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协议理论与方法
实训2 应用安全-安全协议及安全防护设备研究

实训2 应用安全-安全协议及安全防护设备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安全协议及安全防护设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应用安全领域,安全协议及安全防护设备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它们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还能有效预防和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侵入等安全威胁。
本文将介绍安全协议及安全防护设备的概念、分类、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安全技术。
一、安全协议1、概念安全协议指的是一种用于保护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协议。
它通过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防止第三方窃取数据或篡改数据的行为,从而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
2、分类目前,安全协议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SSL/TLS、IPSec、S/MIME、Kerberos等。
SSL/TLS协议用于保护Web应用的安全,IPSec协议用于保护网络的安全,S/MIME协议则用于保护电子邮件的安全。
3、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安全协议主要用于保护Web应用、客户端应用、数据库应用等系统的安全。
如在Web应用中,使用SSL/TLS协议可以对Web应用进行加密传输,确保用户的登录信息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在客户端应用中使用数字签名等技术可以保证软件内容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在数据库应用中,使用IPSec协议可以保护数据库的数据传输过程,防止主机之间的拦截和截获攻击。
4、研究进展当前,安全协议的研究主要围绕SSL等协议的改进和加强,以提升通信安全性和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
研究者们也在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安全协议,以适应新型网络环境和数据传输需求。
二、安全防护设备安全防护设备指的是一种用于保护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系统安全的设备。
它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以防止从网络中传输的恶意代码、病毒、垃圾信息等,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安全防护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反病毒软件等。
安全协议分析课程设计

安全协议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安全协议类型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安全协议中的加密、认证、完整性验证等关键技术;3. 了解安全协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描述安全协议的优缺点,对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提出合理的安全协议设计方案;2. 学会运用加密、认证等技术对安全协议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安全协议设计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安全协议相关知识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安全协议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安全协议设计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协议概述:介绍安全协议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协议基础2. 安全协议关键技术:讲解加密、认证、完整性验证、密钥管理等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协议关键技术3. 常见安全协议分析:- 对称加密协议:如AES、DES等;- 非对称加密协议:如RSA、ECC等;- 认证协议:如SSL/TLS、SSH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见安全协议分析4. 安全协议应用场景:介绍安全协议在网络安全、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协议应用5. 安全协议设计与改进:分析现有安全协议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协议设计与改进6. 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全协议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协议实践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安全协议概述第2-3周:安全协议关键技术第4-5周:常见安全协议分析第6周:安全协议应用场景第7-8周:安全协议设计与改进第9周: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安全协议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PPT50页)

协议:定义了数据的协议,分别为:TCP、UDP、ICMP和IGMP。
校验和:首先将该字段设置为0,然后将IP头的每16位进行二进制 取反求和,将结果保存在校验和字段。
源IP地址:将IP地址看作是32位数值则需要将网络字节顺序转化位 主机字节顺序。
目的IP地址:转换方法和源IP地址一样。
IP是面向非连接的,传递数据的时候不检测网络是否连通,所以是
source
M
Ht M Hn Ht M Hl Hn Ht M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destination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M
Ht M Hn Ht M Hl Hn Ht M
message segment datagram frame
一般来说,主机号部分为全“1 ”的IP地址保留用作广播地址; 主机号部分为全“0 ”的IP地址保留用作网络地址。26
子网掩码(一)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 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的根据。
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二 进制“与”(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 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 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通信。
15
分层: 逻辑通信(一)
每一层 分布式的 “实体”在每个节点上实现本层的功能 实体与对等实体交换消息
16
分层: 逻辑通信(二)
如: transport 从应用层得到数据 添加地址和可靠性标记信息,得到”数据报” 把数据报发送给对等实体 等待对方发送确认信息
17
分层: 物理通信
安全协议课程设计

安全协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安全协议,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 学生掌握安全协议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网络环境中的潜在风险,运用安全协议进行防范。
2. 学生能够独立配置和使用安全协议,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安全协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对网络安全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协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协议概述- 安全协议的定义与作用- 常见安全协议的分类2. 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原理- 数字签名和证书- SSL/TLS协议的工作流程3. 常见安全协议介绍- HTTPS协议- SSH协议- VPN协议- Wi-Fi保护访问(WPA)协议4. 安全协议的实际应用- 在线支付中的安全协议-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安全协议- 移动通信中的安全协议5. 安全协议的配置与使用- 如何配置SSL/TLS协议- 如何使用SSH协议进行远程登录- 如何设置Wi-Fi保护访问(WPA)协议6. 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分析网络安全事故案例,了解安全协议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运用安全协议防范网络攻击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课时:安全协议概述、工作原理第2课时:常见安全协议介绍第3课时:安全协议的实际应用第4课时:安全协议的配置与使用第5课时:网络安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网络安全、安全协议的章节相关,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安全培训协议书8篇

企业安全培训协议书8篇篇1甲方(企业方):_________乙方(员工方):_________鉴于甲方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乙方作为甲方的一名员工,需要积极参与甲方的安全培训,并承诺遵守甲方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一、培训内容和目的1. 甲方本次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等。
2.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乙方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工作。
1. 培训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2. 培训地点:_________。
三、培训费用1. 甲方承担本次培训的费用,包括培训场地、培训器材、培训师费用等。
2. 乙方无需承担本次培训的费用。
四、培训纪律和规定1. 乙方需要按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甲方请假。
2. 乙方在培训期间需遵守甲方的纪律和规定,不得在培训场所内吸烟、喝酒、喧哗等。
3. 乙方需积极参与培训活动,认真听讲、做笔记,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环节。
1. 甲方将对乙方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等。
2. 乙方如考核合格,将获得甲方颁发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并有机会获得甲方的表彰和奖励。
3. 乙方如考核不合格,将需要参加甲方的补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同时,乙方需承担相应的补考费用。
六、其他约定事项1. 甲方有权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和时间,乙方需配合甲方的调整安排。
2. 乙方在培训期间如需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物品,需妥善保管并按时归还甲方。
如有损坏或丢失,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企业方):_________(签字/盖章)乙方(员工方):_________(签字/盖章)篇2甲方(企业方):_________乙方(员工方):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乙方愿意参加甲方组织的安全培训活动。
公岗人员安全协议书

公岗人员安全协议书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乙双方的共同意愿,按照相关法规及公司管理规定,为确保双方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避免由于意外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特签订本安全协议书。
此协议书所涉及内容对甲乙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甲乙双方应本着公平、公正、互利的原则,严格履行协议的各项条款。
第一条安全责任1.1 甲方责任① 甲方应为乙方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安全标准。
② 甲方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针对潜在安全隐患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③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乙方工作人员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④ 甲方应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通知乙方,并根据事故性质协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
1.2 乙方责任① 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履行各项安全责任。
② 乙方应配合甲方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向甲方报告。
③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安排,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④ 乙方应保持个人安全防护设备的完好,并确保在工作期间佩戴或使用相关设备。
1.3 双方共同责任① 甲乙双方应共同制定并完善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
② 双方应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分享安全经验,探讨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③ 双方应共同参与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安全事故。
④ 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甲乙双方应协同合作,按照事先约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反应,确保事故最小化。
计算机通信网安全协议的分析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 人们也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 , 许 绍 。 多先进 的信息技术 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各个领域当中,这不但有 3 . 1 密 码 协议 的安全 『 生 及攻 击 目前设计 出的密码协议己有很多 ,但许多密码常常刚一发表 , 便 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 , 还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了许 多的便利 。而且在当 前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 中,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 被发现有漏洞。造成协议失败 的原因很多 , 最主要 的是因为协议的设 来越重视 , 因此也将许多新型的安全 防护措施应用到其中 , 从而使得 计者对安全需求 的定义研究得不够透彻 ,并且对设计 出来的协议缺 计算机通信 网的安全性得到 了有效的保障 。其 中计算机通信网安全 乏足够的安全性分析 , 正像密码算法 的设计一样 , 要证 明协议的不安 协议 的应用 , 不仅使得计算机通信 网的安全性得到 了进一步 的提升 , 全性要 比证明其安全 f 生 要容易地 多。 在分析密码协议的安全陛时 , 常用的方法是对密码协议施加各种 还有利于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处理 。下面我们就对计算机通信网安全 协议 的相关 内容进行简要 的分析 ,从而让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网安全 可能的攻击来测试其全度 。密码攻击的 目标通常有三: 协议 有 着 一定 的 了解 。 ( 1 ) 协议 中采用 的密码算法 ; 1 安全 协 议 的概 述 ( 2 ) 算法和协议 中采用的密码技术 ; 目前在人们生活 中“ 协议 ” 应用 的十分 的广泛 , 它主要是为 了完 f 3 ) f 办议 本 身 。 成某项任务或者 目标 , 由两个及其以上 的参与者而组成的。因此我们 对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的研究不是本文主题 , 我们这里将主要研 在对协议的定义进行理解的过程 中,就要从以下 三个不同层次来对 究对协议 自身的攻击 ,而假设协议 中所采用的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 其进行分析 : 第一 , 协议是一个有序 的过程 , 每一个步骤都是有参与 均 是安 全 的 。 者制定完成以后 ,在依次执行 的,而且必须在一个步骤执行完成 以 3 . 2密码 协 议 的设 计规 范 在协议的设计过程中 , 我们通常要求协议具有足够的复杂性 以抵 后, 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 , 以确保协议的有序进行 。 第二 , 一份 协议至少有两个参 与者 , 其 中每个人在执行协议的时候 , 都有着特定 御交织攻击。另一方面 , 我们还要尽量使协议保持足够的经济胜和简 的步骤 , 从 而来对这项任务进行完成 , 但是这并不属 于协议 的内容 。 单 胜, 以便可应用于低层网络环境 。 如何设计密码协议才能满足安全 有效性 、 完整性 和公平性 的要求 呢? 这 就需要 对我们的设计 空间 第三 , 执行协议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 , 使其得 到人们预 性 、 期的效果 。而所谓的安全协议 , 也就是指为了保证某项特定任务 的安 规定一些边界条件 。归纳起来 , 可以提出以下安全协议的设计规范。 全性 , 而采用 的相关技术 。 3 . 2 . 1 采用一次随机数来替代时戳 在已有的许多安全协议设计 中, 人们多采用同步认证方式 , 即需 在计算机通信 网使用的过程 中, 人们主要是利用安全协议 , 通过 密码计算 的方法来保证 信息数据 的安心性 ,从而得到密钥分配和身 要各认证实体之间严格保持一个 同步时钟。在某些 网络环境下 , 保持 份认证的 目的 。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人们就 已经将安全协议应用 这样 的同步时钟并不难 , 但对于某些 网络环境却十分 困难。因此 , 建 应尽量地采用一次随机数来取代时戳 , 即采用 到计算机通信 网当中,这种安全协议不仅使得计算机通信 网络 的安 议在设计密码协议 时, 全. 陆能得 到了有效的保证 , 还为计算机 网络通信技术 的发展 、 安全协 异 步 认 证 方式 。 议的设计提供 了 良好的发展前景 。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人 3 . 2 . 2 具有抵御常见攻击 的能力 们也将许 多先进 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其中 ,这就使得计算机通信网 对于所设计 的协议 , 我们必须能够证明它们对于一些常见 的攻击 如 已知或选择明文攻击 、 交织攻击等是安全的。 换 言之 , 攻击者 的安全性得到 了进一步保证 ,让安全协议 的应用效果得 到了有效的 方法 , 提高。 目前 , 计算机通信网络 当中常见 的安全协议主要有 : S S L协议以 永远不能从任何 “ 回答 ” 消息 中, 或修改过去的某个消息 , 而推出有用 及S E T协 议 。 的密码消息。 3 . 2 . 3 适用于任何 网络结构的任何协议层 2密码协议分类 迄今 为止 , 尚未有人对安全协议进行过详 细的分类 。其实, 将密 所 设 计 的协 议 不但 必 须 能够 适 用 于低 层 网络 机 制 , 而且 还 必 须能 码协议进行严格分类是很难 的事情 。 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 , 就有不同的 用于应用层的认证 。这就意味着协议 中包含的密码消息必须要尽可 分类方法 。 例如 , 根据安全协议的功能 , 可 以将其分为认证协议 、 密钥 能地短. 如果协议 采用 了分组加密算法 , 那 么我们期望此密码消息的 建立 ( 交换 、 分配) 协议 、 认证 的密钥建立佼 换 、 分配) 协议; 根据 I S O的 长度等同于一组密文的长度 。 七层参考模型 , 又可 以将其分成高层协议和低层协议 ; 按照协议 中所 结 束 语 由此可见 , 在当前社会发展 的过程中 , 安全协议早 已经广泛 的应 采用 的密码算法 的种类 , 又可以分成 双钥 ( 或公钥) 协议 、 单钥协议或 混合协议等。其实比较合理的分类 方法是应该按 照密码协议的功能 用在计算机通信 网当中 , 这不仅有效 的保证了计算机通信的安全性 , 来分类 , 而不 管协议具体采 用何种密码技术。这里我们采用《 通信网 还进一步的保 障了人们 的经济利益 ,从而有效的促进 了社会经济的 的安全一理论与技术》 l 中的分类 , 把密码协议分成 以下三类: 稳定发展。不过 , 从 当前安全协议设计和应用 的实际情况来看 , 其 中 2 . 1 密钥建立协议( I ( e y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P r o t o c o 1 ) , 建立共享秘密; 还存在着一定 的局限性 , 为此我们还也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 中, 来对 2 . 2认证建立协议 (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1 , 向一个 实体提供对 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 , 以确保计算机 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参 考文 献 他想要进行通信的另一个实体的身份的某种程度的确信; 2 . 3 认证的密钥建立协议 ( A u t h e n t i c a t e d K e y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P r o — 『 1 1 杨世 平. 安全协 议及 其 B A N逻辑 分析研 究[ D 】 . 贵阳: 贵 州大 学 , 2 00 7. t o c o 1 ) , 与另一身份 已被或可被证实的实体之间建立共享秘密。 『 2 1 石曙 东. 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 中的逻辑化方法研 究[ D 1 . 武汉: 华 中科 3密码协议的安全性 如前所言 , 密码协议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 本节就这个主题进行介 技 大学 , 2 0 0 9 .
15(2)-网络安全协议-ch1

设计缺陷:由于协议设计思想、设计策略、设计方法、安全目标 疏漏造成的协议缺陷。
实现缺陷:由于协议实现策略、算法选择、语言平台、实现流程、 模块整合、实现完整性等不完善造成的协议缺陷。
执行缺陷:策略缺陷+组织缺陷+制度缺陷+流程缺陷
怀化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安全方向
1.22
网 络 安 全 协 议
机密性攻击:拦截+Tempest+社交+重定向+推理+监听+病毒 完整性攻击:认证攻击+会话劫持+异常输入(主要:溢出)
可用性攻击:DoS+DDoS+前端攻击
怀化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安全方向
1.24
网 络 安 全 协 议
对协议安全的攻击(2)
可控性攻击:网络蠕虫+垃圾邮件+逻辑炸弹+DNS攻击。
怀化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安全方向
1.11
网 络 安 全 协 议
安全协议概念(2)
安全协议:通信各方为保证信息交换安全协商的规则集合。 安全协议目标:信息交换安全=站点之间+站点内部 安全协议语法:安全交换数据格式+安全交换操作格式 安全协议语义:数据项和数据操作的具体含义 安全协议时序:数据交换和数据操作先后次序
怀化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安全方向
1.19
网 络 安 全 协 议
安全协议性质(4)--不可否认性
不可否认性:协议主体不能事后否认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讲诚信。
不可否认性主体的目的:收集证据,事后向仲裁方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推理结构性方法
SVO逻辑
Syverson和Oracho提出,建立了用于推证合理 性的理论模型。
1) 提供独立明确的语义基础。 2) 相当详细的模型。消除理解模糊,有助于
准确理解消息的真实含义和协议理想化。 3) 通用语义,扩展性好,简洁。
SVO逻辑的基本结构
1. 术语集合。 2. 推理规则及公理。 3. 基于的假设。
它表明如果主体Q收到一个签名的消息,并 且Q知道签名的验证密钥是K,就可以确定 发送者身份。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3
(3) I3 密钥协商公理 (PK(P, KP) PK(P, Kq)) shared(P,KPq,Q))
Kpq= f(Kp, Kq-1) = f(Kp-1, Kq) f为密钥协商函数, 比如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8) 仲裁公理 P controls P says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9
(9) I9新鲜公理
如果消息的一部分是新鲜的,那么整个消息 也是新鲜的。 1) fresh(Xi) fresh(X1,…,Xn) 2) fresh(X1,…,Xn)fresh(F(X1,…,Xn)) 3) fresh(X) P said X P says X
(5) I5 看到公理 1) P received X P sees X 2) P sees (X1,…,Xn) P sees Xi 3) P sees X1…P sees Xn P sees (F(X1,…,Xn)) 主体只要接收到一个消息就看到了这个消息, 并且看到了这个消息的每一部分。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6
1) P believes P believes() P believes 2) P believes P believes ( P believes )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2
(2) I2源关联公理 密钥用于推断消息发送者的身份。
1) shared(P,K,Q)R received {XQ}KQ said X 2) (PKÓ(Q,K))R received {X}K-1 Q said X PKÓ(Q,K)表示K是主体Q的数字签名验证密钥。
5) Shared(P,K,Q),PK(P,K)和P has K是公式,其 中P是主体, K是消息。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
1. SVO逻辑遵从两条基本推理规则 1) () ╞ 2) ╞ P believes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1
2. SVO逻辑共有20条公理 (1) I1 相信公理 对于任一主体P和公式,有:
SVO术语集合续
4. 公式语言FT:满足下列性质的最小公式集合。 1)如果P是原始命题,则P是公式。
2) 如果,是公式,则和是公式。
3) P believes 和P controls 是公式,其中P 是主体, 是公式。
4) P sees X, P says X, P said X, P received X 和 fresh(X)是公式,其中P是主体, X是消息。
SVO术语集合
1. 定义T为初始术语集合, 包括互不相交的常 量符号集合:主体、共享密钥、公钥、私 钥以及序列号等。
2. n维函数表示有n个变量的函数,如加、解密函数等。 3. 消息语言MT:满足下列性质的最小语言集合。
1) 如果XT,则X是消息。 2) 如果X1,…,Xn是消息,F是任意一个n维函数,则F(X1,…,Xn)是消息。 3) 如果是公式,则是消息。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10
(10)I10 共享密钥的良好对称性公理 如果K是P,Q之间的良好密钥当且仅当K是Q,
P之间的良好密钥。
shared(P,K,Q) shard(Q,K,P)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11
(11) I11所有公理 P has K P sees K
SVO逻辑语义—计算模型
Pe:代表环境,可用于模拟攻击者的源自意行为 。 Si: 每个主体Pi有一个局部状态Si。 全局状态: n+1维局部状态。 主体行为:发送send(X,P)、receive()和generate(X),
但只能生成集合T0中的元素
SVO逻辑语义—计算模型续1
每一个行为导致状态的一次迁移。 r: 一轮协议r是一个由整数时间索引的全局变
量的有限集合。 r(t):协议中的t时记为r(t)。 ri(t): 对应的主体Pi的局部变量记为ri(t)。 环境状态:全局历史、环境有效迁移集合和
用于保存发给主体P而P还未收到的消息的 消息缓冲区。
SVO逻辑语义—计算模型续2
主体Pi在(r,t)收到的消息集合包括: 1) 局部消息历史中或t之前出现的received(X)
中的X。 2) 收到的消息的级联。 3) P持有所收到的加密消息{X}K的解密密钥,
则P可得到X。
SVO逻辑语义—计算模型续3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4
I4 接收公理 主体对接收到的一个级联的加密消息可用有
效的密钥解密。 1) P received(X1, …, Xn) P received Xi 2) P received {X}K P has K-1 P received X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5
(6) I6理解公理 1) P believes (P sees F(X)) P believes (P sees X) 2) P received F(X) P believes (P sees X)
P believes (P received F(X)) 如果一个主体理解一个消息,并看到此消息 的一个函数,那么它理解它所看到的。 F可视为加密函数,K为参数。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7
(7) I7叙述公理 一个主体说过一个级联消息,那么它一定说 过且看到消息的每一部分。 1) P said(X1,…,Xn) P said Xi P sees Xi 2) P says (X1,…,Xn) P said (X1,…,Xn) P says Xi
SVO逻辑的推理规则及公理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