关,围术期镇痛至本身就是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 提示我们的确需要对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加注意。
非甾体消炎 镇痛药的心 血管安全性
副标题
前言
▪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存在心血管风险,我们在围术期疼痛管理中应用时, 需要系统地评估患者术前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情况,以尽量避免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 件的发生。
▪ 这么教条的一句话,说出来其实是挺简单的,真的要细化如何去系统评估,可能并 没有那么容易。
二
▪ 在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NSAIDs 的心血管风险与用药时间长短相关,但7天的罗 非昔布(已因心血管风险下市)治疗可明显增加 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 类似的,一项总结短期(1周内)使用NSAIDs心 血管安全性的综述也指出,高剂量的塞来昔布、 布洛芬和萘普生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而双氯芬 酸即便在低剂量使用的情况下也同样具有此方面 的风险(图3)。该风险被认为与NSAIDs增加心 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有关。
• 尽管从上图中显示短期(5天)内应用 NSAIDs似乎对ACEI降压效果无太大影响, 但该研究的结论也提醒我们在高血压患者中 使用NSAIDs时需要谨慎。
• 对于术前存在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尽量避 免使用NSAIDs,而对于规律服药且血压控 制良好的患者,我们需要同时关注患者使用 NSAIDs时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必要时更 换治疗方案。
止痛药会“伤心”

龙源期刊网 止痛药会“伤心”作者:周倩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04期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
除阿司匹林外的所有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中风、心脏骤停、心衰等。
关于非甾体抗炎药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试验众多。
研究发现,罗非昔布的心肌梗死风险最高,布洛芬的脑卒中风险最高,双氯芬酸的心血管性死亡风险最高。
研究还显示,使用昔布类药物或双氯芬酸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了1/3,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布洛芬可顯著升高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但不会显著升高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而萘普生既不会显著升高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不升高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率。
2015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充分评估非阿司匹林类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后,要求所有处方药类非甾体抗炎药生产厂家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风险方面的信息。
非甾体抗炎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血管内皮调节能力,使血栓易于形成;促进水钠潴留,加重心衰和高血压;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使心梗面积扩大,室壁变薄,更易发生心脏破裂。
无论从患者还是医生的角度,选择镇痛药物都需要权衡利弊,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者。
这类患者最初应首选非药物治疗(例如理疗、热疗等),非药物疗法不能控制时再考虑药物治疗,并且应用最小的有效剂量、最短的疗程。
药物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较小的非甾体抗炎药,如日剂量≤1200 mg 的布洛芬或日剂量≤200 mg的塞来昔布,不建议选择双氯芬酸或吲哚美辛。
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必须意识到获益可能是以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为代价的。
此外,FDA还建议,非甾体抗炎药的整个用药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对心脏相关副作用保持警惕。
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一个部位或身体一侧无力或口齿不清中的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就医。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进展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进展
张颖娇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14(35)4
【摘要】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广泛用于消炎、镇痛的药物,根据对环氧化酶的选择性不同分为三类,研究发现其对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影响.环氧化酶-1选择性抑制剂对心血管疾病有二级预防作用,但一级预防作用尚存争议.大多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部分尚存争议.非选择性抑制剂大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少部分则几乎无影响.现拟对非甾体类消炎药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5页(P510-514)
【作者】张颖娇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R541
【相关文献】
1.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J], 季红莉
2.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围术期使用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Meta分析 [J], 余丹;刘世江;胡有力;俞敏;刘存明
3.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J], 杨琼;秦明照
4.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 [J], 李卫菊
5.首发心肌梗死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其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间关系 [J], 袁志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FDA关于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心血管风险分析及建议备忘录中图分类号:R977.1(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2005)03-0160-071综述经过对现有资料的彻底审查之后,关于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其增加心血管(CV)不良事件风险方面的问题,FDA新药办公室与药物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办公室做出了以下结论:(1)获批准的3种COX-2选择性NSAIDs(塞来昔布Celecoxib,伐地昔布Valdecoxib,罗非昔布Rofecoxib)与安慰剂对比,均与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相关。
但现有资料还不允许对这些药物引起的CV风险进行等级排序。
(2)大量长期的对照临床试验(包括COX-2选择性和非选择性NSAIDs进行对比)并没有明确表明COX-2选择性药物比非选择性NSAIDs产生更大的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
(3)以安慰剂作对照的长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的现有资料还不足以充分评价非选择性NSAIDs增加CV不良事件风险的可能性。
(4)在可以获得长期的对照临床试验补充资料之前,对现有资料的最佳解释是:增加CV不良事件的风险是COX-2选择性和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所共有的不良效应。
(5)短期使用NSAIDs来减轻急性疼痛,尤其是在低剂量时,不会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术后的住院患者使用伐地昔布除外。
(6)现有的对照临床试验资料还不能充分地评价特定患者在使用特定NSAIDs时,或者对某些NSAIDs无反应时使用其他NSAIDs时是否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抗炎。
(7)与特定的非选择性NSAIDs对比,已获批准的3种COX-2选择性NSAIDs可减少内窥镜所观察到的胃肠道溃疡的发生率。
只有罗非昔布在长期持续使用后比非选择性NSAIDs(萘普生)可降低严重的胃肠道(GI)出血的风险。
但是,COX-2选择性NSAIDs在减少严重GI出血风险的综合效益仍然还不确定;COX-2选择性NSAIDs的相对有效性以及在长期使用NSAIDs后采用其他治疗策略(如一种非选择性NSAIDs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降低GI出血的风险也未明确。
(8)与其他的COX-2选择性药物对比,伐地昔布与增加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皮肤反应有关(如表皮的毒性坏死,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多型性红斑)。
而且伐地昔布是唯一一个在说明书中黑框警告说明此种不良事件的药物。
由于伐地昔布与其他NSAIDs相比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治疗优势,所以综合风险/效益比使其不适合在市场上继续使用。
基于以上的结论,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开具处方者、患者以及消费者对这些药物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建议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1)有关部门应当要求辉瑞(Pfizer)公司自愿把伐地昔布从美国的市场上撤出。
假如辉瑞公司不同意自愿把伐地昔布撤出的话,有关部门应当启用正式的撤市程序,也就是说签发听证会通知(NoticeofOpportunityforHearing,NOOH)。
(2)所有的处方类NSAIDs的说明书都应该进行修改,并要附带有黑框警告来突出强调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
而且,黑框警告也应该详细说明NSAIDs类药所共有的风险,即严重的而且通常会危及生命的GI出血风险(目前这类说明已用黑体字警告)。
(3)在获得可靠的附加资料之前,所有处方类NSAIDs说明书中均应添加一个禁忌症,禁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刚术后患者。
(4)应当增加NSAIDs类用药指南的内容,以使患者了解本类药会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以及严重警戒专栏SpecialColumnofVigilance160GI出血的风险。
(5)所有非处方类NSAIDs的说明书都应该进行修改,要附带上关于CV不良事件以及GI出血风险的详细的信息,以便于消费者安全使用这些药物。
(6)塞来昔布(西乐葆Celebrex)的黑框警告应当特别提及现有的表明其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风险的资料,说明书的其他部分也应当进行修改以明确地反映这些资料。
(7)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审查由默克(Merk)公司提出的关于罗非昔布(万络Vioxx)重返市场的任何请求。
建议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FDA药品安全监督委员会(FDADrugSafetyOversightBoard)以及顾问委员会(AC)应当对此请求进行审查。
(8)有关部门应当要求非选择性NSAIDs的所有投资商都要对有关临床试验的现有资料数据库进行综合审查和分析,并把结果提交给FDA以便进一步评估增加CV风险的可能性。
(9)有关部门应当和投资商以及有兴趣的权威机构(如NIH)紧密合作,鼓励对非处方类NSAIDs进行长期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增加CV风险的可能性。
2背景资料在长期对照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罗非昔布与安慰剂对比会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风险之后,默克公司于2004年9月主动把罗非昔布从市场上撤出。
紧随其后,其他COX-2选择性NSAIDs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开始获得,并显示出与安慰剂对比也会增加CV不良事件的风险。
本备忘录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总结:资料审查中考虑的主要方面;根据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生、患者以及消费者对这些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所采取的监管措施的建议。
3现有资料总结支持COX-2选择性NSAIDs会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风险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源于一些对关节炎患者或预防关节炎患者所做的长期安慰剂和阳性对照临床试验。
首先,总结3种已获批准的COX-2选择性NSAIDs以及2种正处于研究当中的COX-2选择性NSAIDs的长期对照临床试验资料。
其次,也将对COX-2非选择性NSAIDs所做的长期对照临床试验资料进行简要地总结,目的是为了评估COX-2非选择性NSAIDs增加不良事件风险的可能性。
最后,还将简要地总结观察性研究中有关NSAIDs增加CV不良事件风险的可能性。
讨论的焦点将集中在由于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MI)以及中风引起死亡的联合指标上(combinedend-point),因为这个指标已经被广泛接受并用来评价某种药品对心血管影响方面的效益和风险。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这种联合指标的确切定义和判定程序,在以下所讨论的不同试验中在某些程度上略有不同。
3.1塞来昔布(Celecoxib)支持塞来昔布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风险的最强有力的证据来源于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所做的一项试验,即给可能患有复发性结肠息肉风险的病人使用塞来昔布预防腺瘤发生(AdenomaPre-ventionwithCelecoxib,简称APC试验)。
APC试验表明,塞来昔布服用33个月之后,其增加CV不良事件的风险比安慰剂组高2 ̄3倍,而且有证据表明该风险与剂量密切相关,即不同剂量的塞来昔布所致的由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MI)或中风引起死亡的联合指标与安慰剂对比的危险比率也不同。
如果每天服用塞来昔布2次,每次200mg,其危险比率(hazardratio)为2.5;如果每天服用塞来昔布2次,每次400mg,其危险比率为3.4。
然而,在与以上试验几乎相同的自发性腺瘤性息肉的预防试验中(PreventionofspontaneousAdenomatousPolyps,简称PreSAP试验),APC的试验结果却不能得到重复。
从PreSAP研究者在顾问委员会会议所提交的未发表的初步资料来看,塞来昔布(1日1次,每次400mg)与安慰剂对比,由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或中风引起死亡的联合指标的危险比率为1.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PC试验和PreSAP试验中二者所给的塞来昔布每天的总药量都是400mg;但是,二者之间的给药量间隔是不同的,即APC试验为每天2次,而PreSAP试验为每天1次。
两试验不同的结论是否源于用药间隔的不同尚不清楚。
另外还有一项长期的对照临床试验,就是国家研究所在可能患有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风险的患者中进行的一项老年性阿尔兹海默病抗炎预防试验(Aging′sAlzheimer′sDiseaseAnti-InflammatoryPreventionTrial,简称ADAPT试验)。
该试验中每天给塞来昔布2次,每次200mg,与安慰剂相对照,这项长期对照临床试验也未能表明塞来昔布会增加心血管因素、心肌梗死或中风引起死亡的联合指标的危险比率。
由FDA和ADAPT研究者所共享的尚未发表的初步资料表明:与安慰剂相对照,塞来昔布不会引起相对风险率的增加。
最后,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还进行了为期1年的一个小型临床试验,即塞来昔布1日2次,与安慰剂相对照,此试验不能表明塞来昔布会明显地增加严重CV不良事件的风险,但是却显警戒专栏SpecialColumnofVigilance161示了使用塞来昔布会发生更多的CV事件的倾向。
目前唯一的COX-2选择性和非选择性NSAIDs的长期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来源于长期使用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关节炎的安全性研究(CelebrexLong-TermArthritisSafetyStudy,简称CLASS试验)。
在CLASS的研究中,对将近8000名患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塞来昔布(1日2次,每次400mg)与布洛芬(Ibuprofen)和双氯芬酸(Diclofenac)的对照研究。
在此项试验中,在引起严重CV不良事件方面,塞来昔布和其他两种非选择性NSAIDs对照药物之间没有观察到任何区别。
ADAPT试验中以萘普生(Naproxen)作为阳性对照,最终试验数据将进一步提供塞来昔布与非选择性NSAID的对照结果。
FDA和ADAPT研究者所共享的尚未发表的初步资料表明:在由心肌梗死(MI)或中风引起死亡的联合指标方面,塞来昔布(Celecoxib)介于安慰剂(发生率最低)与萘普生(发生率最高)之间。
3.2罗非昔布(Rofecoxib)支持罗非昔布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最有力的数据来自一项为期3年的万洛腺瘤性息肉预防临床试验(AdenomatousPolypPreventiononVioxx,简称AP-PROVe试验)。
该试验对2586名有结肠腺瘤病史的患者进行了旨在观察罗非昔布(25mg,1日1次)预防腺瘤性息肉复发风险的研究。
试验数据表明,以安慰剂做对照,罗非昔布引起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率大约是2。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给药治疗18个月之后,罗非昔布和安慰剂的CV不良事件的Kaplan-Meier曲线才开始分离。
而与APPROVe试验结果不同,在两项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的长期对照临床试验中,并没有发现罗非昔布(25mg,1日1次)与安慰剂有显著的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