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加餐练41 易望文生义成语(二)

(浙江专版)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加餐练41 易望文生义成语(二)
(浙江专版)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加餐练41 易望文生义成语(二)

(浙江专版)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自主加餐练41易望文生义成语(二)

30.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往往被误解为:对着别人微微一笑。

31.高山仰止:高尚的道德使人向往。往往被误解为:仰望高山因害怕而停止攀登。

3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也比喻知音或知己。往往被误解为:高山和流水。

33.功高不赏: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不赏:无法奖赏)。往往将其中的“不赏”误解为“不奖赏”。

34.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垂:接近,快要)。多含有惋惜之意。往往被误解为:成功或者失败。

35.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往往被误解为:冰雪融化。

[对点训练]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王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③风景区景色宜人,大家站在高处欣赏着高山流水,心情真是爽到了极点。

....

④此时韩信的贡献已无人可比,刘邦对他却功高不赏,这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了。

⑤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终因方法欠妥功败垂成。

....

⑥他的一席话使我们之间的误会和疑虑涣然冰释。

....

A.①③⑤

C.②③④

答案:C

第七组

36.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用“祸起萧墙”指事端或祸端发生在照壁里面(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比喻祸害产生于内部。往往被误解为:事故从墙壁产生。

37.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的寓言)。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往往被误解为:冒着危险做事,勇气可嘉或者收取渔翁之利。

38.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

B.②④⑥

D.①⑤⑥

往往被误解为:毁家的灾难。

39.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往往被误解为:奇异之事。

4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往往被误解为:时间不够做某事。

41.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迹象;著:显明,指事物的发展)。往往被误解为:无微不至。

[对点训练]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

②利用外籍雇佣军为其火中取栗,已成为霸权主义者当前对外侵略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

....

③近年来,中东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

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④出国考察回来之后,袁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异域风情和海外奇谈,开阔了同学们....

的视野,丰富了讲课内容。

⑤叶开此时到了最紧张的时刻,潮红的脸上浮现一股坚韧的神色,就在间不容发之时,....这柄剑就已完全出鞘。

⑥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

备受感动和鼓舞。

A.①②⑤

C.②③⑤

答案:D

第八组

42.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往往被误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43.噤若寒蝉:一个个都不敢作声,就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噤:闭口不言)。往往被误解为:冻得受不了。

44.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往往被误解为: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

45.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读jiǎ,意思是“借”;归:归还)。往往被误解为:休很久的假期,不去上班。

46.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这个成语的意义指向为“助人”,而非“为己”。往往被误解为:大方地掏出钱来消费。

47.良莠不齐:指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往往被误解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对点训练]B.①④⑥

D.③④⑥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

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②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③竞选开始了,几个总统候选人都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搞宣传,作演说,拉选票,忙....

得不亦乐乎。

④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

⑤面对遭受水灾的灾民,他慷慨解囊,一次就捐款10万元。

....

⑥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良莠不齐,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

人也不容易。

A.①②④

C.②⑤⑥

答案:A

第九组

4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往往被误解为:多次实验都不成功。

49.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疆场。往往被误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

50.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原出自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以后人们便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往往被误解为:未来的花朵。

51.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境界。这个成语是个褒义词,不能误用作贬义词。往往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52.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后世用“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往往被误解为:眼睛不窥视他人的园子。

53.七步之才:形容敏捷的文思。往往被误解为:才疏学浅。

[对点训练]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她屡试不爽的招数,极少失手,今天却栽在了这个蒙面男子手里。

....

②雄武之士,当英勇杀敌,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

③老校长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定要xx啊。”

④近十年来,我这个普通焊工,不敢说目无全牛,但凡电焊上的活,没有能难住我的。

....

⑤做人要正派,喜欢探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因而要做到目不窥园。

....

B.①③④

D.③⑤⑥

⑥他这个人,也就是会卖弄学问,其实只是个七步之才而已。

....

A.①②④

C.②③⑥

答案:D

第十组

54.如履薄冰:指做事小心谨慎。往往被误解为:危险。

55.三人成虎: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三人成虎”这个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往往被误解为:只要团结合作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56.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形容贫困。往往被误解为: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57.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往往被误解为: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5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往往被误解为:冲在最前面或者首要的。

59.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褒义词。往往被误解为:散布危险言论,做危险之事。

[对点训练]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周总理曾经指出,在长江上筑坝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我们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

②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

③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

④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友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

⑤两亿零八百万年以前,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灾难发生了,首当其冲的是海洋生物,....

某些陆生动物也未能幸免。

⑥有些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A.①③⑤

C.②③④

答案:C

第十一组

60.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往往被误解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61.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B.②④⑥

D.①⑤⑥

B.①④⑥

D.③⑤⑥

往往被误解为:比不上,差得远。

62.文不加点: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往往被误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63.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往往被误解为:又刮风又下雨,风雨交加。

64.细大不捐:指兼收并蓄,小的大的都不舍弃(细:小;捐:舍弃)。往往被误解为:什么都不捐献。

65.下里巴人: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民间流行的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往往被误解为:平民百姓或下等人。

[对点训练]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众人出发后,很快来到了一个大广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真是万人空巷啊。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

③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

④几年来,我们家乡五风十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

⑤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

羞愧吗?

⑥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A.①③④

C.②⑤⑥

答案:CB.①②⑤

D.③④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