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1、听说法的历史背景 2、听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1)弗里斯(C.C Fries) 2)拉多(do) 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 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 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日常交际 完整的交际活动 1、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1、功能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威尔金斯《意念大纲》
( “Notional Syllabuses”,1978 )
2、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2)心理学理论基础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 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输入、输出”理论与外语教学

“输入、输出”理论与外语教学关键词:外语教学;“输入输出”理论;实践一、输入、输出的概念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外语学习中值得倡导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听与说、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而我们很少考虑哪一个更为重要。
其实,外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外语输出能力。
为此目的,学习者首先应该对所学语言有一个足够的输入,大量地接触目标语言,广泛地阅读语言材料,充分地听到真实的交际语言,通过听觉或视觉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听读理解语言信息。
耳濡目染,学习者就会不知不觉地将所听到和看到的大量语言信息贮入大脑。
在新的输出环境中,贮入的语言材料再经他们大脑的处理加工,重新组织,就可以输出,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语言的输入,那么语言的输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交际活动就无从谈起。
如果语言输入不充足,语言输出也会不充足,使言语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此外,如果输入的方法不当,或者只是采用一种输入方式,那同样会给输出带来不利,最终影响输出能力的培养。
总之,对于缺乏自然环境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来说,必须把语言输入当做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头等大事来抓。
因为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掌握正确的输入方法乃是培养学习者熟练进行语言输出的必要条件。
根据Krashen输入语假设理论,学生学习外语应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即输入语,然后通过具体的交际情况和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就自然学会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也会自然实现。
他认为,这是第二语言与外语习得的唯一途径。
这与以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倡先学句子结构,然后再进行交际的方法大相径庭。
输入语假设认为外语习得只有通过理解信息才能完成。
输入语假设中的理解性输入是指稍为高出学生现有水平的大量反复出现的输入语。
即通过理解含有略高于现阶段语言能力的语言,就可习得新的语言结构。
当交际成功时,即输入可理解时,新的语言结构自动进入现阶段的语言能力范围。
英语教学基本理论

4. 正确使用语法 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正确地运用语法, 使理想的监察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在不妨碍正常交际的 情况下运用语法规则。监察假没是对我国传统的外语教 学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因为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是重 视语法学习,先学规则,然后在交际中使用,实际上这 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 合理使用母语 我们学外语不是为了忘掉汉语,而是要借助汉语更 好地学习外语。在外语教学中,适当运用汉语可帮助学 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外语,加速学生对外语的习得。 6. 习得和学习相结合 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的现实,学生不可能在外语环境 中习得外语,最终获得的外语能力只能是主要来自课堂 上的正规学习。对他们来说,学习是第一位,习得是第 二位。当然,外语教师要尽量创造、利用外语学习环境, 使习得与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 基本观点:学习的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 建构或改组;学习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两大类,前者适合用联想论来解释,后者 适合用认知结构同化论来解释;学习总的 过程是由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同化过程;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原有知识结构的 性质。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强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 件,如果没有必要的输入,学习就成了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 生获得较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就必须 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为实现真正的交际目的 而使用语言的机会,以便让学生接触到多 种可听懂的语言输入。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

3、语言与社会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息息相关。语言受社会的 制约又对社会产生影响。语言依存于社会,首先,语言作 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产生于人们共同的劳动与生活中。 其次,每个人的言语活动(包括语言习得和运用)同样必 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 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对语言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下几 个方面:1)社会交际会引起语言的变化,例如许多语言 中都广泛存在的借词现象说明了民族交流给语言带来的影 响;2)社会环境对语言产生影响,例如各种社会因素 (如阶级、帮派、职业、政治等)都会在特定的语境中对 语言的运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影响着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总之,语言受制于社会,同时 也反作用于社会,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最终导致了社会 语言学的产生。
显而易见,细心的读者已经知道这些女生的
错误所在了——不是语言错误,而是语用错 误。英美文化中,身处公共场所语境,如要 引起他人注意、寻求帮助时,一般使用 “Excuse me”而不能使用“Hello”。 (参见: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中文本,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身势语与文化
6、语言与跨文化:
阅读下面短文,思考这些女生犯了什么错误? What is Wrong with Their “Hello”? A group of Chinese girls who just arrived at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ir university education decided to visit the city of New York together. Since their school was not very far from the city, they planned to take a Greyhound bus (“灰狗”,美国一长途汽车公司名) to go there at weekend. Saturday morning, they got up early and after two hours’ drive they got to the downtown of the city. They stayed there for a couple of hours, shopping and sightseeing happily. Everything seemed OK until it was the time for them to go back----they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y lost their way back to the Greyhound bus station. What made the situation worse was that it was getting darker. In despair, they stopped at a corner on the street and decided to ask for help. At this moment they saw a young couple passing by, so they said “Hello!” to this couple. To their surprise, the couple looked at them coldly and hustled on. Having no way out, they approached to the next group of passerby and tried a louder “Hello!” this time. Again they got nothing but a cold shoulder from these city people 的 教学流派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教案

备注
日程 及 课时 分配
复 习 思 考 题
节序 1-2 3-4
内容
To present some general matter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o discuss how to b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学时 2 2
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第二章着重讨论交际教学的思想并介绍一些 教学的基本概念和交际教学
课
活动。
第三章的重点是备课与写教案,旨在为下面的学习和分阶段备课及写教案
程
打基础。
内
第四章讨论课堂管理的方法。
容
第五、六、七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打搅学,属于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与
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巧。
要
第八、九、十、十一章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
1.How can one becom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2.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章序 名称
周次
Unit 2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and Activities
教学场所 环境
教室
授课 方 式 课堂讲授(√ ); 实验( ); 实践( √ );双语( ) 课时分配 课堂讲授 1/3,实践 2/3
教学 方法
讲授,实践
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 ); 多媒体( √)
教学 用具
粉笔 录音机 CD 与教学相关的实物
教学内容提要
In this unit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some general matter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five questions in particular: 1. How do we learn languages? 2. what are the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3. what are the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现代外语教学

现代外语教学《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第一章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发展趋势第一节:.从研究如何教到如何学1.学习者个人差异的研究 individual difference 个人差异语言潜能language aptitude 有Carrol 和 Sapon1959.2.学习过程的研究从CA contrastive analysis 对比分析到EA error analysis错误分析再到IL interlanguage中介语这样一个过程。
研究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1)原有知识:母语知识;对语言的一般知识;世界知识2)学习者策略研究:学习者策略的定义;学习者策略的分类;学习者策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影响学习者策略使用的因素。
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第二节语言使用研究和学习者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第三节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和回归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P8陈述性知识knowing that,程序性知识knowing how.交际能力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 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
交际教学法主要有一下两方面的理论基础:(1)语言交际理论:语言是由其基本单位组成的体系;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语言结构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法;语言的基本单位并非仅是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体现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范畴。
(2)学习理论:交际原则,真正涉及交际活动的,提高学习效率;任务原则,语言用来完成任务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意义原则,学习者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加快学习过程。
Using the language tolearn。
Hymes 对能力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而是使用。
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我们这里提语言教育,因为语言学习过程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学习,而且是学生整个知识结构和人格修养的调整和完善。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与外语语法教学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与外语语法教学
言语学习理论是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对外语语法教学尤为重要。
下面分
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方面
言语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接受理论、产生理论和交互理论。
它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
论基础,指导外语语法教学。
接受理论是指学习者在接受语言的输入时,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逐渐形成对
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从而逐步掌握语言。
在外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语音教学、听力训练、阅读与写作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对语
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产生理论则主张通过模仿、重复、创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使用
语言的自信心。
在外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口语互动、写作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和方法。
交互理论强调学习者与环境间的互动,使学习者直接参与实践,通过互动和反馈不断
修正、调整语言学习的过程。
在外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实践方面
言语学习理论与外语语法教学的实践密切相关,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首先,应该注重丰富语言输入,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材料;其次,要注重提高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自信心;最后,要注重互动实践,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语言
交流,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实,言语学习理论与外语语法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和交际实践。
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引言外语教学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非母语作为目标语言进行教授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外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
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就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阐述,包括其历史背景、主要理论模式、教学方法和最新趋势等。
一、外语教学理论的历史背景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将外语教学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此后,外语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1. 传统语法-翻译法时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外语教学主要以传统语法-翻译法为主流。
这种方法注重文法的学习和词汇的翻译,以培养学生对文法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为重点。
2. 语音-听说法时期20世纪30年代,随着语言学在教育领域的兴起,语音-听说法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种方法将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习的重点,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
3. 语言实用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语言实用主义兴起,倡导使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
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4. 沉浸式教学时期20世纪70年代,沉浸式教学开始兴起。
这种方法以母语环境为基础,让学生沉浸在外语环境中,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外语教学理论的主要模式1. 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交际语言教学模式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通过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真实交际。
2.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基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设计的。
它通过解决实际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强调语言运用的功能。
3. 社会文化学习模式社会文化学习模式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个性化语言教学模式个性化语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以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