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1)资料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1)资料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1)资料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整理(1)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A)

A.没有关系

B.反比关系

C.正比关系

D.无法确定

【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 B 层;提供建立、

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D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

是(3) C_ ;传输层提供(4) A_ 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服务的是(5) B_ 。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A.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 D. 物理线路之间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C )

A.网络协议

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

C.覆盖范围与规模

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B )

I . 资源子网 II. 局域网 III. 通信子网 IV. 广域网

A. II、 IV

B. I、III

C. I、IV

D. III、IV

【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A )

I . 流量控制 II. 路由选择 III. 分布式处理 IV. 传输控制

A. I 、II、 IV

B. I、III、IV

C. I、IV

D. III、IV

【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

A.ARPAnet

B.因特网

C.NSFnet

D.CERNET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B )

I . 帧 II. 比特流 III. 报文段 IV. 数据报

A. I 、II、IV、III

B. II、I 、IV、III

C. I、IV、II、III

D. III、IV、II、I

【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C )

A. 2×105 bit

B. 4×105 bit

C. 1×105 bit

D. 8×105 bit

【9】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 )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10】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A )

I . 网桥 II. 交换机 III. 计算机软件 IV. 路由器

A. I 、II、IV

B. II、III、IV

C. I、III、IV

D. I、II、III

【11】(A )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三个主要概念。

A. 服务、接口、协议

B. 结构、模型、交换

C. 子网、层次、端口

D. 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1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C )

A. 资源子网

B. 路由器

C. 通信子网

D. 交换机

【13】TCP/IP参考模型中一共有几层(B )

A. 3

B. 4

C. 5

D. 7

【14】TCP/IP参考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A )

I . 物理层 II. 数据链路层 III. 网络层 IV. 传输层

A. I 、II

B. II、III

C. I 、III

D. II、IV

【15】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1)_B____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3个要素中(2)__B___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3)__A____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同步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4)_A_____

(1)A. 相邻层实体 B. 对等层实体 C. 同一层实体 D. 不同层实体

(2)A. 语义实体 B. 语法 C. 服务 D.词法(3)A. 语义 B. 差错控制 C. 协议 D.协同控制

(4)A. 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 B. 网络各层协议及具体描绘

C. 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绘

D. 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16】一般来说,学校的网络按照空间分类属于(B )。

A.多机系统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17】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有(D )。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

B.所覆盖的范围不同

C.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D.B和C

【18】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A)。

A.TCP/IP协议 B.局域网技术 C. 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PDU的长度越大越好 B. PDU的长度不要太长,也不要太小

C.PDU的长度越小越好 D.PDU的长度没有限定,可以随便设定

【20】在n个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中,有(A)条物理链路。

A.n-1 B.n C.n*(n-1) D.n*(n+1)/2

【21】关于广播式网络,说法错误的是(D)。

A.共享广播信道 B.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

C.可以不要网络层 D.不需要服务访问点

【22】当数据由主机A传送至主机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A)。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是(B)。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C)。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实现的功能

【25】TCP/IP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A)。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链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31】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C)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计算机(H1)————路由器—————路由器——————计算机(H2)

第二章习题

答案ADAAB AACDC CACAC BBBCD CBB

【1】电路交换的优点有()。

1.传输时延小 2.分组按序到达 3.无需建立连接 4.线路利用率高

A.1、2 B.2、3 C.1、3 D.2、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称为调制

B.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称为解调

C.模拟数据不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调制解调技术主要使用在()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4】在互联网设备中,工作在物理层的互联设备是()。

A.集线器 B.网桥 C.路由器 D.交换机

【5】一个传输数字信号的模拟信道的信号功率时0.62W,噪声功率是0.02W,频率范围为3.5-3.9MHz,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

A.1Mb/s B.2Mb/s A.4Mb/s A.8Mb/s

【7】为了使数字信号传输的更远,可以采用的设备是()。

A.中继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桥

【8】双绞线由螺旋状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的目的是()。

A.减少电磁辐射干扰 B.提高传输速率 C.减少信号衰减 D.降低成本【9】因特网上的数据交换方式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光交换

【10】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2000波特,若想令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8kb/s,则一个信号码元所取得有效离散值个数应为()。

A.2 B.4 C.8 D.16

【11】数据传输速率是指()。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上的传播速率

C.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传输的码元个数

【14】如果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

A.10Kb/s B.20Kb/s C.40Kb/s D.80Kb/s

【16】下列哪种交换的实时性最好()。

A .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数据报交换 D.虚电路交换

【17】下列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卫星通信的通信距离大,覆盖范围广

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卫星通信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通信费用高,延迟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18】不含同步信息的编码是()。

1.非归零码 2.曼彻斯特编码 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A.仅1 B.仅2 C.2,3 D.1,2,3

【19】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基带传输的是()。

A.频移键控法 B.移相键控法 C.曼彻斯特编码 D.正交相位幅度调制法【20】波特率等于()。

A.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B.每秒发生的信号变化次数

C.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21】10Base-T指的是()。

A.10M波特率,使用数字信号,使用双绞线

B.10Mb/s,使用数字信号,使用双绞线

C.10M波特率,使用模拟信号,使用双绞线

D.10M Mb/s,使用模拟信号,使用双绞线

【22】误码率最低的传输介质是()。

A .双绞线 B.光纤 C.同轴电缆 D.无线电

【23】同轴电缆比双绞线的传输速率更快,得益于()。

A.同轴电缆的铜芯比双绞线粗,能通过更大的电流

B.同轴电缆的阻抗比较标准,减少了信号的衰减

C.同轴电缆具有更高的屏蔽性,同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D.以上都不对

【24】下列关于单模光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单模光纤的成本比多模光纤低

B.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比多模光纤短

C.光在单模光纤中一般通过内部反射来传播

D.单模光纤的直径比多模光纤小

【29】数据传输率为10Mb/s的以太网的码元传输速率是()。

A.5Mb/s B.10Mb/s C.20Mb/s D.40Mb/s

【30】在无噪声的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正交振幅)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Kb/s B.24Kb/s C.48Kb/s D.96Kb/s

【32】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

第三章习题

答案 BABBD CDBAD DBCCB BCAAB DABDC BC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帧定界功能 B.电路管理功能 C.差错检测功能 D.链路管理功能

【2】对于信道比较可靠并且对通信实时性要求高的网络,采用()数据链路层服务比较合适。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B.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C.有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D.无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3】在数据链路层,网络互联表现为()。

A.在电缆段之间复制比特流

B.在网段之间转发数据帧

C.在网络之间转发报文

D.连接不通体系结构的网络

【7】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添加冗余码的位数等于除数的位数减1

B.通信双方无需商定就可以直接使用多项式编码

C.CRC校验可以使用硬件来完成

D.有一些特殊的多项式,因为其有良好的特性,而成为了国际标准

【8】发送方准备发送的信息位为1101011011,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为G(x)=x4+x+1那么添加的校验位应该为()。

A.0110 B.1010 C.1001 D.1110

【11】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码分多路复用

C.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12】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叫做()。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码分多路复用

C.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13】多路复用器的功能是()。

A.执行数模转换

B.结合来自多条线路的传输

C.执行模数转换

D.减少主机的通信处理强度

【14】下列协议中,不会发生碰撞的是()。

A.TDM

B.ALOHA

C.CSMA

D.CSMA/CD

【15】根据CSMA/CD的工作原理,下列情况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A.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

B.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

C.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的中继器数量

D.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

【16】以太网的MAC地址是由()个字节组成的。

A.3 B.4 C.5 D.6

【19】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是()字节。

A.32 B.64 C.128 D.256

【20】在以太网的二进制退避算法中,在4次碰撞后,站点会在0-()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进行退避。

A.7 B.8 C.15 D.16

【21】在以太网的二进制退避算法中,在11次碰撞后,站点会在0-()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进行退避。

A.255 B.511 C.1023 D.2047

【22】以太网在检测到()次冲突后,控制器会放弃发送。

A.10 B.16 C.24 D.32

【24】在以下以太网电缆标准中,()是使用光纤的。

A.10Base5 B.10Base-F C.10Base-T D.10Base2

【25】一个通过以太网传送的IP分组有60B长,其中包括所有头部,如果没有使用LLC,则以太网帧中需要填充()字节。

A.4 B.1440 C.0 D.64

【26】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A.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B.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C.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D.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27】以太网交换机是按照()转发帧的。

A.MAC地址 B.IP地址 C.协议类型 D.端口号

【28】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

A.组成一个冲突域,但不是一个广播域

B.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是一个冲突域

C.既是一个冲突域,也是一个广播域

D.既不是冲突域,也不是广播域

【29】PPP协议提供的功能有()。

A.一种成帧的方法

B.一组链路控制协议

C.一个网络控制协议

D.以上都是

【30】PPP协议中LCP起到的作用是()。

A.在建立状态阶段协商数据链路协议的选项

B.配置网络层协议

C.检查数据链路层错误,并通知错误信息

D.安全控制,保护通信双方的数据安全

【32】在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的局域网中,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局域网只包含一个冲突域

B.交换机的多个端口可以并行传输

C.交换机可以隔离广播域

D.交换机根据IP地址转发

【25】一般来说,集线器连接的网络在拓扑结构上属于()。

A.网状 B.树形 C.环形 D.星型

【26】下列关于物理层网络设备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集线器和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

B.物理层的网络设备能够理解电压值

C.物理层的网络设备能够分开冲突域

D.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不理解帧、分组的概念

【27】当集线器的某个端口收到数据后,具体的操作是()。

A.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B.从除入口的所有其它端口广播出去

C.根据目的地址从适合的端口转发出去

D.随机选择一个端口转发出去

【28】X台计算机连接到一台YMb/s的集线器上,则每台计算机分得的带宽为()。

A.XMb/s B.YMb/s C.Y/XMb/s D.XYMb/s

第四章习题

【1】在TCP/IP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在Internet中,网络层服务访问点是(C)。

A.MAC地址 B.LLC地址 C.IP地址 D.端口号

【3】路由器转发分组是根据报文的(C)。

A.端口号 B.MAC地址 C.IP地址 D.域名

【5】下列协议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D)。

1.IP 2.TCP 3.FTP 4.ICMP

A.1,2 B.2,3 C.3,4 D.1,4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1.路由选择分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

2.直接交付时,两台机器可以不在同一物理网段内

3.间接交付时,不涉及直接交付

4.直接交付时,不涉及路由器

A.1,2 B.2,3 C.3,4 D.1,4

【7】路由器在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分组的第一位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这种机制称为(A)。

A.存储转发机制 B.直通交换机制 C.分组交换机制 D.分组检测机制【8】下列关于交换机式网络和路由网络的描述,(D)是错误的。

A.交换机式网络整个帧是以MAC帧地址为基础进行传输的

B.路由网络中,路由器从帧中提取分组,然后利用分组中地址来决定它的目标去向

C.交换机不必理解分组中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D.路由器不必理解分组中的网络协议

【9】路由器进行间接交付的对象是(C)。

A.脉冲信号 B.帧 C.IP数据报 D.UDP数据报

【10】在因特网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C)。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IP地址

D.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MAC地址

【11】下列关于路由算法的描述中,(B)是错误的。

A.静态路由有时也被称为非自适应路由

B.静态路由所使用的路由选择一旦启动就不能修改

C.动态路由也称为自适应路由,会根据网络的拓扑变化和流量变化改变路由决策

D.动态路由算法需要实时获得网络的状态

【12】因特网的RIP、OSPF、BGP协议分别对应使用了什么路由选择算法(D)。

1.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2.链路状态协议 3.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A.1,2,3 B.2,3,1 C.2,1,3 D.3,2,1

【13】在因特网中,IP分组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能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传输过程中,IP分组头部中的(A)。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D)。

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

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

C.构建路由表

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15】在因特网中,IP分组的传输需要经过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D)。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

C.源主机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

D.源主机和目的主机都不知道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16】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每个路由器得到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后,使用(B)来找出从它到其它路由器的路径长度。

A.Prim算法 B.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C.Kruskal算法 D.拓扑排序【17】IP分组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是头部长度字段,另一个是总长度字段,其中(C)。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8b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b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b为计数单位。

C.头部长短字段以32b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b为计数单位。

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32b为计数单位。

【18】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是(B)。

A.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有限的拓扑结构状态

B.动态路由选择需要使用路由选择协议去发现和维护路由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手动配置路由信息

C.动态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要大大优于静态路由选择,因为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时,路由选择不需要手动配置路由器

D.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而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

【19】对路由选择协议的一个要求是必须能够快速收敛,所谓“快速收敛”是指(C)。

A.路由器转发分组的速度足够快

B.路由器处理分组的速度足够快

C.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一致

D.能把多个子网汇聚成一个超网

【20】在IPv4中,组播地址是(D)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21】下面地址中,属于环回测试地址的是(C)。

A.10.10.10.1 B.255.255.255.0 C.127.0.0.1 D.192.0.0.1

【22】假设有个B类地址制定了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则每个子网可以有(B)台主机数。

A.256 B.254 C.1024 D.1022

【23】在两个指定主机间通信,以下列出的IP地址中,不可能作为目的地址的是(1A),不能作为源地址的是(2C)。

(1)A.0.0.0.0 B.127.0.0.1 C.100.10.255.255 D.10.0.0.1

(2)A.0.0.0.0 B.127.0.0.1 C.100.255.255.255 D.10.0.0.1

【24】在IP首部的字段中,与分片和重组无关的是(A)。

A.首部长度 B.标识 C.标志 D.片偏移

【25】网络中如果出现了错误会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形成传输环路而无限转发环路的分组,Ipv4协议使用(C)解决该问题。

A.报文分片 B.增加校验和 C.设定生命期 D.增加选项字段

【27】在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上,为了减少地址的浪费,子网掩码应该指定为(A)。

A.255.255.255.25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196

【28】根据NAT协议,下列IP地址中(C)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A.192.172.56.23 B.172.15.34.128

C.192.168.32.17 D.172.128.45.34

【29】在路由表中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目标地址应为(1D),子网掩码应为(2A)。

(1)A.127.0.0.0 B.127.0.0.1 C.1.0.0.0 D.0.0.0.0

(2)A.0.0.0.0 B.255.0.0.0 C.0.0.0.255 D.255.255.255.255

【30】如果用户网络需要划分成5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20台主机,则适用的子网掩码是(C)。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4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248

【31】一个B类地址,如果不分子网,那么最多可以容纳(B)个主机。A.65536 B.65534 C.256 D.255

【32】根据分类编址方案,总共有(D)个A类地址。

A.254 B.127 C.255 D.126

【33】如果Ipv4的分组太大,则会在传输中被分片,那么在(D)地方将对分片后的数据报重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笔记 学霸笔记 必过

现在开始 资料分析 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 显然后一种快得多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 2、百分数、百分比(略) 3、比重(略) 4、倍数和翻番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 5、平均数(略) 6、年均增长率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 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 x越小越精确 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 特别注意: 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 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 2、分子分母比较法 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 ⑵差分法★ 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 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反比关系 C.正比关系 D.无法确定 【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 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A.主机进程之间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D. 物理线路之间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A.网络协议 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 C.覆盖范围与规模 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I . 资源子网II. 局域网III. 通信子网IV. 广域网 A. II、IV B. I、III C. I、IV D. III、IV 【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I . 流量控制II. 路由选择III. 分布式处理IV. 传输控制 A. I 、II、IV B. I、III、IV C. I、IV D. III、IV 【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因特网 C.NSFnet D.CERNET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I . 帧II. 比特流III. 报文段IV. 数据报 A. I 、II、IV、III B. II、I 、IV、III C. I、IV、II、III D. III、IV、II、I 【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 A. 2×105 bit B. 4×105 bit C. 1×105 bit D. 8×105 bit 【9】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 【10】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I . 网桥II. 交换机III. 计算机软件IV. 路由器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资料分析报告笔记整理好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 1.ABR类问题 2.比重类问题 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练】 【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2011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2012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2011年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4、2012年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 【注】进出口相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的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的不同,理解顺差、逆差的含义 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例1】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5.6亿元,同比增长12.5%。 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12.63% B.12.63个百分点 C.7.07% D.7.07个百分点 2、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A.13.3% B.13.3个百分点 C.14.3% D.14.3个百分点 二、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计算机网络-(第5版)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总结

《计算机网络》_(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最新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1)

第一章 1 2 一、选择题 3 【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A) A.没有关系 B.反比关系 4 5 C.正比关系 D.无法确定 6 【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 B 层;7 提供建立、 8 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D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9 网络中路由功能的 10 是(3) C_ ;传输层提供(4) A_ 的数据传送;为网11 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服务的是(5) B_ 。 12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 13 (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14 (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15 (4)A.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 D. 物理线16 路之间 17 (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 18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C ) 19 20 A.网络协议 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

21 C.覆盖范围与规模 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22 【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B ) 23 I . 资源子网 II. 局域网 III. 通信子网 IV. 广域网 24 A. II、 IV B. I、III 25 C. I、IV D. III、IV 26 【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A ) 27 I . 流量控制 II. 路由选择 III. 分布式处理 IV. 传输控 28 制 29 A. I 、II、 IV B. I、III、IV 30 C. I、IV D. III、IV 【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 31 32 A.ARPAnet B.因特网 C.NSFnet D.CERNET 33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B ) 34 35 I . 帧 II. 比特流 III. 报文段 IV. 数据报 36 A. I 、II、IV、III B. II、I 、IV、III 37 C. I、IV、II、III D. III、IV、II、I 38 【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39 宽积为(C )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样本

资料分析笔记整顿 一.资料分析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惯用基本概念 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 1.ABR类问题 2.比重类问题 资料分析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基期,表达是在比较两个时期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时期,该时期数值普通作为计算过程中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时期,该时期数值普通作为计算过程中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达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绝对差别,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达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相对差别,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在某些“最值”比较题题干表述中,经常浮现“增长(长)最多”和“增长(长)最快”,咱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达是两个时期变化状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基期不同。 同比,指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发展水平变化状况,其基期相应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记录周期发展水平变化状况,其基期相应是上个记录周期。 【注】环比常出当前月份、季度有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数值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习】 【例一】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4、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 【注】进出口有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一种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不同,理解顺差、逆差含义 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2、资料分析惯用基本概念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达是将相比较基期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数值,用“%”表

2021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我本科在燕山大学,作为河北省的一个旅游城市,旅游季节超级多以外,真的没有开拓我太多眼界,但是鉴于老师负责而且很专业,教会了我很多知识。但是我们专业,在一二线城市,机会多,企业多,就业及科研合作机会也多,所以,选择学校,一定要先看城市,再选学校。对我而言,研究生考进北科大,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和提升。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考研经验与心得,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早日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 数学: 对于计算机科技而言,数学很重要。我们专业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数据结构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数学是我们的工具书。数学真的很重要。要从3月份就开始复习,这样后面会比较轻松。建议先从基础教材着手,看完教材,要做课后练习题,测试自己是否掌握了本章节的知识。这样,高数和线性代数的课本过一遍,需要2-3个月的时间。第二阶段就要做大量的练习了,研数盒子,这个公众号的特点是习题为主,数学一定要多加练习,这个公众号就是以练习各种习题为主,每周都会发各种作业和讲解,研数盒子有一套教材叫做研数800题非常好。做的过程中,对错题要着重注意并记录一下,建立一个错题本,然后针对没做对的题,分析归纳,然后回归到课本上,查到对应章节,重新温习。这套练习要刷个3遍左右,每一遍你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个人觉得效果会比做3套不同的题更有效。3遍下来,精读的效果就很明显了,这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10月开始,真题要开始做起来了,向上面一样,建立错题本,这个本会是你考研备考后期独一无二的宝典。总之,数学真的很重要,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除了反复多加练习,还要多思考。 英语: 阅读理解很重要,备考需要坚持每天2篇阅读,开始的时候要精度,好好分析一下句式,掌握好主谓宾从,整段意思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学会分析句式以后,后续就会容易很多。再就是单词部分,买一本基础的单词书<<一本单词>>,早晨背完,晚上回忆,过电影一样的,重要的单词,要熟悉到知道在哪个位置,上面的解释是什么。没事看看,不想看书的时候看看,随手看看,遍数多了,自然会记住了,或者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单词记忆方法,请大家用尽十八般武艺,只有一个目的——背好单词,大家也可以关注蛋核英语公众号。再说说作文,作文呢,一定要积累名言警句,有华丽的辞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不对?作文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网络层知识点总结

网络层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二、网际协议IP 1、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2、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互联网可以由许多异构网络互联组成 4、分类的IP 地址 IP 地址定义: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5、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IP 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两级的IP 地址: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分类的IP 地址:A类,B类,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播,E类地址保留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Ip地址不仅可以指明一个主机,还指明了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 点分十进制记法:192.168.1.1 一些特殊的ip地址:保留地址0.0.0.0 本地软件环回测试地址127.0.0.1 不指派地址128.0.0.0 192.0.0.0 6、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硬件地址放在MAC帧首部,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在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7、解析协议ARP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8、如何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mac地址? A在局域网内广播arp请求分组,其他主机接收分组,IP地址与报文中一致的主机收下分组,并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A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并发送arp响应报文,A 收到响应报文后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9、生存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10、若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arp映射表怎样建立?交给连接不同网络的路由器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 3=33.3% 1 4=25% 1 5=20% 1 6=16.7% 1 7=14.3% 1 8=12.5% 1 9=11.1% 1 10=10% 1 11=9.1% 1 12=8.3% 1 13=7.7% 1 14=7.1% 1 15=6.7% 1 16=6.3% 1 1.5=66.7% 1 2.25=44% 1 2.5=40% 1 3.5=28.6% 1 4.5=22% 1 5.5=18.2% 1 6.5=15.4% 1 7.5=13.3% 1 8.5=11.8% 1 9.5=10.5% 1 10.5=9.5% 1 11.5=8.7% 1 12.5=7.8% 1 13.5=7.4% 1 14.5=6.9% 1 15.5=6.5% 1 16.5=6.1% 22=2 32=942=1652=2562=3672=4982=64 92=81 102=100112= 121122=144132=169 142=196152=225 162=256 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 222=484232=529 242=576252 =625 262=676272=729 282=784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 是B 的多少倍;A 为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 比B 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 比B 增长(多)5倍,A 是B 的6倍。 8、比重:A 占B 的比重,A 占B 为多少;都等于 A B 。 A 占B 的比重比C 的比重为:A B - C B 。 9、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10、同比:同比看年,今年与去年同期比。 11、环比:环比看尾,“年”“月”“日”等。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2)

第四章习题 【1】在TCP协议中,采用(A)来区分不同的进程。 A.端口号B.IP地址C.协议类型D.MAC地址 【2】下面信息中(B)包含在TCP首部中而不包含在UDP首部中。 A.目标端口号B.序号C.源端口号D.校验和 【3】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C)。 A.点到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D.控制连接 【4】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B)。 A.1~255 B.0~1023 C.1~1024 D.1~65535 【5】假设某应用程序每秒产生一个60B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TCP报文中,然后再封装到一个IP数据报中,那么最后每个数据报所含有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C)。 A.20%B.40%C.60%D.80% 【6】如果用户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D)层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 【7】有一条TCP连接,它的最大报文段长度2KB,TCP拥塞窗口为24KB,这时候发生了超时事件,那么该拥塞窗口将变为(B)。 A.1KB B.2KB C.5KB D.7KB 【8】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连接的功能是(1A);采用(2C)技术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引入了滑动窗口协议,协议规定重传(3B)的报文段,这种报文段的数量最多可以(4D);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可以实现(5A)。 (1)A.全双工B.单工C.半双工D.单方向 (2)A.超时重传B.肯定确认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D.丢失重传和否定确认(3)A.发送窗口内的所有报文段 B.在计时器到时前未被确认的所有报文段 C.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段 D.发送缓存内的所有报文段 (4)A.是任意的B.1个C.大于发送窗口的大小D.等于发送窗口的大小 (5)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 【9】OSI7层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C)。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10】传输层为(B)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A.主机B.进程C.路由器D.操作系统 【11】(C)是TCP/IP模型传输层中的无连接协议。 A.TCP协议B.IP协议C.UDP协议D.ICMP协议 【13】可靠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D)。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我对计算机考研的一些心得

英语,哎,这个是我比较头疼的,以前高中的英语还比较好,但是到了大学,几乎没怎么学,由于第一年大一我们学校不准备报四级,所以我的英语几乎在这一年忘记光光了。导致我英语是我考研一大薄弱环节啊。我两次考研英语分数都是60边上,所以英语不做多建议哈,但我说下我英语怎么复习的,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做其他的辅导资料(我就没买其他的资料哦,就做真题反反复复的做,买了估计自己也没时间看),把考研真题反反复复的搞,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就可以了。词汇书我也没刻意地去买,我就把真题中的词汇,真题中的不认识的词挑出来背,其实你背得再多的单词也没用,有些词根本就不会出现,所以每年出现的都是些真题中高频词汇。我上过新东方老师的课,如果你想买词汇书的话,强烈推荐新东方老师介绍的这本词汇书《英语词汇的奥秘》蒋争著,我都考完研了,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不时拿出来看看,很有用哦。作文书强烈推荐《我的考研作文满分之路》王江涛著(此本书风格幽默,通俗易懂)。Ps:英语的学习框架,我个人划分为三方面,①语音知识(对付听力)②语法③词汇(我比较赞同词根词缀记忆法,比较科学。) 数学,这个。。。这个。。。就是觉得自己数学还可以才决定考研的。。。可是很坑爹的是两次数学考的都不眨地(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认为数学也要有框架,高等数学我分为①一元微积分②二元微积分③级数这三部分都是建立在极限的思想之上的(ps:空间解析几何是一元微积分到多元微积分的桥梁。应为一元微积分是一维,多元的是多维的。。)高等数学学习要下点功夫,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记住某一类题型该用什么办法去做(这是最能保证效率的学习)。 线性代数①行列式②矩阵③向量组。有好多人学了线性代数,学到最后不知道再学什么,仍然不知道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用。好吧,接下来,我说说我自己的理解,这三个都是工具,都是在研究多元方程组的过程中出现的,刚开始人们就研究n元n个方程组(注意哦元数=方程个数),认为只有这样的方程组有解,怎么方便解出解来呢,就出现了行列式这个工具了,所以说行列式是专门用来解决元数=方程个数的方程组的解,行列式只能用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有条件限制元数=方程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研究元数不等于方程个数时的方程组有没有解(注意此时主要解决有没有解而不是具体求它有哪些具体的解),这时候矩阵这个工具应运而生了,所以说运用矩阵的秩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这个方程组有没有解,但是人们又不满足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开始研究了,研究这个方程组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解,这时候向量组应运而生了,所以说向量组就是解决方程组有哪些具体的解,怎么表示出来。用最大无关组表示。我认为只有弄懂了这个过程你才会学起来不至于云里雾里。才能更好地去运用着三个工具。Ps:行列式是个数,矩阵是个数表,向量组就是把矩阵的某行或者某列作为一个向量,就构成了向量组,向量组和矩阵的区别就是向量组无序,矩阵有序。 概率论①概率模型②统计概率论这门课主要分为这两大部分,前面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概率模型,比如说古典概率,几何概率,条件概率等等。。以及他们的数字特征。接着第二部分是数理统计,统计这章是建立在前面一部分概率模型的基础之上的,统计实质就是讲运用前面已经学过的概率模型进行估计,包括就是点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统计这章我觉得不必要学得那么深入(对我们考研来说),只须做到记相应的公式做题即可。 计算机计算机我统考(2012年)我考了110多分,考的还算不错。呵呵。其实我写这篇日志,主要的还是想系统地介绍下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因为我看到了好多学计算机的同学,学的都好辛苦,最后分数却考的不高,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复习资料用的不对和学习方法不对,不知道怎么去学习计算机这门课,我先介绍我的情况,我本科是学计算机的,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学,基础可以说为0,第一年我就没有掌握怎么样去学习计算机,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2018北大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

2018北大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 我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将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初试考研总分接近370+分,计算机基础综合135分,在专业课上算是有些心得吧。 写这篇经验贴的初衷一是看过很多经验贴,都是比较散乱的回顾+感受,没有系统的复习方法;二是我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做专业课辅导老师,算是给自己打个广告吧,多说一句,我主要是针对考北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然,虽然打了一下广告,但是这篇帖子的经验还是希望大家认真看,我觉得还是能够对学弟学妹们有所裨益的。 ,下面主要和大家聊一聊北大计算机考研的情况,政治、英语、数学这些课我就不多说了,这几门课程的资料、老师都是比较成熟且成功的,大家在网上多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今天,主要是说专业课以及北大计算机的招录情况。 【北大招录情况】 2018年北大软微计算机技术复试线:复试线为300分,单科线也是50+80。具体的招录比现在基本是没有相关数据的,但是招生人数还是可查的,根据软微学院官网数据:整个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收全日制654人,非全日制156人。其中计算机技术专业全日制招生310人,

包含推免生接近70人,留给其他考生的名额为240左右。 总之,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北大计算机技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以后考研竞争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书目】 822计算机基础综合 专业课教材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辅导书: 王道系列 《数据结构考研复习指导》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习指导》 《操作系统考研复习指导》 《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指导全书》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名校真题精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最后8套模拟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