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

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

强度和刚度计算

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3.考核知识点:扭矩与扭矩图;切应力、剪切胡克定理;切应力计算公式;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刚度条件的简单应用。

4.考核要求:掌握扭矩计算与扭矩图绘制;了解剪切胡克定理;掌握切应力计算公式;能熟练地应用扭转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进行轴的计算。

第四章弯曲内力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的弯曲内力,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梁的内

力方程和内力图的画法,为强度计算打下基础。

2.课程内容: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矩,剪力方程,

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考核知识点: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运用弯矩、剪力

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4.考核要求:理解并掌握剪力、弯矩的概念及计算。能熟练求出梁任意截

面的剪力和弯矩;能正确写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熟练运用弯矩、剪力与分布

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五章弯曲应力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的弯曲应力,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方法,能对较简单的梁进行强度设计。

2.课程内容: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中性层,中性轴,抗弯截面系数,惯性矩,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梁的强度条件,弯曲强度计算。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弯曲中心的概念。

3.考核知识点:纯弯曲概念;中性层,中性轴,截面的静矩、形心、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定理;弯曲强度计算,抗弯截面系数。

4.考核要求:理解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弯曲强度条件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了解弯曲中心的概念。

第六章弯曲变形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的弯曲变形,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梁变形

的计算方法;能对梁进行刚度计算。

2.课程内容:梁的挠度,挠曲线,截面转角,转角方程,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边界条件,连续条件,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简单超静定梁。

3.考核知识点: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条件;简单超静定梁。

4.考核要求:理解梁的挠度与转角概念;掌握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能正确写出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会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会进行梁的刚度计算;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求解方法。

第七章应力状态理论、强度理论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点的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通过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应力的概念,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为构件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打好基础。

2.课程内容:一点的应力状态,复杂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的应力,主应力,主方向,主切应力及其方向,三向应力状态概念;广义虎克定律,体积应变,强度理论的概念及常用的强度理论。

3.考核知识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的概念;应力圆、斜截面上应力、主应力、主切应力、广义胡克定律;常用的强度理论。

4.考核要求:掌握一点的应力状态、复杂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主平面、主应力、主切应力、体积应变、强度理论等概念。熟练运用解析法和图解法分析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应力,主应力及主应力方向。会求解特殊的三向应力问题。理解并掌握广义虎克定律及其应用;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第八章组合变形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在基本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组合变形的强

度计算。通过学习,要求理解叠加原理,掌握常见的几种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2.课程内容:组合变形概念,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组合,偏心拉伸

(压缩),截面核心,弯曲与扭转组合。

3.考核知识点: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组合,偏心拉伸(压缩),弯曲

与扭转组合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4.考核要求:会用叠加原理及强度理论计算组合变形的强度问题。

第九章压杆稳定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研究轴向受压杆件的稳定问题,通过学习,了解

稳定概念,会计算简单的稳定问题。

2.课程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轴向受压杆件的临界压力和临界应力、长度系数及相当长度,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纵横弯曲的概念。

3.考核知识点:压杆稳定破坏;临界力,细长杆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范围;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折减系数法。

4.考核要求:掌握压杆失稳破坏的概念,会计算轴向受压杆临界载荷及临界应力,会进行稳定校核。

第十章能量法

1.学习目的与要求:能量法是求位移的普遍方法,用能量法求较复杂的位移及解超静定问题十分方便。要求至少掌握一种能量方法,并能用于解超静定问题。

2.课程内容:杆件的变形能;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单位力法或卡氏定理(任意一种);用能量法解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杆件变形能的计算;用单位力法或卡氏定理求结构的位移;用能量法解超静定问题。

4.考核要求:会求构件的应变能;至少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方法,会用能量法解超静定问题。

第十一章动载荷•交变应力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动载荷的概念;掌握惯性力问题、冲击问题的计算;了解提高杆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掌握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概念、持久极限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课程内容:动载荷,惯性力问题,冲击问题,静荷应力,动荷应力,动荷系数;交变应力,疲劳失效,疲劳极限,疲劳极限的影响因素。

3.考核知识点:惯性力问题,冲击问题,动荷应力,动荷系数;交变应力,疲劳失效的特征及失效机理,疲劳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4.考核要求:会计算惯性力问题;掌握几种常见冲击形式的动荷系数;理解疲劳失效的特点及原因;了解疲劳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列出了各章的考试内容及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制订本大纲的目的在于使考试命题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使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

系统学习教材,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了解:能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和计算,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里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综合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苏翼林,《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孙训方,《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都是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一般比例为:2:3:3:2。

3.本课程考试采用试题库出题,可采用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占25%)、计算题(占75%)三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考题型举例。

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材料力学》作为全日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等专业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专业学习所要求的基础力学知识。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掌握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为多学时《材料力学》课程(包括静力分析及材料力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1)将一般工程零部件或结构简化为力学简图的方法。 (2)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的概念及受力分析。 (3)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应力、位移及应变的计算及其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4)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简单图形的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和圆截面的极惯性矩的计算。用平行移轴公式求简单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型钢表的应用。(5)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建立变形条件,用变形比较法解轴向拉压超静定问题及简单超静定梁。 (6)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对组合变形下杆件进行强度计算。 (7)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及测定方法,电测应力分析技术,常用电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8)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9)弹性稳定平衡的概念,确定压杆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并进行压杆稳定性计算。 (10)受铅垂冲击时杆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11)用能量法求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2)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的涵义,交变应力下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3)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单位力法计算结构的位移。 六、考试题型 本考试采取计算题形式出题。 七、参考书目:材料力学本科通用教材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的与基本要求 《材料力学》是专业必修课,为考试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该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基本变形问题的内力、应力和变形求解;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压杆稳定等内容。通过该考试,能判别学生是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了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命题的指导思想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以及解决工程实际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 2、命题的原则 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5%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1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绪论、轴向拉压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25%左右) (1)识记: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截面上的内力计算;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 (2)理解:轴向拉压变形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应用: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计算;利用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解答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 2、圆轴扭转应力及变形计算(10%左右) (1)识记:外力偶矩的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应变计算。 (2)理解:扭矩和扭矩图的求解。 (3)应用: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3、弯曲内力、变形和应力计算(30%左右) (1)识记:弯矩和剪力的定义,弯矩和剪力正负号的判断;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弯曲正应力和剪应力的计算。 (2)理解: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提高梁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的措施。 (3)应用:利用微分方程、叠加法和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等方法绘制复杂受力梁弯矩图和剪力图;利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解梁的挠度;梁的强度校核。 4、应力状态分析和压杆稳定计算(10%左右) (1)识记: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2)理解:用解析法分析和图解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材料力学任务; (2)可变性的固体的基本假设; (3)内力、截面法、应力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拉伸与压缩 (1)轴向直杆的内力、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 (2)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 (3)轴向拉伸、压缩直杆的变形计算及抗拉、压刚度; (4)简单桁架的节点位移计算;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装配应力及温度应力; (5)低碳钢及铸铁等材料的机械性质,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3、剪切 (1)联接件剪切、挤压使用强度计算; (2)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4、扭转 (1)扭转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与扭矩图; (2)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条件,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3)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 5、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简单图形及组合图形的静矩、形心位置的计算; (2)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定义及其计算; (3)平行移轴公式及应用。 6、弯曲内力 (1)弯曲内力计算及剪力图、弯矩图; (2)分布载荷集度、剪力、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7、弯曲强度 (1)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 (2)弯曲切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 (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弯曲变形 (1)梁的绕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2)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刚度条件; (3)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4)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5)变形比较法求解静不定梁。 9、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

(1)应力状态概念,主应力,主平面及主单元体; (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图解法——应力圆; (3)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 (4)广义虎克定律及其应用; (5)各向同性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E、G、 之间的关系; (6)强度理论概念,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10、组合变形 (1)斜弯曲; (2)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3)圆轴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1、压杆稳定 (1)弹性压杆的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失稳及临界力概念; (2)细长压杆的临界力,长度系数; (3)临界应力,压杆的柔度,临界应力经验公式(线性公式),临界应力总图;(4)压杆的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题型结构 (1)基本概念题 (2)计算题 四、参考书目: 1、罗迎社主编《材料力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材料力学807 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是力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截面几何性质,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方法,压杆稳定等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材料力学概述:(熟练掌握) 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基本假设;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掌握)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力和热应力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剪切与扭转:(熟练掌握)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与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开口与闭口薄壁杆件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剪力流的概念;矩形截面杆件最大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圆及环形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四)弯曲内力:(灵活运用)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 (五)弯曲应力:(灵活运用) 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开口薄壁杆件弯曲,弯曲中心的位置,截面上切应力分布,弯曲剪应力及剪应力强度计算,组合梁的弯曲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六)弯曲变形(灵活运用) 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解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 (七)截面几何性质(灵活运用) 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简单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转轴和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 (八)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熟练掌握)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 (九)组合变形(灵活运用)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 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

材料力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固体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材料力学》考试要力求反映上述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材料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杆件的内力 1.杆件内力的一般描述截面法 1)轴力、剪力、扭矩和弯矩的概念 2)截面法求杆的内力 2.轴力与轴力图 1)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截面法求杆的轴力 3)轴力图画法 3.扭矩与扭矩图 1)扭转的概念 2)外力偶矩与输出功率、传动轴的转速间的关系 3)截面法求轴的扭矩 4)扭矩图的画法 4.弯曲内力与弯矩图 1)平面弯曲的概念 2)弯曲内力的概念 3)截面法求杆件的剪力与弯矩 4)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5)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6)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 7)简易法求剪力图和弯矩图

5.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1)平面刚架的内力 2)平面曲杆的内力 (二)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1.拉压杆的应力与强度 1)拉压杆的应力计算 2)拉压杆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 2.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及强度计算 1)圆轴扭转切应力计算; ①圆轴扭转切应力公式推导 ②切应力在横截面上分布规律 ③空心轴与实心轴的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数。 2)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 3.梁的弯曲正应力及强度计算 1)梁弯曲正应力公式计算 ①梁的弯曲应力公式推导 ②正应力在横截面上分布规律;中性轴的概念 ③矩形截面和圆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及弯曲截面系数。 ④梁弯曲时的强度校核、截面选择和许可载荷的计算; 4.梁的弯曲切应力及强度计算 1)梁弯曲切应力公式计算 ①梁弯曲时横截面上切应力计算公式应用 ②矩形截面梁曲切应力及最大切应力表达式 ③圆截面梁最大切应力表达式 2)梁弯曲切应力的强度校核 5.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1)剪切的实用计算与强度校核 2)挤压的实用计算与强度校核 (三)杆件的变形和简单超静定问题 1.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 1)轴向变形的计算 2)横向变形与轴向变形之间的关系 2.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1)圆轴扭转变形计算

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电力大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刘鸿文.《材料力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复习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于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问题有明确的概念,能熟练地对一维构件作应力、应变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了解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和结构的疲劳破坏现象,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需要在理解内力、应力及应变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杆件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梁平面弯曲变形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及常用的强度理论,压杆稳定问题等,熟悉杆件受动载荷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了解杆件疲劳强度的概念。 二、主要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固体变形的基本假设 1.3 内力,应力和截面法 1.4 位移,变形与应变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要点: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掌握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掌握用截面法求内力的方法。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2.3 直杆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6 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7 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 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9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 2.10 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 2.11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2.12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3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要点:掌握杆件轴向拉压变形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拉压变形时杆件截面上的应力及杆件的变形计算;掌握拉压、剪切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分析计算

807 材料力学 考试大纲要点

807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一、考试代码:807 二、考试课程: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 三、适用专业:车辆工程0802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机械电子 工程080202,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四、考试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弄清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 本方法,学会应用理论求解各种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是杆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以及材料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 五、题型结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以分析计算题为主。 六、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均为必答题。 七、答题时间:180分钟。 八、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材料力学的重要概念 1.主要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构件的模型简化,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构件基本变形形式。 2.基本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概念,材料基本假设,线弹性小变形,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概念,截面法,基本变形。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1.主要内容:轴向拉伸与压缩概念,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内力,横截面正应力、斜截面应力,材 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强度计算,变形能、应力集中概念,拉(压)超静定。 2.基本要求:轴向拉(压)概念,截面法、轴力,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单向拉压虎克定律, 拉压杆横截面正应力及变形公式,强度和刚度计算。 三、剪切和扭转 1.主要内容:剪切概念,剪切与挤压实用计算,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扭矩、扭矩图,薄壁圆通 扭转。圆轴扭转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密圈螺旋弹簧,斜截面应力及破坏分析、矩形截面杆扭转简介。 2.基本要求:剪切、挤压实用计算,扭矩、扭矩图,纯剪切概念,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应力和 变形公式及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斜截面应力及破坏分析。 四、截面的几何性质 1.主要内容:截面的静矩和形心,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角公式、主惯性 矩。 2.基本要求:截面形心的计算、组合截面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主惯性矩、形心主惯矩。 五、平面弯曲 1.主要内容:平面弯曲概念,计算简图,梁的内力(剪力、弯矩),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

804《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804《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及强度条件;拉压超静定问题。 2.联接件剪切、挤压强度计算。 3.圆轴扭转应力与变形,简单非圆截面扭转应力。 4.弯曲内力及剪力、弯矩图;弯曲正应力、切应力及弯曲强度计算。 5.弯曲变形的积分法与叠加法;超静定梁解法。 6.复杂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材料的强度理论。 7.斜弯曲、弯拉压组合及弯扭组合的强度计算。 8.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应力与变形的近似计算法。 9.压杆稳定的临界应力及压杆稳定校核。 10.疲劳概念,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疲劳极限及疲劳强度。 11.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二、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轴向拉压内力、应力、变形以及强度计算;会解决拉压超静定问题。 2.会对联接件进行剪切、挤压强度计算。 3.会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及变形;会应用圆轴强度和刚度条件进行设计和校核;了解简单非圆截面扭转应力。 4.会计算弯曲内力并绘制剪力、弯矩图;会计算弯曲正应力;会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了解弯曲切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5.掌握弯曲变形的积分法与叠加法;会解超静定梁。 6.掌握复杂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7.了解斜弯曲概念、会进行弯拉压组合及弯扭组合的强度计算。 8.掌握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应力与变形的近似计算法。 9.会求压杆的临界应力及进行压杆稳定校核。 10.了解疲劳概念,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疲劳极限及疲劳强度。 11.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掌握单位载荷法和莫尔积分;掌握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三、题型综合计算题 四、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任何包括大纲内容的教材

2024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2024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2024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近日发布,引起了广大考生的关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对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的一些解读和分析。 首先,从知识点来看,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和复合材料力学。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涉及。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其次,从题型来看,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两种类型。选择题主要测试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题则更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解答题目中。 再次,从考试要求来看,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材料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最后,从备考策略来看,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注重对知识点的学习外,还需要注重对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同时,还可以通过做一些历

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是一个全面而又有挑战性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83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21 学院名称: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31材料力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及要求 通过笔试,全面衡量和考核考生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理论的程度;着重观察其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熟练程度;也注意辨析其计算能力和掌握的实验分析能力的情况。本大纲在专家相应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应考中提供一个关于内容、重点等等方面的参考。 二、考试形式与考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范围 第一章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的任务,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杆件的几何特征,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应力,拉(压)杆的变形,拉(压)杆的应变能,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及安全因数、许用应力,应力集中的概念。 第三章扭转 薄壁圆筒的扭转,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图,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及强度条件,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第四章弯曲应力 对称弯曲的概念,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设计。 第五章梁弯曲时的位移 挠度及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梁内的弯曲应变能。 第六章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拉压超静定问题,扭转超静定问题,简单超静定梁。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各种强度理论的应用。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扭转与弯曲,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铆钉连接计算。 第九章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中心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及压杆的长度因数,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计算,压杆的合理截面。 第十章截面的几何性质 截面的静矩和形心位置,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截面的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四、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Ⅰ)第五版,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805_材料力学

805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1、绪论: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虎克定律。 2、轴向拉伸和压缩:概念和实例、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许用应力、强度条件、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拉伸和压缩时的静不定问题。 3、剪切,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4、扭转,外力偶矩与扭矩的计算、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 5、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和形心、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主惯性轴、主惯性矩。 6、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剪力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7、抗弯强度: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抗弯强度计算、提高抗弯强度的措施、弯曲中心。 8、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梁的刚度条件、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式、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9、应力状态理论: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 三向应力状态简介、平面应变状态分析、广义虎克定律、变形比能。 10、组合变形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强度理论的概念、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扭转和弯曲的组合。 11、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持久极限、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持久极限曲线。 12、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不同杆端约束细长压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压杆稳定性计算。 参考书:《材料力学》(Ⅰ、Ⅱ册)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024考研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 一、静力学部分 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 2. 弹性体的受力分析和变形 3. 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平衡问题 二、拉伸与压缩 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杆件的强度计算 2. 应力状态的分析与安全系数 三、扭转与弯曲 1. 扭转的概念和扭转变形计算 2. 弯曲的概念和梁的弯曲变形计算 3. 弯曲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四、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 1. 应力状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度理论的应用和工程应用分析 五、能量方法与静不定结构 1. 能量方法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 2. 静不定结构的分析方法 六、连接与轴的应力计算 1. 焊接、胶接等连接的应力计算 2. 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七、压杆稳定问题 1. 压杆稳定的概念和临界载荷计算 2. 工程中压杆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

1. 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考生能够应用静力学公理、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强度条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考生能够根据拉伸与压缩、扭转与弯曲等实验结果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4. 考生能够掌握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能够应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5. 考生能够应用能量方法和静不定结构分析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6. 考生能够正确分析各种连接和轴的应力,并能够进行强度计算。 7. 考生能够掌握压杆稳定问题,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题型与难度要求】 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 2.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强度条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 3.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拉伸与压缩、扭转与弯曲等实验结果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以及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的应用,难度中等偏高。 4. 分析题:考察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高。 【注意事项】 1. 考生需要正确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考生需要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3. 考生需要注重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中南大学材料力学大纲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8《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土木建筑、交通运输、采矿地质、机电机械、材料和力学等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材料力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材料力学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以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的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明确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熟练应用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要求考生: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能熟练地作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并进行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计算。 3、掌握应力状态理论,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的计算。 4、掌握简单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5、了解能量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6、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掌握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 7、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匀速转动及受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8、了解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基本概念,疲劳极限与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交变应力约15 % 截面几何性质约 5 % 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约30 % 组合变形、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约20 % 能量方法、静不定结构约10 % 动载荷约10 % 压杆稳定约1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计算题 Ⅴ.考查内容 (一)材料力学概述 材料力学的任务与该课程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的概念。 (二)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变形,纵向变形与横向变形,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节点位移计算方法;拉压超静定问题,温度应力及装配应力;结构优化设计的概念;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三)扭转 扭转概念,扭矩及扭矩图,纯剪切,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与应变,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矩形截面杆的扭转,开口、闭口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简介。 (四)弯曲内力 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弯矩图,画曲杆、刚架内力图。 (五)弯曲应力

大连理工829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829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下面是大连理工829材料力学考试大纲的大概内容。 1. 弹性力学基础 - 弹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和应力应变关系 - 线性弹性材料的本构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 - 弹性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 弹性力学中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应用 2. 塑性力学基础 - 引入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 塑性流动规律和本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 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塑性力学中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应用 3. 板材和薄壁结构的弯曲与扭转 - 板材和薄壁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基本理论 - 弯曲和扭转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 - 弯曲和扭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 薄壁结构的屈曲和稳定性分析 4. 柱、梁和桁架的受力分析 - 柱、梁和桁架的受力分析基本理论 - 柱、梁和桁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 - 柱、梁和桁架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 柱、梁和桁架的屈曲和稳定性分析 5. 弹塑性力学 - 弹塑性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本构关系 - 弹塑性力学中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应用 - 弹塑性材料的屈服和稳定性分析

6. 韧性和脆性材料的断裂力学 - 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韧性和脆性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机制 - 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 断裂力学在材料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7. 动力学 -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和应用 8. 复合材料力学 -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 - 复合材料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 - 复合材料的屈曲和破坏分析 以上是大连理工829材料力学考试大纲的大概内容。这门课程主 要介绍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 面了解材料在受力下的行为和性能,并能够进行相关工程计算和分析。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材料力学》2021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大纲《材料力学》(2021版) Ⅰ.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土木水利工程类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专题内容与方法; 2.正确理解杆系结构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3.准确灵活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计算的方法; 4.科学建立杆件安全失效准则和综合分析评价其安全性与经济性。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基本题60分,综合题90分 1. 填空题,共30分。 2. 选择题,共30分。 3. 作图题,共20分。 4. 计算分析题,共70分。

Ⅲ.考查内容(例) 材料力学考察知识点主要有:1. 轴向拉伸内力、应力与变形计算;2. 扭住内力、应力与变形计算;3.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4. 弯曲应力与变形计算;5. 简单超静定相关内力、应力与变形计算;6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 组合变形;8. 压杆稳定等知识点。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与方法 1. 材料力学基础:变形固体基本假设、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杆件拉压、圆轴扭转内(应)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与胡克定律及材料的力学性质;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 2. 截面的几何性质:主要包括用平行移轴定理求图形的惯性半径、惯性矩与极惯性矩、截面核心等;特别是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 3. 杆件内力计算方法: 杆系结构的内力方程及内力图(拉压、扭转、剪切、弯曲四种基本变形的轴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及荷载内力微积分关系及其灵活运用与控制截面的确定。 4. 杆件变形计算方法:杆系结构的变形计算(拉压、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特别是复杂结构与荷载作用下梁变形计算的叠加法灵活运用;梁弯曲形状和弯矩图的关系等。 5. 杆系结构应力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求解杆系结构在基本变形下的截面应力,以及在组合内力作用下应力计算;基本变形下杆件强度条件的建立及应用。包括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条件下杆件截面正应

材料力学性能大纲(详细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材料力学性能大纲(详细版)

八、 考试要求 (1) 理解并掌握材料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与断裂等基本力学行为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本质,并进一步了解应力状态、试样几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2) 熟悉材料常用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测试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范围,具有按照实际工作条件正确选择试验方法和指标进行材料测试、评价及选择材料的能力,并了解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九、考试内容 1.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1) 掌握静载拉伸试验方法与拉伸性能指标的含义及测定,熟悉典型材料拉伸变形断裂行为与应力-应变曲线; 曲线分为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颈缩-不均匀塑性变形-断裂几个阶段。 基本的力学状态参量包括应力和应变。应力包括工程应力和真应力。工程应力0 F P =σ,真应力F P =σ,应变包括工程应变0l l ∆=δ,真应变00ln l l l dl l l ==⎰ε 力学状态参量的变化临界值为力学性能指标。

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的最大应力;-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的点。 弹性极限: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屈服强度:开始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抗拉强度:最大载荷对应的工程应力。 延伸率:00l l l k k -=δ 断面收缩率:00A A A k -=ϕ 处理物理意义,还应了解工程意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反映了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2) 熟悉压缩、弯曲、扭转试验原理、特点及应用,了 解应力状态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21 31max σστ-= 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引起材料屈服; )(321max σσνσ+-=S 第二强度理论,最大相当正应力引起 材料正向断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意义在于此值大,则切应力分量大,产生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