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转行到其他部门后的工龄计算

合集下载

民办教师工龄如何计算

民办教师工龄如何计算

民办教师⼯龄如何计算民办教师⼯龄如何计算全民职⼯与全民合同⼯是两种不同体制下⽤⼈的不同说法.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就是全民职⼯;经济体制改⾰后,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的⾃主权,对员⼯实⾏合同制(聘任制),全民单位在体制改⾰以后招来的职⼯属全民合同⼯.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计划体制时全民职⼯享有的⼀些待遇,⽬前还给保留.所谓⽼⼈⽼办法,新⼈新办法就是指这些东西.其实区别很⼩,国企的职⼯不少⼈都下岗了,他们都是全民职⼯,其中产业⼯⼈也不少.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民办教师⼯龄计算问题的复函(1986年11⽉13⽇(86)教计字179号)的全⽂内容为:“湖北省教育委员会:你委鄂教⼈〔1986〕028号《关于民办(代课)教师⼯龄计算问题的请⽰》收悉。

经商得劳动⼈事部同意,现答复如下: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合格⼈才从事教育⼯作,民办(代课)教师被招收录⽤为国家正式职⼯或经组织批准进⼊各级各类学校学习毕业(或结业)后,成为国家正式职⼯,并继续从事教育⼯作的,其成为国家正式职⼯前最后⼀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作时间可以与成为国家正式职⼯后的⼯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在两个以上单位连续担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凡经组织批准调动的,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2、根据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仅限于持有县级以上教育⾏政部门发放的“民办教师任⽤证”,并在省级教育⾏政部门备案的民办教师。

”3、再参照劳动⼈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民办教师⼯龄计算问题的意见(1982年8⽉7⽇劳⼈险函(1982)11号)的规定:“民办教师经组织批准被录取(或保送、推荐)到各级师范学校学习,毕业(结业)后在各类学校继续从事教育⼯作的,其⼊学前最后⼀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包括经正当⼿续调动,在两个以上学校连续任教的时间),可与毕业后任教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由于没有直接针对你这种情况的规定,因此,我倾向于认为:如果获颁“民办教师任⽤证”,并且跨省招聘经原单位批准并办理了正当调动⼿续的,应可以连续计算⼯龄。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公社、大队民办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81]劳险便字30号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公社、大队民办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81]劳险便字30号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公社、大队民办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正文:
----------------------------------------------------------------------------------------------------------------------------------------------------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
关于公社、大队民办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1981年5月12日(81)劳险便字30号)
四川省劳动局:
川劳险便字(81)20号函收到。

所询对国家劳动总局(81)劳险字5号《关于农业中学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的几个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上述复函中的意见也适用于农村公社、大队的民办教师。

二、民办教师被招收、保送或推荐到高等学校学习,毕业或结业后不再从事教育工作的,其当民办教师的工作时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

——结束——。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单位怎么计算工作年限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单位怎么计算工作年限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单位怎么计算工作年限《实施条例》第十条明确,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后,职工因本人原因调动、转移工作单位,均应通过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再与新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来实现。

劳动者在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自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因资产业务划转、部分并购、重组或者工作需要等非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将劳动者转移到新的用人单位,或者通过行政命令等方式,将劳动者调往其他用人单位的行为。

考虑到这种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一家用人单位转往另一家用人单位,且在新的用人单位仍然继续工作,由新的用人单位承继其有关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的情形,与劳动合同的一般解除情形存在很大不同。

因此,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以资产业务划转、注册多个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等方式,抹煞劳动者原来的工作年限,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义务,本条进一步规定,在这些情形下,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同时,考虑到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在进行业务划转、部分并购、重组或行政命令调动劳动者时,依据法律规定依法与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经济补偿的,原来的工作年限应当一笔勾销,劳动者到新的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工作年限和计算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全部都应当重新计算。

对此,本条明确规定: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计算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而是前后连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0条第十条【工作年限的计算】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工龄计算的相关规定

工龄计算的相关规定

工龄计算的相关规定(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休或调整退休费待遇的人员,其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其已经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已按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办理的,可不再变动。

(二)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轮换工、经济建设民工、“亦工亦农”工转正后的工龄计算1956年11 月12日国直人习字第79号《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具本问题的补充》中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这里应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录用以前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如果录用以前,在几个单位临时工作,不能都算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转正录用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计算在工作年限之内。

原省劳动局[79]冀革劳字第122号文件规定:“临时工被所在单位选招为固定工时,其在本企业最后一次当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亦体现了同样的精神。

1994年3月30日省人事厅《关于贯彻〈闫伶同志关于部分工作人员接续工作年限的讲话〉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原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当计划内临时工,从工作岗位上直接应征入伍,转业、复员后直接由政府安排为正式职工;被推荐或考入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由国家分配了正式工作;以及直接被招收、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工人,现在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最后一次当计划内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时工上学期间的时间要扣除,从事临时工工作的时间与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也改为从计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算起。

常用工龄计算政策

常用工龄计算政策

常用工龄计算政策一、民办教师的工龄计算原从民办教师(包括长期顶编代课教师)岗位上参军,复员退伍后参加工作或转业后安排工作的,其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可以计算工龄。

在编民办教师(含长期代课教师)经县以上组织、劳动人事部门批准,直接招收录用为国家职工或直接考入大中专学校毕业后成为国家职工的,其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可与成为国家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乡村医生的工龄计算乡村医生被招收、顶替、录用为国家正式职工或进入各级医药院校学习毕业(结业)后,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并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前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任乡村医生的工作时间,可以与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三、退役军人的工龄计算复员转业后参加国家机关、事业部门和企业部门工作的,其军龄应当计算为工作年限或工龄。

但其离开部队后至参加工作前待分配时间,从报到之日起原则上不超过一年。

农村籍退伍军人,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时间,不得计算工龄。

四、知青的工龄计算(一)凡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到城镇参加工作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

(二)职工因冤假错案被处理回乡劳动,其子女受株连随同回乡,后参加工作的,从1962 年起,凡年满16周岁以上的,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与其后在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五、临时工的工龄计算计划内临时工经批准最后一次在本单位当临时工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与被录用为正式工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六、辞职、辞退、自动离职、除名人员的工龄计算(一)辞职人员被全民所有制单位重新录用,辞职前和录用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领取辞职费的,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算起)。

(二)被辞退人员由全民所有制单位重新接收的,除去待业时间,其工龄合并计算。

换单位工龄怎么算

换单位工龄怎么算

换单位⼯龄怎么算
在这个按劳分配的制度下,⼤家越来越重视着⾃⼰的劳动成果,也包括劳动的时间,也就是平时常说的⼯龄。

⼯龄,顾名思义劳动者⼯作的年限。

⼯龄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它关系到年休假期的多少,病假⼯资待遇的多少、经济补助⾦、福利的多少等等,⼀般⼯龄的计算,在劳动者⼯作单位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家是很清楚的。

那么,劳动者⼯作单位变换之后,⼯龄如何计算呢?接下来店铺的⼩编就来为⼤家介绍⼀下关于这个问题。

其实⼀般来说,就是合并计算劳动者的⼯龄。

⽤⼈单位依法办理变更、合并、分⽴⼿续后,导致劳动者⼯作单位的变动,这种情况的劳动者⼯龄应该连续计算,新的⽤⼈单位对于劳动者在前⽤⼈单位的⼯龄应承担⼯龄责任。

当然,除此情况法律没有规定⽤⼈单位承担之前的⼯龄责任。

⼯龄的计算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正确把握了劳动法的基本理念,综合考虑到⽤⼈单位变动是否基于劳动者本⼈主观原因,处理好劳动者⼯龄的确定问题。

⼯龄越长对劳动者越好,劳动者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越多,单位⽀付经济补偿⾦的责任也越⼤。

⼩编觉得,国家法律多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益增进,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极⼤程度的保障了劳动者。

只要⼤家踏踏实实的依法劳动,权益就不会受到侵害,以上便是⼩编对⼯龄的⼀些解读,要是有其他需要法律帮助的地⽅,欢迎咨询店铺律师。

民办教师工龄如何计算

民办教师工龄如何计算

民办教师⼯龄如何计算对于民办教师⼯龄如何计算的内容,最近很多⼈很困惑,⼀直在咨询⼩编,今天店铺⼩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全民职⼯与全民合同⼯是两种不同体制下⽤⼈的不同说法.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就是全民职⼯;经济体制改⾰后,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的⾃主权,对员⼯实⾏合同制(聘任制),全民单位在体制改⾰以后招来的职⼯属全民合同⼯.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计划体制时全民职⼯享有的⼀些待遇,⽬前还给保留.所谓⽼⼈⽼办法,新⼈新办法就是指这些东西.其实区别很⼩,国企的职⼯不少⼈都下岗了,他们都是全民职⼯,其中产业⼯⼈也不少.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民办教师⼯龄计算问题的复函(1986年11⽉13⽇(86)教计字179号)的全⽂内容为:“你委鄂教⼈〔1986〕028号《关于民办(代课)教师⼯龄计算问题的请⽰收悉。

经商得劳动⼈事部同意,现答复如下: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合格⼈才从事教育⼯作,民办(代课)教师被招收录⽤为国家正式职⼯或经组织批准进⼊各级各类学校学习毕业(或结业)后,成为国家正式职⼯,并继续从事教育⼯作的,其成为国家正式职⼯前最后⼀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作时间可以与成为国家正式职⼯后的⼯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在两个以上单位连续担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凡经组织批准调动的,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2、根据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仅限于持有县级以上教育⾏政部门发放的“民办教师任⽤证”,并在省级教育⾏政部门备案的民办教师。

”3、再参照劳动⼈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民办教师⼯龄计算问题的意见(1982年8⽉7⽇劳⼈险函(1982)11号)的规定:“民办教师经组织批准被录取(或保送、推荐)到各级师范学校学习,毕业(结业)后在各类学校继续从事教育⼯作的,其⼊学前最后⼀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包括经正当⼿续调动,在两个以上学校连续任教的时间),可与毕业后任教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龄。

过渡工龄计算方法(一)

过渡工龄计算方法(一)

过渡工龄计算方法(一)过渡工龄计算的相关方法什么是过渡工龄?过渡工龄是指员工在工作年限中的特殊计算方式。

它考虑了一些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特殊情况,从而给予额外的工作年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过渡工龄计算方法:1.加权工作年限法:根据员工在特定行业或公司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进行评估,为其提供加权的工作年限。

不同的经验和技能级别会根据具体的权重进行计算。

2.加分制工龄法:根据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为其提供额外的工作年限分数。

例如,每个月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获得额外的工作年限。

3.特定工作经历加年算法:根据员工在特定职位或项目中所具有的工作经历和成就,为其提供额外的工作年限。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那些具备专业技术或高级管理经验的员工。

4.项目工龄计算法:针对在项目开发或项目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根据其在相关项目中的工作经历和成果,给予相应的工作年限。

5.团队合作加分法:根据员工在团队合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贡献度,为其提供额外的工作年限。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员工在团队中的协作和共享精神。

过渡工龄计算的意义过渡工龄的计算对于员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员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获得更多的工作年限:通过过渡工龄的计算,员工可以获得额外的工作年限,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认可特殊工作经历:过渡工龄的计算方法中,特别关注员工在特定行业、项目或团队中的工作经历和成就,强调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贡献度。

•推动员工的职业发展:过渡工龄的计算方法旨在激励员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推动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发展。

结语过渡工龄计算方法的不同种类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员工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通过合理和公正地计算过渡工龄,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并且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契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