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哲学概论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第一讲:中国哲学概说一、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1、汉语表述人的“思维”的概念(1)“思维”——思惟,思考,《汉书·张安世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

‛(2)“思想”——思考,思虑,《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3)“思虑”——思想,《荀子·哀公》:‚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

‛2、汉语表述“理性”的概念(1)事物法则之“理”——《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故心不可以不知道。

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2)世界万物的本原之“理”——《二程遗书·伊川语录》:‚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

‛《朱子文集·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3)人际社会生活之“理性”——《墨子·所染》以“丝织染色”比附国家政治善恶:‚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所染当,故王天下;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4)日常生活中的“道理”——由玉石的纹理引申抽象:玉石的纹路、治玉的理路、本原之理、法则之理;推诸社会生活领域:原则之理、规则之理、准则之理;人生与文本中:文本义理、道义之理、是非之理二、哲学是论涉人类思维智慧的学科1、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

(1)中国观念文化尚学崇哲的思维智慧传统发轫已久。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
D、庄子
正确答案: C
2
下列关于义理之学描述正确的是:
A、论究言论文章及其内容道理的学问
B、普遍皆宜的学术道理
C、讲求经义与探究明理的学问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3
中国学术界中“哲学”一词源于: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韩国
正确答案: C
4
()不是“道术之学”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C
5
()提出“聪则参前视远,明则知事穷理”
A、范仲淹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迁
正确答案: D
6
()不是黄帝开创中国文化的内容
A、广泛外交
B、修养德行
C、振兴兵力
D、探索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 A
7
犬和狗属于同一成长阶段。
正确答案:×
8
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了中华文化。
8
思想是社会人的一种不自觉的意识。
正确答案:×
9
哲学思想在民族成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创造中形成
正确答案:√
10
“观乎天文”中的“天文”是指天文气象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三)
1
下列不属于周代官置中六官的是:
A、天官
B、地官
C、春官
D、风官
中国哲学发端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正确答案: A
5
半坡遗址是()文化的代表
A、老官台文化
B、仰韶文化
C、龙山文化

中国哲学概论3道家哲学

中国哲学概论3道家哲学
一、道家文化的渊源—原始宗教的思想观念 1、 母系社会的传说、观念 2、生殖崇拜 3、帝王经验、巫史文化
《庄子*盗跖篇》讲到远古人们的生活景象:“古之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老子》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7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三、庄子的哲学思想 1、庄子简介 2、对老子道论的发展 3、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4、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逍遥
4、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逍遥
无待与无己——自由 《逍遥游》 无己的理想——真人 神人《大宗师》 无己的途径——坐忘、心斋《大宗师》《人间世》
何谓真人?真人的特点,一是真人不用心智思虑谋划一切事情;二是真人与常人有异,睡觉无梦,醒来不忧;三是真人齐生死,忘是非;四是真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 何谓至人?庄子说:“至人无己”。(《逍遥游》)至人的特点是“大泽焚而不热,河汉冻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至人不受任何限制,乘云气,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列御寇》)其根本的特点是“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达生》) 何谓圣人?庄子说:“圣人无名。”(《逍遥游》)圣人要“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天下》)“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知北游》)其最根本的特点是“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道。”(《刻意》)
2、对老子道论的发展
自本自根,先天地生。 “有先天地生者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无成无毁,无所不在。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齐物论》 道在蝼蚁、稗、瓦壁、屎溺

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相克:金—木—土—水—火
春木 夏火

秋金 冬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表示事物的两个对立面 的哲学范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最 初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 代思想家看到了一切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一些思想家 把阴阳看做是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互相对立和此消彼 长的物质力量,把阴阳交替看做是宇宙变化的根本规 律和普遍法则。战国末期有阴阳五行家邹衍等把阴阳 和五行观念揉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认为物质世 界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百物的基 本元素,阴阳五行家是科学和巫术相混杂的学派。
三教图
宋明理学在元明清七百年 里都是官方的哲学,对中 国乃至东南亚产生深远的 影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 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 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 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如古代一些名将名相。
哲学与人生境界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颢
. ….…………. . ….…………. .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西周初年的《尚书》提出五行学 说,广泛运用于占卜和中医。所谓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 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 的事物。古代思想家用上述五种物质 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的多样统一的, 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
. . ….………….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图(红色箭头表示相生, 蓝色表示相克) 相生:水—木—火—土—金

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中国古代哲学概论首先,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出现了诸多哲学学派和思想家。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学、道教、墨家、法家和名家等。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儒家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强调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观念,主张君主有责任为人民谋福祉。

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家有孔子、孟子。

道教是中国古代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其主要思想是以道为中心,追求自然、柔和、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教强调个体的修炼和自我觉悟,主张放弃欲望、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道教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提倡以兼爱为核心的无差别亲人之道,反对阶级剥削和战争。

墨子号称“兼爱非攻”的思想,以兼愛主義為核心,主张以兼爱、非攻的道德来实现和谐社会。

法家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哲学学派,主张法治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强调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名家则侧重批判和辩论,主张言辞的艺术和技巧,追求辩证的思维和逻辑推理。

名家注重辩论的演讲和外交智谋,倡导战国时期的政治辩论,代表人物有荀子、公孙龙等。

以上学派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中曾经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丰富传统。

在这些学派和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和谐共存、尊重自然、追求自由平静等特点。

这些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
A.意
B.口
C.心
D.身
1.0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满招损,谦受益”出自()。
A.《周易》
B.《论语》
C.《道德经》
D.《墨子》
1.0 分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合同异学派的命题不包括()。
A.日方中方睨
B.物方生方死
C.天与地卑
D.山与木平
1.0 分
我的答案: 错
12、书法产生于秦代隶书的仿写。()

0.0 分
正确答案: 错
我的答案: 对
13、道德性命中的命指的是客观世界的偶然性。()

1.0 分
正确答案: 错
我的答案: 错
14、社字最早指的是土地神。()

1.0 分
正确答案: 对
我.0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章句训诂要解释()。
A.字词
B.句子
C.章
D.以上都正确
1.0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汉书》提到“墨家者流,盖出于()之守”。
A.高庙
B.法庙
C.清庙
D.宗庙
1.0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集谛”中的“业”不包括()。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1.0 分
正确答案:C

中国哲学史 (完整)

中国哲学史 (完整)

中国哲学史主讲人:潘畅和绪论一哲学简介一、哲学的定义“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意为“爱智慧”。

汉语“哲”字亦为“智慧”、“明智”的意思。

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借用汉语的“哲”、“学”两字指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的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的学者黄遵宪将这一名称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

二、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1.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回答:哲学是爱智。

爱:事物之间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

智慧:所有存在的东西(存在者)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存在之中,存在把存在的东西集合为一。

2.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几千年的传统哲学的回答。

把存在当作对立于人以外的概念来加以追求的学问。

3.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家的回答:哲学是将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学问。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早期的爱智慧之学和现当代的“后哲学”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四、哲学的价值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中华文明的自然基础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至少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便已经形成了东临海,西及沙漠的庞大帝国。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80条,其中仅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大水系的流域面积就达数百万平方公里。

无论是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依山傍海的希腊还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都难以与之相比。

这块内陆基地,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

所以尽管遭受过多次外族的入侵,而终究能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完整,未曾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遭致毁灭或中断。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不仅有上千条巨川大河,也有绵延的崇山峻岭,有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和1.8万公里的海岸线……。

哲学概论全套课件讲稿180页PPT

哲学概论全套课件讲稿180页PPT

、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 ■自哲学产生提来,对哲学本质有不同理解,归 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有十二种代表性的哲学 观 哲学可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是,简 略的说,哲学就是爱好认识宇宙万物和自我 思考要知其究竞,为其究竟,以便让人建立知 识和评价的系统。 哲学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机地使理论艺术和实践 艺术通过逻辑与感悟的结合来表达真值诉求和 善值诉求的统一,以期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 放
谢谢!
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态 的关系 哲学是各类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时代精神的 精华。哲学是如此形成的吗?哲学如何发生要 复杂得多。 ■哲学是人类文明高度发畏的产物: 物质文明发畏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发畏 到一定程度,就使得人类的抽象思维能 力逐渐升华为哲学思维,随着人类的实 践需要与发長,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哲学概论》教材 ■1.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唐君毅为当代中国哲学 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最宏大的哲学介 绍书。本书内容广泛,且具世界性视野,讨论领域横跨古今中国晢学、西方哲学和印 度哲学的传统,其视角之阔,关怀之广,兼思考之精,可说前无古人。本书虽成书于 上世纪中期,今天仍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是最优秀的哲学作品之一,而且在理论架构 上都深刻体现出当代儒者的情怀和对现实人类社会的道徳忧虑 2.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本书是建国后国内学撰写的 部论析哲学本身而非某一种哲学的有一定分量的著作。通读了全书而且能够形成 个比较完整、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关于哲学的观念,学会了一点哲学思维的 方法。 ■3.张天飞,童世骏:《哲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8年) 4.刘永富:《哲学概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国内同类其它著作:张世英的《哲学导论》、王德峰的《晢学导论》、童鹰的 《晢学概论》等 6.国外同类著作:索菲的故事、哲学大问题等 哲学概论,其全部内容都围绕讲哲学是什么展开,都在为哲学作辩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选题]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安世的话。

A.班固B.王国维C.王安石D.司马迁2. [单选题] 哲学主要论述的是()。

A.历史事实B.物体法则C.人文情怀D.思维智慧3. [判断题] 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我的答案:对4. [判断题] 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A.顾炎武B.董仲舒C.王夫之D.李贽2. [单选题] 《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

A.思想B.情理C.攻伐D.行动3. [单选题]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A.获取B.进攻C.阀门D.军阀4. [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A.王夫之B.程颢C.朱熹D.程颐2. [单选题] ()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A.王安石B.程颐C.朱熹D.程颢3. [判断题]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客观世界。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是苏轼的诗词。

()我的答案:错5. [判断题]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生命对于时间的追求。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2. [多选题] 下列帝王中重视道德的是()。

A.秦始皇B.周文王C.周武王D.商纣王3. [判断题] 《庄子·所染》中以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寿山石是广东有名的章石。

()我的答案:错5. [判断题] 《尚书》为“哲学”一词中的“哲”奠定了语义基础。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是由()引入的。

A.邹代钧B.夏鸾翔C.黄宗宪D.钱宝琮2. [单选题] 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规定的。

A.人的主观思想B.同类人或事物C.客观的评判标准D.对立面3. [单选题] 中国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其实来源于()。

A.英国B.日本C.法国D.韩国4. [判断题]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客体。

()我的答案:错5. [判断题] 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

()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中国哲学兴起时期的形式是()。

A.神话传奇B.博之以文,约之以礼C.战争夺权D.观乎天文,观乎人文2. [单选题] 摩尔根认为()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

A.蒙昧期B.文明期C.制度期D.野蛮期3. [单选题] 半坡遗址属于()。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龙山文化D.老官台文化4. [判断题] 社字最早指的是土地神。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发轫可以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周易》提出观乎(),化成天下。

A.水文B.天文C.地文D.人文2. [单选题] 关于哲学思想和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B.是各民族成员的观念自觉与思想意识而形成的C.哲学思想是民族成员物质生活中产生的D.是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3. [单选题] ()不是四民分工之一。

A.贵B.工C.农D.士4. [判断题] 思想是社会人的一种自觉的意识。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哲学思想来自相似的社会人群。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司马迁提出聪则参前远视,()则知事穷理。

A.显B.明C.愚D.达2. [单选题] 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

A.探索自然现象B.修养德行C.大力发展宗教D.振兴兵力3. [判断题] 周代的六官包括天、地、东、西、南、北。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中华文化并且兼发了思想意识。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易经》中“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的“观”指的是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孔颖达在其著作《周易正义卷首》中援引()学者的作品论述了黄帝的变化移易思想。

A.西周B.汉代C.东晋D.唐朝2. [单选题]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顺天地之纪”。

A.颛顼B.黄帝C.尧D.喾3. [判断题]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发明的。

()我的答案:对4. [判断题] 现在的玉佩在夏商时期并不值钱,随处可见。

()我的答案:错5. [判断题] 中国最早的水稻种植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浙江西部地区。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周易》的传的部分不包括()。

A.《爻辞》B.《象辞》C.《说卦》D.《彖辞》我的答案:A2. [单选题] 儒家的六经不包括()。

A.诗经B.春秋C.仪礼D.孝经我的答案:D3. [判断题]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移易变化。

()我的答案:对4. [判断题] 古希腊人类古典文明代表性的元初文本包括《荷马史诗》、《理想国》、《吠陀文献》等。

()我的答案:错5. [判断题] 《伊索寓言》不是希腊代表人类古典文明的元初文本。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周易》中“移易之变”的“移”表示()的变化。

A.主动B.被动C.无形质D.有形质2. [单选题] 《周易》的易的三层意思中不包括()。

A.简易B.变易C.不易D.容易3. [单选题] 《周易》的易包含的三层意思中,()是就事物的基本性而言的。

A.简易B.变易C.不易D.容易4. [判断题] 《周易》创作之初是为了给国家和人民提供预测事物变化前景。

()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移易变化的客观性昭示事物本质及其法则使然的变化。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将元亨利贞解释为始长遂成。

A.王安石B.朱熹C.王明阳D.程颐2. [单选题] 乾坤象征着()。

A.天地B.阴阳C.刚柔D.以上都正确3. [判断题] “元亨利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无妄》、《大畜》二卦要求人事遵循规律与注意富聚。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元亨利贞的贞意思是正。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革卦和鼎卦的意思分别是()。

A.变旧;取新B.变旧;稳固C.维持;取新D.维持;稳固2. [单选题] 《周易》记载的最早的革命是()。

A.夏启B.商汤C.周文王D.周武王3. [判断题] 时的问题是大蓄卦的要以所在。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水井的存在带动了集市贸易中心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形成。

()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相传()是《归藏易》的作者。

A.炎帝B.伏羲C.神农D.黄帝2. [单选题] 相传()以“山之出云”比喻变化移易的永恒连续。

A.帝喾B.颛顼C.伏羲D.黄帝3. [单选题] ()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

A.损益B.乾坤C.既济未济D.咸恒4. [判断题] 《周易》的成书要晚于《归藏易》。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周易》的周含有周延、完备的意思。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既济未济是六十四卦的第()卦。

A.三十一、三十二B.三十二C.六十三、六十四D.六十四2. [单选题] 既济发展到未济,其实体现出()。

A.事物的矛盾B.事物的统一C.事物的偶然性D.事物的必然性3. [单选题] 既济、未济中的济指的是()。

A.济南B.抚慰C.渡水D.接济4. [判断题] 《既济》卦与《未济》卦是既反又对的关系。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既济未济表示物之不可穷。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舜的时代被称为()。

A.夏B.虞C.唐D.媏2.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尚书》的文体?()A.典B.谟C.训D.诰3. [判断题] 书法产生于秦代隶书的仿写。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艺术属于美学的范畴,美学属于哲学的范畴。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尚书》的实质性哲学思想是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思想。

()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二十五史中官吏的分类不包括()。

A.循吏B.庸吏C.酷吏D.污吏2. [单选题] 不懂得变通的官员最有可能是()。

A.循吏B.庸吏C.酷吏D.污吏3. [单选题] 现代所说的金木水火土这样的顺序是()之后才融入五行说的。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4. [判断题] 《大禹谟》中的“谟”意思约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谋”。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仰韶文化最初是在河南省发现的。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一个好的国家应该施行的政策不包括()。

A.正德B.厚生C.惟和D.从易2. [单选题] 《大禹谟》中提出“弗询之谋勿庸”,其含义是()。

A.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B.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C.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D.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3. [判断题] 《大禹谟》中提出“金、木、水、火、土、谷惟修”,其中修通休,即休养生息。

() 我的答案:错4. [判断题] 克勤与克俭是主体作为与节约的价值观,是君臣的言行底线原则。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法”是国家的刚性规范。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

A.内外之称,在心为德B.用财不费,民德不劳C.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D.德胜不狎侮2. [单选题] 宋代濂洛关闽四大理学学派中,濂指的是()。

A.张载B.程颢C.朱熹D.周敦颐3. [单选题] 程颢在()建立了其学派。

A.洛阳B.濂溪C.关中D.考亭4. [判断题]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张载认为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的,人心是身体上发出来的。

()我的答案:错1. [单选题] 下列成语中出自《旅獒》的是()。

A.玩忽职守B.玩岁愒时C.玩世不恭D.玩物丧志2. [单选题] 《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

A.人的思维B.各样的事情C.多次反复D.获得的结果3. [判断题] 西旅是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

()我的答案:对4. [判断题] 君子应该遵守“贱己而贵人的”的哲学。

()我的答案:对5. [判断题] “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中小人是指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我的答案:对1. [单选题] 秦朝之前,教育行业中实行的是()师一体。

A.官B.工C.农D.商2. [单选题] 乐可以调节()。

A.人生目标B.人际关系C.人的心灵D.人的本性3. [单选题] 中国的礼乐广泛化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