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在《视听教学方法》中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描述,因此有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十分层次: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

野外旅行

参观展览

电视和电影

静态图像、广播和录音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

言语符号

2、基本观点

(1)最底层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抽象。这并非意味所有的经验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的阶段,而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试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咱教育教育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如果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

合于有很好的自觉性、自制力、理解力的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Kolb教授将人的学习风格分为四种类型(AC,CE,RO,AE),其中AC型的人较适合在网上学习。关于Kolb四种学习风格的详细介绍,笔者将在下一部分《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宜的培训形式》中专题论述。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包供选择,价格也相对便宜。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也称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主要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研究。

1.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分类

格雷戈克(Cregorc)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

2.考伯的学习风格分类

考伯(Kolb)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

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研究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 A. 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4.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概括来说,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几个实验:

(1)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B是50%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你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你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选择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

仔细分析一下上面两个问题,你会发现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假定你

现在先赢了2000元,那么肯定赢1000元,也就是从赢来的2000元钱中肯定损失1000元;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性不损失钱;50%什么也拿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2)有一家公司面临两个投资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性盈利300万,50%的可能盈利100万。这时候,如果公司的盈利目标定得比较低,比方说是100万,那么方案A 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盈利200万。

A和B看起来都是获得,这时候员工大多不愿冒风险,倾向于选择方案A;而反之,如果公司的目标定得比较高,比如说300万,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而B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少赚200万,这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所以员工反而会抱着冒冒风险说不定可以达到目标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可见,老板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3)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显然,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现在来看另外一种描述,有两种方案,X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Y方案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B。而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可见,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参照点——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们在决策时,总是会以自己的视角或参考标准来衡量,以此来决定决策的取舍。比如一个人加薪时他可能不会在乎什么,但如果要他减薪时问题就来了(如香港公务员减薪),即人们对财富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一旦超过某个“参照点”,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赢利感受是相当不相同。在这个“参照点”附近,一定数量的损失所引起的价值损害(负效用)要大于同样数量的赢利所带来的价值满足。简单地说,就是丢掉1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捡到10元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简答题大全docx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大全考试必过 一、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7题,50分) 1、现代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2分),对教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实施(2分),以达到教学的优化,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分)。 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为: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3分)。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获取知识,能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3分)。 3、多媒体CAI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媒体CAI的特点:1)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2)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4)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5)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6分) 4、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那些基本功能?(6分) 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语言发展阶段、印刷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3分)。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有:1)呈现功能;2)传送功能;3)重现功能;4)可控功能;5)参与功能段(3分)。 5、请叙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前期分析,包含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2分);2)确定教学目标(1分);3)组织教学资源,形成经常方案(2分);4)实施学习评价(1分)。 6、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其适用领域和具体涵义时什么?(10分) 1)ABCD法(1分),A指教学对象(Audience)、B指教学行为(Behavior)、C指教学条件(Condition)、D指标准(Degree)(2分),它非常适用于编写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2)内外结合法(1分),它是指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阐明学习目标的方法(2分),适合于编写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7、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评价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有什么不同?(10分) 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学习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类:(1分) 1)1)诊断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前,评价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安排教学,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测验等,评价的作用是查明学生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3分); 2)2)形成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中,评价目的是了解学习进程调整教学方案,评价方法有经常性测验、日常观察等,评价的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3分); 3)3)总结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后中,评价目的是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有考试、考察等,评价的作用是评定血液成绩(3分)。 2教学设计操作程序 P84 (1)学习者分析: A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学习有关学科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点) B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 C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初始技能分析包括对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试题测定包括前测(预 测)和后测)(2)学习需要分析: A学习需要(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 B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C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内部需要参照分析法、外部需要参照分析法 D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 E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设计课题的认证;阐明总的教学目标 (3)学习内容分析: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 (4)学习目标阐明:目标的额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立目标,编写行为目标;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塔一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各类学习经验是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二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从概念到概念的--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三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做法。生向抽象思维发展。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塔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 ,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替代经验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经验之塔二.尽管它诞生已有大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经验之塔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 .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 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答: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 (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2)"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

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 与推广了,而 "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暑期硕士随堂测试 前言 你的答卷已经提交,针对不正确的题目再深入学习吧! 成绩单 您的得分: 92 分答对题数: 46 题 问卷满分: 100 分测试题数: 50 题 答案解析 1、 上图中的文字效果不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文本编辑软件中?[单选题 ]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记事本(得分: 2 ) 2、数字化文本的“图形识别”获取方式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单选题 ] * 分值 :2 您的回答为: OCR 技术(得分: 2) 3、一幅图片转换成不同格式存储后,体积最大的是[单选题 ] * 分值 :2 您的回答为: BMP(得分: 2) 4、屏幕截图采用键盘方式获取当前活动窗口,可以使用下面哪项的组合键:[单选题 ] *分值 :2 您的回答为: ALT+Print Screen(得分: 2 ) 5、不能一直放大画幅尺寸,否则会出现失真现象的文件格式有[多选题 ] *分值 :2 您的回答为: BMP ┋JPG┋PNG(得分: 2) 6、当在彩色背景上添加某一图片时,为了使图片与背景更好融合,可以采用有透明背景色的图片格式,下 列哪些格式不符合要求 [ 多选题 ] * 分值 :2 您的回答为: BMP ┋JPG┋GIF(得分:2) 7、矢量图是通过指令集来描述图形的,清晰度不及位图。[判断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错(得分: 2 ) 8、 GIF 图片一定是动态效果的图片[ 判断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对 正确答案为:错 9、一种专门针对Web 开发的无损压缩格式,集合了GIF和JPG格式各自的优点,它的扩展名为(仅填写后缀名)是(请填写大写字母缩写)[填空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 PNG(得分:2) 10 、数字化媒体素材强调传输和存储的是离散的0 或 1 的序列,即数字信号,与数字信号相对立的信号是:[填空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模拟信号(得分: 2 )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答: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2)"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2021年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

经验之塔在学习生活中的运用

结合经验之塔,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 “经验之塔”是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在其1946年出版的《教学中的视听》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理论。它将学习经验进行分类:有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三类。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使用的最为普遍的学习经验是观察的经验。此类最为普遍,但其实三种学习经验在学习生活中都很常见。鉴于此,我打算以时间顺序进行举例: 在幼儿园学前班时,自己年纪很小,理解能力十分有限,比如幼教老师教我实识别动物会采用带有动物图像的卡片让我们识记,真正记住动物还要经过电视,照片进行巩固,在这里就主要是观察的经验。不同的动物还有不同的名字,代表动物名字的汉字也不同,比如要想学习“老虎”这一个词,就必须通过观察的学习经验最后得到抽象的学习经验。 小学和初中时,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书籍,看电视等进行学习,比如在英语学习中,给自己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便开始看书,听广播,听英语音乐,进行对话练习加深巩固学习效果。这时,三种学习经验我都有所涉猎,其中,关于观察的学习经验学习效果最好。 到了高中,学习知识主要靠老师的知识灌输,经常使用幻灯片等多媒体,还经常播放学习视频,让我们能够直观的观察和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学习效果非常好。 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学生,平常的学习主要运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搜索十分普遍,网络信息量大且较为全面,因此是我主要使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在网上观看相关学习视频,查阅学习文献……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图书馆藏书量很大,种类齐全,我总能找到自己想找的学习书籍,也是十分方便快捷。到了大学,学习基本靠自己的积极性,因此三种学习经验都会利用到,效果都各有妙处。

戴尔经验之塔英文阐述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戴尔(Edgar Dale)从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总结了一系列视听教学的方法,出版了《视听教学方法》(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一书。他把各种视听教学手段与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阐述,因此有人称之为“经验之塔”理论。我们知道现在国内的亲子英语教学的手段可以主要以视听为主,因为绝大部分家长的英语听说水平远不足以去教授孩子的英语,所以其视听理论对我们的亲子英语的引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孩子的英语水平有长足进步的家长,下面的步子怎么迈,光靠动画,听力,和绘本阅读可以还是不行的。 下面我看看Cone of Experience(经验之塔) 我们从底层往上看总共共有10层,下面解读一下相关内容 1Direct, Purposeful Experiences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2Contrived Experiences 设计的经验 3Dramatic Participation 参与的经验 4Demonstrations 观摩示范 5Field Trips 野外旅行

6Exhibits 参观展览 7Motion Pictures 电影电视 8Radio, Recordings, Still Pictures录音、广播和静态图像 9Visual Symbols and 视觉符号 10 Verbal Symbols 言语符号 其中1-3为做的经验 4-8为观察的经验 9-10为抽象的经验 可见大部孩子在亲子英语学习过程中,主要为抽象的经验获取。对大多数的ESL的孩子来说,因为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最缺少的是最底层的直接低抽象的经验。 戴尔的《经验之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点滴运用 一、本文将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提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他们积累做的经验,从而为以后抽象经验的获取打下基础. 二.点滴运用 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征,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勇于表现自己。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环结,每个单元都留一课时,要求他们根据本单元内容,揉和前面所学知识,适当进行扩展,以小组为单位,自创情景,自编对话,自由表演(Role-play)。 三.教学感悟 对照戴尔的《经验之塔》,学生们的表演应属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即演戏的经验,是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它切合儿童的身心发展之规律,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为上一层次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表演好,他们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确定内容,寻找伙伴,准备道具,进行编排。到了表演那天,还要站在台上,面对众多的目光。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做的经验。正因为他们亲身参与了整个过程,所以能有较强的情感体验,从而记忆深刻。 当然,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只满足于使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经验,应使学生的经验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的经验逐步普遍化,形成概念,并达到抽象经验的高度。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所提供的替代性经验,既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又可以将抽象的经验形象化,具体化,发挥十分有效的中介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二、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学生通过观摩示范,取得间接经验,快速获取知识 首先让学生观摩示范,先看教师怎样做,通过观察取得经验之后,自己再动手模仿去做,这种方法在教学上用得非常广泛。 例如:对于“如何在Authoware中循环播放MIDI音乐”的教学,教师可以先示范讲解,

现代的教育技术专升本试题与答案详解

赣南师范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平台 2018上学期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601-学前教育(专升本)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专升本)总 时长:90分钟 1. ( 单选题) 某一运动过程的系列照片是( )(本题3.0分) A、简略图 B、图表 C、统计图 D、图片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3 2. ( 单选题)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本题 3.0分)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3. ( 单选题)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本题3.0分) A、戴尔 B、斯金纳 C、克劳德 D、加涅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4. ( 单选题) 教学媒体适合于四个方面的教学:动作技能的培训、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学习培训、决策能力的培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 )(本题3.0分) A、true B、false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3 5. ( 单选题) 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本题3.0分)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3 6. ( 单选题)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题3.0分)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C、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D、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方法。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1.电化教育的发展2.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方法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 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桑代克,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苛勒的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者的特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实现“整合”。 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实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4.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景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理论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定最佳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将人类学习的经验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三大类,并按抽象程度分为10个层次: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察示范;室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和电视;无线电、录音、静态图画;视觉符号和词语符号。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向上越抽象。底层的经验易于理解和记忆;顶层的记忆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教学应从具体记忆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学习间接记忆要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学不能止于直接经验,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位于塔腰部分是替代经验,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经验不足,解决了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过渡脱节的矛盾。 5.应充分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认识“经验之塔”

认识“经验之塔” 判断传授方法是否有效,首先要清楚人类如何学习、如何获得经验,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E.Dale)1946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经验有的是通过直接方式得来,有的是通过间接方式得来,各种经验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可以分成3个大类,10个层次(见下图)。 抽象的经验(塔尖) 抽象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语言直观”,是指用抽象符号作为媒介去获得事物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是一种抽象性的代表事物和信息的符号,简单地说,包括书面语言和口语。 2视觉符号:通过具有某种意义的图形以及视觉刺激来获得经验,它不是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包括图表、地图等。 观察的经验(塔中) 观察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摸象直观”,是通过观察事物和载有事物信息的媒体间接获得信息。它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电影、电视: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2录音、广播、照片、幻灯:与电影、电视一样,这些也是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但抽象层次更高一些,主要能够帮助学员理解,并方便用于培训中的提示和总结。 3参观展览:这是一种观摩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4见习、旅游:可以看到各种真实场景和事物。 5观摩、示范:其本质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观察学习别人的做法,然后转变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做的经验(塔底) 做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这样获得的经验通常印象更深、理解更透,更容易掌握。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参与活动(表演、做游戏):指把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2设计的经验(理解):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3有目的的直接经验:指直接在实际场景和真实情况下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13春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答案

13春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E. Dale)于()年所著的《视听教学法》。该书提出的“经 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A. 1945 B. 1946 C. 1947 D. 1948 满分:2 分 2. 用录音机录制教材时,如果录音机上没有磁带选择开关,那么应使用________录音。 A. 普通磁带 B. 钴带 C. 铬带 D. 金属带 满分:2 分 3. 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所决 定的。 A. 学生 B. 教师 C. 教材 D. 教学大纲 满分:2 分 4. ()的知识结构是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形式。

A. 教科书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内容 满分:2 分 5. 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根据多数代表意见,决定改 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 A. ARCT B. EICT C. AECT D. AICT 满分:2 分 6. 以下文件格式中,________属于声音文件。 A. .WAV B. .JPG C. .BMP D. .AVI 满分:2 分 7. 拉斯威尔(H. Lasswell)的传播理论可以概括为()的传播模式 A. 4H B. 5W C. 3H D. 6W 满分:2 分 8. 当媒体用于传递以教育为目的的信息时,被称为() A. 学习媒体 B. 视听媒体

C. 教学媒体 D. 大众媒体 满分:2 分 9. 幻灯机开机时,应________。 A. 先开灯开关,再开风扇开关 B. 先开风扇开关,再开灯开关 C. 可以同时打开灯开关和风扇开关 D. 只开灯开关 满分:2 分 10. 制定(),就是依据前面分析的材料,选择和调整教学模式,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形成实施的学习结构。 A. 教学策略 B. 教学计划 C. 教学方案 D. 教学大纲 满分:2 分 11. 下面所列的系统中,__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课件写作系统 满分:2 分 12. “经验之塔”是由()提出的。 A. 斯金纳 B. 夸美纽斯 C. 霍邦 D. 戴尔

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的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 10%读 20%听 30%看 50%看与听 70%说与写 90%说与做 经验之塔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野外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 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电视和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 的指导意义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答: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2)"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基础答案

综合作业 1.(单选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本题1.5分)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2.(单选题)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本题1.5分)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3.(单选题)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本题1.5分)

A、“回收站” B、“剪贴板” C、“我的电脑” D、“我的文档”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4.(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本题1.5分) A、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CUP能直接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C、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5.(单选题)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本题1.5分)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6.(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本题1.5分) A、S-HTTP B、SSL C、HTML D、SEL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7.(单选题)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本题1.5分) A、自我复制 B、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注意 D、减缓CPU运行速度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1.5 8.(单选题)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炸弹”的是:( )(本题1.5分)

实用文库汇编之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经验之塔理论”要 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学习金字塔理论及其启示

学习金字塔理论及其启示介绍埃德加·戴尔: 埃德加·戴尔(1900-1985)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本森。他曾经就读于北达科他大学,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1929至1970年间,戴尔一直在俄亥俄大学教育学系任教。戴尔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便开始积极倡导在教育中广泛使用视听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戴尔对教育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cone of experience),区分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差异,提倡学生全方位参加学习实践。戴尔的代表作有《教学中的视听手段》(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1946)、《人文读者》heHumaneReader,1974)、《优秀的头脑》(The Good Mind,1978)等。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经验之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后来也做过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跟埃德加.戴尔差不多,这就是“学习金字塔”。 简介国家实验室: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美国的研究与发展活动逐渐形成了四大系统。就其在全国研究与发展活动中所占比重而言,这四大体系依次为:私人工业企业实验室、联邦政府所属实验室、高等院校和私人非营利研究机构。 联邦政府所属研究机构,有的称为实验室,有的称为研究中心,但是,人们把美国政府的所有研究机构又统称为国家实验室。目前,美国重要国家实验室约有750个,雇员总数多达22万余人。在这些国家实验室中,就规模而言,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异极大,其中最小的只有几人,但是,雇员在数千人以上的国家实验室也为数不少。其中,国防部、能源部、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以及农业部所属的一些国家实验室,大多为一些巨型研究中心。 美国联邦政府之所以建立如此之多的国家实验室,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政府直接拥有一批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和研究与发展能力,对完成政府的各项职责和使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与此同时,政府也有责任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