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关键词:压缩比

(Cohpression ratio),配气相位:(Vale —timing diagram),最高燃烧压力(Max. effective combustion pressure ),点火提前角(Ignitiong advance angle )

摘要:对于现代的汽车,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其动力性的好坏,而是兼顾其经济性和排放性。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如何让就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好坏。在影响汽车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发动机的换气及燃烧过程的地位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汽油机的使用以及结构方面分析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 一影响汽油机换气过程的因素

对充气效率的影响=η1/)1(-ε×(εp a /t a -p r /t r )

1.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的进气压力p a 主要受进气道的影响。设进气系统的阻力为p f 近期过程中的气体密度为ρ,进气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为v 三者满足这样的关

系pf=vv λρ/2.所以发动机的进气阻力与气体的密度,气体速度,和进气管道内壁的摩擦系数关系密切。

①进气管道的阻力主要取决于进气管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其内表面的粗糙度。进气管道的长度越长气体的动能损失越多,到达到达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就会越小。进气管的横截面积越小气体流速越快,但是在管壁粗糙度一定的情况下气体与管壁之间的压力就越大,气体在管内的能量损失就越大(气体因摩擦而能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进气压力下降。另外,进气管的形状也会对进气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管路的弯路越少气体能量损失越少。

②大气中的气体进入进气道时要经过空气滤清器,这就使得进气阻力增加,使气体在进入进气道之前就先损失了部分动能。

③其次,汽车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行驶时。由于海拔的影响,气体本身的密度小,大气压较低。这就从气体的源头殇降低了进气压力。

④在使用化油器的汽车中,燃油是利用进气道空气流速高压力低的原理从化油器嘴中被吸出的。而现在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是电喷式燃油供给,燃油以一定的压力喷到进气道中。从这一点来看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压力相对较小。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进气终了的混合气温度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进气终了的混合气温度越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越低。因为当气缸的容积和废气残余量一定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温度越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越小,这就意味着实际充其量越少。这就要求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要有足够的冷却强度来防止发动机过热。另外发动机采用进.排气管分置可以避免排气管对混合气的加热。

3.压缩比ε=V 燃/V 缸由压缩比的定义式可知,气缸容积一定时压缩比越高燃

烧室容积越小。因此残余废气量就会减少这就使得进气终了的温度相对较小。又由充气效率的公式=η1/)1(-ε×(εp a /t a -p r /t r )可知,ε增大,1/)1(-ε减小。但这个

影响是很小的,而且随着发动机压缩比的增加这个影响会越小。但压缩比也不可以过大,压缩比过大不仅会使气缸内终燃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升高,发生爆震燃烧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也会是曲轴连杆机构的压力过大,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和曲轴连杆机构的寿命下降。

4.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进气量和排气量的多少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排气又与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密切相关。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从排气门开始打开到排气门完全关闭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进气提前,迟后角和排气提前,迟后角对发动机近期是否充分,排气是否彻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的就是进气门的迟后关闭角河排气门的迟后关闭角。进气门迟后角过小,发动机不能充分利用气流惯性充分进气,这就导致发动机进气不足使充气效率下降。但进气门的迟后角过大会使进入气缸的混合器被压到缸外,使充气效率下降。排气门迟后角过小会使废气不能利用气流惯性充分被排到缸外,迟后角过大则会使已经排到缸外的废气被吸回缸内。而最佳进,排气迟后关闭角进排气流的惯性来确定,而气流惯性则是由发动机的转速来决定的。由此可见,合

适的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影响残余废气的因素

1.进气终了的压力和温度

随进气终了压力提高,和温度降低实际充气量增多,残余废气量相对减少,使充气效率提高。

2.排气终了的压力和温度

随排气终了的压力提高河温度降低,残余废气量增多,残余废气系数增大,使充气效率下降。

3.压缩比

随压缩比的增大,当气缸总容积一定时,燃烧室容积相对减小,残余废气量相对减少,残余废气系数减小,发动机充气效率提高。

4.配气相位

合适的配气相位有利于减小废气参与量使残余废气系数减小,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影响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诸多因素中,配气相位河压缩比的地位尤为突出。一台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这台发动机进气是否充分,排气是否彻底以及进气涡流和排气紊流的形成。进而影响到这台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发动机的压缩比影响着进入气缸内混合气在着火延迟器的温度,压力等以及各种燃烧前的化学准备,影响最高燃油压力最高点出现的时间和大小在点火提前角不变的情况下这就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对外输出功率的大小。此外,当某台发动机的气缸容积一定时,压缩比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燃烧室容积的大小。压缩比大,燃烧室的容积就小,进而和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一起影响着气缸内残余废气量,影响到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二.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1.燃油性质的影响

在燃油的各种性质中,汽油的抗爆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最大。汽油的抗爆性好,发动机就可以采用较高的压缩比,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输出功率。此外,抗爆性好的汽油还可以降低爆燃的几率。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容易气化,这样就使得混合气形成的更容易而且质量也好,是燃烧速度加快而且容易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但在炎热或高原地区使用蒸发性好的汽油时容易在油泵之后的油路中形成气阻,使汽车启动困难。特别是长时间停车后启动困难。

2.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对一般发动机来讲,在压缩行程上止点点火是不合理的。因为燃烧不是瞬时完成的。火花塞跳火以后,混合气要经过着火延迟期,急燃期,火焰前锋呈球状以每秒30—80m/s的速率向前推进。如果在火花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在火花塞迅速下行的过程中燃烧膨胀,整个过程接近等压变化,燃烧热效率低。混合气最高燃烧压力点出现在上止点后大于15度的曲轴转角而且最高燃烧压力低。混合气燃烧膨胀放出的热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传递给缸体,这就会造成发动机缸体过热,油耗增加,对活塞做的功将大大减少。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大,会使压缩行程后期燃烧掉的油量增加,压力升高率增加,压缩行程所消耗的负功(压缩行程中混合气燃烧释放的能量对活塞做负功,活塞是利用飞轮的惯性向上止点移动,而飞轮的惯性能量来自气体燃烧膨胀形成混合气对活塞做的功)增加,同

时也会使终燃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增加爆燃的几率。此外,点火太早会使最高燃烧压力点出现过早而且压力很高,加重了活塞环以及曲柄连杆机构的机械负荷,加剧了零部件的磨损。

因此,对某台运行状况一定的发动机,总可以选择一个到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使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之后12—15度的曲轴转角之间。此时,混合气燃烧膨胀对活塞所做的功最大,以热量散失的最少,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而且运行稳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并非固定不变,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不同的节气门开度下,最佳点或提前角也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况来选择不同的点火提前角,使其接近最佳值。

3.混合气浓度的影响。

混合气的浓度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或空燃比来表示,混合气的浓度对火焰传播能否进行以及火焰传播速率的大小还有爆燃倾向,排气成分都有很大影响。

试验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在0.85—0.95(功率混合气)时火焰传播速率最高,因而燃烧速率最大燃烧最高温度和压力均提高。此时,循环指示功率最大使用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燃油蒸发量增多使进气温度下降,因而充气系数增大。另一方面是燃烧后气体的分子变化系数增大,分子数增多,有利于提高进气压力。这些都有利于燃烧最高压力与温度及指示功率的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不利影响,由于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小于燃油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会使燃烧不完全,燃油消耗率增加。使用功率混合气时,发生爆震燃烧的倾向增加,此种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率最高,火焰传播时间短。但是此种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短,而且由于汽缸内的压力升高率,燃烧产物的压力温度都有较高的数值,使终燃气体的自然准备时间短。过浓过稀的混合气均有助于消除爆燃。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火焰进行传播,这就是火焰传播界限。为保证混合气正常燃烧,混合气浓度必须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汽油机的火焰传播界限是0.5—1.4.混合气浓度在这一范围内,可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但是火焰传播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数。它随引起燃烧的条件变化而略有增减。

4.转速的影响

①对着火延迟期的影响

转速增高时,按秒记的着火延迟期基本不变,按曲轴转角计的着火延迟期随之增大。因为当转速增高时,一方面由于紊流加强使混合气的形成更加均匀,加之压缩中了时气体温度升高,使着火延迟期缩短。但另一方面,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气流吹走电火花的趋势增加,又使着火延迟期增长。两者综合比较,按秒计的着火延迟期基本不变(发动机的转速很快,一般大于500r/min),按曲轴转角计的着火延迟期增大。因此,汽油机中设有离心点火提前角装置,在转速增加时,自动增大点火提前角。

②对火焰传播速率和爆燃的影响

当转速增高时,进气与挤气紊流均增强,火焰传播速率大体上与转速成正比例增加,因而最高燃烧压力及压力升高率的值随转速变化不大。由于转速提高,火焰传播速率提高火焰传播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减小。

5.负荷的影响

汽油机的负荷变化时,是靠节气门的开度调节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达到不同的负荷要求。这种调节方法被称作叫做量调节。

①对着火延迟期的影响

负荷减小时,节气门开度减小,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减少,而气缸内残余废气量基本不变,残余废气系数增大,对混合气的稀释作用增大。同时因每个循环燃烧的燃油量减少,缸内气体温度下降。因此,必须相应的加大点火提前角。用真空点火提前装置来自动调节。

②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响

负荷减小时,由于残余废气的稀释作用,燃烧温度下降,火焰传播速率下降,同时散热损失增加,油耗加大。

③对爆燃的影响

负荷减小时,由于废弃的稀释作用,气缸内的温度压力下降,使终燃气体的自燃准备时间增长,故爆燃倾向减小。

6.压缩比的影响

压缩比增大时,压缩行程终了时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都会提高,从而加快火焰传播速率,使燃烧终了的温度压力较高,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在压缩比较低的区间(汽油机压缩比为8—12),效果尤为明显,但压缩比提高到一定程度(10以上),热效率提高的幅度将明显减慢(前文已提及)。

提高汽油机压缩比的最大障碍就是爆震燃烧。此外,随压缩比的提高,机件的机械负荷(尤其是曲轴连杆机构)会随之增加,机械损失就会增大。而且随着压缩比的提高,混合气燃烧过程所受的压力就会增加,废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也会增加。因此,汽油机不能追求过高的压缩比。一般原则是:在保证不发生爆燃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压缩比。

小结:一辆汽车的换气以及燃烧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热效率,指示效率以及充气效率。汽油机的使用以及自身的结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效率。因此,了解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对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满足对发动机各方面要求的同时利用最低的成本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

参考文献

1.陈燕。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2.陈家瑞。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

3.刘玉梅。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机械工业出版设。

4.王锦愈,闵思鹏。英汉汽车技术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五章1汽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第五章1 汽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一、选择题(48分) 1.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称为() A. 涡流 B. 挤流 C. 湍流 D.滚流 2.下列燃烧现象中属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是() A.爆燃 B.表面点火 C.循环变动 D.早燃 3.当过量空气系数为()时,燃烧温度最高,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有效功率最高。 A.0.4~0.8 B.0.8~0.9 C.1.05~1.15 D.1.2~1.5 4.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合气()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 被帜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5.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 扩散燃烧 D.喷雾燃烧 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指() A.锋面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气流速度 二.问答题(52分) 1.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18分) 2.汽油机为何要点火提前角?说明转速和负荷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18分) 3.分析汽油机爆燃的机理?影响爆燃的因素有哪些?(16分) 1.D 2.C 3.B 4.C 5.A 6.A 第五章2 柴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48分) 1.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A.层流火焰传播 B. 紊流火焰传播 C. 扩散燃烧 D.不规则燃烧 2.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 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高压力 3.合适的柴油机放热规律是() A.燃烧先缓后急,开始放热要适中,随后燃烧要快,使燃烧尽量接近上止点附近燃烧 B.燃烧先急后缓,开始要燃烧快,随后要放热适中,使燃烧尽量在下止点附近燃烧 C.燃烧要一直平缓,满足运转柔和性的要求 D.燃烧要一直平缓,满足经济运转的要求 4.供油提前角过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有() A.柴油机排气温度升高 B.热效率下降 C.柴油机工作粗暴 D.柴油机工作柔和 5.下列四种燃烧室中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浅盆型燃烧室 B.深坑型燃烧室 C.涡流室式燃烧室 D.预燃室式燃烧室 6.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A.涡流室式燃烧室 B.预燃室式燃烧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 二问答题: 1.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重点控制哪个过程?产生噪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20分) 2.分析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原因?如何改善冷起动?(16分) 3.什么是HCCI?分析HCCI技术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16分)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841629.html,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作者:陈炜煜杨婧 来源:《商业会计》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一味地追求发展和创新,必然给职工带来一定的压力。压力过大便会使职工出现疲乏、焦虑,甚至身心衰竭等职业倦怠现象。注册会计师属于职业倦怠易发人群。因此,职业倦怠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会计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现象。 关键词:职业倦怠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危害影响因素对策 一、职业倦怠概述 (一)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 倦怠,原指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974 年,弗鲁顿伯格首次在 应用心理学领域提出“职业倦怠”一词,并用其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表现:经过时间的持续,或者因个体身心的极度疲劳,出现一系列身心不适的症状;情感耗竭,工作情绪低落,职业或成就感淡漠;丧失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身心疲惫和情绪不安达到极限,个体由此进入抑郁前期症状,丧失职业自信,拒绝工作。 (二)职业倦怠的成因 关于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有外因和内因之分。 1.职业倦怠外因。个人所处的工作场所内部环境的状态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员工在工作中受到周围的人和组织内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制约,调节身心以适应环境并处理好相关的人和事是职工把工作做好的前提。工作环境的不良刺激产生的压力,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职业倦怠也可能是来自于职业工作岗位方面的压力,指的是员工担任的工作本身所固有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范围,涉及的任务和工作量,以及工作场所的环境等。 2.职业倦怠的内因。即员工自身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应有的专 业素质。员工缺少一定的专业技能作为工作的基础,就容易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4章 练习题

第4章练习题 一、解释术语 1、不规则燃烧 2、点火提前角 3、空燃比 二、选择题 1.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2.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A、温度传播过程 B、压力传播过程 C、热量传播过程 D、火焰传播过程 3、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料()、燃料蒸汽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 A、喷射 B、雾化 C、蒸发 D、混合 4、下面列出的()属于汽油机的燃烧特点。 A、空气过量 B、有时缺氧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不均匀 5、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火焰传播不到 D、被压缩 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7、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三、填空题 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2、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和两种。 3、压缩比是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高压缩比会给汽油机增加的趋 势。

4、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和。 5、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_______________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6、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该相应地__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7、在汽油机上调节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调节进入气缸_______________的多 少。 四、简答题 1、P—φ图上画出汽油机正常燃烧,爆震燃烧和早燃的示功图,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区别? 2. 用示功图说明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过大、过小,对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3. 汽油机燃烧室组织适当的紊流运动的作用有哪些?

46、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煤粉燃烧速度的因素很多,除外界因素外,则煤粉质量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回转窑用煤要求发热量愈高愈好;灰分越低越好;挥发分一般不要>30%,避免烘干煤时,部分挥发分逸出,造成无为的浪费,但也不要<18%;水分保持在1~1.5%为好,这样不但无害。反而可以促进炭氧化合,提高火焰的幅射能力;但水分含量过高时,则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水分对温度的影响要比灰分约大1倍,多含l%的水,约降低火焰温度l0~20℃,废气热损失可增加2~4%。所以控制水分在一定范围内,对燃烧非常重要。灰分不能燃烧,放不出热量。固定碳是主要热源,它的含量愈高,发热量愈高,但燃点也高,燃烧慢,燃烧时间长,容易形成长焰。同样的发热量,火焰拉长后,火焰温度必然相对降低,所以固定炭含量过高时,易形成长焰低温,对煅烧也不利。固定碳含量低(灰分、水分含量不变),燃烧快,但发热量低。 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除本身所含化学成分外,一二次风及其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二次风温高,煤粉燃烧快,黑火头短;否则相反。一二次风温不能过高,以防煤粉喷出煤嘴就着,烧坏煤嘴,严重时有造成爆炸的可能。 一次风大,风、煤混合好,燃烧快;一次风小,风煤混合差,燃烧慢。 煤粉颗粒细,接触面积大,燃烧快;煤粉粗则相反。 煤粉燃点低,燃烧快;燃点高,燃烧慢。 窑内温度高,燃烧快;温度低,燃烧慢。 喷煤嘴口径小,平头短,喷出速度快,风、煤混合激烈,煤粉燃烧快;口径大,平头长,喷出速度慢,风、煤混合差,燃烧慢。 喷煤嘴内装风翅,或锥度大,风、煤混合好,煤粉燃烧快;否则风、煤混合差,燃烧慢。 二次风主要用于煤中炭粒子的燃烧。二次风小时,火焰短。但过小时表面看火焰短,实际由于煤粉燃烧不完全,部分碳粒子的燃烧过程会拉的很长,甚至到窑的尾部还在燃烧,这样不但降低烧成带温度,而且易发生爆炸,很不安全。二次风过大时,煤粉燃烧慢,火焰拉长,温度低,废气带走热量多。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9, 8(2), 168-17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841629.html,/journal/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b7841629.html,/10.12677/ns.2019.82032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Shuting Li, Pingping An, Menghan Li, Xue Ma, Yuying Ma, Xiuling Yang* Nursing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Apr. 3rd, 2019; accepted: Apr. 17th, 2019; published: Apr. 26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burnout of nurses, for finding ways to help nurses to reduce job burnout,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abilizing nursing team. Methods: A total of 1189 nurses in Qingdao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hinese nurse burnout scale and the Chinese nurse job stressor scale. SPSS17.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job stressors: Common source of pressure in working environment was high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r = 0.796, P < 0.01); the problem of workload and time distribution (r = 0.610, P < 0.01), and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 (r = 0.622, P < 0.01) were moderate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In addition, number of night shifts and high title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job burnout; night shift number (β = 1.367, P = 0.000), job title (β= 1.318, P = 0.001) and work area in adult nursing (β= 1.539, P = 0.012) also influenced nurses' job burnout. Conclusion: Nurses’ burnout is related to stressors, so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so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ratio of nurses’ beds, reduce their work intensity, arrange rea-sonable shifts, reform night shift scheduling system, and carry out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for nurse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burnout of nurses. Keywords Nurses, Job Burnout, Stressors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淑婷,安萍萍,李孟菡,马雪,马玉莹,杨秀玲* 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4月3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6日 *通讯作者。

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浙江省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6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常模(P<0.05);职称、用工性质、月收入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被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明显,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支持,降低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进而稳定护理队伍。 标签:职业倦怠;临床护士;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1]。护士由于各种压力源感知和应对能力的不平衡易产生职业倦怠[2],职业倦怠会使护士身心健康受影响,造成严重后果[3]。该研究旨在对杭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干预,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共658名为研究对象。被调查对象目前正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满1年以上;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8份,回收有效问卷622份,有效回收率94.53%。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用工性质、学历、职称、月收入等。②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4]:由Maslach等编制,量表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2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其中情感衰竭:26 分为高度;去人格化:9分为高度;个人成就感:>39 分为轻度,34~39 分为中度,<34 分为高度。其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高。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所运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影响织物燃烧特性的因素及指标

影响织物燃烧特性的因素及指标 常见织物由于厚度小,比表面积大,低强度火焰便能引燃且火焰传播速率快,而且与人体直接、紧密接触。因而织物燃烧是引起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织物燃烧性能的评定非常复杂,传统的燃烧测试方法有燃烧试验法、极限氧指数法、发烟性试验法、热分析法、锥形量热计法等。 1.影响织物燃烧特性的因素: (1)材料:每种纤维材料都具有其特有的燃烧特性,例如涤纶燃烧具有熔滴现象。不同原料的不同回潮率也会影响燃烧时的吸放热。有研究对涤纶,腈纶,锦纶、棉、麻、丝、毛这六种材料燃烧时的放热顺序及放热总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烧测试中不同材料织物的放热顺序为涤纶>蚕丝>棉>麻>丝>腈纶>锦纶6。织物单位质量放热总量为:棉>腈纶>锦纶6>涤纶>麻>毛>丝。这是由于天然纤维具有较高的回潮率,这一阶段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蒸发织物自身含有的水分,织物升温达到燃点后开始放热。合成纤维回潮率低,用于蒸发水分而吸收的热量少。这还与织物的燃烧充分程度有关。 (2)织物组织与重量:织物材料一致的情况下,织物组织平均浮长越短,织物重量越重,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越高。 (3)织物阻燃整理:对织物阻燃整理后,其可燃性降低。 (4)测试条件:测试箱的体积大小影响燃烧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测试火焰与试样的距离,火焰的长度影响织物被点燃的方式,点燃时间的大小直接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因此对于织物燃烧性能的测试应在标准仪器下,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表征织物燃烧特性的指标: (1)燃烧测试法中主要的评判指标为:续燃时间、阴燃时间,面料表面损坏的程度。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坏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 (2)极限氧指数: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3)根据长期积累的各类火灾资料,分析燃烧物的烟雾和毒性,其危害性常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热量更为严重。发烟性试验法中,通过烟密度测试透过率和时间曲线可以得到光密度、最大烟密度、平均发烟速率及透光率,有害气体含量从而全面评价阻燃纺织品的燃烧性能。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某城区幼儿园190名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工作热情衰减严重,职业压力负荷大,个人职业成就感较低。学历、教龄、工作负荷、待遇等变量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一、前言 自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伊始,职业倦怠问题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职业倦怠,即从业者在职业环境中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或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但回报不对等从而对所从事的职业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国外已有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并普遍存在于助人行业群体中。[1] 幼儿教师面对的服务对象身心稚嫩,需要对其付出更多的情感与关注,因而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发人群之一。此外,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也对幼儿教师赋予了更多的责任,承担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压力也随之增加,极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此,本研究针对某城区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学上的差异,以期为有关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广大幼儿教师预防和有针对性地缓解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城区选取了11所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师,发出问卷220份,收回209份,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问卷率为90.9%。 (二)研究工具 采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郭文斌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一是“个人职业成就感”,包括9个项目,涉及“我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擅长于自己的工作”等关于个人工作成就方面的问题;二是“职业压力负荷”,包括11个项目,涉及“我觉得我的工作耗尽了我的精力”“我觉得幼儿教育太辛苦了”等关于职业负荷、压力感受方面的问题;三是“工作热情衰减”,包括6个项目,涉及“我觉得教了这几年书之后,我对人对事比以前要冷淡了”“我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热心了”等关于工作热情方面的问题。该量表共有26个题目,采用5点记分法,“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介于符合和不符合之间、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分为“-2分、-1分、0分、1分、2分”。该量表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测量工具。[2]

汽油机燃烧室的设计原则

汽油机燃烧室的设计及发展 2094021519 李杏梅农机专业摘要: 本文介绍了燃烧室的设计要求,并对每一个设计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几种新型典型燃烧室如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美国德士古燃烧系统tccs燃烧室、本田cvcc燃烧系统,并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发动机燃烧室压缩 引言: 对于一辆装配完成的汽车,燃料在发动机气缸中发出的总热量其中只有约20%—45%转化为有效功,因此提高燃料利用率对于目前全球资源短缺,油价不断上涨,资源竞争激烈有很大的缓解作用。而燃烧室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改进燃烧室设计无论是对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燃烧室设计原则 汽油机燃烧室的设计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工作稳定性及排放特性有很大影响,为此,燃烧室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结构尽量紧凑 用燃烧室的面容比—燃烧室表面积与其容积之比来表征燃烧室的紧凑性。面容比小,燃烧室结构紧凑,从而使火焰传播距离短,燃烧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使爆燃倾向减小,还可以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同时,由于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较小,相对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减小, 发动机热效率高,面容比小,使缸壁激冷区减小,HC排放量减少。燃烧室面容比大小取决 于气缸直径与然烧室的形状,在采用小燃烧室情况下,为减少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多用半球形燃烧室。 (二)火花塞位置适当 火花塞位置不同,火焰传播距离和燃烧速度的变化率也不同,从而影响汽油机的工作性能,为此,确定火花塞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火焰传播距离短,如火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央。 2)使末端气体受热减少,如火花塞布置在排气门附近。 3)减少各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保证暖机和低速稳定性好,如火花塞布置在进、排气门之 间,便于利用新鲜混合气扫除火花塞周围的残余废气,使混合气易于点燃,同时应控制气流的强度,避免吹散火花。 4)确保发动机运转平稳,火花塞的位置应能使从火花塞传播开的火焰面逐渐扩大。 (三)燃烧室形状合理分布 燃烧室的容积分布情况反映了混合气体的分布情况。与火花塞位置相配合,决定了燃烧的放热规律、火焰燃烧到边缘可燃混合气的距离,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抗爆性,工作粗暴型,性,经济性,压力上升速度及工作稳定性等。如:当圆链形燃烧室在其底部点火时,燃烧速率先快后慢,楔形燃烧室与此类似,在圆链形燃烧室顶部点火时,燃烧速率先慢后快,圆柱形的

发动机原理——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汽油机 柴油机 1 点燃式。 压燃式。 2 τi 影响小。 τi 影响大。 3 进入汽缸的是混合气,混合时间长。 进入汽缸的是新鲜空气,混合时间短。 4 T max 高,热负荷大。 p max 高,机械负荷大。 5 压缩比低,ε = 6~10。 压缩比高,ε = 12~22。 6 有爆燃问题。 有工作粗暴问题。 7 组织气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 组织气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 加速火焰传播,防止爆燃。 促进燃油与空气更好地混合。 §4-1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 一、混合气形成过程 1 喉口流速↑ → P ↓ → 雾化效果↑ 2 节气门开度↑ → 喉口真空度?p n ↑, 进气管真空度?p i ↓ → 从 ??p p n i <到??p p n i > 3. 节气门开度一定, n ↑ →

?p n ↑, ?p i ↑ 4. 节气门开度↓,n ↑ → ?p n ↑ → 蒸发性↑ 进气温度↑ → 蒸发性↑ 二、理想化油器特性与供油系校正 (一) 理想化油器特性 各种工况下满足最佳性能要求的理想混合比 — 试验结果。 1 影响因素 (1) 转速n — 影响较小。 (2) 负荷 — 影响大。 2 空燃比A F /=空气质量 燃料质量 经济混合气 A / F = 17 功率混合气 A / F = 12~14 怠速混合气 A / F = 10~12.4 (1) 常用工况 — 中等负荷要求提供经济混合气。 (2) 负荷 > 90% 以及怠速, 低速下 — 加浓。 (二) 简单化油器特性 单纯依靠喉口真空度? p n 决定供油量的化油器。 节气门开度变化 → A/F 变化 ?p n ↑ → A/F ↓ — 混合气浓 与理想化油器有差异, 不能满足 汽油机要求。 (三) 主供油系校正

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迅速发展,已成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心理咨询师作为典型的人际工作者,对职业倦怠存在易感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职业倦怠的定义、相关概念的区分、职业倦怠的测量、理论模式、发展阶段及症状;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不良影响、易感因素、干预及预防策略,最后是对该领域研究的总结分析和展望。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心理咨询师对职业倦怠基本情况的了解,并掌握一些应对策略,从而能更好的预防和摆脱由职业倦怠而引起的问题。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 job burnout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rapi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 amo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ers. This paper mainly on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burnout , the relevant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the measurement of burnou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manifestations,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burno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related factors,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he summary and the outlook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ll kinds of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a counselor's basic understanding on job burnout and master some coping strategies,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prevent and get rid of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burnou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burnout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引言 职业应激,尤其是职业应激的严重状态——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

影响燃烧噪声的因素

小议内燃机燃烧噪声 姓名:石魁 2011年12月

内燃机燃烧噪声 摘要:影响燃烧噪声的主要因素是燃烧过程的组织,其决定因素是滞燃期形成可燃混合气的多少,即滞燃期的长短,一般来说,缩短滞燃期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噪声。燃烧噪声也与燃料性质、压缩比、喷油(或点火)提前角、喷油规律、转速和负荷等有密切关系。通常以速燃期的压力升高率作为燃烧噪声的评价指标。 一、内燃机产生的噪声 内燃机燃烧过程是在高温高压下,一个封闭的、容积不断变化的狭小空间内进行的,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被认为是有害污染,一般可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燃烧噪声。 二、燃烧噪声: combustion noises 2.1燃烧噪声:通常把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使缸内压力急剧上升产生的动载荷和冲击波引起的高频振动经气缸盖、气缸套、活塞—连杆—曲轴及主轴承传至机体以及通过气缸盖等引起内燃机结构表面振动而辐射出来的这部分噪声称为燃烧噪声。一般来说,柴油机噪声比汽油机的噪声高得多,因此在这里主要以柴油机为例来说明如何降低燃烧噪声。 2.2燃烧噪声的产生机理:气缸内因压力急剧升高而产生的动载荷和冲击波会引起高频振动,并通过气缸套、机体和气缸盖传播到外界。 2.3影响燃烧噪声的主要因素:是燃烧过程的组织,其决定因素是滞燃期形成可燃混合气的多少(滞燃期的长短)。燃烧噪声也与燃料

性质、压缩比、喷油(或点火)提前角、喷油规律、转速和负荷等有密切关系。通常以速燃期的压力升高率作为燃烧噪声的评价指标,对柴油机来说应控制在0.4兆帕每度曲轴转角以下。 2.4燃烧噪声对内燃机整机噪声的贡献:它对内燃机整机噪声的贡献占有重要地位,其根源是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由缸内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动力负荷,由此产生结构振动和噪声。②由气缸内气体燃烧产生的冲击波引起的高频振动和噪声。主要取决于压力增长率及最大压力增长率持续的时间,压力增长越快,持续高增长率时间越长,则噪声越大。 2.5目前对燃烧噪声的研究方法: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研究如何降低其燃烧噪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所研究出的降噪措施主要有:对于已投入应用的内燃机,当前已发展出很多有效方法对其噪声源进行测量、识别,或对不同的噪声成分进行分离。更为明智的方法是在内燃机图纸设计阶段就对结构进行噪声预测和评价,对发动机零部件实施噪声优化设计。例如研究内燃机的声辐射模态,以期事先控制机体对内部激励力向外部辐射噪声的能力。对此,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能近似地预测内燃机在自由空间或无混响室内的声场分布情况,但它们只适用与中低频范围内的预测。统计能量法运用能量流关系式对复合的谐振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振动响应及声辐射规律的模拟和预测。这种方法局限于高频问题,对中低频问题无能为力。由于内燃机振动激励及噪声预测问题的复杂性,当前的研究大多考虑单点简谐激励下构件的噪声辐射预测,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Pro/Engineer与发动机设计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ver.1 2010年10月09日 李睿Copyright ?MarcoLRU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目前常见的汽油机燃烧室多为篷形燃烧室,这种结构建模非常简单,但通常在绘制时将接近篷顶的曲面绘制为变倒圆,一般情况下这个特征并非是变倒圆,而是由燃烧室结构尺寸确定的。 非变倒圆 ?当前经验 一般燃烧室容积公差约为±1.5%,非加工成形的燃烧室容积公差约为±3% 《Pro/Engineer与发动机设计》应用篇李睿2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建模规范 绘制燃烧室主体结构草图(参考应用篇中配气机构骨架设计第31页)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基于YZ建立篷顶抻伸曲面特征 基于XY建立拉伸剪切曲面特征 尺寸参数 z sd0=(0.01~0.05)*VEX_DIA z sd1=(0.01~0.05)*VIN_DIA z sd13取值根据燃烧室结构设定 《Pro/Engineer与发动机设计》应用篇李睿4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基于XY绘制燃烧室下半部拉伸曲面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拔模及圆角修整,然后根据结构对其进行裁剪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建立边界混合特征 在“约束”选项中将链1与链2的条件改为“切线” 有时这步操作不一定能成功,可以在“控制点”选项中人工控制对齐点 将上述三部分曲面逐一合并,并镜像几何,合并成封闭曲面 《Pro/Engineer与发动机设计》应用篇李睿6

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建立火花塞孔曲面特征 将火花塞孔曲面与燃烧室模型进行合并,并倒圆 完成其他燃烧室细节特征 燃烧室容积调整参见应用篇中柴油机燃烧室设计第9页,本文不再赘述汽油机燃烧室设计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转载请通知作者 marcolru@https://www.360docs.net/doc/9b7841629.html, 《Pro/Engineer与发动机设计》应用篇李睿8

甲烷-空气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第11卷第2期2005年4月 燃烧科学与技术 JournalofCombus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V01.11No.2 Apr.2005 甲烷-空气燃烧过程中Nq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栗工1,高泰荫2,陈中洲2,胡宗杰1,邓俊1,于水1(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沈阳110004) 摘要:使用Kintecus化学计算软件数值模拟甲烷.空气预混燃烧,得到反应过程图像.对燃烧模型中38个反应路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试图找出简化模型的量化方法,并分析它们对NO;污染物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敏感性分析图像能够更细致、更形象地描述不同反应对于燃烧过程和NO,生成影响的本质,补充了化学反应机理. 关键词:化学反应动力学;预混燃烧;敏感性分析;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V2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740(2005)02—0142—07 AnalysisonReaction MechanismandInfluenceFactorsof NO,EmissionintheCH4-AirPremixingCombustion LIGon91,GAOTai—yin2,CHENZhong.zhou2,HUZong-jiel,DENGJunl,YUShuil (1.ShoolofMechanicalandPowerEngineering,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2.ShoolofMaterialandMetallurgy,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 Abstract:TheCH4一airpremixingcombustionisnumericallysimulatedbyusingKintecus,achemicalsoftware,andthere— actiongraphs ale obtained.Tosimplifychemicalkinetics,andtoanalyzetheinfluenceofthereactionsonthecombustionprocess andNO;emission,sensitivityanalysisiscarriedonthereactionmechanismofNO。emission.Theresultsshowthat sensitivityanalysisgraphsCanbeuerdescribethecombustion process. Keywords:chemicalkinetics;premixingcombustion;sensitivityanalysis;numericalsimulation 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对石油的依赖日益加强, 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导致原油价格上涨,倾斜的能源 结构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各种代 用燃料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天然气因其污染少、蕴藏丰富和获得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的接受心J, 对甲烷的燃烧反应研究也越来越多旧“J.虽然甲烷的 化学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现有燃烧反应模型的模拟结 果和实验数据仍有出入∞J.目前各文献中采用的燃烧 反应模型大体分成两种,一种是详细反应模型【7|,包 括燃烧过程可能发生的众多反应路径,但计算量大,较 难模拟三维、多相和紊流等燃烧过程;另一种是简化反 应模型旧J,着重考虑主要路径,舍弃影响较弱的反应. 该模型简单实用,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其结果能够和 收稿日期:2004—06—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776024). 作者简介:栗工(1977一),男,博士研究生,ligong@sjtu.edu.cn实验数据部分吻合.可是由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本身是一门新兴科学,对于燃烧反应的解释理论上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9J,不同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重点也不一样,导致许多不尽相同的简化模型产生,即使同一简化模型,在条件改变、研究重点和对象不同时,模拟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若能有一个数量化的标准,由它度量各反应路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则对于简化模型的统一和详细反应路径的进一步研究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基于此目的,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反应路径对于燃烧主要污染物NO。生成的影响,试图找出简化模型的量化依据. 其实在许多科学领域都有敏感性分析¨刨i从数学上讲,敏感性分析就是确定参数和初始条件的不确定 万方数据

第六章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1. 阿累尼乌斯定律:0exp(/)k k E RT =- k 0──频率因子,表征反应物质分子碰撞的总次数; E──活化能,使分子接近和破坏反应分子化学键所必须消耗的能量,也就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也是不同的; T──热力学温度,K ; R──通用气体常数,。 2. 煤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 1) 预热干燥阶段:水分蒸发,吸热过程,温度<200℃; 2) 挥发分析出并着火阶段: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吸热,热分解,分解出一种混合可燃气体,及挥发分。挥发分一经析出,便马上着火,开始放热,温度>200℃~300℃; 3) 燃烧阶段: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大量放热,温度急剧上升; 4) 燃烬阶段:焦炭燃尽成灰渣。 3. 碳的多相燃烧过程: 1) 参与燃烧反应的气体分子(氧)向碳粒表面的转移与扩散; 2) 气体分子(氧)被吸附在碳粒表面上; 3)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氧)在碳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烧产物; 4) 燃烧产物从碳表面上解吸附; 5) 燃烧产物离开碳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吸附与解吸附最快;扩散与化学反应最慢,但最主要。因此,碳的多相燃烧速度决定于氧向碳粒表面的扩散速度和氧与碳粒的化学反应速度中速度最慢的一个。 4. 多相燃烧反应的燃烧区域 在碳的多相燃烧中,多相化学反应速度,用气相O 2消耗速度w 1表示化学反应速度: 1f w kC = 燃烧化学反应速度也可用氧向碳粒表面扩散速度表示:() 20f w C C β=-

式中:f C —— 碳粒表面上氧的浓度,kg/m 2;0C —— 周围介质中氧的浓度, kg/m 2; k —— 化学反应速度常数;β —— 扩散速度常数。 燃烧过程稳定时,氧气扩散速度等于氧气消耗速度: w1 = w2 = w 经推到:0n 0k w C k C k ββ==+ 1) 动力燃烧区域:在燃烧过程中,当燃烧反应温度不高时,化学反应速度不快,此时氧的 供应速度远大于化学反应中氧的消耗速度,亦即扩散能力远大于化学反应能力,即β >> k 。这时燃烧工况所处区域称为动力燃烧区域。 特征及措施: ① 碳粒表面氧浓度基本上等于周围介质中氧浓度:f C = 0C ② 燃烧反应速度w = k 0C ③ 燃烧反应速度决定于化学反应速度,与扩散速度无关; ④ 燃烧温度不高,提高温度是强化燃烧的有效措施。 2) 扩散燃烧区域:如果影响燃烧过程进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扩散,也就是说,此时燃烧反 应的温度已经很高,化学反应能力远大于扩散能力,即k >> β时,这时的燃烧区域称为扩散燃烧区域。 特征及措施: ①碳粒表面氧浓度基本上等于零: f C = 0 ②燃烧反应速度w =β0C ③燃烧反应速度决定于扩散速度,反应速度常数与T 无关,燃烧反应速度与T 关系不大,强化措施↑β,加大风速,加强碳粒与氧的扰动混合。 ④燃烧温度很高,>>环境温度 3) 过渡燃烧区域:实际情况大部分是该区域,T 适中。提高温度&加大风速,加强碳粒与 氧的扰动混合同样重要。 4) 判断:f C /0C ,谢苗诺夫准则: β/k = SM ;上述三种不同的燃烧区域并不是固定不 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移。

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

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燃烧室结构、转速、负荷、工作温度、气缸冷却好坏 从vibe燃烧放热模型公式可以得到与燃烧放热相关的参量有: 每循环燃料燃烧放热量、燃烧起始角、燃烧持续期、燃烧品质指数、vibe参数(燃烧的程度) 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空气燃料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 燃烧室结构及进气系统——喷油器类型决定燃油雾化程度;燃烧室的形状影响涡流分布,影响混合气的形成;进气道特殊布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 柴油机的温度与压缩比——柴油机温度高,燃料蒸发氧化反应进行得快,着火延迟期短,柴油机工作柔和,经济性高;高压缩比使得压缩终了时气体温度压力高,同样缩短着火延迟时间。 喷油质量与供油规律——喷油质量(雾化质量)主要由喷油器决定,油粒细均匀,可增大油粒与空气接触的总面积,缩短着火延迟期;供油规律(喷入燃烧室的燃料量与曲轴转角的关系),理想的喷油规律应该是“先缓后急”,影响供油规律的因素很多(回头总结);喷油压力影响喷雾质量、喷注形状和射程,过高过低都不好。 柴油机转速与负荷——转速引起柴油喷雾质量、空气吸入量和空气运动等变化,并对燃烧过程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具体情况看论文)。由于使用中气门下陷量太大、活塞顶凹坑方向装反、空气滤清器或进排气管道堵塞、柴油品质好坏等原因都会破坏柴油机正常燃烧的条件,造成柴油燃烧不完全。 柴油机冷却效果——工作中,由于冷却水不足,水箱散热不良,长时间超负荷作业或喷油时间过迟等原因,都可能引起柴油机温度过高。低温运转,造成燃烧不良和热损失增多,并加速柴油机磨损。 气缸密封性影响——由于空气中的尘埃及柴油机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分,以及燃气酸腐蚀等原因,使气缸套、活塞环、活塞产生不正常磨损;因气门弹簧折断或弹力丧失,以及因气门磨损或积碳使气门关闭不严;因气缸盖变形、裂纹,气缸垫烧损:因安装时活塞环开口方向及活塞环的间隙过大或环胶等原因,都可能使气缸密封性变差,造成燃气漏入曲轴箱和机油窜入燃烧室。同时使压缩终了的气缸温度、压力偏低,空气运动变弱,导致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不良和燃烧不完全。结果使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严重受到影响,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甚至使柴油机无法工作。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关键词:压缩比 (Cohpression ratio),配气相位:(Vale —timing diagram),最高燃烧压力(Max. effective combustion pressure ),点火提前角(Ignitiong advance angle ) 摘要:对于现代的汽车,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其动力性的好坏,而是兼顾其经济性和排放性。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如何让就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好坏。在影响汽车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发动机的换气及燃烧过程的地位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汽油机的使用以及结构方面分析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 一影响汽油机换气过程的因素 对充气效率的影响=η1/)1(-ε×(εp a /t a -p r /t r )

1.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的进气压力p a 主要受进气道的影响。设进气系统的阻力为p f 近期过程中的气体密度为ρ,进气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为v 三者满足这样的关 系pf=vv λρ/2.所以发动机的进气阻力与气体的密度,气体速度,和进气管道内壁的摩擦系数关系密切。 ①进气管道的阻力主要取决于进气管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其内表面的粗糙度。进气管道的长度越长气体的动能损失越多,到达到达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就会越小。进气管的横截面积越小气体流速越快,但是在管壁粗糙度一定的情况下气体与管壁之间的压力就越大,气体在管内的能量损失就越大(气体因摩擦而能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进气压力下降。另外,进气管的形状也会对进气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管路的弯路越少气体能量损失越少。 ②大气中的气体进入进气道时要经过空气滤清器,这就使得进气阻力增加,使气体在进入进气道之前就先损失了部分动能。 ③其次,汽车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行驶时。由于海拔的影响,气体本身的密度小,大气压较低。这就从气体的源头殇降低了进气压力。 ④在使用化油器的汽车中,燃油是利用进气道空气流速高压力低的原理从化油器嘴中被吸出的。而现在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是电喷式燃油供给,燃油以一定的压力喷到进气道中。从这一点来看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压力相对较小。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进气终了的混合气温度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进气终了的混合气温度越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越低。因为当气缸的容积和废气残余量一定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温度越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越小,这就意味着实际充其量越少。这就要求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要有足够的冷却强度来防止发动机过热。另外发动机采用进.排气管分置可以避免排气管对混合气的加热。 3.压缩比ε=V 燃/V 缸由压缩比的定义式可知,气缸容积一定时压缩比越高燃 烧室容积越小。因此残余废气量就会减少这就使得进气终了的温度相对较小。又由充气效率的公式=η1/)1(-ε×(εp a /t a -p r /t r )可知,ε增大,1/)1(-ε减小。但这个 影响是很小的,而且随着发动机压缩比的增加这个影响会越小。但压缩比也不可以过大,压缩比过大不仅会使气缸内终燃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升高,发生爆震燃烧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也会是曲轴连杆机构的压力过大,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和曲轴连杆机构的寿命下降。 4.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进气量和排气量的多少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排气又与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密切相关。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从排气门开始打开到排气门完全关闭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进气提前,迟后角和排气提前,迟后角对发动机近期是否充分,排气是否彻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的就是进气门的迟后关闭角河排气门的迟后关闭角。进气门迟后角过小,发动机不能充分利用气流惯性充分进气,这就导致发动机进气不足使充气效率下降。但进气门的迟后角过大会使进入气缸的混合器被压到缸外,使充气效率下降。排气门迟后角过小会使废气不能利用气流惯性充分被排到缸外,迟后角过大则会使已经排到缸外的废气被吸回缸内。而最佳进,排气迟后关闭角进排气流的惯性来确定,而气流惯性则是由发动机的转速来决定的。由此可见,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