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题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题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题 (1)

第三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题 (1)

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到90°C后,

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本次实验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计示数稳定不再上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

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______。

(4)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小华改进实验不足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

A.减少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的规律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

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______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2)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

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______,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3)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3.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______。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4.小暄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请写出一条:______。

(3)图乙是小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时间一温度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分析

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给一大碗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

择: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②现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有______(选填“方法①”或“方法

②”)。

5.小明用如图的装置为“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1)上升到B位置(体积为V2),

则V1______V2(选填“>”、“=”或“<”,下同);气泡在A、B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______p2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2949698989898

(2)______℃

6.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又称为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此时它的示数表示被测对象体温

______(选填“健康”或“不健康”),用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7.茜茜同学取100g的a、b两种物质利用如图甲所示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

化规律”:

(1)茜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第3min时a物质为______(选填“固体”、“液

体”或“固液混合物”),a物质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9min时的内能;

(2)前3min内,两物质的比热容c a______c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两物体加热

前的初温为20℃,若a物质在固体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3)如果忽略热量损失,在(2)的条件下第9min至第12min内b物质吸收______J的热量;

(4)将装置甲中的试管取出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其加热,则烧杯中水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速度将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停止加热后烧杯中的水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除了达到沸点还需要______。

8.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①烧瓶;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它

们安装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是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小华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如图乙所示,观

察到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______。

9.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第一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度将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2)第二、三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

析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他们图

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10.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君君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_____。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_____℃(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

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

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4)君君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比100℃小的原因是______。

1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

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

气中,就表明水______了,此时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你能提出一条

改进措施吗?______。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

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______。

(4)若试验中98℃时水就开始沸腾了,是因为当地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如图甲,因为盖盖子

会使水的沸点偏______。

1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乙、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

图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896989898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

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

1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

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

14.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一支实验用的温度计,但是温度计上的字迹都已磨掉,他想通过自己所学

的相关知识给温度计重新标注刻度和单位,请你帮他写出标注温度计刻度和单位的过程,要求:量程0?100℃,分度值2℃。

标注步骤:(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15.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按照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______(“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水在沸腾过程中,停止加热,观察到水立即停止沸腾,这一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3)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填写表中(如表),分析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_℃;

时间

00.51 1.52 2.53 3.54 4.5

/min

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

(4)仅减小水的质量,不改变其他条件,当水温升到92℃时,重新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请在图

中面出大致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16.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

的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是______℃。

(2)由图丙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当时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

于”)1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

(3)如图丁所示,图_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17.如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_____ ℃.

(2)水沸腾后,瓶口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 形成的;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在烧瓶口上放置一乒乓球,

继续加热,发现乒乓球被顶起,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______ 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

(4)另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

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_____ .

18.观察水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

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实验时,加热了好长时间水

都没有沸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或______(写两点)。

19.如图是霏霏和虹虹同学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她们把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在下

表中。霏霏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比标准气压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时间/min01345678

温度/℃9092949697989898

20.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冰熔

化成水直至沸腾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乙图可知,冰属于______(“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熔化过程

持续了______min。

(2)图丙中两个图形,能反映水正在沸腾的图形是__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

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水的沸点是______,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1.小林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他观察到水加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气泡情况如图甲、乙

所示;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

(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________图;

(2)分析图象信息可知:本次实验所测的水的沸点为________。

2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之处:______。

(2)重新安装后进行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

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3.在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王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______。

(3)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

于”)1标准大气压。

24.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

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b”“c”或“d”)。

25.小阳和小娟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

(2)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乙所

示的A、B两条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都是______℃,从图象中可知两次实验水开始沸腾的

时间不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6.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某固体的粉末装

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

(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则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 。

(3)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第3min末开始出现液体,第6min末全部变为液体.记

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物质吸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______ 。

实验次数12345678910

时间t/min0123456789

物质温度t/℃42475360656972768187

______ 。理由是:______ 。27.如图所示为小羊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某种物质均匀放热发生凝固过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此物质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凝固点为______℃;

该物体在2分钟时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28.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此时温度示数为__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相同的酒精灯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

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

29.你还能回忆起“观察固体熔化“的实验情景吗?这个实验的设计和操

作应特别注意使固体均匀受热。

(1)请你写出实验中使固体均匀受热的一种做法:______;

(2)用一固定热源给某固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由

图象可知它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所用时间为

______min它的固态与液态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3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两端拴有重物

的细金属丝,挂在一块粗大的冰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

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

行了讨论,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在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有______。

(2)对此现象的出现,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冰块的厚度越小,冰的熔点越低。

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于冰的熔点。

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越大,冰的熔点越低。

①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需要秒表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B

解析:解:(1)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2)要探究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需要测量加热的时间,要用秒表;

(3)由沸腾特点可知,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4)由图象知小明3min水沸腾,小华6min水沸腾,俩人所用酒精灯相同,初温都是90℃,故最可能的原因是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5)收集多组数据,寻找出普遍规律,故选B。

故答案为:(1)需要;(2)秒表;(3)温度保持不变;(4)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5)B。

(1)点燃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

(2)研究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得用秒表测时间;

(3)水沸腾特点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虽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与水的质量,水的初温,酒精灯的火焰有关;由图象知初温都是90℃,同一个酒精灯,所以应是水的质量大的缘故;

(5)由图乙可知,是记录数据作图,发现继续加热,达到沸点,温度不变,所以是为了验证水沸腾的普遍规律。

本题考查水沸腾的特点;判断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对收集的数据图象进行分析;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1)全部浸没;(2)变大;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3)5:3。

解析:解:(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且此时温度为沸点。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水蒸气烫伤更厉害。

(3)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根据Q吸=cm△t可得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

cm1△t1=cm2△t2,m1

m2=△t2

△t1

=98℃?88℃

98℃?92℃

=5

3

=5:3。

故答案为:(1)全部浸没;(2)变大;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3)5:3。

(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也可以液化,也会放热,所以烫伤会更严重。

(3)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根据Q吸=cm△t可得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

所用水的质量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现象及液化现象和吸热公式的考查,是一道综合题。

3.答案:?14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解析:解:(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示数往上越来越小,是0℃以下,示数是?14℃;

(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

(3)根据公式Q吸=cm△t可知,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故答案为:(1)?14;(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3)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1)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分度值,并注意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

(2)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

(3)AB段和CD段的温度变化,从而可比较二者比热容关系。

本题考查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时间图象的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等知识,其中水的比热容大是难点,有一定综合性,难度适中。

4.答案:96 使用温度计时,必须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100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方法①”

解析:解:(1)由图象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里的液面在90℃以上,则示数是96℃;

(2)使用温度计时,必须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3)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所以水的沸点是100℃;分析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发现液体降温时先快后慢,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给一大碗滚烫的热水降温,故两种方法选择方法①。

故答案为:(1)96;(2)使用温度计时,必须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100;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方法①。

(1)明确一个小格表示的分度值为1℃,可根据液柱的位置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4)液体降温时先快后慢。

液体沸腾的图象,是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它不仅体现了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象中还包括了液体的沸点、沸腾的时间等信息。

5.答案:<>98

解析:解:(1)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B处气泡的体积大于A处气泡的体积,故则V1p2;

(2)由表格中数据知,从4到7分钟,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处于沸腾状态,沸点是98℃。故答案为:(1)<;>;(2)98。

(1)沸腾时的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根据p=ρg?分析气泡在A、B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2)要知道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并且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考查沸腾时的现象、压强变化,需熟练掌握。

6.答案:医用温度计0.1不健康不能

解析:解:

①图中体温计体温计又称为医用温度计;

②其分度值为0.1℃;

③此时的示数为37.5℃;人的正常体温为36.5℃左右,所测同学的体温示数为37.5℃,则该同学是不健康的;

④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远远超过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因此不能使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故答案为:医用温度计;0.1;不健康;不能。

①体温计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但准确程度要高;人的正常体温为36.5℃左右;

②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分度值、使用方法和读数,都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难度不大。

7.答案:固态小于小于 2.0×103 2.0×103增大继续吸热

解析:解:

(1)第3min为晶体开始熔化之前,所以为固态;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所以第6min的内能小于第9min的内能;

(2)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a物质升温快,所以a物质的比热容小;a物质熔化前吸热3min升温20℃,熔化后吸热3min升温10℃,升温之比为2:1,根据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所以比热容之比为1:2,所以熔化后

的比热容为2.0×103J/(kg?℃);

(3)同种加热装置相同时间内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只需计算0?3min内物质吸收的热量即可,Q吸=cm△t=1.0×103J/(kg?℃)×0.1kg×20℃=2.0×103J;

(4)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所以分子无规则速度增大;止加热后烧杯中的水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除了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固态;小于;(2)小于;2.0×103;(3)2.0×103;(4)增大;继续吸热。

(1)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后为液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2)根据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

(3)根据Q吸=cm△t计算该物质吸收的热量;

(4)内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学生分析物质熔化的图象,是本实验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图象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也是物理实验中经常运用的。

8.答案:②④①③84 不变降低

解析:解: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故它们安装的合理顺序是:②酒精灯;④铁圈及石棉网;①烧瓶;③温度计;

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8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84℃;(2)水沸腾的特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3)据图可知,当从瓶中向外抽气时,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会导致水重新沸腾。

故答案为:(1)②④①③;84;(2)不变;(3)降低。

(1)要正确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酒精灯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

(2)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3)气压和沸点的关系是: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此题通过实验说明了沸腾的条件以及沸点与水面气压的关系,需要识记的是: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②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沸点与液面压强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液面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液面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9.答案:高低于质量

解析:解:(1)如图,由于酒精灯给水加热,容器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测出的水温会偏高;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7℃,此时液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读图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c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b 的缘故,即两次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高;(2)低于;质量。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其原因是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和液体的温度不同;

(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c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大。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0.答案:(1)秒表;(2)?4;慢;(3)吸热,温度不变;(4)晶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解析:解:

(1)由于冰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还需要用秒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在零的下方,是零下,示数为?4℃;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由图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由图BC段是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此时的沸点为98℃,低于100℃,是因为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秒表;(2)?4;慢;(3)吸热,温度不变;(4)晶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此题考查了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中器材的作用,沸点与熔点的判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图象,分析实验,总结规律。

11.答案:沸腾不变水的质量大减少水的质量高于石棉网余热温度高于沸点小于高

解析:解:(1)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由图象可知,两人使用的水的初温相同,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改进措施:减少水的质量;

(3)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

(4)烧杯中水98℃就沸腾,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如图甲,因为盖盖子会使烧杯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偏高。

故答案为:(1)沸腾;不变;(2)水的质量大;减少水的质量;(3)高于石棉网余热温度高于沸点;(4)小于;高。

(1)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2)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

(3)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4)根据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分析当地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水的沸腾实验,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2.答案:秒表丙98 小于 6 石棉网的温度比较高,可以继续吸热

解析: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需用温度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2)丙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3)水在达到98℃时,温度保持不变,故沸点是98℃,由于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应该保持在沸点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的沸点是98℃,而第六分钟温度为96℃,可知第6min的数据记录有问题;

(5)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1)秒表;(2)丙;(3)98;小于;(4)6;(5)石棉网的温度比较高,可以继续吸热。

(1)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实验器材;

(2)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即为沸点,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的沸点;

根据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的特点分析当时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关系;

(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若温度出现明显不同,说明数据有问题;

(5)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本题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考查了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的沸点,温度计的读数及选择等,考查的内容很多,容量很大,但难度不大。

13.答案:自下而上;98;b组水的质量较大

解析: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故应自下而上安装;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

(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8℃。

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通过图象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其原因是水的质量较大或酒精灯的火焰较小。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98℃;(3)b组水的质量较大。

(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①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②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影响沸腾加热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多少、水的初温等。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实验器材的安装、以及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是综合题。

14.答案: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刻度线和数字0 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刻度线和数字100 在0刻度线和100刻度线之间分成50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数字在自制温度计的适当的位置标出单位℃

解析:答:

标注过程:

(1)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刻度线和数字0;

(2)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刻度线和数字100;

(3)在0刻度线和100刻度线之间分成50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数字;

(4)在自制温度计的适当的位置标出单位℃;

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 和B.A点标0℃,B点标100℃,AB之间平分50等分,作出标线,每条刻度线之间差为2℃。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标度问题,知道工作原理与标度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需要需要98

解析:解:(1)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2)水在沸腾过程中,停止加热,观察到水立即停止沸腾,这一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从第3min后温度保持98℃不变,此时水处于沸腾状态,沸点为98℃;

(4)根据(3)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图象如下图中的红线a;

减少水的质量后,由于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变,所以水的温度上升的较快,但沸点依然保持98℃不变,图象如下图中的黑线b:

故答案为:(1)需要;(2)需要;(3)98;(4)如图。

(1)点燃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

(2)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先画出减小水的质量前的温度变化曲线,然后根据水的质量减少后,温度变化较快做出图象。本题考查水沸腾实验,解题关键是将实验操作要求及结论熟练掌握,认真审题分析。

16.答案:68 低于保持不变 B

解析: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60℃上面第8个小格处,读作68℃;

(2)液体沸腾的图象,先后从第6、9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