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通用版
钛合金表面清理工艺研究

钛合金表面清理工艺研究作者:马学宇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03期摘要: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特性,在航空产品中广泛应用于制造压气机部件,如叶轮、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铸钛压气机机匣、中介机匣、轴承壳体等。
但是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
切削液中的氯化物使用时还可能分解或挥发有毒气体,产生应力腐蚀,切削后应及时用不含氯的清洗剂彻底清洗零件,清除含氯残留物。
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铅或锌基合金、铜、锡、镉制作的工、夹具与钛合金接触会改变钛合金表面金属性质状态。
因此,钛合金零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与污染物接触,或者应消除已经被污染的表面。
文章研究了钛合金零件在机械加工中、装配、热处理、检测、洗涤和包装过程中表面清理方法。
关键词:钛合金;表面清理;工艺1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特性,在航空产品中广泛应用于制造压气机部件,如叶轮、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铸钛压气机机匣、中介机匣、轴承壳体等。
但是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
切削液中的氯化物使用时还可能分解或挥发有毒气体,产生应力腐蚀,切削后应及时用不含氯的清洗剂彻底清洗零件,清除含氯残留物。
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铅或锌基合金、铜、锡、镉制作的工、夹具与钛合金接触会改变钛合金表面金属性质状态。
因此,钛合金零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与污染物接触,或者应消除已经被污染的表面。
目前随着钛合金零部件的大量生产,抗疲劳制造概念在航空企业中逐步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对零件表面状态的要求愈来愈高。
在2010年以来,各航空企业分别对钛合金零件按照理论分析提出一些制造过程中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艺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控制措施水平参差不齐,还不够完善和系统。
对于钛合金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防污染方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本文通过研究典型的钛合金叶轮在加工中进行抗污染工艺策划,重点清理钛合金零件在加工中污染的来源,采取抗污染措施,阐述钛合金零件在加工中抗污染技术。
钛和钛合金板的酸洗工艺分析

73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钛和钛合金板的酸洗工艺分析王恺婷(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13)摘 要:钛和钛合金板作为重要的材料,酸洗工艺是钛和钛合金板应用中的重点领域。
文章简要介绍了钛和钛合金板的性能优势、应用领域、应用性质等基本情况。
具体分析了对钛和钛合金板进行酸洗处理的目的、影响酸洗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在线酸洗表面缺陷、问题,以及操作中的重难点,最后对钛和钛合金板的酸洗工艺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期为钛和钛合金板的酸洗工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钛和钛合金板;酸洗工艺;中厚板中图分类号:TG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3-0073-2收稿日期:2021-07作者简介:王恺婷,女,生于1987年,汉族,甘肃镇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钛及钛合金板材轧制及后续处理。
钛和钛合金板在工业、航空等领域十分常见,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等优势,成为广泛应用的优质材料[1]。
但是,由于钛合金在经过热处理之后,往往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不仅对于钛合金的外观产生影响,而且对于钛合金与其他涂镀层的表面结合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酸洗就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 钛和钛合金板的基本情况介绍1.1 钛和钛合金板的性能优势钛和钛合金板不仅质量轻,而且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无毒无害,即使在高盐度、高腐蚀性的海水环境下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2]。
并且,钛和钛合金板具有的非磁性、线膨胀系数小等特点,使得钛和钛合金板成为深受航空航天领域青睐的材料。
1.2 钛和钛合金板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性质钛和钛合金板的产品种类丰富、性质稳定,应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化学化工等领域[3]。
钛和钛合金板作为一种轻金属材料,在军用、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 钛和钛合金板的酸洗工艺分析2.1 对钛和钛合金板进行酸洗处理的目的钛是ⅣB 族金属,当处于高温环境下时在性质上更加活泼,容易与周围的接触物质进行有效反应,形成氧化作用,进而形成表面氧化皮。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液组成及工艺流程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液组成及工艺流程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液50---100%
使用温度
10-30℃(摄氏度)
浸渍处理时间10秒–3分钟(根据工件表面状况选定)
刷涂处理时间20秒-3分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刷涂一至两次)
操作工艺流程
取钛或钛合金工件(必须表面无油污的钛或钛合金工件,如有油污需要先脱脂处理,经过喷砂的钛或钛合金一般也需要脱脂处理)——水洗——水洗——浸泡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光亮剂或刷涂(可以带上厚皮手套用棉布条或毛刷蘸上工作液均匀刷涂工件表面)——水洗——水洗——干燥——下道工序(如研磨抛光等)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液是一种新型的酸洗液,对于钛及钛合金有很好的去除表面氧化皮、污染层等作用,且有很好光亮的作用。
经过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光亮剂处理后的工件光泽度、塑性、弹性、脆性均好,且能增强抗氧化性能,有效的提高了工件的中性盐雾能力等。
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光亮剂不含六价铬等有毒离子,符合ROHS法令,能通过SGS检测认证。
常温操作,使用方便。
得到平滑光亮的表面,减少了脏物等的积聚和粘附,改善了工件的表面性状和适合性,提高了工件的耐磨、耐蚀和抗应力疲劳等理化特性。
经DW-2014钛及钛合金酸洗液处理的钛合金表面,符合MSDS化学品安全报告。
钛合金热成形零件酸洗工艺

钛合金热成形零件酸洗工艺发布时间:2023-02-02T07:23:00.07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8期作者:林松野[导读] 本文简述了钛合金热成形零件酸洗的一般工艺流程,林松野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66摘要:本文简述了钛合金热成形零件酸洗的一般工艺流程,针对钛合金热成型零件酸洗过程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注意事项。
关键词:钛合金;热成形;酸洗;氧化皮;热碱洗前言钛属于ⅣB族金属,在高温下性质活泼,容易受到与其接触物质的污染,可与CO、CO2、O2、H2O、NH3等物质发生反应[2]。
钛合金在成形时与上述物质反应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皮。
氧化皮形成的同时,其中的C、O、N、H可向基体内部扩散,形成一层高硬度、高脆性的富氧层,通常称之为α层,其深度与合金的化学成分、加热温度时时间有关,可在0.01~2.00mm范围内波动。
α层在后续的零件机械加工、使用过程中易造成裂纹并延伸至基体中,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能下降,特别是氢脆,容易造成设备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通过特定的酸洗工艺将氧化皮和α层去除[3]。
1 工艺流程简介根据HB/Z344-2001《钛合金酸洗工艺及质量检验》及其他相关标准,钛合金酸洗一般工艺流程为:零件验收→有机溶剂预清洗→装挂→化学除油→温水洗→冷水洗→去除氧化皮→酸洗→冷水洗→后处理→干燥→质量检验。
下面对主要工艺过程进行说明。
1)有机溶剂预清洗和化学除油钛合金在热成形过程中常用石墨水剂、氮化硼等涂敷零件表面。
热成形后零件表面会留有大量石墨和氮化硼粉末,如果直接使用化学除油溶液进行清洗会很快导致溶液变得浑浊不堪,过早报废,所以常用汽油、乙醇、丙酮等溶剂进行清洗,然后再使用化学除油溶液进行清洗。
常用的化学除油工艺如下:三聚磷酸钠(Na3PO4·12H2O)40g/L~60g/L碳酸钠(Na2CO3·10H2O) 40g/L~50g/L硅酸钠(Na2SiO3·nH2O) 25g/L~35g/L温度 60℃~90℃除油时间 15min~30min在化学除油溶液中浸泡之后,先使用温水进行浸泡,然后在冷水中进行清洗,彻底将污染物除去。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钛合金酸洗工艺及设备的研究酸洗也称为除灰、除渍及光化处理。
铸造过程中,钛合金工件表面会形成不溶性氧化层,这层氧化物,只是附着在工件表面上的一层疏松组织,必须采用酸洗的方法将其清除。
酸洗也可称为酸出光,在很多行业标准中都是采用酸出光这一称谓。
本文首先对酸洗的理论进行概述,其次提出一种钛合金的酸洗工艺,并结合该酸洗工艺对酸洗设备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分析酸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酸洗理论概述1.1.酸洗的内涵酸洗包括:酸浸、酸洗和酸洗。
1.1.1.酸浸:将金属浸泡在酸液中,长时间浸泡,清除较厚的氧化物。
例如,在冷轧之前,对热轧钢板进行酸洗,以去除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和氧化皮。
1.1.2.酸洗:用于金属设备除垢,它也可用于长时间浸泡在酸中,就可以清除的金属氧化物。
如进行电镀、涂装、磷化前氧化皮和锈的清除,钛表层氧化物的去除。
1.1.3.酸沾:金属件在加工和短时存放过程中,可能在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物层,此时,只有用浓度较低的酸溶液擦拭金属表面,才能去除氧化层。
如焊接或热加工而在金属表面产生的变色部分和氧化皮的清除。
1.2.酸洗原理1.2.1.解体金属表面氧化层中各种溶于酸的氧化物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在水中的金属盐,并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以去除氧化皮,这种作用,一般称作解体。
1.2.2.机械剥离金属表面氧化层中除各种氧化物外,还夹杂着部分的金属单质,并且氧化层具有多孔性,酸溶液通过氧化层的孔隙和裂缝与氧化层中的金属或基体元素相互作用,并相应产生大量的氢气。
由这部分氢气产生的膨胀压力,就可以把氧化层从金属表面上剥离下来。
这种通过反应产生氢气的膨胀压力把氧化层剥离下来的作用,一般称为机械剥离。
1.2.3.减少金属与酸作用时,首先产生氢原子。
一部分氢原子相互结合成为氢分子,促使氧化层的剥离;另一部分氢原子靠其化学活泼性及很强的还原能力,将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和盐还原为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低价金属氧化物和盐。
钛合金化学酸洗 标准

钛合金化学酸洗标准
钛合金的化学酸洗通常是指通过使用酸性溶液去除表面氧化物、锈蚀和其他杂质的过程。
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和行业规范而异。
以下是一般性的参考标准,但请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查阅相关行业或公司的规范:
1.ASTM标准:
•ASTM B600 - 18 Standard Guide for Descaling and Cleaning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Surfaces
•该标准提供了在钛和钛合金表面去除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指南,包括化学酸洗的一般性要求。
2.AMS标准:
•AMS 2488 - Passivation of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这一标准规定了在钛和钛合金上进行通用腐蚀抛光和去污的要求,尽管它主要关注的是对钛合金的钝化处理。
3.ISO标准:
•ISO 15730 -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
Processing of Wrought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该标准提供了有关钛合金的各种处理方法的指导,其中可能包括化学酸洗的相关内容。
4.行业规范:
•根据具体应用领域,例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可能存在特定的行业规范或公司标准,建议查阅相应的技术文件或规
程。
在进行任何化学处理之前,请务必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执行,确保操作安全、环保,并达到所需的产品质量标准。
此外,酸洗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废液的环保处理,以及工人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背景介绍钛合金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的工程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不过,在钛合金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表面氧化层、杂质等不良物质,需要通过酸洗工艺去除。
因此,研究和掌握钛合金酸洗工艺及设备,对于提高钛合金制造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钛合金酸洗工艺酸洗即利用酸性液体腐蚀表面的不良物质,进而达到清洁表面和提高表面质量的目的。
酸洗工艺是钛合金制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挥发性。
因此,在酸洗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安全措施。
钛合金酸洗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准备酸洗液、清洗、酸洗、冲洗、中和等。
一般而言,酸洗液采用盐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具有强腐蚀性,需要特别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清洗步骤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杂物和油污等,也是酸洗前的准备工作,这个步骤需要使用去离子水或工业用水。
酸洗过程中,钛合金表面会被腐蚀成粗糙的花纹,因而需要进行中和工作,中和过程需要使用稀碱或者去离子水。
钛合金酸洗设备为了保证酸洗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钛合金酸洗设备也需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化。
钛合金酸洗设备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腐蚀抗性:钛合金酸洗设备需要具有高的腐蚀抗性,能够多次使用酸洗液而不受影响。
•稳定性:钛合金酸洗设备需要具有高的稳定性,确保在酸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合理的构造:设备的构造需要合理,既能保证设备的操作方便,又能保证操作过程安全和准确。
•健康安全:钛合金酸洗设备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问题,例如需要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穿戴防护服、戴防护呼吸器等。
钛合金酸洗工艺及设备的研究进展当前,国内外对于钛合金酸洗工艺及设备的研究日益深入。
在钛合金酸洗设备方面,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钛合金酸洗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国内钛合金酸洗设备已经具有一定的进展,在设备结构和控制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钛合金酸洗工艺方面,一些新的方法和工艺也开始出现,如等离子体酸洗、氢氟酸酸洗等,这些新的工艺和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少实际应用。
酸浸钛精矿实验报告

酸浸钛精矿实验报告1. 背景酸浸是一种重要的矿石浸取方法,可以用来提取含有钛的矿石。
钛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钛源,可用于制备钛及其合金,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酸浸钛精矿的浸取效果,并研究影响浸取效果的因素。
2. 实验分析2.1 材料和设备•钛精矿样品:本实验采用商业化钛精矿作为研究对象,其粒度为200目。
•酸浸液:采用浓硫酸作为酸浸液,浓度为95%。
•反应设备:实验采用密闭式反应釜进行酸浸实验。
2.2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钛精矿样品称取入反应釜中。
2.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使得硫酸和钛精矿的质量比为3:1。
3.将反应釜密封,并加热至70摄氏度,并保持恒温反应24小时。
4.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取出,过滤得到溶液。
5.将溶液进行分析测试,得到钛浓度和钛收率。
2.3 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钛浓度和钛收率的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批次钛浓度(g/L)钛收率(%)1 120 852 130 883 128 86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通过酸浸钛精矿可以得到较高的钛浓度和钛收率。
平均钛浓度为126g/L,平均钛收率为86%.2.4 结果讨论酸浸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钛精矿浸取方法,能够高效提取钛元素。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浓硫酸进行酸浸可以获得较高的钛浓度和钛收率。
这是由于浓硫酸对钛精矿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可以将钛元素溶解出来。
此外,实验参数的选择也对酸浸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硫酸和钛精矿的质量比为3:1,并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
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前期的实验经验和文献研究。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优化酸浸效果。
2.5 建议基于以上实验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浓硫酸进行钛精矿的酸浸,以提高钛浓度和钛收率。
2.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其他酸浸条件对钛浓度和钛收率的影响,例如酸浸液浓度、酸浸时间等。
3.实验中的钛浓度和钛收率可以作为评价酸浸效果的指标,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不断优化提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25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酸洗也称为除灰、除渍及光化处理。
钛合金工件在在铸造过程中会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不溶性的氧化物层,这层氧化物,只是附着在工件表面上的一层疏松组织,必须采用酸洗的方法将其清除。
酸洗也可称为酸出光,在很多行业标准中都是采用酸出光这一称谓。
本文首先对酸洗的理论进行概述,其次提出一种钛合金的酸洗工艺,并结合该酸洗工艺对酸洗设备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分析酸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酸洗的理论概述
1.1.酸洗的内涵
酸洗包括:酸浸、酸洗和酸沾。
1.1.1.酸浸:将金属浸泡在酸液中,长时间浸泡,清除较厚的氧化物。
如冷轧前热轧钢板酸浸脱除轧制过程中产生的鳞皮和氧化皮。
1.1.
2.酸洗:用于金属设备除垢,也用于不需要长时间用酸浸泡,就可以清除的金属氧化物。
如进行电镀、
涂装、磷化前氧化皮和锈的清除,钛表层氧化物的去除。
1.1.3.酸沾:金属件在加工和短时存放过程中,可能在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物层,这时只需要用浓度较小的酸溶液在金属表面擦拭就可除去氧化物层。
如焊接或热加工而在金属表面产生的变色部分和氧化皮的清除。
1.2.酸洗原理
1.2.1.溶解作用
金属表面氧化层中各种溶于酸的氧化物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金属盐而溶解于酸溶液内从而去除氧化层表皮,这种作用,一般称作溶解作用。
1.2.2.机械剥离作用
金属表面氧化层中除各种氧化物外,还夹杂着部分的金属单质,并且氧化层具有多孔性,酸溶液通过氧化层的孔隙和裂缝与氧化层中的金属单质或基体单质作用,并相应产生大量的氢气。
由这部分氢气产生的膨胀压力,就可以把氧化层从金属表面上剥离下来。
这种通过反应产生氢气的膨胀压力把氧化层剥离下来的作用,一般称为机械剥离作用。
1.2.3.还原作用
金属与酸作用时,首先产生氢原子。
一部分氢原子相互结合成为氢分子,促使氧化层的剥离;另一部分氢原子靠其化学活泼性及很强的还原能力,将高价金属的氧化
物和高价金属盐还原成易溶于酸溶液的低价金属氧化物及低价盐。
2.钛合金的酸洗工艺及设备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较高的工作温度范围、比强度高,铸造可直接形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近净尺寸或净尺寸的结构件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行业。
2.1.钛合金的酸洗工艺
由于钛及钛合金零件在生产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氧化层或其它污物,并且零件表面的氧化层对零件的性能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在喷砂工序后铸件需进行酸洗。
酸洗不仅能去除钛及钛合金零件表面的氧化层和其它污物,还可以根据技术要求的壁厚去除少量的钛和钛合金材料。
如果酸洗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会给后续加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酸洗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钛可与盐酸、硝酸、氢氟酸等各种酸发生反应,由于硝酸盐溶解度大,同时硝酸又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因此它对氧化物的溶解性较强。
一些用盐酸溶不了的金属氧化物和垢物,常用硝酸溶液来进行酸洗。
所以钛合金的酸洗选用硝酸配氢氟酸来进行。
酸洗液中硝酸与氢氟酸的配比要达到15:1以上。
钛与酸反应公式如下:
3Ti+4HNO3+4H2O=3H4TiO4+4NO (1)
3Ti+4HNO3+H2O=3H2TiO3+4NO (2)
Ti+8HNO3=Ti(NO3)4+4NO2+4H2O (3)
Ti+4HNO3=Ti(NO3)2+2NO2+2H2O (4)
Ti+6HNO3=TiO(NO3)2+4NO2+3H2O (5)
Ti+4HF=TiF4+2H2 (6)
2Ti+6HF=2TiF4+3H2 TiF4+2F-
=[TiF6]2-
(7)
钛合金酸洗中酸洗时间和酸洗温度是比较重要的工艺参数,酸洗过程中根据合金的成分和需酸洗的金属量,要严格控制好酸洗的时间和温度,不能超过规定的参数范围,以免铸件吸氢。
酸洗时间需根据零件工艺需要来确定。
酸洗时把铸件放入特定的酸洗框中,框的材料一般为PVC材料。
为了达到酸洗的效果,有时根据不同结构的铸件还需设计不同的酸洗工装用来悬挂或支撑钛合金铸件,然后用升降机吊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
酸洗过后一般要进行水冲洗和水浸洗,同时伴有压缩空气搅拌,以洗掉酸洗时钛合金铸件表面的酸液和残留物。
为了使铸件水洗时洗的干净彻底,可以把水冲洗槽和水浸洗槽设计成逆流漂洗。
由于水源从B槽进入,A槽排出,所以逆流漂洗时先把铸件放入A槽清洗,再进入B槽浸洗。
水浸洗过后还
需进行一道去离子水清洗工序,以免自来水中的存在的有机物离子与钛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2.2.钛合金的酸洗设备
由于酸洗的特殊性,酸洗一般在特定的酸洗槽中进行,也可在特制的塑料滚筒中进行。
酸洗槽的尺寸设计要根据酸洗产品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来进行,一般设计成长方体槽体,槽子内部材料一般为耐酸塑料材质,外部包裹不锈钢并喷涂防酸漆。
由于酸洗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而钛合金铸件在酸洗过程中会逐渐升温,所以槽体内还需布置加热、冷却和温控装置。
水清洗槽的加热装置可选用不锈钢加热管,酸洗槽的加热装置由于其特殊性,需选用特制的耐酸材料加热管,可选用石英、陶瓷、四氟等材料;冷却方式根据工艺条件可选用适合功率的水冷或风冷来进行;温控装置一般在槽体内部安装铂电阻并连接温控表对其进行温度显示及控制。
滚筒式酸洗即酸洗时,工件放入特制的塑料滚筒中,再放入酸洗槽中,酸洗时滚筒在酸洗槽中缓慢转动,从而带动铸件不断转动,这样可使酸洗反应生成气体形成的气泡不会附着在铸件表面上,保证酸洗过程的均匀性。
酸洗时,由于钛合金与酸发生反应,因而会产生钛末等一些残渣废弃物,这些残渣在酸洗过后便存在在酸洗
槽底部,时间一长,容易使管道堵塞。
对此,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来解决。
2.3.酸气的净化
在酸洗过程中,由于有时酸洗液需要加热,并且酸洗过程中酸液本身也会升温,因而会产生大量的酸气。
这些酸气在排入大气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环境排放要求才可排放,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酸洗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氮氧化物,在常温下可以单独存在的主要是NO2和N2O4。
氮氧化物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主要是NO2和N2O4。
NO2是一种棕红色有窒息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毒性是NO的3-4倍,
N2O4的毒性与NO2相似。
这些废气的净化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氮氧化物的机理是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运动力、化学键力与静电引力,形成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物理吸附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吸附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解析,使饱和状态下的活性炭活化;交换吸附附集在吸附剂表面带电点上,吸附过程中伴随着等量的离子交换。
废气净化设备的处理能力需要根据酸气的排放量核算,选择一级或二级净化器,从而达到净化要求。
钛合金酸洗由于其挥发腐蚀等特殊性,在生产过程
中仍存在诸如设备腐蚀,酸气挥发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