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概述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概述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概述

《中国有线电视》2004(01)

C H I N A C A B L ET E L E V I S I O N·实用连载·有线数字电视讲座

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概述

□冯传岗,宋茜(泰州市广播电视局,江苏泰州225321)

中图分类号:T N949.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022(2004)01-0077-07

序言

电视是一个技术媒体,是人类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任何信息媒体都没有像电视这样依赖于技术,技术不仅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更影响其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方式,数字电视更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欧洲率先提出数字电视的概念,随后,欧美国家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趋动下,用了近8年时间,完成了数字电视技术的研发以及标准的制订,并先后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开播了数字H D T V。

如今,人们越来越感到,发展数字电视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数字电视本身,它将引发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换代,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甚至导致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因而数字电视被各国视为新世纪的“战略技术”,美国已经宣布在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欧洲表示要在2010年实现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

我国在数字电视领域一开始便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是世界上第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字H D T V收发系统的国家,我国彩电企业已掌握了H D T V的部分核心技术。但这些核心技术的实现,还需要国内许多基础工业的协同配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如高分辨率显像管、芯片等元器件,又如摄像、广播、C A(C o n d i t i o n a lA c c e s s:条件接收信息)软件及硬件、节目准备、适应H D T V的宽带I C P (互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商)等配套设施,都对我国彩电工业以外的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发展数字电视,绝非生产一种产品,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广播电视(包括发送、传输、接收)、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以及科研、生产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较高的综合工业化水平和国家的强有力支持才能实现。

由于全国统一的数字电视标准方案仍在加紧试验,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业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担负数字电视试点任务的北京、上海、深圳3地及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不断推出与数字电视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在有线电视网络、多媒体信息家电等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

国家《广播电视“十五”规划》已明确了今后5至10年,我国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体制将全面向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体制过渡,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广播电视的实际告诉人们,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必须从C A T V入手,这是因为:

(1)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网络化,数字化的优势就难以发挥,没有数字化,网络化也不可能实现,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技术优势,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C A T V已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广播电

7

7

视节目的重要方式,拥有庞大的网络和用户群。

(3)C A D T V(C a b l eD i g i t a lT e l e v i s i o n: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演播室、C A S(C o n d i t i o n a lA c c e s s S y s t e m:条件接收系统)等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为C A T V网络的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和建设目标。

(4)近年来,中央及省级电视台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能力基本具备,为

C A

D T V入户奠定了基础。

(5)C A T V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同时也要求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为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6)推进C A D T V发展,可以拉动中国信息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拉动数字电视和C A D T V-S T B (S e t-T o p B o x:机顶盒)等电子信息产品的消费,信息产业部门也希望与广播电视系统一起尽快进行C A D T V的传输。

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时间表也基本确定:2000年和2001年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试验年,在北京、上海、深圳3个城市进行数字广播试验;2002年,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我国数字电视系统标准也基本确定; 2003年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数字电视商业广播试验;2005年全国1/4的电视台将发射和传输数字电视信号;2010年我国计划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 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数字电视基本上成为我国电视播放主力。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数字电视“三步走”的战略明确了今后几年的广播电视数字化方向:第一步,在前两年C A D T V试验的基础上,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C A D T V。

第二步,2005年开始开展卫星直播业务。

第三步,2008年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

“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为:

(1)战略上整体转换,大力推广S T B,将现有模拟用户整体转换为数字用户,为进一步开展数字电视业务打下基础。

(2)在开展业务上分层递进,先从基本业务开始,使用户端实现数字化。

(3)逐步增加付费、增值等新业务,从而引导消费,培育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4)在实施步骤上以点带面,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运营模式,选择试点城市和网络,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数字电视的开发将促进我国彩电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现有地面广播电视台和C A T V网络公司总数超过2000家,彩电总拥有量超过1亿多台,彩电及其相关产品的产值占我国信息产品制造业的30%~40%。

数字电视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将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数字电视接收机和S T B的年销售量将从2003年的不到100万台增至1500万台,年产值可达600亿元。到2010年,全球数字电视及其相关产业产值每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我国有3.6亿个家庭,如果有15%的家庭购买数字电视,年销售额将在1000亿元以上。在全世界每年1000亿美元的数字电视市场上,我国将可能占有15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主要城市将普及数字H D T V的商用播出,北京奥运会将以数字H D T V向世界转播。

因此,我们编写了这套讲座,以期对C A T V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1数字电视是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电视技术,经历着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今天,电视使用范围早已超越了广播娱乐界,并深深地扩展到文化教育、科研管理、工矿企业、医疗卫生、公安交通、军事宇航等各个重要部门。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电视技术在历经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革命性转变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第二次革命。

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也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采用数字技术不仅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技术不能实现的新功能,使电视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8

7

冯传岗等: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

传统的模拟电视最大的缺点是:逐级放大的传输方式容易产生噪声积累,通过长距离传输后信噪比恶化,图像清晰度受到损伤,图像对比度产生较大的畸变,相位失真造成色彩失真。此外,模拟电视还存在稳定性较差、可靠性低、调整繁杂、不便集成、自动控制困难以及成本昂贵等缺点。

电视从黑白到彩色体制的转变,走的是一条体制兼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种平滑的过渡方式有效地保护了公众的投资利益。因而,人们在进一步提高画面清晰度的努力中,很自然地考虑到未来的H D T V (H i g hD e f i n i t i o nT e l e v i s i o n:高清晰度电视)和常规电视体制的兼容问题,即采用模拟技术来增加构成电视画面的扫描线数,提高图像清晰度(我国现有的P A L 制电视一幅画面由625行扫描线组成,日本和北美等国的N T S C制为525行扫描线),使电视最终与电影院的画面质量相媲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研制了扫描线为1125行的电视系统,到了80年代,欧洲尤里卡计划研制出的1250行的电视系统,向大众展示了高清晰度电视画面的魅力,并成功地在洛杉矶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实现转播,大大激发了观众对高清晰度电视的兴趣。以模拟方式实现的高清晰度电视在日本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到2001年,日本本土已拥有100万台模拟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

但好景不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数字压缩技术为代表的图像编解码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数字电视系统的不同实现方案。同时,图像压缩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实用化,使数字图像技术走向千家万户,V C D/D V D视盘机成为最大众化的数字图像技术产品。

数字电视系统为改善声音和图像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传送信号的频率资源的利用率。采用模拟技术也可以提高图像质量,但它却造成了频率资源的消耗(传送高清晰度信号要占用更多的频率带宽)。数字电视系统能取代模拟系统的最重要特征是:信息的数字化。我们知道,计算机和I n t e r n e t 的发展得益于公众信息的数字化。人类认识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交流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图像、声音和文字,而这类信息通过数字化,变成了由“0”和“1”构成的统一数字世界,所有的信息在数字世界里的传播、转换和处理变得非常容易。因此,电视的数字化不仅仅带来画面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信息融合与共享的途径,数字电视的普及成为建设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使得广播电视网能够和电信网、计算机网相连接,这将成为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应该放弃与模拟电视体制的兼容性,去实现一种对于信息化意义更加深远,同时具备获得更高电视图像质量的数字电视系统。

电视数字化革命的必然性根源于它的相对优势。

(1)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因而每套节目占用的频带窄,可以充分利用频率资源。例如,在C A T V中,原来的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可以用来传送6~8套具有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可选择的节目将更加丰富,同时,大容量的节目、低廉的传输成本和广泛的收视将使网络运营费用大幅度降低。

(2)图像清晰度高,音频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信号的信噪比与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在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噪比,这与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声会逐步积累不同;它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几乎可以无限扩大覆盖面。因此,数字电视清晰度高,在接收端看到的电视图像及听到的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水平。

(3)伴音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的模拟电视伴音是单声道的,只有个别电视台刚开始试播双声道的丽音,而数字电视可以提供5.1的环绕立体声。

(4)数字电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更加简单,成本进一步降低,可靠性比模拟电视更高。

(5)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保证了现有模拟电视画面的格式,只要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接收数字电视节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也可沿用。

(6)由于采用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有利于实现

C A T V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从而可以大大扩展服务内容。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可以从被动地收看变成主动地准交互(本地交互)、交互地收看电视节目。而且随着节目资源的丰富,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娱乐性节目,同时可获得各类针对性的信息,如财经信息等,还可获得其他服务,如付费节目、按次计费节目、电影选播系统、歌曲点播、新闻选取、电视在线教育、电视邮件、电视购物、数字电子游戏、居家银行及I n t e r n e t浏览等新颖服务。

(7)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开展各类收费业务,并且通过条件接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良好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回收。

9

7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冯传岗等: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8)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模拟电视的视频信号和传输的高频调制信号均采用模拟信号,而数字电视则采用压缩的数字编码视频信号,并由不同的数字信道编码实现信号的传输。

电视数字化的技术优势,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相关企业,甚至是对于整个电子产业、广播行业,都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对于消费者而言,数字电视不只是图像更清晰、声音更逼真、屏幕更大以及频道更多,而且集电视、电脑、电信的功能为一体,使电视的用途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成为千家万户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便捷通道。对于电视机厂家、电视台、电视制作和传播媒体而言,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所带来的电视市场的扩容潜力将无可估量,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式特点,开展各项增值业务,将推动多种行业的发展。

2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电视,实现了电视节目从摄制、记录、播出、传输到接收整个系统的数字化,是对现有电视广播系统的整体变革。具体来讲,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采用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等数字设备完成节目的制作和编排,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的载波信号均为数字载波信号,数字电视接收机内部则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数字电视载波传输的为数字信号,模拟电视载波传输的为模拟信号。因此,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系统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载波仍然传输模拟信号,仅在电视接收机内部信号处理电路上作部分数字化处理的数字化彩电相比有了质的变化。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区别类别模拟电视数字电视

描述采用模拟信号

传输电视图像、

伴音、附加功能

等信号。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图像、伴

音、附加功能等信号。

信源编解码因为信号量不

大,所以不存在

信息编码压缩

问题。

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其信号的数

据传输率很高,可达1G b/s,因

而必须采用良好的数据编码压

缩技术,这是数字电视首要的技

术难点。

复用

无复用器,视

频、音频信号分

别传输。

将编码后的视频、音频、辅助数

据信号分别打包后复合成单路

串行的比特流,这使数字电视具

备了可扩展性、分级性、交互性、

与网络互通性的基础。

信道编

解码,调

制解调

图像信号按行、

场排列,具有

行、场同步信

号、前后均衡脉

冲等,并对视频

信号有补偿处

理。调制方式

一般采用调频

或调幅。

因为有压缩及复用,所以传输时

的信号不再有场、行标志及其概

念。通过纠错、均衡来提高信号

的抗干扰能力,调制采用Q AM,

C O F

D M等新方法,而且同一种

调制方法随着技术的改进,传输

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每套节

目所占的带宽会越来越小。

特点

信号量少,技术

成熟,价格便

宜。

信号在传输中不易失真,清晰度

高,占用频带窄,例如P A L信道

可播放4套标准格式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信号可方便地在数字

网络中传输,与计算机具有良好

接口,今后的数字电视会象计算

机一样具有插板结构,可进行系

统升级。

在传输方式上,模拟传输是把信息作为连续不间

断的信号处理,数字传输是把信息作为离散的数值信

号处理,即:在振幅调制和频率调制的模拟传输方式

中,是让载波的振幅、频率等参数与所发送信息量成比

例地变化,以此来实现信息的传输;而在数字传输方式

中,通常是采用载波,但也会用脉冲串取代载波,并根

据脉冲的有无来实现信息的传输。所以在传输中,数

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3电视接收机的数字化与数字电视接收机

电视接收机的数字化是在现有模拟彩色电视体制

下,充分利用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

研究成果,在接收机内部对模拟的彩色电视信号图像

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以求获得更好的图像重现的效果,

从本质上讲,这种数字化电视接收机仍属于模拟电视

的范畴。

数字化电视接收机接收的仍然是模拟电视体制发

送的模拟信号,而数字化电视接收机与数字电视接收

机的最大区别是对信号处理的方法不同,见图1。

显然数字化电视接收机是从模拟电视至数字电视

的一种过渡性产品,它不具备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功能,

而是提高模拟电视机整体品质的一个重要阶段。同

时,数字电视的视频信号显示仍然采用模拟视频信号,

8

冯传岗等: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

a

模拟电视接收机信号处理

b

数字化电视接收机信号处理

c 数字电视接收机信号处理

图1 模拟电视、数字化电视和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信号处理

因此,数字化电视机在电视全面数字化以后,仍可以作为不可缺少的显示器存在。与数字电视接收机相比,数字化电视接收机相对便宜,与传统模拟电视机相比,数字化电视接收机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倍扫描技术,清除了目前50场/s 扫描

带来的大面积闪烁感,对视觉有益;(2

)图像达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 G A ,可成为计算机终端显示器;

(3)采用数字降噪技术可减轻画面噪点;(4)数字梳状滤被器的使用可以使亮色完全分离,消除串扰;

(5

)易于实现多视窗、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和静止画面等功能。

4 普通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电视的显示效果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增强观看电视的真实感,也就是要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必须增加图像的宽度,使它和人的视觉系统的视场相适应,还要使图像的总面积增加。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改善普通电视的宽高比和增加屏幕尺寸来实现这个目标,但仅采取这个措施是不行的,这样会使观看者感到图像的分解力下降,并使光栅的结构明显。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需采用有能产生更多扫描线的扫描格式,同时在模拟电视系统中,就要通过增加传输带宽以便容纳更高的水平分辨

率和更宽的图像格式。

一般来说,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是需要达到观看者在大约3倍图像高度的距离处能清楚看到或接近看到图像细节的程度,使视力正常的观看者具有象看见原始景物的感觉,图像质量的视觉效果可达

到或接近35m m 宽银幕电影的显示水平。高清晰度电视应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是普通电视的2倍以上;

(2)扩大了彩色重显范围,使色彩更加逼真,还原效果好;

(3)画面宽高比从普通电视的4.3变为16.9,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

(4)具有高保真多声道环绕立体声;(5

)具有大屏幕显示器。从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过程来看,高清晰度电视

有模拟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但目前电视的全数字化是各国电视发展的统一趋势,因而现在一般所说的H D T V 应该主要是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5 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

数字电视的图像显示格式有许多种,F C C (F e d -e r a l C o m m i s s i o n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曾经定义了多达18种电视图像显示格式。不同图像显示格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带宽的不同。为了规范数字电视的清晰度能力,F C C 提出数字电视清晰度的3个不同等级:H D T V ,

E D T V (E n h a n c e dD e f i n i t i o nT e l e v i s i o n :增强清晰度)和S D T V (S t a n d a r d D e f i n i t i o n T e l e v i s i o n :标准清晰度),并在I E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l e c t r o t e c h n i c a lC o m -m i s s i o n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得以确定。从视觉效果来看,数字H D T V 产品的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 m 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大约900电视线以上)

,S D T V 产品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可达到500~600电视线,其图像质量为演播室水平,E D T V 则介于两者之间,

见表2。表2中,720×576i 表示显示正程图像水平像素点为720,扫描线为576行,i 表示为隔行扫描方式,p 表示逐行扫描方式,X 为必备,X 1为至少支持两种之一,O 为可选。

数字电视的接收,可以采用解调解码器,通常也称为S T B 和电视监视器的组合来接收,也可用两者一体化的数字电视接收机来接收。在表2中将两种接收方式分开列出,便于确定功能。

1

8《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 冯传岗等:

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表2 不同清晰度产品的规定

产品定义

视频格式

E

D T V 监视器H D T V 监视器

E D T V 解调

解码器H D T V 解调

解码器

50H z 国家

S D T V

720×576i 50H z O O O O

E D T V

640×480p 60H z X X

E D T V 720×576p 50H z X X

X 1

X 1

H D T V 1280×720p

50H z

O

H D T V 1920×1080i

50H z O

X 1

O X

O X

60H z 国家

S D T V

720×576i 50H z O

O

O O

E D T V

640×480p 60H z X X X 1X 1

E D T V 720×576p 50H z X X

H D T V 1280×720p

50H z

O X 1O X

H D T V 1920×1080i

50H z

O

O X

图2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原理框图

在我国,

仅规定S D T V (720×576i )和H D T V (1920×1080i )两种规格,场频率采用50H z 还是60H z 尚未正式确定。

6 数字电视的主要传输方式

根据不同的传输信道,数字电视可分为3种不同的信号

传输方式。

6.1 卫星数字电视

卫星数字电视通常采用Q P S K (Q u a t e r n a r y

P h a s eS h i f tK e y i n g :键控移相调制),其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低,适合卫星广播。卫星数字电视是数字电视得到最早应用的技术,卫星传播方式覆盖面广,接收设备成本也不高,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和卫星直接到户的接收方式已经相当普遍。

6.2 C A D T V

C A

D T V 通常采用Q AM (Q u a d r a t u r eA m p

l i t u d e M o d u l a t i o n :

正交振幅调制),其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高,适合在传输环境最好的光纤和同轴电缆中传输。利用C A T V 网中H F C 网相对较好的传输环境,数字电视在C A T V 网中传输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在具备双向传输的C A T V 网里,可开展多种数字电视交互业务。

6.3 地面数字电视

由于地面传输环境复杂,信号在传输路径上有建

筑物等遮挡造成信号回波反射,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同时这也是国际上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最不统一的领域,目前有北美、欧洲和日本3种不同的地面传输体制,相互不兼容,并均提交成为I E C 标准。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原理见图2,在音频和视频信号从模拟转换成数字后,它们被压缩。数据信号包括E P G (E l e c t r o n i cP r o g r a m G u i d a n c e :电子节目指南),S I (S e r v i c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业务信息)等,与压缩后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一起进行数据拼接,在信道编码之后,数据流被调制,然后经过卫星、地面和电缆进行传输。

7 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内容

数字电视系统是综合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电视技术的产物,主要体现在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数字调制、业务信息和业务系统等方面。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传送信息的速率和信息传送的可靠性是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现实世界

里,基本的限制条件影响到任何通信系统的性能,没有哪一个物理系统能够对各种变化作出瞬时响应,系统能够可靠地处置的频率范围也是有限的,显然,可靠性和信息传输速率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对于给定系统而言,较高的传输速率一般意味着较低程度的可靠性,或者反之,为了有效地在两者间达到平衡,必须改善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健壮性,信源编码(S o u r c eC o d i n g )和信道编码(C h a n n e l C o d i n g )是完成这种任务的两种方法,数字电视开创性的工作首要集中在这两个互相制约的技术领域。

2

8冯传岗等: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

信源编码:大多数信息源产生的信号都包含信息的冗余度,信源编码则尽可能去除这种冗余度,并提供方法使接收端可以有效且高保真地恢复原始信息。

信道编码:为保证信息可靠地在不同传输介质中传递,某些冗余度必须以受控制的方式增加到信号中,以便于传输误码的检测和纠正,这个过程就称为信道编码。

简言之,信源编码压缩原始信息,而信道编码则对原始信息进行扩张,前者是提高信息传送速率,后者是保证信息传送的可靠性。

7.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

7.1.1视频编解码技术

数字电视尤其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 b/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信息传输量大得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像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视频编码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 b/s减少为20~30M b/s。视频编码计算时主要有以下客观依据:

(1)图像时间的相关性。视频信号由连续图像组成,相邻图像有很多相关性,找出这些相关性就可减少信息量。

(2)图像空间的相关性。例如图像中有一大块单一颜色,那么就不必把所有像素存储。

(3)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原始图像各处失真敏感度不同,对不敏感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给予较大的失真处理,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丢失了,人眼也可能觉察不到;相反,人眼对比较敏感的信息,则尽可能减少其失真。

(4)事件间的统计特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则其精值越大,表示信息量越大,需分配较长的码字;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大,则其精值越小,只需分配较短的码字。

7.1.2音频编解码技术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主要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

(1)听觉的掩蔽效应。在人的听觉上,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了另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效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包括人耳的频域掩蔽效应和时域掩蔽效应。

(2)听觉的方向特性。对于2k H z以上的高频声

音信号,人耳很难判断其方向性,因而立体声广播的高频部分不必重复存储。

7.1.3信源编解码的相关标准

国际上对数字图像编码曾制订了3种标准:主要用于电视会议的H.261,J P E G(J o i n tP h o t o g r a p h i c E x p e r t sG r o u p:联合摄影专家组,主要用于静止图像的标准)标准,M P E G(M o t i o nP i c t u r e sE x p e r tG r o u p:运动图像专家组,主要用于连续图像的标准)标准。

在数字电视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方面,美国、欧洲、日本没有分歧,都采用M P E G-2标准。

在音频编码方面,欧洲、日本采用M P E G-2标准,美国采用D o l b y A C-3(数字音频压缩标准,杜比实验室5.1声道环绕声编码),M P E G音频为备用方案。

7.2信道编解码及数字调制

数字电视信道编解码的目的是通过纠错编码、网格编码、均衡等技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调制则把传输信号放在载波或脉冲串上,为发射做好准备。目前所说的各国数字电视的制式标准不能统一,主要是指各国在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不同,具体包括纠错、均衡等技术的不同,带宽的不同,各国技术的最大差别在于调制方式的不同。

7.3信息和数据的拼接复用

信息数据的拼接是把数字视频、数字音频以及其他数据结合在一起,称为信息数据的复用,数字电视的信息数据复用采用M P E G-2系统层规范。在M P E G 节目和传输流中,音频和视频是作为分开的数据包送出的,为了使音频和视频在接收端同步,每个包都有P T S(P r e s e n t a t i o n T i m eS t a m p:表达时间信息的标记)。拼接是将视频、音频、辅助数据等编码器送来的数据比特流通过一个数据打包器打包,实现信息数据分组,然后再复用成单路数据比特流。复用要解决单个节目中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同步,以及在多个节目拼接后,保持这种同步关系,复用后的单路数据比特流,送到信道编码及调制设备中,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7.4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

C A S根据数字信号加密保密性强的特点,可以按不同分组的情况对不同数字电视节目频道进行收费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电视节目收费难的困扰,其技术途径是通过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加扰,实现传输码流中所含的视频和音频信息以及数据信息的加扰,同时将加扰处理的控制字经加密后形成加密信息随传输流

3

8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1期冯传岗等: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中国有线电视》2004(01)

C H I N A C A B L ET E L E V I S I O N·综合管理·

播控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

□赵为(扬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根据设计制作《播控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偏重于软件工程及系统设计角度,简要介绍在编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设计的心得。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模块;数据分析;优化;测试

中图分类号:T N948.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7022(2004)01-0084-03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o nC o m p u t e rB r o a d c a s t i n g a n dC o n t r o l i n g R o o m

□Z HA O W e i

(Y a n g z h o uB r o a d c a s t i n g T V C e n t e r,J i a n g s uY a n g z h o u225009,C h i n a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

一起传送。在用户端,未经授权的用户将不能对付费节目进行解扰,因此无法收看该节目。条件接收是现代信息加密技术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具体应用,一方面实现了节目与信息的分类和收费管理,另一方面给节目与信息通过广播信道传送提供一种安全机制。

7.5业务信息和业务系统

数字电视已成为信息技术的一个分支,数字化带来了电视业务种类的多样化,业务的开展和运行需要软件运行环境的支持,即所谓的“中间件”。中间件系

统的出现使得业务应用软件不再依赖于各个硬件平台,系统集成的时间因而也大大缩短。中间件规定了一组A P I(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g r a mI n t e r f a c e:应用编程接口),统一了业务应用软件的运行环境。业务系统关注的是中间件所提供的功能和标准化及开放性程度,提供开放性内容的表达、程序化运行的H TM L(H y p e r-t e x tM a r k u p L a n g u a g e:超文本描述语言)和J a v a(新型计算机程序语言)语言成为开放性中间件的构成基础。表3列出各国数字电视的主要标准。

表3各国数字电视的主要标准

类别

美国标准A T S C欧洲标准D V B日本标准I S D B

地面卫星有线地面卫星有线地面卫星有线调制方式8V S B/16V S B Q P S K Q AM2k/8k C O F D M Q P S K Q AM分段C O F D M Q P S K Q AM

视频编码方式M P E G-2M P E G-2M P E G-2

音频编码方式A C-3M P E G-2M P E G-2

复用方式M P E G-2M P E G-2M P E G-2

中间件D A S E D V B-MH P I S D B-B M L (未完待续)

[收稿日期:2003-11-19]作者简介:赵为(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有线电视技术工作。

4

8

FANUC数控系统技术概述

FANUC 数控系统简介 一、FANUC数控系统的发展 FANUC 公司创建于1956年,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进入70年代,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FANUC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1976年FANUC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随时后又与SIEMENS 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从这时起,FANUC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产品日新月异,年年翻新。 1979年研制出数控系统6,它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档CNC 系统,6M适合于铣床和加工中心;6T适合于车床。与过去机型比较,使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储器,专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总数减少了30%。它还备有用户自己制作的特有变量型子程序的用户宏程序。 1980年在系统6的基础上同时向抵挡和高档两个方向发展,研制了系统3和系统9。系统3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简化而形成的,体积小,成本低,容易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适用于小型、廉价的机床。系统9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强化而形成的具备有高级性能的可变软件型CNC系统。通过变换软件可适应任何不同用途,尤其适合于加工复杂而昂贵的航空部件、要求高度可靠的多轴联动重型数控机床。 1984年FANUC公司又推出新型系列产品数控10系统、11系统和12系统。该系列产品在硬件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凡是能够集成的都作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包含了8000个门电路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3种,其引出脚竟多达179个,另外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4种,厚膜电路芯片22种;还有32位的高速处理器、4兆比特的磁泡存储器等,元件数比前期同类产品又减少30%。由于该系列采用了光导纤维技术,使过去在数控装置与机床以及控制面板之间的几百根电缆大幅度减少,提高了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该系统在DNC方面能够实现主计算机与机床、工作台、机械手、搬运车等之间的各类数据的双向传送。它的PLC装置使用了独特的无触点、无极性输出和大电流、高电压输出电路,能促使强电柜的半导体化。此外PLC的编程不仅可以使用梯形图语言,还可以使用PASCAL语言,便于用户自己开发软件。数控系统10、11、12还充实了专用宏功能、自动计划功能、自动刀具补偿功能、刀具寿命管理、彩色图形显示CRT 等。 1985年FANUC公司又推出了数控系统0,它的目标是体积小、价格代,适用于机电一体化的小型机床,因此它与适用于中、大型的系统10、11、12一起组成了这一时期的全新系列产品。在硬件组成以最少的元件数量发挥最高的效能为宗旨,采用了最新型高速高集成度处理器,共有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6种,其中4种为低功耗CMOS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的厚膜电路3种。三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论

第一章绪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第一节电力系统概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Composing of power system <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The status of power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ic 1.电力工业是社会公共基础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2.为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供动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3.“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从各国经济发展看,国民经济每增长1%,就要求电力工业增长1.3%—1.5%。 <二> 电力系统的形成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1 初期电厂建在用电区附近,规模很小,孤立运行。 2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电量和发电厂容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发电所需的一次能源通常离负荷中心较远,因此形成了电力网和电力系统。 <三>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ion 电力系统: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的电器设备所组成的电气上的整体。 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发电厂的动力部分(火电厂的锅炉、汽机;水电厂的水库、水轮机;核电厂的反应堆)

二、电力系统的发展The history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1.国外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 183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后,出现了交流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出现里100-400V的低压直流输电系统; 1882年德国 1500-2000V 直流输电系统 1885年单相交流输电 1891年三相交流输电 俄国人展示了现代电力系统模式 2.国内电力系统发展历史 1882年第一座电厂在上海建成 1882—1945年全国总装机容量185万KW,年发电量仅43亿KWh 200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3亿KW,年发电量13556亿KWh 并建成500kV交流、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7个跨省电力系统 西南大容量水电的开发,山西陕西和内蒙西部大量坑口电厂的建设,使得全国联网的格局逐步形成。 3.联合电力系统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ystem 1)系统总装机容量减少。发电厂孤立运行的最大负荷并不同时出现 2)合理利用动力资源 与火力发电厂相比,水电厂具有单位发电成本低、跟踪负荷快的特点。因此,依照“不弃水”的原则,水电厂丰水季节承担基荷,枯水季节承担峰荷。这样可以降低煤耗,充分利用水力资源。 3)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由于各电厂之间在机组检修或系统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够相互支援,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备用容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4)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a.在机组间合理分配负荷; b.采用大容量机组,降低单位千瓦造价和运行损耗。 缺点:故障波及地区容易扩大、系统短路容量增加。 三、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on (一)电能生产、输送和消费的特点

完整word版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电器控制技术》教案 第七章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学习目的: 1.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哪几方面? 2.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组成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3.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数控机床的接口有几类,他们的接口规范是什么? 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一、数字控制技术简介 1.数字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简称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技术不仅用于机床的控制,而且还用于其它设备的控制,产生了诸如数控绘图机、数控测量机等数控设备。 2.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 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数字量,其硬件基础是数字逻辑电路。 最初数控系统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所以也成为硬件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采用存储程序的专用计算机或通用计算机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数控功能,所以成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o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 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是在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控任务的,具有真正的“柔性”。 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控制两个方面。 顺序控制是指对刀具交换、主轴调速、冷却液开关、工作台的极限位置等一类开关量的控制。 数字控制是指机床进给运动的控制,用于实现对工作台或刀架的位移、速度这一类数字量的控制。 数控系统与机床的有机结合称为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 1 《电器控制技术》教案

CNC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CNC系统的组成 CNC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其核心是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它通过系统控制软件配合系统硬件,合理地组织、管理数控系统的输入、数据处理、插补和输出信息,控制执行部件,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者的要求进行自动加工。CNC系统采用了计算机作为控制部件,通常由常驻在其内部的数控系统软件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从而对机床运动进行实时控制。只要改变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就能实现一种全新的控制方式。CNC系统有很多种类型,有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的CNC系统。但是,各种数控机床的CNC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设备(I/O)、操作面板、显示器和键盘、纸带穿孔机、可编程控制器等。图4-1所示为CNC系统的一般结构框图。 图4-1 CNC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图4-1中所示的整个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结构框图,数控系统主要是指图中的CNC控制器。CNC控制器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相应的I/O接口构成的专用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前者处理机床轨迹运动的数字控制,后者处理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三、CNC系统的功能和一般工作过程 (一)CNC系统的功能 CNC系统由于现在普遍采用了微处理器,通过软件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数控系统有多种系列,性能各异。数控系统的功能通常包括基本功能和选择功能。基本功能是数控系统必备的功能,选择功能是供用户根据机床特点和用途进行选择的功能。CNC系统的功能主要反映在准备功能G指令代码和辅助功能M指令代码上。根据数控机床的类型、用途、档次的不同,CNC系统的功能有很大差别,下面介绍其主要功能。 1. 控制功能 CNC系统能控制的轴数和能同时控制(联动)的轴数是其主要性能之一。控制轴有移动轴和回转轴,有基本轴和附加轴。通过轴的联动可以完成轮廓轨迹的加工。一般数控车床只需二轴控制,二轴联动;一般数控铣床需要三2轴联动;一般加工中心为多轴控制,三轴联动。控制轴数越多,特别是同时控制的轴数越多,轴控制、三轴联动或21 要求CNC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同时CNC系统也就越复杂,编制程序也越困难。 2. 准备功能准备功能也称G指令代码,它用来指定机床运动方式的功能,包括基本移动、平面选择、坐标设定、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指令。对于点位式的加工机床,如钻床、冲床等,需要点位移动控制系统。对于轮廓控制的加工机床,如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需要控制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给坐标具有联动功能。 3. 插补功能 CNC系统是通过软件插补来实现刀具运动轨迹控制的。由于轮廓控制的实时性很强,软件插补的计算速度难以满足数控机床对进给速度和分辨率的要求,同时由于CNC不断扩展其他方面的功能也要求减少插补计算所占用的CPU 时间。因此,CNC的插补功能实际上被分为粗插补和精插补,插补软件每次插补一个小线段的数据为粗插补,伺服系统根据粗插补的结果,将小线段分成单个脉冲的输出称为精插补。有的数控机床采用硬件进行精插补。 4. 进给功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CNC系统的进给功能用F指令代码直接指定数控机床加工的进给速度。 (1)切削进给速度以每分钟进给的毫米数指定刀具的进给速度,如100mm/min。对于回转轴,表示每分钟进给的角度。 (2)同步进给速度以主轴每转进给的毫米数规定的进给速度,如0.02mm/r。只有主轴上装有位置编码器的数控机床才能指定同步进给速度,用于切削螺纹的编程。 (3)进给倍率操作面板上设置了进给倍率开关,倍率可以从0~200%之间变化,每档间隔10%。使用倍率开关不用

嵌入式系统概论讲解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论 参考习题 1、嵌入式系统本质上是什么系统? 答:从本质上讲,嵌入式系统中的计算机总是处于一种实时计算模式,也可以认为嵌入式计算机应具有某种实时性。也就是说,从嵌入式系统的广义概念考虑,嵌入式系统都可以看成是实时系统。 2、嵌入式系统开发与PC机软件开发的区别是什么? 答:嵌入式开发就是设计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形象的说就是开发一种嵌入在一个机器上实现特定功能的一个系统。PC的开发往往是上层应用程序,会更多的和业务流程,数据库,UI打交道。嵌入式的开发主要是和底层打交道,例如内存,NAND, 各种控制器,中断调度等等。当然现在也有很多需要在嵌入式设备上开发上层应用程序的需求了。 3、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 答: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配置,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约束的专用系统。这类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可选择)以及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的。 4、嵌入式系统分类?

答:(1)按微处理器位数划分 按所采用的处理器位数,可以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系统。 (2)按应用类别划分 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信息家电、通信、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移动设备、军用电子、工业控制、环境监控等各种类型。 (3)按系统的实时性划分 硬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和自适应实时。 (4)按工业界应用的复杂程度划分 简单单处理器系统 可扩展单处理器系统 复杂嵌入式系统 制造或过程控制中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ARM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基础 参考习题 1、ARM32位指令、16位指令的特点。 答:ARM微处理器支持32位的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每种指令集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ARM指令集效率高,但代码密度低;Thumb指令集具有较高的代码密度,却仍保持ARM的大多数性能上的优势,可看做ARM指令集的子集。

(完整版)嵌入式系统课后答案马维华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嵌入式系统概念: (1) IEEE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2)一般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 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2) 必须满足环境要求 (3) 必须能满足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 (4) 是集成计算机技术与各行业应用的集成系统 (5) 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6) 软件固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7) 必须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8) 需要专用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2,简单分析几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嵌入式Linux,Windows CE,uCOS II 及VxWorks. (1)嵌入式Linux:有多个主流版本,根据应用需求,性能略有差别.μCLinux是Linux小型化后,适合于没有MMU的微处理器芯片而裁剪成的操作系统,μCLinux保持了传统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包括稳定,强大的网络和文件系统的支持,μCLinux裁剪了大量的Linux内核以缩小尺寸,适合像512KB RAM,1MB Flash这样小容量,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统.RT_Linux即能兼容通常的Linux,又能保证强实时性. (2)Windows CE:开发平台主要为WinCE Platform Builder,有时也用EVC环境开发一些较上层的应用.WinCE开发难度远低于嵌入式Linux,实时性略低,常用于手机,PDA等手持设备中. (3)uCOS II:结构小巧,抢先式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可移植性强,实时性能好和可扩展性能等优点.主要用于小型嵌入式系统. (4) VxWorks: 集成开发环境为Tornado,Vxworks因出现稍早,实时性很强,并且内核可极微(最小8K),可靠性较高等.通常应用在通信设备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 第2章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 1,具体说明ARM7TDMI的含义,其中的T,D,M,I分别代表什么 ARM7TDMI是ARM7处理器系列成员之一,采用V4T版本指令.T表示Thumb,该内核可从16位指令集切换到32位ARM指令集;D表示Debug,该内核中放置了用于调试的结构,支持片内Debug调试;M表示Multiplier,支持位乘法;I表示Embedded ICE ,内含嵌入式ICE宏单元,支持片上断点和观察点. 2,ARMV4及以上版本的CPSR的哪一位反映了处理器的状态若CPSR=0x000000090,分析系统状态.CPSR=0x000000090表示当前处理器工作于ARM状态,系统处于用户模式下. CPSR的BIT5(T)反映当前处理器工作于ARM状态或Thumb状态. 3,ARM有哪几个异常类型,为什么FIQ的服务程序地址要位于0x1C 在复位后,ARM处理器处于何种模式,何种状态 ARM的7种异常类型:复位RESET异常,未定义的指令UND异常,软件中断SWI异常,指令预取中止PABT异常,数据访问中止DABT异常,外部中断请求IRQ异常,快速中断请求FIQ 异常.在有快速中断发生时,CPU从0x1C处取出指令执行.ARM复位后处于管理模式,工作于ARM状态. 4,为什么要使用Thumb模式,与ARM代码相比较,Thumb代码的两大优势是什么

归纳嵌入式系统概论习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ADDS R0,R1,R2执行完成后,不会对CPSR中的哪一位产生影响( B)? A、N B、C C、V D、F 2、FD表示( B )。 A、满递增堆栈 B、满递减堆栈 C、空递增堆栈 D、空递减堆栈 3、已知R0=0xFFFFFC0F,则执行MVN R1,R0后,R1的值为(C )。 A、0xFFFFFFFF B、0xFFFFFFF0 C、0x3F0 D、0x3F 4、在Linux中使用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的所有内容应使用(A)参数? A、-l B、-a C、-d D、-i 5、在EMBEST IDE开发环境中,程序的默认入口地址为( C )。 A、0x C000 B、0x 1C00 C、0x 8000 D、0x 0 6、已知R0=0x1000,R1=0x2000则执行CMP R0,R1后,R0的值为(B) A、0x2000 B、0x1000 C、0xFFFFF000 D、0xFFFFEFFF 7、已知R1=0x2F,则执行mov R0,R1,ASL #2后,R0的值为(D )。 A、0xBC B、0xBF C、0x2F0 D、0x2F 8、在Linux中查看文件前10行内容的命令是( D)。 A、less B、cat C、tail D、head 9、已知R0=0xFC,则执行BIC R0,#0x3C后,R0的值为( D )。 A、0x18 B、0x24 C、0xC0 D、0x30 10、已知R0*R1=0x1C2F3E4D5C6B,则执行SMULL R2,R3,R0,R1后,R2和R3的值分别为(D)。 A、R2=0x1C2F3E4D R3=0x5C6B B、R2=0x5C6B R3=0x1C2F3E4D C、R2=0x1C2F R3=0x3E4D5C6B D、R2=0x3E4D5C6B R3=0x1C2F 11、EMPU是( B )。 A、嵌入式微控制器 B、嵌入式微处理器 C、片上系统 D、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 12、以下不属于CPSR的条件码标志位的是(A)。 A、F B、N C、Z D、C 13、S3C44B0X的内核工作电压是( B )。 A、3.0V B、2.5V C、3.5V D、 1.5V 14、Linux中删除目录的命令是(B)。 A、rm B、 rmdir C、mkdir D、del 15、能实现ARM处理器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命令是( D )。 A、B B、 BL C、 BLX D、BX 16、若CPSR寄存器的低5位(4-0)的值为10010,则ARM处理器工作于(B) 模式。 A、FIQ B、IRQ C、USER D、SVC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概述 现代人都知道,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但是不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设计原理,很难真正理解计算机的结构。 从刀耕火种到坐在计算机前冲浪,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在这种艰辛且充满惊喜的探索中计算机一步步向我们的理想逼近。 第一节计算机的创始及结构 一、从原始计数法到机械计算机 在远古时代,人类首先从自身找到了最原始的计数工具——手,用手指来计数。为了能表达比10个手指更多的数目,古代人们想出第二种计数工具——石子。石子、贝壳、绳结、木棒不但作为统计财产、人数、猎物的工具,还能保留下统计的结果,这是现代计算机原理中存储思想的最初萌芽。 大约1000多年前,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开始使用算盘,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流传最广的计算工具。古代算盘是用小棒(或石子、金属块等)排放在不同位置上,表示不同的位权,并按此进位与借位。可见,那时已经有了进位计数的概念。 1642年,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装有手转圆轮的机械加法器。 帕氏加法器里,一个圆轮代表一位数。轮上分为10个相等部分,刻有0~9十个数字。做加法时,顺时针转动圆轮,当转到0刻度,便自动将高位圆轮带进一格。巴氏加法器用纯粹机械运动代替人们的思考和记录,表示人类开始向自动计算工具的迈进。为了纪念他,程序设计语言Pascal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现代计算机的先驱者是英国的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一1871)。1833年在他的微分分析机(differential analyzer)的设计方案中,他天才地提出了计算工具至少必须具有五个独立的部分: ①输入部分送入需要处理的问题和信息.; ②存储库保存信息,以便机器使用; ③运算室能进行各种实际的运算; ④控制器指挥机器按顺序工作; ⑤输出部分送出问题处理的结果。 这台机器仍属于机械计算机,但是他的思想在当时确实太先进了,直至100多年后才开发了电子计算机。巴贝奇的许多观点被一位女伯爵、著名的女诗人Augusta AdaByron记载下来,并深入分析。她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程序设计语言Ada则因她的荣耀而命名。 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聪明的人脑可以记忆、可以计算、可以判断,但是成功地描述、模拟乃至制造出大脑功

开放式数控系统介绍

开放式数控系统概述 1.传统的数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标准的软件化、开放式控制器是真正的下一代控制器。传统的数控系统采用专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对用户都是封闭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传统数控系统的封闭性,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的产品软硬件不兼容,使得用户投资安全性受到威胁,购买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高。同时专用控制器的软硬件的主流技术远远地落后于PC的技术,系统无法“借用”日新月异的PC技术而升级。 (2)系统功能固定,不能充分反映机床制造厂的生产经验,不具备某些机床或工艺特征需要的性能,用户无法对系统进行重新定义和扩展,也很难满足最终用户的特殊要求。作为机床生产厂希望生产的数控机床有自己的特色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传统的数控系统是做不到的。 (3)传统数控系统缺乏统一有效和高速的通道与其他控制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互连,信息被锁在“黑匣子”中,每一台设备都成为自动化的“孤岛”,对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障碍。 (4)传统数控系统人机界面不灵活,系统的培训和维护费用昂贵。许多厂家花巨资购买高档数控设备,面对几本甚至十几本沉甸甸的技术资料不知从何下手。由于缺乏使用和维护知识,购买的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旦出现故障,面对“黑匣子” 无从下手,维修费用十分昂贵。有的设备由于不能正确使用以致于长期处于瘫痪状态,花巨资购买的设备非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了企业的沉重包袱。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和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系统开放性已经非常好,如果计算机的任何软硬件出了故障,都可以很快从市场买到它并加以解决,而这在传统封闭式数控系统中是作不到的。为克服传统数控系统的缺点,数控系统正朝着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方向

嵌入式系统概述

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也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顾名思义,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像数据传输技术,甚至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的更新换代产品。嵌入式系统不仅和一般的PC 机上的应用系统不同,而且针对不同的具体应用而设计的嵌入式系统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嵌入式系统强调硬件和软件的协同性与整合性,软件和硬件可剪裁的,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和应用环境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特别强调“量身定做”的原则,开发人员往往需要针对某一种特殊用途开发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其特点如下。 (1)嵌入式系统具有应用针对性 应用针对性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体现这种应用针对性的首先是软件,软件实现特定应用所需要的功能,所以嵌入式系统应用中必定配置了专用的应用程序;其次是硬件,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是针对应用专门设计的,但也有一些标准化的嵌入式硬件模块,采用标准模块可降低开发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缩短开发时间,但灵活性不足。 (2)嵌入式系统硬件扩展能力要求不高 硬件上,嵌入式系统作为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其功能、机械结构、安装要求比较固定,所以一般没有或仅有较少的扩展能力;软件上,嵌入式系统往往是一个设备固定组成部分,其软件功能由设备的需求决定,在相对较长的生命周期里,一般不需要对软件进行改动。但也有一些特例,比如现在的手机,尤其是安装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软件安装、升级比较灵活,但相对于桌面计算机,其软件扩展能力还是相当弱。 (3)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精简 在现代的通用计算机中,没有操作系统是无法想象的,而在嵌入式计算机中情况则大第 章

最新电力系统基础习题库

电力系统基础习题库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 1.根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和()等。2.按发电厂的规模和供电范围不同,又可分为()、()和()等。3.火电厂分为()和()。 4.水电厂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分为()、()和()。 5.水电厂按运行方式分为()、()和()。 6.变电所根据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和()。 二、判断题 1、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等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工厂。() 2、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江河水流的水能生产电能的工厂。() 3、变电站是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的场所 , 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4、中间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 , 作用很大。() 5、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6、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都是电气一次设备。() 7、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9、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10、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网额定电压的 1.1 倍。() 11、二次设备是用在低电压、小电流回路的设备。() 12、信号灯和控制电缆都是二次设备。() 三、简答题 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有哪些?分别说明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和变电所的作用。 2、电气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作用及范围是什么? 3、供电设备、用电设备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 2.区域性发电厂、地方发电厂、自备专用发电厂 3.凝汽式、供热式火力发电厂 4.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 5.有调节、无调节、抽水蓄能电厂 6.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三、简答题 1.答:发电厂分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第七章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概述 学习目的: 1.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哪几方面? 2.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组成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3.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数控机床的接口有几类,他们的接口规范是什么? 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一、数字控制技术简介 1.数字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简称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技术不仅用于机床的控制,而且还用于其它设备的控制,产生了诸如数控绘图机、数控测量机等数控设备。 2.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 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数字量,其硬件基础是数字逻辑电路。 最初数控系统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所以也成为硬件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采用存储程序的专用计算机或通用计算机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数控功能,所以成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o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是在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控任务的,具有真正的“柔性”。 数控系统对机床的控制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控制两个方面。 顺序控制是指对刀具交换、主轴调速、冷却液开关、工作台的极限位置等一类开关量的控制。 数字控制是指机床进给运动的控制,用于实现对工作台或刀架的位移、速度这一类数字量的控制。 数控系统与机床的有机结合称为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 两者主要区别见P1 表1.1。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 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 (略) 4.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解: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 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MB、GB来度量,存储容 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 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 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 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 程序: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称程序。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解: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即指令信息;而在执行周期中从存储器中读出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其发展前景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这些产品的发展得益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如Mp3 、手机等日常用品就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 但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还远不止此,在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网络及电子商务、航天航空、军事设备、船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正悄然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 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片微型计算机(SCM阶段,即单片机时代。这一阶段的嵌 入式系统硬件是单片机,软件停留在无操作系统阶段,采用汇编语言实现系统的功能。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低、存储容量也十分有限,几乎没有用户接口。 第二阶段:微控制器(MUC)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对 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这一阶段主要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基础、以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主要特点是硬件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种类繁多,通用性比较弱;系统开销小,效率高。 第三阶段:片上系统(SOC。主要特点是:嵌入式系统能够运行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兼容性好,操作系统的内核小,效果好。 第四阶段:以Internet 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网络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嵌入式处理器集成了网络接口,另一方面是嵌入式设备应用于网络环境中。 二、嵌入式系统的含义 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比较权威、比较统一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嵌入式系统,描述嵌入式系统。 1.从应用角度:嵌入式系统被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

计算机监控技术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1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习题与思考题 1-1 测控系统微机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2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基本要求? 1-3 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有什么不同?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5 按应用领域和设备形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 1-6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输入与输出信号?各有什么特点和应用场合? 1-7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被控对象,可以选择哪些计算机控制装置(主机)? 1-8 以定位减速和工件加工为例,说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9 什么是实时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实时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10 什么是智能控制?有哪几种形式的智能控制系统? 1-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各环节软、硬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 测控系统微机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传统的测控系统主要由“测控电路”组成,所具备的功能较少,也比较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测控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即采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测控系统的主体和核心,替代传统测控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从而成为新一代的微机化测控系统。由于微型计算机的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功能强及可编程等特点,将微型计算机引入测控系统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控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简化电路、增加或增强功能、提高测控精度和可靠性,显著增强测控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而且可以缩短系统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易于升级换代等。因此,现代测控系统设计,特别是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测控系统,目前已很少有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了。在当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微处理器的仪器就不能称为仪器,没有微型计算机的测控系统就更不能称其为现代工业测控系统。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测控系统带来以下一些新特点和新功能: 1)自动清零功能。在每次采样前对传感器的输出值自动清零,从而大大降低因测控系统漂移变化造成的误差。 2)量程自动切换功能。可根据测量值和控制值的大小改变测量范围和控制范围,在保证测量和控制范围的同时提高分辨率。 3)多点快速测控。可对多种不同参数进行快速测量和控制。 4)数字滤波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可抑制各种干扰和脉冲信号。 5)自动修正误差。许多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特性是非线性的,且受环境参数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从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 及其发展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这些产品的发展得益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如Mp3、手机等日常用品就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但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还远不止此,在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网络及电子商务、航天航空、军事设备、船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正悄然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片微型计算机(SCM)阶段,即单片机时代。这一阶段的嵌入式系统硬件是单片机,软件停留在无操作系统阶段,采用汇编语言实现系统的功能。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低、存储容量也十分有限,几乎没有用户接口。 第二阶段:微控制器(MUC)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和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这一阶段主要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基础、以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主要特点是硬件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种类繁多,通用性比较弱;系统开销小,效率高。 第三阶段:片上系统(SOC)。主要特点是:嵌入式系统能够运行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兼容性好,操作系统的内核小,效果好。 第四阶段:以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网络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嵌入式处理器集成了网络接口,另一方面是嵌入式设备应用于网络环境中。 二、嵌入式系统的含义 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比较权威、比较统一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嵌入式系统,描述嵌入式系统。 1.从应用角度:嵌入式系统被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

嵌入式系统概论A卷(答案)

11-12学年上学期嵌入式系统概论期末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5分,共30分) 1.ARM920T 2.冯诺依曼、哈佛结构 3.非特权模式、特权模式、非特权模式 4.ARM 、Thumb 、32 、16 5.立即 6.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 7.高速缓存、内存、外存 8.3级、5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2、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3、RTOS: 实时操作系统 4、占先式内核:高优先级的任务一旦就绪,总能立即获得CPU使用权 5、交叉编译:在一种体系平台编译在另外一种体系平台运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要叙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在软、硬件方面可进行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 2.寄存器R13,R14,R15的专用功能各是什么? 答:1)寄存器R13保存堆栈指针SP;2)寄存器R14用作子程序链接寄存器,也称为LR ,用以保存返回地址;3)R15(PC)用作程序计数器。 3.目前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请举出六种较常用的。 Windows CE/Windows Mobile、VxWork、Linux、uC/os、Symbian、QNX、webOS、ios 任选六 4.ARM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有哪几种? 答:1)正常用户模式(usr); 2)快速中断模式(fiq); 3)普通中断模式(irq); 4)操作系统保护模式(svc)或管理模式; 5)数据访问中止模式(abt); 6)处理未定义指令的未定义模式(und);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一章测验及答案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 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Y 2.信息就是数据。N 3.知识来源于信息。Y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N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Y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N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N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Y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N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N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Y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N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Y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Y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Y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Y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N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N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Y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Y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一般为50公里左右。Y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N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Y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Y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N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Y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N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Y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N 3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Y 3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光信号来实现的,因此光纤不能弯曲。 N 32. 与有线通信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具有容量大、建设费用省、抗灾能力强等优点。Y 33.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都采用调幅方式发送。N 34.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模拟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

数控系统简介

第一章数控系统介绍 本实训室配备有华中Ⅰ型车削、铣削数控系统的模拟软件以及对应的硬加密狗,SIENUMENS 810D铣加工中心数控系统。 第一节华中Ⅰ型车削数控系统 华中Ⅰ型车削数控系统是(HCNC—1T)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来的。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捷、方便的操作平台。 1.1.1CNC结构 CNC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教学型车床系统框图

说明: ①系统用中文CRT显示,具有很好的人——机界面。 ②3.5英寸软盘可用于保存或调入加工程序。 ③通讯接口可用于系统集成化、联网、数据输入、输出、远程诊断等。 ④标准面板包括CRT/MDI面板和操作面板。 ⑤系统采用实时多任务的管理方式,能够在加工的同时进行其他操作。 1.系统启动步骤 ⑴打开电柜开关 ⑵打开计算机开关 ⑶开始自检并由电子盘引导系统,进入DOS或WINDOWS工作环境。 ⑷执行CNC.EXE文件,系统显示如图1.2所示 图1.2 系统上电屏幕显示 1.1.2系统通电后的屏幕说明 ⑴系统通电后,系统的屏幕显示如图1.2所示。 ⑵工作方式:显示系统目前的运行方式,如:自动运行、回零功能、手摇进给、MDI 功能、手动操作、步进功能等。

⑶运行状态:表示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有不同的运行状态,如: 自动方式的状态显示:100%(进给修调)、机床锁住、程序单段等 回零方式的状态显示:X轴回零、Z轴回零 手摇功能的状态显示:*10(手摇倍率)、X轴进给、Z轴进给等 MDI功能的状态显示:摸态G00 G90 G20 G99等 点动功能的状态显示:100%(最大速度的百分比)、X轴进给、Z轴进给等 步进功能的状态显示:*10(步进倍率)、X轴进给、Z轴进给等 ⑷运行文件名:显示自动加工的文件名,如:O2000 表示该文件被读入运行 ⑸O.N索引:显示自动运行中的O代码和N代码 ⑹P.L索引:显示自动运行中的P(调用子程序号)代码和L(调用次数)代码 ⑺M.T索引:显示自动运行中的M(辅助功能为两位)代码和T(刀具号为四位)代码 ⑻机械坐标:显示从伺服单元反馈的坐标信息 ⑼F1键的功能:用此键改变显示软键的功能,使其返回到较高层次的菜单 图1.3菜单结构 1.1.3系统的菜单功能介绍 该系统的菜单共分为4级,分一级主菜单和三级子菜单,其结构如图1.3所示 ⑴第一级菜单(主菜单) 基本功能菜单,如下图所示: ⑵第二级菜单(第一级子菜单) ①自动方式下的子菜单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