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静力学》训练题

第一部分-《静力学》训练题
第一部分-《静力学》训练题

高三物理竞赛练习静力学(A)

2010-08-11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1、重量分别为P和Q的两个小环A和B ,都套在一个处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固定大环上。A、B用长为L的细线系住,然后挂在环的正上方的光滑钉子C上。试

求系统静止平衡后AC部分线段的长度。

2、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A端用细线悬挂于定点,B端浸没在水中,静止平衡时,水中部分长度为全长的3/5 ,求此棒的密度和悬线的张力。

3、长为1m的均匀直杆AB重10N ,用细绳AO、BO悬挂起来,绳与直杆的角度如图所示。为了使杆保持水平,另需在杆上挂一个重量为20N的砝码,试

求这个砝码的悬挂点C应距杆的A端多远。

4、半径为R的空心圆筒,内表光滑,盛有两个同样光滑的、半径为r的、重量为G的球,试求B与圆筒壁的作用力大小。

5、为了将一个长为2m的储液箱中的水和水银分开,在箱内放置一块质量可不计的隔热板AB ,板在A处有铰链,求要使板AB和水平面夹53°角,所需的的水银深度。已知水的深度为1m 、水和水银的密度分别为ρ水= 1.0×103kg/m3和ρ汞= 13.57×103kg/m3。

6、六个完全相同的刚性长条薄片依次架在一个水平碗上,一端搁在碗口,另一端架在另一个薄片的正中点。现将质量为m 的质点置于A 1A 6的中点处,忽略各薄片的自重,试求A 1B 1薄片对A 6B 6的压力。

静力学(A ) 提示与答案:

1、提示:本题应用共点力平衡知识,正确画出两个小环的受力,做出力的矢量三角形,利用力三角形和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求解。

答案:

Q

P Q

+L 。 2、提示:本题利用力矩平衡知识求解,列方程注意转动点(或转动轴)应根据所求问题正确选取,另注意浮力的作用点在浸没段的中心点。

答案:

2521ρ水 ;7

2

mg 。 3、提示:本题利用刚体平衡条件求解,列出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求解,列力矩平衡方程注意转动点(或转动轴)应根据所求问题正确选取。 答案:0.125m 。

4、提示:隔离A 较佳,右图中的受力三角形和(虚线)空间几何三角形

相似。根据系统水平方向平衡关系可知,N 即为题意所求。

答案:

2

R Rr 2r R --G 。

5、提示:液体的压力垂直容器壁,且作用点在深度的一半处。 答案:0.24m 。

6、提示:设A 1B 1对A 6B 6的作用力为N ,则由A 1B 1对支点A 2的平衡可得B 1对碗口的作用力为N ,由此类推,可得各薄片在碗口受的支持力可以推知如下图;但是,在求B 6处的支持力N ′

时,N ′≠32N ,而应隔离如右图—— 以m 所放置的点为转轴,列力矩平衡方程,易得 N ′= 11N 答案:

42

1

mg 。

高三物理竞赛练习静力学(B)

2010/8/11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7、已知横杆长为L ,自重W0(均质),与墙壁的摩擦系数为μ,

绳与杆夹角为θ。试求:(1)平衡时μ与θ应满足的条件;(2)在杆上找到这样一点P ,使PB区域内加载任意重量的重物,系统的平衡均不会被破坏。

8、课桌面与水平面夹角α= 40°,桌面放一只六棱形铅笔,设铅笔相对课桌面不滑动,试求(1)铅笔与课桌面之间的静摩擦因素至少为多大?(2)平衡时铅

笔与水平方向所成的最小角度φm?

9、不计摩擦,图示均质杆能平衡吗?若计摩擦,再回答前问题。不能

平衡的请画出正确的平衡位置。

10、质量为m ,自然长度为2πa ,弹性系数为k 的弹性圈,水平置于半径为R 的固定刚性球上,不计摩擦。而且a = R/2 。(1)设平衡时圈长为2πb ,且 b =

度。

2a ,试求k 值;(2)若k = R

2mg

2π ,求弹性圈的平衡位置及长

11、半径为r 的薄壁圆柱烧杯,质量为m ,重心离杯底H 。将水慢慢注入烧杯,设水的密度为ρ,试问:烧杯连同杯内水的共同重心最低时,水面离杯底多高?为什么?

12、四个半径相同的均质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堆成锥形,下面三个球用细绳捆住,绳子与这三个求的球心共面。已知各球均重P ,试求绳子的张

力。

静力学(B ) 提示与答案:

提示与答案

7、提示:第(1)问甚简;

第(2)问以“加载重物”W →∞讨论临界条件(W 未趋于∞时,A 处摩擦角必小于

最大摩擦角)。

答案:(1)θ≤ arctg μ;(2)AP =

1

+θμctg L

8、提示: (2)

方法一:选取过O 点的棱为转轴(如图1),当铅笔与水平方向所成的最小角度φm ,桌面对铅笔的弹力对该转轴的力矩为零,把重力分别沿垂直桌面和平行桌面分解为F 1,F 2,再对平行桌面分量F 2沿垂直棱和平行棱分解为F 3,F 4;以过O 点的棱为转轴,有M F2+ M F3=0。

方法二:将铅笔用垂直“水平线”(原图中虚线)的平面去截,得图1阴影所示的截面,参见

图2 ,有 tg α= ?

φ30cos a cos 2

/a m

,可解φm 。此法甚简。

方法三:将铅笔看成在倾角为θ的“新斜面”上滚动(新斜面方向垂直铅笔的轴线),参见图3 ,显然有 sin θ= sin αcos φm 。 ①

但重力作用线与铅笔纵剖面夹角不再是30°,而为θ。参见图3 ,引进铅笔轴线和和铅直线的夹角Θ ,可知

cos Θ= m

m m

sin l sin )cos l cos l φθφ-φ( = tg φm sin θ ②

又观4图,可得 sin Θ=

θ

sin 2/a a

= 2sin θ ③ 解①②③式,最后成 sin 2α( 4cos 2φm + sin 2φm ) = 1 。此法太繁,不可取。

答案:(1) φm ≥46.5°(2)μ≥tg α。 9、提示:略。

答案:不能;不能。光滑时的情形如图5所示;有摩擦时位置不唯一。

10、提示——

(1)参看图6 ,将圈分成n 段,且令n → ∞ ,每小段对应圆心角θ,θ→ 0 ,对于这一小

段,受力 ∑x F = 0

即 Gtg φ= 2Tsin 2

θ 而 G = m ′g = π

θ

2m ·g 计算时应用极限 x x

sin lim

x → = 1 (2)设长度2πb ′,代入第(1)问的一般关系可得 b ′= R 答案:(1)

R

2mg

122π+)( ;(2)不能在球上平衡。

11、提示:参看图7 ,令水深h ,杯子重心C 1 ,水的重心C 2 ,它们的共同重心C ,先据力矩平衡表达出x ,在表达出C 的高度y

y = )

m h r (2h r mH 222

2+ρπρπ+ ,变形后成

ρπr 2h 2 - 2ρπr 2yh + ( H - y ) = 0

这是一个关于h 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0求y 的极小值…(这个过程仍然比较繁复)

答案:高度为2

22r H

r m 2m m ρπρπ++- 。

12、提示:连接四球体的球心,得图8所示的正四面形(三维图),并可求得

tg θ= 3

2r 3)3

2

r 3()r 22

2?

?-( =

2

再参见图9(竖直平面图),可得上球对下球的压力的水平分量 N ′= 3P ctg θ= 6

2P 最后参见图10(水平平面图),有3T = N ′ 答案:18

6

P 。

高二物理竞赛练习 静 力 学(C )

编题:范传东 学号 ____ 姓名 __________

13、在竖直墙面上有两根相距为2a 的水平木桩A 和B ,另有一细木棒置于A 之上、B 之下,与竖直方向成θ角静止。棒与A 、B 的摩擦系数均为μ,现由于A 、B

摩擦力恰好能使木棒不下坠,求此时棒的重心与A 桩的距离。

14、在均质木棒AB 两端各系一根轻绳,A 端的绳固定在天花板上,B 端的绳用力F 拉成水平,A 端的绳、棒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 、β 。试证明:tg α = 2tg β 。

15、半径为r 的均质球,受重力为G ,靠在竖直墙边,球跟墙面和水平地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如果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试问:F 到球心的水平距离S 应为多

大时,方能使球逆时针转动?

16、如图所示,有一木板可绕其下端的水平轴转动,转轴位于一竖直墙面上。开始时木板与墙面的夹角15°,在夹角中放一正圆柱形木棍,截面半径为r ,在木板外侧加一力F 使其保持平衡。在木棍端面上画一竖直向上的箭头。已知木棍与墙面之间、木棍与木版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μ1 = 1.00, μ2 ≈ 0.577。若极缓慢地减

小所加的力F ,使角慢慢张开,木棍下落。问当夹角张到60°时,木棍端面上的箭头指向什么方向?附三角函数表——

17、质量为m 、长为l的均质细棒AB ,一端A置于粗糙地面,另一端B斜靠在粗糙的墙上。自A端向墙壁引垂线AO ,已知∠OAB = α,棒与墙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地面足够粗糙。试求:(1)棒不至于滑下时AOB平面与铅垂面间的最大夹角θ;(2)上问情况下墙对棒的支持力。

18、截面为正方形的木棒水平地浮在水面上,为使木棒对垂直木棒的水平扰动呈稳定平衡,木棒的密度σ应为多大?

静力学(C)提示与答案:

13、提示——

方法一:利用刚体平衡条件求解。列出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求解,列力矩平衡方程时可分别选取A,B为转动点求解。

方法二:利用“摩擦角”知识求解。

“恰好”不下坠时,A、B两处均达到最大运动趋势,这时两处的

全反力R A、R B和重力G必共点,受力分析如右图(其中C为重心,φ

m

为最大摩擦角)

对△AOC ,有

)

cos(

AC

m

φ

+

θ

=

θ

sin

AO

对△AOB ,有

m

2

sin

a2

φ

=

m

cos

AO

φ

针对两式消AO解AC即可(注意:φm = arctgμ)

答案:(

μ

1ctgθ-1)a 。

14、提示:此题甚简,用三力共点处理即可。

答案:略

15、提示:力矩平衡的简单应用。

答案:

F)1

(

)

G

F

2

2

+

μ

+

μ

+

μ)(

(r 。

16、提示——

由最大摩擦角φ1 m = 45°、φ2 m = 30°可以判断:

当θ<300时,假设φ1 = 45°,由三力交汇一点,必有φ2 >30°,故木棍必相对木板滑动,而实际φ1 <45°, 木棍相对墙滚动;

当θ>300时,若φ1 = 45°,由三力交汇一点,必有φ2 <30°,故木棍必相对木板不滑动而是滚动;由于实际φ2 <30°,由三力交汇一点,必有φ1 > 45°,故木棍相对墙滑动。

综上可知,棍先相对墙滚动,后相对板滚动。它们的分界处在板与墙夹角30°处(见右图) 棍转过圆心角 θ=

r l ? ,而Δl = rctg 21α - rctg 2

2α 注意:棍后段相对板转动θ2时,板自身顺时针转动了30°,故总结果应为 (θ1 - θ2)

π

?

2360 + 30° 答案:顺时针转过136.8°。 17、提示——

(1)A 不动,B 的运动趋势是yOz 平面的圆弧(图1和图3中虚线),据此可以判断f 的方向;同时,作为AB 整体,应将x .轴视为...转动(趋势)的转轴..

。 但AB 的每一状态均为平衡态,而重力G 又在ABCD 平面内,故墙壁的全反力R 必然也在ABCD 平面!画出xOy 平面内的二维图(图2),可得

tg β= N

f y =

N

cos f θ

= μcos θ 而 tg β=

OA OC = α

θ

?αcos l sin sin l = tg α·sin θ 从这两式即可解出θ。

(2)求N 须先求f ,看yOz 平面内二维图(图3),以x 为轴 ΣM = 0 ,即

f ·BO = m

g ·2

BO

sin θ

解f 后,再求N 即可。

答案:(1)arctg (μctg α);(2)

2

2

tg 21μ

+αmg 。

18、提示:参见右图,设以O 为轴扰动θ角(θ极小),求“新浮力”可用填补法:F 浮′= F 0 + F 1 - F 2 (F 1 、F 2的作用点在两边三角形的重心,由于θ极小,这两处重心到O 点的距离约为3

22

a

? =

3

a ),故扰动后—— M 顺 ≈ Gh 1θ+ F 0h 2θ= G θ(h 1 + h 2)= G θ(2

a - h 2) M 逆 ≈ 2·F 1·3

a

=

3a 2·ρ水g 8a 3θ = 121ρ水g a 4θ= G θ2

2

h 24a

要达成稳定平衡,须满足 M 顺>M 逆 ,可以解出:h 2 > 1233+ a ,h 2′< 12

3

3-a 再不难推出密度关系:σ= a

h 22

ρ水 ,即得答案。 答案:0<σ<

6

33-ρ水 或者

6

33+ρ水<σ<ρ水 均可。

(商榷:若不以O 为轴转动,答案是否变化?)

高二物理竞赛测验 静 力 学

编题:范传东 学号 ____ 姓名 __________

1、三根长度相同的,质量均为m 的均质刚性细杆,用光滑且质量可以忽略的铰链两两相连而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框架,然后将其一个顶点悬挂起来,(1)试求平衡时水平杆两端所受力的大小;(2)能否在水平杆之中点悬挂一重物,使此

杆两端所

受力的方向恰好与左右两侧杆方向平行?

2、长为2 L的均质棒AB,一端抵在光滑墙上,棒身又斜靠在与墙相距d的光滑直角上(d <Lcosθ)。当棒处于平衡时,求它与水平面夹角θ。

3、光滑无底圆筒重W,内放两个各重为G的光滑球,已知球半径为r ,圆筒半径为R(r <R <2r),试求圆筒发生倾斜的条件。

4、边长为a 、质量为10m的立方块置于倾斜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半径为a/2 、质量为m的圆柱依次搁置成一排。物块与柱体、柱体之间、柱体与斜面均为光滑接触,但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 22/3。试求:系统保持静止时,最多可依次放置多少个圆柱体?

5、均质轮轴重量为P ,半径为R ,轮轴上轮毂半径为r,在轮毂上缠绕轻质绳经过定滑轮系以重物,各处摩擦系数均为μ,α角已知,试求平衡时重物的最大重量W 。

《静力学考试》提示与答案

1、提示——

参见右图,隔离左边杆,以C 为轴可定R 大致方位,再以B 为轴ΣM = 0

即 G =

2

L

sin30°= RLsin θ ① 再隔离下杆, ΣF y = 0 有2Rsin (60°-θ)= G ② 解①②得 tg θ= 3/5

再代入①求R 即可。

答案:(1)0.764mg (即21G/6);(2)不能,侧杆无法维持对B 点的转动平衡

2、提示:此题甚简,用三力共点处理即可。 答案:arccos 3

l

d

3、提示——

参见右图,看圆筒、球的整体,可避免寻求筒与球的横向作用力。

显然,要翻倒,应满足:

N (2R -r )> (W + 2G)R ①

求N 时隔离两球,得 N = 2G ② 解①②即可。 答案:

W

G >)r R 2R -(。

4、提示——

参见右图,若考虑质心平衡,滑动临界状态,φ = φm = 43.3°。因N 、G 过O 点,全反力R 要过O 点,其作用点Q 必在A 之右(因为43.3°<45°),故可判断——立方块尚未转动!

(这段论证的意义在于:..........N .逐渐增大时,方块是先滑后转,而非先转后滑,这点很重要..........................

) 常规计算可得,此时N = 3.165 mg ,合6.33个球的累积。

(若常规计算转动临界条件,N = 3.66 mg ,合7.32个球体之累积) 答案:6个。(商榷:此题是可以改成翻转趋势在前——φm > 45°?)

5、提示——

此题解法基本,且不宜引入摩擦角。 参见右图,张力T 过Q 点之上,轮必右滚;

T 张力过Q 点,无转动趋势,M 点无作用,即可三力共点

(引入Q 点接触反力)解;

T 过Q 点之下,轮有逆时针转动趋势,

以O 为轴,f R + f ′R = Tr ① ΣF y = 0 ,即 f + Tcosα +

μ

'

f = P 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