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建筑设计(传统文化)
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科技、文化、艺术达到顶峰的一个反映。
在设计古代建筑时,建筑师们除了注重技术、材料等方面的考虑,还注重考虑文化内涵及哲学思想,以此将建筑设计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比例尺度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一、设计理念在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地宇宙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自我价值、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在设计建筑时,建筑师们经常采用“方圆一体”的布局,希望通过建筑的形态和结构,将自然和人造环境融合在一起,使人们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此外,在古代建筑的设计中,建筑师们还经常采用“藏龙卧虎”的设计手法。
这一手法是指在建筑的内部设置如景观、摆设、图案等元素,以达到美观、神秘的效果。
例如,在古代宫殿的设计中,常常会在殿内墙壁上嵌入龙、凤、花鸟等图案,使整个建筑显得玲珑别致而富有生机。
二、建筑风格古代建筑的风格也是体现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建筑的建造始于商周时期,历经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例如,唐代的建筑多以色彩鲜艳、装饰繁复为主,建筑形态多呈现出简洁、潇洒而意气风发的特点;而明代的建筑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其建筑风格也更为精致、端庄和富丽堂皇。
在古代建筑的风格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建筑六法”。
这一概念由战国时期的书籍《吕氏春秋》提出,是古代中国建筑的基本规范。
其中包括寸、尺、丈、重、轴、揭六者,它们分别对应着建筑的比例尺度、位置、高度、重量、方向和间隔。
通过这些规范的制约,建筑师们能够在设计建筑时,保证建筑结构稳定,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审美原则,同时也能够符合时代和地域的文化背景。
三、比例尺度比例尺度是古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古代建筑的建造中,比例尺度通常被用来衡量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宋氏美学建筑设计理念

宋氏美学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体现优雅、和谐、精致等美学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 文化传承:通过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设计呈现出古朴典雅的珍贵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2. 和谐平衡:注重建筑与环境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建筑对象之间的和谐平衡。
建筑物在结构、色彩、形状、比例和质地等方面都经过仔细推敲,协调之处使人感到自然和谐。
3. 细节至臻:注重细节设计,通过采用精细的工艺和材料,营造精致的外观效果,将美学精髓融入整体设计中。
4. 功能化考虑:在保持美学特色的同时,注重功能性设计,将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相结合,兼顾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5.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感官体验和需求,与空间形态转化、功能性及施工方法同时考虑,以营造更好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6. 参与共建:主张建筑设计者与业主、建筑师、工程师、装修人员的合作和沟通,并鼓励业主参与和共同创造。
总之,宋氏美学建筑设计理念注重文化传承,追求和谐、精致、实用的设计效果,以实际的应用效果来验证美学价值,是一种融合传统和现代的创新设计理念。
建筑中的红色建筑风格解析

建筑中的红色建筑风格解析红色建筑风格是一种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建筑设计风格,以红色为主要色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呈现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内部设计、文化内涵等方面解析红色建筑风格的特点与意义。
一、建筑外观红色建筑风格在建筑外观上通常采用红色的建筑材料进行装饰,比如红砖、红瓦等。
这些红色的建筑材料自然质朴,可以形成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效果。
同时,红色建筑外观还会运用装饰艺术手法,如铜质或金属饰品,用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
二、内部设计红色建筑风格在内部设计上追求高雅与华丽并存。
室内空间常以明亮的红色为主调,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使整个空间散发出热情的氛围。
红色的墙面、家具、软装饰品搭配,使整个建筑充满了兴奋而温馨的气氛。
同时,红色建筑风格也注重细节的雕琢,常会在室内进行墙面壁画绘制,以及雕塑装饰等,增加建筑内部的艺术气息。
三、文化内涵红色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和喜庆,所以红色建筑风格往往会被用于庆典性建筑,如寺庙、宫殿等。
此外,红色建筑风格还可以承载历史文化的情怀,将过去与现在相连,成为历史的见证。
同时,红色建筑风格也有助于传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色建筑风格在建筑外观、内部设计、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备独特的特点与意义。
红色建筑风格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色彩,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文化、情感共鸣和独特美学的建筑风格。
它通过红色的运用,带给人们热情、温暖与喜庆,让建筑成为艺术的载体。
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本文的红色建筑风格解析能够带给读者更多关于建筑美学的思考与启发,也希望红色建筑风格能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一、引言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哲学、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简述,以揭示其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1.木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通过榫卯、斗拱等结构形式,实现了建筑的承重和装饰功能。
这种木结构形式不仅轻巧灵活,而且具有很高的装饰性。
2.布局严谨: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整体布局,讲究中轴线对称,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布局、空间和尺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3.建筑与园林的结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园林的结合,通过园林的景观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园林中的山、水、石、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4.色彩丰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常用红、黄、蓝、绿等颜色进行装饰。
不同色彩的运用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5.雕刻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装饰丰富多样,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
雕刻的内容广泛,包括花卉、鸟兽、人物等,通过雕刻手法细腻地表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1.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上,如院落的层次和叠落、建筑的高低错落等,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顺应。
2.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礼制和秩序。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都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等思想,表现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追求。
3.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道家追求自然之美,强调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园林设计中,追求自然之美和生态平衡,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和体现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和体现举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环境设计中,不仅仅要注重美观和实用性,还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和体现。
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和体现。
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造型和气质,关键之一便是它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和人性本质的认知,即“天”和“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这种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的构造上,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特殊的构件,比如斗拱、檐簷、飞檐、雨篷等等,它们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建筑与天空、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的是“内外相连”,建筑内外的空间组成有内中有外、外中有内的复杂布局,使人们在建筑中游走,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动感。
这恰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以其优美的山水园林而著名于世,这种园林风格在设计中融合了“山水画”艺术,体现了“自然审美”的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极度重视空间的构成和整体达到的美学效果。
这种设计思想运用极多的自然材料,像石头、树木、草地、水池等等。
设计师利用自然地形,营造出山水画中的自然山林、水面、亭台、廊桥等景致。
整个园林内部布局往往是错落有致,蜿蜒曲折,习惯自偏重于空间变化的动感。
这种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是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传承悠久、独具匠心,对环境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比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吉祥、热情等意义。
在环境设计中,可以运用红色来增强建筑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蓝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清新、静谧、冷静等。
在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设计中,运用蓝色能够使人们获得宁静和冥想的氛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和对使用者身体和心理的愉悦感。
民国时期的美术设计与建筑风格

民国时期的美术设计与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也是美术设计与建筑风格繁荣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设计与建筑风格,多样化而丰富。
一、美术设计1.1 艺术追求的转变在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促进了艺术追求方向的多元化。
同时,近代化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以实用性为导向的艺术设计。
1.2 色彩的应用民国时期的美术设计,特别注重色彩的应用。
在创作中追求鲜明明亮、寓意深刻的色彩搭配。
此外,还注重对光影、光影变化的捕捉,对光影的处理也更具表现力与美感。
1.3 造型的简化随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民国时期的美术设计中,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造型风格——流畅简洁。
在艺术造型上孜孜不倦,尝试创作出更加细腻、真实的艺术作品,例如董希文的雕塑,李勃、显然的插画等等。
1.4 民族文化的回归在民国时期的美术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以往热衷于模仿西方的美术风格逐渐改变,开始逐步回归本土。
二、建筑风格2.1 民族复兴的呼声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建筑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式建筑风格之间互动的时期。
建筑风格上开始呼吁民族复兴,广泛运用建筑古典元素和民族传统文化,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效果。
2.2 西式建筑的兴起中国的西式建筑在民国时期兴起,大量的欧美风格建筑开始在国内出现。
例如,北京的中山公园、南京的总统府等等,这些建筑充满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2.3 新民主主义建筑新民主主义建筑是民国时期建筑设计的一种新概念。
其特色是追求功能、美观与民居生活的完美结合。
设计师们尝试在建筑中融入民间文化元素,例如门楼、庭院等。
2.4 文化主义风格民国时期的文化主义风格建筑,又称为时期建筑。
这类建筑具有严谨的规划和比例,通常在建筑立面上采用大量装饰性的图案和雕刻。
例如广州的华侨大厦、上海的外滩沿线等。
总的来说,在民国时期,美术设计和建筑风格的融合和发展,形成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价值和美学观念。
本文将从古代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
一、古代建筑类型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涵盖了众多的建筑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威和壮丽,如紫禁城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筑典范。
寺庙建筑则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以奢华庄严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园林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而民居则是中国传统建筑最贴近人民生活的形式,各地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二、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在风格上追求天人合一、秩序和谐的美学理念。
在建筑平面布局上,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式布局,注重建筑各部分的对称性和均衡性。
建筑立面通常采用重檐歇山顶和斗拱作为主要特征,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境界的表达,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和景致的设置,营造出宏伟壮丽、幽静雅致的空间氛围。
三、建筑特色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注重建筑形式,更关注建筑的内涵和哲学意蕴。
传统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倡导融合天地人和谐的思想,尊崇自然、尊重人类需求。
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装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传统建筑常使用木材、青砖和石料等天然材料,并以彩绘、雕刻等技艺为建筑增加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古代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它既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又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表达。
传统建筑在审美和功能上都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同时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欣赏和研究。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筑类型多样,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我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智慧,也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海岱楼设计理念

海岱楼设计理念海岱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西湖路585号,是南京唯一的5A级景区。
南京著名的“东南第一山”,海拔2046米,是中国古代都城建城史上最高的山。
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与自然奇观的完美结合,也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和代表之一。
海岱楼与南京“东南第一山”连成一体,共同构成南京的“一山一水一街”景观格局。
南京海岱楼景区主要以“自然山水”为主题进行规划设计,以山水为主题景观基底进行塑造和提升;同时结合现代城市景观元素和南京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富有现代感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效果。
一、设计理念结合新时代对南京旅游形象、旅游品质及旅游市场需求,在景区打造“山、水、城”相融合、以“山、城”为核心的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
设计通过对山水文化内涵的提炼、符号化展现等形式,将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现代化特征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效果,展现出文化古城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时代风貌。
海岱楼作为世界建筑史奇迹之一,既是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符号性文化载体,又是代表南京文化形象的城市象征。
因此应将海岱楼作为一个旅游标志性建筑进行打造,使之成为南京“山水绿城”城市建设典范中城市旅游资源转化和城市景观塑造中的重要节点。
南京海岱楼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与代表之一并且成为南京城市品质建设中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带动该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节点。
1、文化内涵山水城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旅游项目的规划定位首先要突出南京优秀的旅游资源与文化内涵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项目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古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而南京山城和谐、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更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向往的理想选择。
通过对海岱楼项目内涵特征的提炼和展现为海岱楼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结合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进行提炼;以海岱楼项目为依托打造以文化旅游、自然山水和南京古城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
罗子沟镇中心小学 姜淑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建筑的含义
2、通过对比欣赏经典建筑的图片,初步感受建筑的形状与颜色特征,了
解建筑的不同用途。
3、展开想象,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4、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喜爱,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感受现代和古代建筑的形状、色彩特征和不同用途。
2、在美术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体验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PPT、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香港中银大
厦、云南漫飞龙塔、俄罗斯圣瓦西里大教堂、悉尼歌剧院、祈年殿等的资料;《做
房子》故事;古代建筑的图片、特点资料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水
彩笔、素描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建筑的含义
播放PPT(小河狸图片),看,谁来了?对,小河狸,动物界最有名的土木
建筑工程师。你知道什么是建筑吗?(板书:建筑)(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对于建筑,学生很生疏,也没什么吸引力,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
小河狸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欣赏古今中外的建筑,感受建筑的形状、色彩特征和不同用途。
1、感受不同建筑建筑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建筑不仅是指房子,还有其他的,同学们看(PPT: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香港中银大厦、云南漫飞龙塔、俄罗斯圣瓦西里大教堂、
悉尼歌剧院)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建筑的历史、用途,穿插学生的感受和对建筑的形状和颜
色的印象。
欣赏了这么多建筑,你觉得怎么样?(学生回答:高大、漂亮、雄伟等)教师:
板书“漂亮”
2、欣赏祈年殿、北京天安门、黄鹤楼、古民居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建筑风格独特,也更加漂亮
出示PPT:祈年殿:三层圆顶、蓝色琉璃瓦、红色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
它有什么用呢?(学生猜猜)教师出示祈年殿的用途。
天安门城楼:北京 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
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分明屋脊“仙人”、“走兽”
黄鹤楼 :武汉 外观层层飞檐,金黄色的玻璃屋面古朴富丽主楼净高51.4
米,共5层葫芦形宝顶
西塘古建筑图
师:看了我国古代的建筑,你想说什么?(学生回答:自豪、骄傲、厉害、
漂亮等)
中国古代的建筑色彩丰富,雕梁画栋,象征意义很浓厚,作用也非常多,在
世界建筑史上影响很深远,充分体现了我国建筑师聪明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
术。
(设计意图:通过PPT中的中国古代建筑的欣赏、从不同角度感受建筑多种外
形和丰富的颜色、用途,体会到建筑之美。特别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欣赏、
评价,更加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兴趣)
三、玩游戏,猜建筑,教师示范彩纸组合建筑。
1、小河狸想和大家玩几个小游戏。它带来了几座用不同形状组合的建筑,
请大家猜猜,它摆的建筑叫什么名字?(出示课件 )学生猜测,猜对了连线。
2、以祈年殿为例,同学们从上到下观察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小梯形、
三角形、中长方形、三角形、大长方形),学生边回答教师在素描纸上边贴)。
3、一座孤零零的宫殿,好看吗?(太少了)教师贴上周围的小的建筑、树木
等,这样一座漂亮的建筑就完成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观察、思考、猜猜学生明了设计建筑的过程、用彩纸组
合拼粘的方法、补充主体设计的周围环境布置、安排,感受传统建筑色彩丰富华
丽的特点)
四、听故事《做房子》,激发创作的欲望,学生大胆创作。
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小屋,里面住着幸福的一家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和
两个儿子。有一天,爸爸妈妈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
大了,再也不能依靠爸爸妈妈了,准备独立生活吧!不过,在独立生活之前,我
希望你们首先要各自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兄弟俩一听说要独立,兴奋得一晚
上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起来忙着为建房做准备。
1、 发挥想象,你认为哥哥和弟弟,谁造的房子最漂亮呢?(学生随便猜测)
2、你想设计谁的房子?赶快动手吧!
3、PPT提示辅导要点:
A、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B、运用多种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C、发挥想象,大胆创造(房子可以是见过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
D、据画面需要,可以适当添加环境(哥哥弟弟的房前屋后添加花草树木等
环境,使画面更完美)
4、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参与指导。
(设计意图:讲故事创设情境,启发创作思维,情境设疑,激发创作想象。学生
在有条理的构思中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五、展示学生作品,教学评价
1、(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画面和创
作体会
2、(互相评价)集中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讨论谁的作品好,为什么?教
师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3、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互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培养学生从建筑物的外
形、颜色等方面评价作品的方法)
六、总结升华情感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欣赏、动脑思考、游戏和动手制作,帮助小猪兄弟设计
了漂亮的房子,小河狸高兴的说:“同学们可真棒!希望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成为未来有名的设计师”下课!
七、板书设计
◆教学素材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标志性的建筑,高468米,三个大球像三
颗明珠,是亚洲第一高的广播电视塔。
2、香港中银大厦:外形浅墨色的玻璃,高70层,建筑外形像竹子,建筑师
6、漂亮的建筑
颜色 中外建筑
外形 智慧和高超计术
用途 古代建筑
剪一剪 贴一贴 画一画
世界的瑰宝,中国的骄傲
就是借助“节节高升”之意来设计的,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3、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三面环海,像一组扬
帆出海的船队,也像屹立在海滩之上的洁白大贝壳。
4、云南曼飞龙塔:西双版纳的著名佛塔,中间一座大塔,外围八个小塔。
5、俄罗斯圣瓦西里大教堂:不仅色彩艳丽,外形就像童话中的城堡。
6、祈年殿等的资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北京天坛公园里,古代,皇帝每
年要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7、《做房子》故事;
8、中外建筑图片:
9、中国古代建筑祈年殿图片:
◆
教学反思
1、导入部分略长,应该再简练一些
2、在确定让学生创作时,应该让每个小组各自设计出建筑的类型和风格
3、在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应该参与其中。
4、此课我为了开阔学生眼界,引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世界建筑艺
术瑰宝的共鸣,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制作了精美的PPT,在教学中发挥了很
大作用。
5、画建筑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我采用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引入,激发
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热情。
6、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教师设疑、学生观察后思考、猜测、发
言,通过彩纸、水彩笔等身边常见的工具大胆创作,使学生像玩游戏一样完成创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