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玉米小区试验

玉米小区试验

住商(青岛)脲甲醛缓释型复混肥料夏玉米肥效小区对比试验报告灵璧县土肥站一、试验目的住商(青岛)脲甲醛缓释型复混肥料,为固体形态,颗粒状。

通过在玉米作物上施用该供试产品,校验其肥料大田生物学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和节肥、氮肥利用率等应用效果,为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供试材料1、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白姜土(原青白土),地块平整,肥力均匀一致,中等肥力水平,排灌能力较好,土壤质地为重壤。

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 m2施复合肥(15-15-15)50kg、尿素(含氮46%)12.5kg,产量水平450kg/667m2,熟制为一年两熟。

试验地土壤基础养分状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块土壤分析结果分析项目有机质(g/kg)全氮(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pH值测试结果17.78 0.96 73 23.4 132 6.672、供试作物及品种: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3、供试肥料:住商(青岛)脲甲醛缓释型复混肥料,由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生产并免费配送。

尿素为山东德州“友谊”牌,含氮(N)量为46%;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安徽铜陵“九华山”牌),含磷(P2O5)量为12%;钾肥品种为氯化钾(中化公司经销俄罗斯产),含钾(K2O)量为60%。

同类具有缓释功能的复混肥料“宁国司尔特复混肥料”产品(总养分含量45%,氮磷钾配比N-P2O5-K2O:28-8-9)。

4、供试时间和供试地点2012年6月—2012年10月,住商缓释型复混肥的玉米试验安排在灵璧县向阳乡武圩村农户承包地进行。

三、参试肥料试验设计及方法1、玉米小区试验设计按小区肥效试验设计,共设7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面积30m2(小区长7.5米,宽4米),重复间留1.0米宽走道,重复内小区间留0.8米宽走道,试验地块呈长方形,小区间做宽走道,防止不同处理间串水串肥。

2、试验方法试验地先整地再划分小区,然后各小区按施肥方案施肥,处理间避免串肥。

缓_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缓_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收稿日期:2009-01-20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2113)、辽宁省“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2006215005)和辽宁省高校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作者简介:刘宁(1979-),男,辽宁营口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施肥与环境保护研究。

E-mail :lnbrisk@ *通讯作者:E-mail:hanxiaori@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刘宁,孙振涛,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66)摘要:目前传统化学肥料因其养分流失快,利用率低,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型肥料。

在这种情况下,缓/控释肥料以养分缓慢释放,有效延长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成为21世纪化学肥料工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肥料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内涵及养分释放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S1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0)04-1005-05Vol.41,No.4Aug.,2010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第41卷第4期2010年8月化学肥料作为农业生产必需品,在农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约占农业生产总支出的50%,而且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化肥的作用[1]。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约30%~35%、磷约10%~20%、钾约35%~50%,而国外氮肥利用率则为50%~55%,与发达国家相比,低十几个百分点[2]。

每年因肥料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1],长期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大气中N 2O 含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挑战。

缓控释肥资料大全

缓控释肥资料大全

1、定义广义上讲缓控释肥料是指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的肥料。

美国作物营养协会(AAPFCO)对缓释和控制释放肥料的定义为: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延缓被作物吸收与利用,其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

但狭义上对缓释肥和控释肥来说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定义。

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s,SRFs)又称长效肥料,主要指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养分的速度比普通肥料缓慢的肥料。

其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不能很好地控制,受施肥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缓释肥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Controlled Availability Fertilizers,CAFS),是指通过各种机制措施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类肥料。

2、绶控释肥标准在25℃下①肥料中的养分在24h内的释放率(即肥料的化学物质形态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形态)不超过15%;②在28d之内的养分释放率不超过75%;③在规定时间内,养分释放率不低于75%;④专用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相应作物的养分吸收曲线相吻合。

3、缓控释肥分类缓控释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合成缓释肥有机蛋白;二是合成缓释肥的无机蛋白;三是包膜缓释;四是生产抑制剂改良。

4、缓释肥与控释肥的区别缓释肥料是指能延缓或控制养分释放速度的新型肥料。

相对于速效肥,有以下一些优点: 1.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缓慢,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

2.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在整个生产期对养分的需求。

3.由于肥料释放缓慢,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而“烧苗”。

4.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

广义上的缓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与控释肥两大类型。

缓释肥:通过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

主要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控缓释含硫尿素在棉花上施用肥效的试验研究

控缓释含硫尿素在棉花上施用肥效的试验研究
字花科 、 茄科、瓜类 、 草莓 、 花卉 、 杂草 、 麻类 、桑树 、果树等
洼潮湿的田埂 、 沟渠边的杂草丛 、 灌木丛及植物根部 、 草堆 、
士缝 内越冬 。翌年 3月下旬越冬蜗牛陆续恢复活动 ,温室前 、 塑料棚 内于 2 中 、下旬 即见活动 ,4 月 ~5月份为交配产卵盛 期 , 卵后 l  ̄2 d 产 O 0 死亡 ,并形成全年第一个幼贝高峰 , 进入 危害盛期 , ~8 7 月份高温 、 干旱,部分幼贝死 亡 , 9 1 月份 ~ 0
肉, 留下表皮 , 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 茎花及果实舐磨成小孔
我们在 费县费城 、 方城 、 上冶 、 粱邱等 乡镇进行 了蜗牛发生规 律调查及综 合防治技术研究 。
1 主要 发生 种 类
或将其吃断, 形成缺刻或秃顶, 且受害处常被排泄物污染, 导
致 有害病菌侵染 ,降低或丧失食用 、观赏和商 品价值 。
h。 人粪尿 10k/m, m, 50gh 蕾期追肥过磷酸钙 55gh! 氯化 2k/m
钾 3 0 g h 0 k / m,碳铵 1 0 g h 。 k/m。 5
济性状虽然表现较好 , 但其单位产量居于 中等, 施入与普通尿素
等量缓释尿素的处理I籽棉产量最高 , 35k/ , I I 达 70  ̄ 位列第 1 ,
t 材 料 与方 法
所用肥料 : 控缓释含硫尿素 ( N0 ,安徽程翔肥料有 含 3%
限公司生产) ,普通尿素 ( N 6 ,安庆化工总厂生产) 含 4% ,颗 粒过磷酸钙 ( = 2 , 含P0 ≥1% 铜陵化工集 团生产) 氯化钾 ( 含 Ko≥ 6 % 0 ,加拿大生产) 。
作物必 需的重要元 素之一 ,施用含硫尿素能够解决作物 因缺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

(二)中国缓释和控释肥研究现状与进展 控释和缓释肥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我 国控释肥的研究和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才刚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生产厂 和商品。目前我国有一些缓效肥料的生产,如涂层尿素、长效碳铵、氢醌尿素、 非溶性磷肥包裹尿素、沸石尿素等,但这些肥料多是延缓肥料运输贮存中的养分 损失或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例如,包衣尿素中的包膜材料采用氢醌类物质 ,实为脲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脲酶活性而达到减缓尿素转化的目的。我国目前生 产的缓释肥料品种尚不能很好解决肥料释放与作物所需相吻合的难题,达不到自 控缓释指标,技术含量不高。
现在您浏览到是七页,共二十七页。
(2)其它脲醛和合成氮化合物 还有几种由尿素和醛类反应制备的氮化合物,如异丁叉二脲是世界范围内生 产量仅次于脲甲醛的一种有机氮化合物。,含氮量31%。其中大多数(90%)可以溶 于水,氮释放率主要是由于化学分解(水解)作用引起的,因此取决于肥料颗粒的大小 和土壤水份含量。丁烯酰环脲是在酸催化下,尿素与乙醛反应而成,是环状结构的 产品,约含氮30%。它在水解和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氮,其释放率受产品颗粒大小 、土壤温度、水份和pH的影响。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页,共二十七页。
(3)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 最常用的包膜颗粒肥料技术是将热塑性包膜材料(如聚乙烯)溶解于氯化烃中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喷涂在肥料颗粒上。养分释放可通过将透水性差的聚乙烯与透 水性较强的树脂(如EVA)加以混合来控制,也可在膜中加入一种矿物粉来改进由温 度控制的养分释放。加入的矿物粉末可以控制Q 10释放因子(Q 10被定义为每增加 10℃释放率的变化值),使它在1.80~2.55变化。Raban等人发现几种常用聚合物 包膜尿素肥料的Q10为1.5~2.0。上述包膜技术可用于多种颗粒肥料或固体制成的 球状颗粒肥料。改变聚乙烯和EVA的比例或改变添加矿物质粉末的量,可以提供具 有很好的养分控制释放率和释放曲线的控释肥。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热塑性聚合物或乳胶可用作包膜材料,如加拿大研制的一 种产品是用乳胶包膜尿素或其它粒状复合肥料,与其它包膜的区别在于它是用聚偏 二氯乙烯的水乳胶悬浮液喷涂于颗粒上,不需要回收溶剂。

“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

“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

《天津农林科技》2017年12月第6期(总第260期)3f文章编号:1002-0659 (2017) 06-0003-02I!“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试验研究宋天月\王兴\李云利\郑育锁21.天津市施易得肥料有限公司,天津300352;2.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天津300061)摘要:本文研究了 “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对玉米产量、效益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结果 表明,施用40 kg • 667 m_2 “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分别较空白对照和等养分的常规施肥 增产96.2%和9.2%,较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增收221.3元• 667 m_2,55.6元• 667 m_2; “隆盛”缓释 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缓释效果达100 d以上,自然条件下150 d可完全降解,对土壤环境无影响。

关键词: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玉米;产量;降解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普遍偏低,仅为化肥 总养分含量的25% ~ 35%。

如此低的肥料利用 率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生产成本’还导致严 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开发缓释肥料,延长 肥效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成为今后化肥生产与 应用的发展方向。

缓释肥料分为外包膜型和内吸 附型。

外包膜型缓释肥是用包膜材料包裹肥料颗 粒,使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持续供给植物生长所 需。

本试验选用天津市施易得肥料有限公司研发 的“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其特点是 包膜材料环保、完全可降解、造价低,肥效时间 长,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生 产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肥料:“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 (N-P-K=28-12-12),由天津市施易得肥料有 限责任公司生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1.2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 m2。

(1) CK:对照,不施肥;(2)常规施肥:与“隆盛”缓释可降解环 保包膜肥料养分含量相同,折667 m2底施尿素10 kg+磷酸二铵10.4 kg+氯化钾8 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l〇kg;(3) “隆盛”缓释可降解环保包膜肥料,一次性底施40 kg•667 m_2,简称“隆盛,,缓释肥。

PVA包膜缓释肥料在早稻上施用效果

PVA包膜缓释肥料在早稻上施用效果

Abt c:o epr e t w r cn ut i re i s f ot l l sdfrlesP P gP fw i ee pdb sac・ sr tPt xe m ns ee o dce wt t e n a ds wr e e ti r( G、 G 、G } hc d vl e yr er a i d h h k d oc e o e a e iz h o e h
P A包 膜 缓 释肥 料在 早 稻 上 施 用效 果 V
邹洪涛 , 虞 娜 , 张玉龙 术, 黄 毅
( 阳农业 大学 土地与环境 学院, 沈 沈阳 106 ) 1 1 1 摘要 : 自行研制 的 3种包膜缓释肥料 ( G、G 、G ) 对 P P gP f的肥效进行早稻盆栽试验 。试 验结果表 明 : 所研制 的包膜肥 料具有较 好的
养分缓释效果 , 能使土壤 中长 时问保持较 高的养 分含 量 , 肥料缓释效 果 P g 包膜 G 型优于 P G型 和 P f 。相 同试验 条件 下 ,G G型 Pg 处理株高和生物量 比对照处理 ( K 分别增加 了 1.%和 1% , c) 57 2 氮素利用率 比 c 提 高了 75 , 了氮素损失 。 K .% 减少
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 0 0 ,7 2 : 1 9 2 6— 4 3 ( ) 1 —14 0 9
Jun l f h na gA r utrl nvr t,0 6— 4,7 2 :9 ora o e yn gi l a U i s y2 0 0 3 ( ) 1 1—14 S c u ei 9
关键词 : 乙烯醇 ( V ; 聚 P A) 缓释肥料 ; 稻 ; 早 氮素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156 S4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10 (06 0 0 9 — 4 10 7 0 VA - Co t d S o Ree s d Fe t ie p ia i n o l n c - a e l w l a e ri z r Ap l to n Up a d Rie l c

草酰胺缓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草酰胺缓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6期 草酰胺缓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沈文忠张绪美 (江苏省太仓市土壤肥料站,江苏太仓215400) 

摘要 与常规速效氮肥相比,草酰胺易于贮存,肥效长。与包膜尿素相比,草酰胺具有生产简单、降解完全的优点。将草酰胺应用于甜 瓜、玉米、小麦、水稻、甘蔗和辣椒上,能够达到省工、省肥、增产、高效、低污染的效果。由此可见,草酰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草酰胺;缓释肥料;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Q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6-0220-01 

当前,作物施用一次性缓释肥料已经成为施肥趋势之 一,

这是由于速效肥料分次施用为主体的施肥方法已无法 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以单 质速效性肥料为主体的分次施肥体系中,肥料利用率较低, 肥料损失十分严重,不仅造成资源与能源的巨大浪费,而且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②多数农作物生长中后期枝叶繁茂, 机械化施肥操作十分困难,往往采取人工撒施的方法进行 追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追施的肥料由于表施于土壤, 损失量大,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以及现 代化农业的要求。③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已发生改 变,壮年劳动力的严重缺乏使得分次施肥越来越难以实现, 发展一次性施肥用的肥料是弥补农村劳动力贫乏的有效途 径。基于以上原因,对肥料进行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发和推 广能满足作物生育期养分需求的一次性施用的新型肥料具 有广阔的前景。而草酰胺便是其中一种。 1草酰胺基本性质 草酰胺分子式为(CONH ,) ,是含氮量为31.8%的白色 粉末,微溶于水,在潮湿的土壤中受微生物作用和自身的水 解作用逐步释放出易于植物吸收的氨。与常规速效氮肥和 包膜尿素相比,草酰胺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与常规速效氮 肥相比,草酰胺易于贮存,肥效长。由于草酰胺吸湿性弱,不 会出现速效氮肥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而弓1起的肥料 吸湿结块的现象,有利于肥料的后续施用;速效氮肥养分释 放期通常为7 10 d,而通过造粒生产的不同大小的草酰胺 颗粒肥料肥效持久,可达2~5个月,使一次性施肥具备可行 性lll。其次,与包膜尿素相比,草酰胺具有生产简单、降解完 全的优点。在包膜尿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先通过一定工 艺合成包被的膜材料,将膜材料溶解在一定试剂(一般为有 机试剂)中,然后通过特殊的包徐设备,如喷浆造粒机、转鼓 造粒机等将膜材料喷涂在尿素颗粒上,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草酰胺自身具有低溶解性,不用包裹膜材料,只需简单造粒 便可实现养分的缓慢释放,生产便捷闭。第三,多数包膜尿素 外表膜材料属于低降解性有机材料,会长期残留于土壤中, 可能会造成土壤二次污染,而草酰胺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 降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氨,降解完全且无毒。 2草酰胺的生产情况 草酰胺是由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公司在 “煤制乙二醇”全套技术示范和工艺化应用过程中(该技术 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成功解决了草酰胺生产关 收稿日期2015-(02-一25 220 键原料草酸二甲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草酸二甲酯的 获取上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效控制了草酰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农业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五届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试行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缓释肥料效果试验的处理设计、试验实施、评价指标、效果评价和报告撰写等内容。

本要求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缓释肥料。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要求。

2.1缓释肥料指通过添加特殊材料和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使肥料中氮、磷、钾养分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的肥料。

2.2肥料效应指肥料对作物产量的效果, 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的施用量所能获得的作物增产量和效益表示。

2.3 施肥量指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土壤调理剂、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

2.4 常规施肥指反映当地科学施肥水平并被农民普遍采用的施肥量、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

亦称农民习惯施肥。

2.5 增产率指供试肥料和常规施肥(或无肥区产量的差值与常规施肥(或无肥区产量的比率或百分数。

2.6 肥料利用率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 是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 氮肥常用的是当季利用率, 磷肥由于有后效, 常用累积利用率。

2.7 肥料农学效率指在特定施肥条件下, 单位施肥量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 是评价施肥增产效应的综合指标。

2.8 施肥纯收益指施肥增加的产值与施肥成本的差值。

2.9 投入产出比指施肥成本与施肥增加产值之比。

3 试验设计3.1 试验目的——根据缓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 选择并确定试验作物的最佳施肥量、时间和方式。

若必要,应明确配施常规肥料的数量。

——与对照处理比,减量施肥或等量施肥对试验作物的生物量的影响。

——与对照处理比,施肥方式变化对试验作物的生物量的影响。

——根据施肥量、施肥方式和工时增减情况,进行施肥效益评价。

3.2 试验处理根据试验目的和肥料施用方法等进行试验设计。

试验应至少包括如下处理 (如需要, 在此基础上可视缓释肥料特性增设不同施用量处理。

含缓释肥料的各处理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而非缓释肥料的处理中肥料根据施肥习惯或作物生长特性确定基肥和追肥的次数和方法。

必要时,空白对照可予以减免。

处理 1:常规施肥处理 2:与常规施肥等养分量的缓释肥料处理 3:与常规施肥等养分量的缓释肥料加配施常规肥料的数量之和处理 4:减施 10%处理 2的缓释肥料处理 5:减施超过 10%处理 2的缓释肥料3.3 试验重复:试验重复次数不少于3次。

3.4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5 试验年限:试验应至少进行 1季。

对于需要评价养分后效的缓释肥料,应视肥料特点增加生长季。

3.6 作物验证试验:应进行不少于 2种作物的效果验证试验。

4 小区试验4.1 试验地选择选择的试验地,要尽可能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地力水平相对均匀且满足试验要求。

要保证供试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试验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旱涝保收。

若为坡地, 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

试验地应避开曾作为道路、堆肥场所等的特殊地块。

4.2 试验准备整地、划分小区、设置保护行;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分析供试地土壤基本性状,主要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pH 值等,其他项目根据试验要求检测;分析供试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等。

4.2 试验小区划分沿着土壤肥力变异较大的方向增加小区面积能降低试验误差。

适当扩大小区面积能概括土壤复杂性,减少小区间土壤肥力差异,降低试验误差。

划分小区要面积准确,各小区位置适当。

4.2.1 小区形状小区理想的形状为长方形。

但若小区过长,边际效应增加,误差增大。

一般小区长宽比为 2~5:1,具体如下:——小区面积较大时,长宽比 3~5:1。

——小区面积较小时,多用 2~3:1。

——对于玉米, 棉花等中耕作物确定小区形状时, 要保证小区宽度能留下足够的计产行数或计产面积。

4.2.2 小区面积小区的面积一般在 20 m 2~50 m 2。

——水稻、小麦、谷子等密植作物面积可小些,20 m 2~30 m 2。

——果树、高梁、玉米、棉花、烟草等中耕作物小区面积宜大些,40 m2~50m2。

——处理较少,小区面积可适度增大;处理较多,小区面积适度减少。

在丘陵、山地、坡地做试验,小区面积宜小;平原和畈地,小区面积可大些。

4.2.3 区组配置小区采用长方形, 使小区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垂直; 区组形状应尽可能取正方形,使区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相一致,保证同一区组内土壤肥力差异最小。

处理较少时,采用单排式;处理较多时,可采用多排式。

4.3 处理措施及试验管理4.3.1 处理措施应根据试验设计和供试缓释肥料要求进行施用和相关操作。

4.3.2 试验管理遵循“最适” 和“一致”的原则, 除施肥措施外, 各项管理措施应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

4.4 观察记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附录 A:——试验布置情况:根据试验的设计进行,绘制试验布置图,并注明试验地点、时间; ——试验地情况:包括地势高低、地形部位、前茬作物及产量水平以及试验地理化性质的分析数据等;——试验栽培管理:整地、基肥、播种以及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植物学性状调查。

4.5 试验结果获取——收获应做到真实、准确。

收获时应先收并运走保护行植株。

各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不应将重复相同的处理小区混为一体。

对于一般谷物,应晒干脱粒扬净后再计重。

在天气不良情况下,可脱粒扬净后计重,混匀取 1 kg烘干后计重,计算烘干率。

对于甘薯、马铃薯等根茎作物,应去土随收随计重;若土地潮湿,可晾晒后去土计重。

对于棉花、西红柿、黄瓜、西瓜等作物,应分次收获,每次收获时各小区的产量都要单独记录并注明收获时间,最后累加。

——室内考种样本,应在收获前按要求采取,并系标签,记录小区号、处理名称、取样日期等。

——计算产量。

——统计节肥省工情况,计算纯收益和投入产出比。

4.6 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应符合统计学要求。

5 盆栽试验5.1 盆栽试验目的当需要时, 小区试验实施前可进行盆栽试验, 用于适宜施用量、施用时间等试验条件的确定,并对其施用效果及可能引起的毒害性进行评价。

5.2 土壤的采集土壤采集应具有代表性, 即所采土壤样品的各种特性应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其所代表土壤的实际情况。

采样深度一般为 0 cm~20 cm。

5.3 土壤的整理与贮存取土、装土、运土的工具要干净,避免污染。

取回的土壤挑出石子、根茬残体以及各种杂物后过 2 mm孔径的筛子。

过筛的土壤充分混匀, 存放在专门的地点备用, 并标明土壤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含水量及主要土壤性状。

5.4 盆钵的选择常用的盆钵按原料可分为玻璃盆、搪瓷铁盆、陶土盆和塑料盆, 根据试验需要自行选用 20 cm×20 cm、25 cm×25 cm、30 cm×30 cm等规格。

按照使用说明要求,进行播种、土壤调理剂施用。

5.5 播种和试验处理按照使用说明和试验处理要求,进行播种、对照和土壤调理剂施用。

5.6 试验管理与观察5.6.1 试验管理遵循“最适”和“一致” 的原则, 除施肥措施外, 各项管理措施应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

5.6.2 观察记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附录 B。

——试验布置情况:根据试验的设计进行,绘制试验布置图,并注明试验地点、时间。

——试验环境条件及土壤情况:盆栽试验场所、温度、湿度,以及供试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数据等。

——盆栽试验管理经过:取土、过筛、装盆、基肥、播种、追肥、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植物学性状调查。

5.7 试验结果获取同 4.5。

6 效果评价6.1 评价内容根据供试产品特点和施用效果,对不同处理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缓释肥料与常规施肥对照处理间指标的差异, 来评价缓释肥料主要养分的施用效果。

同时,比较缓释肥料和常规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方式,评价缓释肥料的节省工时效果。

——通过缓释肥料及其减量施用处理(处理 5和处理 3,以及常规施肥及其减量施用 (处理 2和处理 4处理间作物产量的差异,分析不同肥料减量施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而评价缓释肥料的节肥效果。

——可通过各处理间相互比较, 进一步评价缓释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等其他效益。

6.1.1 缓释肥料农学效应评价——产量及增产率——肥料利用率6.1.2 施肥经济效益评价——纯收益——投入产出比6.1.3 其他效益评价——节肥情况——省工情况——其他6.2 评价要求缓释肥料的评价结论应基于综合其农学效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试验结果。

试验指标与对照比较, 其试验效果应差异显著。

以下计算涉及相关参数应按照当时国家公布的标准执行。

——缓释肥料与等量养分常规施肥比较,试验结果平均增产 5%以上。

——或,按养分计节省用肥量 10%以上。

——若必要,应进行由于用肥量和用工时减少的经济效益评价,正效益以 5%计为有效。

——若必要, 当试验结果设计土壤、水或大气变化等研究数据时, 应进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正效益以 5%计为有效。

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撰写采用科技论文格式,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来源和目的、执行时间和地点、环境条件、试验方案、试验管理、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效果评价及结论等 (见附录 C 。

试验报告应于植物收获后两个月内完成, 一式四份报委托单位。

同时要注明报告完成时间,由执行人签字并加盖试验承担单位公章。

附录 A 缓释肥料效果田间试验观察记录试验布置 A.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试验地点:省县乡村地块试验地地形:土壤类型(土类名):土壤质地:肥力等级:代表面积:(hm):钾(K 2 O)其他::前茬作物名称:前茬作物施肥量:有机肥:氮(N)磷(P 2 O 5 ):前茬作物产量:试验地土壤分析结果分析项目有机质(g/kg)全氮(g/kg 有效磷(mg/kg 供试缓释肥料分析结果及溶出曲线分析项目总氮速效磷 A.2 试验时间年月 A.3 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处理:重复次数:试验方法设计:小区面积:长(m)×宽(m = 小区排列:(采用图示) A.4 供试作物 A.5 田间操作播种期和播种量:施肥时间和数量:灌溉时间和数量:其他农事活动及灾害天气: A.6 试验结果日至年月日分析数据分析项目氧化钾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项目速效钾(mg/kg pH 值其他分析数据 m 小区产量结果试验处理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公顷产量结果试验处理产量(kg/hm) 6 小区面积(m)小区产量(kg)重复 1 重复 2 重复 3 平均值增产率重复 1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其他相关指标试验处理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A.7 用工记录盆钵规格重复 2 重复 3 平均值(%)其他指标重复 1 重复 2 重复 3 平均值不同试验处理所用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