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曲线最小半径及平曲线加宽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条文解读

4.0.15
4.0.15 公路纵坡变化处应设竖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 度应符合表4.0.15 的规定。
5 路基
5.0.1
5.0.1 路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 路基应设置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 3 路基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统筹
1 四级公路( I 类)为适合中小型客车、中型载重汽车、轻型载重 汽车、 四轮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车)、三轮汽车、摩托车、
非机动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 1 000辆小客车及以下。
2 四级公路( II 类)为适合中小型客车、中型载重汽车、轻型载重 汽车、 四轮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车)、三轮汽车、摩托车、
2 路基填料最小承载比应符合表 5.0.4-1的规定。 3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 5.0.4-2 的规定。 4 填石路基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
a) 四级公路(I、II类)
b) 四级公路(I、II类)隧道
图3.5.1 四级公路(I、II类)建筑限界(尺寸单位:m)
3.6 防灾减灾
3.6.1 四级公路( I类)、 四级公路(II类)灾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公路线位不宜设在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塌陷、地 震断裂活动带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当不能避开时,应采取综合 处治措施。
JTG 2111-2019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2111-2019
2019.6
背景
农村公路建设
2003年,中央政府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迄今, 99%以上的自然村均已通车,形成了覆盖广大农村的 公路网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2021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2)

2021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2)(三)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1、平曲线的设计平曲线最小半径,是指保证机动车辆以设计车速安全行驶时圆曲线最小半径。
它取决于道路的设计车速。
不同等级的道路规定有不同的设计车速。
不同等级的道路规定有不同的设计车速,所以,它的最小半径也不同。
城市道路一般均不设超高,平曲线半径的选择,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使汽车行驶安全与迅速。
2、超高、加宽缓和带当地形、地物不允许设置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可将道路外侧抬高,使道路横坡呈单向内侧倾斜,称为超高。
超高横坡地大小取决于曲线半径的大小。
道路平曲线半径≤250米时,应在平曲内侧加宽。
超高缓和段长度不小于15-20米。
当曲线加宽与超高同时设置时,加宽缓和段长度与超高缓和段长度相等,内侧增加宽度,外侧增加超高。
如曲线不设超高而只有加宽,则可采用不小于10米的加宽缓和段长度。
(四)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1、设计概述(1)交叉****通组织方式有四种:即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交通指挥、立体方式。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交叉口设计的要求是确保人行和车辆安全,使交叉口的通行水平适合道路交通流量要求,具体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准确选择交叉口型式和设计交叉口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包括交叉口转弯半径、交叉口车道数和宽度的确定等。
·确定必须保证的行车视距,从而确定视距三角形范围。
·准确合理地实行交通管制和组织,设置必要的交通设施,合理布置交通岛、人行横道等。
·做好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并妥善地布置排水设施等。
(3)交叉口的基本类型有两大类:即平面和立体交叉。
平面交叉形式有十字形、X形、T形、Y形、多路形和环形;立体交叉又分为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互通式交叉又分为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和环形三种。
(4)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方式:设置自行车右转弯专用车道、设置左转弯候车区、停车线提前法、两次绿灯法、设置自行车横道。
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设计的研究

高速公路 U形转弯设施设计的研究摘要:U形转弯设施作为高速公路设计的一部分,根据其作用不同其设计形式也不尽相同。
其设置的是否合理将影响高速公路的交通组织、工程规模、工程造价。
根据不同减速条件,从交通组织、工程规模、工程造价的角度,结合现行规范,分析不同建设条件下U形转弯设施的设计。
关键词:U形转弯;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0引言每年因驾驶员错过高速公路出口而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数不胜数,而灵活的设置U形转弯设施便可作为一种防纠错手段,既能减少驾驶员因错过高速公路出口而浪费的时间和经济效益,又能节约工程造价。
1 U形转弯设施设置的基本原则U形转弯设施主要供车辆调头使用,一般用于高速公路,其位置与间距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建设条件总体布局设置。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11.1.5条及13.5条规定“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大于30km,或人烟稀少的西部荒漠戈壁、草原等地区大于40k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U形转弯设施”,但根据不同建设条件,U形转弯设施设计总体上因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过大我国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受沿线路网密度、城镇分布等影响,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过大,U形转弯设施能极大方便误行车辆转弯调头或因特殊原因引起车辆折返。
(2)交通量小正常情况下,利用U形转弯匝道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掉头折返的车辆,显然不是路段的主要交通需求,必然只是少数车辆。
例如:误行、错过出口或急需加油等等。
因此,U型匝道设计的通行条件不需考虑满足大交通量需求,也不需考虑车辆排队、超车等现象,主要以安全通过为基本设计通行条件。
另一种情况,受地形限制当U形转弯设施作为U形匝道,其U形转弯段运行速度一般仅为20~30km/h,采用的技术指标较低,能适应的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为800~1000pcu/h,因此U形转弯设施用于转向交通量较小的情况,适用于地形受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高速互通出入,特别是西南山区地域。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平面设计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平面设计[单选题]1.某高速公路项目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正常情况下,圆曲线半径为()。
[2019年真题]A.R<1(江南博哥)000mB.1000m≤R≤10000mC.650m≤R<1000mD.R<650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7.3.2条规定,圆曲线最小半径应根据设计速度按表7.3.2(见题1解表)确定。
题1解表圆曲线最小半径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Imax”为采用的最大超高值;“—”为不考虑采用对应最大超高值的情况。
根据题意,正常情况下,该设计速度对应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为1000m。
根据第7.3.3条规定,圆曲线最大半径值不宜超过10000m。
因此该圆曲线半径范围应为1000m≤R≤10000m。
[单选题]2.公路主线设计速度为30km/h时,回头曲线内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
[2019年真题]A.3.5%B.2.5%C.4.0%D.4.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7.10.3条规定,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10.3(题2解表)的规定。
由表可知,公路主线设计速度为30km/h时,回头曲线内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4.0%。
题2解表回头曲线的设计要求[单选题]3.无中间带公路超高过渡有多种方式,下列方式中不常用的是()。
[2019年真题]A.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B.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C.绕路中线旋转D.绕内侧边沟边缘旋转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7.5.5条第1款规定,对于无中间带的公路,当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当超高横坡大于路拱坡度时,应采用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绕路中线旋转或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的方式。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_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填空题:21分1. ⾼速公路为全封闭、全⽴交并全部控制出⼊的⼲线公路,⾼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车道三种。
2.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格⽹式、放射式、⾃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的《公路⼯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 道路平⾯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式主要有⾃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两部分组成。
⼆、名词解释:16分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通⾏的具有⼀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个参数4.计价⼟⽯⽅:所有的挖⽅和借⽅之和5.⾏车视距:为了保证⾏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沿公路路⾯⾏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于最⼤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于最⼤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于3 %,坡长应满⾜最⼩坡长的规定。
7.通⾏能⼒:道路通⾏能⼒是在⼀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路段适应车流的能⼒,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车辆数表⽰。
8.冲突点:来⾃不同⾏驶⽅向的车辆以较⼤的⾓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三、判断题:12分1. 路线转⾓的⼤⼩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越⼤越有利于⾏车。
×)2. ⾼速公路与⼀级公路所要求的⾏车视距要长,应不⼩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 路拱对排⽔有利,但对⾏车不利。
(√ )4. 对于半径⼤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 超⾼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区段内进⾏。
(√)6. 在路基⼟⽯⽅调配中,所有挖⽅均应计价。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个等级,它们分别为。
2.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和。
3。
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即、和 .4.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条,一条是,一条是。
5.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 ,且坡长不得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6.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7。
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8。
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设在行车道侧,宽度一般为。
9。
横断面面积计算一般采用法,土石方体积计算一般采用法。
10.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挖方+ = +废方。
11.沿河线布线的主要问题是选择、选择和选择。
12.已知越岭垭口两侧的纵坡均为5%,当垭口两侧的纵坡不变,高程降低5m时,路线可缩短米。
13.是整个外业勘测的核心,在整个公路勘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
14.公路定线有定线、定线两种方法。
15.按交通功能划分,立交分和。
16.“3S"技术是指、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 )车辆。
A.直行 B.左转弯 C.右转弯2.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m,终点桩号为K27+394。
58m,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43.36m,一处短57.94m,则该段路线总长为( )A、26029。
16mB、27380mC、26000m3.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来确定.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4.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平面与纵面 B.纵坡 C.地质土质5.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 )。
A.路堤(堑)边坡坡脚(顶)以外1m B.路基排(截)水沟外边缘以外lm C.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以外1m6.新建无中间带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 )标高为准。
第二章 第一节 圆曲线半径

第二节
圆曲线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表 2-120 路拱 ≤2.0% 100 80 60 40 30 20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不设超 高最小 半径(m) 半径(m)
路拱> 路拱> 2.0%
7500 5250 3350 1900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倾覆的最小平 曲线半径R 曲线半径 min:
R min V2 ≥ b 127( + ih ) 2h g
V2 µ= − ih 127 R
2.横向滑移条件分析 横向滑移: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 横向滑移: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 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横向力大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横向力大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极限平衡条件: X = Yϕh ≈ Gϕh 极限平衡条件 :
第二节 圆曲线
2.超高横坡度
(1)最大超高横坡度
ib max
考虑汽车在公路上的各种状况特别是兼顾快、 考虑汽车在公路上的各种状况特别是兼顾快、慢车的行驶安全 等必须满足: 等必须满足: (fw —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的横向摩阻系数 ) 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的横向摩阻系数 《规范》对各级公路最大超横坡度的规定见 表2-3 规范》 (2)最小超高横坡度 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公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 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公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否则 不利于公路的排水, 不利于公路的排水,因此有
1、横向倾覆平衡条件分析: 横向倾覆平衡条件分析: 倾覆力矩: 倾覆力矩:Xhg 稳定力矩: 稳定力矩:
一览表平曲线加宽

加宽宽度 (m)
圆曲线长度 (m)
缓和段长度 (m)
总加宽长度 (m)
96 K10+330.069
30
1.4
21.94
0
12.78
44.52 57.35 52.36 76.99 51.13 63.01 151.68 54.86 49.51 1132.86
2012 年 月日
加宽总面积 (㎡)
17.89
10
52.98
17.19
16 17 18 19 小计 建设单
K2+498.895
55
K2+584.626
55
K2+743.577
120
K2+899.403
120
输局
监理单 位:遵义 市申达交 通建设工 程咨询监 理有限公 司
1.2
29.82
20
69.82
1.2
31.27
20
71.27
0.8
32.2
缓和段长度 (m)
20 25 20 25 20 15 15 15 30 16 35 25 15 15 15 25 15 30 20
第4 页共 7页
总加宽长度 (m)
66.2 79.33 7.89 80.23 82.3 54.68
51 52.08 78.28 51.4 67.32 59.55 58.8 52.63 55.66 72.3 57.92 78.54 64.91
79.74 28.69 40.61 36.86 30.2 63.56 46.33 63.66 96.56 45.24
备注
87 K9+507.843
51
88 K9+625.2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级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
公路等级 一般地区 积雪冰冻区% 高速公路 10或8 6 一 二 三 8 四 备注
平曲线加宽值
加宽 类别 1 2 3 汽车轴距加前悬% 5 5 5.2+8.8 圆曲线半径 加宽值 250☞200 <200☞ 150 0.4 0.6 0.6 0.7 0.8 1.0 <150☞ <100☞ 100 70 0.8 1.0 0.9 1.2 1.5 2.0
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极限值(m) 一般值(m) 路拱≦2.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2.0% 120 650 1000 5500 7500 100 400 700 4000 5250 80 250 400 2500 3350 60 125 200 1500 1900 40 60 100 600 800 30 30 65 350 450
具体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求: 1.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向适应,并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2.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受地形限制及其他特殊困难影响才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3.桥位处两端设置圆曲线时,一般大于一般最小半径。 4.隧道内必须设置圆曲线时,应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5.长直线或陡坡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圆曲线。 6.不论偏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7.改建公路工中利用现有公路路段,设计速度为40km/h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可采用50m;设计速度为30km/h的 最小圆曲线半径可采用25m。 8.半径过大也无实际意义,故一般小于10000m,大于10000m则几乎为直线。
20 15 30 150 200
用极限最小半径。
计速度为30km/h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备注
<70☞ 50 1.2 1.5 2.5
<50☞ 30 1.4 2.0 …
<30☞ 25 1.8 … …
<25☞ 20 2.2 … …
<20☞ 15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