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46
化学性废物
• 特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 物品。
• 常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 血压计、汞温度计。
47
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分类分 别置于黄色有警示标识的 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 的专用垃圾袋/盒中,并
贴好标签。
。 4、手套的清洗和更换:
a)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可再次使用。用后立即进行 高压灭菌 消毒然后丢弃。
b)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
38
戴手套注意要点:
1)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 2)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39
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
41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42
感染性废物
• 特征: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
• 常见: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 括:棉球、棉签、引流面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 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 器械;废弃的被服;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 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 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和菌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 弃的血液、血清。
事故调查:事故起因系该所实验人员多次违规将未完全灭活 的sars病毒从P3实验室带出至普通实验室操作而引起。
处理措施: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引咎辞职。
台湾实验人员感染非典病毒事故
2003年12月台湾一位实验人员在 P3 实验室做病毒实验 时,因清理废弃物操作疏忽,安全程序处理不当而感染病毒。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1
目录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五、微生物菌(毒)种运输
2
生物安全的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 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的综合措施。
生物安全三个方面:
人类的健康安全;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 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4) 在实验室内使用专门的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5) 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
20
BSL-2实验室
6) 建筑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7) 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8) 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9) 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10)有可靠的电力和应急照明,必要时设备用电源。 11)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34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参照BSL1-4实验室的要求,还应考虑动物实验过程 产生的潜在生物危害的防护。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 的等选择专用于动物的生物安全柜、动物饲养设施、 动物实验设施、消毒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35
三、生物安全设备
1.超净台 2.通风橱 3.生物安全柜
32
BSL-4实验室
P4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专门用 于开展烈性传染病的研究,是全球生物安全 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国内尚无一家。
P4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P3实验室更严格,研 究人员入内不仅要穿全封闭的防护服,还要 携带氧气瓶。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建准P4实验室。
33

生物安全管理PPT课件

生物安全管理PPT课件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1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三大要素
生物安全管理
硬件(设施设备)
人(经严格培训) 软件(管理体系建立)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原则
确保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实验对象污染
科学合理:设置屏障,消毒灭菌,过滤,个人防护; 安全首位:一切与生物安全有冲突的参数设计都应服从安
(含纠正,预防措施) 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记录;
21
必不可少的记录2
实验活动记录 人员物品出入记录 试剂,耗材购置,配置使用记录 监控(含人员监督)记录 空调系统运行记录 重要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和工作状态
7
二.生物安全管理文件
生物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文件组成比较
生物安全手册
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
管理制度,程序文件 支持性文件
标准操作规程 记录
证实性文件
管理制度,程序文件 标准操作规程 记录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8
生物安全手册
《生物安全手册》是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 应遵循的文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 系建立和运行的纲领。
6
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
对本单位有关生物安全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指导 并实施监督。
审议生物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支持规程和 防护措施。
审查实验室的申请项目,实施方案,防护措施和 人员资质等。
根据国家相关生物安全法规,标准,监督实验室 的生物安全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协助处理有关的生物安全问题和事故。
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 度;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 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

生物实验ppt课件

生物实验ppt课件
细胞培养的步骤
细胞培养的过程包括细胞复苏、细胞传代和细胞冻存等步骤。这些步骤 都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保证细胞的存活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细胞培养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筛选、毒理学
研究、基因治疗等。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理和病
理过程,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信息学的价值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学领 域中,生物信息学技术可用于疾病预 测、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在农业领域中,生物信息学技术可用 于作物抗逆性分析和新品种选育等。 同时,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 了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生命 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生物实验的类型与分类
类型
根据实验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生物实 验可以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和模拟实验等。
分类
按照研究领域和对象的不同,生物实 验可以分为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等。
准备细胞和培养瓶
确保细胞处于适宜的生长状态,准备 好清洁、消毒的培养瓶。
消化细胞
加入胰蛋白酶等消化酶,使细胞从瓶 壁上分离下来。
分散细胞
轻轻吹打、搅拌使细胞充分分散。
接种细胞
将分散的细胞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
培养细胞
将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细胞培养。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信息学技术
生物信息学技术
生物信息学技术是以计算机科学和统 计学为基础,通过对生物数据进行分 析和挖掘,揭示生命现象内在规律的 科学方法。常见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包 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
10
生物安全技术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的操作:标本运送、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操作、感染性物质 冻干管、血清分离、朊蛋白。
ium
枝杆菌
tuberculosi
s
9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 第二类 BSL-2 ABSL-2 BSL-2 BSL-1 A 菌f
10 Yersinia pestis
布鲁氏 第二类 BSL-3 ABSL-3 BSL-2 BSL-1 A 菌属
UN 2814 UN 2814
UN 2814 UN 2814
总之,对于“没包括的”或“疑似的”, 应从严要求。
-
9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laboratory biosecurity)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 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 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生物恐怖(bioterrism)是使用致病性微生 物或毒素等作为袭击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 散布危险因子,造成疾病的暴发、流行,导致 人群失能和死亡。
-
2
经过多年的反复研讨和国内外交流,终于在 2006年1月11日由卫生部颁发了《人间传染 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二○○六年一月十一日
-
3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 BSL)分为4级,Ⅰ
备注
-
6
病毒名称
序 英文名 中文名 分





45 Human 艾滋病 逆
immun 毒(I型 转

荧光定量PCRPPT课件

荧光定量PCRPPT课件

仪器设备
确保PCR仪、荧光检测器 等设备正常运行,并按照 实验要求进行参数设置。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特性, 设计合理的荧光定量PCR 实验方案。
样本处理
样本收集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实验。
样本处理
将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细胞分离、DNA/RNA 提取等,以获得足够的核 酸模板。
荧光信号检测
在PCR循环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 信号的变化,收集数据以供后续分 析。
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结果应用
对荧光定量PCR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如阈值设定、循环阈值(Ct值)计算 等。
将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应用于后续 的研究或实际应用中,如基因表达分 析、病原体检测等。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对荧光定 量PCR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并评估其 可靠性。
02
该技术利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 标记特异性检测目标,通过荧光 信号的累积和检测,实现对目标 序列的实时定量分析。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
在PCR反应过程中,随着DNA 的合成,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与
DNA结合,产生荧光信号。
随着DNA的扩增,荧光信号也 相应增强,通过实时监测荧光信 号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序列
基因突变检测
总结词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通过对基因序列的变异进行分析,有助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药物疗效 评估和个性化治疗。
详细描述
荧光定量PCR能够高特异性地检测基因序列的变异,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通过比较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 的基因突变差异,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基因突变检 测还可用于药物疗效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样本采集课件PPT

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样本采集课件PPT
衡的情况,以及报警装置的情况。为了对柜内 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1.
病理废物: 人的身体的部分组织或体液 、血液、其他体液 嘱咐病人放松,发“啊”声,立即用压舌板压住病人舌前2/3 ,聚酣纤维头拭子适度用力多次抹擦悬雍垂(腭垂或小舌)后部咽后壁及双
的污染充分稀释,并保证下次正常运行,在操 侧扁桃体,避免触及舌部,取出后置采样管,折断手接触部位的塑料柄,使拭子浸泡至采样液中,旋紧管盖。
不在实验室储存人吃的食物和饮料 实验室中不能露脚趾 实验服、设备不能在实验室外使用 有适合的衣服存放处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
镜和化妆
严禁用嘴移液
严禁将东西放 入嘴中
避免产生溅出和气溶胶 感染性废弃物: 指疑似包含实验室病原体培养物、来自隔离病房的废物、组织等
工作人员了解注射的免疫疫苗(如:作用,副作用, 注射条件等)
第三 类
BSL-2
ABSL2
BSL-2
BSL-1
BSL-1
B
UN337 3
BSL-1 BSL-2
BSL-4 BSL-3
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
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免疫接种或测试
– 工作人员了解注射的免疫疫苗(如: 作用,副作用, 注射条件等)
监督者对培训作评价
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 防止操作过程中含有危害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空气净化安全装置。
实验室应整洁干净,不存放与实验无关物品
挥发或半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规定进入的政策和程序 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具体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每年更新知识,接受再培训
准入
BSL-2, -3, and -4 实验室门上贴国际生物危害标志
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大全pptx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大全pptx

21
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危险源识别
对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因子 进行识别,包括病毒、细菌、真
菌、寄生虫等。
2024/1/26
风险评估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数量、传播途 径等因素,评估其对实验室人员和 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
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 制措施,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实 施消毒措施、规范废弃物处理等。
实验室自查与整改要求
01
02
03
04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 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
限。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自查,发现 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自查和
整改情况。
实验室应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 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 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
2024/1/26
27
34
教训总结及预防措施建议
教训总结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2024/1/26
35
教训总结及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设备设施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预防措施建议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
2024/1/26
36
教训总结及预防措施建议
3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2024/1/26
生物安全定义
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避 免或减少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 人员、环境及公众造成危害的风 险。
重要性
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 康与安全;防止生物因子的泄露 和扩散;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 全。
4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4
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受到实验室生物 污染而发生的感染
精品课件
15
东北农大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严重传染病
❖ 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30名学生在实验室进 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因实验动物购买未按《 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未要求养殖场出 具有关检疫合格证明, 使28人被感染布鲁氏菌病
精品课件
9
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及种类
❖ 空气污染 ❖ 水的污染 ❖ 人体污染 ❖ 物体表面的污染
精品课件
10
空气污染
❖ 内: 平面布局、气流方向 —— 合理 死角区域 —— 缩小
❖ 外: 直接外排或扩散 ———— 高效过滤 ———— 密闭或压力差
精品课件
11
水、人体、物体表面污染
❖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 —— 特殊处理后排放
Laboratory technician Nurse Physician Medical technician/paramedic Dentist/dental technician Health aide/attendant Housekeeper/maintenance worker Morgue technician Technician/therapist Respiratory therapist Surgical technician Other HCW Total
精品课件
5
生物源危害
❖ 来源: 临床实验室中处理的病人标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
精品课件
6
❖ 细菌(bacteria)
结核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od-shaped Bacterium
白喉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Rod,clubed-shaped Bacterium
❖ 布病
❖ 结核
精品课件
16
新加坡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
2003年9月9日,新加坡一名患者被确诊感染了非典病毒。 这名27岁的男子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研究西尼罗病毒的 微生物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由11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 小组认为,不恰当的实验程序、以及西尼罗病毒样本与非 典冠状病毒在实验室里的交叉感染,可能是这名患者感染 非典病毒的原因
鞋袜
碰撞和喷溅 · 不露脚趾
护目镜
碰撞和喷溅 · 防碰撞镜片 · 侧面有护罩
安全眼镜
碰撞
· 防碰撞镜片
面罩
· 侧面有护罩 碰撞和喷溅 · 罩住整个面部
· 发生意外时易于取下
精品课件
25
个体防护装备
装备
避免的危害 安全性特征
防毒面具
吸入气溶胶 · 在设计上包括一次性使用的、整 个面部或一半面部空气净化 的、整个面部或加罩的动力空 气净化的以及供气的防毒面具
(causes diphtheria)
精品课件
7
❖ 病毒 (viruses)
狂犬病病毒 Rabies
DNA肿瘤病毒 DNA tumor viruses
精品课件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8
❖ Harrington和Shannon在1976年的调查中发现,结 核分枝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与志贺菌已成为英国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最为常见的职业性感染原因
临床PCR实验室生物安全
克州人民医院 高峰
精品课件
1
outline

总论
二 BSL-2级实验室生物安全

PCR实验室生物安全
精品课件
2
总论
❖ 凡是为预防、诊断、治疗任何人类疾病或损伤、或者评价 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学、 血液、生物物理、细胞或者其他类型检验的部门,统称为 临床实验室
设备,保护操作人员和室内直接环境免遭感染性 物质的污染
❖ 二级防护:
包括合理的实验室设施设计和严格规范的操 作流程,用以保护实验室外环境免受感染性物质 污染
精品课件
23
个体防护装备
精品课件
24
个体防护装备
装备
避免的危害 安全性特征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 污染衣服 · 背面开口 · 罩在日常服装外
精品课件
17Leabharlann 实验室感染的途径❖ 空气传播:接种环、吸管、注射器使用时 ❖ 经口传播 ❖ 直接接种:针刺、划伤等 ❖ 黏膜接触:如HIV能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 ❖ 节肢动物媒介(叮咬等)
精品课件
18
消化道摄入传播
❖ 实验室感染的发生率(Britain) 志贺菌临床实验室感染 0.322‰ 沙门菌临床实验室感染 0.137‰
精品课件 Adapted from D.L. Sewell,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1995,389-405
25(24.8) 26(25.7) 13(12.8) 7(6.9) 6(5.9) 6(5.9) 6(5.9) 3(3.0) 3(3.0) 2(2.0) 2(2.0) 2(2.0) 101
❖ 其他肠道致病菌如弧菌属细菌、弯曲菌属细菌及大 肠埃希菌等的实验室感染率极低
精品课件
19
职业HIV感染
Occupationally acquired AIDS cases or HIV infections reported ti CDC through 1992
Occupation
No. (%) of occupational transmissions
❖ 工作人员实验室感染(接触、吸入) —— 专门防护规程
❖ 物体表面污染(溅出、溢出、穿用错误等) —— 正确操作
精品课件
12
化学源危害
❖ 含义: 临床实验室内的部分化学品具有易燃、可燃、刺
激、腐蚀性或剧毒性等危害
精品课件
13
物理源危害
来源: ❖ 噪音 ❖ 辐射 ❖ 紫外线 ❖ 电磁场 ❖ 其他
精品课件
3
❖ 实验室每天要处理来自临床的标本,如血液、穿刺液、分泌 物等,对这些“未知疾病标本”无法得知其危险程度,因此, 每个临床实验室每天都面临生物安全隐患
精品课件
4
临床实验室危害源
危害源
生物源危害
化学源危害
物理源危害
细病 真 寄生虫 菌 毒 菌
易燃性、 腐蚀性、 有毒性、 强酸性化学品等
电器设备、 辐射、 噪声等
20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 硬件管理 个人防护设备 实验室设备
精品课件
21
❖ 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指在实验 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的 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一级防防和二级防护
精品课件
22
一级防护与二级防护
❖ 一级防护: 包括规范操作技术与规程,配置适当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