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肾损伤
2023国开电大期末《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2

2023国开电大期末《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1 .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属于()。
A.毒性反应B.后遗效应C.副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2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属于()°A.毒性反应B.后遗效应C.副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3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属于()。
A.毒性反应B.后遗效应C副反应D.变态反应E.继发反应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服用磺胺类、伯氨喳类药物时,引起的溶血性反应属于()。
A.毒性反应B.后遗效应C.副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5 .关于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D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生率及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B.原有药理学效应的延伸C,不可预知、难以避免D.发生率高E.死亡率低6 .关于B型不良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用药剂量无关B.发生率低C.与遗传没有相关性D.病死率高E.难以预防7 .下列哪项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因素()。
A.药物的组织选择性高低8 .药物原有药理作用的延伸C.药物制剂中的附加剂D.服药时间及给药途径E.以上都包括8.药源性肾脏损伤是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主要原因是()。
A.肾脏的血流量丰富、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8 .肾脏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被药物所攻击C,药物在肾脏蓄积增多,直接导致肾损伤D.肾脏多作为药物的靶器官,容易被药物损害E.以上都包括9 .睡嗪类利尿药会引起强心昔类中毒的机制为()。
A.增加心肌细胞对强行甘类的敏感性B.减慢强心昔类的代谢,增高其血药浓度C.能减少强心甘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其游离血药浓度D.通过利尿引起低钾血症、后者可增加强心昔类药物的毒性E.以上说法都正确10.下列不属于依赖性药物的有()。
A.吗啡B.甲基苯丙胺C.氯胺酮D,氢氯睡嗪E.乙醇IL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治疗药物有()。
药物源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

药物源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作者:钱星凯潘秋莎杨凌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23期摘要生物标志物是评判脏器的损伤和状态尤为重要的指标,其建立是生理和功能改变后所衍生出的化学或物理改变。
药物性肾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通常肾损伤隐秘性强,在早期不容易发现,因此肾损伤标志物对于评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本综述拟对肾脏结构以及药物对肾损伤进行分类,总结现有评价肾损伤的标志物,以期对药物在肾损伤评价中标志物的使用作出评价依据。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脏器损伤;损伤类型;肾脏;药物;毒性种类;种属;中药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BiomarkersQIAN Xingkai,PAN Qiusha,YANG L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Abstract Biomarker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judging the damage and state of organs.Their establishment is a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derived from phys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Drug-induced renal injury is common in clinics.Kidney injury is usually very secretive and not easy to find in the early stage.Therefore,renal injury markers are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kidney structure and function.This paper intends to classify the structure of kidney and function of the drugs,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markers for evaluating kidney damage,in order to make an evaluation basis for the use of drugs in the evaluation of kidney damage.Keywords Biomarkers; Organ damage; Type of damage; Kidneys; Drugs; Toxicity classification; Species; Chinese medicine中圖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3.003生物标志物通常是指生物体状态或状况的可测量指示剂。
药物性肾损害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相关肾损害发生机制• 1 直接导致肾小管中毒性损伤 • 2 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导致肾缺血 • 3 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过敏反应以及激活多种
途径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等
36
含马兜铃酸类成分中草药及其经配伍制成的 主要的中成药
• 1关木通:龙胆泻肝丸、排石颗粒、导赤丸、分清五淋
丸、妇科分清丸、耳聋丸、安阳精制膏、连翘败毒丸、大 黄清胃丸、跌打丸
胺甲恶唑 • J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
星
12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 K 抗结核类: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 酸、乙胺丁醇等
• L 抗病毒类: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 M 抗真菌类: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 • N 其他类:
13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 2 非甾体抗炎类及解热镇痛药 • 布洛芬、对氨基水杨酸、阿司匹林(近曲
30
中药
•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中药:近百种
• 1植物类:7类 • a 含生物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草乌、川乌、山慈
菇、秋水仙、益母草、蓖麻子、毒艹覃(xu)、钩吻、麻 黄等 • b 含蛋白类:巴豆、黑豆等
• c 含苷(甙)类:强心苷类(洋地黄、夹竹桃、海木亡果等 )、皂苷类(土牛膝、贯众等)、黄酮苷类(及己)蒽醌 苷类(芦荟)、其他苷类( 苍耳子、鸦胆子、使君子、 铁扁担、土三七等)
25
诊断
• 理论上:在患者肾组织或尿液者检出特点 药物、代谢产物、特异抗体或特定生物标 志物。
• 遗憾:药物在体内代谢反应复杂,迄今缺 乏检出药物的特异方法。
• 部分药物可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了解患者用 药是否处在安全线以内。
26
诊断
• 根据与发病密切相关的服药史、 • 具有药物所致肾损害的主要临床特征、 • 停药后肾脏病变可恢复等,线索来做出临
药师应用SOAP药历对药源性肾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药师应用SOAP药历对药源性肾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钟运香;卢锐辉;何碧娟;赖佩莹;郑映璇【摘要】目的:基于SOAP门诊药历,探讨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护中的处理思路与方法.方法:针对1例药源性肾损伤患者,药师建立SOAP门诊药历,运用SOAP临床思维模式分析患者整体病情,避免只关注实验室检查结果,逐一排查患者就诊前所服用的药物,分析药源性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提出药学建议,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患者的肾功能迅速好转,相关症状迅速缓解.结果与结论:药师为患者建立SOAP门诊药历,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归纳,提供简明、可靠的药物信息与药学监护,参与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促进门诊患者合理用药.【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9(019)005【总页数】3页(P622-624)【关键词】SOAP药历;药源性肾损伤;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作者】钟运香;卢锐辉;何碧娟;赖佩莹;郑映璇【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东莞 523900;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东莞 523900;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东莞 523900;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东莞 523900;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东莞52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药源性肾损伤(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DIKI)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文献报道,约20%的成人急性肾衰竭是由用药引起的[1-3]。
DIKI发病机制复杂,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与非药源性肾脏疾病混淆,而且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肾脏的药物种类繁多,疾病发生时间不一[4-5],故临床医师与药师急需寻找能准确、快速确认是否为DIKI以及肾损伤类型、程度的方法。
现以1例DIKI患者为例,探讨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护中的处理思路与方法,研究药品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为临床医师和药师识别、预防DIKI积累临床经验。
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药源性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范倩倩 孔旭东 z 邓昂 z 唐 岜。 ( ・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 北京 1 0 0 7 3 0 ; 卫生部中 日 友好医院药学部 , 北京 1 0 0 0 2 9 )
摘要 : 药物作为疾病预防、 治疗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 也是造成急性肾损伤 ( A Ⅺ) 的因素之一 。肾毒性药物种类繁多 , 可以是单一药物亦可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致病 。药源性 A K I 发病机制多样 , 以急性 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为
Me d i c a l Co U e g e H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7 3 0 , C h i n a ; 2 De p a =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C h i n a - J a p a n F r i e n d s h i p H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关键词 : 急性肾损伤 ; 肾毒性药物 ; 发病机制 ; 高危因素 S t u d y P r o g r e s s o f D r u g - i n d u c e d A c u t e K i d n e y I n j u r y
F AN Qi a n— q i a n KONG Xu— d 0 n  ̄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P e k i n g Un i o n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s e v e r l a d ug r s .The ma i n me c h a ni s ms o f d ug r —i nd uc e d AK I i nc l u d e a c u t e t u bu l a r ne c r o s i s a n d a c u t e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致药源性急性肾损伤1例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致药源性急性肾损伤1例郑丽丽;罗琳;黄荳;李伟;张玲【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11【总页数】2页(P1324-1325)【作者】郑丽丽;罗琳;黄荳;李伟;张玲【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91 病例介绍患者,31岁。
因同房后出血近2年,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收入院。
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1/66mmHg。
相关检查示:肝肾功能正常,HPV33型阳性,HPV-DNA扩增定量2.57pg/ml。
宫颈活检病理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入院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入院后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武汉大安制药,规格:250ml:3g,批号:201702181-1)250ml静脉滴注,qd,抗病毒处理。
用药1d后患者于2017年12月13日在全麻下行宫颈锥切术。
术中相关用药包括芬太尼 0.1mg,静脉注射,st;丙泊酚 120mg,静脉注射,st;异丙酚 400mg,静脉泵入,st;咪达唑仑10mg,静脉滴注,st;平衡液 500ml,静脉滴注,st。
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5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缓慢静脉滴注,qd×1d预防感染;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qd,补液;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抗病毒处理。
术后第2d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吐黄色液体,面部稍有水肿,血压130/80mmHg,24h 总尿量1610ml。
肾功能示:血肌酐345umol/L。
腹部彩超示双肾正常。
乱用药,小心“肾”受其害

乱用药,小心“肾”受其害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9期文/本刊记者张昕医学指导/邸东华(沈阳药科大学讲师、主管药师)一提到药物对人体的损害,人们往往先想到肝脏。
其实,对于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肾脏来说,它受到的损伤才是首当其冲的。
肾损伤“信号”表现多样最近,孙大爷患了多年的老痛风发作了,疼痛难忍的他就去药店买了一盒止痛药。
谁知药没吃完,新毛病又出现了:小便越来越少,头部和四肢还出现了水肿。
到泌尿科一查,化验单上赫然显示肾功能异常,医生说是“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吃个止痛药怎么会患上肾损伤呢?沈阳药科大学讲师、主管药师邸东华说,肾脏是我们身体里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不仅能调节我们身体里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还有排毒的功能。
绝大多数药物通过代谢以后是从肾脏排泄出去的,所以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肾脏是首当其冲的。
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有的患者会出现尿色改变;有的尿量会有变化,比如夜尿增加;有的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血压升高;还有的病人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
当然,也有的人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由于偶尔的体检,或者医生检查才发现肾脏出了问题。
三类药物最易伤肾临床显示,有不少肾损伤的患者都是乱吃药所致。
那么,哪些药物容易给肾脏带来损伤呢?邸东华指出,常见的药物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抗生素。
主要包括以下四种:①对肾脏毒性比较大的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如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
如果用的剂量大或者是病人的肾脏比较敏感,或者当时发烧出大汗、脱水的时候用这些药物,很容易发生急性肾脏损伤。
②头孢类抗生素。
像青霉素,它对肾脏的毒性不是特别大,但是很容易过敏,这种过敏有时会引起肾炎,当然,这跟个体差异有关系。
③磺胺类抗生素。
磺胺在我们尿液偏酸、喝水不多的时候,容易形成结晶,把肾脏肾小管赌住,引起急性的肾损伤。
④抗病毒药物。
像一些感冒药,服用不当,也容易形成肾内结晶,对肾脏造成损伤。
中药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

葛根素注射液 + 肾功能明显好转。葛根素是从 H 后, 豆科植物葛根中提取的单一成分 ) , 二羟基 ’ F F / F L F " 葡萄糖醛基异黄酮, 葛根素注射液是以 . % ] 丙二醇 为溶媒配制而成。临床应用疗程长, 易使药物蓄积产 生毒性。该患者可能由于年老, 对药物的代谢、 排泄 功能减退, 疗程长, 更易发生药物蓄积。 " 关木通 近年来, 有关中药关木通所致肾损害的报道逐渐 增多。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干燥藤 茎, 含有马兜铃酸, 过量或长期使用, 可致肾损害。据
[ ] 王丹华等报道 , - 例新生儿于 $ H 内服用汤剂仅 $
万方数据
剂, 共服用木通末大于( $ T即发生肾衰。刘继红等也
#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3 3 "年 & <卷
[ ] ! ! " 报道多例患者使用木通引起肾损害 。龙胆泻肝
蟊以发泡疗法治疗。治疗前查血常规正常, 用药 4 ? 后出现尿痛、 尿频、 排尿困难、 肉眼血尿。实验室检 查: 尿E 隐血! 蛋白质! ) 1& 6、 F ) 1! 6、 6、 6。对 症治疗, 有极 % & ( 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斑蟊辛温, 毒, 入大肠、 肺、 肾经。临床用于痈疽、 疔肿、 干癣等。 斑蟊素易自胃肠道吸收, 皮肤也能吸收少量, 致死量 为8 。排泄主要通过肾脏, 肾脏对斑蟊素有很高 3 , ’ 的敏感性, 可引起肾小管、 肾小球上皮细胞严重水肿, 随之白细胞升高, 出现蛋白尿、 管形尿、 血尿等。 # 其它 [ ] % " 据刘仁全等报道 , 患者因4 头痛、 全 (前发热、 身不适, 服用$ , / 。出现颜面 $ $感冒灵冲剂% 3 8次 ( ’ 浮肿且逐渐加重, 神经差, 疲乏无力, 小便量少, 大便 秘结。尿常规: 蛋白 (6) , / , ( ) ; E ) 1&!8 G A F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 急性肾衰综合征
❖ 药物肾毒性所致的急性肾衰综合征多为非 少尿型,用药后每日尿量常大于1000ml
❖ 但血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肌酐清除率 下降,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下降,可伴代酸 及电解质紊乱
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 停药后肾功能渐恢复,肌酐清除率复升,进 入多尿期后,血肌酐及尿素氮降至正常范围。
❖ 病理变化:肾间质呈变态反应性炎症改变, 表现为肾间质高度水肿、有多数嗜酸细胞、 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 IgG、C3在肾小管基底膜沉积,同时见肾小 管上皮细胞变性及坏死。
临床与病理类型
❖ 以肾小球受累为主者
❖ 由非类固醇消炎药、利福平、青霉胺所致 的肾损害可以肾小球受累为主。
❖ 病理变化:表现肾小球肾炎,用药不同, 病理类型亦不同:利福平可引起新月体肾 炎;消炎痛、青霉胺或青霉素可引起肾小 球轻微病变、局灶增生性肾炎或新月体肾 炎或膜性肾病。
❖ 重症病变可延及远端肾小管,甚至累及 肾小球。
临床与病理类型及其相关药物
❖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目前 国内外文献报道由药物过敏所致AIN,
❖ 约占病因不明ARF的8-13%,又据欧州 透析移植协会报道398例ARF中由各种 药物引起的AIN为176例,占44.2%。
❖ 引起AIN药物种类甚多见下表: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二)免疫炎症反应:某些药物及其降 解产物与肾小管或肾间质相互作用
❖ 使其成为半抗原或抗原,诱发抗体产 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 此外坏死的肾小管上皮亦可成为抗原, 致使自身抗体形成。
❖ 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机制导致肾小管 和间质病变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免疫炎症肾损伤一般与药物剂量无关, 有时小剂量或一次用药后即可造成病变。
功能合理用药。
预防与治疗措施
❖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ARF,应立即 停用致病药物。
征性的临床表现 ❖ 以及肾脏有巨大的储备能力,致使药源
性肾损害不易早发现
概述
❖ 常将药物的中毒症状误认为尿毒症的症 状,造成延误诊治
❖ 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 为避免发生药物的毒副作用,一些医生
提倡禁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 或因用药剂量过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延
误了治疗时机而致死。
概述
❖ 各种药物(特别是抗菌素)对肾脏某些 部位有特殊的亲合力
❖ 因此肾病变的组织学变化不同 ❖ 其中以肾小管一间质受累最为常见 ❖ 肾小球和肾血管受累较少 ❖ 表现梗阻性肾病者甚少。
临床与病理类型及其相关药物
❖ 以肾小管—间质受累为主者 ❖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据欧州透析移植
协会报道398例急性肾衰(ARF) ❖ 由各种药物引起的ATN为222例占55.8% ❖ 由氨基甙类抗菌素所致者最为常见(庆大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 药物与肾小管的作用机会增加 ❖ 就意味着药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害作用增加 ❖ 化学毒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磷
酸化过程,使之发生退行性变或坏死引起肾 间质病变。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 (四)肾脏耗氧量大 ❖ 正常肾脏需有充分的血流和氧供,耗氧量极大 ❖ 缺血、缺氧情况下,增加了肾脏对药物毒的敏感性 ❖ (五)肾髓质中对流浓缩系统的作用 ❖ 药物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由于对流浓缩系
❖ (七) 低蛋白血症,使循环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 肾病尿蛋白丢失 ❖ 肝硬化蛋白质合成减少 ❖ 营养不良及摄入不足,均可致低蛋白血症 ❖ 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度相应降低, ❖ 药物的游离部分相应增加, ❖ 药物从肾脏的排泄量增加,亦增加了肾损害的机会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 (八)肾血流量不足的影响 ❖ 由于过度利尿脱水,使血容量不足 ❖ 由于休克使血压降低,肾血流量供应减少 ❖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 ❖ 常诱发药物中毒性肾病变(缺血缺氧)
❖ 如青霉素类虽无肾毒性,但可导致过敏 性间质性肾炎。
❖ 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与药物过敏所致肾脏 免疫性反应病变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并 存而致病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梗阻性肾病变:磺胺结晶沉积堵塞肾小管 上皮细胞退变坏死,同时伴有大量肾间质 的细胞浸润。
❖ 诱发加重因素:原有肾病变,特别是已有 肾功能减退者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及防治
概述
❖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与排泄的重要器官 ❖ 这也是肾脏易发生药源性损害的重要因
素之一。 ❖ 随着各种化学药品的不断问世及各种抗
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或药物的滥用 ❖ 致使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衰的报道日
益增多。
概述
❖ 药物所致急性肾衰(ARF)约占34.2% ❖ 在老年人、原有肾脏病者发生率更高 ❖ 临床医生对药物所致的肾损害认识不足 ❖ 又由于某些药物所致的肾病变常缺乏特
诊断
❖ 药物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依据: ❖ 1 、 既往无肾脏病史; ❖ 2、应用某种药物过程中出现了ARF(氨基
甙类抗菌素多致非少尿型); ❖ 3、B超示双肾增大或正常大小; ❖ 4、指甲肌酐测定正常; ❖ 5、无全身过敏反应; ❖ 6、能肯定排除肾前及肾后性氮质血症。
预防与治疗措施
❖ 用药前必须询问药物过敏史。 ❖ 在应用肾毒性药物后应注意尿量变化,
可引起ATN的药物
❖ 抗生素类:
❖ 新型青霉素(Ⅰ、Ⅱ、Ⅲ) 氨苄青霉素
❖ 青霉素G
羟哌嗪青霉素
❖ 羟苄青霉素
氧哌嗪青霉素
❖ 先锋霉素Ⅰ、Ⅱ、Ⅳ、Ⅴ 头孢拉定
❖ 磺胺类药物
利福平
可引起ATN的药物
❖ 乙胺丁醇 ❖ 庆大霉素 ❖ 粘菌素 ❖ 万古霉素 ❖ 红霉素 ❖ 四环素
素
卡那霉素 托布拉霉素 氯霉素 呋喃妥英 环丙氟哌酸 土霉素 强力霉
苯正比妥 西米替丁 硫唑嘌呤 奎宁 2-甲基多巴 扑热息痛
可引起ATN的药物
❖ 泰尔登 ❖ 华法令 ❖ 苯磺唑酮 ❖ 非那根 ❖ 异烟肼 ❖ 安定 ❖ 对氨柳酸(PAS)
多滤平 驱回灵 氢氧化铝 巯甲丙脯酸 造影剂 胆茶硷
可引起ATN的药物
❖ AIN常由于青霉素族(如半合成青霉素、新型 青霉素Ⅰ、Ⅱ、Ⅲ、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 等)及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所致。
统的作用,水分被重吸收,使肾小管内药物浓度升 高,到达髓质乳头区的浓度甚高 ❖ 极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性肾病变。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 (六)肾功能衰竭致药物半衰期延长 ❖ 抗菌药等因肾功能衰竭而不能经肾正常
排出 ❖ 致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 ❖ 药在体内蓄积引起肾中毒病变。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临床表现
❖ 由各种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 称为药物过敏性AIN以抗菌素、磺胺及非甾体抗炎药ຫໍສະໝຸດ 常见。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 某些药物对肾脏的某些部位有特殊的亲 和力从而引起了特异性的病理变化及临 床表现
❖ 但很多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相同,并出现 相同的临床综合症表现,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
可引起ATN的药物
❖ 利尿药:
❖ 速尿 ❖ 氨苯喋啶 ❖ 氯噻酮
噻嗪类 利尿酸 替尼酸
可引起ATN的药物
❖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 布洛芬 ❖ 炎痛喜康 ❖ 阿期匹林 ❖ 安替匹林
保太松 消炎痛 非那宗 安乃近
可引起ATN的药物
❖ 其它:
❖ 苯妥英钠 ❖ 别嘌呤醇 ❖ 冠心平 ❖ 青霉胺 ❖ 卡马西平 ❖ 非那西汀
❖ 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低蛋白血症者;血容 量不足或伴电解质紊乱者(低钾低钠);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有严重贫血,肾已存在缺血缺氧情况老年 患者
❖ 均使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加大,血和组织 中药物浓度较易达到中毒水平
❖ 如不能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合理用药,则 常诱发药物性肾损害。
临床与病理类型及其相关药物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
❖ (二)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积很大 ❖ 约1.5平方米 ❖ 因此增加了药物在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
物在肾小球上沉积的机会。 ❖ (三)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面积很大 ❖ 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具有强大的吸收功能,诸
多的药物经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被吸收, 再经肾小管分泌和排泄。
❖ 除了GFR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外,肾 小管损害常很突出。近曲小管功能障碍(糖 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和高氯性代酸血 症);也可呈远曲小管功能障碍(尿酸化功 能减退,出现等渗尿、电解质紊乱等)。
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 急性梗阻性肾病 ❖ 由于药物梗阻尿路,致使突然发生无尿及
迅速尿素氮升高,肾图示梗阻图形 ❖ 梗阻解除尿量增多,尿素氮、血肌酐降至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庆大霉素引起的肾损害就属直接肾毒性损害 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10%,而90%为游 离状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 内10-30%被吸收后经肾小管分泌或排泄。
❖ 在肾脏主要存贮于肾皮质,持续静点庆大霉 素者,肾皮质中的浓度为血中浓度的10-20倍, 故易引起肾损伤。
正常。 ❖ 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 ❖ 由于药物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临床
表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 ❖ 少数呈NS表现,肾小球功能减退GFR下降
血肌酐及尿素氮正常或升高
诊断
❖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的诊断依据 ❖ 1、有药物使用史;2、全身过敏反应;
3、尿检异常;4、短期内出现进行性 肾功能减退 ❖ 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或偏大。 ❖ 凡具备以上①②及③和/或④者,临床 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病例需肾活检 确诊。
❖ 在肾小管内浓度增高至中毒浓度时 ❖ 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 通过损伤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
转运功能;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
❖ 通过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的活性及 蛋白质的合成
❖ 使细胞内钙内流浓度增高,细胞骨架结构 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