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1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1.5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年产量2.3万吨。按当前市场价,产值超过1.5亿元。20xx年以来,我市猕猴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xx年我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并顺利通过国标委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目前我市猕猴桃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猕猴桃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国际和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认真分析我市猕猴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际、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目前全球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00万亩,我国占到100万亩,全球猕猴桃产量约150万吨/年,我国产量约8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南。种植面积最大的为陕西省,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发展历史较久,但产业化程度较低,多为分散式生产经营,至今未形成强势品牌。单从面积

看,陕西已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全国的60%。从产量看,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四川猕猴桃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雅安等地。从品质而论,以成都地区都江堰猕猴桃为最佳。在猕猴桃行业中有“南有新西兰,北有都江堰”之说。

目前,国际猕猴桃市场总需求量以每年10%的比例递增,全球猕猴桃总产量却增幅不大,同时,由于猕猴桃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昂的劳动力价格也给西方主要猕猴桃生产国带来了压力。随着我国猕猴桃品质的提高和国际知名度的上升,我国将会成为更大的猕猴桃产销国。目前,全球猕猴桃产量约150万吨/年,国际进出口贸易交易量约为50万吨/年。未来3-5年,全球猕猴桃产量将达200多万吨,中国猕猴桃产量将接近100万吨。猕猴桃主产区除中国外,还有新西兰、智利、意大利等国家,从品种上分析,新兴的黄肉品种以新西兰的黄金奇异果(Hort16A)和意大利的金桃为主,但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比较小,没有形成竞争优势。当前海沃德还是主流品种,但价格出现下滑趋势。而红肉品种已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在国外超市推出的都江堰红阳猕猴桃深受消费者欢迎,价格也高于黄肉品种。猕猴桃主要消费市场欧美等地区,因近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意大利、新西兰等猕猴桃主产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开始逐年减少,欧美市场缺口越来越大。

据意大利猕猴桃协会的相关市场分析报告表明,目前猕猴桃国际市场的理想市场容量为15万吨/月。有关专家预测,

如猕猴桃能平民化,价格降到普通水果的2倍,其市场容量将可扩大2倍;价格降到普通水果水平,其市场容量将可扩大10倍。南半球的新西兰猕猴桃上市时间为5-11月,我国猕猴桃上市在9月-次年5月,与主要供应地猕猴桃上市时间互补,同时我国猕猴桃具有生产成本低、品种好、品质高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二)全省情况及周边市县发展情况

⒈主要栽培区域。猕猴桃是四川的优势特色产业。在30余年发展历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以苍溪县、都江堰市、什邡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地为中心,以安县、北川县、雅安市、汶川县等地为辐射区的猕猴桃产业带,20xx年栽培面积已达1.94万公顷,年产鲜果11.8万余吨,产值近10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⒉品种与结构。四川在80年代初进行猕猴桃经济栽培时只有海沃德一个品种,这种现状维持了近20年,后来随着我国自主培育的猕猴桃品种不断出现以及新西兰新品种的引入,先后发展了红阳、川猕系列、金魁、庐山香、米良1号、秦美、华美、武植系列、华光系列、绿魁、金艳等品种。但这些品种中,目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为红阳猕猴桃,占全省栽培面积的60%以上,海沃德由于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突出优点,仍为四川省主栽品种之一,占总面积的30%,剩余只有10%左右为其他品种。

⒊成熟期、产量及效益。红阳为早熟品种,在四川各产区栽培,成熟期主要集中于8月下旬-9月上旬,由于平均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