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BHAR法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发了菩提心之后, 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前面已经学完了前七品的内容, 今天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
此品一方面宣讲了如何安住禅修, 一方面宣讲了让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便。
菩萨的六度中, 静虑度属于第五度, 前面我们分析过, 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 这三者主要随顺于福德资粮, 而静虑度和智慧度随顺于智慧资粮, 精进度是二者的助伴。
在《入中论》中引用佛经的观点讲到, 布施、持戒和安忍主要是佛陀为在家行者宣讲的;而静虑度和智慧度, 主要是为出家的修行者宣讲的。
当然这是从主要角度而言, 并不是说在家修行者不能修持静虑、智慧, 出家修行者不能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
而是针对于各自不同的环境情况:在家行者的资具比较多一点, 但真正一心修寂止, 通过闻思修增长智慧的因缘不是特别具足, 所以主要是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出家修行者, 因为不是在世间工作, 没有很多资具, 所以主要是以法布施为主, 财布施等修法就不是特别地主要, 而应该在寺庙或寂静处, 一心一意地修持静虑, 长时间地依止清净善知识, 闻思修正法, 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 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闻思修, 增长智慧的侧面上。
但不管在家还是出家, 菩萨都需要圆满地修持六度。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的内容, 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
静虑、禅定、等持、寂止和三摩地等等很多名词, 都是表达一个内涵不同的侧面。
学习过《入行论》的人, 都知道在第八品静虑品中, 并没有讲很多修寂止的技巧, 比如, 观呼吸的方式, 或者专注一境禅修, 和一般禅定的技巧。
反倒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法、有情的执著, 以及怎样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 这方面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第八品的内容。
高含水原油的热化学破乳方法

收稿日期:2006-01-09作者简介:杨小刚(1980-),男,河北昌黎人,硕士研究生。
联系人:谭 蔚,电话:(022)27408728,E -mail:wtan@ 。
文章编号:1004-9533(2007)03-0236-04高含水原油的热化学破乳方法杨小刚,谭 蔚,谭晓飞(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针对高含水原油破乳中广泛采用的热化学法,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加入破乳剂量对破乳效果和破乳速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对一定量的原油乳状液,破乳剂用量均在一个最佳值;温度会影响破乳剂的最佳值,随温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破乳时所使用的破乳剂用量的最佳值降低;同时,加入的破乳剂量对乳状液脱水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原油;乳状液;热化学法;破乳中图分类号:TE868 文献标识码:AThermochemical Demulsification of High Water -Content Crude OilYANG Xiao -gang,TAN Wei,TAN Xiao -fei(School of Che mical Engi neering and Technology,Tianjin Uni 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Abstrac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rmochemical method in demulsification of high water -content crude oil,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and quantity of demulsifier on the de 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demulsification velocity were investigated.I t is sho wn that for a fixed amount of crude oil,there is an optimum quantity of demulsifier and it i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The optimal quantity of the de mulsifier for crude oi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quantity of de mulsifiers can also affec t the dehydration velocity of the e mulsion.Key words :crude oil;e mulsion;thermochemical method;demulsification 石油是一种重要资源和优质能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世界对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石油采收率,充分利用可采石油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内典讲座之研究

雖必而㈻謂世㆒
不泥舉之後之
可 背 , 契 機 亦 應 顧 到 。
︵ 不 知 變 通 ︶
執 ㈤ 玄 , 或 恐 益 其 眩 惑
︵ 迷 亂 而 沒 ㈲ 主 張 ︶
, 講
出 體 用 , 便 其 依 法 起 修 , 庶 乎
︵ 近 似 、 差 不 多 ︶
已 可 。 緣 初
士 居 多 , ㉂ 不 妨 如 法 衍
㈲。
切
比
居
本棘
︵
盜告
離 婁
責
素 ,
實 ,
喻 在
獨 處
,
銅 駝
晉 朝
婬
, 是
㆖
,白
見
暗
時
則﹂
索
戰
︾ ︶
當
衣 ,
解 獨
㆗ 也
, 也
不
指 ㆝
靖 知
︵ 同
爭 的
際所求解 車狀
如賴使 云為形 云
風 雲 , ㈰ 益 險 惡 , 海 ㆖ 交 通 , 時 生 梗 塞 , 教 ㆘ 法 幢
︵ 幢 , 圓 形 旗 幟 。 法 幢 , 喻 佛 法 ︶
㆞ 青 年 居 士 , 誤 聽 ㆟ 言 , 以 予 濫 竽 講 席 , 數 ㈩ 春 秋 , 疑 是 ㈻ 者 , 或
是 ㆘ ㆘ 之 法 , 要 以 略 勝 無 法 也 者 。
故 ㊢ 此 巴 ㆟
古 ㈹ 巴 蜀 為 蠻 ㆞ , 巴 ㆟ 指 蠻 ㆟ 。 ㆘ 里 巴 ㆟ , 今 以 喻 民 間 低 級 歌 謠
割 草 者 曰 芻 ; 採 薪 者 曰 蕘 , 合 指 割 草 打 柴 的 ㆟ 。 意 為 ㆞ 位 卑 賤 的 ㆟
之 忱 , 只 為 塞 責 於
)
(
心 實 皆 歉 且 愧 焉 。 第 以 經 ㈻ 如 海 , 正 慚 飲 不 及 瓢 , 本 應 藏 拙 , 不 當
出三藏记集 梁 释僧佑编 卷11

●卷十一中论序第一长安僧睿中论序第二昙影法师百论序第三僧肇法师十二门论序第四长安僧睿成实论记第五出论後记略成实论记第六新撰抄成实论序第七周颙诃梨跋摩传第八江陵玄畅作菩萨波罗提木叉後记第九未详作者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第十出戒前记比丘大戒序第十一释道安作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第十二竺昙无兰关中近出尼二种坛文夏坐杂十二事并杂事共卷前中後三记第十三摩得勒伽後记第十四出经後记善见律毗婆沙记第十五出律前记千律名号序第十六出贤劫经竺昙无兰○中论序第一△释僧睿《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
以中为名者,昭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
实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
其实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
夫滞惑生於倒见,三界以之而沦溺;偏悟起於厌智,耿介以之而致乖。
故知大觉在乎旷照,小智缠乎隘心。
照之不旷,则不足以夷有无,一道俗;知之不尽,则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
道俗之不夷,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
是以龙树大士,折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宾,丧谘询於朝彻。
荡荡焉,真可谓坦夷路於冲阶,敞玄门於宇内,扇慧风於陈枚,流甘露於枯悴者矣。
夫柏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侧陋。
睹斯论之宏旷,则知偏悟之鄙倍。
幸哉!此区区赤县,忽得移灵鹫以作镇,讠佥诐之边情,乃蒙流光之馀惠。
而今而後,谈道之贤,故可与论实矣。
云天竺诸国,敢豫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
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罗伽,秦言青目,之所释也。
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中。
其中乖阙烦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於经通之理尽矣。
文或左右,未尽善也。
《百论》治外以闲雅,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
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
予玩之味之,不能释手,遂复忘其鄙拙,托悟怀於一序,并目口义题之於首,岂期能释耶,盖是欣自同之怀耳!○中论序第二△昙影法师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
传心法要

传心法要黄檗山断际禅师著唐河东裴休集并序黄檗断际禅师宛凌录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
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
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耀,净无纤埃。
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运念即乖,然后为本佛。
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
四方学徒望山而趋,观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
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
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
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太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何如也?时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序。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
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
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
3 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講義(宗體篇)第一課總明宗趣甲一、依據甲二、宗趣甲一、依據此課程內容,乃依據弘一大師編之︽南山律在家備覽︾為底本,而加以糅合而成。
|唐道宣律師居終南山,後世因稱其撰述「南山律」。
南山以法華、涅槃義,而釋通四分律貫攝兩乘,囊包三藏,遺編雜集,攢聚成宗。
甲二、宗趣般若德 煩惱解脫德結業法身德生死(真如)法戒體戒行戒相第二課示相彰名甲一、正示戒法甲二、雜項料簡甲一、正示戒法言戒法者。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
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
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雖復凡聖通有此法。
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
』▲事鈔甲二、雜項料簡乙一、化教與制教差別乙二、戒法與世善差別乙三、遮戒與性戒差別乙一、化教與制教差別業疏云『自古詳教,咸分兩途。
化教則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
行教則局據出家,唯明修奉之務。
』化教│││││通道俗│開其信解│令開慧解,非對過立│十善五停等│用捨任緣制教〔行教〕││局道││制其修奉│持犯階定,隨過制約│開遮輕重等│違反有過▲資持云『問:五八二戒既是戒制,應是行攝。
答:化教所攝。
』乙二、戒法與世善差別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業疏云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
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
有本期誓▲戒有二義餘善反之,故不名戒。
遍該生境乙三、遮戒與性戒差別『明遮性者,由惡緣境,不可隨說。
以義收之,大分為二。
』▲戒疏云『言性惡者。
如十不善,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與不制,若作違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是故來制戒防約。
若不制者,業結三塗,不在人道,何能修善。
故因過制,從本惡以標名,禁性惡故名為性戒。
』『言遮惡者。
聖未制前,造作無罪。
由非正業,無妨福善。
自制已後,塵染更深,妨亂修道招世譏謗,故名遮也。
』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妄語。
▲(附)八關齋戒不飲酒、不著香花蔓香油塗身、不歌舞倡技、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
第三課略明戒德甲一、聖道本基甲二、戒有大用甲一、聖道本基『斯乃大聖降臨,創開化本。
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毗湿奴篇

! fÂ2bò6¯ ( 76Ã) ! U Ò -""" +Qþ' °tvw Áì摘W要:L在印2度教b三大教ò派中<,¯毗湿奴(教派<影Ã响)最大ý;(在f三Â大!神~体系!*中#,f毗Â湿!奴地Z位最º高¡。与
事件研究法详解(event study)

• Issues with the Time-line: - Defintion of an event: We have to define what an event is. It must be unexpected. Also, we must know the exact date of the event. Dating is always a problem (WSJ is not a good source -leakage). - Frequency of the event study: We have to decide how fast the informat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prices. We cannot look at yearly returns. We can’t look at 10-seconds returns. People usually look at daily, weekly or monthly returns. - Sample Selection: We have to decide what is the universe of companies in the sample. - Horizon of the event study: If markets are efficient, we should consider short horizons –i.e., a few days. However, people have looked at long-horizons. Event studies can be categorized by horizon: - Short horizon (from 1-month before to 1-month after the event) - Long horizon (up to 5 years after the ev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BHAR 法
本章导读:
事件研究法是探讨事件 (如合并、 收购、 收益公告或再融资行为等 )发生前后标的公司股票价格 (或企业价值 )反应的经验研究方法。
基于检验期的长短 ,事件研究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事件研究。
短期事件研究通常是指检验期小于一年的事件研究 ,而长期事件研究则是指检验期人于等于 1年的事件研究。
应该说 ,长期事件研究是对短期事件研究的延伸 ,其直接目的是检验公司事件 (如首发、 增发、 收益公告等 )的长期效应 ,但也间接地检验了市场有效性假说。
本章是第九章的一个延伸或补充。
11.1 BHAR 法简介
BHAR (Buy and Hold Abnormal Return ),即购入 -持有异常收益法。
无论是短期事件研究 ,还是长期事件研究 ,都包含以下六大步骤 ,即定义事件以及事件研究窗口、 选择研究样本、 选择望收益模型或基准收益率、 估计异常收益、 检验异常收益的显着性、 实证结果与解释。
然而 ,在长期事件研究中 ,正确选择期望攻益模型或基准收益率、 正确度量异常收益 ,以及正确看待异常收益的统计显着性 ,变得尤其重要。
(详细说明参考第九章) BHAR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t R 表示t 月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it R E 表示t 月样本公司的股票期望收益率,T 表示考察的时间区间。
11.2 BHAR 与CAR 的比较
CAR 法只是对收益的简单累积,没有考虑到上一个时间段的收益产生对下一个时间段收益的影响,不同时间段的收益的基础已经发了变化,即CAR 没有考虑复合效应对超额收益的影响。
举例说明如假设某公司四、五月份实际收益率分别为:15%和5%,而预期收益率为10%,则
CAR=(15%-10%)+(5%-10%)=0,
BHAR=(1+15%)(1+5%)-(1+10%)2=-0.25%
如果调整数据二者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11.3 BHAR 程序及解释
根据第九章方法计算出公司的预期收益收益以后,接下来就需要计算BHAR 。
计算BHAR 首要的步骤就是要解决连乘问题,而stata 中恰有一连乘命令prod 。
11.3.1 下载连乘函数prod
第一步:找prod 下载地址
第一种方法:在stata 命令对话框中输入如下命令: findit dm71,回车后弹出如下对话框。
(如图11.1)
图11.1
第二种方法:
⑴点击stata 菜单栏上的help(如图11.2),然后选择search
图11.2
⑵ 弹出如下对话框(如图11.3),选择search all ,在keywords 栏输入dm71,点击OK ,同样可以弹出如图11.1所示对话框。
图11.3
第二步,安装prod
⑴ 得到如图11.1后,可以找到以下网址:dm71 from (参见图11.1中黑色标记部分),点击后弹出如图11.4所示对话框。
图11.4
⑵点击click here to install 来安装prod 命令,如图11.5即安装完成,此时你可以在stata 命令栏中调用此函数了。
如11.5
注:此处只注明下载prod 函数,其他的的函数下载方法与此完全一样,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函数的名字。
11.3.2 prod 连乘函数的应用
根据第九章的事件研究法(短期)的相关步骤,我们可以用市场模型估计出公司i 第t 期的预期股票收益率)(it R E ,同时我们也具有公司i 第t 期的实际的股票收益率it R ,此时事件期的时间窗口为T 。
则计算BHAR 的基本命令如下:
sort dm date
/*对公司和日期排序*/
gen r 1=1+r
/*r 为实际公司的股票收益率*/
gen r 2=1+r_yq
/*r_yq 为公司的预期股票收益率*/
egen r 3 = prod(r 1), by(dm date)
/*求每个公司每个事件日的累计复合收益率*/
egen r 4 = prod(r 2), by(dm date)
/*求每个公司每个事件日的累计预期的复合收益率*/
gen R=r 4-r 3
/*计算B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