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91f3b10722192e4436f618.png)
图11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2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1.用5-0丝线或尼龙线缝合泪囊和鼻粘膜 前瓣,间断缝合3针,每针都应带到骨孔 前的骨膜(图12)。为便于缝合,可在3 针缝好后一起打结。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冲洗泪囊,结膜囊内滴入抗生 素眼液。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1.对鼻及鼻窦情况先进行检查。如有鼻息 肉或鼻窦炎,应先予治疗。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2.压挤泪囊部,如分泌物量很少,应行泪 囊造影。
手术步骤:
12.用3-0尼龙线缝合骨膜,将内眦腱断端牢固地缝于骨膜上(图13)。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3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4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3.用5-0线缝合眼轮匝肌3~4针。再缝合 皮肤3~5针(图14)。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3.术前1周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必要时术 前两天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眼液冲洗泪道。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于内眦鼻侧5mm,内眦腱上方5mm处开始 作皮肤切口,平行于泪前嵴,稍向颞侧弯 曲呈弧形。长约20mm,深达皮肤全层。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2.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置入泪囊撑开器, 暴露泪前嵴和内眦腱。在泪前嵴前切开骨 膜。不切内眦腱(图3)。
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判定

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0)09-1541-04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判定卢姗姗ꎬ㊀苏锐锋ꎬ㊀王英爽ꎬ㊀张㊀琦ꎬ㊀王海彬(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ꎬ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ʌ摘㊀要ɔ目的:研究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150例(1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ꎬ行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作为观察组ꎻ另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50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作为对照组ꎬ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泪道通畅情况及手术时间ꎮ结果:改良组治愈率为99.3%ꎬ传统组治愈率为78.0%ꎬ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疗效确切ꎬ手术时间短ꎬ复发率低ꎬ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较佳的一种手术方式ꎮʌ关键词ɔ㊀新型术式ꎻ㊀改良术式ꎻ㊀鼻腔泪囊吻合术ꎻ㊀慢性泪囊炎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0.09.031AnAssessmentoftheClinicalEffectivenessofImprovedDacryocystorhinostomyinTreatingChronicDacryocystitisLUShanshanꎬSURuifengꎬWANGYingshuangꎬetal(The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eMedicalUniversityꎬHebeiChengde067000ꎬ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improveddacryocystorhinostomyintreatingchron ̄icdacryocystitis.Methods:Onehundredandfiftypatients(150eyes)withchronicdacryocystitisadmittedtothe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eMedicalCollegefromJanuary2018toDecember2019werechosenastheobservationgrouptoundergoimproveddacryocystorhinostomy.Anotherfiftypatients(50eyes)admittedduringthesameperiodoftimewerechosenasthecontrolgrouptoundergotraditionaldacryocystorhinostomy.Thepa ̄tencyoflacrimalpassageandthedurationofoperation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cur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9.3%whilethatofthecontrolgroupwas78.0%.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improveddacryocystorhinostomyhassignificantcurativeeffectꎬshortsurgerytimeandlowrecurrencerateꎬandthereforeitiscomparativelyanidealoperationmethodtotreatchronicdacryocystitis.ʌKeywordsɔ㊀Chronicdacryocystitisꎻ㊀Improveddacryocystorhinostomy㊀㊀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ꎬ病因大多是鼻泪管的阻塞或者狭窄ꎬ泪液不能及时排出ꎬ留存于泪囊内ꎬ使细菌在泪囊中滋生ꎬ导致泪囊黏膜发生脓性炎症ꎮ患者发生泪囊炎时ꎬ临床症状主要为溢泪或溢脓ꎬ长时间的溢泪造成患者颜面部的粗糙皲裂ꎬ影响患者的美观ꎬ随着脓性分泌物大量聚集ꎬ泪囊会渐渐扩张ꎬ使内眦韧带下方呈现囊状隆起[1]ꎮ慢性泪囊炎临床诊断相对简单ꎬ患者内眦部结膜充血ꎬ溢泪ꎬ皮肤常有湿疹ꎬ以手指挤压泪囊部ꎬ可有黏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流出ꎮ慢性泪囊炎治疗以手术为主ꎬ通过手术使患者的泪道重建ꎬ缓解患者慢性泪囊炎的症状ꎮ而手术方法较多ꎬ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存在创伤大ꎬ术中出血多ꎬ术后瘢痕大的弊端ꎬ为此我院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式ꎬ临床上得到满意的疗效ꎬ现将我院近2年采用新型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本文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50例(150眼)作为观察组ꎬ其中男64例(64眼)ꎬ女86例(86眼)ꎬ年龄26~73岁ꎻ另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慢性泪囊炎的患者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ꎬ男21例1451ʌ基金项目ɔ河北省承德市科技局指导项目ꎬ(编号:201706A058)ʌ通讯作者ɔ王海彬(21眼)ꎬ女29例(29眼)ꎬ年龄23~70岁ꎮ全部患者术前均需行碘化油泪道造影㊁泪道冲洗进行确诊ꎬ全部慢性泪囊炎患者均符合 中华眼科学 诊断标准[2]ꎬ以溢泪㊁溢脓㊁泪道冲洗不通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ꎮ依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而设立两组对照研究ꎬ观察组采用我院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手术ꎬ对照组采取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手术ꎮ本次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家属ꎮ各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1.2㊀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ꎬ患者术前均已行术前准备ꎬ具体手术方式为:①患者取仰卧位ꎬ倍诺喜眼液点术眼3次表面麻醉ꎬ常规0.05%碘伏棉球消毒ꎬ包头ꎬ铺无菌巾ꎮ2%利多卡因联合1%盐酸肾上腺素共约3mL行滑车下㊁筛前及眶下神经鼻侧支阻滞麻醉和局部皮肤麻醉ꎮ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混合液纱条置于鼻腔中鼻道处ꎬ表面麻醉鼻腔外侧壁粘膜ꎮ②在距离术眼内眦5mm处ꎬ与泪前嵴平行的方向ꎬ沿着皮纹做弧形切口ꎬ从内眦韧带上3mm处ꎬ向外下方切开ꎬ切口长约1.5cmꎬ钝性分离皮下组织ꎬ沿着泪前嵴稍偏向鼻侧的骨膜ꎬ切开骨膜ꎬ分离骨膜暴露泪囊窝内侧骨壁ꎮ③在泪囊窝的前下侧壁做一15ˑ10mm椭圆形大小的骨窗ꎮ④显微镜下ꎬ做鼻粘膜 H 字形切口(前瓣较长ꎬ后瓣极短)ꎬ在相应的位置做泪囊粘膜 U 字形切口ꎬ修剪泪囊及鼻腔粘膜切口使之边缘整齐ꎮ⑤疏通上下泪小管ꎮ⑥泪囊粘膜和鼻粘膜后瓣用6/0缝线缝合2针ꎬ用6/0缝线缝合泪囊和鼻粘膜前瓣ꎬ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ꎮ⑦用小纱布垫压住切口ꎬ纱布包盖术眼ꎬ绷带加压包扎ꎬ术毕ꎮ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ꎮ1.3㊀术后观察及疗效标准:出院后按照要求ꎬ术后1周㊁2周㊁1个月㊁3个月㊁6个月各做泪道冲洗ꎮ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判定手术疗效ꎬ治愈:术后7dꎬ患者无溢泪㊁溢脓现象ꎬ泪道冲洗通畅ꎻ有效:术后7dꎬ患者溢泪㊁溢脓症状较前减轻ꎬ泪道冲洗通而不畅ꎻ无效:术后7dꎬ患者溢泪㊁溢脓症状无改善ꎬ泪道冲洗不通ꎮ手术治疗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ꎮ1.4㊀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ꎬ两组治疗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ꎬ手术时间比较㊁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t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6个月ꎬ150例(150眼)术后有149眼冲洗泪道通畅ꎬ无溢泪ꎬ无溢脓ꎬ148眼痊愈ꎬ1眼有效ꎬ治愈率达98.7%(148/150)ꎬ有效率达99.3%(149/150)ꎬ可能由于 H 形后瓣太短ꎬ缝合后瓣脱针ꎬ使吻合口闭塞ꎬ泪道阻塞ꎮ手术过程中㊁手术术后未见大量出血及鼻骨骨折等并发症ꎮ对照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6个月ꎬ50例(50眼)术后有39眼泪道冲洗通畅ꎬ27眼痊愈ꎬ12眼有效ꎬ治愈率为54.0%(27/50)ꎬ有效率为78.0%(39/50)ꎬ患者因肉芽组织生长ꎬ吻合口闭塞ꎬ泪道阻塞ꎮ术中大出血1例ꎬ因术中无意损伤内眦血管所致ꎬ无术后大出血及鼻骨骨折等并发症ꎮ结果详见表1㊁表2ꎮ表1㊀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xʃs)组别眼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15040.2ʃ2.511.3ʃ4.2对照组5058.9ʃ12.321.8ʃ5.6表2㊀两组术后3个月至6个月的疗效判定组别眼数治愈有效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150148198.799.3对照组50271254.078.03㊀讨㊀论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多见的泪道疾病ꎬ好发于中老年女性ꎬ且农村的发病率要高于城市ꎬ主要因鼻泪管阻塞或者狭窄ꎬ使泪液不能排出而留存于泪囊内ꎬ表现症状为溢泪㊁有黏液或者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等ꎮ该类患者眼睛发生意外或要行其他眼科手术时ꎬ极易引起并发症[4]ꎮ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出现常年的反复溢泪ꎬ有时还可伴有脓性分泌物ꎬ造成患者的面部湿疹ꎬ影响患者的美观ꎬ给患者的日常造成了很大的困扰ꎮ所以ꎬ在临床中大多数的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2451患者都会选择手术治疗ꎬ并且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ꎮ目前ꎬ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ꎬ各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方式相继出现ꎬ目的旨在重建泪道ꎬ解除泪道阻塞ꎬ尽可能缓解患者溢泪㊁溢脓症状ꎮ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有:泪道激光再通术㊁泪道置管术㊁鼻腔泪囊吻合术㊁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等ꎬ泪道置管术和泪道激光再通术属于微创手术ꎬ不需要行面部切口ꎬ满足患者美观要求ꎬ但是这两种手术的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ꎬ大多数的患者在抽取泪道置管后1个月至1年的时间内泪道会再次不通畅ꎬ泪囊炎复发[5]ꎮ泪道置管联合激光术后需要反复进行泪道冲洗ꎬ并且术后的复发率较高ꎬ给患者的生理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ꎮ而我院自创的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不需反复冲洗泪道ꎬ且术后复发率基本为零ꎬ大大地降低患者的生理痛苦ꎮ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作为当前较流行的手术方式ꎬ虽然面部无切口㊁美观ꎬ手术恢复时间快ꎬ较被大众所接受ꎬ但对手术特殊器械以及手术操作医师的要求较高ꎬ且大多数眼科医生对鼻内窥操作不熟悉ꎬ短时间内难以掌握ꎬ在基层医院当中很难开展起来ꎬ所以鼻内窥镜下行鼻腔内囊吻合术在临床中不能广泛的应用ꎮ我院对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改进ꎬ其手术方式简单ꎬ对手术器械要求不高ꎬ可在基层医院及偏远地区使用ꎬ并且本术式采用 U 泪囊粘膜瓣和 H 形鼻黏膜ꎬ使吻合口空间变大ꎬ两个粘膜吻合处直线距离加大ꎬ大大地降低了患者术后肉芽组织及瘢痕增生阻塞吻合口进而堵塞泪道的风险ꎬ且吻合口空间的扩大也为患者的远期疗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ꎬ使患者的远期疗效得到保障ꎮ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通过扩增骨孔ꎬ重建泪道ꎬ改善患者溢泪㊁溢脓的症状ꎮDeCastroDK等[6]学者表明ꎬ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在75%~85%左右ꎬ治愈率较低ꎮ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缝合时ꎬ操作空间小ꎬ致使手术的时间延长ꎬ如果缝合口处吻合不齐将损伤泪小管的功能ꎬ并且吻合口处的异物刺激导致肉芽瘢痕形成ꎬ最终导致吻合口的狭窄引起重建泪道的阻塞ꎮ本研究对照组与吴柳青[4]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ꎮ本研究对照组出现1例术中大出血可能与术中无意损伤内眦血管有关ꎮ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切开皮肤ꎬ肌肉ꎬ内眦韧带ꎬ出血量较大ꎬ且影响泪道泵功能ꎬ患者术后面部切口大ꎬ瘢痕大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ꎬ特别是泪囊与鼻腔吻合口ꎬ均采用H形切口ꎬ两个粘膜吻合口相对ꎬ直线距离较近ꎬ创面容易融合粘连ꎬ瘢痕形成ꎬ阻塞使手术失败ꎮ而我院的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虽然面部有切口ꎬ但是相对于传统术式ꎬ切口小ꎬ切口整齐ꎬ瘢痕面积小ꎬ缓解了患者部分的心理压力ꎻ本研究的术式不切开内眦韧带ꎬ保留了内眦韧带的功能ꎬ保证泪囊生理结构的完整性ꎻ由于本术式切口小ꎬ不损伤内眦韧带ꎬ出血量少ꎬ手术过程中及手术术后发生大出血的机率大大减低ꎻ且本术式独特的 U H 形泪囊和鼻黏膜瓣ꎬ使得泪囊和鼻黏膜瓣两个吻合处的直线距离加大ꎬ中间的正常粘膜组织面积增加ꎬ减少因吻合口肉芽组织及瘢痕增生造成的重建泪道的阻塞的风险ꎻ手术在制备粘膜瓣㊁修剪粘膜瓣㊁吻合粘膜瓣时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ꎬ这样保证了粘膜瓣制作的准确ꎬ创面吻合对位好ꎬ术后形成瘢痕的几率降低ꎻ术中不放置引流管或凡士林纱布ꎬ减少了手术步骤ꎬ节省了时间ꎬ同时减少异物对粘膜组织的刺激ꎬ利于术后的恢复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ꎬ是因为传统术式手术步骤繁琐ꎬ操作复杂ꎬ观察组手术简单ꎬ易操作ꎬ缩短了手术时间ꎮ本次研究的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其他术式相比ꎬ具有以下优点:①切口小ꎬ面部瘢痕小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美观要求ꎻ②保留了内眦韧带的功能ꎻ③特殊的 U H 形瓣形成的吻合口空间大ꎬ极大地减少了吻合口肉芽组织增生带来的泪道阻塞ꎬ远期效果好ꎻ④手术时间短ꎬ出血量少ꎬ术中㊁术后大出血程度降低ꎻ⑤手术设备及手术技巧要求不高ꎬ可被广泛的应用ꎻ⑥不需反复冲洗泪道ꎬ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等ꎮ考虑以上因素ꎬ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患者ꎬ应首选鼻腔泪囊吻合术ꎬ而本院研究的新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㊁手术设备要求不高㊁手术时间短且远期疗效好ꎬ可在偏远及基层医院使用ꎬ应大力推广ꎮ相比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ꎬ本术式虽然存在面部手术瘢痕ꎬ但我们会继续改进ꎬ把面部切口控制在最小ꎬ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面部美观ꎬ减少患者的心里自卑感ꎮʌ参考文献ɔ[1]㊀岑志敏ꎬ刘水ꎬ刘浇艺.亚甲蓝及粘弹剂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ꎬ2009ꎬ9(05):1002~1003. [2]㊀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3.123~125.[3]㊀张远航.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治疗小泪囊泪囊炎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ꎬ2015ꎬ5(10):190~191ꎬ197.[4]㊀吴柳青ꎬ卜继普ꎬ肖羽辉ꎬ等.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ꎬ2014ꎬ52(7):28~30.[5]㊀徐晓红ꎬ薛迎春ꎬ彭琦ꎬ等.3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3451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4ꎬ34(11):1598~1600ꎬ1626.[6]㊀DeCastroDKꎬSantiagoYMBꎬCunninghamMꎬetal.Amodifiedlacrimalsacimplantforhigh-riskdacryocystorhi ̄nostomy[J].OphthalPlastReconstrSurgꎬ2013ꎬ29(5):367~37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0)09-1544-05B超引导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虞莹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ꎬ㊀江苏㊀南京㊀210000)ʌ摘㊀要ɔ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狄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疗效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上尿路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ꎬ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5)ꎬ对照组给予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ꎬ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ꎬ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㊁结石清除率㊁白细胞计数(WBC)㊁血红蛋白(Hb)㊁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㊁白细胞介素-2(IL-2)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ꎮ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ꎬ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ꎬ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ꎻ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ꎻ术后24h观察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ꎬ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ꎻ术后观察组血清IL-6㊁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ꎬIL-2高于对照组(P<0.05)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ꎻ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B超引导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时间较短ꎬ出血量较少ꎬ可缩短住院时间ꎬ且安全性较高ꎻ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清除率较高ꎬ但并发症较多ꎬ故临床应结合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案ꎮʌ关键词ɔ㊀上尿路结石ꎻ㊀B超引导下ꎻ㊀狄激光碎石术ꎻ㊀切开取石术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0.09.032AnAnalysisoftheCurativeEffectivenessofB-UltrasoundGuidedHolmiumLaserLithotripsyonUpperUrinaryTractCalculiinChildrenYUYinglu(AffiliatedChildren's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ꎬJiangsuNanjing210000ꎬ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laserlithotripsyundertheguidanceofB-ultrasoundonchildren'supperurinarytractcalculi.Methods:Theclinicaldataof210casesofupperurinarytractcalculi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November2013toNovember2018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yweredi ̄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n=105)andcontrolgroup(n=105).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uret ̄erolithotomy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holmiumlaserlithotripsyundertheguidanceofB-ultra ̄sound.Theperioperativeindexesꎬstone-freerateꎬwhitebloodcellcount(WBC)ꎬhemoglobin(Hb)ꎬseruminflammatorycytokines[interleukin-6(IL-6)ꎬinterleukin-2(IL-2)ꎬ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ꎬin ̄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recurrencerate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operationtimeinobservationgroupwaslongerthanthatincontrolgroupꎬpostoperativehospitalstaywasshorterthanthatincontrolgroupꎬintraoperativebloodlosswasless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ꎬandstonefreeratewaslow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After24hofsurgeryꎬWBClevelin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controlgroupꎬwhileHblevelwas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TheserumlevelsofIL-6andTNF-α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ꎬandIL-2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recurrenceratebetweenthe4451ʌ基金项目ɔ江苏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ꎬ(编号:16A2072082)。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

次 手 术 治愈
5 8% 的 传统
,
组 织 及 肌 层 分离
暴 露 内 既韧带
。
率为
,
9 7
.
62%
,
4 高 于 治 愈 率为 9
,
( 2 ) 在泪前 晴稍 前方切 开骨膜
用骨 膜
手 术 组 改 良 后 的 泪 囊鼻 腔 吻 合 术 操 作 简 单 不 需 添 加 特殊 设 备
。
分 离 器 将 骨 膜 及 泪 囊 内 侧 壁 一 并 推 向 外 侧离
.
3
.
腹膜 后血 肿合
,
~ c Z
m
伤后
8
小时 内者 可行单
,
并 胆 总 管或胰 腺 损伤
,
;
4
腹 膜 后血 肿位 于 横
否 则行 十二 指 肠破 口 与 空肠
, ,
结 肠 系膜右侧 可 能 为 十 二 指 肠 第 二 段 损伤
。
一 Y 吻 合 虽 然 手 术 比较 简单
。
但仍有
不论选
,
血 肿 在 肠 系膜 根 部 时可 能 十 二 指 肠 第 三 段 创
因此
,
凡 出 现 下 列 情 况 者都 应 认 真 探 查
1
.
时的 程度
、
部位
l
、
范 围 和 时间 长 短
,
,
以 及全
,
十二 指 肠
:
凡 右 上 腹 后腹 膜 血 肿者
;
;
2
.
腹
身性 情 况 来 综 合制 定 手术 越 早 效 果 越好 对
于 破 口 小于 独修 补
R O Ux
,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

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研究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及其周围组织长期存在的一种炎症,主要症状为泪囊部位肿胀、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按摩引流、泪囊冲洗等,但是缺点是疗效不佳、易反复发作。
近年来,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主要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和优势。
一、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操作方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将泪囊与鼻腔内部直接相连接,使泪液在流入鼻腔前就被引流掉,避免了泪囊炎长期存在。
手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手术范围、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首先是麻醉及局部加压止血,然后鼻内镜下探查泪囊,手术者用特制手术钩将泪囊顶端取出,用电凝切断鼻泪管与泪囊之间的韧带,并将其扩张开。
接下来,施行骨切术,切下鼻腔的鼻中隔骨部分及鼻泪管入口的骨缘部分,扩大鼻泪管入口,保证术后情况良好。
最后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即将已取出的泪囊通过探头戳入鼻腔中,并用缝合线固定住,将鼻腔与泪囊直接连接起来。
术后要进行适当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创伤小、无皮肤切口,不影响面容美观。
2. 减少了手术过程中麻醉的时间,减少了麻醉的副作用和风险。
3. 通过鼻内镜操作,能够直接看到手术场所,可对操作部位精细处理,操作更加精准。
4. 术后恢复时间短,病人轻松舒适,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后无需住院就可以出院。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一项针对68例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手术疗效满意度达到了89%。
另外一项关于3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手术的疗效,并且手术后的不良反应非常少,仅有一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成功率高达97%。
总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手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提高了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泪囊炎治疗新选择——鼻内腔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治疗新选择——鼻内腔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为什么他们眼里常含泪水?原来是慢性泪囊炎惹的祸。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由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导致鼻泪道阻塞,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內。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溢泪、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眼部流出等症状。
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探通、插管效果并不理想,激光治疗效果不确切,目前,慢性泪囊炎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经鼻根部皮肤切口,鼻骨造洞,将泪囊与鼻黏膜直接吻合,达到引流泪液的手术目的,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皮肤留有瘢痕,影响面容美观。
而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非丰常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借用内窥镜良好的照明系统,精准定位吻合,由鼻腔进入在泪囊处开个'小窗”,手术即可完成。
具有痛苦小,面部不留疤,术后组织损伤小,恢复快,适用多种泪道疾病等优势,是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法。
1手术适应症1、慢性泪囊炎、泪囊囊肿、泪囊结石需行手术者。
2、面颅骨复杂骨折致泪囊炎、鼻泪管阻塞者。
3、伴有鼻腔炎性疾病、结构形态异常及鼻腔肿物者。
4、常规手术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复发者。
5、对容貌外观要求较高者(术后面部不留疤痕),尤其适于年轻的女性。
2鼻内镜微创治疗泪囊炎的优势1、鼻内镜技术的引进,使泪囊手术在直视下很方便地进行。
2、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
3、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4、面部不遗留瘢痕,手术的效果、成功率高。
鼻內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等疾病有明显的优势,望患者积极咨询治疗,早日解除病痛。
目前我院五官科已完成近20例慢性泪囊炎经内镜下泪囊造孔术,均取得满意效果。
为地方百姓的健康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口碑。
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1.1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12例,女76例,年龄23~76岁,病史半年~30余年不等,术前检查泪点与泪小管均正常,泪囊无明显缩小,无严重的鼻腔疾病、无出血性疾患,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1.2.1麻醉:①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②1%丁卡因和1%麻黄素液鼻腔喷雾后,将浸有1%丁卡因液和1%麻黄素的长棉棒从患侧前鼻孔进入,经中鼻道前端填塞于中鼻道准备手术处。
②沿眼轮匝肌走向将其向两侧分开,先找到内眦韧带,再钝性分离暴露前泪嵴。
③沿前泪嵴切开骨膜,紧贴骨面剥离使泪囊连同骨膜一起离开泪囊窝,分离范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泪管入口处,后至后泪嵴。
④以前泪嵴为中心造骨孔,前界为前泪嵴前3mm,后界为泪颌缝,上界为内眦韧带,下界为骨性鼻泪管上口,造界孔时先以蚊式钳在泪颌缝处将骨板压破,再伸入小的乳突咬骨钳咬除骨板,逐渐扩大骨孔至预计大小。
⑤将鼻粘膜和泪囊粘膜的对应切口造成一“”型,这样鼻粘膜和泪囊的前页就较大和较长,将两前页对缝,后页则不缝合,任其贴附于后面骨壁上。
⑥分层缝合肌肉和皮肤切口。
⑦单眼包扎,不用棉纱小枕压迫,术后第三天开始冲洗泪道,每隔1~2天冲洗1次,共冲洗3~4次,术后5~7天拆除缝线。
2讨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泪囊内侧与相邻的鼻腔间建立一个新通道代替原已闭塞的鼻泪管,对于慢性泪囊炎、泪囊粘液囊肿和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既可解除泪囊长期积脓的隐患,又能恢复排泪功能,是目前泪道再造手术中效果较佳的一种术式。
从本组疗效来看,效果确切可靠,且所需设备简单,很适宜在基层开展。
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排外泪点及泪小管异常、泪囊明显缩小、严重鼻腔疾患等情况,必要时作泪囊碘油造影。
术前应常规作泪道冲洗,作出血与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
术中操作时应注意内眦韧带、前泪嵴等标志性结构,骨孔尽量做大,注意泪囊、鼻腔粘膜的可靠吻合。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泪液分泌过多、泪液外溢、眼睑红肿等症状。
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过程中,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远期并发症进行探讨。
一、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远期并发症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通过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一条新的通道,使泪液得以排出,从而减轻症状。
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患者术后泪液分泌减少,眼睑红肿等症状得到缓解。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存在一些远期并发症,例如术后新形成瘘管、泪囊瘘形成等。
在术后的日常护理中应加强术后瘘管的管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不需要进行鼻外切口,仅通过鼻腔内镜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疤痕较少,康复时间较短。
研究表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相当,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且,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并发症主要是颞下窝感染、颞下窝脓肿等。
在术后的日常护理中需要加强伤口的消毒和护理,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术后瘢痕较为明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术后的康复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考虑。
不管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和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等不良影响术后康复的因素。
最新医学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ppt课件

19.01.2021
23
4、脑瘫分级 • 轻度:生活完全自理 • 中度:生活部分自理 • 重度:生活全部不能自理
19.01.2021
24
5、伴发障碍和继发障碍
• 伴发障碍:智力低下70%,语言障碍75%,癫痫 30-40%,视听觉障碍20-30%,感知觉障碍 及心理、情绪、行为障碍等。
• 继发障碍:四肢关节的挛缩变形,肩、髋、桡骨 小头脱位、骨质疏松、骨折、变形性颈椎病、颈 椎不稳定、脊柱侧弯等。
19
2、发病率
• 国外报道在每1000个产下的活婴中,有2-3例患脑性瘫痪。 我国脑瘫发病率大约1.5-5‰。
• 脑瘫是造成的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小 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自理,以致影响教育等,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 小儿脑瘫一旦确诊,其康复治疗所需付出的的代价甚高, 所需时间亦长,家长的负担非常大,康复效果也不如其他 伤残。
6.将鼻黏膜后唇和泪囊后唇吻合。 7.将塞在鼻腔内的纱条拉出,吻合鼻粘膜前唇跟泪囊前唇 8.冲洗泪道,确定吻合口通畅。 9.加缝皮肤切口缝线。
10.清洁伤口后以无菌纱布遮盖。
术后处理
1、术后予全身抗生素静滴或口服消炎药。 2、术后第一天可揭开手术敷料。每天给手 术切口皮肤消毒。 3、术后一个星期才可以冲洗泪道。
• 因此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脑瘫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 减轻家庭、社会负担的根本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和优点。
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5年5月将我们收治的58例(60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结果:58例(60眼)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达100%,经随访3个月~3 a无复发。
结论: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常伴有溢泪、溢脓,给患者带来不便,而且是眼部潜在的感染源,一旦受外伤,可引起眼部感染,如角膜溃疡,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但因传统的术式,因手术视野小、部位深、使操作困难、复杂、费时。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众家之长,开展了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60眼),其中男8例(8眼),女50例(52眼),年龄21岁~60岁,平均年龄43.5岁,发病时间6个月~10 a。
1.2 手术方法麻醉:用浸有0.1%肾上腺素0.5 ml及1%地卡因的自制大棉签,粗细同鼻前孔,放入鼻丘部及中鼻道。
局部泪囊区皮肤浸润麻醉,筛前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切口:沿内眦角上内各3 mm沿眶缘向外下弧形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内眦韧带及泪前嵴,沿泪前嵴2 mm切开骨膜,连同泪囊一并推向颞侧,暴露内囊窝;造骨窗:于泪颌缝处用弯血管钳(或骨膜剥离子)顶破泪骨使其成以4 mm×4 mm骨孔,以咬骨钳扩大骨孔成10 mm×12 mm长方形骨窗;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前至泪前嵴4 mm,后达泪颌缝处;黏膜瓣制作:将2%的利多卡因0.5 ml+0.1%肾上腺素少许呈皮丘状注射于鼻黏膜,沿骨窗上下缘及后缘切开鼻黏膜,做成以向前翻转的单页门形瓣,将泪囊在泪道探针指示下做一向后翻转的大门形后瓣(泪囊切口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放置支撑物:将泪囊后瓣平铺于骨孔后缘与鼻黏膜纵切口接触,将充棉指套放置于泪囊后瓣之上,直视下自吻合腔向鼻前孔引出,上端支撑于泪囊顶端,以3/0的丝线缝合固定于相应处眉弓。
将泪囊前瓣与鼻黏膜对位缝合;关闭切口: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切口行皮内缝合。
1.3 术后处理酌情口服抗生素,1%的呋麻滴鼻液滴鼻,抗生素眼药水点眼,7 d拆除皮肤缝线,7 d~10 d拆除充棉指套。
1.4 结果疗效判定分为: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
消失,无黏脓性分泌物;好转: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溢泪症状减轻,无黏脓性分泌物;无效:泪道冲洗通而不通,有黏脓性分泌物。
58例(60眼)取出吻合腔内充棉指套后,冲洗泪道通畅,无冲洗液或返流物返流,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手术成功率达100%,随访3个月~3 a,无复发病例。
2 讨论
该手术与传统术式比较,其优点如下:鼻黏膜表面麻醉用自制大棉签代替棉片填塞鼻腔,简便易行,效果可靠,术前无须2次~3次用棉片填塞鼻腔,无须耳鼻喉科帮助,节省了时间,术中鼻黏膜出血时,还可从鼻腔方面塞紧棉签压迫止血,而且在出血影响视野时,活动棉签指示鼻黏膜,灵活掌握鼻腔填塞的松紧程度;不切断内眦韧带,保留了泪囊上1/3部分的完整及光滑,不损伤眼轮匝肌保留了泪泵功能[2],从而减少了术后溢泪现象发生;鼻黏膜切开前用2%的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注射于鼻黏膜,既增强了黏膜的厚度又防止切开时黏膜出血及疼痛,加快了手术进程,减少术后凝血块机化,吻合腔肉芽组织增生填塞致手术失败;用咬骨钳扩大骨孔,不使用骨凿、骨锤,减少了震动,避免术后患者头痛,也减少了凿伤鼻黏膜的风险,造骨窗范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前至泪前嵴2 mm,后至泪颌缝处,大小约10 mm×12 mm;造骨孔小则有闭合的可能,大则损伤过大;靠前损伤鼻骨,造成畸形,过后损伤筛窦引起大出血,向上影响泪泵功能,向下上颌骨额突太厚不易咬碎,或者进入上颌窦;吻合腔内放置充棉指套,既能展平后唇避免翘起,又能支撑前唇预防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