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哲学概论课终考试(97分)
2020年昆明理工大学考研真题626哲学概论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626 考试科目名称:哲学概论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1 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0终结性考试一

试卷代号:1395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2、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材料中,“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的范畴。
材料中,两个病患的症状表现基本相似为现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它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州官倪寻因为饮食过多引起头疼发烧,州官李延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头疼发烧,而华佗正是追寻两者的不同病因,积极的探求病症和病因的因果联系,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现象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本质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认识。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他们互相依存,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华佗通过望色、诊脉,认识了两人发烧的不同原因,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2020章节测试答案

1、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河图B、洛书C、先天八卦D、后天八卦答案:D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A、先天八卦B、后天八卦C、撰写卦爻辞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A3、孔子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撰写卦辞B、撰写爻辞C、撰写易传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D4、《易传》中,哪一个传主要讲形象思维A、文言传B、象传D、说卦传答案:B5、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A、只有正B、只有中C、中而不正D、既中又正答案:C6、易经中最好的卦是A、乾卦B、坤卦C、泰卦D、离卦答案:D7、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A、边防巡逻B、有些人C、可有可无D、相时而动答案:C8、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C、知识便是美德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答案:B9、周朝崇尚的颜色是A、黑色B、红色C、白色D、蓝色答案:B10、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A、母亲B、长女C、中女D、少女答案:C第二章测试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司马B、礼官C、祭司D、史官答案:C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恭宽敏惠C、清虚卑弱D、仁义礼智答案:D3、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道法自然答案:C4、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A、水柔弱而不争强B、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C、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D、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答案:D5、“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A、指地位微贱的人B、卑鄙龌龊之意C、处在水的下游D、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答案:D6、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忠恕之道D、天之道,利而不害答案:D7、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A、为而不争B、上善若水C、哀兵必胜D、柔弱胜刚强答案:C8、下列选项中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A9、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怀疑论B、祭神如神在C、未知生,焉知死D、无神论答案:C10、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A、有所不为B、不妄为C、不作为D、不多为答案:D第三章测试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A、闻一多B、鲁迅C、孔子D、庄子答案:C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A、彭泽令B、太史C、漆园吏D、寺人答案:D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穷、困、衰B、富、骄、博C、困、傲、博D、穷、傲、博答案:C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A、齐生死B、齐万物C、齐是非D、逍遥游答案:A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A、涸辙之鲋B、相濡以沫C、枯木逢春D、缘木求鱼答案:A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大宗师》C、《秋水篇》D、《齐物论》答案:D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养生主》C、《齐物论》D、《秋水篇》答案:B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A、道法自然B、厚德载物C、自强不息D、亲和自然答案:A9、“庄周梦蝶”出自于A、《齐物论》B、《德充符》C、《人世间》D、《应帝王》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A、惠子B、孔子C、庄子D、老子答案:D第四章测试1、《论语》记载的是()的对话录?A、孔子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C、孔门师徒言语D、孔子行事答案:B2、轴心时代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黑格尔B、雅斯贝尔斯C、温克尔曼D、赫尔德答案:B3、下面哪位是轴心时代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哲学家?A、董仲舒C、孔子D、王阳明答案:D4、《论语》作为对话录,对话涉及到了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C、孔子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答案:C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7超星中国哲学概论期末试题及解答

D.玩物丧志
1.0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章句训诂要解释()。
A.字词
B.句子
C.章
D.以上都正确
1.0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汉书》提到“墨家者流,盖出于()之守”。
A.高庙
B.法庙
C.清庙
D.宗庙
1.0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集谛”中的“业”不包括()。
A.意
B.口
对
1.0分
正确答案:错
我的答案:错
4、《大禹谟》中的“谟”意思约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谋”。
对
1.0分
正确答案:对
我的答案:对
5、《周易》是一部论述事象变化的文典。()
对
1.0分
正确答案:对
我的答案:对
6、根据离坚白的理论,狗和犬的区别在于其叫声。()
对
1.0分
正确答案:错
我的答案:错
7、黑格尔说概念抽象的层次越低内涵越丰富。()
42、()是指周代的天子到诸侯国视察。
A.出使
B.朝觐
C.述职
D.巡守
1.0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3、大蓄卦意为()二义。
A.散与聚
B.止与聚
C.散与分
D.止与分
1.0分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4、礼对社会成员个体的言行方式不包括()。
A.家庭关系的有序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C.安适原则
A.墨子兼爱说
B.孔子仁义谁
C.法家法不责众说
D.《墨子》理性说
0.0分
正确答案:D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3.00分、《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1.旧石器时代A B .五代十国时期C .汉景帝时期.新石器文化晚期D、正确答案: D)分(3.00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君民同体关系A .舟与水B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征服与被征服D、A 正确答案:)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分(3.00 A .国人举行B.野人举行C .定期举行.造就国人团结D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 (3.00分A.民本B.人本C.家族D.人道)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A.郡县B .羁縻C.督察D .州府)(3.00分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爱人A .克己复礼B .兼爱CD .君子的事)(3.00分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游说A.非乐BC.兼爱D.非攻)分(3.00 、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8.A.小农B.王权.军人C.商户D)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教化论A .礼乐B.和平C D.官僚)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分(3.00.征服与被征服A B.平等C.舟和水的关系.军民同体的关系D正确答案:D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A.耕种B .祭祀C.战后D.战前)(3.00分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A .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B .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C .带有原始民主色彩D正确答案:C 、)分(3.00、周代的国人指的是13 A .周人B .住在城里的人C.士阶层 D .贵族阶层)(3.00分、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14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民族制度C .军事制度D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A.小孩B.奸诈之人.不在位的人CD.社会底层的人)16、韩非认为君主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形象(3.00分A.威严B.亲民C.和蔼D.神秘正确答案:D 、)17、对于汉代同姓诸侯王说法正确的是(3.00分A.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B.有外交权.有军权C .被推恩令瓦解D)分18、三省六部的三省不包括(3.00.尚书A .监察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3.00分19、宋代枢密使分走的相权是A.兵权.财权B .监察权C .执行权D)(3.00分20、《中国文化概论》的主讲人是?A.李山B.吕艺C.叶林.石磊D判断题(40分)1、周文王想到了天地精神,之前殷商关注的祖宗概念。
《哲学基础理论》9考试大纲2020年

《哲学基础理论》(编号9)考试大纲(2020年)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哲学基础理论》是我校为招收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科目。
考试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哲学本科及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者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应考范围包括:(一)哲学通论;(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评价目标《哲学基础理论》是关于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本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是否掌握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基本的哲学理论素养。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五、参考书1.孙正聿著,《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18年印刷。
第二部分《哲学通论》考查要点导言进入哲学思考1.“爱智”的哲学智慧与爱智——爱智的“大智慧”——爱智的激情2.对“自明性”的分析熟知与真知——名称与概念——有知与无知第一章哲学的自我理解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二、当代哲学观概览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第二节哲学与常识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第三节哲学与科学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第二章哲学的思维方式第一节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第三章哲学的生活基础第一节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一、哲学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二、哲学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第二节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二、哲学与个体的自我意识三、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四、哲学与意义的“普照光”第三节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三、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第四章哲学的主要问题第一节“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三、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第二节“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一、“真”的概念解析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四、思想客观性的辩证唯物论理解五、真理观的哲学视野第五节“人”:关于人的哲学一、哲学与“认识你自己”二、人的存在与人的世界三、人类存在的意义四、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第五章哲学的派别冲突第一节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一、哲学的派别冲突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二、用两个标准考察哲学理论三、反思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第二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本原”问题二、“认识路线”问题三、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第三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思维方式”问题二、辩证法的概念解析三、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四、辩证法的批判性本质第四节经验论与唯理论一、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三、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第五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二、人本主义的概念解析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第六章哲学的历史演进第一节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一、哲学发展史的涵义二、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透视哲学史三、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四、从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第二节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一、自我追问和自我扬弃的历史二、哲学问题自我相关和哲学原则解释循环的超越第三节哲学的现代革命和当代趋向一、“实践转向”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二、“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三、现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四、当代中国的哲学主流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查要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导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三节学习马克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第一章物质与世界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四、意识与人工智能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二、物质形态的层次型和同构性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第二章实践与世界第一节实践的本质和结构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三、实践的理性结构与社会结构第二节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生产力:人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总体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第四节社会的文化结构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第四章个人与社会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第二节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一、人的社会价值二、人的个人价值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五章联系与发展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四、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第六章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质量量变规律一、质、量、度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三、矛盾论与系统论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三、“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一节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第二节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二、社会革命与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一、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八章认识与实践第一节认识的发生一、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016~2017年中国哲学概论期末试卷Word版

中国哲学概论2016年~2017年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错误答案就没写在前面D1、关于各个时代思想家关注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孔子曾论述道德的修养和规范B、孟子多论述人性的善恶B、C、魏晋哲学家更过关注有无、本末问题D、宋明理学更多论述统一性问题B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B)“顺天地之纪”。
A、颛顼B、黄帝C、尧D、喾B3、大蓄卦意为(B)二义。
A、散与聚B、止与聚C、散与分D、止与分A4、下列关于老子对道的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A、道是最基础的哲学范畴B、能生成整体世界C、能生成世界无限多样性D、世界万物生成的母体B5、哲学的思维进路是(B)。
A、感觉-知觉-经验-思辨B、感觉-经验-知觉-思辨B、C、知觉-经验-感觉-思辨D、感觉-思辨-知觉-经验6、(A)是六经里最早的一部。
(1.0分) 0.0分A、《礼仪》B、《尚书》C、《春秋》D、《周易》A7、《大禹谟》中提出“弗询之谋勿庸”,其含义是(A)。
A、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B、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C、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D、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A8、学术文化上的王官贵族之学移向了民间百家导致四民社会中以(A)阶层为先导的思想学术潮流。
A、士B、商C、农D、工C9认识自然是中国哲学思想的(C)。
A、首要原则B、最终目的C、基本职能D、实现基础D10、“移易之变”中的“移”表示(D)的变化。
A、主动B、被动C、无形质D、有形质A11、《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A)之患。
A、思想B、情理C、攻伐D、行动B12、儒家被认为是“盖出于(B)”。
A、理官B、司徒之官C、羲和之官D、史官A13、中国农历最终成熟是在(A)年前。
A、2200B、3700C、4500D、5100D14玄学被认为是深黑色是因为其具有(D)。
A、遮蔽性B、确定性C、阴暗性D、模糊性A15、(A)不是宋代理学本体论的学派。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一、孔子的仁学思想内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
“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
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意义:1。
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
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
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二、墨子的兼爱思想内涵: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十大思想之一,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1.“兼爱"也就是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人.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为仁、义,他说:“兼即仁矣,义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大禹谟》中提出“弗询之谋勿庸”,其含义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司马迁提出聪则参前远视,()则知事穷理。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宋代濂洛关闽四大理学学派中,濂指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下列关于老子对道的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7《周易》提出()是中华民族思想主题探究事物必然性以及主客适宜性的哲学认识使命。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周易》的易包含的三层意思中,()是就事物的基本性而言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革卦和鼎卦的意思分别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程颢在()建立了其学派。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3理学在()时期发证成熟到了哲学形态。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4周代把住在中央都城()的称为民。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班固认为儒士的职能不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6董仲舒向汉武帝提供三纲五常是为了替代()。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汉书》中提到的“宗祀严父,是以右鬼”中“右鬼”指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8黄帝用()的名称来命名国家机构的职位。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9关于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主张的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0佛教中的“惑”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1()标志着佛教完成了由旁系文化向主系文化的转变。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2儒家被认为是“盖出于()”。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3《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4关于三藏文本系统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5阴阳家的出现衍生自()。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6()是六经里最早的一部。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7()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8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9相传()是《归藏易》的作者。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0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规定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1玄学思辨的哲学精神的思维进路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2()是宇宙事物以根本发生而得指称概念。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3更夫的作用不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4“满招损,谦受益”出自()。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5理可以与()一起用于表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良知原则。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6半坡遗址属于()。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7《周易》记载的最早的革命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8玄学被认为是深黑色是因为其具有()。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9()是指不做一切非佛理之事。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0天台宗倡导的一心三观中,三观不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题数:15,共 30.0 分)1属于中国儒家经典十三经的是()。
(2.0分)2.0分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ACD2中国文化中把人心赋予了三个职能,其中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ABD 3“礼”的四层说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4宋代的理学家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BCD 我的答案:BCD5关于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分)0.0分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ABCD6道术之学的代表人物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ABC7《周易》的易的三层意思中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ABC8生物学下分类有()。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9我们常说的五帝是从黄帝开始,还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10二十五史中官吏的分类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ACD 11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ABC12下列帝王中重视道德的是()。
(2.0分)2.0分正确答案:BC 我的答案:BC1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尚书》的文体?()(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14以下选项中属于儒家六经的是()。
(2.0分)1.0分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CD“不易”是就事物基本性而言,事物的本质及法则是现象背后的常存实体。
“易”包含三层义理。
分别是()。
(2.0分)2.0分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ABC•三、判断题(题数:30,共 30.0 分)1理学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系统中世间万物的本体之理、事物法则规律之理、人和物的本性必然之理、事理书理人思之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中国古代的处士是仕人隐居而不做官的人。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今文和古文中“文”的含义是文章的含义。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舜典》中舜任命夔教导其子嗣。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中华文化并且兼发了思想意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钱学森认为严密的现代科学思想至少应该包含四个层次。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黑格尔说概念抽象的层次越低内涵越丰富。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的核心的范畴是仁。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0现在的玉佩在夏商时期并不值钱,随处可见。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乾以德的实力气象体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纯阳至健的事物和时代。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竹林七贤对当时官员和朝廷的评议被人们称为清谈。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对于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成文的礼仅仅约束士和商。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理学中的理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5道家学派在道教兴起时已经衰亡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6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7“纵横捭阖”中的“捭”指的是张开,开展。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8《伊索寓言》不是希腊代表人类古典文明的元初文本。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0《汉书》提到墨家“养三老五更,是以非攻”。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1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2《礼记》主要记载的是周代的政治制度。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3“法”是国家的刚性规范。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4“元亨利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6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7宋代地域哲学中,河南洛阳而成立的学说叫洛学。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8中国文化并不重视奇偶关系。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9董仲舒追随的是公羊学派。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民为邦本”的价值理念中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