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天津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天津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天津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3a 2bc 与bca 2不是同类项

B .225

m n 的系数是2

C .单项式﹣x 3yz 的次数是5

D .3x 2﹣y +5xy 5是二次三项式 2.-2的倒数是( ) A .-2

B .12

-

C .

12

D .2

3.下列选项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532x x -= B .2ab ab ab -= C .23a a a -+=-

D .235a b ab +=

4.已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b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a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 ) A .9a 9b -

B .9b 9a -

C .9a

D .9a -

5.探索规律:右边是用棋子摆成的“H”字,第一个图形用了 7 个棋子,第二个图形用了 12 个棋子,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成 第 20 个“H”字需要棋子( )

A .97

B .102

C .107

D .112

6.若x=﹣1

3

,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 A .﹣7 B .﹣1 C .9 D .7 7.已知单项式2x 3y 1+2m 与3x n +1y 3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8.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

A .1010

B .4

C .2

D .1 9.若-4x 2y 和-23x m y n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m=2,n=1

B .m=2,n=0

C .m=4,n=1

D .m=4,n=0

10.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

B.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11.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四棱锥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12.如果代数式﹣3a2m b与ab是同类项,那么m的值是( )

A.0 B.1 C.1

2

D.3

13.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A.2(30+x)=24﹣x B.2(30﹣x)=24+x

C.30﹣x=2(24+x)D.30+x=2(24﹣x)

14.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

A.3 cm B.6 cm C.11 cm D.14 cm

15.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AB=8cm,则MN 的长度为()cm.

A.2 B.3 C.4 D.6

二、填空题

16.若|x|=3,|y|=2,则|x+y|=_____.

17.2019年11月11日是第11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为2684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68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1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国”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_____.

19.甲、乙两地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和﹣9米,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米.

20.如图,数轴上点A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4则点A表示的数为

______.

21.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分別沿着EP,FP对折,使点B落在点B,点C落在点C′.若点P,B′,C′不在一条直线上,且两条折痕的夹角∠EPF=85°,则∠B′PC′=_____.

22.某水果点销售50千克香蕉,第一天售价为9元/千克,第二天降价6元/千克,第三天再降为3元/千克.三天全部售完,共计所得270元.若该店第二天销售香蕉t千克,则第三天销售香蕉千克.

23.若a a

-=,则a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

24.若关于x的方程2x3a4

+=的解为最大负整数,则a的值为______.

25.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2,若点B,C到点A的距离相等,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___.

26.据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00000000年,将46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27.如图,∠AOB=∠COD=90°,∠AOD=140°,则∠BOC=_______.

28.如果A、B、C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6厘米,BC=2厘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

29.规定:用{m}表示大于m 的最小整数,例如{5

2

}= 3,{4} = 5,{-1.5}=-1等;用[m] 表

示不大于m 的最大整数,例如[7

2

]= 3,[2]= 2,[-3.2]=-4,如果整数x 满足关系式:

3{x}+2[x]=23,则x =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年前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如图是2019年1月份的月历,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

22

?的4个数,设方框左上角第一个数是x,则这四个数的和为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

三、压轴题

3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

解决如下问题:

(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

(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

32.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 1,x 2,x 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

122

x x +,

123

3

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

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

()212

+-=

1

2,

()2133

+-+=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

1

2

.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

1

2

;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1

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

(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 (写出一个即可);

(3)将2,-9,a (a >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 的值.

33.(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

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

(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

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

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______;点P 表示的数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到家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Q ?

(4)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35.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AOC =30°,将一直角三角尺(∠M =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N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M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

(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 秒,当OM 恰好平分∠BOC 时,如图2. ①求t 值;

②试说明此时ON 平分∠AOC ;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顺时针旋转,设∠AON =α,∠COM =β,当ON 在∠AOC 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

(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 也绕点O 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 第一次平分∠MON ?请说明理由.

36.已知:A 、O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 点作射线OC ,使∠AOC :∠BOC =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 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度;

(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 在∠AOC 的内部.试探究∠AOM 与∠NOC 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 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 时,时间t 的值为 (直接写结果). 37.如图,12cm AB =,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2BC AC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

3cm /s 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 后立即返回,以3cm /s 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 从

点C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右运动. 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s t . 当点P 与点Q 第二次重合时,P Q 、两点停止运动. (1)求AC ,BC ;

(2)当t 为何值时,AP PQ =; (3)当t 为何值时,P 与Q 第一次相遇; (4)当t 为何值时,1cm PQ =.

38.如图,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5-、10-、10.

(1)填空:AB=,BC=;

(2)现有动点M、N都从A点出发,点M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M 移动到B点时,点N才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求点N移动多少时间,点N追上点M?

(3)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解答.

【详解】

A.3d2bc与bca2所含有的字母以及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同类项,故本选项错误.

B.

2

2

5

m n

的系数是

2

5

,故本选项错误.

C.单项式﹣x3yz的次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

D.3x2﹣y+5xy5是六次三项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的概念及性质.需要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属于基础题.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2的倒数是-1 2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倒数相反数等知识点的掌握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即可得答案. 【详解】

A.5x-3x=2x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2ab ab ab -=,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C.-2a+3a=a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2a 与3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表示出愿两位数和新两位数,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原数为:()10a b b ++; 新数为:10b a b ++,

故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10a b b 10b a b 9a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得出代数式是解题关键.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形,正确数出个数,再进一步得出规律即可. 【详解】

摆成第一个“H”字需要2×3+1=7个棋子, 第二个“H”字需要棋子2×5+2=12个; 第三个“H”字需要2×7+3=17个棋子;

第n 个图中,有2×(2n+1)+n=5n+2(个).

∴摆成 第 20 个“H”字需要棋子的个数=5×20+2=102个. 故B. 【点睛】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题的关键规律为各个图形中两竖行棋子的个数均为2n+1,横行棋子的个数为n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将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当x=﹣

1

3

,y=4, ∴原式=﹣1+4+4=7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概念,首先求出m 与n 的值,然后求出m n -的值. 【详解】 解:

单项式3

122m

x y

+与1

33n x

y +的和是单项式,

3122m x y +∴与133n x y +是同类项,

则13123n m +=??+=?

∴1

2m n =??

=?

, 121m n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得出m ,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当x=1时,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

……,

∵2020÷3=673…1,

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

9.A

解析:A

【解析】

根据同类项的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由题意得:

m=2,n=1.

故选A.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用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先用普查的方式.

11.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

故选A.

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出2m=1,求出即可.

【详解】

解:∵单项式-3a2m b与ab是同类项,

∴2m=1,

∴m=1

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能熟记同类项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根据调配完后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依题意,得:

30+x=2(24﹣x).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CB=4cm,DB=7cm求得CD=3cm,再根据D是AC的中点即可求得AC的长

【详解】

∵C,D是线段AB上两点,CB=4cm,DB=7cm,

∴CD=DB﹣BC=7﹣4=3(cm),

∵D是AC的中点,

∴AC=2CD=2×3=6(cm).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察线段的运算,根据图形确定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MN=CM+CN=1

2

AC+

1

2

CB=

1

2

(AC+BC)=

1

2

AB即可求解.

【详解】

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CM=1

2

AC,CN=

1

2

BC,

∴MN=CM+CN=1

2

AC+

1

2

BC=

1

2

(AC+BC)=

1

2

AB=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找到MC与AC,CN与CB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1或5.

【解析】

【分析】

根据|x|=3,|y|=2,可得:x=±3,y=±2,据此求出|x+y|的值是多少即

【详解】

解:∵|x|=3,|y|=2,

∴x=±3,y=±2,

(1)x=3

解析:1或5.

【解析】

【分析】

根据|x|=3,|y|=2,可得:x=±3,y=±2,据此求出|x+y|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x|=3,|y|=2,

∴x=±3,y=±2,

(1)x=3,y=2时,

|x+y|=|3+2|=5

(2)x=3,y=﹣2时,

|x+y|=|3+(﹣2)|=1

(3)x=﹣3,y=2时,

|x+y|=|﹣3+2|=1

(4)x=﹣3,y=﹣2时,

|x+y|=|(﹣3)+(﹣2)|=5

故答案为:1或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17.684×1011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解析:684×1011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 2684 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84×1011.

故答案为:2.684×1011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8.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

解析: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中”是相对面,

“的”与“梦”是相对面.

故答案为: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与展开图的面的关系,掌握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20﹣(﹣9),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20﹣(﹣9)=20+9=29,

故答案为:29.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关键是

解析:【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20﹣(﹣9),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20﹣(﹣9)=20+9=29,

故答案为:29.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关键是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0.-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

则A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 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AB=,

且4

则A表示的数为:2

-.

故答案为:2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21.10°.

【解析】

【分析】

由对称性得:∠BPE=∠B′PE,∠CPF=∠C′PF,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B′PE +∠C′PF=∠B′PC′+85°,再代入2∠B′PE+2∠C′PF-∠B′P

解析:10°.

【解析】

【分析】

由对称性得:∠BPE=∠B′PE,∠CPF=∠C′PF,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

∠B′PE+∠C′PF=∠B′PC′+85°,再代入2∠B′PE+2∠C′PF-∠B′PC′=180°计算即可.

【详解】

解:由对称性得:∠BPE=∠B′PE,∠CPF=∠C′PF,

∴2∠B′PE+2∠C′PF﹣∠B′PC′=180°,

即2(∠B′PE+∠C′PF)﹣∠B′PC′=180°,

又∵∠EPF=∠B′PE+∠C′PF﹣∠B′PC′=85°,

∴∠B′PE+∠C′PF=∠B′PC′+85°,

∴2(∠B′PC′+85°)﹣∠B′PC′=180°,

解得∠B′PC′=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

故答案为:30

解析: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故答案为:30﹣.

考点:列代数式

23.【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解析:a0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 解:

a a -=,

a 0∴≥,

故答案为a 0≥.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24.2 【解析】 【分析】

求出最大负整数解,再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最大负整数为, 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

解析:2 【解析】 【分析】

求出最大负整数解,再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最大负整数为1-,

把x 1=-代入方程2x 3a 4+=得:23a 4-+=, 解得:a 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5.2+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点A 、B 之间的距离,再根据点B 、C 到点A 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

∵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1,–, ∴AB=1–(–)=1+, 则点C 表示的数为1+1+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点A、B之间的距离,再根据点B、C到点A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

∵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2,

∴AB=1–(–2)=1+2,

则点C表示的数为1+1+2=2+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也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6.6×

【解析】

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由于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

所以,4 600 000 0

10

解析:6×9

【解析】

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由于

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

所以,4 600 000 000=4.6×109.

故答案为4.6×109.

27.40°

【解析】

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

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解析:40°

【解析】

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

∠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

28.8cm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 点在AB 之间,②当C 在AB 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 点在AB 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

解析:8cm 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 点在AB 之间,②当C 在AB 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 点在AB 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4cm

②当C 在AB 延长线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8cm

综上所述,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8cm 或4cm 故答案为:8cm 或4cm .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计算,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9.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 解: 解得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属于新定义题型,正确理解{m}和[m]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

1,x x x x =+=,求解即可.

解:{}[]

323(1)25323x x x x x +=++=+= 解得4x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属于新定义题型,正确理解{m }和[m ]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0.【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分别列出四个数的关系,然后即可求得其和. 【详解】 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理解题意找出这四个数的关系式. 解析:416x +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分别列出四个数的关系,然后即可求得其和. 【详解】 由题意,得

()()()1771416x x x x x +++++++=+

故答案为416x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理解题意找出这四个数的关系式.

三、压轴题

31.(1)4;(2)12或72;(3)27或2213

或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

(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

(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