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合集下载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孩子们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制定一份关于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选择1.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三只小猪》、《姜太公钓鱼》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传达传统民间文化并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表演。

2. 民间音乐和舞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如《茉莉花》、《踢毽子》等。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民间手工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剪纸贴画等。

通过手工艺的制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1. 整合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课程的方式,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在语言课上讲述民间故事,音乐课上学唱民间歌曲,美术课上学习民间手工艺等。

2.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民间艺术文化。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民间乡村场景,让孩子们扮演农民、妇女等角色,让他们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生活气息。

3. 互动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中。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民间舞蹈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

三、课外活动1. 参观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参观一些民间艺术展览馆、博物馆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

2. 亲子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中,增进亲子关系。

3. 社区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社区参与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活动,让他们与社区居民互动,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幼儿园教育成为了家长们极为关注的焦点。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策略。

通过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本文将就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为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多元文化的呈现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多元化地呈现各种民间艺术文化。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和感受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文化,如京剧、川剧、越剧、皮影戏、木偶戏、民间音乐等。

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来为孩子们现场表演,或者通过PPT、视频等形式来呈现。

幼儿园还可以打造一个小型的文化艺术馆,将各种民间艺术品进行展示,并举办相关讲座、讲解等活动。

这样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方式。

在这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办公室、走廊、教室等空间进行艺术化装饰,增加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使得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与之相遇。

二、亲子互动的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亲子互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

通过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中来。

比如可以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教孩子们制作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剪纸、面塑、刺绣等,让家长们也可以一起参与其中。

这样既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民间艺术文化认知,也可以拉近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户外活动,如民间艺术文化体验活动等。

可以到一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地方进行参观,或者到一些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家中进行拜访,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让孩子们亲眼见到传承人们的手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启发与引导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通过一些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促使孩子们参与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中。

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童话剧等形式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民间艺术的故事和传说,比如说关于京剧、豫剧的故事、名角、经典剧目等。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下面将讨论一些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

利用教育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民间文化艺术的音频、视频和图片素材,供幼儿观看和聆听。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民间音乐、讲解传统绘画和剪纸、展示民间手工艺品等,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融入民间文化艺术元素在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可以将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融入游戏、手工制作、舞蹈和表演等活动中。

可以设计制作传统剪纸、民族服饰、乐器等手工,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感受民间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还可以编排民族舞蹈和戏曲表演,让幼儿参与增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组织民间文化艺术的参观和体验活动。

幼儿园可以安排幼儿参观传统工艺展览、民间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欣赏传统艺术品。

还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家或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幼儿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传统技艺和创作经验。

这些活动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艺术学习机会和亲身体验,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和舞蹈等形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民间文化主题,展开艺术创作活动,如绘制民族画、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编创民歌舞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深入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通过渗透民间文化艺术,让幼儿从小接触、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资源,融入民间文化艺术元素,组织参观和体验活动,以及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达到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在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特别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更应该重视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因为这正是幼儿接触世界,学习文化的关键时期。

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策略,使民间艺术文化能够充分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从而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一、利用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孩子们通过游戏可以获得快乐、体验、学习、锻炼等多重功能。

而利用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游戏活动,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可以设计一些传统节日游戏,如抓周、踩高跷等,通过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还可以设计一些传统手工艺游戏,比如剪纸、画符等,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这样一来,孩子们既能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又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开展民间艺术文化主题活动除了游戏活动,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主题活动,以便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间艺术文化。

比如可以组织民间民俗知识大赛,让孩子们通过答题比赛的形式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可以组织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邀请一些擅长民间艺术的老师或者艺人来给孩子们表演一些传统的曲艺、杂技等,以此来教育和启发幼儿民间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邀请一些传统手工艺师傅来幼儿园,给孩子们做一些手工艺制作示范,比如陶艺、糖画、剪纸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引导孩子参与文化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文化课程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文化课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同样是极为必要的。

在幼儿园里,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民间艺术文化课程,比如教授一些民间歌曲、古诗词、传统故事等。

还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技巧,让孩子们学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制作。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一、通过艺术启蒙课程培养兴趣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艺术启蒙课程来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

在音乐课上,可以播放一些经典民间音乐,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在绘画课上,可以引导幼儿画一些民间艺术元素,如剪纸、中国画等,从中体验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手工课上,可以教授一些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激发幼儿对手工艺术的兴趣。

二、组织民间艺术展览和表演幼儿园可以组织民间艺术展览和表演,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民间艺术文化。

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或团队来幼儿园进行表演,如舞龙舞狮、变脸、传统戏曲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和观看,感受民间艺术的神秘和魅力。

可以在幼儿园内组织民间艺术展览,展示一些民间艺术品,如陶瓷、刺绣、剪纸等,让幼儿了解和欣赏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

三、开展传统民间游戏和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民间文化的乐趣和魅力。

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小游戏,如跳房子、双方对抗等,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游戏来了解和体验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幼儿亲身参与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和民间文化的魅力。

四、借助绘本和故事传递民间艺术文化通过绘本和故事的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和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选择一些以民间艺术为题材的绘本和故事书,如《三只小猪》、《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让幼儿通过阅读和听故事的方式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或爱好者来幼儿园讲述民间艺术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了解和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风采和文化内涵。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组织展览和表演、开展传统游戏和活动,以及借助绘本和故事等方式来实施。

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幼儿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进行讨论。

一、创造浸入式学习环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创造浸入式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可以通过布置民间艺术展示区、悬挂传统手工艺品、播放民间音乐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感受到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组织孩子参观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到传统手工艺作坊参观,感受传统工艺技艺。

通过亲身参与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融入民间文化艺术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文化艺术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在绘本故事、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方面融入民间文化元素。

在绘本故事中讲述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教授孩子们经典传统歌曲和舞蹈,引导孩子们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通过将民间文化艺术融入教学内容,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节日庆祝活动、传统手工制作比赛、传统音乐舞蹈演出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加强家园共育,共同培育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喜爱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加强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比如邀请家长来学校展示传统手工艺品、讲述传统民间故事,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引导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民间艺术文化是指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既可以增强幼儿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可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关于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幼儿园可以通过节日活动来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在中国,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幼儿园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学习民间舞蹈、唱民间歌曲等方式来庆祝这些节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

春节期间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剪纸、画春联,清明节可以组织扫墓活动并讲解清明节的由来,端午节可以教孩子们包粽子并学习《荷叶飘香》等端午节的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以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幼儿园可以通过艺术课程来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在幼儿园的艺术课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这些艺术课程,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绘画课上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等,让他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音乐舞蹈课上可以教孩子们学唱《茉莉花》、跳广场舞等,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在手工艺课上可以教孩子们学编织扎染、剪纸折纸等,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体会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以民间艺术文化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比如传统民间游戏、民间童谣游戏等。

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民间文化知识,比如“跳皮筋”、“踢毽子”等民间游戏,还可以教孩子们唱《小兔子乖乖》、《咿呀咿呀哟》等民间童谣,让他们体验到传统游戏和歌谣的魅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要想有效地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要积极引导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文化。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要想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深入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包括传统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间音乐舞蹈等。

只有教师自己对民间艺术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幼儿们去感受和体验。

可以增加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课程设置。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民间艺术文化课程,让幼儿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们更好地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也可以为他们以后深入学习文化奠定基础。

民间艺术文化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激发幼儿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方式,让幼儿们在玩耍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术文化。

可以组织幼儿们参与民间游戏,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民间音乐舞蹈等,让他们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可以通过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传播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幼儿园可以积极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到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文化教育中来,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来幼儿园做传统文化的讲解,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民间艺术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们在和家长、社区居民的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邓倩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民间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吸收和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进步文化。

高科技的技术,现代化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当代的孩子正被越来越多的洋食品、洋玩具包围着。

却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知之甚少,远离了曾影响了代代优秀人物的经典文学、国粹艺术,现代的家长也认为古典文学古老无用,无视甚至丢弃了我们民族最基本的文化支撑,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逐渐出现断层现象。

据此,根据我们根据实际,选择了适宜幼儿的民间传统文化。

一、将传统民俗文化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闲散环节中
这些环节我们主要安排传统民间游戏。

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在组织游戏时,我们注意在活动内容上要动静交替,在环节上过渡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时间,主要是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

如:晨间活动及离园活动等,幼儿在室内玩起了“拾子”“找东南西北”“拍大麦”等游戏,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玩“城门几丈高”“跳皮筋”、“老狼老狼几点钟”、“荷花荷花几月开”、“打宝”、“石榴花儿遍地开”等活动性强的游戏;餐前饭后幼儿玩了“翻绳”、“手影游戏”、剪纸等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
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很重要的是锻炼了幼儿的各种能力,使幼儿得到充分地自由和发展。

二、传统民俗文化和各领域教学的有机衔接
传统民俗文化可以融合到幼儿园的各学科中,如我们结合语言活动向幼儿传授民间童谣、民间传说,社会领域里我们向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的教育,通过制作、分享传统食品,让幼儿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的学习,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剪纸、欣赏等,让幼儿领略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健康活动中,我们结合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这样,通过民间游戏在各领域教学中的渗透,让民间游戏和各领域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向各领域渗透中,我们的策略是以主题内容为基准,把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该主题的综合活动中,这样,既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内涵,又保证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质量。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单独将传统民俗文化用于集体教学活动:探索和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反思。

我们整理出一部分适合进行集体教学的内容,并按年龄特点和领域进行分类,分析其任务、目的、玩法、规则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设计出适合幼儿主题教育的活动方案,形成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文化教育内容。

(二)将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一个主题开展活动:部分目标、任务一致的游戏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扩充主题教学内容。


中班主题活动《正月里》,我们选择了看戏、中国节、舞龙、舞狮等,整个主题选择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年”开展,这都是过大年时发生在幼儿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幼儿对它们比较熟悉,易于接受,又和民间的风俗习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将它们作为一个主题开展活动。

在元宵节来临时,我们组织幼儿包元宵、吃元宵,请家长帮助孩子做花灯,并让幼儿提着自己家做的各式花灯进行游园展示活动,并把花灯布置在活动室里,使幼儿都感受到了节日的浓浓气氛。

在端午节中让幼儿看老师裹粽子,制作香袋,观看赛龙舟的VCD,给他们讲屈原的故事。

在中秋活动中还开展了大带小的“中秋大团圆”活动等等。

(三)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中:在《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中,在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幼儿保护我们的地球,做个环保小卫士,生成了民间文学活动“大禹治水”。

生动的故事情节使幼儿明白了古人治水的不易。

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由于幼儿对风筝很感兴趣,而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为此,生成了“风筝”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欣赏风筝、放风筝、制作风筝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民间工艺的伟大。

在《有趣的动物》中把“老鼠嫁女”“守株待兔”等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寓言融入其中,使幼儿在风趣的故事中明白了一定的道理。

三、区域活动中有机地融合民间传统文化
如我们在区角开设了剪纸区,先是让幼儿跟着老师学,等有了一定基础后,我们投放了一些图谱,让幼儿自己边探索边学习,最后让
幼儿自己设计图样,这样由浅入深,既考虑到了幼儿发展的循序渐进,也照顾到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在益智区我们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各类棋盘。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绸扇、各种民间小乐器、各种脸谱、民间表演头饰等。

四、利用幼儿技能过关活动为载体,促进民间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开展
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但不与主题的活动相抵触,而且效果相当的理想,它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民间艺术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神话、歌曲、童谣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像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滋润了幼儿的心田。

大禹、精卫等让幼儿懂得了什么是不畏艰难。

《孔融让梨》又让他们知道了互相谦让的道理。

民间艺术教育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在许多发面都表现出了自信、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二)民间艺术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

民间艺术不是对民间生活的简单反映,民间艺术的美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民间艺术的美具有美学意义上的美的特征,民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美的感受和欣赏的过程。

因此,民间艺术就具有了美育的价值。

通过民间艺术活动,幼儿讲的多、唱的多、看的多、操作的多,极大的开阔了幼儿的审美视野,拓宽了审美认知领域。

(三)民间艺术活动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民间艺术本身就是综合的智慧。

民间艺术首先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民间艺术的价值不限于艺术和审美。

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活材料、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民间艺术之中。

因此,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

例如:民间文学中的“猜谜语”,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动脑,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训练了幼儿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兴旺,都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改变民间艺术“过时、老土”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艺术中的精华所在,使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能一代代的继承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