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牛奶检验实用标准化

生鲜牛奶检验实用标准化
生鲜牛奶检验实用标准化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

1.1感官指标

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

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

4.0常规检验方法

4.1相对密度的测定

4.1.1仪器:乳稠计:20℃/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

4.1.2测定方法步骤:将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待静止1~2min后。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相对密度D204与乳稠计读数的关系如式所示:

乳稠计读数=(D204-1..000)×1000

4.1.3牛乳温度与相对密度换算表

4.2脂肪的测定

4.2.1试剂:异戊醇、浓硫酸

4.2.2仪器:盖勃氏离心机、乳脂计、11ml移液管

4.2.3操作方法:在乳脂计中加入浓硫酸10ml,沿壁小心加入新鲜牛乳11ml,不要使其混合,然后加入异戊醇1ml,塞上橡胶塞,用力摇动(瓶口向下向外,避免冲出腐蚀衣服和皮肤)使其成为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于65-70℃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4.3.1、原理:

4.3.2、仪器:凯氏定氮仪、移液管、250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4.3.3、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过氧化氢溶液、40%氢氧化钠、2%硼酸、0.05N硫酸、蒸馏水、混合指示剂(0.1%的甲基红和0.1%的溴甲酚绿以1:5的比例混合)

4.3.4、消化:用移液管吸取10ml液体样品,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3g硫酸钾和0.2g硫酸铜混合催化剂及20ml硫酸使样品全部浸泡在消化液中,防止样品粘附瓶颈上部,摇匀后将瓶以45°角斜支在电炉上,微火加热,小心瓶泡沫冲出影响结果。当样品炭化变黑产生泡沫时要减小火力,勿使黑色物质上升到凯氏定氮瓶颈部,当泡沫完全停止、消化液均匀沸腾后,加大火力,直至瓶容物的颜色逐渐成透明的淡绿色后继续消化0.5-1hr,若凯氏烧瓶壁上粘有炭化粒时应进行摇动,或待瓶容物冷却数分钟后,用少量、多次过氧化氢溶液冲下,继续消化0.5hr直至完全透明为止,稍冷,沿瓶壁吹入少许水,混合,再沿瓶壁吹入少许水(防止剧烈沸腾,水冲出烧瓶),至烧瓶溶液体积达到约60ml,将其定量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冷却,定容,混匀备用,同时作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其余与消化步骤一致)。

4.3.5、蒸馏:检查定氮装置各连接部分不漏气,在水蒸汽发生瓶装水约2/3,加数粒玻璃珠以防爆沸,加热煮沸定氮蒸汽发生瓶的水,接通冷凝水。吸取20ml消化液于定氮蒸气蒸馏瓶中,用洗瓶冲洗管壁,将塞用水封好,在冷凝器的下端出液管口处放置一个盛有50ml 硼酸、2滴混合指示剂的250ml锥形瓶,使冷凝器下端的出液管口正好在液面下,一切准备好后将约20ml 40%氢氧化钠慢慢加入蒸馏瓶,一切准备好后,通入蒸气进行蒸馏,蒸馏至锥形瓶液体变成蓝色,继续蒸馏1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出液管口,将洗液一并收集于锥形瓶,再蒸馏1min,蒸馏途中不得停火断气,否则发生倒吸(若意外情况发生倒吸时,应及时破除真空)。

4.3.6、滴定:使用微量滴定管以0.05N的盐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使之由蓝绿色滴定至紫色为止,同时做空白试验。

4.3.7、计算:X=[(V-V0)×M×0.014/(m×25/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V——滴定时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时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M——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牛乳:6.38

m——样品体积ml

4.3.8、清洗:蒸馏前,要将蒸馏装置清洗至少2次,实验完毕后也要清洗2次。

4.4酸度的测定

4.4.1、试剂: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5%酚酞指示剂

4.4.2、仪器:100ml三角瓶,10ml吸管,吸耳球,碱式滴定管

4.4.3、方法及步骤

准确吸取10ml鲜乳注入100ml三角瓶中,用20ml中性蒸馏水稀释。再加入0.5%酚酞指示剂0.5ml。小心混均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时摇动,直至微红色在30秒不消失为止。

4.4.4、计算:牛乳滴定酸度(°T)=(V1-V0)×C×10

式中:V1:耗用碱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耗用碱的体积,ml

C:碱液的浓度,mol/L

4.5干物质的测定

4.5.1减量法

4.5.1.1仪器和试剂:带盖玻璃皿:直径50~70 mm;海砂;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

4.5.1.2操作方法

4.5.1.3在带盖玻璃皿中加入海砂10~20g,在98~10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取带盖玻璃皿及海砂的总重量,计作:m3

4.5.1.4吸取5ml样品于上述恒重的玻璃皿中,称取其总重量,计作:m1

4.5.1.5先将加有样品的玻璃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擦去皿壁上的水迹,将其及皿盖同时放入98~100℃干燥箱中开盖干燥2h,加盖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20~30min,将盖盖紧称重记录数值,再将其及皿盖同时放入98~100℃干燥箱中开盖干燥2h,加盖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20~30min,将盖盖紧称重记录数值,如此反复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为止。记录最终结果,计作计作:m2

4.5.1.6计算

W=(m2 - m3)/(m1 - m3)×100%

式中:w——样品中干物质的质量分数;

m1——含有海砂的玻璃皿及样品的质量,g;

m2——含有海砂的玻璃皿及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含有海砂的皿的质量,g。

4.5.2计算法

4.5.2.1测定该奶样的乳稠读(15℃/15℃),记作L;

4.5.2.2测定该奶样的脂肪的质量分数,记作w

4.5.2.3计算

全脂乳固体质量分数=0.25L+1.2w+0.14

4.5.2.4注:如果采用20℃/4℃乳稠计时,应将测得的读数加上2°,然后按照上式计算。

4.6非脂乳固体的测定

可由所测得的总固体质量分数和测得的脂肪质量分数计算得到,

非脂乳固体=总固体-脂肪

4.7美兰试验

4.7.1、试剂:亚甲兰溶液:吸取5ml饱和亚甲兰乙醇溶液,加入195ml水混匀,备用。4.7.2、仪器:水浴锅

4.7.3、操作方法:吸取20ml牛乳,置于试管中。在水浴锅上加热至38~40℃,加入1ml 亚甲兰溶液,混匀后,将试管置于38~40℃恒温水浴锅中,经过20min,2h和

5.5h观察退况。

4.7.4、根据退色时间将牛乳分为四个等级。

4.8体细胞检测

4.8.1尿素试验法

4.8.1.1试剂:十二烷基磺酸钠4g、尿素24g用适量水溶解,再定容至100ml,然后用0.05mol/L稀硫酸溶液调节PH至8.0。

4.8.1.2操作方法:取等量的试剂与奶样混合,摇匀即可观察。

4.8.1.3结果评定:

无混浊-

混浊 + 50万体细胞/ml

粘稠 + + 100万体细胞/ml

很粘稠 + + + 150~200万体细胞/ml

4.8.2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5.0特殊奶检验

5.1、乳房炎乳的检查

乳房炎分为慢性(隐形)乳房炎和急性(临床)乳房炎。传染源:隐形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传染性细菌;临床型主要为大肠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等环境性病菌。传播途径:隐形为从牛到牛,临床型为从环境到牛。病菌直接从乳头进入乳房。乳房炎乳中体细胞数、过氧化氢酶(多由体细胞崩坏而得)、氯化钠、乳清蛋白、PH等均增高,酸度、脂肪、乳糖、非脂乳固体等均减少。乳房炎乳可能因含有血液及凝固物,外观显粉红色。因离子浓度平衡打乱,酒精试验呈阳性反应,因含有过多的过氧化氢酶,自身具有很强的还原体系,故对甲烯兰和刃天青试验敏感。因含有较多的氯离子,氯糖比大于4.0,故对硝酸银试验敏感,呈黄色。因含有较多的体细胞,故对尿素呈阳性反应,故对下列检测项目的综合考虑可以正确判断:感官检验{蛋白不稳定,滋气味差}、滴定酸度{降低}、酒精试验{阳性}、尿素试验{阳性}、硝酸银试验{阳性}、甲烯兰或刃天青试验{敏感}

5.1.1、试剂配制:

Na2CO3溶液:60gNa2CO3.10H2O溶于100ml水中。

CaCL2溶液:40g无水氯化钙溶于300ml水中。g

以上两种溶液加温过滤,然后混在一起。加入等量的15%NaOH溶液,搅均匀后过滤,加入少量溴甲酚紫(有助于观察结果)。

5.1.2、检验方法:吸取乳样3ml ,置于白色平皿中,加入0.5ml上述试剂,混匀, 10秒钟后观察结果。

5.1.3结果判断

无沉淀及絮片(-)阴性;

稍有沉淀发生(+-)可疑;

肯定有沉淀(+)阳性;

发生粘稠性团块并继之分为薄片(++)强阳性;

有持续性的粘稠团块(凝胶) (+++)强阳性。

5.2旧奶的检验,原奶新鲜度检验

5.2.1煮沸试验

5.2.1.1检验方法:鲜奶5ml,加热煮沸1分钟,加等量中性水,观察凝固状态判定乳的酸度。

5.2.1.2结果判定:

5.2.2酒精试验

5.2.2.1原理:本试验系乙醇的脱水作用,改变了酪蛋白的稳定性,旧乳即出现凝固现象,但因牛的生理失调,先天性酪蛋白失常亦可出现低酸度酒精凝固乳。

5.2.2.2检验方法:牛乳与75的乙醇等量混合(一般2ml),5秒钟观察结果。本试验不适于检验羊奶,因羊奶蛋白质结构与牛奶不同,钙含量亦高于牛奶,因此在酸度牛奶检验正常时,羊奶则产生凝固。

5.2.3过氧化酶测定法

5.2.3.1操作方法:取牛乳4滴于凹玻片上,加过氧化氢2滴,待1~2分钟,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新鲜乳2分钟不产生气泡。

5.2.3.2结果判定:

稍微不新鲜乳,1~2分钟产生气泡。

中等不新鲜乳,30~60秒开始产生气泡,面积中等。

极不新鲜乳,20~30秒开始产生气泡。布满全面积。

5.3生牛乳与熟牛乳的鉴别检验

5.3.1原理:生牛乳中有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而与色素作用,牛乳加热后过氧化氢酶即被破坏。

5.3.2检测步骤:取5mL待测牛乳放入实干中,加入0.2mL 1%过氧化氢,摇匀,再加入0.2mL 2%的对苯二胺,摇匀。

5.3.3结果判定:生牛乳或加热至78℃以下者呈青蓝色,加热至79~80℃者,30s 后呈淡灰青色,加热至80℃以上者无颜色出现。

5.4硝酸盐的检出

5.4.1原理:在柠檬酸的酸性溶液中,NO3-能被Zn还原为NO2-,NO2-与对氨基苯磺酸及盐酸奈乙二胺作用,能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5.4.2试剂:锌粉(Zn) 0.6g

硫酸钡(BaSO4) 100g(110℃烘干1h)

柠檬酸(C6H8C7· H2O) 75g

硫酸锰(MnSO4· H2O) 10g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C6H4(NH2)(SO3H)) 4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