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精)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制定目的有效防范和处置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
1.2 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46号)、《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令第98号)、《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13号)、《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启动本预案:(1)林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1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1万公顷以上。
(2)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新传入)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3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05万公顷以上。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类健康、从国(境)外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以及首次在我市范围内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不在本预案的适用范围内,按照国家林业局《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及有关应急预案处置。
1.4 灾害分级按照灾害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由高到低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Ⅰ级(特别重大):林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2.5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25万公顷以上;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新传入)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1.2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2万公顷以上。
Ⅱ级(重大):林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2.5万公顷以下,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2万公顷以上、0.25万公顷以下;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新传入)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9万公顷以上、1.2万公顷以下,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在0.15万公顷以上、0.2万公顷以下。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内附配置清单)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内附配置清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内附配置清单)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的属性: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林业有害生物通过直接取食林木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以一定方式从林木的上述器官、组织中吸取营养,致使林木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即对林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这样的生物,应该说是非常多的,因为林木作为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是其他很多异养生物存在的基石,数量繁多的异养生物都要通过“危害”林木获取营养而繁衍生息,这是自然世界的一个生态现象,大家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竞争生存。
如果没有人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的话,通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林业有害生物虽然“危害”林木,但却不置其于死地,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林业有害生物因而也可认为实际是“无害”。
另一个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从两方面看,一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是对人类利益相关的林木造成的危害。
森林里的物种是非常多的,其中只有少数是人类获得利益的目的物种,只有这些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来说才是“有害”,而其他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则无所谓“害”与“不害”。
二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对人类造成了利益损失,比如,病原物、害虫给水果造成了病斑、虫斑,对于果木的生长和繁殖来说影响不大,可以忍受,但对于人类来说,则影响了美观、销售,不能忍受,是有害的。
如白蜡虫、紫胶虫刺吸寄主植物,对寄主植物是有害的,但它们的分泌物白蜡和紫胶对于人类是有用的资源,因此这两种昆虫被定为益虫。
而如白僵菌,被广泛用于林业害虫防治,从这个角度讲,是有益的生物。
但是,假如森林旁有种桑养蚕,则会导致家蚕僵死,这时白僵菌对于蚕桑业是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18.09.13•【文号】林造发〔2018〕94号•【施行日期】2018.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18〕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充分发挥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作用,根据当前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况和防治工作实际,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特此通知附件: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9月13日附件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以下简称“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和趋势,给科学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心测报点的建设和管理。
本规定所称中心测报点是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分布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依托所在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设立的测报点,承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达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任务。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危害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
它们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
为了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推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制定针对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三、实施步骤1.确定普查区域:根据森林资源和历史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将普查区域划分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2.制定普查计划:根据普查区域的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具体的普查计划,包括普查的起止时间、普查人员的配备、普查方法和工具等。
3.组织普查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普查人员对有害生物的识别能力和普查方法的操作技能,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地普查:根据普查计划,组织普查人员进行实地普查。
普查人员应主动收集、记录有害生物的相关信息,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并进行标本采集和保存。
5.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确定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密度和季节变化等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编制普查报告:根据普查结果,编制普查报告,明确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等内容,提出防控建议和措施,形成科学、有针对性的普查报告。
7.报送上级部门:将普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和防控工作的参考。
四、普查方法1.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对林木的生长状况、树冠形态和叶片病虫害情况进行记录,获取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
2.陷阱设置:在普查区域内设置昆虫诱捕器或粘虫板,吸引有害昆虫并捕获,进行种类和数量的识别和记录。
3.标本采集:对发现的有害生物或可疑生物进行标本采集,同时记录其分布位置和数量,并进行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调查问卷:向林地管理者、农民和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并及时记录和汇总。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及功能需求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及功能需求目录1.有害生物管护监控系统总体构成 (3)1.1病虫害目前现状 (3)1.2信息化管护原理 (3)2.有害生物超远程监控系统 (5)3.有害生物巡护管理 (13)4.有害生物平台功能需求 (17)4.1有害生物管理 (17)4.2有害生物预警 (19)4.3有害生物报警 (22)4.4专家识别 (23)4.5预警报警查询 (26)4.6有害生物调查 (31)4.7小班有害生物查询 (33)4.8有害生物分布 (35)4.9有害生物统计 (35)1.有害生物管护监控系统总体构成1.1病虫害目前现状森林病虫害是继人为破坏、森林火灾之后,又一个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且近年来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森林火灾,给我国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可引起森林灾害的生物种类超过8000种,其中有害昆虫5000种以上,真菌、细菌等病原物约3000种,鼠类160余种主要的有害生物,即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有100余种;重大的有害生物,即严重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种类约50种,大规模频繁发生的森林病虫害有200余种,这其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毁坏造林绿化成果的有害生物约20余种;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经济损失大的有害生物超过100种。
20年来,森林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667万亩,受灾林区损失木材蓄积量达1500万亩,经济损失达 2.5亿美元。
中国现在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在世界上居第120位。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信息化管护原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新的数学分析预测理论、技术、方法的产生,病虫害的计算机分析预测、系统分析预测、计算机模拟预测等在病虫害测报工作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2021年天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2021年天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5.11•【字号】津农委计财〔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2021年天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切实做好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蝗虫不起飞为害,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2021年天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1年5月11日2021年天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以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蝗虫不起飞为害,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明确要求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级管理、科技支撑、绿色防控的原则,以稳固监测预警,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推进绿色防控为主要工作,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二、工作内容及目标(一)做好监测预警重点抓好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粘虫、棉铃虫、稻飞虱等40余种常发及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及普查工作。
一是继续保持全市77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基层监测点、2个农区鼠情监测点、30个东亚飞蝗监测点和100个外来有害生物阻截带监测点运行;二是继续为全市69个基层测报点和8个草地贪夜蛾成虫监测点更新、配备新型测报工具,做好测报设备的维修维护,保障监测数据的连续性、时效性及可用性,确保病虫测报准确率90%以上、病虫害信息发布及时率100%;三是在组织做好涉农区鼠情监测基础上,组织春季农区统一灭鼠,有效监控鼠害密度,降低鼠害危害损失。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 案
PPT文档演模板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 案
u (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u 根据2004开展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 天津市目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150种左右, 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美国白蛾、杨扇 舟蛾、春尺蠖、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 油松毛虫、杨树烂皮病等16种。
PPT文档演模板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 案
PPT文档演模板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 案
•表1、美国白蛾虫情调查表
•地点: 乡(镇) 村 •调查虫态:
寄主树种 调查株数 有虫株数 平均虫口密度 (头/株) 是否新扩散(是、否)
小班(路)
林龄(年)
调查面积(亩) 有虫株率(%) 虫情级别 (轻、中、重)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u (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开展情况
u 1.监测网络建设情况
u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包括市级森 防站一个,区县级森防站12个,各级测报 站、点158个、专职测报员30人、兼职测 报员156人。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9个, 市级中心测报点3个,区县级监测点94个, 乡镇监测点52个。
PPT文档演模板
白蜡吉丁
光肩星天牛
榆兰叶甲
春尺蠖
油松毛虫
杨扇舟蛾
单位:万 亩
红脂大小蠹
寄主 树面
积
0.21
0.40 0.14 0.10
0.06 1.33 2.24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及管理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及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基础,是林业部门进行多种规划的依据。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发生灾害之前或及时地采取治理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为巩固绿化成果和发展林业生产服务。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就是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之前,预先估测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以及分布、蔓延范围等。
并在掌握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害虫数量变动、病害流行规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出便于群众掌握的可操作性强的测报指标和方法。
一、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的内容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进行的程序,预测分析所需要参数,测报技术方法内容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是进行测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这里所讲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调查是对当前或近期一定时间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群发育阶段的种群密度,种群的繁殖速率,种群的存活率以及危害程度、发生范围等的调查。
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很多,可因有害生物种类及调查时期的病虫发育阶段而异。
其原则是方法以简单、操作方便,调查结果准确为标准。
对于病虫调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振落法、套环法、捕捉法、直查法、统计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分级取样(巢式取样)、双重取样、典型取样、分段取样、随机取样。
以上5种取样技术落到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时,还可以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进行调查。
在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中最常用的又有棋盘式、五点式、对角线式、平行线式、“z”字式等取样方法。
在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中根据调查的内容,方法和作用分为一般调查和系统调查。
一般调查:又叫面上调查。
适用于任何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测报对象、监测对象的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5月
一、基本情况
(一)林业资源现状 天津市农村土地总面积1092687公顷,截
止到2006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95333公 顷,林木覆盖率17.9%,活立木总蓄积 530万立方米。按优势树种统计,位于前5 位的是油松、柏树、栎类、杨树和柳树。
(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根据2004开展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
三、监测范围及主要监测对象
1.监测范围: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的164
个乡镇、街中所有有寄主分布的地段、场 所等,监测面积270多万亩,树种包括杨、 柳、榆、槐、椿、白蜡、油松、侧柏、泡 桐等。
2.主要监测对象:根据我市近年来林业有
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主要监测对象包 括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光肩星天牛、白 蜡窄吉丁、小木蠹蛾、油松毛虫、杨树烂 皮病、杨树溃疡病、六星黑点豹蠹蛾、春 尺蠖、松梢螟、舞毒蛾、天幕毛虫等。
2.监测程序
(1)确定应施监测种类及监测面积:各区
县根据辖区内上一年度林业有害生物的发 生情况制定本年度应施监测种类及监测面 积,并及时报市森防站核实、备案,经市 森防站确认后,以乡镇林业站或林场护林 员为主进行监测的,可分解下达到乡镇和 林场。
天津市2008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应施监测任务统计表
2008年各区县系统测报对象统计表
单位 测报对象 备注
蓟县森检站
宝坻区森检站 武清区森检站
美国白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
春尺蠖、杨树病害、杨扇舟蛾 春尺蠖、美国白蛾、杨扇舟蛾
宁河县森检站
静海县森检站 东丽区森检站 西青区森检站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
杨树病害、光肩星天牛 六星黑点豹蠹蛾 春尺蠖、杨扇舟蛾、光肩星天牛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自2006年起,我市相继为基层监测站配备
了小气候监测系统、系统虫情测报灯、昆 虫培养箱等各类监测设备789台(套)。这 些仪器设备的购置,大大提升了我市林业 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能力,为全市林业有害 生物的全面、实时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与目标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将本着及时、准确 掌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服务治 理、指导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建设, 突出国家中心监测点的骨干作用,重点抓好基层 监测点建设,以小班踏查为基础,推广应用监测 调查新技术,兼顾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实现 对主要病虫害的中、短期预报,确保监测工作安 排科学、落实到位,监测数据准确、及时,有效, 全面掌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和分布情 况,科学指导防治。
天津市目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150种左右, 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美国白蛾、杨扇 舟蛾、春尺蠖、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 油松毛虫、杨树烂皮病等16种。
(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开展情况 1.监测网络建设情况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包括市级森
防站一个,区县级森防站12个,各级测报 站、点158个、专职测报员30人、兼职测 报员156人。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9个, 市级中心测报点3个,区县级监测点94个, 乡镇监测点52个。
白蜡吉丁 单位 现有 林面 积 寄主 树面 积 应施 监测 面积 光肩星天牛 寄主 树面 积
9.50 23.89
单位:万 亩
杨扇舟蛾
榆兰叶甲 寄主 树面 积 应施 监测 面积
春尺蠖 寄主 树面 积
9.50 22.00
油松毛虫 寄主 树面 积
11.00
红脂大小蠹
寄主 树面 积
11.00
应施 监测 面积
四、监测网络建设及职责
(一)系统虫情测报
系统虫情测报主要由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及
市级中心测报点负责,每年按照国家对中 心测报点主要监测对象的安排,结合本市 近期防治重点,由市森防站下达系统测报 对象及测报任务,主要职责是掌握天津市 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对当年 发生期、发生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期 距法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发布短期生产性 预报,以指导防治。
津南区森检站
汉沽区森检站 大港区森检站
美国白蛾、六星黑点豹蠹蛾
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 白蜡窄吉丁、小木蠹蛾
(二)发生防治监测 1.监测内容 (1)发生情况监测:包括对林业有害生物
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进行实时监测调查,填入林业有害生物监 测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向乡镇政府及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防治建议。 (2)防治效果调查: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 行防治后,测报员要对防治效果进行抽样 调查,将防治效果(虫害死亡率或病害治 愈率)填入防治效果调查表,汇总后报上 级森防部门。
(3)灾害核实:在针对某一病虫害采取的
防治措施完成后,在其危害显露末期对危 害程度进行调查,危害程度在重度以上的 视为成灾,计入成灾面积。 (4)疫情报告:新发生危险性或突发性林 业有害生物疫情的,区县森防站必须在第 一时间电话报告市森防站,并将发生面积、 危害程度及防治对策及建议于5日内正式文 件报市森防站。
59.60
21.29 39.61 7.52 5.88 0.40 0.30 0.21 0.21
49.50
14.10 16.72 0.40 1.84
49.50
14.00 16.72 0.40 1.50
3.00
3.00
49.50
49.50
49.50
14.10
49.50
14.00 12.29
49.50
14.00 12.29
9.50 23.89
应施 监测 面积
9.50 22.00
应施 监测 面积
10.80
寄主 树面 积
9.98 17.97
应施监测面积 1代
9.90 17.97
2代
9.90 17.97
3代
9.90 17.97
4代
9.90 17.97
应施 监测 面积
11.00
蓟县 宝坻
92.70 37.97
武清
宁河 静海 东丽 津南
49.50
14.00 12.29
49.50
14.00 12.29
4.52
4.52
18.44
18.44
12.29
0.80
0.40
2.74
1.01
0.01
0.00
1.04
0.50
0.50
0.50
0.50
西青
北辰 塘沽 汉沽 大港 合计
9.84
12.20 2.10 4.90 8.36 301.97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