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资料

合集下载

宁夏吴忠特产

宁夏吴忠特产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盐池谷子”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盐池谷子盐池谷子由根、茎、叶、花和果实五部分组成。
盐池西瓜
盐池西瓜,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盐池县土地资源丰富,因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段,中北 部为缓坡丘陵区,地势平缓起伏,沙丘连绵,约占总面积的80%,南部为 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梁洼相间约占总面积的20%,适宜种植西瓜。西 瓜在盐池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据《盐池县志》载,西瓜种植已有近 100年历史。盐池西瓜个大、味甜、色红,瓤沙如珍珠。其味甘性凉,含 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铁、钙、锌、硒等矿物质。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盐池滩鸡蛋”实施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外在感官特征:盐池滩鸡蛋系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散(放) 养鸡采食杂草、昆虫所产鸡蛋,鸡蛋具有蛋黄成型度好,蛋黄色泽浓,蛋 壳厚。
(2)内在的品质特征:经检测,该产品蛋黄指数为0.40,蛋壳厚度 为0.43毫米。
金银滩李子
金银滩李子,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 志。
金银滩李子果实大,近似圆形。平均果重80克,最大果重100克,果 实大小较整齐。皮薄、多汁、酸甜适中,果肉呈黄白色、鲜软、口感细腻 松脆。富含维生素A。
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金银滩李子”实 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盐池荞麦,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盐池县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雨热同季,属典型性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9.2℃,日照3124小时。年降水量28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 1250-2550毫米,适宜种植荞麦。盐池荞麦颗粒呈褐色或黑色三棱状。其 味甘性凉,含有多种维生素P(另含有独特成分-芦丁),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铁、钙、锌等矿物质。

同心县

同心县

龙源期刊网 同心县作者: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8期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吴忠市管辖。

回族人口34.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7%,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

同心县是典型的“老、少、贫”地区,县穷民贫是最大的县情。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同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汉之际有匈奴、鲜卑部族,唐代的吐蕃、吐谷浑、突厥族,宋代的党项族,元代的回族、蒙古族也先后定居预旺城、韦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满族、汉族等民族也长期在境内居住。

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良好的发展潜力。

虽然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但也存在着独特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丰富。

全县耕地总面积212.45万亩,其中水浇地40.05万亩,旱耕地172.4万亩,宜林地270万亩,宜牧地241万亩。

二是物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煤炭、石灰石、白云岩储量均过亿吨,开采价值大;二毛裘皮年产量在10万张以上,牛、羊肉味道鲜美,具有发展清真牛羊肉加工业的优越条件。

三是发展旅游业潜力较大。

同心既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经过之地,又是回汉各族人民交往、融汇的地方。

独特的人文优势和日趋完善的经济发展环境。

回族群众有着“谋生殷勤,急农重商;勤劳洁净,热情好客;负重拼搏,抢抓机遇”、“爱经商、会经商、善经商”的传统禀赋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近年来,同心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广纳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繁荣了一方经济,为同心城赢得了“旱码头”的美称,尤其是被誉为“软黄金”的羊绒在营销领域独领风骚。

经济发展。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8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68万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57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50万元,比上年增长7.9%。

1955—2015年同心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55—2015年同心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55—2015年同心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作者:施兴文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24期摘要:该文采用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同心县1955—2015年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了年变化和月变化的分析。

结果显示:同心县近60年来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增幅为2~3℃,1987年前后为气温升高的转折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月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7月份升到最高值,1月份降至最低;近60年气温的极端值分别出现在2000年7月和2008年1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9.0℃,极端最低气温为-28.3℃。

关键词:气温;年变化;月变化;同心县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31-02气候变暖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近100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了0.74℃[1],也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同心县的气温同样呈上升趋势[2]。

宁夏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其北部为吴忠市红寺堡区,县域内还分布有以保护青海云杉、油松为建群种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重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心县气象站位于罗山的西南侧,其气温长历时变化特征也可反应出罗山西麓近几十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这对于预测未来罗山森林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气温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支持。

1 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中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数据集中提供了同心县1955—2015年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矩平等气象参数。

同心县气象站的地理位置坐标E105.54°,N36.58°,观测场海拔高度1 339.3m。

2 结果与分析2.1 气温的年变化同心县1955—2015年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9.1℃,年平均气温最高10.6℃(1998年、2015年),年平均气温最低为7.2℃(1967年);年平均最高气温16.7℃,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为18.2℃,最小值出现在1967年,为14.7℃;年平均最低气温2.9℃,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为4.8℃,最小值出现在1956年,为0.7℃。

同心县结核病防治效果论文

同心县结核病防治效果论文

同心县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总结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能力。

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dots覆盖100%,新涂阳患者发现登记率达到38.94/10万,复发涂阳患者发现登记率下降到4.06/10万,可疑患者就诊率从2006年的1.14‰提高到2010年的1.92‰,阳性检出率为31.18%,治愈率94.34%。

结论我县结核病发现率、治愈率均达到国家规划要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经验。

[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同心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宁夏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以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为主导,建立以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探索医防合作、疾控中心结防机构归口管理、健康教育为先导的运作模式,自2006年到2010年13个乡镇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5年间共累计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760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同心县疾控中心结防科门诊登记13个乡镇2006-2010年治疗管理的结核病人。

其他人口资料由同心县统计局提供。

1.2 分析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2.1 结防科门诊接诊情况 2006-2010年结防科门诊共免费检查可疑结核患者3000例,可疑患者就诊率为1.42‰,可疑患者查痰2437例,查痰率为81.23%。

痰涂片检查涂片阳性患者760例,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31.18%。

从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各项指标来看,2006-2010年期间可疑患者就诊率从2006年的1.14‰提高到2010年的1.92‰,可疑患者痰涂片检查率在65%-95%之间,就诊者拍片率从2006年的65%上升到2010年的100%(表1)。

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工程

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工程

1、工程概况和特点1.1工程简述中民投同心20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同心县县城北偏西方向,距同心县城直线距离约8km,距市直线距离约107km。

场址区临近同新路和无名县道,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同心县位于回族自治区中南部,是中部干旱带核心区,东与环县相邻,南与市接壤,西与海原县相邻,北与中宁、红寺堡接壤。

全县总面积4662.16平方公里,辖7镇4乡2个管委会171个行政村,总人口39.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4.16万人,占85.8%,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著名的回族之乡。

同心县境,银武高速,G109(北藏)国道,省道银平公路,惠平公路,盐平公路穿越而过,已形成四纵五横的公路网,交通便利。

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北纬36°58/48〃,东经105°54,24〃。

拟建场地占地面积约为523.163hm2场址围为E105°54/41〃〜E105°58/20〃,N37°01/19〃〜N37°04,29〃之间,场址区平均海拔高程约为1375m,目前地类属性为未利用地。

根据现场踏勘,场址区属缓坡丘陵地貌区,地形开阔,有起伏。

场址围不存在矿藏、文物等。

该处场址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备建设大中型光伏电站的条件。

1.2工程性质及特点(1)拟建光伏电站处于清水河断陷盆地,所处的区域位于三级构造单元走廊加里东褶皱带,邻近的主要活动断层为中卫〜同心断裂带,与项目站址的距离大于1km。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n-2010)第4.3条之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特征周期值0.45s,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

根据场址地层力学性质判断,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H类,属可进行建设一般地段。

(2)建设场址:场址属于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259mm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325mm以上,干旱缺水是最大的自然特征。

银川同心旅游景点

银川同心旅游景点

银川同心旅游景点
银川同心旅游景点详细说明如下:
同心县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其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是红山文化遗址,这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黄河文明的瑰宝。

红山文化遗址介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其文化风格独特,代表性的红色壁画和彩陶为研究新石器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同心县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比如,同心清真寺是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建筑,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同心水库则是集防洪、灌溉、发电、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其风景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则是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银川同心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历史文化、宗教建筑,还是自然风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丁家二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墙设计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丁家二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墙设计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丁家二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墙设计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丁家二沟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多功能水库。

文章主要阐述了丁家二沟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坝基、坝体防渗墙的设计对策。

标签:坝基;防渗;设计丁家二沟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多功能水库,其于1997年10月建成,位于吴忠市同心县以东丁塘镇的八方村,设计总库容1036.25万m3,控制流域面积为184.0km2。

水库由挡水建筑物土坝、泄洪建筑物溢洪道及放水建筑物卧管、涵洞三部分组成。

土坝为碾压式黄土均质坝,最大坝高29.55m,坝顶宽8.0m,坝顶长819.0m。

泄洪建筑物为开敞式河岸溢洪道,结合坝址右岸上游岔沟修建,溢洪道轴线基本平行坝轴,溢洪道出口导入右侧相邻沟道-沙沟,溢洪道为梯形断面底宽19.3m,边坡1:0.75,进口底高程1458.30m,全断面未砌护,无控制建筑物。

放水建筑物为涵、卧管,采用卧管放水,涵洞输水,卧管位于土坝上游坝坡右侧,沿坝坡布设,台高0.5m,每台设一个孔径为0.35m的放水孔,输水涵洞为现浇矩形钢筋砼方涵,断面尺寸1.6×1.6m。

1 目前水库存在的问题1.1 主坝存在的问题丁家二沟水库建于1997年,由于当初设计施工缺陷及多年来自然破坏,坝体存在诸多问题:土坝施工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及监测手段,施工质量较差,坝体内存在较大的裂隙和孔洞,坝体沉降变形较明显,坝顶不平整,坝轴各部位坝顶宽、窄不一,前后坝坡受雨水的冲蚀严重;当时施工时,坝基仅开挖了一道结合槽进行防渗处理,对坝基处的砂砾石层未作彻底挖除及其它防渗处理,导致坝基渗漏非常严重;现状坝高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防洪要求。

1.2 建筑物存在的问题1.2.1 泄洪建筑物。

泄洪建筑物溢洪道位于右岸上游,进口距大坝坝轴0.8 km,为开敞式河岸溢洪道,梯形断面土渠,底宽19.3m,边坡1:0.75,溢洪道全断面为土渠,没有任何砌护防护措施,受水流冲刷破坏严重,局部出现严重坍塌。

同心县资料

同心县资料

同心县概况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吴忠市管辖。

地理东与盐池县、甘肃庆阳市环县接壤,南与固原市原州区毗连,西与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为邻,北与吴忠市红寺堡区交界,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部黄土高原,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1240-2625米,属丘陵沟壑区。

地貌类型主要有山脉、黄土丘陵、河谷滩地、沙漠垣地等五种,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交错分布。

境内有罗山、米钵山、马大山、老爷山、青龙山、窑山等,均属六盘山系。

中文名称:同心县别名:半个城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下辖地区:豫海镇,下马关镇等7镇4乡政府驻地:豫海镇电话区号: 0953邮政区码: 751300地理位置:中国西北地区面积:4466平方公里人口:37.5万方言:北部吴银官话-南部西海固片区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气候著名景点:罗山、米钵山、马大山、老爷山、青龙山、窑山火车站:同心火车站车牌代码:宁C同心县地理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豫海镇,邮政编码:751300 代码:640324 电话区号:0953同心县辖7镇4乡2个管委会:豫海镇河西镇丁塘镇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王团镇田老庄乡马高庄乡张家塬乡兴隆乡石狮开发区管委会窑山管委会。

同心县三维地图是同心县现实世界的缩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同心县隶属于宁夏吴忠市。

同心县三维地图平台——“在宁夏”由宁夏多闻网络制作,该地图以其实时性强、信息量大、功能齐全成为传统地图的延伸,在该平台上人们可以清晰了解同心县的地质、水文、水系、人文等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宁夏电子地图正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

[1]同心县三维地图编辑本段概况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自南向北由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心县概况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吴忠市管辖。

地理东与盐池县、甘肃庆阳市环县接壤,南与固原市原州区毗连,西与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为邻,北与吴忠市红寺堡区交界,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部黄土高原,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1240-2625米,属丘陵沟壑区。

地貌类型主要有山脉、黄土丘陵、河谷滩地、沙漠垣地等五种,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交错分布。

境内有罗山、米钵山、马大山、老爷山、青龙山、窑山等,均属六盘山系。

中文名称:同心县别名:半个城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下辖地区:豫海镇,下马关镇等7镇4乡政府驻地:豫海镇电话区号: 0953邮政区码: 751300地理位置:中国西北地区面积:4466平方公里人口:37.5万方言:北部吴银官话-南部西海固片区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气候著名景点:罗山、米钵山、马大山、老爷山、青龙山、窑山火车站:同心火车站车牌代码:宁C同心县地理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豫海镇,邮政编码:751300 代码:640324 电话区号:0953同心县辖7镇4乡2个管委会:豫海镇河西镇丁塘镇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王团镇田老庄乡马高庄乡张家塬乡兴隆乡石狮开发区管委会窑山管委会。

同心县三维地图是同心县现实世界的缩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同心县隶属于宁夏吴忠市。

同心县三维地图平台——“在宁夏”由宁夏多闻网络制作,该地图以其实时性强、信息量大、功能齐全成为传统地图的延伸,在该平台上人们可以清晰了解同心县的地质、水文、水系、人文等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宁夏电子地图正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

[1]同心县三维地图编辑本段概况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自南向北由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

多年平均降水量276mm,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9月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并多以暴雨、冰雹等灾害形式出现,利用率低。

同心县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2325mm(E601)。

大风天气(风速≥17m/s)年平均在8~46天,大多出现的在冬春季节。

大风出现时往往伴有沙暴,平均每年达20天。

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高气温极值同心县罗山37.9℃,最低气温极值为零下27.7℃。

年辐射热平均142kcal/cm2,日照时数在2750~3000小时之间。

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冰雹等,其中以干旱危害最为严重。

[2] 全县辖7镇3乡2个管委会,189个行政村,总面积4466.16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作为陕甘宁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心——积淀着丰厚的红色文化,汇聚了众多开国元勋的光辉足迹,这是同心人无尽的精神财富,也是这块黄土地永远的光荣和骄傲。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劣,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同心,又是国家级老、少、边、穷县之一。

编辑本段历史同心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东部山区丁家二沟等地蕴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经专家鉴定,这里几千万年前就生息着大批动物和类人猿。

红城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几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古代为羌戎氏族居住之地,属雍州。

秦统一六国后归属北地郡。

汉设三水县,属安定郡,唐置安乐州,治所在今韦州附近,至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灵武节度使接管安乐州后,改名为威州,即今韦州。

宋时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在今韦州设监军司,后改为静塞军。

元灭西夏,太祖成吉思汗令豫王筑城于今预旺,故名豫旺城。

明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册同心县封为庆王,在韦州修筑王府,史称庆靖王府,后设韦州群牧千户所。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下马关设平远县,隶属固原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年)改平远县为镇戎县,划归宁夏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宁夏建省后,改镇戎县为预旺县。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预旺、海原等大部分地区,同年10月20日,西征红军帮助同心人民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1936年11月下旬红军撤离后,国民党又重新进占豫海,回民自治政府遂告终结。

1938年国民党预旺县政府从下马关迁至同心城(原称半个城),改名为同心县。

1949年9月12日同心县获第二次解放,同年12月正式成立同心县人民政府,县址设在同心城。

1958年县城由原半个城逐步迁址于今同心新城。

由于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文化。

编辑本段地理同心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在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

海拔高度1260-2625米,县城在地海拔1344米。

地貌类型为:丘陵、沟壑地、山地、川地、塬地、涧地、黄土地、土石丘陵地和洪积扇地交错分布。

以山地为主、地型复杂、沟壑纵横。

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

县城年平均气温8.6°C,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8°C,极端最高温度37.9°C。

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8.1°C,极端最低温度–27.3°C。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272.6毫米,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时。

无霜期120—218天,平均日较差为31.2°C,适宜瓜果种植。

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高,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编辑本段资源本县矿产特别是非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石膏、白云同心县同心清真寺岩、石灰岩、镁、铁、铜、铅、磷、芒硝等16种,探知各种矿床和矿点65个。

煤、石膏、石灰石、白云岩开采价值较大。

据甘肃煤田地质勘探队已初步探明:煤储量19亿吨、石膏地质储存100亿吨(已探明38.9亿吨)、石灰岩49亿吨、白云岩575.77万吨,远景储量18亿吨。

土地资源优势,同心县现有耕地246.8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8.2亩。

固海扬水工程的开发扩建、盐环定、红寺堡灌区的开发建设,使同心县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得到发有效的开发利用。

农副土特产品较丰富,宁夏的“五宝”同心就有三宝。

被誉为“黄,白,黑”三宝的甘草,二毛皮,发菜驰名全国。

甘草主要生长于本县的韦州、下马关及预旺地区。

同心县是宁夏出产二毛皮的主要产区,县内尤以罗山坡的质量最佳,这里的毛皮皮板厚,毛束轻柔华美,俗称“九道弯”。

出产的二毛皮褥,皮干衣深受海内外欢迎。

同心发菜享有盛誉,下流水、喊叫水、韦州、下马关的发菜最为著称。

其丝细长,光泽鲜亮,倍受青睐。

同心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条件,罗山傲然独立,苍翠如染,秀丽如画,被誉为“旱海明珠”。

除此,还有奇特秀美的暖泉,规模宏大的明王陵墓,雄伟壮观的古长城,康济寺塔等历史名胜;有中国工农红军及其领导人曾工作和战斗过的同心清真大寺,王家团庄北堡子,预旺城,下马关,红城水娘娘庙等革命遗迹。

这些已经成为人们仰慕和浏览的胜地。

编辑本段经济以农业为主,“三红一绿”是同心县特色支柱产业,据专家检测认证,当地苦水枸杞含糖量50%以上,其药用价值高于宁夏同类产品;红葱、红枣发展前景广阔。

预旺地膜西瓜具有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糖分高,易储运等特点驰名西北;沙土洋芋个大皮白,淀粉含量高,远销越南及亚太地区;小杂粮(小米、扁豆、豌豆)出口韩国;玉米因籽粒饱满畅销西南各省市;食用精练胡麻油红西北,射西南、华北。

同心县自建县以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285万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6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916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7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4元。

同心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交通畅达、通讯便捷、电力充足。

境内三纵(银平、包兰、惠平),一横(兴仁至惠安堡)四条公路线和宝中铁路大动脉经过同心。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年末电话装机总数14829部,比2001年增长25.5%,互联网用户472户,比2001年增长42.2%,县城有110伏变电所1座,供电可靠。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夏、商、周时为雍州地,战国时属义渠国,秦属北地郡。

汉置三水县,属安同心县地图定郡。

隋时境内分属他楼县及鸣沙县,唐时在他楼县置缘州,县境西南地区属缘州,韦州仍属灵武郡鸣沙县。

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韦州地置安乐州,安置吐谷浑部族。

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乐州为威州。

西夏时设韦州静塞军,后改祥佑君。

元时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

明初隶陕西布政使司。

清同治年间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虏(平远)守御千户所,隶固原卫。

清改卫为府,韦州、同心城为宁夏府灵州辖地。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县,当时名平远,驻下马关,属甘肃省固原直隶州。

1914年平远县改名为镇戎县,划归甘肃省宁夏道(朔方道),1918年又改镇戎县为豫旺县。

1929年,宁夏道自甘肃省分出,建立宁夏省,豫旺县属宁夏省。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豫旺县,先后在豫旺县境内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驻下马关。

后改建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驻王家团庄。

豫海县辖地是豫旺和海原东部的回民聚居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府。

时过不久红军转移,马鸿逵部恢复了国民党豫旺县,将驻地由下马关迁至同心城(亦称半角城),并改豫旺县名为同心县。

1940年,宁夏省将韦州、下马关、红城水划归盐池县。

1954年3月,宁夏省建立了河东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归其管辖。

同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河东回族自治区属甘肃省管辖。

1955年5月,河东回族自治区改称吴忠回族自治州。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同心县直属自治区。

1972年,组建银南地区,同心县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

1936年红军解放同心,废除了旧的区、乡、联保、保、甲制,实行区、乡制。

当时豫海县共辖14个区。

1937年国民党同心县政权恢复,又实行区、乡、保、甲制,后又撤销区,改为乡、保、甲制。

同心县解放前,全县辖13个乡42保。

第一乡驻同心城,辖4保;第二乡驻丁家二沟,辖3保;第三乡驻喊叫水,辖2保;第四乡驻周家段头,辖3保;第五乡驻河草沟,辖3保;第六乡驻王家团庄,辖2保;第七乡驻麻圪瘩,辖3保;第八乡驻倒墩子,辖3保;第九乡驻吊堡子,辖2保;第十乡驻豫旺城,辖5保;第十一乡驻马家高庄,辖5保;第十二乡驻沈家湾,辖3保;第十三乡驻镇家岔,辖4保。

1949年,宁夏解放,两个盐池县的局面结束,韦州、下马关、红城水复归同心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