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系论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比较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2019-12-17戏剧论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艺术也具有了很高的品味,但他们对这些表演艺术的看法比较的片面,要真正的做到对这两种表演的认识与理解,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从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个性与共性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理解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同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有着许多共同与相似之处,但根据其体裁及内容形式的不同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影视表演更是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挡之势,但从根本上来看,影视表演里总脱离不了戏剧表演的影子,所以说这两种表演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密不可分。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个性 1、表演形式不同。
我们所看到的影视表演是需要导演进行前期的制作完成后才展现到观众面前的,也就是说作为演员他们在导演为他们创设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或情感表述来进行各种材料、剧本、艺术的创作,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剧目设计和制作才能通过电视屏幕或电影银幕来和广大观众见面,而这时也才具有社会价值,而對于一些纪实类等等的剧本,要求演员的表演方式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能夸张、造作,要做到剧情与神情的一致性,做到表演艺术真实化,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戏剧表演则与影视表演不同,它是一种真实的演出,是用自己真实的动作、声音、感情来进行的舞台表演,可与达到与观众进行直接沟通的目的,所以戏剧表演比影视表演更具有表演价值,因为戏剧表演是直接表演给观众看的,不容许有任何的失误,还要照顾到全场观众的视野范围与视听效果,所以台下的.功夫一定要到家,否则就会产生失误,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戏剧表演也不能像影视表演一样,如果没演好可以掐了再制作,戏剧表演是不可再重复的。
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表演艺术是一门丰富多彩且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其中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作为两种重要的表演类型,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表演的空间和时间来看,影视表演的空间更加广阔和多样。
影视可以通过拍摄不同的场景,将观众带入各种环境,从繁华的都市到荒凉的沙漠,从古老的城堡到未来的太空站。
而戏剧表演则通常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舞台空间,演员需要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丰富的场景和情节。
在时间上,影视表演可以通过剪辑和后期制作,自由地控制时间的流逝和跳跃,能够展现出较长时间跨度内的故事。
戏剧表演则是在相对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般不能随意中断或跳跃。
表演的连续性也是两者的一个显著区别。
在影视表演中,由于拍摄方式的特殊性,演员的表演往往不是按照剧情的顺序进行的。
可能今天拍摄结局的戏份,明天又要拍摄开头的情节。
这就要求演员能够迅速地在不同的情绪和情节之间切换,并且记住自己在整个剧情中的表演状态和情感脉络。
而戏剧表演则是一气呵成的,演员需要在演出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连贯,不能有任何的中断或失误。
观众与表演的互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和观众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观众的反应能够直接影响演员的表演。
演员可以根据观众的笑声、掌声或者沉默来调整自己的表演节奏和力度。
而影视表演则是通过银幕或屏幕与观众交流,演员无法直接感受到观众的即时反馈,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导演的指导来完成表演。
表演的技巧和风格方面,影视表演更注重细节和真实感。
因为影视的镜头可以捕捉到演员非常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所以演员需要更加细腻地处理情感和动作,力求真实自然。
比如一个细微的眼神变化或者手部的颤抖,都可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信息。
戏剧表演由于要在较大的舞台空间中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意图,所以表演往往更加夸张和放大,动作和表情的幅度相对较大,声音也需要更有穿透力。
对于演员的要求,影视表演对演员的镜头感要求较高。
论文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论文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是艺术表演的两种形式,虽然它们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但它们在表演手法、形式以及艺术表达上有着许多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点。
一、表演手法在影视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声音、肢体语言以及情感表达等多种手法来展现角色形象。
由于可以利用镜头、特效、编剧等技术手段,影视演员通常需要经过细致的表演训练,以便更好地适应拍摄要求和观众的视觉效果。
另外,影视演员在表演中还需要与导演、摄影师等合作,共同完成影片的制作。
而戏剧表演则更加注重演员的身体表达和强调实时呈现。
戏剧演员需要通过语言、动作、台词等手法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演员在现场表演中需要面对观众直接的视线,因此他们需要更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身体力量的发挥,以便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表演形式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影视表演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来记录、呈现故事情节,同时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对画面进行调色、剪辑等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影视表演通常以影片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电影院、电视剧或网络平台上播放。
而戏剧表演则是实时的现场表演,演员和观众通过这种互动方式直接交流,演员的情感和能量会即时传达给观众,观众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以及其他舞台元素来全身心地沉浸在戏剧故事中。
戏剧表演通常在剧场或室外进行,演员和观众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互动。
三、艺术表达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在艺术表达上也有一些不同。
影视表演通过电影镜头、音乐、灯光等元素来表达情感,更注重于团队合作和技术的运用。
此外,电影和电视剧通常可以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制作来进行多层次的叙事和突出故事主题。
而戏剧表演更加注重舞台上演员和观众的交流和情感共鸣。
演员通过角色的台词和动作等表现形式,利用声音、视觉和情感等多种手段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戏剧作品更注重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演员的表演可以更加纯粹、直接地传递戏剧的艺术内涵。
论文浅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Abstract(keywords) (1)前言 (2)1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简介 (3)1.1影视表演的一般概念 (3)1.2戏剧表演的一般概念 (3)2 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近性 (4)2.1两种形式的表演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 (4)2.1.1两种表演形式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亲近性 (5)2.1.2两种表演形式对于假定与行动的相同性 (6)2.1.3两种表演形式在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相似性 (7)2.1.4两种表演形式在体验中的下意识与控制的同等性 (7)3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殊异性 (8)3.1影视表演的无序性与戏剧表演的连续性 (9)3.2摄影机的介入对于两种表演不同的影响和要求 (10)3.3导演和演员在两种表演中存在的方式和地位不同 (11)3.4两种表演形式对于时空关系的差异 (12)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浅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中文摘要:有关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方法与异同的争论其实已经由来已久,自从表演艺术进入了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媒介以后,随着电影方面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包括摄影技术,3D技术等)和电影艺术自身的历史演进,影视表演就始终力图从传统戏剧表演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寻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美学方面的特征。
随着两种表演形式在各自领域不断的发展,这样终于导致了两种表演形式演化成了一对错综复杂,却又筋骨相连的矛盾的姐妹艺术。
其实不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两者都是脱胎自表演艺术。
而且两种表演形式在演员的表演的自我准备方面有着相当高的亲近性和一致性。
影视表演,或是戏剧表演其实都是同属于由演员(既是人)创造人的艺术过程,在表演艺术的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还有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三位一体是无论影视剧演员,还是戏剧演员都要共同遵循的表演规律。
在有意识进行加工和准备。
而两种表演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种表演形式的传播,在媒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摘要:戏剧表演限制地点在舞台,表演最重要是台词,影视表演是镜头下的表演,不仅台词重要,微表情也更重要。
两种表演形式都需要分寸感。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分寸感;异同;前言: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同属表演艺术,但在表达方式、方法又不尽相同,前者表演夸张放大,后者自然细致,作为一个演员,要掌握好两种表演的表达技巧才可能把角色演好,本文即是对两种表演艺术异同点的论术。
一、两种表演形式的表演环境与观众的构成(一)戏剧表演的表演环境与观众的构成戏剧表演的地点限制在舞台,舞台的大小对于当台戏剧是固定的,各种设施(灯、服、道、效、化)均为本戏剧表现形式,观众和演员在同一时限、同一地点,观众也是对于当代戏剧是既定的。
演员的表演是连贯的,是在封闭的舞台上一次性完成故事线,即便是分场次,也是一场戏剧一气呵成的。
观众与演员可以说是零距离的,内心感受的交流也是同时的。
(二)影视表演的表演环境与观众的构成影视表演的地点限制在镜头下,各种环境中都可以表演,各种实施相互配合均可形成视听语言,观众和演员不在同一时限及地点,观众观赏表演有随意性。
演员的表演通常不按故事线来表演,要靠后期的制作在进行艺术处理。
观众和演员的内心感受交流不在一个时段,是分裂的。
二、两种表演形式在台词上的异同(一)戏剧表演的台词特点及分寸感戏剧表演的台词具有其明显的特点,就是所谓的“戏剧腔”,戏剧表演的台词有其独到的特点,他讲究声音的穿透力和语言的恰当性,戏剧舞台的中角色的台词感觉必须与角色相符,在戏剧表演中,台词在整个表演中的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语言是展现角色特点的一大因素。
在面对跟自己本身年龄段不相符的角色时,演员本身也会通过声音的“化妆”和夸张化,来使自己更加贴近于角色。
在演员表演的同时,因为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是几乎恒定的封闭的,所以演员在表演的同时必然保证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在一些时候会有很多带分寸感的处理。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摘要】长期以来,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就已成为学术界以及诸多热爱戏剧影视表演的朋友们争论和研讨的话题。
有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完全不能等同,或是一部分人只认可影视而摒弃了戏剧,还有的人认为舞台演员去演电影电视永远都是“虚假、夸张、造作”的,其实不然,大家的认为都较片面,它们除了“差异”还具有彼此的“结合点”,两次获得男主角奥斯卡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说:“演员长期离开舞台,就会失去营养,在舞台上与观众活的交流,是演员的营养剂。
”优秀的话剧表演“养育”了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
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我将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戏剧影视这两种像姐妹一样的表演形式。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点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它们最主要的特点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即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价值。
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粉墨登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设身处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途径来达到。
从根本上说,二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以表现人的自然生活形态为基础而进行艺术创作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共通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是综合艺术。
无论是电影还是戏剧都是多个艺术部门的集体创作的成果。
戏剧在舞台灯光、舞台音响、音效、舞台美术。
化妆、服装道具等部门的合作,电影电视同样也有灯光、摄影、音效、道具、服装、录音等创作部门的综合配合,另外还有剪辑、洗印等电影技术的支持,所以两者均属综合艺术。
(二)对演员训练的一致性。
无论是影视演员还是戏剧舞台演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三位一体”,即演员自己既是创作者主体和用以进行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两者都是用表演这个表现过程去塑造剧作家所提供的人物,创作角度也是以演员自身肌体和情感为创作材料去创造角色。
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的对比与互动

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的对比与互动在文化艺术领域,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进行对比,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传统戏剧表演以舞台为主要表演场地,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声音等方式将故事情节传达给观众。
而现代影视艺术则以电影、电视剧等媒介为载体,通过摄影、剪辑、特效等技术手段将故事呈现给观众。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使得它们能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传统戏剧表演注重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而现代影视艺术则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出更加逼真的场景和特效。
其次,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在受众群体上也存在差异。
传统戏剧表演一般在剧院中进行,观众需要亲临现场才能欣赏到演出。
而现代影视艺术则可以通过电影院、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将作品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这种差异使得传统戏剧表演更加注重现场观赏的体验,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演员的情感和气氛,而现代影视艺术则更加注重作品的传播和观众的观看体验。
然而,尽管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
首先,现代影视艺术可以借鉴传统戏剧表演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
传统戏剧表演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艺术形式,这些对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现代影视艺术的发展也为传统戏剧表演提供了新的表演方式和创作思路。
例如,现代影视剧中的特效和摄影技术可以为传统戏剧表演增添新的舞台效果和观赏体验。
此外,传统戏剧表演与现代影视艺术还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传统戏剧表演可以通过与现代影视艺术的合作,将经典剧目进行改编和演绎,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
同时,现代影视艺术也可以通过与传统戏剧表演的合作,将经典剧目搬上银幕,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视觉盛宴。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异同_2

演员的素质
好的演员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所扮演的角色对人们的 影响深远,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艺术工 作者的要求和审视也就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 化化妆,穿上服装,背台词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塑造 人物的灵魂,是艺术作品的传播者,演员更应该是一 名优秀的,有着超强创造力的艺术家。
演员首先要协调性高,可操作性强,生活中某些动作技 能能真实再现,如:骑马、驾车、游泳、射击等。再比 如特殊形体处理,如:摔跤、受伤、中枪等身体反应。
· 声音和语言
声音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声音音色与生俱来,但声 音表现力的塑造可后天努力获取。要做到语言规范化 ,讲好普通话。演员语言的表现力是创造人物形象的 关键。这种表现力的获得与演员的思想素质、文学修 养、对作品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表演作为视听艺 术,对语言的要求非常严格。
· 创作方法上的差异
● 影视表演受到其他元素的制约,与戏剧表演相比,独立 性、自主性不强,而戏剧表演是相对主动性的,其他舞 台元素是辅助性的。(举例《雷雨》)
两者中间无论有多大的差异,二者创作的基本点是相 同的。要求演员完全进入角色,高度的信念是一致的。 二者都是表现人的,都是以自然生活形态基点的艺术 门类。
· 表现力
演员的表现力是运用行之于外的可见动作体现外部神态 和心理活动的传情达意的能力,这是演员重要的创作素 质之一。它包括:心里动作的表现力、面部表情的表现 力和语言的表现力。
· 创造力
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是塑造真实、鲜明、生动的典型 人物形象。正是演员把艺术形象从剧本搬上银幕或者 舞台,将文字的描述转化为活生生的直观形象。在这 一转化过程中,演员不仅仅是再现,而且要补充剧作 所提供的角色形象,不仅仅是扮演了人物,重要的是 创造了形象。对于商业炒作一夜窜红的演员,只能得 到“眼睛里缺墨水,脸庞上少文化”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比较
摘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三位一体”的艺术,这是他们的公共点,但戏剧表演局限于舞台剧场,而影视表演无所限制,其表演任务又是基本相同的,表现力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关键词:戏剧表现;影视表演;表演任务;演员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一样都是一种“弄假成真”的艺术。
20世纪初,国外的戏剧艺术传入我国,为中国大众所广泛接受、吸收并发展,称为话剧,成为与戏曲并行的一种表演艺术。
本文谈到的戏剧表演,主要是指话剧艺术。
而影视表演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
指特写、近景镜头揭示人物面部细微表演的一种理论。
以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把剧本中角色人物的各个细节或特性或者作品中蕴含的内容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形式再现出来。
不同的艺术品类自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学素质。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影视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试着把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一个比较,相同之处,首先是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就是说,演员既是创作材料也是工具,同时还是创造者,三合一。
称“三位一体”,也叫做二度创作。
不同的是,影视表演是莹屏上的,他们的情绪需要慢慢的积累,再爆发出来。
感觉上要静、柔一些,戏剧表演主要是舞台上的,也注重舞台上的调动,而且他们的情绪看起来比较激动、夸张。
影视表演强调细节,如表情神态等因为影视表演者的所有细部都可以被镜头放大戏剧表演强调肢体,因为舞台和观众的限制,表演者的神态对于观众是模糊地,所以肢体和动作就相对要夸张。
如今,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已经没有明显的划分了,很多舞台剧演员,像人艺的演员徐帆《唐山大地震》,杨立新《我爱我家》,他们拍摄的影视剧早已深入人心,可是鲜有观众知道他们是戏剧演员。
再说说那些个回到戏剧舞台去过把瘾的影视剧演员,如:黄磊《暗恋桃花源》、张丰毅《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
因此可以证明,演员们利用自身内外的条件创造角色的途径是一致的。
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都需要假定性。
众所周知,戏剧表演是在“第四堵墙”内进行的,这道“墙”
外面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为了让观众进入置身于戏中,“墙”内的演员必须做到”真看真听真感觉“,而这个表演前提就是假定性,举个例子。
教学期间,即将让学生期末汇报演出,我和学生就去学校附近的河边排练,在有花有草的林子里,我们开始排练,虽然周边环境和舞台布置很相象,可是在那儿,我们却感觉不到丝毫在舞台上的自然,当时很诧异,为什么我们努力把舞台布置得真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表演却没有舞台上的信念感,真实环境的空间大,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人也很渺小,身边还不时溜达过几个遛弯的大爷大妈。
没有舞台下的观众,甚至是排练时台下一排排的空椅子……因此特别的别扭,我们的表演显得不合时宜的虚假,表演与现实发生了矛盾。
谈到影视剧的表演,屏幕形象的一个特点是比舞台形象具有更丰富、更细腻的心理描写。
影视特写(包括近景)善于摄取极其细微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以及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的闪动、睫毛的颤抖、甚至眼球的变化等,并能揭示出面部表情后面潜在的感情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造成一种心理效果,使观众看到可见面部表情以外更多的东西,“感悟”到表情以外更多的含义,如人物复杂
的遭遇,人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人物与周围人物细致微妙的复杂关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等。
在实景拍摄中,不可能做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许多有难度的表演,必须借助分镜头,后期剪辑来完成。
甚至场景,如198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紫色》中,为了在夏天拍摄下雪天的场景,拍摄现场铺满了白色的泡沫颗粒,近景中的衣帽,远景中的屋顶。
演员则在七月酷暑天,穿着皮袄,哈着气,努力体会寒冬的的感觉。
各类影视拍摄基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棚里搭景拍摄的影视剧也比比皆是,因此,无论影视剧如何淡化假定性,也不可能让它消失匿迹。
因此,演员们从最初开始,就进入了假定性的规定情境中。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在核心问题上是不相同的。
戏剧表演依赖的是行动的技巧,舞台表演以可以视听的形体动作和语言行动为主导向观众传达舞台角色的信息。
而影视表演则是依赖演员心灵的技巧。
无论是戏剧还是电视剧都要求演员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价值。
在塑造形象时都要求演员“化身成角色”,即演员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
戏剧演员一
般是按照时间和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
戏剧舞台上表演喜怒悲哀,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和声音形式的夸张,可是在影视表演中,再激情的表演也只能是用心深入体验的结果,因为人的外部行动永远是以人的心理作为依据。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创作过程自然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像我国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戏剧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往往会让人觉得表演痕迹过重,带有很明显的舞台痕迹。
刚从电影学院毕业时,在校演惯了戏剧小品,初次拍摄影视剧也会非常不适应,经常厌烦电影的间断性,适应舞台的间断性。
我在拍摄影视剧的过程中,喜欢一个镜头一条过的感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断的被要求重来,自然越到后面感觉越不好,总是前几条的状态是最佳的。
有位美国演员说过:“我认为演员最好先上舞台,然后在去拍电影,因为在剧场幕布升起之后,演员就全靠自己了,所以从此学会如何在那种条件下处理自己的行动,并队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是演员们都必须具备的控制能力。
”关于两者之间的异同,历史上曾有过争议,有人不认同它们是同一种艺术,理由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主要是认为由于两者表演形式,体
现方法,供给观众看的方式不同等等。
而认同两者是同一种艺术的说法的理由是,它们的表现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上应该是共同的。
它们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创造、塑造更好的角色,以至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而且两者都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
影视表演的制作过程又与戏剧表演有所不同。
影视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
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它们的第一要素,它主要是以“导演为中心”而演员在整体的屏幕或银幕中只是起到一个元素的作用,景物、道具、灯光等部门都可以参与剧情,能够独立的表现其内涵和寓意,在影视剧中“景物”已经改变了它们的从属地位,而是和演员的表演一样是屏幕与银幕造型中的重要元素,和演员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塑造屏幕与银幕形象的任务。
这就形成了电视与电影艺术不是以演员的表演为基础,而是以整体画面的造型为基础的美学特征。
影视表演是活动的造型艺术。
演员在无限的现实表演区里要考虑到摄影机镜头里构图的要求。
表演时要适应摄影师、灯光师从摄影技巧上对演员的要求。
不同摄影技巧的处理,推拉摇移、俯仰升降、长短焦距等对演员的表演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在拍摄《家园》的过程中,因
为是第一次拍戏,我疯狂的投入角色创作中,在现场拍摄中完全忘我,根本就无心去找镜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拍摄近景,什么时候是大全景,大全景时则情绪饱满,哭得稀里哗啦的。
而拍近景和特写时眼睛早已哭肿,再想找感觉却已疲惫不堪了。
并且,在人群中的戏,我也不会下意识的去找镜头和光源,常常被人挡脸或挡光。
因此,影视演员在摄影机前的镜头感不像舞台演员对舞台和观众距离那样能明显感觉和易于掌握,所以影视演员一定要掌握好对摄影机具体感受的本领。
当然,影视剧里的表演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真实、自然去作评判了,也不是靠演员的经验和演技,就能够打动观众的表演,应该是来自演员内心的一种力量,被角色所紧紧扣住,全力以赴,把诠释好角色当作对自己的挑战。
作为一名演员,要想在戏剧和影视剧表演中创造出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就必须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并充实自己,总结过往经验,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才华。
在了解戏剧与影视表演异同后,取长补短,为日后创造出完美的角色形象而奋斗不止,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
(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