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工作室制度

名中医工作室制度
名中医工作室制度

名中医工作室管理制度暂行办法

一、医务处负责本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成立专家指导组负责工作室的业务指导工作。

二、各名医工作室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医务科协助联络各工作室交流学习、督促工作室继承人学习工作、协助各工作室开展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挖掘、建立医案数据库、申请报奖、流派源流探索等系列工作。

三、每一工作室确定一名工作室联络员,由联络员负责协调工作室内部工作。

四、培养对象自进入工作室起,3年内原则上不得中断学习。中断3个月以上或无故脱离本专业临床实践3个月以上者,终止其资格。

五、学生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共同门诊2个半天,

六、每周一次老中医查房,对疑难重症患者提出中医诊疗意见。

七、每月开展老中医学术思想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一次。

八、学习《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等四门经典课程

九、整理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应用于科室的诊疗工作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病种的体现导师学术思想的中医诊疗体系,三年内完成1---3个。

十、积极开展发挥中医内涵的新技术、新项目。要求3年内开展1---3项。

十一、每位继承人每年完成医案医话6篇,每位中青年医师每年须完成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专题论文一篇,三年内出版医案医话集或论文集一册。

十二、每位继承人每年度书写一份关于中医思考内容的文章,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但必须原创。

十三、收集整理导师手迹,包括导师亲笔书写的门诊病史,医案,医话;导师对医案或文章的批改;如要自己保留原件,请上交复印件。每年度至少10份。

十四、每年度各工作室要求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工作室成员人数一半的文章。其中一篇必须为导师经验或中医传承方面的文章。

十五、了解导师的学术渊源或流派传承,草拟一份学术沿革或流派沿革简介。如扶正法沿革,活血化瘀法沿革等

十六、同导师商讨,共同建立导师学术思想经验知识保护名录1--2份。

十七、在整理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三年内积极申报局级课题一项,或成果转化一项,或申请专利一项或,申报成果奖一项。

十八、各工作室常备三本记录本:查房记录,门诊日志,学术研讨记录。各工作室须认真做好记录,作为季度及年终考核的依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