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

贡献或者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

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

做“理想模型法”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2.金丽温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查询到G7330次列车从缙云西到杭州东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缙云西站到杭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79.8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动车过一桥梁所花的时间与动车从缙云西站到杭州东站所花的时间时,动车均可看成质点

B.图甲中07:31表示一段时间

C.动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取1m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这1m起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D.结合图甲、乙,可知G7330列车行驶时的最高速度约为128km/h

3.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v1的方向

B.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C.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4.运动员从地面跳起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的压力

B.运动员对地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跟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的合力

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5.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和F相同

6.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a,

A.小球的角速度为ω=Ra

B.小球的运动周期T=πRa

C.小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Rat

D.小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Rat

7.当火车在某个弯道按规定运行速度40m/s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压力,若火车在该弯道实际运行速度

为3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B.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C.内、外轨对车轮都有侧压力

D.内、外轨对车轮均无侧压力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2∶3 C.在开始连续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从开始运动起至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9.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

D.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

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G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G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小球分别连

在弹簧两端,B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B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g2

B.0和(m1+m2)g2m2

C.(m1+m2)g2m2和0

D.0和g2

12.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叠放压在一个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给A 物体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物体以0.5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A.A、B分离前系统合外力大小与时间的平方成线性关系

B.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C.在t=2mk时刻A、B分离

D.分离时B的速度为m4kg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地球上一切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相同

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物体的重力,但读数时必须保持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就一定不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受到不平行于初速度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15.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增大

C.t=3s时,物体C、D的速度相同

D.在0~3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减小16.如图所示,一条细线一端与地板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α,则

A.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α角保持不变

B.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地面对

B的支持力将变大

C.减小小球A的质量,α角一定增加

D.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A的重力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得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7.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

的弹簧套在一起,看做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的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的劲度系数为k2,

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1k3=1k1+1k2;

乙同学:可能是k3=k1+k2;

丙同学:可能是k3=k1+k22;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甲图甲).(1)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的填空.

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

然长度L0;

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c.由F=_______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k=Fx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

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k1、k2、k3并得出结论.

(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18.(1)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①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

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

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②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2)如图2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

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

5.08cm、sDE=5.49cm、sEF=5.91cm、sFG=

6.34cm.已

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

时小车的速度为vC=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

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

和单位)

19.(9分)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

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m/s2)求拉

力F的大小.

20.(9分)如图所示,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五根标志杆,相邻两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一辆汽车以v0=20m/s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

当司机经过O点时开始刹车,由于司机有反应时间,汽

车先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开

始刹车后的0~7.5s内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B=5.5s、tC=7.5s分别是司机经过B、C杆的时刻.求:

(1)司机的反应时间t1;

(2)相邻两根标志杆的距离L;

(3)A杆距O点的距离分)距离水平地面h=20m高处以

2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个小球,(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m/s2)则: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为多少?

(2)小球落地时速度v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多少?

(3)小球落地时的位移s的大小为多少?(答案可以用根

号表示)

22.(9分)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

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长

木板向右运动速率达到v1=10m/s时,在其右端有一质

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

2m/s滑上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物块始终没离开长木板,g取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

(2)长木板至少要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

(3)如果开始将物块放在长木板右端时两物体均静止,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28N,物块与长木板的

质量和动摩擦因数均与上面一样,并已知长木板的长度

为10.5m,要保证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水平恒力F作用时间的范围.(答案可以用根号表示)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参考答案-(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3456789101112

BCDCDDBAABB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3141516

ABCDBCB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7.(4分)(1)Nmg(2)乙

18.(8分)(1)①B②C(2)0.490.4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9.(9分)【解析】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

Fcosθ=f2分

竖直方向:Fsinθ+FN=mg3分

且f=μFN2分

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N2分

20.(9分)【解析】(1)由汽车的v-t图象可得,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a=ΔvΔt=10-62m/s2=2m/s21分

tB=5.5s时,汽车的速度vB=v0-a(5.5-t1)1分

代入数据解得t1=0.5s1分

(2)设相邻两杆之间的距离为L,司机由B到C的过程中,v2B-v2C=2aL2分

代入数据解得L=16m1分

(3)汽车在0~5.5s内的位移

xOB=v0t1+v0(tB-t1)-12a(tB-t1)21分

代入数据xOB=85m1分

A杆距O点的距离xOA=xOB-L=(85-16)m=69m1分21.(9分)【解析】(1)根据h=12gt22分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t=2hg=2×2010s=2s1分

(2)竖直的分速度vy=gt=10×2m/s=20m/s1分

tanθ=vyv0=2020=11分

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45°1分(3)水平位移x=v0t=40m1分

小球落地时的位移大小为

s=x2+y2=402+202m=205m2分

22.(9分)【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μg=2m/s2,水平向右

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1=F-μmgM=8-

0.2×2×108m/s2=0.5m/s2,方向水平向右

令刚相对静止时他们的共同速度为v,以木板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对小物块有:v=-v2+a2t

对木板有:v=v1+a1t

联立解得:t=8sv=14m/s

故经过8s小物块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3分

(2)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x2=-v2+v2t=-2+142×8m=48m

长木板的位移为:x1=v1+v2t=10+142×8m=96m

所以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L=x1-x2=96-48m=48m 故长木板至少的长度为48m3分

(3)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μg=2m/s2,水平向右

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1=F-μmgM=0.2×2×108m/s2=3m/s2,水平向右

设水平恒力F作用时间最大为t1,撤去F后,物块滑到左侧用时t2

t1后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μg=2m/s2,水平向右,长木板的加速度为:a′=μmgM=0.2×2×108m/s2=0.5m/s2,水平向左

则据速度关系有:a2(t1+t2)=a1t1-a′t2

据位移关系有:L=12a1t21+a1t1t2-12a′t22-a2(t1+t2)22=10.5m

联立上式代入数据可计算得出:t1=15s3分

故水平恒力F作用时间的范围是0~15s.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 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直线运动.小明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 A .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1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 A .a a '< B .2a a a <'< C .2a a '= D .2a a '> 3.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6.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 C.不断变大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 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两个石子同时落地 C.质量大的先落地 D.无法判断 4.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18m B.32m C.48m D.50m 5.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 6.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7.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共100分,最后一题为附加题(在满分100分之外占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做图可用2B铅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亚里士多德将理想斜面实验通过合理推理否定了伽俐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C.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千克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力F B.加速度a C.时间t D.质量m 3.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 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 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 第3题图速度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 一、第五章 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 ,O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323)6gR + B 332 gR C (13)3 gR +D 33 gR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可知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0 角,根据速度方向得到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再根据水平位移与初速度及时间的关系,联立即可求得初速度。 【详解】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可知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有 0tan60y v v = 竖直方向 y gt =v 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0cos30R R v t += 联立解得 0(323)6 gR v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速度方向,结合位移关系、速度关系进行求解。

2.一种定点投抛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以水平速度v1从O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洞口处于斜面上的P点,OP的连线正好与斜面垂直;当以水平速度v2从O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点垂直相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在P点的时间是1 tan v gθ B.Q点在P点的下方 C.v1>v2 D.落在P点的时间与落在Q点的时间之比是1 2 2v v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以水平速度v1从O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此时位移垂直于斜面,由几何关系可知 111 21 1 2 tan 1 2 v t v gt gt θ== 所以 1 1 2 tan v t gθ = A错误; BC.当以水平速度v2从O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点垂直相碰,此时速度与斜面垂直,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2 2 tan v gt θ= 即 2 2tan v t gθ = 根据速度偏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角的正切值的二倍,可知Q点在P点的上方,21 t t<,水平位移21 x x >,所以 21 v v >,BC错误; D.落在P点的时间与落在Q点的时间之比是11 22 2 t v t v =,D正确。

2020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八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数学八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32的值是( ) A. 6 B. -6 C. 9 D. -9 2.用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图形,它的俯视图 是( )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xy2)3=-x3y6 C. (-x)5÷(-x)2=x3 D. =-4 4.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ABC的两边AB、AC相交,若 ∠A=50°,∠1=35°,则∠2的度数为( ) A. 35° B. 65° C. 85° D. 95° 5.若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1,-2),(m,b)两点,则b的值为( ) A. 0 B. -4 C. 4 D. -12 6.如图,在△ABC中,AB=AC,AE平分∠BAC,F为AC上 一点,且AF=EF.若∠B=42°,则∠EFC为( ) A. 48° B. 96° C. 138° D. 84° 7.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 等式2x<ax+4的解集为( )

A. x< B. x<3 C. x> D. x>3 8.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M为边AB上 的点,且AM=BM,延长MB至点E,使ME=MC,连 接EC,则点M到直线CE的距离是( ) A. 2 B. C. 5 D. 2 9.⊙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内部,∠BAC=90°,OA=1,BC=6,则⊙O 的半径为( ) A. B. 2 C. D. 3 10.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x2﹣2(b﹣2)x+b2﹣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实 数b的取值范围是() A. b≥ B. b≥1或b≤﹣1 C. b≥2 D. 1≤b≤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1.比较大小:2______(填“>”、“<”或“=”). 12.如图,正五边形FGHIJ的顶点在正五边形ABCDE的边 上,若∠AFJ=20°,则∠CGH=______°.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 C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 过点A(2,6),且与边BC交于点D,若点D是边BC 的中点,则OC的长为______. 14.如图,△ABC是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 ,E是直线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将线段EC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FC,连接DF.则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 ,DF的最小值是_____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

高一物理(新课标必修I )期末测试题(一) 曹传涛 (河南郏县一高467100) A 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以下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 .力(N ) B .动能(J ) C .加速度(2/s m ) D .动量(s m kg / ) 2.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 .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 .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4.一物体在匀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对物体功不为零,机械能守恒 B .合力对物体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 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5.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

三尺为1 m ,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 A .100m/s B .300m/s C .200m/s D .140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6.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8:1:=B A T T ,则二者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运动速率之比为 。 7.小华和小雨在进行课外活动中.他们利用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小华将直尺的下端"60cm "刻度靠近小雨的大母指尖,要求小华释放直尺的同时,小雨要立即抓住尺.结果发现小雨抓住尺时,他的大母指尖在"10cm "位置(g =10m/s 2)。小雨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是 m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估算一下小雨的反应时间是 s . 8.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 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 (3)如果m a 1-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A.物体的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 与其加速度a 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m 与其加速度a 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9. (7分)如图所示,灯重G=20N ,AO 与天花板间夹角 α=30°,BO 水平,试求AO 、BO 两绳受到的拉力各为多大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量的运算一定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B .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并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亚里士多德、牛顿. D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可能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 .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3.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车厢前壁高为h 的光滑架上放着一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运动,如图,若车厢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 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将脱离支架而下落,在车厢内的乘客看来……………………………………( ) A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B .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C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前的抛物线 D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后的直线 4.图中所示A 、B 、C 为三个相同物块,由轻质弹簧K 和轻线L 相连,悬挂在 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若将L 剪断,则在刚剪断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a A 、 a B 分别为( ) A .a A =0、a B =0 B .a A =0、a B =g C .a A =g 、a B =g D .a A =g 、a B =0 5.质量为10kg 的物体置于一个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5 2 = μ,从t =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经过 时间t 1时滑动到最大位移处。则下列图中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 =10m/s 2)(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 .1N/kg =1m/s 2 D .“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7.在高h 处以初速度v0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 ,落地时速度为v1,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 B 、 C 、 D 、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9.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 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 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 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 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 .火箭在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 1~t 2时间内的加速度 C .t 1~t 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 2~t 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K K A B C L F f /N 60 -60 t 1 t/s C F f /N 50 -60 t 1 t/s D F f /N -60 t 1 t/s B t/s F f /N t 1 A 340- 3 v O t 1 t 2 t 3 第9题图 1 2 2 x/m t/s O A v/ms ?1 t/s O B t/s O C t/s O D v/ms ?1 v/ms ?1 1 2 ?2 ?2 2 2 2

陕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真题

内部资料,切勿外传;紧跟明哥,死磕化学陕西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理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Na-23 Mg-24Al-27S-32Cl-35.5K-39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保存下列试剂的试剂瓶上,应贴标志和的是() A.乙醇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盐酸 2.下列关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分享花生油中混有的较多水,最好采用分液的方法 B.在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时,加水后进行过滤 C.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 D.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氮气 3.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l2、Na2SO4、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盐酸,不溶物全部溶解.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有关该粉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有K2CO3 B.Ba(NO3)2和CaCl2至少有一种 C.肯定有Na2SO4 D.肯定有CaCl2 4.为了除去KNO3晶体中所含的Ca(NO3)2和MgSO4,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K2CO3——Ba(NO3)2——KOH——HNO3 B.Ba(NO3)2——KOH——HNO3——K2CO3 C.KOH——K2CO3——Ba(NO3)2——HNO3 D.Ba(NO3)2——KOH——K2CO3——HNO3 5.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蒸发皿均可用于液体、固体的加热 B.烧瓶可用于蒸馏实验,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 C.在50mL量筒中配制50ml0.1000mol/L碳酸钠溶液 D.使食盐水中的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3.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D. 4.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 .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 21 2 v B .2+1)v C 2v D . 12 v 7.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 .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 2.下面列出的单位,均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J B.m、kg、J C.m、kg、s D.kg、m/s、N 3.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 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4.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周长是400m,小明同学沿着跑道跑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出发点。则他运动的 A.路程是400m,位移大小是400m B.路程是400m,位移是0 C.路程是0,位移大小是400m D.路程是0,位移0是0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 学中的加速度不同 ..的是 A.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Array D.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 6.如图1所示,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 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抽去里面的空气后,再把玻璃筒倒立 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抽去玻璃筒里的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学校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恒定,则其运动速度恒定 B .变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但其速度的方向是恒定不变的 C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若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2.某人从A 点出发在两分钟内匀速向东走了200m 到达B 点,在B 点停下休息了一分钟后在三分钟内匀速向西走了300m 到达C 点,现以C 点为原点,向西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从A点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此人第一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B .此人前三分钟内的位移为-200m C .此人前四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D .此人前五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3.某人绕着长为l 4、宽为l 3的矩形操场跑步,从操场的一角出发在时间t 内跑过了2 周,若跑步的快慢和绕向保持不变,则( ) A .在前2t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t l 14 B .在前2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 C .在前4t 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为t l 20 D .在后43t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t l 28 4.如图所示为某质量为kg 2的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关 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所受合力方向在2秒时刻发生了改变 B .质点所受合力大小为N 2 C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 D .前3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一木箱在人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直线前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人撤去推力,木箱会随后静止,所以人的推力是维持木箱运动的原因 B .因木箱向前运动,所以一定有人的推力大于地面作用于木箱的摩擦力 C .若木箱运动地越来越快,则人对木箱的推力大于木箱对人的作用力 D .若木箱向前运动地越来越慢,则一定有地面作用于木箱的摩擦力大于人的推力 6.一质量为kg 1的物体,静置于倾角030=θ的斜面上,现用大小为2N 的拉力沿斜面向 下拉物体,物体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s m ),则( ) A .用大小为6N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一定静止 B .用大小为6N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一定静止 C .用大小为8N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物体,物体可能运动 D .用大小为5N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物体,物体可能静止 7.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5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 A .F1=25N F2=25 N B .F1=16 N F2=6 N C .F1=8 N F2=6 N D .F1=12N F2=4 N 8.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拉A ,两物体相对静止整体匀 速向右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作用于 B 的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B . 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C . B 作用于地面的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D .地面作用于B 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9.如图高低不同的两面平行竖直墙之间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 小球,矮墙右上角上的点A 与小球接触且点A 与小球的球心O 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则右边的墙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 A .θcos mg B .θsin mg C .θtan mg D .θ tan 1 mg 10.电梯天花板上有一轻质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 ,下端挂一质量为2kg 的 物体,电梯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为确保细绳不断(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为2m/s 10),则( ) A.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B.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C.电梯向上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D.电梯向下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11.如图固定于地面上的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7°,现用平行于水平面向左的拉力F 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若该物体放在斜面上沿斜面自由下滑,加速度大小也为a ,则拉力F 的大小是(6.037sin 0=,8.037cos 0=)( ) A . mg 23 B .mg 25 C .mg 56 D .mg 5 8

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七模试卷 解析版

2020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七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3分)﹣的相反数是() A.B.﹣6 C.6 D.﹣ 2.(3分)将一根圆柱形的空心钢管任意放置,它的主视图不可能是() A.B.C.D. 3.(3分)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3分)如图,AB∥CD,DE⊥CE,∠1=34°,则∠DCE的度数为() A.34°B.54°C.66°D.56° 5.(3分)把8a3﹣8a2+2a进行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A.2a(4a2﹣4a+1)B.8a2(a﹣1) C.2a(2a﹣1)2D.2a(2a+1)2 6.(3分)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A.B.2C.3 D.2 7.(3分)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其中部分小正方形涂有阴影,依此规律,第2018个图案中涂有阴影的小正方形个数为()

A.8073 B.8072 C.8071 D.8070 8.(3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H的长等于() A.3.5 B.4 C.7 D.14 9.(3分)如图,⊙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E,∠A=22.5°,OC=4,CD的长为() A.2B.4 C.4D.8 10.(3分)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x1,0)、(x2,0),且x1<x2,图象上有一点M(x0,y0),在x轴下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x0﹣x1)(x0﹣x2)<0 B.a>0 C.b2﹣4ac≥0 D.x1<x0<x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3分)在实数﹣2、0、﹣1、2、﹣中,最小的是. 12.(3分)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这个正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条.13.(3分)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2016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16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 , 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4.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5.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 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 gtan θ C. mg/cos θ D. mg 7.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 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二实验题 8.(6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 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拉OC 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 N ;乙图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分力F 1、F 2的方向一定要垂直 B .两个分力F 1、F 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D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三、计算题(共40分) 9.(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 求:(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多大? 10.(10分)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a =5m/s 2,所需的起飞 速度为v =50m/s ,跑道长x =100m 。试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v 0? 11.(10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 的重量为G P =10N ,与P 相连的细绳通过光滑的滑轮挂了一个重物Q 拉住物体P ,重物Q 的重量为G Q =2N ,此时两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300 角,则物体P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F 1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2各位多大? 12.(10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质量为m=10kg ,受水平恒力F 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恒力, 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F 的大 (2)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v /m/s 4 F P Q v 乙 B C 甲 O F 1 F 2 F F ′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