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应急预案演练
儿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儿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组织本次儿科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具体时间三、演练地点儿科病房四、参与人员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五、演练内容1、患儿突发高热惊厥应急处理情景设定:患儿姓名,男,3 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
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四肢抽搐。
应急处理流程:护士 A 发现患儿惊厥,立即呼叫医生,并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 B 迅速准备吸氧装置、压舌板、急救药品等。
医生赶到后,立即进行评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判断惊厥的原因。
护士 A 给予吸氧,流量为 2-3L/min。
护士 B 遵医嘱给予地西泮 03-05mg/kg 缓慢静脉注射,同时用温水擦浴降温。
经过紧急处理,患儿惊厥逐渐缓解,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稳定。
医生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并安抚其情绪。
2、患儿输液反应应急处理情景设定:患儿姓名,女,5 岁,因肺炎在儿科病房输液。
在输入头孢曲松钠约10 分钟后,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急处理流程:护士 C 发现患儿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和液体,保留静脉通路,并报告医生。
护士 D 测量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给予吸氧,流量为 3-4L/min。
医生赶到后,进行评估,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下达医嘱:肾上腺素 001mg/kg 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5mg 静脉注射,异丙嗪 125mg 肌肉注射。
护士 C 遵医嘱执行,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经过积极治疗,患儿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医生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医院相关部门。
3、患儿心跳呼吸骤停应急处理情景设定:患儿姓名,男,7 岁,因心肌炎在儿科病房住院。
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应急处理流程:护士 E 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呼叫医生,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分,按压深度为 5-6cm。
儿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引言儿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科室,承担着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
由于儿童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科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突发事件、病情恶化等。
为了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儿的安全,本预案将针对儿科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2. 优化儿科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措施;3. 加强科室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整体应急能力;4. 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安全感。
三、演练内容1. 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停电等;2. 病情恶化:如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3. 医疗纠纷:如医疗事故、医疗过错等;4. 传染病疫情:如手足口病、流感等。
四、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流程、时间、地点等;(3)确定参演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 演练实施阶段(1)突发事件演练:模拟火灾、地震、停电等突发事件,检验儿科医护人员的应急疏散、救援、救治等能力;(2)病情恶化演练:模拟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病情恶化情况,检验医护人员对危重患儿的救治能力;(3)医疗纠纷演练:模拟医疗事故、医疗过错等医疗纠纷,检验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的应对和处理能力;(4)传染病疫情演练:模拟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疫情,检验儿科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能力。
3. 演练总结阶段(1)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科室凝聚力。
五、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参演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2. 演练过程中,严格执行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效果;3. 演练结束后,及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4.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儿科窒息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儿科医护人员对窒息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窒息患者的死亡率,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儿科所有医护人员,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患者。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员:儿科全体医护人员2. 演练时间:XXXX年XX月XX日3. 演练地点:儿科病房四、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患儿,男,3岁,因误吞花生米导致窒息,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2. 演练流程(1)接诊1)接诊护士接诊患儿,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2)询问病史,了解误吞花生米的时间及数量。
3)判断患儿病情,若出现窒息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2)医生救治1)医生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
2)同时,通知护士准备抢救物品。
3)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进行抢救。
(3)护士配合1)护士立即准备抢救物品,如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
2)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如吸痰、插管、呼吸机等。
3)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4)抢救过程中1)医生根据患儿病情,进行针对性救治。
2)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3)抢救过程中,确保患儿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5)抢救成功1)患儿呼吸恢复,面色转红,口唇转润。
2)医生宣布抢救成功,通知家属。
3)护士对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病情变化。
五、演练总结1.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抢救流程不熟悉、配合不默契等。
2.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抢救效率。
3. 对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抢救技能。
六、应急预案1. 确保抢救物品齐全,定期检查,保证物品处于良好状态。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抢救技能。
3. 建立紧急呼叫系统,确保抢救及时。
4. 建立家属沟通机制,及时向家属通报患儿病情。
5.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必要时转诊。
七、演练评估1. 评估抢救流程的熟练程度。
2. 评估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
儿科常见应急预案演练

一、引言儿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特殊的一环,承担着救治婴幼儿和儿童的重要任务。
由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儿科在诊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儿科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本篇将详细介绍儿科常见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科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 规范医护人员急救操作流程;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应急处置效率;4. 促进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
三、演练内容1. 婴儿呛奶误吸应急预案演练(1)场景:新生儿室一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呛奶误吸事件。
(2)处理流程:责任护士立即停止喂奶,采取俯卧位,按压背部和胸骨下1/3处,呼叫其他医护人员,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吸痰等方法清理呼吸道,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
2. 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演练(1)场景:新生儿无自主呼吸,肤色苍白,心率异常。
(2)处理流程:立即给予正压人工呼吸,胸部按压,联合胸部按压,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
3. 预防坠床/跌倒应急预案演练(1)场景:患儿在儿科过道上不慎跌倒。
(2)处理流程:立即为患儿检查身体和测量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及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进行全面检查,协助家属扶患儿上病床,严密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
4. 儿科组织病区内突遇暴徒应急处理预案演练(1)场景:家属因对治疗效果不满意,闹事。
(2)处理流程:立即按报警器,通知保卫科,疏散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病情,安抚患者及家属,组织抢救工作。
5. 儿科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演练(1)场景:儿科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爆发。
(2)处理流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加强消毒,严密监测病情,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四、总结通过儿科常见应急预案演练,医护人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儿科常见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一、演练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患儿安全,特制定本演练脚本。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 增强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3. 优化儿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4. 提高医院整体应急管理水平。
三、演练时间2023年4月15日四、演练地点某市儿童医院儿科病房五、演练场景1. 演练场景一:儿科病房发生疑似传染病病例;2. 演练场景二:儿科病房发生药品不良反应;3. 演练场景三:儿科病房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六、参演人员1. 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 儿科医护人员;3. 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人员;4. 演练观察员。
七、演练流程(一)演练场景一:儿科病房发生疑似传染病病例1. 情景设定:患儿王某,男,3岁,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
接诊医师初步诊断为疑似流感,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2. 演练流程:(1)接诊医师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2)科室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3)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患儿进行隔离,并指导科室进行消毒工作;(4)药剂科对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5)保卫科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隔离区管理;(6)演练观察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
(二)演练场景二:儿科病房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 情景设定:患儿李某,女,2岁,因支气管肺炎入院。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措施。
2. 演练流程:(1)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2)护士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科室负责人及医院相关部门;(3)科室负责人指导护士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4)药剂科对药品进行核查,确保用药安全;(5)演练观察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
儿科重症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儿科重症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1、检验儿科医护人员对重症患儿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2、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3、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二、演练时间具体演练时间三、演练地点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四、参与人员1、儿科医生X名2、儿科护士X名3、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如设备科、药剂科等)五、模拟场景患儿小明,男,3 岁,因重症肺炎入住 PICU。
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六、演练流程1、病情发现与报告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小明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呼叫医生,并启动急救呼叫系统。
2、初步急救措施医生迅速赶到病床旁,判断患儿病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护士迅速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如除颤仪、呼吸囊、肾上腺素等。
3、团队协作与应急响应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分工协作。
一名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另一名护士负责记录抢救过程和生命体征;还有一名护士负责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并安抚其情绪。
4、高级生命支持经过初步急救,患儿心跳仍未恢复,医生决定进行电除颤。
准备好除颤仪,选择合适的能量,进行除颤操作。
同时,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5、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在抢救过程中,除颤仪突发故障。
设备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紧急维修或更换备用除颤仪,确保抢救工作不受影响。
6、药品短缺应急处理发现肾上腺素库存不足,药剂科人员紧急调配药品,确保及时供应。
7、病情稳定与后续处理经过紧张的抢救,患儿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病情趋于稳定。
将患儿转移至监护病房,继续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
医生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并组织医护人员对本次抢救进行总结和评估。
七、演练准备1、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组织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3、准备好演练所需的设备、药品和道具,确保其性能良好、齐全。
儿科各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方案背景为确保儿科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降低突发事件对患儿及家属的影响,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2. 熟悉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处理能力。
4. 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安全感,减少突发事件对患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演练内容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2. 医疗事故应急预案演练3. 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演练4.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演练5.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演练四、演练组织1. 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估。
2.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演练过程中的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
3. 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演练人员1. 演练领导小组:由儿科主任、护理部主任、院感科主任、医务科主任等组成。
2. 应急指挥部:由儿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院感科主任、保卫科主任等组成。
3. 应急小组:由儿科医护人员、护士、医生、保安、保洁等组成。
六、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 地点:医院儿科病区、医院大门口、医院周边环境等。
七、演练流程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1)演练场景:发现患儿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
(2)演练步骤:①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②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③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④应急小组采取隔离、消毒、送检等措施;⑤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为传染病,采取相应措施。
2. 医疗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演练场景:因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患儿受伤。
(2)演练步骤:①发现医疗事故,立即上报;②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③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④应急小组采取救治、安抚患儿及家属等措施;⑤调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儿科病房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儿科病房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1、检验儿科病房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2、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科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技能和应对水平。
3、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二、演练内容1、患儿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理。
2、患儿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
3、病房发生火灾时的应急疏散。
三、演练时间与地点1、时间:具体时间2、地点:儿科病房四、参与人员1、儿科病房医护人员。
2、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如保卫科、设备科等)。
五、演练准备1、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组织参与演练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要点。
3、准备好演练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如急救药品、除颤仪、呼吸气囊等。
4、提前通知患儿家属,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六、演练流程(一)患儿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理1、情景设置:患儿在病房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
2、应急响应:护士 A 发现患儿异常,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儿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裤带。
医生赶到现场,判断患儿意识、呼吸和心跳,同时指挥护士进行抢救。
护士 B 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护士 C 迅速准备好除颤仪、呼吸气囊和急救药品。
3、抢救措施:医生立即进行胸外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护士 A 配合医生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
护士 B 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静脉注射。
经过 5 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后,医生再次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
如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转入进一步治疗;如未恢复,进行除颤治疗。
4、后续处理:抢救成功后,医生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并将患儿转至重症监护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护士整理抢救用物,做好记录。
(二)患儿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1、情景设置:患儿在输注某种药物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2、应急响应:护士 D 发现患儿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和生理盐水,保留静脉通路。
儿科常见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患儿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演练方案适用于儿科科室,包括新生儿科、儿科病房、急诊科等。
三、演练内容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儿童过敏性休克4.儿童中毒5.儿科突发事件四、演练组织与实施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儿科主任副组长:儿科副主任成员:儿科医护人员、护士长、护理部、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2.制定演练方案根据演练内容,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时间、地点、人员、物资、流程等。
3.组织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相关知识、操作技能。
4.实施演练(1)新生儿窒息情景设定:一名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窒息,医护人员需立即进行抢救。
演练流程:1)发现新生儿窒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新生儿情况。
3)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建立循环等。
4)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持续复苏至生命体征稳定。
5)总结经验,评估抢救效果。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情景设定:一名新生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医护人员需立即进行抢救。
演练流程:1)发现新生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新生儿情况。
3)立即进行抢救,包括给予氧疗、维持血压、控制颅内压等。
4)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持续抢救至生命体征稳定。
5)总结经验,评估抢救效果。
(3)儿童过敏性休克情景设定:一名儿童出现过敏性休克,医护人员需立即进行抢救。
演练流程:1)发现儿童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评估儿童情况。
3)立即进行抢救,包括给予抗过敏药物、维持血压、给予氧气等。
4)密切观察儿童生命体征,持续抢救至生命体征稳定。
5)总结经验,评估抢救效果。
(4)儿童中毒情景设定:一名儿童误食毒物,医护人员需立即进行抢救。
演练流程:1)发现儿童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儿科的应急预案演练
为了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儿科在一天内连续接到3例疑似传染病患儿,经初步诊断,疑似为手足口病。
为确保患儿及时得到救治,防止疫情扩散,医院决定开展儿科应急预案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儿科主任、护理部、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儿科主任担任指挥长,护理部、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为副指挥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小组:由儿科医护人员、行政人员、保卫人员等组成。
四、演练内容1. 病例报告与接收:演练开始,模拟接到3例疑似传染病患儿电话报告,医护人员迅速进行病情评估,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隔离、防护等工作。
2. 患儿接诊与隔离: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初步检查,确认疑似传染病后,立即将患儿送入隔离病房,并进行隔离观察。
3. 信息上报与报告:医护人员立即将病情报告医院领导,并按照要求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 人员隔离与防护:对接触过疑似传染病患儿的医护人员、家属等进行隔离观察,并采取防护措施。
5. 环境消毒与隔离区域管理:对隔离病房进行严格消毒,加强隔离区域管理,防止疫情扩散。
6. 医疗救治与护理:对疑似传染病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加强护理,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7. 演练总结与改进: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1. 演练准备: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领导小组、指挥部和演练小组,进行人员培训,准备演练所需物资。
2.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病例报告、接诊、隔离、信息上报、人员隔离、环境消毒、医疗救治、护理等环节的演练。
3.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演练报告。
六、演练要求1. 演练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应急预案演练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儿科组织“病区内突遇暴徒应急处理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
科内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护理部
副指挥:
成员:
三、演练内容:
1、急救工作的反应能力
2、处理突发事件的配合能力
四、演练日期:
2012年6月24日 15:00
五、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一家属因对治疗效果不满意,集合三名家属带上工具在护士站闹事。
1、办公班护士立即立即按报警器,通知保卫科到场,并通知当班护理组长,电话通知科主任、护长及各部门领导,同时安排组织疏散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病情。
六、总结: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当值人员能立即分头安抚疏散患者及家属,各人员接通知后能迅速到达。
儿科组织“病人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
科内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护理部
副指挥:
成员:
三、演练内容:
1、急救工作的反应能力
2、急救工作的救治能力
3、急救工作记录
四、演练日期:
2013年7月22日 15:00
五、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
1、一患儿喂奶过程中突然出现呛咳,面色发绀,呼吸困难,管床护士发现后立即侧卧病人,叩背,尽可能排出误吸物,同时按床头铃及呼家属去叫其他医生护士到场。
2、接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组长推抢救车到达病房。
3、医生查体后考虑患者出现误吸,组织抢救,立即予吸痰、清理口腔痰液及呕吐物,为患者吸氧,心电监护,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经以上处理后症状没改善,黄丽芳予呼吸气囊维持呼吸,医生予气管插管,何美玲予气管内吸痰,遵医嘱用药,经处理后病人症状缓解,安抚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做好记录。
六、总结: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强,判断准确,行动迅速,抢救时医护配合好,技术过关。
儿科组织“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预案”演练一、演练目的:
科内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护理部(曹月秋)
副指挥:梁爱玲、梁雪仪
成员:朱焕彩、李金焕、冯嘉燕
三、演练内容:
1、急救工作的反应能力
2、急救工作的救治能力
3、急救工作记录
四、演练日期:
2014年8月20日 15:00
五、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
1、一患儿在输入美洛西林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责任护士查房时发现。
2、责任护士冯嘉燕发现后立即停药,置病人平卧,吸氧,同时按床头铃及呼家属去叫其他医生护士到场。
3、李金焕护士接通知后通知黄朝腾医生、朱焕彩护士推抢救车到达病房,并通知梁雪仪组长组织抢救,李金焕立即予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管,并保留液体及输液管。
3、医生查体考虑过敏性休克,朱焕彩遵医嘱予%盐酸肾上腺素1ml皮下注射,冯嘉燕开通第二条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梁雪仪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以上处理后症状没改善,血压低,患儿心脏骤停,朱焕彩遵医嘱用药,李金焕立即予呼吸气囊维持呼吸,梁雪仪予胸外心脏按压,冯嘉燕记录用药及病情观察,经处理15分钟后病人症状缓解,
4、冯嘉燕安抚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在病历及医嘱上注明病人过敏药品名称,同时告知家属致过敏的药品名称,提醒病人以后避免使用该药品,督促医生补开抢救医嘱,与下一班做好交班。
5、梁雪仪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护理部。
六、总结: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强,行动迅速,抢救时医护配合好,技术过关。
儿科组织“病区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
科内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护理部(曹月秋、邓缓英)
副指挥:梁爱玲、黄琳琳
成员:张莹、刘怡镁、容慧君
三、演练内容:
1、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2、处理突发事件的配合能力
3、救火仪器的使用
四、演练日期:
2015年6月20日 15:00
五、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
1、一病房突然发生火灾,容慧君护士立即到达病房判断火灾大小及原因,用灭火器灭火,刘怡镁护士立即通知保安及其他人到场并通
知黄琳琳组长,黄琳琳发现火灾范围较大不易控制,立即指挥刘怡镁开放所有安全通道,切断电源,张莹转移易燃易爆物品、药品、远离火源,关闭附近门窗,减少火势蔓延,黄琳琳、刘怡镁分头向家属说明情况,有序疏散一般病人及家属,嘱用湿毛巾遮往口鼻,容慧君与医生负责转移危重病人带上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
全部人员安全离开病房。
六:总结: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强,行动迅速,抢救时医护配合好,能掌握灭火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