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毒Meq基因的研究进展
两株马立克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致病基因分析

两株马立克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致病基因分析闫彩虹;金文杰;刘文博;羊扬;钱琨;王志强;彭大新【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年(卷),期】2024(32)2【摘要】为了解国内鸡群马立克病毒(M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细胞培养法对马立克病疑似病鸡抗凝血进行MDV分离,间接荧光法鉴定MDV血清型,PCR扩增分离病毒的meq和pp38两个主要致病基因,所得序列与MDV参考毒株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株MDV I型毒株,分别命名为JS0316和JS0424。
meq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2个MDV分离株缺乏弱毒疫苗株的特征(A71S、P194-),具有MDV强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D80Y、V115A、T139A、P176R和P217A)。
同时,JS0316 Meq蛋白出现Q93R和V123A突变,pp38蛋白出现L98I和F240S突变,而JS0424 Meq蛋白出现P217T突变,pp38蛋白出现W67G和V210A突变。
因此,2株MDV均具有国内流行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同时存在新的基因突变。
【总页数】8页(P65-72)【作者】闫彩虹;金文杰;刘文博;羊扬;钱琨;王志强;彭大新【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一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主要致病基因分析2.一株鸡马立克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致病基因分析3.两株马立克病病毒的分离及相关致病基因序列的比较4.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不同致病型参考株与中国分离株pp24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5.血清Ⅱ型鸡马立克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W14分离株pp24基因的序列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

蜜 魔 嗣 丽 遥 凰
陈华 美 , 长根 徐 (. 南省 动物 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口 50 0 ;. 希 望集 团湛 江 国雄 饲 料 公 司 , 溪 1海 海 7 2 32新 遂
中图分 类号 :8 8 1. ¥ 5 . 53 3 文献标 志码 : A
病毒从 羽毛囊上皮细胞及脱落皮屑 中散落 到鸡舍 后 . 同尘 土 、 尘 混 合在 一起 在 空 气 中到处 传 播 . 常 粉 再加 上 此 病毒 对外 界 环 境 的抵 抗 力 . 就更 增 加 了危
害性 . 为 气雾 感 染 的 来源 。在 严 重 污染 马 立 克 氏 成 病病 毒 的环 境 下 .小 鸡在 出壳 后 感染 MD V的危 险 性 将 大 大增 加 。 种 过 马立 克 氏病 火 鸡疱 疹 病毒 的 接 鸡 只 , 内仍 可复 制 强毒 . 可 排 毒 污染 环 境 . 是 体 并 这
或 低致 瘤性 毒 株 , C 一 如 u 2株 、 K株 等 ; 中等 毒 力 株 .
乌骨 鸡 、 丝 鸡 、 西 、 竹 广 广东 的三 黄鸡 等 。不 同品种 鸡感 染性 、 发病 率 不 同 。 病 多发 于 5 8周 龄 的鸡 . 本 ~ 发 病 高 峰多 在 1~ O周 龄 之 间 。 22
2 流行 病学
包 括 抗 原 上 与 M V 相 关 的各 毒 D
株 。 所 有 的 火 鸡 疱 疹 病 毒 及 其 变 异 毒 , 表 毒 株 含 代
8 %.对 养 鸡业 造 成 了严 重 威 胁 和 巨 大 的 经 济损 0
失 . 我 国经 济 意义 上 最重 要 的禽 病 之一 。 是
极少。本病不经蛋内传染 .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
f 感染 马立 克病 的鸡 . 部分 为终 生带 毒 )当成 熟 型 大 。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广西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广西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屈素洁;邹联斌;胡杰;粟艳琼;莫胜兰;施开创;尹彦文;李军;张步娴【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1【摘要】为研究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广西发病鸡中分离鉴定了3株MDV.参照GenBank中MD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Meq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发表的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Meq基因序列全长为1 020 bp,编码一条由33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离株与国内外MDV参考毒株相比,不同MDV株的Meq基因序列相对较保守,它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3.8%~99.9%,氨基酸同源性为88.4%~99.6%.3株MDV分离株Meq基因在相关报道中提到的与毒力相关的脯氨酸重复区存在点突变.3株分离株与国内参考株YL、GXY2关系较近,与参考株RB1B、GA、Md5、648A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为中国MDV的流行、遗传变异及防控研究提供了材料.【总页数】5页(P45-49)【作者】屈素洁;邹联斌;胡杰;粟艳琼;莫胜兰;施开创;尹彦文;李军;张步娴【作者单位】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马立克氏病病毒河南分离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余祖华;滕蔓;丁轲;闵亚杰;禹乐乐;宿靖伟;程相朝;罗俊2.11株新城疫病毒广西分离株N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J], 孙建华;谢芝勋;刘加波;唐小飞;庞耀珊;邓显文3.11株新城疫病毒广西分离株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J], 刘加波;谢芝勋;唐小飞;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4.4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国内分离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施维松;刘长军;张艳萍;秦运安;张晓巍;李晶梅;陈洪岩5.3株新城疫病毒广西分离株L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唐小飞;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马立克病病毒康乐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鸡马立克病病毒康乐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东丽丽【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马立克病病毒; meq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作者】东丽丽【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甘肃临洮73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7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甘肃省康乐县某鸡场三批自然发病MD病鸡的肝脏组织样品提取DNA,经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将该鸡场流行株的meq基因序列与国内近几年分离野毒株以及国内外强毒、超强毒的meq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了解甘肃省自然发病鸡群毒株meq基因与传统毒株meq基因的变异情况。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样品来源实验样品采自甘肃省康乐县某鸡场三批疑似马立克病的自然发病鸡,病鸡表现消瘦,剖检可见脾、肝、肾等内脏发生肿瘤。
每批随机无菌采集三只鸡的肝脏组织样品,分别标记为GS1~GS9,-80℃保存备用。
1.1.2 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pMD18-T Vector载体购自 TaKaRa公司;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由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
1.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琼脂糖、DL2000 DNA Marker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核酸染料、2×Taq Master Mix、ddH2O、X-gal、IPTG、Gel Extraction Kit购自OMEGA生物公司;氨苄青霉素(AMP)购自上海Invitrogen生物公司;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等为国产分析纯。
1.1.4 实验器材手术刀,镊子,手术剪,研钵,水浴锅,微波炉,水平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凝胶成像分析仪(西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离心管,移液枪,枪头,PCR扩增仪(Bio-rad),超净台,冰盒,摇床,酒精灯,平皿,高压锅,烧杯,玻璃棒,电子秤,接种针。
荧光定量PCR检测Meq基因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

Ab s t r a c t :T o i l l u s t r a t e d y n a mi c s o f Me q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d u r i n g Ma r e k ’ S d i s e a s e v i r u s i n e f e c t i o n/ 1 ' 7 v i v o a n d i n v i t r o , c h i c k e n e mb r y o
验 室 。扬 州 2 2 5 0 0 9 ;3 . 江 苏省动 物 重要疫 病 与人兽 共患 病防 控协 同创新 中心 ,扬 州 2 2 5 0 0 9 )
摘 要 :为探讨马 立克 氏病病毒 强、弱毒株致癌基 因Me q在感染过程 中的变化规律 ,本研 究用超 强毒株 R B1 B与疫苗株 C V I 9 8 8
染试验 结果发现 ,超强毒 株 R B1 B的 Me q在鸡胸 腺和脾 脏组 织 内均表现 为感 染 d 2 1出现一 个表 达 高峰 ,而疫 苗株 C VI 9 8 8的 Me q在 S P F鸡胸腺 中 d 1 4出现 高峰 ,然后下 降。有趣的是 C VI 9 8 8的 Me q在脾脏组 织 中d 1 4表达 最低 ,然后持 续升 高。本研 究 为进 一步研 究 Me q在马立克氏病 病毒 感染过程 中的致瘤机理提供重要 资料 。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Me q基 因;动 力学;荧光 定量 P C R
徐文财 ,郭 卉 ,李 旦 ,胡序明 ,吴庚华 , 钱琨1 , 2 , 3 ,邵红 霞 1 , 2 , 3 ,金文杰 1 , 2 , 3 ,秦 爱建 ,
( 1 . 扬 州大 学教 育 部禽 类预 防医学 重点 实验 室 ,扬 州 2 2 5 0 0 9 ;2 . 扬 州大 学江苏 省动物 预 防医学 重点 实
马立克氏病病毒L-meq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马立克氏病病毒L-meq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郑梅竹;潘风光;邹亚学;孙莹;崔文璟;张玉静【期刊名称】《中国兽医学报》【年(卷),期】2007(27)6【摘要】从潜伏期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的鸡淋巴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梯度PCR的方法获得了马立克氏病病毒的L-meq基因,与NCBI数据库已发表的序列(AB091109)相比,同源性达99%。
将L-meq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28a-L-meq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转化受体菌Rosetta中,以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L-meq基因在E.coli Rosetta中得到了正确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18.8%,将表达蛋白进行初步的纯化,制备了L-MEQ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用ELISA方法对多克隆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纯化的重组的L-MEQ蛋白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和特异性。
【总页数】4页(P777-780)【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L—meq基因;原核表达;抗体制备【作者】郑梅竹;潘风光;邹亚学;孙莹;崔文璟;张玉静【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Q78【相关文献】1.马立克氏病病毒囊膜糖蛋白B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单抗的制备 [J], 韩凌霞;丁家波;陈雷;崔治中2.马立克氏病病毒 RB1B 株 UL14蛋白原核表达及多抗血清制备 [J], 徐文财;刘秋;秦爱建;胡序明;吴庚华;孙苹;钱琨;邵红霞;金文杰3.马立克氏病病毒gB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 [J], 邱亚峰;葛菲菲;陈溥言4.马立克氏病病毒囊膜糖蛋白B基因原核细胞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J], 韩凌霞;丁家波;陈雷;崔治中5.马立克氏病病毒囊膜糖蛋白I原核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J], 韩凌霞;陈雷;丁家波;崔治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主要致病基因分析

一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主要致病基因分析李思菲;孙鹏;陈俊霞;秦魁;苏帅;赵鹏;崔治中【摘要】山东省某地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鸡群暴发马立克氏病(MD),为分离得到致病毒株,检测其致病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从发病鸡的血液及羽髓中分离到一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的马立克氏病病毒.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毒株的meq、pp38、132 bp重复序列等病毒致病相关基因,所得序列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SDAU-1的pp38基因与标准强毒序列同源性为100%,132 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及meq基因的变异均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5【总页数】6页(P1343-1348)【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分离;鉴定;序列比对;meq基因【作者】李思菲;孙鹏;陈俊霞;秦魁;苏帅;赵鹏;崔治中【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烟台市福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烟台265500;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1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淋巴肿瘤性疾病,通常引起的病变是神经损害和各种组织器官(腔上囊除外)弥漫性淋巴瘤[1]。
依据生物学特性,MDV可分为血清Ⅰ型(MDV-1)、血清Ⅱ型(MDV-2)和血清Ⅲ型(MDV-3) 3个血清型,其中只有血清Ⅰ型MDV(MDV-1)具有致病力或致瘤性。
根据其致病力又进一步将MDV-1分为弱毒株(mMDV)、强毒株(vMDV)、超强毒株(vvMDV)和特超强毒株(vv+MDV)[2]。
马立克氏病病毒致瘤相关基因meq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变化

马立克氏病病毒致瘤相关基因meq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变化付本懂;王鲁;申海清;褚秀玲;王春元;郭志廷;伊鹏霏;韦旭斌【期刊名称】《中国兽医学报》【年(卷),期】2007(27)5【摘要】以MSB-1肿瘤细胞建立的马立克氏病为病理模型,利用PCR技术扩增不同病变组织中的meq基因,构建meq基因重组阳性质粒,测定和比较它们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
结果显示,与L-meq(1 200 bp)和标准株GA的meq(1 020 bp)比较,MSB-1细胞和脾脏肿瘤组织的meq基因(1 197 bp)、羽髓meq基因(1 017 bp)分别相应缺失3个碱基(CCA);MSB-1细胞和脾脏肿瘤组织的meq基因具有与L-meq相同的180 bp插入序列;氨基酸序列也发生相应变化。
结果表明,meq基因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马立克氏病病毒的致瘤机制有关。
【总页数】4页(P620-623)【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meq基因;病变组织【作者】付本懂;王鲁;申海清;褚秀玲;王春元;郭志廷;伊鹏霏;韦旭斌【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Q78【相关文献】1.马立克氏病病毒致瘤基因meq功能研究的概述 [J], 韦平;崔治中2.荧光定量PCR检测Meq基因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 [J], 徐文财;郭卉;李旦;胡序明;吴庚华;钱琨;邵红霞;金文杰;秦爱建3.马立克氏病病毒不同致病型meq基因的比较研究 [J], 韦平;崔治中4.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利器:致瘤蛋白Meq [J],5.潜伏期马立克氏病病鸡血清型病毒L-meq、meq基因的比较及遗传分析 [J], 潘风光;郑梅竹;邹亚学;孙莹;艾永兴;崔文璟;罗翔丹;张玉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成了丝氨酸 s的突变只在弱毒株 中存在 ,而与强 毒株 比较 的结果 中,分离毒株大部分氨基酸的突变 与 比较 的强毒株变化相近 , 明分离毒株是强毒株 , 表 与致病力试验的结果相符 ,显示 了 M q e 基因突变与
毒力强弱有一定相关性圆 。同时有研究发现 , 在对标 准毒 株和广西分离到 的 6个野毒株进行 比较发现 ,
因是最有可能的候选致瘤基 因。
2 M q基 因序列与 MD e V毒力 的关 系
随着近年来 M V超强毒株的出现 , D 使传统的主 要依赖疫苗接种来控制 M D的措施受到严重挑战。 随
着对 MD V的深入研究 , 人们认 为毒株毒力 的增强可 能是 由于致 病调控基 因中的某 些 突变和缺失 造成 的 ,已经 对 某些 基 因或 片段 的 突变 和 缺 失进 行 了研 究 ,但是还不能明确这些突变与毒株毒力增强具体 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不 同致病型 M V的 M q D e 基因序 列进行 比较 ,以期获得 M q e 基因与 M D发生的某种 相关性。 对东北地 区 4株 MD V野毒株基 因序列 与国内 标准强毒株 J l 、 — 株 疫苗株 84 、 1 株 国内近几年分离 毒株以及 国外强毒 、超强毒 的 M q 因序列 比较分 e基 析, 结果发现 , 在高突变位点的比较分析中, 丙氨酸 A
研 究 与 综 述
马 立 克 氏 病 毒 Me 基 因 的 研 究 进 展 q
梁 雪 张 雷 雷 杜 斌 汉 丽 梅 (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 医学院 106 ) 111
摘要 : 随着致瘤基 因 Me 被发现 , q 大量研 究发现 Me 基 因在 正常鸡细胞 中没有表达 , q 却在 MD肿瘤 中过度表达。Me 基 因的表达不但可以转录活化某些致瘤相 关基 因, q 还可与转录辅助抑制 因子结合
研究基金 2069 083.
作者简介 : 梁雪(9 3 )女 , 1 8一 ,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动物生物化学.
・通讯作者 : 汉丽梅(9 8 )女 , 16 一 , 副教授 , 士 , 究方 向为动物 博 研
生物化学.
占 果相 同的是弱毒疫苗与 交 序列 中缺失第 55 5 7 酾 7 7
成转录抑制复合物抑制 目的基 因转 录, 同作用导致肿瘤发生。同时, q 因在不同毒株 、 共 Me 基 不同血 清型、 不同病 变组织 中存在序列上的差异 , 他们是否存在 着一定的规律也是研究人 员十分重视的问题
之 一 。本 研 究从 Me q基 因的基 本特 征入 手 ,分析 Me 因与 致瘤 相 关基 因之 间的 关 系分别进 行 阐 q基 述, 总结相 关的研 究进 展 , 为今 后 对肿 瘤 的深入研 究提 供 参 考 。 关键 词 : 马立 克 氏病毒 ; q基 因; Me 肿瘤 马 立 克 氏病 ( rkS i aeMD) 由 鸡 马 立 Mae ’ds s , e 是
的 12 b 、p 83 k 3 一 pp 3(8 D磷蛋 白) Me 因 中 , q和 和 q基 Me 12 b 3 一 p是 MD —I 特 有 的 ,3 一 p的拷 贝 数 与 毒 V 所 12 b
构成。碱性区域是 M q 因在核仁和核内定位的信 e基 号 , e 核 内定位是其 发挥细胞转化作用 的重要 环 Mq 节。 而且 , D M V转 化细胞 系 中的大部 分细胞 和 来 自淋 巴瘤的 C 4 ' D q 细胞都被 M q 因表达 , e基 因而 M q e 基
端富含脯氨酸的转 录激 活域 (r sevtn o a ) t nat aodm i a i i n
克氏病病毒 ( a k s s v u, D 引起的鸡的 M r ’ i ae i sM V) e S e r d
高度接触性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 , 内脏器官 、 在 皮肤 等处诱发肿瘤 。M V有 3 D 个血清型 , 中只有 M V 其 D 血清 I ( D —I) 有毒力或与致 癌有关 , 型 M V 具 并且 致病和致瘤的潜在性有很大差异。根据病毒的毒力 和致病性 , 可将病毒分为温 和 M V( M V) 强毒 D m D , M V(M V) 超 强 毒 M V(v D , 超 强 毒 D vD , D vM V) 超 M V(v D 。 目前研究 中发现与致瘤关系密切 D v+ V) 在 M
列 的 同源性均 在 9 . 5性 区域 ( / 分碱性 I B I 区 R 和碱性 Ⅱ区
B2 、 R ) 中间亮氨酸拉链结构 ( ec e i e ) Lui p r 以及 e nzp 一
基 金项 目 : 阳市科学 技术 基金编 号 J2 0 — , 宁省 科学 沈 J0 9 3 辽
族转录因子同源的致瘤蛋 白, 3 9 由 3 个氨基 酸构成 。 其OF R 定位 于病 毒基 因组 内部 长重 复序列 区( L I ) R 的 B m I 一 2片 段 之 中 ,亦 由于 其 完 全 位 于 a HI Q 2 E o I (I cQ 片段 内 , cR Q  ̄ o ) J E 故称 为 M q 即 M V E e( D — eQ) 并为 M V 型毒株所特有 。 e 蛋 白的分子 o , D —I Mq 结构 由 N 一端 富 含 脯 氨 酸 一谷 氨 酰 胺 的 区 域
株的致弱程度有关 ,p 8 p3 可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 , 而 M q 因做为 M V 病毒所特有 的基因 , e基 D —I 主要在感 染的潜伏期进行表达【 本文从 M q ” 。 e 与其相关基因关
系的研究进展进行 阐述 , 报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1 Me q的 结构 特 征
Me q是 MD —I 毒 株编 码 的与 细胞 JnFs V 型 u /o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