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的批评共3页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语文教学“泛人文性”批评

“语文是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与性质定位,突显了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价值取向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指导意义。然而,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似乎一谈工具性,便是技术主义,便是落伍。因此,不想落得“保守”名声教师,在“工具性”面前大多三缄其口。所谓“两性统一”,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独霸天下。这种认识上偏颇,使语文教学出现了“泛人文性”倾向,尤其严重是,这种现状大有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正常开展。

一、中学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特征及表现

随着新课改理念被语文老师普遍接纳,人文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应该说,这种理念与行为形成有助于课堂冲破纯知识传授桎梏。但随着人文性被高度重视,语文课堂又出现了“泛人文性”倾向。

“泛人文性”教育倾向有两种明显特征。一是教师从课文中拎出一两个问题,要么是师生共同讨论,要么让学生自由讨论,而有些问题实际上与课文主旨并不相干,远离了文本,言不及义,内容比较空。二是重形式,轻内容,忽视语文工具性,忽视语文能力培养。正如有研究者所言:“自2019年‘语文大讨论’以来,大家逐渐意识到,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人文性,但又出现了离开语文来讲人文倾向,而且日益严重。有教科书无论是导语编写还是练习设计,其立意都不在语文;有教师教学活动无论是动机还是目,都不是为了语文,而是指向语文之外什么地方。”

这一潮流也波及到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在思想内容、词句训练、课堂提问、人物形象剖析等方面也都表现出鲜明“泛人文性”。

1.思想内容教学泛人文性

20世纪语文教学,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思想内容教学大于听说读写训练现象,语文课成了思想品德课,变成了对学生道德说教,变成了政治教育主场。而如今,由于新课程实施,人们又患上了语文思想剖析恐惧症,任由学生说三道四,还美其名曰为体现教学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水准是语文课堂教学义不容辞责任与使命。但一些教师对新课程人文理念,没有足够认识与准备,无所适从,打着人文教学幌子,对学生施行缺少规范人文教学。我们经常听到这样教例:“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将学生分组,有画画,有写故事,有演课本剧,然后一一演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邓稼先》,致力于研究怎样做一个像邓稼先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学《奇妙克隆》,大量展示关于克隆科学成果,美其名曰激发学生科学意识。”

2.词句训练泛人文性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占有重要一席,尤其是词句训练,要细化到语文教学每一个环节之中。但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人们对人文性钟爱令人堪忧,在纯语文层面词句训练中,也硬将人文教学加进来,充斥着语文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词句剖析,轻篇章综合,脱离篇章孤立地进行词句剖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重篇章综合,轻词句剖析,“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学生得到只是关于什么是文章主题思想之类空洞概念。由于割裂了篇章与词句之间联系,不是游离于篇章之外词句训练,就是在进行篇章训练时,忽视了词句训练,这样做结果是,学生无学习兴趣与动力,思维想象空间狭窄,智慧火花难以闪烁,只能靠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机械、僵化、死板、零散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动脑筋,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致使他们剖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越来越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克服,给语文学习带来障碍。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埃及金字塔》一课时,以“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为

例,训练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教师用常见一些说明方法,讲了这个句子写是如何具体。但教师偏偏不肯就此罢手,偏要让学生说说这样简约好处,并反复提醒学生:埃及人民是了不起。而且追问学生,看到这样句子,你想对古埃及人说些什么?有学生说,对埃及人民是如何钦佩,有说对古埃及法老如何憎恨,有说古埃及人是浪费一族,造那么大墓穴太奢侈了……这样人文性教学,就是画蛇添足,失去了语文训练本意。

3.课堂提问泛人文性

当下,语文教育界流行对话式教学法。其实,许多老师并不真正理解对话式含义,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对话式就是要多提问,以为课堂上问题提得越多,就越具有启发性。于是,“满堂问”成了时下语文教学一种流行式。“满堂问”具体来说,有五种表现:一是问得频繁;二是无疑而问;三是问得笼统;四是问得单调;五是问得无放矢。教师喋喋不休提问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最终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某教师在《十六年前回忆》教学中,一节课共提问46次。这些问题大多是浅显,基本上只是零碎地复述课文。还有问题只是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罢了,学生回答时只需一字不动地照读一两句课文。有时为了体现改革精神,体现课堂大容量,体现出分层教学,有时学生一个问题还没有答出来,教师第二、第三个问题又随口而出,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瞠目结舌,只有个别“英才”脱颖而出。这种“满堂问”教学,乍看轰轰烈烈,双边活动频繁,其实它只是“满堂灌”翻版而已。“满堂问”者本意是想通过多问来达到激思、激疑、激趣、激创目,但由于教师提问过多,方法单一,问题转换频繁,使学生应接不暇。而且问题难易无度,使学生不能产生发散思维,结果是学生思维不能与教师同步,回答常达不到要求,于是学生兴趣逐步淡薄,反应逐步麻木迟钝,剖析问题激情逐渐减退。

4.人物形象剖析泛人文性

中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尤其是可以利用立于文章之中活生生人物形象,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定位,客观地给予评价,并获得正确行动指向。切不可一谈到人物,就片面地将人文性教育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阅读思考以及自我生成对人物理解。这样话,语文教学就很难实事求是地对人物进行评价。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不能否定学生见解,认为否定学生见解就是否定学生发散思维、就是剥夺学生理解权利、就是弱化或隐化教学人文性等认识都是片面。比如讲授《哲学家最后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哲学家行为进行讨论时,有学生提出哲学家是多此一举,是浪费学生宝贵时间与青春,此时教师竟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学生发言,害怕自己给出确定答案就是狭窄了学生思维扩散通道,结果使课堂变成了对哲学家批斗会。有说哲学家说话做事转弯抹角,兜圈子,是故弄玄虚;有说哲学家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在与学生斗智,是一种自欺欺人表现……其实,哲学家这么做正是顺应了人认识事物规律,即真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直接体验,来源于不懈地自我剖析。但教师为了体现教学人文性,为了尊重学生,没有否定学生见解,使学生失去了思想坐标及行为准绳。

二、中学语文教学正确路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培养上,体现在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维能力训练上。而语文课程人文性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关怀,体现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情感态度、正确人生价值观、高尚审美趣味等方面。语文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特殊课程目标: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语言是“文与道”统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对语言了解与剖析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与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心。”L3’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教益,知识上启迪,感情上陶冶,不这样是不对。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得读懂,把文章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试想,如果教师不教给学生长短句交替使用妙处,不教给学生叠词运用音韵美,学生如何能从朱自清《春》中感受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美妙春天!没有扎实语文基础知识,再美文章也打动不了学生,更何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