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剪力墙暗柱算量技巧讲解框架柱约束边缘柱端柱暗柱纵筋与箍筋不同

总结剪力墙暗柱算量技巧讲解框架柱约束边缘柱端柱暗柱纵筋与箍筋不同
总结剪力墙暗柱算量技巧讲解框架柱约束边缘柱端柱暗柱纵筋与箍筋不同

08 讲解框架柱KZ. 约束边缘端柱YBZ

总结上节课剪力墙与暗柱钢筋算量(看CAD图,剪力墙竖筋、水平筋、勾筋三种钢筋量也可以除以三种钢筋所在剪力墙的面积,求出每平方剪力墙含有钢筋量,然后统计所有同类型的剪力墙的平方总量乘以平方含量=剪力墙钢筋工程量)(暗柱只能统计一样类型的进行算量)—约束边缘暗柱只是箍筋增加---见图与图集、打开1-4结构图---对比讲解暗柱与构造边缘暗柱、约束边缘柱(箍筋增加)、端柱与框架柱钢筋算量的不同,

约束边缘端柱YBZ

常用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取值

解释LabE值不含ζa值,LaE含有ζa值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抗震构件采用搭接长LIE.暗柱竖筋搭接1.2LIE,框柱搭接1.4LIE 见图集解释如下

柱截面平面注写方法

柱竖筋、箍筋----平面注写方法

柱竖筋搭接、压力焊接、机械接头计算方法(图纸说明框架柱在基础顶面或者±0.00设为嵌固部位的,此处柱竖筋不能有搭接、焊接、不能断开的钢筋高度是框架柱净高hn/3)

地下室抗震柱---竖筋搭接、焊接、机械连接计算方法,图纸注明嵌固部位的钢筋计

楼房顶层柱---边柱外侧钢筋---锚入梁内长度

中柱竖筋的锚固长度=12D

抗震框架柱与小墙肢-------箍筋---加密区高度----选用表格

广联达柱算量是按下料计算的

电渣压力焊----只有焊头数量

下图暗柱竖筋搭接1.4*LaE=1.4*34*d=48d-------根据图集11G101-1------纵筋搭接1.4LaE。

以下---有暗柱、、扶壁柱、暗柱---翼墙、转角墙—纵筋搭接(1.2LaE),

{端柱1.4LaE/)}

柱箍筋---各种组合箍筋大样---不管是几只箍筋---隔一个柱竖筋---有一支箍筋或是一支拉筋

图纸要求柱非抗震时----注意箍筋加密

下图非抗震柱----竖筋搭接时---搭接部位箍筋加密要求

此页---有暗柱、端柱、扶壁柱、暗柱---翼墙、转角墙—纵筋搭接(1.4LaE/1.2LaE)

连梁LL斜撑钢筋

一下洞口根据图纸详图计算钢筋

北京。

一对一作业辅导,峰源造价欢迎您的到来。现在报名学习全部课程优惠价1250元。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doc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学习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有关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的新规定 (11G101-1新图集学习资料) 一、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的规定: 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加密区为 2.0h b, 且≥500mm。 2.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箍筋加密区为1.5h b, 且≥500mm。 3、框架梁加腋构造 注意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度的1/4时,一般设计会进行梁加腋。 注意箍筋加密区应从加腋的弯折点开始算起。 二、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2、“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3、“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梁柱配筋

梁配筋 一、梁纵筋 1、伸入支座不应少于2根 2、纵筋最小直径:梁高H不小于300,钢筋直径不小于10 mm H小于300,钢筋直径不小于8 mm 3、钢筋间距:上部钢筋水平间距不小于30mm和1.5d 下部钢筋水平间距不小于25mm和1.0d 下部双层钢筋,层间净距不小于25mm和1.0d(d为受拉钢筋最大直径) 4、悬臂梁上部钢筋:至少2根伸至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 5、梁端配筋: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少于2根。 6、架立筋最小直径:梁跨度小于4m,钢筋直径不小于8mm 梁跨度为4m~6m,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 梁跨度大于6m,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 7、配筋率:P109 表8.5.1 二、梁箍筋 1、无需按计算配筋,梁高大于300mm,沿全长设置构造箍筋; 梁高为150~300mm,可仅在构件端部1/4跨度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 梁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沿全长设置构造箍筋; 梁高小于150mm,可不设箍筋。 2、箍筋最小直径:梁高大于800mm,箍筋直径不小于8 mm 梁高不大于800mm,箍筋直径不小于6mm 3、箍筋最大间距:表9.2.9 P119 4、箍筋最小配筋率:普通构件:0.24 ft/fyv 弯剪扭构件:0.28 ft/fyv 三、局部配筋 1、附加箍筋、附加吊筋:P120 9.2.11 2、腰筋: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侧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每侧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0.1% 柱配筋 一、柱纵筋 1、直径:不小于12mm 2、配筋率:全部纵筋不大于5% ,且满足 P109 表8.5.1 3、纵筋间距:净间距不小于50mm,不大于300mm 4、纵向构造钢筋:偏心受压柱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住侧面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 5、圆柱:纵筋不少于8根,沿周边均匀布置 6、a.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的住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 b.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大于300mm

柱箍筋

柱箍筋 直径: 《砼规》 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 9.3.2 柱中的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5 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 11.4.12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 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的规定; 4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11.6.8 框架节点区箍筋的最大间距、最小直径宜按本规范表11.4.12—2采用。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入,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其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当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其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体积配箍率中的较大值。

《高规》 6.4.3 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 抗震设计时,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4.3—2采用; 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6.4.9 非抗震设计时,柱中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3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最大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应小于6mm;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最小纵向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 6 柱内纵向钢筋采用搭接做法时,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 直径的1/4;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6.4.10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设置水平箍筋,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抗震设计时,箍筋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4.9条的有关规定,但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对四边有梁与之相连的节点,可仅沿节点周边设置矩形箍筋。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替代部分边缘构件箍筋的应用实例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替代部分边缘构件箍筋的应用实例 【摘要】本文依据设计要求,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替代部分边缘构件箍筋设计图纸节点进行优化和阐述,结合工程实例,分别讨论替代方法的具体应用,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边缘构件箍筋;拉筋 1 “替代”依据 华夏第九园·兰亭项目总建筑面积241143.34m2,设计为多栋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等级二级。结构设计明确要求部分边缘构件的箍筋用剪力墙水平钢筋替代,即设计时水平钢筋计入了箍筋体积配筋率,但替代的具体做法较为笼统,在经设计交底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后,对钢筋工程进行了优化施工并进行了总结,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 “替代”应用情况 边缘构件主要分为约束边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考虑洞口边缘构件(转角、翼缘短肢)受力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分三种情况。 2.1 约束边缘构件 对于约束暗柱,采用“箍筋+水平筋”的处理方式,箍筋与水平筋间隔布置,水平分布筋从暗柱纵筋外侧锚入阴影区满足Lae,要伸至剪力墙尽头弯折15d,15d的弯折可以向内倾,此处必须设置拉筋,以补强对砼的约束和提高受压性能。见图一。 对于约束翼柱,同样采用箍筋与水平筋间隔布置,水平分布筋从翼柱纵筋外侧锚入阴影区满足Lae,阴影区边界处必须设置拉筋,水平分布筋在阴影区外搭接。见图一。 对于约束转角柱,处理方式同约束翼柱,水平筋在阴影区边界处必须设置拉筋,阴影之外部分(v/2区域)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或拉筋。见图一。 2.2 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处理方式同约束边缘构件,但布置确有较大不同。约束边缘构件主要是“间隔”布置,而构造边缘构件时“间隔重叠”布置,由于配筋率的不同和水平筋的“部分重叠效果”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筋率减小(剪力墙水平筋不变故边缘构件箍筋间距加大),另边界重叠处“省”去拉筋。见图二。 2.3 洞口边缘构件

剪力墙钢筋计算完美总结

剪力墙(墙身、墙柱、墙梁) 一、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 墙柱分为四类: ①约束边缘构件YBZ ②构造边缘构件GBZ ③非边缘暗柱AZ ④扶壁柱FBZ 端柱的配筋同框架柱,暗柱不是柱,纵筋按照剪力墙的纵筋做的 约束型的构件用在底部加强部位及其再上一层,其他的地方用构造型构件 底部加强部位在什么地方体现呢,就是在柱子的旁边增加一个区域(阴影区),对这个区域进行钢筋加强,还有就是剪力墙的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底部加强部位要错开搭接,其他的区域可以不错开绑扎。

墙梁分为三类: ①连梁LL:一般洞口上方的梁,连梁下面是空的,没有其他的构件 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C) 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DX) ②暗梁AL:设置在剪力墙上方,截面和剪力墙平齐。 ③边框梁BKL:也是设置在剪力墙上方,截面比剪力墙要大,实际中使用不多。 墙身(水平钢筋、纵向钢筋) 一、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 端部构造可能遇到的情况: ①端部有个暗柱 水平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0d(101-1 p68)

②端部有个端柱(101-1 p69) 直锚:伸至端柱对边 弯锚:伸至端柱对边弯折15d ③端部有个暗柱,但是暗柱又转了一个角12G901-1 p3-7页 外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LLe(抗震搭接) 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④端部没有柱子(实际中很少,实际中一般都有柱子的) 剪力墙转角钢筋 ①外侧钢筋 ②内侧钢筋 转角处是暗柱: 外侧钢筋相互搭接Lle(伸至对边弯折0.8Lae),也可在转角处连通布置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转角处是端柱: 外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剪力墙水平钢筋的根数: ①层高范围内满布,不受墙上是否有暗梁影响,起步距离50mm

剪力墙配筋的解惑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 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 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 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 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 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 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 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 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 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 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 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 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 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 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一、YJK的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 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部分,设置了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照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另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1、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勾选该项,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这样的计算方式更加合理。 详细计算方法见用户手册第四章第六节剪力墙部分内容。 2、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二、规范要求对剪力墙的截面配筋应按照组合截面进行 规范条文: 《混凝土规范》第9.4.3,…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 《抗规》第6.2.13-3,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不勾选如上参数,即是以往的设计方法。以往的设计,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然后叠加配筋结果,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两者相加后再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三、YJK的剪力墙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过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软件对翼缘的考虑不一定包含翼缘的全部长度,有时仅考虑翼缘的一部分参与组合计算,即考虑的翼缘长度不大于腹板长度的一半,且每一侧翼缘伸出部分将不大于4倍翼缘厚度。但软件对短肢剪力墙自动考虑翼缘的全部长度。 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下左图即是。对短肢剪力墙将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 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下右图即是。按照不对称配筋方式才能得到经济合理的配筋结果,因为对于不对称的剪力墙组合截面,按照对称配筋总是两端取大,造成浪费。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 一、抗剪箍筋配筋 举例说明: G0.5-0.2 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 用0.5/2=0.25 , 0.2x2/2=0.2 。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 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 0.25,非加密区 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 的面积是283,6-200 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 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 版 S-3 说明书上第81 页提到,若输入 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 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 0.2 要乘以 2 的原因。乘以 2 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即相当 于梁长 100mm 范围内箍筋面积为 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 (6-200)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 0.2 应该与283 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 G3.1-2.5 计算如下: 3.1/4=0.775, 2.5x2/4=1.25 ,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 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 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 200 小的间距配筋。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 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 2.5/4=0.625 ,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 的板钢筋对照。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 全长加密。配筋文件见下图: PS1: 2010 抗规 6.3.3 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 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 6 的箍筋。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 6 的箍筋。有时候为了 和甲方搞好关系,没办法。有时候钢筋介于 6 和 8 之间的时候,选 8 浪费,但是选 6 不满足,我们曾经选过 6.5 的箍筋!照样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PS2:上面是针对设计而言的简便快速对照方法。那么真正计算应该怎样进行呢? 以G0.5-0.2 为例说明: 0.5X100/2=25 ,这是加密区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0.2X200/2=20 ,这是非加密区经过换算后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

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总结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占勇 搞要:对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剪力墙结构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配筋首先满足电算结果,其次满足《抗规》的构造要求。边缘构件箍筋计算可考虑墙体分布筋。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墙体分布筋边缘构件配筋 前言: 剪力墙结构为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多用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配筋的安全与经济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现对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 实例分析: 现以18+1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为例进行总结。该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剪力墙结构墙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墙体分布筋首先满足电算结果,其次满足《抗规》6.4条的构造要求。关于边缘构件,首先也应满足电算结果,其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根据轴压比情况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以及不同的约束边缘构件;而此以上各楼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当然也应满足电算结果。

以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 一、墙体分布筋 首先满足电算结果。除地下室处该处大多数情况,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 此时应满足《抗规》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6.4.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l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3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lOmm。 对于200mm厚剪力墙,水平筋一般采用 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 10@300(双层),即可满足安全经济的要求。 另外,《高规》7.2.19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所以相应部位剪力墙,水平筋采用 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 10@200(双层)。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布置如何解决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布置如何解决 很简单,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原则,强柱弱梁,所以,如果是框架柱和框架梁的节点,框架柱的箍筋按照正常设置,框架梁的第一道箍筋从两边50mm开始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2009-01-22 09:30:39| 分类:施工管理| 标签:|字号大 中 小订阅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我国新、老规范均强调了“强节点”的设计要求,对节点的箍筋和砼强度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却往往对节点的施工重视不够,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1、节点区的钢筋绑扎梁柱节点的钢筋主要应注意两点: 1.1箍筋的间距。 1.2纵筋的锚固。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解开扎丝,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甚至会擅自烧断弯钩造成纵筋的锚固不够。 另一种是用所谓“沉梁法”绑扎框架梁钢筋,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实践中,也有些项目提出采取改进的办法在箍筋四个角设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然后再随梁骨架沉入模板内;或者采用两个“U”形开口箍套叠,再焊成封闭箍。实际上,只要是先把模板都安装好了再沉梁,无论是使用导筋还是“U”形开口箍,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当柱比较大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合箍筋时,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根本是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的。遗憾的是:实际上不少工程最后都是在“尽可能整改”中马虎过去。 实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可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广联达画剪力墙时的常见问题(值得收藏)

梁的支座识别为剪力墙,但是计算却没有按照锚入平行墙节点计算。钢筋算量2009济南 2010-6-11 答:新版本中重新提取梁跨就可以了 剪力墙遇到很长的暗柱,剪力墙只想锚入墙里一个锚固,怎么设置钢筋算量2009南宁2010-6-11 答:可以把暗柱的类别换成端柱就可以了,因为剪力墙遇到暗柱是不考虑直锚和弯锚的,但是遇到端柱就考虑了 剪力墙钢筋一侧的直径不同如何输入?钢筋算量2009长春2010-6-10 答:剪力墙的输入格式:(1)B12/(1)B14@100+(1)B12/B10@100,主要处理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不同属性的剪力墙合并和钢筋计算?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 答:工程中有相邻墙段,厚度不同,一侧平齐,平齐这一侧的钢筋是通长计算的,但是绘制时需要分段绘制。采用合并功能,可以把两段墙合并,但是保留本身各自的属性。选中两段墙图元,选择“合并”命令。在是否保留墙段各自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是,合并成功。汇总计算,在编辑钢筋中查看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剪力墙平齐一侧的钢筋是通常计算的。 在钢筋中剪力墙要布置暗梁,但导入算量怎么变成框架梁了?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 答:一般情况下,暗梁是不需要导入的,因为和剪力墙一起浇注,他们的量是算在一起的,所以GCL2008中没有暗梁构件,在钢筋导入图形软件时可以选择需要导入构件类型,暗梁不选就可以了。 CAd识别短肢剪力墙的时候两段墙体距离比较近,软件识别成一段墙体了?图形算量GCL2008杭州2010-6-8 答:按照正常操作提取墙体边线和读取墙厚,进行到识别墙这一步的时候,对话框下方有个洞口最大宽度的选项,默认是3000,此时可以测量一下图纸上两段墙体的间距,输入一个小于这个间距的数值,然后再去识别墙就可以了。 GGJ10.0中,剪力墙能否处理三排、四排的钢筋?GGJ10.0洛阳2010-6-8 答:如(2)B12@200中括号的2即为排数,如果是三排改为3即可,如果钢筋直径或间距不同时可以用加号连接,如(2)B12@200+(1)B10@200,需注意:“+”前是墙外侧钢筋,“+”后是墙内侧钢筋(前提是墙要顺时针绘制)。 剪力墙底部加强,多了一排水平筋和垂直筋,输入技巧钢筋算量2009银川市2010-6-7 答: 20、剪力墙底部加强,多了一排水平筋和垂直筋,输入技巧 剪力墙底部加强的输入,底部1000范围内为三排,到上边2000范围内为两排钢筋,软件中怎么处理? 方法:步骤1、水平筋的输入方式为:(1)b12-200+(1)b14-200[1000]+(1)b12-200,如果不输入范围软件默认剪力墙的全高 步骤2、垂直筋的输入方式:在垂直筋中输入内侧和外侧两排,剩下的一排在其他钢筋中输入,因为底部加强的这个钢筋长度一般是固定的,很容易计算 注意:尽量不要断开两道墙绘制,因为断开了,垂直筋会多一个搭接或者多一个接头

梁柱配筋

1、不要超过计算值太多,可能超筋。 2、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支座上部钢筋不能比下部钢筋大太多,这是强制性条文,具体见规范。 3、注意梁宽范围内能容许并排放几根钢筋,根数太多要分层。 4、计算的钢筋强度都是预先设置的一定的,而实际配筋可以改变,要等强代换。 5、抗震设计注意加密区箍筋间距不要大于梁高的1/4。 6、腹板净高超过450时要设置侧向构造钢筋。 7、附加箍筋和吊筋应该看内力包络图中的剪力图来设置。 8、悬臂梁上部纵筋应该放大40%以上,箍筋要全长加密。 9、注意梁宽和箍筋肢数之间的关系。 2、柱:1、注意不要超筋。2、注意满足角筋最小面积的要求。 3、注意形成短柱的地方,如楼梯间半平台位置的柱子,箍筋也是要全长加密的。 4、要验算核心区体积配箍率。 5、要验算双向偏心受压。 6、和梁一样,箍筋等级变化的时候要等强代换。 3、G0.4-0.4 指的是梁上的箍筋截面面积为40mm2, 4、7-0-7指的是梁两端上部钢筋面积需700mm2 , 5、3-5-3指梁的底部中钢筋需500mm2,两端为300mm2. 6、1.5指柱的角筋面积为150mm2, 7、5指柱子的这一侧钢筋面积需500mm2, 8、3指柱子的另一侧钢筋需300mm2, 9、0.44指柱的轴压比为0.44, 10、G1.1-0.0指柱的箍筋面积需140mm2 板 配筋率就是单位截面办所配钢筋的面积所点的面分率了。10@200 每米钢筋用量为:393mm2。如果在100厚,1000长的板内,按单层算的配筋率。。这个是可查表的。(看样子人旬学这个的,,你以前学

的混凝土结构书上就有。讲梁方面的。。。。)然后393/100*1000=0。392% 这个得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第9。5。1看看。。上面的最小配筋率的相关规定。。。祝你好运。

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总结

剪力墙总结 ■模型中底部4层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为何增大到0.39 在“补充定义”—“配筋信息”中修改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此值定为0.39,我认为是根据10@200来定的。 竖向分布筋的大小会影响端头暗柱的纵向配筋;程序可以单独定义某墙肢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增大底部几层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属于概念设计,往往针对一级抗震剪力墙。对二级抗震剪力墙等则不需要。 ■剪力墙的配筋结果,应以边缘构件形式输出的结果为准,而以直线墙段为单元的墙柱计算配筋值,仅供构件配筋计算校核之用。 ■剪力墙边缘构件从地上一层一直落到地下部分,边缘构件区域和纵筋面积都不能小于上部,但是箍筋可以小。 ■施工缝验算超限 ** 施工缝验算超限 (38)V= 316. > Fs=(0.6*fy*Ast+0.8*N)/Rre= 276.N= 356. Ast= 2402.9 N-WC= 40 (I= 2414 J= 2428) B*H*Lwc(m)= 0.20* 0.70* 2.90 aa= 40(mm) Nfw= 1 Rcw= 50.0 Fy= 360. Fyv= 270. Fyw= 270. Rwv= 0.39 其中,N-WC为墙编号,根据高规7.2.12条计算所需的附加竖向插筋; ■交叉斜筋 周磊认为,墙截面小于250mm,在特殊构件定义中,就不需要将此连梁设置交叉斜筋(由于小于250mm,模型中计算很有可能不准确),而只需根据计算

结果,采用公式7.2.12手算所需的对角斜筋(比交叉斜筋构造简单),但是当墙宽≥250mm时,则可以在模型中设置交叉斜筋; ■稳定验算超限 ** 稳定验算超限 ( 31)q= 1953. > Ec*(T**3)/(Lo**2)/10= 1846. N= -5956. N-WC= 57 (I= 1634 J= 1637) B*H*Lwc(m)= 0.20* 3.05* 5.00 aa= 200(mm) Nfw= 1 Rcw= 50.0 Fy= 360. Fyv= 270. Fyw= 270. Rwv= 0.39 当稳定验算超限超过5%时,即上文中(1953-1846)/1846=5.8%>5%,则此墙肢的厚度必须加大,往往是因为层高较高造成的。要注意,在工作前期就将其解决。 ■模型中,连梁按洞口输入,但是必须将填充墙或门窗的自重按墙线荷载输入到墙上。(切记,不能遗漏) ■地下一层为约束边缘构件,地下二层为构造边缘构件,该如何处理? 大唐的项目经验:地下二层按构造边缘构件来配,地上一层的约束边缘构件直接落到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比上部按约束边缘构件设定的区域小,但这也可以,毕竟地下二层受到的地震作用小(即水平剪力),主要承受重力荷载,剪力墙墙身可以承受。约束边缘构件的主要目的是受剪。 ■注意PMCAD中设计参数中墙竖向筋及水平筋的等级(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情况来定),对墙身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SATWE中设计参数补充定义中“边缘构件箍筋强度”同样影响边缘构件的计算结果,注意。 ■剪力墙超筋 (1)剪力墙暗柱超筋:软件给出的暗柱最大配筋率是按照4%控制的,而各规范均要求剪力墙主筋的配筋面积以边缘构件方式给出,没有最大配筋率,所以程序给出的剪力墙超筋是警告信息,设计人员酌情考虑; (2)剪力墙水平超筋则说明该结构抗剪不够,应进行调整; (3)剪力墙连梁超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抗剪不够,规范中规定允许对剪力墙刚度进行折减,折减后的剪力墙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基本都会出现塑性铰变形,即连梁开裂。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框架梁柱的配筋经验

框架梁柱的配筋经验 尽管使用多层框架CAD可免去大量人工计算,加快出图速度,但笔者通过多项多层框架工程的设计后发现,多层框架的电算结果仍需进行人工调整,有些梁、柱的最后配筋要凭设计人员的经验而定。这种不确定性造成有的设计调整放大过于保守,有的不调整时又严重不足。为此,本文就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建议。 一、梁、柱截面尺寸的调整设计人员根据教科书建议的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己的经验先对所有构件的大小初步确定一个尺寸。此时须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仍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强柱弱梁强节点”。将初步确定的尺寸输入计算机进行试算,一般可得到下述三种结果: 1)部分梁柱仅为构造配筋。此时可根据电算显示的梁的裂缝宽度和柱的轴压比大小适当减小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2)部分梁显示超筋或裂缝宽度>0.3mm,部分柱的轴压比超限或配筋过大(试算时可控制柱的配筋率不大于3%)。此时可适当放大这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3)梁、柱的截面尺寸均合适,勿需调整,此时要进一步观察梁、柱的配筋率是否合适。 二、梁、柱的适宜配筋率原则:掌握配筋率“适中”为宜。这个“适中”指在规范规定的区域内取中间段,其值约相当于定额含钢量。规范规定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最大配筋率为2.5%;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区间为0.6%~5%。笔者建议:对于框架梁,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取0.4%~1.5%较适宜。对于框架柱,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取1%~3%较适宜。梁、柱配筋率的上限在试算在试算阶段宜留有一定余地,因为下一部梁、柱配筋的调整还需要一定空间。 三、框架梁配筋的调整框架梁显示的配筋是梁按强度计算的配筋量,调整的目的是解决梁的裂缝宽度超限和“强剪弱弯”的问题。 (一)裂缝宽度超限问题在配筋率一定时,选用小直径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握裹面积、减少梁的裂缝宽度。增大配筋率是减小梁裂缝宽度的直接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亦可减小梁的裂缝宽度,但影响较小。设计人如不注意框架梁的裂缝宽度是否超限即出施工图,这样的图纸存在有不符合规范的缺陷。仔细检查梁的裂缝宽度,如果改用小直径的钢筋后梁的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要增加梁的配筋

柱箍筋的长度以及根数计算详解课件

(一)柱箍筋的长度计算 案例(一)中已知: KZ1 750*700 24B25 A10@100/200 柱保护层为25mm 1. 1号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1号箍筋长度 =(b-2*保护层+d*2)*2+(h-2*保护层+d*2)*2+1.9d*2+max(10d,75mm)*2 =(b+h)*2-保护层*8+8d+1.9d*2+ max(10d,75mm)*2 案例中 1号箍筋长度=(750+700)*2-25*8+8*10+1.9*10*2+100*2=3018mm 2. 2号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2号箍筋长度 =(间距j*2+1/2D*2+2d)*2+(h-保护层*2+2d)*2+1.9d*2+max(10d,75mm)*2 =[(b-保护层*2-D)/6*2+D]*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案例中 2号箍筋长度=((750-25*2-25)/6*2+25)*2+(700-25*2)*2+8*10+1.9*10*2+100*2=2118mm 3. 3号箍筋长度计算 (图4)

箍筋计算公式推导 3号箍筋长度 =(间距j*2+1/2D*2+2d)*2+(b-保护层*2+2d)*2+1.9d*2+max(10d,75mm)*2 =[(h-保护层*2-D)/6*2+D]*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案例(一)中 3号箍筋长度=((700-25*2-25)/6*2+25)*2+(750-25*2)*2+8*10+1.9*10*2+100*2=2184 mm 4. 4号钢筋长度计算 (图5) 箍筋计算公式推导 a) 单支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4号箍筋长度 =(h-保护层*2+d*2+d*2)+1.9d*2+max(10d,75mm)*2 =(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b) 单支筋只勾住主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