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合集下载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6811 基础教育论文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到儿童英语教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关外语学习中最佳年龄段的问题。

神经心理学家潘菲尔德(W. Penfield)认为最佳的年龄是青春期之前几岁。

他认为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涉及大脑两半球的发育。

青春期前,大脑富有弹性,习得语言具有高效性;青春期后,多数人的大脑发生侧化,语言功能主要由左脑负责,学习语言就越来越困难。

20世纪60年代,莱尼伯格(E. Lenneberg)在潘菲尔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儿童与成人大脑受损对语言能力造成影响的病例,认为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神经学基础不一样,得出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容易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有影响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理论。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依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提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早期感觉运动阶段之后,在青春期形成操作期以前。

经过大量实验克拉申进一步得出结论:“成年人和较年长儿童一般在最初习得第二语言速度方面较年幼儿童快,但就最后获得语言而言,通常还是儿童较好”。

尽管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存在,但是学习外语对儿童大脑、生理和心理发育并没有危害。

这一点已成为共识。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我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教育部做出决定: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

这一决定具有科学性与现实性。

由于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下面主要从记忆发展特点、认知风格以及非智力因素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记忆发展特点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发展心理学家将记忆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记忆系统由三个阶段组成:感觉记忆阶段(Sensory Storage)、短时记忆阶段(Short-term memory Storage)和长时记忆阶段(Long-term memory Storage)。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首先,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偏好,并据此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或观察,教师可以发现某些学生对听力训练更感兴趣,而对写作练习不太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不同的活动,如听力练习的游戏化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其次,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推动力量。

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认可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心理学的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高昂的学习动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设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再次,心理学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积极的影响。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习的效果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记忆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

此外,心理学的记忆原理可以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复习和巩固策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力和应用能力。

然而,要想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浅析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我对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浅析。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有的学生更注重听力和口语的培养,而有的学生更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性地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和投入学习。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困惑。

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例如理解文本、记忆单词、运用语法规则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困惑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对于学习影响很大,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而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学习经验和成果。

了解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和兴趣,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困惑,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从心理语言学谈英语阅读教学

从心理语言学谈英语阅读教学

从心理语言学谈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能力,从而引导他们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心理语言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一、利用直观、听觉、触觉等视觉形象和感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言语意义,让学生能够从文章中灵活把握文字的意义,增强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让学生参与情境中活动,提升学生的活动动机。

通过让学生现场体验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利用游戏、活动、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通过给学生足够多的探究空间,让他们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学会发现和模仿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英语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巧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巧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巧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摘要】心理学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常常面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采用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利用积极心理暗示进行学习、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巧用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建议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激发兴趣、学习目标、积极心理暗示、奖励和惩罚、学习习惯、教师、家长、学习环境。

1. 引言1.1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和辅导学生的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心理学还可以为家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支柱,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面临的语言基础不牢固的问题,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与母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容易导致学习困难。

小学生可能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练习,如果缺乏兴趣,就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

- 156-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张纲小学/王敏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阻碍,尤其是语法上面的阻碍。

而学习语言最好从小就开始学习,所以小学英语语法的学习很正重要,它是后来继续有效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资本。

传统的英语语法语法教授只是一味的强调死记硬背,学生很难提起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增大对英语语法的重视程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创新方法去教授语法,要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认真主动学习的兴趣。

况且英语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

小学阶段作为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时期。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该句强调了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兴趣培养是当今课堂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教师,应该多注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

而且,兴趣能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心理,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教师应该建立起他们对英语的积极情绪,让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和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心理情绪。

在教学小学英语《unit5 On the farm》语篇单元的拓展环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与农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分享给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肯定对英语课要讲解的内容加深理解,并建立起对英语的兴趣,教师便很容易就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再如小学六年级牛津英语6A《Holidays》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提问题:“What date is it”。

接着让学生听课文回答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文,预习课文更容易掌握重点,而且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英语,从而建立起对英语的兴趣。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文将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谈谈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热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来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型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而外源型动机则是学生为了得到外在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学习。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来自于外源型动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奖励机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各种奖励机制,比如在课堂上设立小组竞赛,在学期末设立学习成绩的奖励。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

2.惩罚机制。

当学生出现不良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惩罚机制,比如罚站、减少奖励等,来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引起学生的警示。

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运用和整合的认知、元认知和情感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记忆策略。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记忆策略,如语境记忆法、音标记忆法等。

通过教授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英语单词、句型等知识。

2.思维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开放性问题的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有效调适和管理的过程。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管理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科内容的传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1.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如,在教授词汇时,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动画等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以帮助他们对单词有直观的理解。

2.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感问题,比如焦虑、压力等。

教师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并通过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提高学习动力。

二、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句型时提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Why did you do that?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2.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学习小组和创建游戏化的学习活动等方式,创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和练习英语,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才能培养1.注重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心理学研究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刘润清教授所指出的: 学生如何学外语,教师如何教外语,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 社会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语言学边缘学科,是一个由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互相启发的交叉学科。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产生了心理语言学,使人们开始注意习得语言和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研究记忆、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概念及其它心理过程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研究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语言的运用有什么影响。英语教学中强调以应用为中心,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学生能够 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 ,这与心理语言学在研究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学习者的能力是一致的。乔姆斯基把人类学习语言的才能叫做 语言习得机制 。人类是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这一点告诉我们,语言学习就是要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要从小在交际中不断运用和磨练。 一、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Charles Osgood 和Thomas Sebeok 于1954 年写的《心理语 言学:理论与研究问题调查》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分支。它综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其任务是发现语言如何在理解,产出和习得三个心理过程中作用的。实验心理语言学关注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过程,而发展心理语言学就关注语言的习得。 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当 做从理解到最终产出的心理过程。英语教学关注如何吸收,理解最后产出英语。显然这两方都关注语言的习得,理解和产出。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过程与其他各种心理学理论联系起来,帮助教师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然后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相反,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数据来支持心理语言学更深的研究, 并作为试金石检验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少儿时期学期外语具有一定优势:第一,这一时期少儿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语言,具备了语言迅速发展的生理基础;第二,这一阶段的少儿,好奇心强,对自己周围的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新知识。英语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和新鲜的,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第三,处于这个时期的少儿能够接受渗入语言中的不同思想、文化、历史和传统等,因此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对他们影响较小。第四,这个阶段的少儿模仿能力强,机械记忆能力强、喜欢表现、不怕出丑和出错。英语学习需要大胆的尝试、交流,成年人往往害怕出错、出丑,因而羞于开口;而少儿在学习英语时,较少因害羞、胆怯而不愿开口,大多数少儿愿意积极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讲所学到的语言以及参与各项活动,不怕犯错误。但同时少儿学习 英语也有劣势,他们自控力差,加之天性好动,因此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一目标上并且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少儿英语教学法 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少儿英语教学应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 听说导入法 国外一些语言学家如Krashen ,Dulay 和Bailey 等人的研究都证明少儿的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大致相同,都是先掌握语言的声音、具备听说能力后,再掌握书面语言,获得读写能力,因此少儿的英语教学应从听说入手。听说导入,就是从听说开始,过渡读写;强化语感、强化语言习惯,渗透语法。由于少儿语言模仿能力强,机械记忆能力强,而且喜欢表现,愿意把自己学到的英语说出来,因此从听说入手,符合少儿语言发展过程和英语教学规律,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个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运用多种具体教学技巧来实施。例如教师在教授apple一词时,可以先采用实物导入先教给孩子们苹果的英文发音,然后用大小声游戏来巩固apple的读音,即教师大声读apple学生则小声跟读apple;反之亦然。最后再用Apple Song 来加深孩子们对于apple 读音的记忆。 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2. 趣味教学法 由于少儿活泼好动,天性纯真,不能把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到学习上,因此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采取能够吸引他们注意的趣 味教学法,要寻找和设计出最容易被少儿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趣味教学法包括: (1)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少儿天性活泼,好胜心强,游戏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的游戏可分为操练性游戏和检测性游戏两类。操练性游戏是用来鼓励学生们开口练习,检测性游戏主要用来检测学生的听说能力,考察教学效果。游戏的设置因学生而异,不过很多游戏都遵循全身反应法原则,即教师给口令,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口令去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按照这个原则设置的游戏,学生们参与机会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例如教师在讲授完一课的新单词后可以采用 萝卜蹲 的游戏来复习巩固。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单词卡,让学生们随意在教室站定,教师在前面大声读学过的某个单词,手拿这个单词的学生就要边大声领读这个单词边蹲下。后面游戏难度加大,教师一次可读二至五个单词,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地练习并学会了英语。常用的课堂游戏还有Little Bee, 即发给同学每人一张单词卡,然后让同学在不看单词卡的情况下互相交换卡片,老师再随机读出卡片上的单词,那么拿到相应卡片的同学就需要出来充当little bee 来寻找其他的单词,以此类推。另外,课堂上特别受欢迎的一个游戏就是 你做我猜 ,即教师把学生分为两队,队伍最前面的两个同学面向老师,后面的同学则背向,然后老师在同一时间给最前面的两个队员看两张不同的单词卡,让他们根据卡片的单词通过肢体语言传达给下一位队员,然后再以此类推,最后一名队员需要猜出单词卡上单词并读出来,哪组先猜出来并读音正确则加分。此游戏利用了形象记忆法以及联想记忆法来帮助学生快速快乐地记单词。 (2)演示教学法。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是一系列抽象概念的集合体。由于少儿年幼,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用实物、直观的教具或图片来进行演示教学不仅能使儿童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也加深了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学习。如上文提到的教授apple一词的第一步时采用的实物导入法。演示教学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常见的为教师运用单词卡来教学。还有运用肢体语言来实践的,比如bird一词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演示教学法在教授学生动作指令类词汇时发挥了其特有的功效。例如:s, run, jump, hop, squat, ountain, banana, rabbit, run 等等,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来编故事,并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笔者曾安排学生每次课前轮流讲故事,然后每周评出 一周故事王 ,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4)表演教学法。在班上根据教学内容让孩子进行英语表演也是少儿英语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由于少儿喜欢表现,不怕出错,因此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英语。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表演也可以锻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表演法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参与其中效果会大有不同。 3. 鼓励教学法 少儿虽然年幼,但自尊心很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他们。对于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当鼓励他们。鼓励的方式有精神的,如分组竞赛、个人对抗赛等;也有物质的,如教师手工制作大量的礼物或购买小奖品奖励给学生们。购买的小奖品应以学习用具为主,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来累积分数,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跟老师兑换奖品。这样通过鼓励,就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 信。 四、总结 适合少儿的英语教学方法还有许多,这里只列出一些较常用的方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博采众长,灵活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而且以上列出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往往是可以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运用的,如上文提到的歌曲和演示教学法结合,在此不再赘述。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的成败并非绝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方祛,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应用语言学的原理和外语教学的经验去总结外语教学的共同规律,寻求教师在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发挥主导作用,要了解教学总目标和各教学阶段的具体目标;要了解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要发挥优点,补救缺点,同时尽量扩大学生的外语接触面,灵活选用补充教材。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和掌握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