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认定计划及对应专业

合集下载

高校课题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创新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创新研究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创新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虚拟仿真;创新预期研究成果:电脑软件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和课题界定2018年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的“四新”战略,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建设的战略方针。

新文科建设意味着需要有培养能够适应新文科机制的文科大学生,将新技术前景和新技术趋势纳入文科训练的未来方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能力作为切入口,是新文科实验的保障和载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成立的新兴专业,具备“技术+传播”结合的特点,但是在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上也有人文社科专业的先天弱势和不足。

如何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科学思维和数字应用能力结合,体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的虚拟仿真项目,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创新探索。

高教司吴言司长在提及关于金课“两性一度”要求时谈到,所谓的创新,一是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本课题以此方针为指导,以本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依据教育部关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五大要求,进行选题论证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建设创新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虚拟仿真”项目研究早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来,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加工等理工科领域的教学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用领域覆盖到各个学科。

到目前为止文献达到两万多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关于虚拟仿真项目建设的要求,主要有问题导向、注重体系建设、突出核心要素、强化网络建设、坚持“能实不虚”;虚拟仿真项目在各学科和课程中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背景和意义;关于虚拟仿真项目建设核心“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适用论证;关于各学科、专业在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中的实验室以及网络平台建设、实验课程特点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学理论等。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书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书

附件4
2018年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
学校名称
实验教学项目名称
所属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代码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姓名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电话
有效链接网址
安徽省教育厅制
2018年11月
填写说明和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所属专业代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填写6位代码。

4.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特别说明。

5.表格各栏目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1.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注:1.教学服务团队成员所在单位需如实填写,可与负责人不在同一单位。

2.教学服务团队须有在线教学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请在备注中说明。

2.实验教学项目描述
3.实验教学项目相关网络要求描述
4.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架构及主要研发技术
5.实验教学项目特色
6.实验教学项目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7.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8.推荐单位意见
9. 评审意见。

浅谈国内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及仿真实验教学——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浅谈国内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及仿真实验教学——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 42•浅谈国内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及仿真实验教学——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滨州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孙佃升本文对国内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最后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执行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0 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中的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内很多高校都陆续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将部分专业的部分实验课程采用虚拟仿真的形式进行实验教学。

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谈一谈在虚拟仿真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中的相关启示。

1 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从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实验教学形式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广泛应用是大势所趋。

正像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Z].2013,8)、《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4号)[Z].2017,7)中所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因此,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提升我校实验实训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AA省教育厅关于2018-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2018)267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统筹规划、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共建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营造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第二章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第三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如下:1.项目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现代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相关专业类急需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内容为指向,以完整的实验教学项目为基础,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动我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项目示范新体系,支撑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项目建设内容实验教学项目作为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

xxxx技术学院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设方案2018-副本

xxxx技术学院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设方案2018-副本

VR智慧教室与汽车虚拟拆装仿真系统建设方案联系人:XXX联系方式:XXX日期:2018年5月13日目录目录 (1)一、建设背景 (3)相关政策导向 (3)虚拟现实系统简介 (5)二、虚拟现实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6)系统总体框架 (6)终端应用层 (8)大型沉浸式终端 (8)小型桌面级终端 (10)移动终端 (13)资源共享层 (13)编辑端 (14)数据导入整合 (14)场景编辑制作 (15)渲染端 (19)可视化管理 (19)实时交互 (21)视频录制 (26)资源集中管理及共享平台3D Store (26)数据接口层 (28)三、 XXX技术学院虚拟现实系统建设 (30)建设目标 (30)建设原则 (30)本期项目建设规划 (30)虚拟仿真实验教室建设 (30)实验教室总体规划 (31)虚拟现实Cave系统 (33)桌面虚拟现实交互式教学系统 (38)VR虚拟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39)概述 (39)建设内容 (40)发动机拆装 (40)底盘的拆装 (46)手动变速器拆装 (51)系统建设 (61)软件设计 (61)场景设计 (63)应用描述 (68)软件开发 (69)一、建设背景1.1相关政策导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了专门的阐述。

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把教育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条款有:1、《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中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第三批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 授权证明

第三批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 授权证明

授权证明尊敬的申报单位领导: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通知》(教高函[2019]6号)文件的要求,经过我校严格评审和申报,现将我校拟申报的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的主题、内容进行公示。

一、申报主题:《数字化制造与虚拟仿真技术》二、申报单位:XX大学三、主要内容:1. 课程名称:《数字化制造技术》该课程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主要内容,涵盖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2. 课程名称:《虚拟仿真技术》该课程主要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展开,包括虚拟仿真概念、虚拟仿真建模、虚拟仿真模拟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应用所学的数字化制造和虚拟仿真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资源建设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将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教学设备更新和教师培训,确保学生接受最新最全面的数字化制造和虚拟仿真技术知识。

四、申报依据1.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第三批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通知(教高函[2019]6号)2. 教育部关于虚拟仿真技术专业的专业认证标准3. 国家对数字化制造人才的重点扶持政策以上为我校拟申报的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认真组织申报工作,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如有需要,欢迎各界人士对申报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特此申报。

XX大学年月日经过学校教务处的严格评审和审批,申报的虚拟仿真国家级一流课程《数字化制造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准备和保障。

学校为了确保申报课程的顺利开展,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期达到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并向广大师生裙体展示学校在此项目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接口规范2018更新版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接口规范2018更新版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接口规范(2018更新版)一、技术接口说明服务“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以下简称:实验空间)的用户与学校实验教学项目的用户管理系统之间的身份自动识别,避免二次登录。

识别后的用户在学校实验教学项目上的实验操作状态和产生的实验结果数据,将自动回传到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支撑数据统计和监测。

数据接口方式分两种,分别是:用户验证令牌方式和验证接口方式。

基于C/S架构的应用只能选择验证接口方式。

本文中所有Host站点统一为:技术接口实现路径如下图所示。

二、用户身份识别规范当用户登录“实验空间”后点击【我要做实验】时(如下图),“实验空间”会以参数形式提供Token。

链接组成样例:实验平台的URL?token, 例如:实验空间用户验证时使用XJWT标准,此标准基于JSON Web Token (JWT)开发。

XJWT包含三个参数:header,payload, signature,因此生成token就要先获得这三个参数。

(一)用户验证令牌tokentoken的组成结构:based64(raw header) +'.' + base64(raw payload) +'.' +base64(raw signature)token组成参数header, payload, signature说明如下:1.header组成结构:[expiry:long][type:byte][issuer id:long]参数说明:2.payloadpayload 是64 bytes的整数倍。

其组成结构:aes256(random long + body +aes padding, aes key)。

其中:aes256是AES256加密算法;random long是随机的8 byte数字;aes padding是自定义的字符串,为补足64 bytes的整数倍;aes key 由“实验空间”生成分配给各实验教学项目。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公示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公示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公示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公示出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师以及教学团队共同参与。

本次教学成果奖评选设置了创新课程、优秀仪器设备教学应用、虚拟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和教学研究四大类共37项评选项目,旨在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动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挖掘和发掘出各地优秀的教学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和奖励优秀的教学人员,全面宣传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

此次公示的候选项目包括“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飞行动力机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形势模拟训练”、“复杂系统与网络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教学与实践”等多项精彩的项目。

首先,“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是今年的突破发展,主要针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处于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加强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采用项目式、工作室式、多媒体学习等教学方法,开设一系列新颖综合性专业课程,提高专业课程学习效果。

其次,“飞行动力机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着重在实践课程的精心设计,社会职业技能的训练,集成理论实践教学的推进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与研究融合发展,完善知识体系,增强紧密且细致的教学实践,最终实现以实践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飞行动力机械学精品课程体系。

再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形势模拟训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发掘形势模拟训练的新特点,有效实现从实体现实到虚拟现实的转换,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相关技术,促进学生更好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现存课程设计创新技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复杂系统与网络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教学与实践”,主要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做好教学设计,合理制定教学过程,制定重点,强化网络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开放和创新实践课程设置,增强实验室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一、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计划及对应专业

分 类 认定计划 对 应 专 业
化学类 10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

生物科学类 15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整合
科学、神经科学

心理学类 5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机械类 15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工艺技
术、微机电系统工程、机电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
程教育、智能制造工程

能源动力类 10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
学与工程

土木类 10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铁道工程、智能建造

测绘类 10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导航工程、地理国情
监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10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化工安
全工程、涂料工程

地质类 10
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
水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类 5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
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
舶电子电气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邮轮工程
与管理
分 类 认定计划 对 应 专 业

航空航天类 10
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
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制与信息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核工程类 5
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

工程、环保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
技术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

品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营养
与检验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安全与检测

植物类 15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
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烟草、应
用生物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林学、园林、
森林保护、草业科学

动物类 15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蚕学、蜂学、动
植物检疫、实验动物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
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

医学基础类 15
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医学科学

临床医学类 25
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精
神医学、放射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

中医类 15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
壮医学、哈医学、傣医学、回医学、中医康复学、
中医养生学、中医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药学类 15
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
药物化学、海洋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藏药学、蒙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护理学类 5
护理学、助产学

教育学类 10
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艺术
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华文教育、
教育康复学、卫生教育

新闻传播学类 10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
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

二、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表。《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附件3,以下简称《申报表》)纸质版一式五份;《申报表》WORD(OFFICE
2003)版本文件1个,文件名命名格式为:XXXX(学校)-XXXX(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doc。
(二)项目简介视频。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简介视频应包括
实验教学项目基本情况、教学过程、实验要求、典型操作界面和功能界
面等内容,反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应用和共享的基本情况。文件名
命名格式为:XXXX(学校)-XXXX(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简介视频.mp4;
简介视频具体技术要求见附件4。
以上2个电子文件组成1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为:XXXX(学
校)-XXXX(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三、材料报送
各高校于2018年9月3日至7日,登录“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
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平台”(.cn),在线报送《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pdf或swf格式),同时做好与江苏省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对接应用(具体对接要求详见附件5)。项目推荐汇
总表(附件6)、申报表和电子文件(尽量用1个移动存储介质)于9月
1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1506室,。逾期推荐不予受理。申报联
系人:魏永军,电话:;祖强,电话:;平台对接联系人:孙金林,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