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脂肪厚度

合集下载

中国人群腰臀比标准

中国人群腰臀比标准

中国人群腰臀比标准中国人群的腰臀比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形态和健康状况。

腰臀比是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通常用于衡量人体脂肪分布的健康程度。

在中国,腰臀比标准可以根据性别和年龄来细分,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腰臀比的标准和其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的腰臀比标准并不相同。

对于健康的成年女性而言,腰臀比应该在0.7左右,而对于男性来说,腰臀比应在0.9左右。

这是因为女性在生理结构上脂肪相对较多地储存在臀部和大腿,而男性则更容易在腹部蓄积脂肪。

这种男女腰臀比的差异是由激素水平和身体构成等因素决定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符合这个理想的腰臀比标准。

一些人可能会有腰围过大或者臀围过小的情况。

研究表明,腰臀比偏高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这是因为过高的腰臀比意味着过多的腹部脂肪,而腹部脂肪对健康的影响要比臀部脂肪更为显著。

这是因为腹部脂肪会释放出一系列的激素和化学物质,对人体代谢和内分泌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腰臀比过低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尤其对于女性来说。

女性的脂肪分布偏向臀部和大腿,这种脂肪分布对健康是有益的。

过低的腰臀比可能意味着过少的腰部脂肪,这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不孕、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女性在追求瘦身的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腰臀比,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年龄也是影响腰臀比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脂肪分布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腰臀比会增大,而男性的腰臀比则相对稳定。

这是由于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脂肪在体内的分布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年龄对于腰臀比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标准。

总之,中国人群腰臀比标准可以根据性别、年龄来细分。

腰臀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过高或过低的腰臀比都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适当的腰臀比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来控制腰臀比,促进自身的健康。

标准身材对照表

标准身材对照表

身高----胸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标准㎏--美体㎏150.0---79.5---55.5---81.0---46.8---28.1---48.0---43.2151.0---80.0---55.9---81.5---47.1---28.2---48.5---43.7152.0---80.6---56.2---82.1---47.3---28.4---49.0---44.1153.0---81.1---56.6---82.6---47.6---28.5---49.5---44.6154.0---81.6---57.0---83.2---47.8---28.7---50.0---45.0155.0---82.2---57.4---83.7---48.1---28.9---50.5---45.5156.0---82.7---57.7---84.2---48.4---29.0---51.0---45.9157.0---83.2---58.1---84.8---48.6---29.2---51.5---46.4158.0---83.7---58.5---85.3---48.9---29.3---52.0---46.8159.0---84.3---58.8---85.9---49.1---29.5---52.5---47.3160.0---84.8---59.2---86.4---49.4---29.6---53.0---47.7161.0---85.3---59.6---86.9---49.7---29.8---53.5---48.2162.0---85.9---59.9---87.5---49.9---30.0---54.0---48.6163.0---86.4---60.3---88.0---50.2---30.1---54.5---49.1164.0---86.9---60.7---88.6---50.4---30.3---55.0---49.5165.0---87.5---61.1---89.1---50.7---30.4---55.5---50.0166.0---88.0---61.4---89.6---51.0---30.6---56.0---50.4167.0---88.5---61.8---90.2---51.2---30.7---56.5---50.9168.0---89.0---62.2---90.7---51.5---30.9---57.0---51.3169.0---89.6---62.5---91.3---51.7---31.0---57.5---51.8170.0---90.1---62.9---91.8---52.0---31.2---58.0---52.2171.0---90.6---63.3---92.3---52.3---31.4---58.5---52.7172.0---91.2---63.6---92.9---52.5---31.5---59.0---53.1173.0---91.7---64.0---93.4---52.8---31.7---59.5---53.6174.0---92.2---64.4---94.0---53.0---31.8---60.0---54.0175.0---92.8---64.8---94.5---53.3---32.0---60.5---54.5标准体重、腰臀比例计算在算出个人的BMI后,就可以推算出个人的理想体重了。

人体脂肪分类

人体脂肪分类

人体脂肪分类人体脂肪是指在人体内存在的脂肪组织,它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和保护器官。

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可以将人体脂肪分为以下几类:1. 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是分布在皮肤下的脂肪组织,它是最常见的脂肪类型。

皮下脂肪主要存在于腹部、臀部、大腿、上臂等部位。

它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营养储备等作用。

皮下脂肪的厚度和分布与个体的遗传、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2. 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存在于腹腔内的脂肪组织,主要包围在脏器周围,如肝脏、胰腺、肾脏等。

内脏脂肪的积累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3. 肌肉脂肪肌肉脂肪是指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脂肪。

肌肉脂肪的分布与人体的肌肉量有关,肌肉脂肪含量高的人更容易积累脂肪。

肌肉脂肪的积累会导致肥胖、代谢紊乱等问题。

4. 布满脂肪布满脂肪是指分布在全身各处的脂肪组织,没有特定的聚集部位。

这种类型的脂肪通常与肥胖相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人体脂肪的分布类型不仅与外貌有关,还与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过多的脂肪积累会增加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

因此,保持适当的脂肪分布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不健康的脂肪积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糖分和脂肪摄入等。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监测体脂肪含量和分布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脂肪分布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人体脂肪可以分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脂肪和布满脂肪等不同类型。

对于个体的健康来说,合理的脂肪分布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控制脂肪的积累,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减少患病风险。

臀部局部解剖实验报告

臀部局部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臀部解剖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等。

2. 熟悉臀部的层次结构,掌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3. 培养观察和描述解剖结构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学图谱2. 前臂标本3. 实验显微镜4. 实验记录纸三、实验步骤1. 皮肤和浅筋膜观察- 观察皮肤的颜色、厚度和纹理。

- 观察浅筋膜的厚度和脂肪组织的分布。

- 注意皮肤与浅筋膜之间的连接。

2. 深筋膜和肌肉观察- 观察深筋膜的厚度和形态。

- 观察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形态、位置和起止点。

- 观察梨状肌的形态、位置和起止点。

- 观察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的形态、位置和起止点。

3. 血管和神经观察- 观察臀上动脉、臀下动脉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 观察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4. 层次结构观察- 观察臀部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皮肤与浅筋膜、浅筋膜与深筋膜、肌肉与筋膜等。

四、实验结果1. 臀部皮肤较厚,具有丰富的皮脂腺和汗腺。

2. 臀部浅筋膜发达,有厚层脂肪组织,其后下部厚而致密,形成脂肪垫。

3. 臀部深层结构包括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等。

4.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位于臀部深层,呈扇形分布。

5. 臀上动脉、臀下动脉走行于臀大肌和臀中肌之间。

6. 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走行于臀大肌下方。

五、实验讨论1. 臀部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2. 臀部血管和神经的分布与肌肉的分布密切相关。

3. 了解臀部的解剖结构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臀部疾病。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臀部局部解剖结构的观察,掌握了臀部的层次结构、肌肉、血管、神经等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提高了观察和描述解剖结构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他人。

2. 观察时要仔细,注意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八、参考文献[1] 好大夫在线. 局部解剖--臀部[J]. 好大夫在线, 2009(6): 21.[2] 臀部、股后区、国窝的局部解剖课件.ppt. 文库网.[3] 动物局部解剖学后肢. 第一节臀部的解剖.[4] 局部解剖学(上肢)实验报告. 广中医.。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2020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2020版)

职责一
指导患者及其他提供医疗服务者如何正确注射。
职责二
解决患者注射时的心理障碍。
职责三
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
职责四
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不同注射药物在不同人 体组织的吸收特征。
职责五
对于新诊断的患者,应了解其营养和心理需求并 进行评估,教会生存技能(饮食、药物等指导), 达到治疗目的。
2 注射前心理准备
每一条推荐意见后面均标有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如,A2)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1
医务人员的职责
2 注射前的心理准备
3 注射治疗的教育
纲要
4 注射药物及装置
5
注射技术
6 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 7 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
8 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步骤(胰岛素笔) 9 注射部位规范检查3要素
1 医务人员的职责

注射部位的 选择
注射部位的 轮换
注射部位的 消毒和检查
注射部位的 捏皮
进针角度
针头留置时 间
5 注射技术
1
注射部位的 选择
腹部:耻骨联合以上约1cm,最低肋缘以下约1cm, 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腹部;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 1/3;双侧臀部外上侧;上臂外侧的中1/3。
推荐: 1.餐时注射短效胰岛素等,最好选择腹部。A1 2.希望减缓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时,可选择臀部,臀部注 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的风险。A1 3.给儿童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 部或者大腿。
8
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步骤( 胰岛素笔)
9 小结--注射部位规范检查3要素
一、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 推荐: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 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脂肪的形容单位

脂肪的形容单位

脂肪的形容单位脂肪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它不仅能够提供能量,还能够保护内脏、维持体温等多种功能。

然而,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对脂肪的形容单位也越来越关注。

下面,我们将按类划分,介绍几种常见的脂肪形容单位。

一、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脂肪形容单位,它是以人体质量指数(BMI)为基础的。

BMI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虽然BMI不能准确反映人体脂肪含量,但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脂肪形容单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

二、腰围腰围是另一种常用的脂肪形容单位,它是指在肚脐和髂嵴之间的最小腰围。

腰围反映了腹部脂肪的积累程度,是评估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即为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腰围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

三、皮褶厚度皮褶厚度是一种直接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皮下脂肪在特定部位的厚度来评估人体脂肪含量。

常用的测量部位包括上臂三头肌、肩胛下、腰部、臀部等。

皮褶厚度与人体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体脂肪含量的评估和肥胖的诊断。

四、生物电阻抗生物电阻抗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来评估人体脂肪含量的方法。

它是一种无创、快速、准确的脂肪形容单位,被广泛应用于体脂肪含量的评估和肥胖的诊断。

生物电阻抗仪通常包括手柄和脚板,通过手柄和脚板之间的电流传导来测量人体组织的阻抗。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人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

总之,脂肪的形容单位有很多种,每种形容单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脂肪形容单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人体脂肪含量和肥胖程度。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工作。

种猪的评定是选种的基础,选种是实现遗传改良最重要的育种措施。

种猪性能测定依据测定方式分为测定站测定和现场测定两种方式。

近年来,我国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发展较快,湖北、广东、北京等地区都先后成立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站,同时国内一些较大的种猪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种猪现场测定。

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2009年成立了种猪性能测定站。

一、测定条件与要求1.饲养管理1. 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 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 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 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受测猪的选择1. 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

2. 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经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 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两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100KG时进行屠宰测定。

4. 受测猪应选择70日龄和25KG左右的中等个体。

测定前应接受负责测定工作的专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形状包括繁殖形状、肥育形状、胴体性质、肉质形状。

现场测定要测定哪些形状主要取决于该场种猪的选育目标、测定技术测定设备情况,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中共规定了15个测定形状,其中总产仔数、100kg体重日龄、100kg 体重背膘这三个形状经济重要性大,因此农业部将这三个形状规定为猪场的比侧形状。

其他形状如达50kg体重日龄、眼肌面积等等为辅助测定形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养猪生产企业已经把总产仔数、达100kg体重日龄、达100kg体重背膘厚作为基本的测定形状,有些育种实力的种猪企业为了增加选种的准确性,对氟烷基因、酸揉基因等进行辅助测定选择。

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

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

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为快速准确地估算出成人臀部肌注深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成人男女各50名,测定身高、体质量,并依此计算出体重指数;同时B超分别测定其臀部注射区皮肤脂肪厚度。

结果男女两组的皮肤脂肪厚度与体质量指数均存在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865。

结论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与体质量指数存在直线相关,根据身高、体质量可以估算出其臀部肌内注射深度。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相关性;肌内注射;皮肤脂肪厚度临床实践证明现行的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过浅,注射药液大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影响疗效并易带来不良后果。

为快速准确地估算出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深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臀部肌注深度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按知情同意原则,由门诊注射室固定护士随机选取成人臀部肌内注射患者男、女各50例,男组年龄22~63(41.32±15.13)岁,女组年龄19~68(38.46±14.16)岁,患者近一个月未曾臀部肌内注射,且除外水肿、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理性肥胖(不包括单纯性肥胖)、双侧臀部发育明显不对称者及孕妇。

1.2 方法1.2.1 BMI的计算方法[1] 测定每位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并计算出每位患者的BMI,BMI等于体质量(kg)与身高(m)平方之比。

1.2.2 皮肤脂肪厚度(H,单位mm)测量方法[2] 被检查者按臀部肌内注射要求准备卧位。

全部采用左侧卧位,右腿伸直,放松,左腿稍弯曲。

然后取右骼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中外1/ 3交界处为检测点测量从皮肤到臀大肌之间的距离,相当于皮肤加皮下组织层。

本次测定均固定护士及B超技师各1名。

2 结果2.1 BMI与H的相关性分别列出男、女两组对应的H值,绘出BMI与H 的相关曲线图(见附图),发现两者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男女两组分别为0.886,0.8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 资 助 :深 圳 市 科 技 局 立 项 课 题 (编 号 :2008302) 作 者 单 位 :518101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第 八 人 民 医 院
2 结果 2. 1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及皮肤脂肪厚度的比较 女 性 组 平 均 年 龄 (41.45 ± 19.50)岁 ,男 性 组 平 均 年 龄 (43.65 ± 17.60)岁,两组之间 t = 0.837 5,t < t(0.05), P > 0.05,差别无显 著 意 义 。 女 性 组 平 均 BMI 28.28 ± 6.15,男 性 组 平 均 BMI 29.35 ± 5.45,两 组 之 间 的 体 重 指 数 t = 1.302 1,t < t(0.05),P > 0.05,差 别 无 显 著 意 义。 男性组皮肤脂肪厚度(22.86 ± 8.15 )mm,女 性 组 皮 肤 脂 肪 厚 度 (26.35 ± 7.53)mm,两 组 之 间 皮 肤 脂 肪 厚度 t = 3.145,t > t(0.01),P < 0.01,差 别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说明男女脂肪生理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见表 1。
表 1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及皮肤脂肪厚度的比较 x ± s
组别 男性 女性
例数 100 100
年龄(岁) 43.65 ± 17.60 41.45 ± 19.50*
BMI 29.35 ± 5.45 28.28 ± 6.15*
注 :两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皮 肤 脂 肪 厚 度 (mm) 22.86 ± 8.15 26.35 ± 7.53#
population: retrospective study [J]. BMJ, 2006,332 (7542):637- 638 [5] Chan V O, Colville J, Persaud T, et 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into the buttocks: Are they truly intramuscular [J]? Eur J Radiol, 2006,58(3):480-484 [6] Zaybak A, Gunes U Y, Tamsel S, et al. Does obesity prevent the needle from reaching musc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J]? J Adv Nurs, 2007,58(6):552-556. [7] 张 秀 江 ,付 丽 ,管 小 龙 ,肥 胖 型 成 人 臀 大 肌 注 射 深 度 的 探 讨 [J]. 农 恳 医 学 , 2006,28(1):73-75.
关键词 肥胖症; 体重指数; 注射深度
目前临床上臀部肌肉注射大多选用 7 号注射针 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人 群越来越多,在肌肉注射护理中,原皮肤和皮下脂肪 的厚度的数据对此类人群是否仍适用已成为护理工 作中关 注 的 课 题 [1]。 注 射 药 如 达 不 到 肌 肉 深 层 ,不 仅 影响药物疗效,还会导致脂肪坏死,肉芽肿等。 本研究 随机抽取符合肥胖标准的男女各 100 例,通过 B 超测 量其臀大肌注射区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厚度,以探讨臀 部肌肉注射最佳深度。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 B 超检查的人 群进行调查,根据体重指数(BMI) > 24 作为判断肥胖 的诊断标准来选择测试的对象,BMI = 体 重 (kg)与 身 高 (m)平 方 之 比 [2]。 轻 度 肥 胖 BMI 24 ~ 27;中 度 肥 胖 BMI 28 ~ 31;重度肥胖 BMI > 32。 除外水肿、长期慢性 消 耗 性 疾 病 、病 理 性 肥 胖 (不 包 括 单 纯 性 肥 胖 )、 双 侧 臀部发育明显不对称者及孕妇。 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在 征得被检测者同意后,再进行臀大肌注射区的皮肤及 皮下脂肪的厚度测量,并计算出每位测试对象的 BMI 值 , 共 测 试 200 例 , 男 女 各 100 例 ( 其 中 轻 度 肥 胖 男 58 例 、女 61 例 ;中 度 肥 胖 男 32 例 、女 28 例 ;重 度 肥 胖男 10 例、女 11 例),年龄 23 ~ 68 岁。 1.2 设备、 人员要求 采用日立 2000 超声 诊 断 仪 , 使用探头频率 7.5 ~ 10 mHz,为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 性,相对固定护士及 B 超医生各 1 名。 1.3 方 法 本 组 全 部 被 测 试 者 按 臀 部 肌 肉 注 射 要 求 [3],采用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放 松 ,左 腿 稍 弯 曲 ,然 后取右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为检 测点超声波测量从皮肤到臀大肌之间的距离,相当于 皮肤加皮下脂肪层的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年 第 25 卷 第 10 期
肌皮下脂肪的厚度平均 19.8 mm,女性是 26.3 mm。 如 果用 7 号针头注射,进针 2 / 3,此深度能达到肌内的 男性是 87%,女性则只有 5%。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肥胖男女臀部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与肥胖程度有关, 还和性别,种族,地区差异有关。
[1] 姜 文 丽 , 张 芳. 肌 肉 注 射 出 现 意 外 的 预 防 [J]. 黑 龙 江 医 学 , 2001,25(8):612-613.
[2] 黄 子 杰. 预 防 医 学 [M]. 2 版.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2001: 124.
[3] 殷 磊. 护 理 学 基 础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2001:218-223. [4] Nisbet A C. Intramuscular gluteal injections in the increasingly obes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人数增多增快, 建 议 权 威 机 构 规 定 厂 家 生 产 2 mL ~5 mL 注 射 器 ,针 头 6 ~ 7 号针梗的长度在 40 mm, 并注明为加长针头 注射器。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选用,以保证注
1697
射药物到达肌肉组织内。 对少部分极度肥胖患者,肌 肉注射时尽量不选臀大肌位置,而选择臀中肌、臀小 肌或股外侧肌等皮下脂肪较薄的部位注射。 4 参考文献
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男性组中皮肤脂肪厚度是 (22.86 ± 8.15)mm, 能够达到以 7 号针头长度 32 mm 的 2 / 3 (21.3 mm)进针深度的占 49.54%,而肥胖女 性 组 中 皮 肤 脂 肪 厚 度 是 (26.35 ± 7.53)mm,能 达 到 进 针 深度占 5.86%。 因而对肥胖型人群(尤其女性肥胖患 者)来讲在行臀大肌注射时的深度是不够的,药液就 不能到达臀大肌的肌层, 还易产生一系列潜在并发 症,如肌注硬节、局部脂肪液化、药液外溢等,影响治 疗效果,并给患者带来痛苦。
2.2 注射针头(7 号)能够达到肌层的百分率 经统 计 分 析 能 够 达 到 7 号 注 射 针 头 长 度 32 mm 的 2 / 3 (21.3 mm)进针深度的男占 49.54%,女占 5.86%。 3 讨论
人群中肥胖人的增多,臀部肌肉注射深度标准是 否适合在护 理 应 用 成 为 关 注 的 课 题 。 Nesbet[4] 对 100 例患者进行盆腔和腰骶椎 CT 扫描, 同时测量其腰3.5 cm)注射时,将 0.5 cm 针头留于皮 肤外,则有 95%的女性和 84%的男性的注射针头是在 皮下脂肪层。 只有 5%的女性和 16%的男性是臀部肌 肉注射。 还有研究显示[5]:对 50 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臀 部肌肉注射少量空气, 结果显示被注射的气泡只有 8% 的 女 性 和 32% 的 男 性 志 愿 者 是 臀 部 肌 肉 注 射 部 分,甚至在 6 位被视为体重过低的志愿者中,也有一 半人的臀部肌肉脂肪层未被穿透。 Zaybak 等[6]的研究 发现:肥胖女性如果用 7 号针头则只有 2%,男性只有 63% 达 到 肌 肉 层 。 国 内 新 疆 地 区 报 告 [7]: 肥 胖 男 性 臀 部
关键词 职业卫生护理; 手术室; 带教; 锐器伤; 职业防护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锐器 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 如针刺伤时,只 需 0.004 mL 带 有 HBV 的 血 液 足 以 使 受 伤 者 感 染 HBV;被 HIV 污 染 的 锐 器 刺 伤 而 感 染 HIV 的 几 率 为 0.3% , 被 HCV 污 染 的 锐 器 刺 伤 而 感 染 HCV 的 几 率 为 1.8%[1]。 目前对医院内护理专科实习生(护生)的 锐器伤虽有少量报道, 但护生的锐器伤与其职业防 护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性尚鲜见报道。 笔者对此进 行 了 研 究 分 析 , 并 对 264 名 护 生 锐 器 伤 的 相 关 知 识 进行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 以期为降低护生的锐器 伤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 者 单 位 :325200 浙 江 省 瑞 安 市 人 民 医 院 手 术 室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 年 8 月至 2008 年 10 月在我科实习 的护理专业实习生 264 名,其中女 262 名,男 2 名;年 龄 17 ~ 22 岁,平均(19.5 ± 1.8)岁。 1.2 方法 1.2.1 锐器伤发生率 采用每次发生立即登记制度, 出科时进行统计,发生率=发生次数 / 人数 × 100%。 1.2.2 考试及考核 采用问卷考试及临床操作考核, 在出科时进行。 考试内容涉及锐器伤的危害性、自我 防护措施、针刺伤与血液性传染病的密切关系、对污 染锐器的正确处理方法、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流程; 临床操作考核内容涉及留置针的操作、术中锐利器械 传递、装卸刀片、手掰安瓿、回收毁形、锐器放置相关 的控制措施[2]。 考试、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由
(收 稿 :2008-12-11 编 辑 :徐 荣 远 )
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与锐器伤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