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5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思考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思考题
• • 7、用扩径导线或分裂导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P42 • 8、220kV和500kV线路上每串绝缘子的片数一般为多少? P43 • 9、铝线和铜线的电阻率是多少?P45 • 10、架空输电线为什么要换位?何谓“完全换位”? P44 • 11、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抗一般为 /km左右。P50 • 12 、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纳一般为 S/km左右。P56 • 13、正常的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导一般为 S/km左右。 P58 • 14、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在电气参数上主要有哪些差别? P59 • 15、什么是电晕?P56-P57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思考题
• 第6章 章 1、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都有哪些?各有 何特点?P247 2、什么是“无功优化”问题?P243 3、什么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P251 4、电力系统中主要有几种电压调整的措施? 各自有何特点?P264-P273 5、什么是“中枢点电压管理”?它有几种 调压方式?P264-P268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思考题
14、在P-Q分解法中,雅可比矩阵变成了B’和B”,与牛顿法的 雅可比矩阵相比它们有什么特点?P194 15、P-Q分解法的修正方程式是什么?P173 16、请比较两种潮流计算方法的特点,包括原理、迭代次数、 收敛性、计算速度、实用性及计算准确度。P158-175 17、P-Q分解法的修正方程式相对于牛顿法进行了种种简化, 这是否意味着P-Q分解法的计算准确度低于牛顿法?否 (迭代收敛判据相同) 18、什么是“雅可比矩阵(Jacobian matrix)”?它有什么 特点?什么是“PV节点向PQ节点转化”问题?P159 19、潮流的约束条件都有哪些?P163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思考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集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思考题⑴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力网?⑵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有哪些,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⑶电力系统中将负荷分为几级,如何考虑对其供电?⑷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的有备用、无备用接线方式各有几种基本形式?⑸为什么要高压交流输电?是否各种电力线路都要采用高压输电?⑹电力系统为什么有不同的电压等级?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有何区别?⑺电力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如何决定的?⑻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范围?1-2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如下,试标出图中发电机、负荷和变压器两侧的额定电压。
T1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2-1思考题⑴普通三绕组变压器的哪些试验参数需要归算,如何归算?如何计算各绕组的电阻、电抗,其原则是什么?⑵三绕组自耦变压器哪些试验数据需要归算,如何归算?⑶为什么需要使用分裂导线和扩径导线?⑷架空输电线路为什么需要换位,规定是什么?⑸为什么电力线路计算中使用的电阻率略大于直流电阻率?⑹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抗、电导、电纳的意义是什么?其电抗、电纳如何计算?⑺电晕临界电压有何意义,如何计算?如何判断输电线路是否发生电晕?⑻当输电线路的线间距离增加时,其单位长度的电抗、电纳如何变化?而其导线半径增加时,又如何变化?⑼当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根数增加时,其单位长度的电抗、电纳如何变化?⑽短线路、中等长度线路和长线路如何划分?等值电路的形式是什么?⑾什么是综合用电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⑿电力系统标幺值计算中常用哪些基准值,其关系如何?有几个可以任意选取,一般取什么,如何取?⒀多电压级网络中,标幺值的准确计算有几种方法?2-2一条110 kV、80 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水平排列,计算直径17 mm,线间距离为4 m,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3某220 kV 输电线路选用LGJ-300型导线,直径为24.2 mm,水平排列,线间距离为6 m,试求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抗和电纳,并校验是否发生电晕。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

《电⼒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电⼒系统分析习题集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勿做他⽤前⾔本书是在⾼等学校教材《电⼒系统稳态分析》和《电⼒系统暂态分析》多次修改之后⽽编写的与之相适应的习题集。
电⼒系统课程是各⾼等院校、电⽓⼯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好这门课程⾮常重要,但有很⼤的难度。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国家重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更好地满⾜⽬前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出⼤量⾼质量的电⼒事业的建设⼈材,我们编写了这本《电⼒系统分析习题集》。
⼒求使该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使学⽣扎实的掌握电⼒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为⼴⼤电⼒⼯程技术⼈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计算⽅法,从⽽更准确地掌握电⼒系统的运⾏情况,保证电⼒系统运⾏的可靠、优质和经济。
全书内容共分⼗五章,第⼀⾄第六章是《电⼒系统稳态分析》的习题,第七⾄第⼗四章是《电⼒系统暂态分析》的习题,第⼗五章是研究⽣⼊学考试试题。
本书适⽤于⾼等院校的师⽣、⼴⼤电⼒⼯程技术⼈员使⽤,同时也可作为报考研究⽣的学习资料。
由于编写的时间短,内容较多,书中难免有缺点、错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第⼆章电⼒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系统的⽆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部分电⼒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系统三相短路的实⽤计算第⼗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章电⼒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三章电⼒系统静态稳定第⼗四章电⼒系统暂态稳定第⼗五章研究⽣⼊学考试试题附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电⼒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系统、电⼒⽹及动⼒系统?电⼒系统为什么要采⽤⾼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第5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a b
a b
a0 b0
a b
a0 b0
0 0
cos( 0 cos( 0
t) t 1200 )
c c c0 c c0 0 cos(0 t 1200 )
kim I Pm
k 1 e 0.01/Ta im
kim为冲击系数,实用计算时,短路发生在发电机电 压母线时kim=1.9;短路发生在发电厂高压母线时 kim=1.85;在其它地点短路kim=1.8。
非周期分量有最大可能值时的短路电流波形图
三、短路电流的有效值
•在短路过程中,任意时刻t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是 指以时刻t为中心的一个周期内瞬时电流的均方根值,
I m sin( ) i[0]
I Pm sin( ) iP0
iP0 i[0]
二、短路冲击电流
•指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用 iim 表示。
其主要作用是校验电气设备的电动力稳定度。
非周期电流有最大初值的条件应为:
(1) (2)
相量差 相量差
IImm
IIPPmm
有最大可能值; 在t=0时与时间轴平行。
即
It
1 T
t T / 2 t T / 2
it2dt
1 T
t T / 2
2
tT / 2 (ipt iapt ) dt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非周期电流在以时间t为 中心的一个周期内恒定不变,因而它在时间t的有效
值就等于它的瞬时值,即
Iapt iapt
短路电流有效值的确定
对于周期电流,认为它在所计算的周期内是幅值恒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简答题

电⼒系统稳态分析考试简答题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电⼒系统、电⼒⽹?答:把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户的整体称电⼒系统。
把除开发电机和⽤户以外的变配电和输电部分称电⼒⽹。
2、电⼒系统运⾏的特点有哪些,对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电能⽣产、输送、消费的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2)电能不能⼤量储存(3)⽣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产、输送、消费⼯况的改变⼗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基本要求:(1)保证可靠地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的经济性3、电⼒系统中将负荷分为⼏级,如何考虑对其供电?答:三级:第⼀级负荷、第⼆级负荷和第三级负荷。
对第⼀级负荷要保证不间断供电;对第⼆级负荷,如有可能,也要保证不间断供电4、电⼒系统接线⽅式的有备⽤、⽆备⽤接线⽅式各有⼏种基本形式?答:有备⽤接线:双回路放射式、⼲线式、链式以及环式和两端供电⽹络⽆备⽤接线:单回路放射式、⼲线式和链式⽹络。
5、为什么要⾼压交流输电?是否各种电⼒线路都要采⽤⾼压输电?答:⾼压交流输电节省电量因传播过程中发热等⽽引起的损耗。
远距离需要,近距离没必要。
6、电⼒系统为什么有不同的电压等级?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有何区别?3UI。
当输送功率⼀定时,答:因为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S=输电电压愈⾼,电流愈⼩,导线等载流部分的截⾯积愈⼩,投资愈⼩;但电压愈⾼,对绝缘的要求愈⾼,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绝缘的投资也愈⼤。
7、电⼒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次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如何决定的?答:1.取线路始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2.取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5%;3.变压器分升压变和降压变考虑升压:⼀次侧=线路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105%与发电机相连)⼆次侧=110%线路额定电压降压:⼀次侧=线路额定电压⼆次侧=110%(接负荷)或105%(不接负荷)线路额定电压8、电⼒系统中性点运⾏⽅式有⼏种,各适⽤于什么范围?答: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两类。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习题答案-第五张第六章

电力系统分析部分习题答案(参考) 稳态部分第四章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4-1-3解:(1)不考虑非标准变比时:(因为对称,所以只求上三角元素)所以:(2)当考虑非标准变比时,只有变压器两侧的节点的自导纳和这两个节点之间的互导纳有变化。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5-1-2解:解得:均未超出发电厂的出力范围,为最优分配方案。
5-1-3解:(1)由耗量特性得到两台发电机的耗量为增率分别为:当负荷为40MW时两台发电机均按下限发电,各承担20MW负荷,相应微增率为因此负荷增加时机组1首先增加负荷,而机组2仍按下限发电,此时综合耗量微增率取决于发电机1。
负荷增加直到时发电机2才增加负荷。
当时此时当负荷大于55MW时才可以按照等耗量为增率准则最优分配负荷。
当负荷为250MW时两台发电机均满发电,此时即按等耗量为增率分配时发电机2就满发,在增加负荷时只有发电机1增加功率,综合耗量微增率仍表现为发电机1的耗量微增率。
时此时所以时按最优分配,综合特性为:得:(2)当负荷为150时按最优分配,代入综合特性为(3)最优分配时解得:平均分配时节省的燃料费用为:5-2-1解:(a)(b)5-2-2解:因为PG3满载,所以只有PG1和PG2能够参加调频(1)(此时PG1和PG2均未满载)(2)此时PG1已经超载,所以应该以发电机2和负荷的调节特性计算频率。
5-2-5解:所以设联络线的功率为Pab,则有解得:Pab=-230.77MW5-2-8解:第六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6-2-3 思路见P230 6-36-3-2 注意升压变,符号的变化6-3-3 有一台降压变压器,其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为,低压侧的最大、最小负荷表示于图中,高压侧电压波动范围是106.7~113.3kV,如果负荷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是6~6.6kV,是否可以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以满足电压水平的要求?若可以,试选择之。
若不能,试说明原因。
解:选择110-2×2.5%的分接头校验:最大负荷时:最小负荷时:求电压偏移:所以不能选出合适的变压器分接头满足调压要求6-3-8三串电容器组成,每串串3个,所以6-3-10:解:(1)选用调相机时:最大负荷时:即:最小负荷时解得:k=10.3312 高压侧电压=k*11=113.64kV 所以选择110+2.5%的抽头 k=10.25计算容量(2)当选用电容器时:依据最小负荷时选取变压器的抽头:k=10.75,所以选择电容器的容量为6-3-13:解:设补偿容量为则通过变压器的功率为:所以:所以6-3-17解:依题意,变电所的低压侧要求常调压。
电力系统分析1~6章课程总结 曹娜

3:有两级电压网络的计算
U1
1
2
3
S '3
S ''1
S ''2
3 简单闭式网络的计算
1:两端供电网络
(1)假设全网为额定电压,计算运算负荷,网络简化
(2)直接代力矩公式初步计算功率分布 (3)在(电压较低的)功率分点打开网络,成为两个开式网络, 分别 按开式网络(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情况)计算
传播系数 波阻抗(特性阻抗)
y1 z1 L1C1
ZC z1 / y1 L1 / C1
4 综合负荷
综合用电负荷 供电负荷 发电负荷
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负荷模型
U 2 U P PN aP ( ) bP ( ) cP 其中:aP bP cP 1 UN UN U 2 U Q QN aq ( ) bq ( ) cq 其中:aq bq cq 1 UN UN
U 20 U 2 U 20
P '1 R Q '1 X P ' X Q '1 R j 1 U1 j U1 U1 U1
横分量
I0 % SN 100 P '2 2 Q '2 2 S Z ( R jX ) 2 U2 1 2 SY 1 Y U1 2 SYT P0 j
表3-1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max
Pmax
功率的自然分布
功率的经济分布
均一电网
W Pmax
2 简单开式网络的计算
1:两端供电网络 2: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
(1):假定未知节点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算出电纳的功率 (2):合并为运算负荷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1、电力系统、电力网答: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按一定规律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用于电能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消费的系统。
电力网是由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组成的用于电能变换和输送分配的网络。
2、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发电厂类型答: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发电厂有火力发电厂、水电厂和核电厂。
其中火电厂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水电厂和核电厂.3、对电能生产的基本要求答:对电能生产的基本要求有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良好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
4、电力系统负荷的分类及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答:电力系统负荷按照供电中断或减少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级(三类)一级负荷(I类负荷):指供电中断将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并较长时间不能恢复、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
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停电;二级负荷(II类负荷):指供电中断或减少,将造成大量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
二级负荷应尽可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III类负荷):除一级和二级负荷外的负荷,三级负荷可以停电。
5、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答: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电压偏移、频率偏移和电压波形。
6、联合电力系统及其优越性答:通过联络线路将几个地方电力系统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电力系统称为联合电力系统.联合电力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系统备用容量、装设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间相互支援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系统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可以减小系统受到干扰(负荷变化)时的频率波动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7、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平均额定电压答: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由国家综合应用和电器设备生产制造两方面的因素制定.(详见P9表1-1)根据表1-1的规定,属于同一电压等级的不同设备其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同,近似计算时可以认为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具有相同的额定电压,此额定电压就是平均额定电压.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8、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已标在图中)答:上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如下:G: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max 2U 2 R minU 2 min U 2 R maxU 2 2 2 U2 R max 2U 2 R min
(3)
1)由(3)式求变比K、 Ut1=K Ut2 ,选择分接头 2)代入(1)式求调相机容量,并选择与计算所得容量相接近的标准调相 机容量。
5.2.6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改善电压质量
QC U 2 R max X max 2 U2 U 2 R max K K (1)
最小负荷下,调相机吸收额定容量一半的感性无功功率
U 1 QC 2 R min 2 X min 2 U2 U 2 R min K K (2)
联立求解,得变比:
UC
为满足U A 上限的U C
UC
为满足U A 上限的U C
中枢点
U CA
A
不可控
为满足U B下限的U C
C U CB B
0
为满足U B下限的U C
(时) (时)
8
16
24
0
8
16
24
5.2.2 中枢点电压管理(续1)
•
中枢点调压方式:
– 逆调压: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高(限值 105%UN);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低(限值UN )。 适合于大型网络、供电线路较长、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 – 顺调压: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有所降低(限值 102.5%UN);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有所升高(限 值107.5%UN )。适合于小型网络、供电线路不长、负荷 波动不大的情况。 – 常调压:在任何负荷下,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 的值(102%~105% UN )。适合于中型网络、负荷变动较 小、线路上的电压损耗也较小的情况。
U2 R:低压侧母线电压要求
P j (Q QC )
忽略线路对地导纳和变压器励磁导纳
QC
kU 2 R kU 2 R PR QX PR QX ) ( ) [(kU 2 R U 2 )] [(kU 2 R U 2 X kU 2 R U2 X
已知负荷和变比k时,根据U2R,近似算出所需QC,再代入校验
5.2.3 应用发电机调节电压
现代同步发电机可以在额定电压的95~105%范围内保持额定 功率运行。改变励磁调节器的电压整定值可改变端电压,并 改变发电机的无功输出 发电机端电压的调节受发电机无功极限的限制,达到极限时 则不能进行调压
发电机端电压允许调节范围:0.95~1.05UN,若端电压低于 0.95UN,输出的最大视在功率要相应减小
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 串联补偿器由于设计、运行等的原因,目前应用较少。
5.2.7 复杂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2)根据U’2max 、U’2min求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对应的分接头电压;
3)求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对应的分接头电压的平均值,选择一个与计算值 最接近的分接头电压; 4)用 U’2max 、U’2min和选定分接头电压求U2max 、U2min,之后再校验。
普通升压变压器
U 2 U1 U K
适用范围:发电机直供的小系统;对于大系统,尤其是线 路很长且有多级电压的电网,需和其它调压方法相配合
5.2.4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通过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进而改变 二次绕组的电压,调整二次母线的电压。 变压器分接头设在高压侧(二绕组变压器)或高、中压侧 (三绕组变压器),对应于额定电压的分接头称为主接头或 主抽头。 变压器改变分接头的方式:
串联电容器容量的计算
单个串联电容器额定电压最高约
IC
1~2kV,额定容量约20~40kVar,实用 中通过串、并联组成串联电容器组。
m n
单个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NC、额定电流
INC ,额定容量QNC及串并联个数 n, m 应满足:
nUNC IC max X C
QNC U NC I NC
QC 3mnQ CN
U t1
U1min U min U 2min Ut 2 Ut 2 U 2R U 2R
U t1max U t1min 2
选择一个最接近计算值的分接头(t1 ),并校验: 最大负荷:U 2max
各种负荷条件下,要求U2 R min U2 U2 R max
最小负荷:U 2min
对35~110kV架空线路,线路很长、负荷变化范围很大或向冲击 负荷供电等情况下,可在线路上串联电容器,用容性电抗抵消线路的一 部分感性电抗,从而减小线路电压损耗,提高线路末端电压
U 1 R jX L L
U2
P jQ
U 1 R jX L L
jX C
U 2R
P jQ
PRL QX L U 2 U 无C U2 PRL Q( X L X C ) 加C U 1 U2R U 2 R U U2R U 1 U2
忽略线路对地导纳
U1不变 U 2 U 2 0
其中U 2 R为线路末端电压在加串联补偿后,要求达到的电压。 联立求解,得:
U2R U2R 1 1 XC [U 2 R U 2 ( PRL QX L )( )] (U 2 R U 2 ) Q U2R U2 Q
5.2.6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改善电压质量(续1)
U 2max kt1 U 2min kt1
5.2.4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续2)
U’2min;
普通两绕组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选择步骤:
' U2 U1
1)按给定的最大负荷Smax、最小负荷Smin及已知的一次电压,计算U’2max 、
PR QX U1
U t1 U1 U Ut 2 U2
– 带负荷改变分接头,称为有载调压变压器 – 无载调压变压器
只有当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容量充足时,改变变压器变比调 压才能奏效
5.2.4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续1)
普通两绕组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U U U U2 2 1 k U t1 / U t 2 U U U t1 1 Ut 2 U2
几种调压措施的合理应用
• 发电机调压:
• 不需附加设备,优先考虑,可减轻其他调压措施的负担。 • 发电机母线无负荷,可在95%~105%范围内调节;有负荷时,
一般采用逆调压。
• 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 要求无功功率供应充足。
• 只对有载调压变压器或串联加压器有效。
• 无功补偿调压 • 无功功率不足时,应增加无功功率电源,采用并联电容器,
等值电源S
未加并联补偿时 PR QX U1 U 2 U2 加装并联补偿时
线路l
变压器T
2
P+jQ jQC Var kU 2 U2 P+jQ jQC Var
k :1
U1 R jX rs jxs rl jxl rT jxT
PR (Q QC ) X U1 kU 2 R kU 2 R
U1
k
U t1 Ut 2
U2
k :1
P jQ
R jX
(忽略变压器励磁支路)
对无载调压变压器,按最大和最小负荷 时的分接头电压平均值选择分接头
U1
U
U2
k :1
U2
P jQ
R jX
U t1max
U t1min
U1max U max U U t 2 2max U t 2 U 2R U 2R
Ut1 U1min Umin Ut 2 U2 R min
2)选择变压器分接头电压与Ut1最接近,选定后得:
K
U t1 Ut2
3)按最大负荷时,电容器全
U 2 R max X
max U2 U 2 R max K
2 K
mINC IC max
并联电容器与串联电容器补偿的比较 串联电容补偿能显著抵偿线路电压降,仅需17~25%的容量 串联电容补偿适合于电压波动频繁的场合 并联电容补偿减少线路上流动的无功,从而减少有功损耗 串联电容补偿通过提高电压来减少无功损耗
5.2.6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改善电压质量(续2)
串联电容器装设地点 • 负荷集中在线路末端时,装在末端变电所较合理 • 负荷分散在线路上时,应选择使沿线电压分布尽量均匀、各负荷 点的电压变化均在允许范围内的地点。 串联电容的适用范围 • 作为改善电压质量的措施,串联电容器只用于35~110kV、线路很 长、负荷变化范围很大或有冲击负荷的架空分支线路
5.2.5 应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调节电压 (续1)
最小补偿容量的确定
并联补偿与变压器分接头配合使用:利用在最大/最小负荷时投 入/切除无功补偿,扩大变压器分接头的调压范围;利用在最大负荷 时仅满足电压下限要求,减少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量。
并联电容器
1)按最小负荷下电容器全部退出时的调压要求选变比:
5.2.5 应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调节电压 (续2)
讨论
max 2 U2 由补偿容量的配置公式: Q U 2 R max U C 2 R max K X K
当 U 2 R max
max U2 0 K
或
max KU 2 R max 时 U2
QC 0
• 10kV及以下架空线RL/XL很大,用串联电容补偿不经济,不合理
• 220kV及以上远距离输电线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是为了提高运行稳 定性和输电能力 • 线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会带来如串联电容器过电压保护、继电 保护复杂化、投入有饱和铁芯设备时的次谐波振荡、异步电动机自 励磁等问题,运行维护也较复杂
第5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