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使用盐酸纳洛酮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同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调整给药剂量和速度。
禁忌症
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 全、休克等患者需禁用盐酸纳洛酮。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慎用。
04
盐酸纳洛酮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作用
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拓展适应症
随着研究的深入,盐酸纳洛酮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包括治 疗其他疾病或作为其他药物的辅助治疗手段。
创新剂型和给药方式
未来盐酸纳洛酮的剂型和给药方式有望得到进一步创新,提高患者 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盐酸纳洛酮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的 提高,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排泄迅速
盐酸纳洛酮及其代谢产物主要 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速度较快

02
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急性呼吸衰竭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潮 气量,改善呼吸衰竭患者 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
盐酸纳洛酮可以解除支气 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
抗氧化作用
盐酸纳洛酮具有抗氧化作 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 减轻肺组织损伤。
激活神经细胞
调节免疫系统
盐酸纳洛酮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感染能力 。
盐酸纳洛酮能够激活神经细胞,促进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改善神经 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药效学特点
01
02
03
起效迅速
盐酸纳洛酮起效迅速,能 够快速逆转阿片类药物引 起的呼吸抑制和镇痛作用 。
作用持久
盐酸纳洛酮的作用持续时 间较长,能够维持药效长 达数小时。

纳洛酮客户版2

纳洛酮客户版2

直接作用于损伤区的用法
1、静脉注射结合脑室内局部灌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华神经外 科杂志,2001,17(3):184-185. 2、盐酸纳洛酮颈总动脉灌注干预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四川医学 ,2006,27(8):844-845. 3、颅脑损伤术中病灶切除后残腔灌注纳洛酮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免疫 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12(2). 4、鞘内注射纳洛酮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急诊杂志,2003,4(1):8-9. 5、静脉注射结合鞘内注射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河北医药 ,2003,25(12):925-926.
50%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休克恢复时间12.9 ±2. 9 h 治疗组:纳洛酮0. 8~1. 2 mg 静脉推注,1 次/ 5 min ,3~5 次后改用4.0mg 加入液体中持续静滴。休克恢复时间6.1±1.9 h
在常规综合治疗休克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可提高治愈率,加快休克的纠正。
参考文献:纳洛酮治疗休克的疗效观察,人民军医2004年第47卷第6期(总第535期)
脂溶性高,分子量小(375.9)。
分布迅速,给药后迅速透过血
脑屏障。
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
度峰值,可阻断80%以上的大脑 阿片受体。
任爱国等,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4):243-244
纳络酮的不良反应
均为术后
术前无不良反应
6
急诊科应用——有效降低病人入院后的 病死率
参考文献:《超大量与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重症乙醇中毒的疗效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Jan,21( 1)
急诊科应用——休克
100% 80% 60% 40% 20% 0%
中毒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既能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又能增强肿瘤细胞 的凋亡。
VS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同 时还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 纳洛酮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 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实 现抗肿瘤作用。此外,纳洛酮还可以增强 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 用。
纳洛酮的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纳洛酮目前的研究状况
01
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 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逆转阿 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和昏迷。
02
近年来,纳洛酮在药理学作用 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
03
研究表明,纳洛酮具有抗抑郁 、抗焦虑、抗癫痫等作用,还 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急性胰 腺炎等疾病。
在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 迷时,纳洛酮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
失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与其他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问题。
纳洛酮作为一种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和潜在风险。
长期使用纳洛酮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戒 断症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和抗衰老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等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阿尔茨 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呼吸衰竭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保护心脏功能,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此外,纳洛酮还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然而,对于部分患者,纳洛酮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讨其适用人群和用药方案。同时,由于纳洛酮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等,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
01
02
03
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刺激呼吸反射
保护呼吸道黏膜
纳洛酮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
纳酮的临床应用
02
总结词
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通过阻断β-内啡肽对机体的作用,逆转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意识及呼吸功能。在临床应用中,纳洛酮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纳洛酮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缺氧等损伤,对脑缺血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要点三
纳洛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调节血压
纳洛酮能够调节血压,对高血压和低血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保护心肌
纳洛酮能够保护心肌免受缺血、缺氧等损伤,对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调节心率
纳洛酮能够调节心率,对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纳洛酮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研究展望与挑战
04
纳洛酮的深度药理学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纳洛酮在人体内的药理学作用,包括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副作用和风险等。
研究展望
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目前纳洛酮已经在一些疾病治疗中有所应用,但仍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应用领域值得探索,如精神性疾病、癌症等。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PPT课件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PPT课件
产妇、婴儿禁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 不良反应 :同吗啡类似,包括眩晕、呕吐、恶心、便秘等,
但反应较轻;过量使用可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长期连续使 用可产生药物依赖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 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 第二类精神药品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尽可能不使用其它中枢 抑制剂,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镇静催眠药物
六、镇静催眠药在精神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4、精神分裂症 5、抑郁症 6、双向情感障碍 7、神经症中的各种形式的焦虑障碍
中枢兴奋药物
中枢兴奋剂在精神科使用适应证很有限, 最多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年注 意缺陷多动障碍。此外可以用于发作性睡 病。
• 禁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未治疗的开角型青光
眼、对本药过敏、妊娠期妇女、6个月内的儿童。
毒品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 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医源性药物依赖的防范与报告
• 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
4、强阿片类药物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 如疼痛已缓解,应尽早转入二阶梯用药, 强阿片类药物连续使用时间暂定不超过8周。
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5、对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在用药剂量和 次数上应放宽。但使用管理应严格。
6、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 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 解病人的剧痛。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
内容

最新大规格纳洛酮的临床应用[1]---乡镇卫生院版-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大规格纳洛酮的临床应用[1]---乡镇卫生院版-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强啡肽-κ受体系统
是参与神经损伤的主要受体系统
强啡肽是参与神经损伤的主要内阿片肽。
Herman等[1]鞘内注射强啡肽后引起大鼠后肢瘫痪,注射5min内产生,
15min时出现最大效应,24h出现前角神经元死亡,并有部分动物死亡。
Faden等[2]给狗鞘内注射强啡肽可加重脊髓和颅脑损伤后血流灌注不足及 增加死亡率。
纳络酮的安全性
临床安全性:
患者24h内持续高浓度静脉滴注纳洛酮52.3~4978 mg,结果显示,受试 者在接受正常剂量的10,000倍纳洛酮时均能耐受,未发现危及生命的
副作用。
动物毒性:
“三致”实验表明本品无致癌、致突变、致畸胎等毒 性作用。 纯阿片受体拮抗剂: 无激动活性,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
度影响
-减慢输注速度能明显改善
第二部分 纳洛酮的药用机理
多种神经损害因子参与神经损伤的产生
原发性神经损伤
多种内源性神经损害因子的释放和蓄积
瀑 布 级 联 反 应
神经元能量迅速消耗 局部代谢产物堆积 微循环障碍
血管舒缩功能紊乱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痉挛血浆外渗
局部血液粘度升高 红细胞压积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给药剂量及是否需多次给药”。
Downloaded from by on july 4,2007
纳络酮的不良反应
一般治疗剂量无不良反应
大剂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超大剂量(>4mg/kg)对呼吸、循环系统有轻
颅内压升高、脑缺血、脑水肿等
继发性神经损伤
过量内阿片肽是多种神经损害因子之一
内源性阿片肽(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EOP),简称内阿片

镇痛药——药理学.ppt

镇痛药——药理学.ppt
药。血浆蛋白结合率40%,半衰期3小时 经肝代谢为 哌替啶酸和去甲哌替啶。后者有明显中枢兴奋作用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C6H5 H5C2OOC
N CH3
1) 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1/7 ~ 1/10。成瘾较慢,戒 断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2)消除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反应
19:46
3) 抑制呼吸:较弱。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4) 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 恶心呕吐
第七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19:46
第七章 镇痛药
学习目标 1、掌握吗啡及哌替啶的作用、用途及不良
反应 2、理解可待因、美沙酮的作用、用途及不
良反应 3、了解其它镇痛药的作用和用途
疼痛
19:46
快痛(锐痛) 定位清楚发展迅速的刺 痛,刺激时立即发生,刺激消除后 立即消失
慢痛(钝痛) 定位弥散、发展缓慢的 “烧灼痛”,持续时间长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镇咳 作用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中枢。
(5)其他:
19:46
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缩瞳、 针尖样 瞳孔(中毒表现);兴奋脑干催吐化学感受区—— 恶心、呕吐;抑制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 释放激素的释放 、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等。
外周作用:
(1)消化系统: 便秘 延缓肠内容物通过 胃窦张 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小肠静息张力增 加 —— 推进性蠕动减慢、结肠张力增加 —— 推 进性蠕动减慢或消失、中枢抑制 —— 便意迟钝 抑制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分泌
【临床应用】
19:46
1.镇痛
对各种疼痛有效;胆绞痛患者需合用解痉药 (阿托品);镇痛作用、成瘾性 弱于吗啡;

纳洛酮

纳洛酮

纳洛酮+维脑路通治颈性眩晕效果好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及脑小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患者出现以眩晕、呕吐、颈部活动受限的一系列表现。

诊断颈性眩晕,除依靠颈椎病史和眩晕症状外,还需要通过颈椎X线摄片及经颅多普勒检查来加以证实。

如果颈椎正侧位摄片显示颈椎增生,多普勒显示椎动脉痉挛,就可以明确颈性眩晕的诊断。

颈性眩晕的防治必须兼顾颈椎病与眩晕两个方面,但在眩晕发作情况下则要将重点放在缓解脑血管痉挛方面,以增加脑供血量,迅速缓解症状。

眩晕缓解后再针对颈椎病予以治疗,以减少眩晕发作次数。

当前针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案较多,其中纳洛酮与维脑路通或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被认为是一个起效快、疗效好的方案。

纳洛酮具有对抗内啡肽、抑制钙离子内流作用,能够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细胞及神经传导功能。

维脑路通和丹参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缓解脑血管痉挛,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

纳洛酮与后两种药物联用,具有迅速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状态,增加脑供血及保护脑细胞的临床效应,由此迅速缓解颈性眩晕症状,减轻病人痛苦。

确定颈性眩晕的诊断后,可分别将纳洛酮0.8毫克与维脑路通0.5克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将纳洛酮0.8毫克、丹参注射液40—60毫升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临床报道指出,连用3日可使80%的患者眩晕症状与体征消失,而后停用纳洛酮,单用维脑路通或丹参注射液维持治疗7—10天,以巩固疗效。

癫痫癫痫是反复性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神经细胞有异常放电,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改变或丧失,同时有肢体抽搐、感觉异常、特殊感觉现象或行为障碍。

癫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由脑内外多种疾病引起;而原发性则无病因可查,多在少儿时起病。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

临床和脑电图变化提示开始的神经元异常活动限于一侧大脑半球的某一部分。

病灶在运动区表现为一侧口角或一侧肢体远端反复抽搐动作,发作部位遗留下暂时性瘫痪称为托德(Todd )瘫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摘自各药物原版说明书
急诊院前危急重患者应用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在一 定程度上阻断了病人的病理生理进程和改善病人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 能,从而为其他抢救措施和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这可能是急诊院 前抢救中应用纳洛酮能降低病人住院后病死率的机制和原因。
参考文献:纳洛酮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前抢救中的应用价,广西医学,2013 年2月第35 卷第2 期
➢脂溶性高,分子量小(375.9)。 ➢分布迅速,给药后迅速透过血 脑屏障。
➢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 度峰值,可阻断80%以上的大脑
阿片受体。
5
任爱国等,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4):243-244
纳络酮的不良反应
均为术后 术前无不良反应
6
急诊科应用——有效降低病人入院后的 病死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7(3): 135-139.
2001年,由王忠诚院士牵头中华医 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组织国内18家医院实施的511例治疗颅脑 损伤病人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表明 :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死亡 率,促进意识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能良好,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9
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应用——眩晕
100% 87.50%
80%
77.80%
60%
40%
20%
0% 0.4mg组
0.8mg组
97% 2mg组
有效率
常规治疗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纳洛酮剂量的增加, 疗效也相应提高,而不良反应并未见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河北医学,第15卷 第4期,2009年4月
对照组:常规治疗,休克恢复时间12.9 ±2. 9 h 治疗组:纳洛酮0. 8~1. 2 mg 静脉推注,1 次/ 5 min ,3~5 次后改用4.0mg 加入液体中持续静滴。休克恢复时间6.1±1.9 h
在常规综合治疗休克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可提高治愈率,加快休克的纠正。
参考文献:纳洛酮治疗休克的疗效观察,人民军医2004年第47卷第6期(总第535期)
纳洛酮--安全的神经保护药物
纳洛酮
依达拉奉
不良反应
说明书关于用法用量的描 述“由医生确定给药剂量 及是否需多次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几乎没有
据日本临床病例569例观察, 4.57%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急性 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黄疸 ;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DIC)
1、与头孢替安钠等抗生素合用时 ,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 2、原则上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 3、不可和高能量输液、氨基酸制 剂混合或由同一通道静滴。 4、勿与抗癫痫药混合。
纳洛酮 的临床应用
1
纳洛酮基本信息
通用名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倍士乐)
规格/包装 0.8mg、2.0mg、4.0mg(10支/盒,1000支/箱)

通用名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纳维乐)
规格/包装
1ml:0.4mg、1ml:1mg、2ml:2mg(10支/盒,1000 支/箱)
10ml:4mg(5支/盒,400支/箱)
2
纳洛酮的小常识
医保分类:解毒药 应用科室:
1.急诊科(眩晕、休克、解救酒精、安定、煤气 、有机磷农药、海洛因中毒)
2.神经内外科(眩晕、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 死、肺性脑病,改善呼吸功能、呼吸衰竭)
3.外科(术后促醒) 4.五官科(耳鸣) 5.儿科(新生儿窒息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3
纳络酮的安全性
7
急诊科应用——急性酒精中毒首选药
有效率
100% 80% 60% 40% 20% 0%
70%
27% 0
2h
100% 70%
5h
对照组 治疗组
超大剂量应
用纳洛酮治疗 重症乙醇中毒 疗效好,且无 明显不良反应 ,纳洛酮不仅 可作为急性乙 醇中毒重症抢 救的首选药, 还可以大量使 用以缩短疗程 。
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纳洛酮0.4 mg 直接静注,30 min 再次使用0.4mg, 同时予0.4mg 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 内静滴。 治疗组:治疗组用纳洛酮4mg 直接静注,30min 再次使用2mg,同时予4 mg 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 内静滴。
用药方案:0.3mg/kg× 3天, 4.8mg/日× 7天
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稀释至 500ml后使用输液器控制滴速 24 小时持续滴注。
11
纳洛酮--起效最快的神经保护药物
达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 (h)
6 5 4 3 2 1
5min
0 纳洛酮
4-6 h
40min
依达拉奉
神经节苷脂
12
摘自各药物原版说明书
0.5 0.4 0.3 0.2 16% 0.1
0
对照组
4%
治疗组
死亡率
对照组:50 例,呼吸衰竭16 例 ,脑卒中12 例,中毒7例( 急性酒 精中毒3 例,地西泮中毒2 例,有 机磷农药中毒2 例) ,心功能不全 12 例,肾衰竭3 例。 治疗组:呼吸衰竭15 例,脑卒中 13 例,中毒8 例( 急性酒精中毒4 例,地西泮中毒2 例,有机磷农 药中毒2 例) ,心功能不全12 例 ,肾衰竭2 例;
8
参考文献:《超大量与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重症乙醇中毒的疗效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Jan,21( 1)
急诊科应用——休克
100% 80%
88.90% 78.30%
60%
40%
20%
0%
中毒性休克
100% 90%
100% 83.30%
出血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100% 50%
心源性休克
对照组 治疗组
10
神经内外科应用——颅脑损伤
治疗结束时死亡率(%)
20% 10%
0
17.5% 安慰剂组
* P<0.05
*
12.5% 纳洛酮组
*
12.68
安慰剂组
15
10.93
纳洛酮组
10
*
3.47 4.08
5
* P<0.05
1.83 1.88 1.72 1.86
0 GOS
GCS 语言功能 运动功能
治疗结束时评分
临床安全性:
在一项小型试验中,志愿者接受24mg/70kg药物的治疗未出现毒性。 动物毒性:
“三致”实验表明本品无致癌、致突变、致畸胎等毒性作 用。 纯阿片受体拮抗剂: 无药理活性,无耐药性、依赖性。
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给药剂量及是否需多次给药”。
4
迅速透过血脑屏障,2min起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