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非遗实习报告范文

非遗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实习单位: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习生:XXX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我一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满兴趣。
此次实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决心通过实习,深入了解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今后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非遗项目调研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研工作。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访传承人等方式,我深入了解了当地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整理和分析非遗项目资料,掌握了非遗项目申报、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知识。
2. 非遗活动策划与组织我参与了实习单位举办的非遗活动策划与组织工作。
从活动主题确定、场地选择、日程安排到宣传推广,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学会了如何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
3. 非遗展览筹备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非遗展览的筹备工作。
从展品筛选、布展设计到展览宣传,我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通过这次筹备工作,我加深了对非遗展览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展览策划能力。
4. 传承人访谈我参与了非遗传承人访谈工作,深入了解传承人的艺术生涯、传承经历和传承理念。
通过与传承人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增强了自己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信心。
5. 非遗保护工作交流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多次非遗保护工作交流会议。
与业内专家、同行的交流探讨,使我拓宽了视野,了解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念。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意识到,非遗保护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为非遗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我们团队决定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团队首先来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某古镇。
在古镇里,我们参观了非遗展览馆,了解了各种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
我们还参观了传统手工艺作坊,亲眼目睹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
2. 访谈非遗传承人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情况,我们团队采访了多位非遗传承人。
他们分享了传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珍贵。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传承人老龄化、后继无人等问题。
3. 体验非遗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还亲身体验了非遗项目。
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基本的技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4. 组织非遗文化活动为了提高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我们团队在古镇组织了一场非遗文化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文化,增强了传承意识。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团队成员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紧迫性。
2. 培养了传承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激发了我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感。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为非遗文化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于非遗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非遗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口相传的文化积淀和记载,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调研以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旨在通过学生们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与现状,探索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难点和困境,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模式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实践调研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使之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积累相关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调研与反馈,为相关部门提供改善与完善的建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1.调研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分类:通过专家讲解与文献查阅,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相关保护政策进行学习;(2)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学生们将走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其文化传统、传承方式和现状,并透过调研表格和访谈录音等形式,记录相关数据,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3)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与探讨:针对所走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们将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传承难点与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2.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现状与相关政策法规;(2)实地调研:学生分组进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采用访谈记录、调研表格等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3)座谈研讨:学生们将结合实地调研的结果,进行座谈研讨,对非遗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讨论,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
三、调研实施与效果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如下:(一)文献资料调研与学习阶段:学生们结合专家讲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相关政策进行学习与了解;并利用实践活动课堂的时间,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解和探讨。
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愈发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文化遗产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报告将从调查背景、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调查背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失传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三、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2. 调查方式:通过网络、书籍、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化遗产的现状。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 文化遗产的现状(1)故宫:故宫作为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近年来,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但仍存在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游客过多导致文物受损等问题。
(2)长城: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
目前,长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段落损坏严重、游客破坏现象等问题。
(3)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近年来,兵马俑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但仍存在部分俑体损坏、空气污染等问题。
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1)保护意识不足:部分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导致一些文物遭到破坏。
(2)保护资金不足: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
(3)保护技术落后:我国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保护需求。
(4)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部分地方保护力度不够。
非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告以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XXX为例,介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成果及启示。
二、活动背景XXX作为我国某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XXX面临着传承危机。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某地组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活动伊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XXX传承基地。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XXX的制作工艺、历史演变以及传承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XXX的制作过程复杂,技艺要求高,且传承人越来越少。
2. 交流学习在传承基地,我们与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传承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XXX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传承过程中的艰辛。
通过交流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活动开展(1)举办XXX制作培训班:邀请传承人现场教学,让学员们亲自动手体验XXX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开展XXX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XXX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传承现状,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3)举办XXX作品展览:展示学员们制作的XXX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媒体宣传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了传承意识。
2. 发现了一批具有潜力的传承人,为XXX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3. 培养了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为XXX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我始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好奇和向往。
为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通过实地观看和亲身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技艺的高超。
2. 调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对所参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包括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现状和保护措施等。
通过调研,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3. 学习: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多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分类、保护法律法规等内容。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和整理。
4. 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向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
通过动手实践,我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技艺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依法保护。
同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创作和传承环境。
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而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匮乏。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决定开展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如民间剪纸、皮影戏、传统戏剧等。
通过参观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了解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技艺,感受非遗的魅力。
2. 访谈非遗传承人为了深入了解非遗传承人的心路历程和技艺传承,我们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访谈。
他们分享了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传承技艺的心得。
3. 宣传推广我们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将非遗传承的故事和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次非遗知识竞赛,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2. 传承了非遗技艺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我们学习到了一些非遗技艺,为非遗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3.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五、实践总结1. 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非遗技艺,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2. 传承非遗的途径(1)加强政策支持,为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
(2)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提高全民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调查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组织了一次文化遗产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和评估文化遗产的现状、价值及保护需求。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消失的困境。
为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挖掘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决定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2.实践目的(1)了解文化遗产的现状,评估其价值;(2)调查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3)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4)提高参与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保护现状等;(3)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游客、居民、专家学者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和建议;(4)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对策。
2.实践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书籍、期刊、网络等资料,收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2)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3)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4)座谈会法:邀请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对策。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对象、内容、方法等;(2)实地考察: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走访,记录相关数据;(3)文献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保护现状等;(4)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游客、居民、专家学者等进行问卷调查;(5)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多民族和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 具有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民族风情, 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 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这些文化遗产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应尽的义务。
实践主题:关注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地点:非遗馆(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艺博园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南大街(常州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实践时间:7月 1号—— 7月 3号实践地点简介:非遗馆、艺博园,都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市民广场 , 周边的环境清幽,景色优美。
目前非遗馆和艺博园同时对外开放,这里将会成为常州市工艺美术生产和文化遗产展示传承的积聚地。
非遗馆内有 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展示,馆内已有多种传统手艺在展示,如常州萝卜干、素火腿、大麻糕以及芝麻糖的制作工艺等。
艺博园的主体是创意企业, 它的特色就是把工艺与产业相结合, 展示的是艺术品, 令人赏心悦目。
那里陈列着汪鹤鸣的烙画作品, 宜兴徐悲鸿画院、常州画院、常州龙城书画院的画师的作品, 画家刘伟光的作品等, 又使那里成为一个原创艺术的基地,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南大街,是常州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来往,是此次实践的调查地点。
实践过程:第一天(7月 1号夏日清晨的风,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大家努力的工作,终于准备好了所需的资料。
队员们激动着,兴奋着…… 经过了大约 1小时,我们到达了我阳光小们的实践基地 ---薛家镇。
刚下车,队员们就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中的旗帜, “ 的标志在阳光的沐浴下更显的夺目。
队” 经路人的指引,我们弯入一条大路,大家不由得停住脚步, 路两旁都是一排排特制的木房子, 一根根木头精致的叠在一起, 木头散发出阵阵古典的气息,让人不由得陶醉在其中。
抬头仰望, 这里似乎有点偏僻, 因为这里的蓝天与我们是这么的接近, 但是周围有着一幢幢高楼, 与这些散发着古典气息的木屋相映成趣。
路上的车是如此的少, 偶尔一声鸣笛也只是稍微打破一下这里的宁静, 随即便恢复, 耳边剩下的只有鸟鸣的清脆声。
依旧朝前走着, 木屋的尽头是一块石碑, 这就是薛家镇市民广场的入口, 我们仍然陶醉在刚才的景色之中。
刚进去,迎面扑来的是一片苍翠的绿,一块块的石板台阶,映衬着岁月的沧桑,我们流连着,一步三望。
过桥了,这桥可没有平时大伙们看到的宽广和宏伟, 它只是一块厚实的石板桥, 桥面上刻的不知是哪个年代的文字, 人站在桥上,一种不知名的情感油然而生。
桥下清澈的河水,水面上游动的鱼儿, 不禁给人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感觉。
这就是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周边的优美的环境,它非凡的气质,丰富的文化底蕴,一定会吸引着更多的人。
走啦”, 大家才似乎梦醒,轻快的步伐,欢快的语调, 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到“ 了对面的岸上, “ 一行铿锵有力的大字出现在我们面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前, 大家被这门前的气势所震撼, 停下脚步, 细细观摩,这些大字在周围绿色的映衬下显得更打动人。
不知何时, 一位中年师傅走了过来,我们激动的跑了过去,还没等我们你们是来参观的吧” , 我们急忙自我介绍了一下, 并问开口,大叔就笑着对我们说, “ 了大叔好多关于非遗馆的问题, 大叔一一作了回答, 还带我们进馆内参观。
跨过一个高的门槛,空荡荡的院子,更增添了一丝的幽静。
又进入了一个门,一股木质的香味儿飘来,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桌椅, 两面墙上都写满了对常州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靠墙的地方摆放着一排整齐的玻璃柜, 里面有包装精美的常州特产 ---萝卜干, 绿色的包装盒给人清新的感觉; 里面有常州著名的木梳篦, 人物梳篦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拍手叫绝, 对称的双鱼梳篦让人流连忘返; 里面有常州知名的酒, 精美的包装里透着高贵,纯纯的液体中散着香醇;墙上酒的制作工序,让人眼花缭乱,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跟着大叔的步伐, 我们来到了一条小巷, 靠边上的一间算是非遗馆的藏书阁了, 一堆堆的书整齐的排放, 里面的工作人员正辛苦的整理着, 准备尽快的借阅给前来参观的人, 以便更了解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了这间房, 接下来的那间算是间古屋,古代的手推车,水车…… 真让人大饱眼福。
我们扛着旗帜进了间大房子, 天呐, 里面竟然整齐的摆放着几张乒乓球桌,几位老年人在练乒乓球。
“ 他们是来锻炼身体的” ,引导我们的大叔说, 四面的墙上散发着古典的气息, 与这现代的气息相结合, 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进了最后的大院子, 四面的墙上是常州特产萝卜干、素火腿的制作工序,看着那一幅幅照片, 令人垂涎三尺。
进了里屋, 好整齐的桌子,干净的凳子,墙壁上挂着侨台之家” ,顿时给人一种温馨之感, 原来这是侨胞们的家园,设计独特,又是这里的“ 一大看点。
接着在馆领导人的热情介绍下, 我们来到了近邻 ---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这是艺博园的首栋工美大楼, 它与非遗馆毗邻,目前已有 15家工美企业入驻,其中包括孙燕云乱针绣艺术创作中心、狄静乱针绣工作室、单银娣乱针绣工作室。
它壮观的外形与非遗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由得想进去看看。
常工院的同学们, 欢迎欢迎”, 刚过了马路, 艺博园的一位负责人便迎了过来, “ 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吧” , 随走进大门, 里面的宽敞和明亮瞬间闯进我们的双眼。
“ 即, 负责人带领我们进了一家店, 纵观四周, 宽敞而不失涵养,安静而不失气质。
里面艺术品如云,让人不禁赞不绝口。
让人倍感惊奇的要属乱针绣, 远看像幅风景油画, 近看又似一排排乱针,虽然有点乱,这可是工作人员们绣了几个月, 甚至几年才完成的艺术品。
不仅是乱针绣,几幅像镀金似的画吸引了大家, 队员们在不停的猜测着, 这是用麦子成熟后的秸秆做的,不仅有欣赏价值,而且废物利用,一举两得” ,更让我“ 们大家瞪大了双眼。
过了一会儿, 负责人带我们上了二楼, 首先映入双眼的是两个巨大的花瓶, 这可这是用三万多个核桃做成的,花不是用来插花用的哦, 瓶身还不断地散发出香味, “ 啊……” ,这就是艺博园, 总给人惊讶和欢乐的地方。
夕阳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 “ 的余晖落在窗前,洒在刻竹人的背影上,心中感叹着艺术的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久 , 我们告别了艺博园的负责人。
第一天就在忙碌而充实中结束了,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我们回归到了原点,在古代人的文化中徘徊, 在现代人的艺术中穿梭,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第二天(7月 2号大家似乎还沉浸在昨天的美好情境中, 一大早, 队员们就来到食堂集合,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
在队长细心的指导下,每位队员积极地讨论并记录, 并最终完成调查问卷的内容。
之后,调查问卷发放为三个小组, 协调进行抽样调查, 向事先约定好的地点 ---南大街进发。
刚下车,南大街的人来人往,车流如龙,并没有遮住队员们的视线,大家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三个小组分头行动。
即使天气异常炎热, 但每个队员却以微笑征服了今天每个被调查的对象, 几乎没有人拒绝, 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对待此次问卷调查,若是行色匆匆, 行人也会说明理由, 让我们的队员感到这次的辛苦没有一点白费。
一换来的是大家对彼此真诚、信任的微笑,一丝微笑肯定了队员们辛苦的谢谢” 句“ 价值。
将近傍晚, 队员们互相帮忙, 手中的空白问卷就变成了沉甸甸的成果,手捧着调查问卷在固定的地点集合, 大家笑脸相对,轻松愉快的聊着。
夕阳依旧,照在我们坚定的步伐上,望着手中的调查问卷, 大家笑的那么灿烂,内心满是骄傲、满足和欣慰。
第三天(7月 3号实践快要接近尾声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要进行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队员们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团队精神, 积极努力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调查问卷题目: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调查地点:南大街调查时间:7月 2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共有 100份调查问卷,收回 100份,有效问卷 98份,有效率 98%。
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1. 您知道常州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艺博馆吗? 【 A 】知道【 B 】不清楚2. 如果知道,您有没有去过?【 A 】去过【 B 】没有3. 您觉得您对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多吗?【 A 】很多【 B 】一般【 C 】一点也不了解4. 您知道常州的乱针绣吗?【 A 】知道【 B 】不了解5.如果知道,您了解它与苏绣有何不同吗?【 A 】了解 , 但不多【 B 】不了解6. 不久前常州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为空白, 为此, 您会去了解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吗?【 A 】会【 B 】不会,没时间7. 在暑假期间,您是否会选择和您的家人去艺博园参观游玩,接受艺术的熏陶呢?【 A 】会【 B 】不会,没时间8. 您会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宣传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 A 】会【 B 】可能【 C 】不会调查结果分析:1.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 有大约一半的人不知道常州的非遗馆和艺博园; 对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很多的人几乎没有, 而对于已经商品化的乱针绣似乎很了解; 有很多人愿意去多了解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但是这也受到时间的限制;对于 2010年的世博会, 大多数人表示会去看,甚至已有一些人已经买好了票。
2. 通过调查结果启示,(一社会因素,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去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是现在的人们整天为了工作, 起早忙晚, 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多了解,所以更谈不上保护。
(二环境因素, 由于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艺博园离市区很远, 一般人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 即使环境优美, 是一个工作之余散心的好地方, 远离这里的人们还是不会来到这里。
(三人为因素, 在我认为, 是宣传的力度不够,非遗馆、艺博园已开放数月, 却还有许多人都不知道,这的确是个令人遗憾的地方。
3. 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一我认为,在每个大公司中,每一个员工不仅要具备自身所要具备的素质, 而且应该主动的去了解每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了解才能懂得怎样去保护, 怎样去传承和发扬。
(二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的一些物品,比如, 常州特产萝卜干、素火腿、大麻糕等等食品可以被呈现在市区的一些饭店内, 能让所有在常州的人品尝到, 这也不失为一种宣传的好办法。
再者, 艺博园内的部分艺术品可以拿到市中心给人们展览, 让市民们都能欣赏到,多多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
(三大力进行口头宣传, 让人们都知道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艺博园, 多制作一些海报, 向人们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色与魅力, 它是个休息加旅游的好地方青饲料粉碎机 DC001-DC插座 PJ-258耳机插座生态袋 Q345无缝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