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晶体丙烯酰胺工艺设计.doc
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概论 (1)一、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产品说明 (15)第三章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置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置原则 (26)(二)设备配置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4)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置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置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 (72)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4)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5)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5)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2)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7)第十三章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5000吨/年丙烯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合成工艺设计

基本能满足装置的完整设计。
一、生产背景及目标
丙烯酰胺单体(AC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是一种重要的聚
酯工业级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涤纶、尼龙、添加剂等。
本工艺
以天然气为原料,按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流程,在压力下将天然气中的甲烷
转化为烯烃单体,再进行抽提和精馏,最终得出丙烯酰胺单体,满足
5000吨/年的产能要求。
二、工艺流程及原料
1.原料:天然气,甲烷为主,并含有少量乙烯、丁烷、环烷烃等。
2.工艺流程:
(1)气体分离:将天然气进行除水和清洗,然后进行分离,从而得
到乙烯、丁烷、环烷烃等各自的分离收集;
(2)催化器:将甲烷通过催化剂催化重整,从而转化为烯烃单体;
(3)抽提:将烯烃浓缩,并分别进行抽提,以得出丙烯酰胺单体;
(4)精馏:将丙烯酰胺单体进行净化,比重,熔点等分数分离处理,从而得出丙烯酰胺单体。
三、装置及主要设备
1、主要设备
(1)气体分离:气体分离塔,二氧化碳洗净塔,水洗器,过滤器等;
(2)催化器:催化反应器,清洗塔,热交换器等;
(3)抽提:抽提塔,抽提器,热。
年产5000吨晶体丙烯酰胺工艺设计doc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年产5000吨晶体丙烯酰胺工程,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熔体+乙醇分馏-丙烯酸氢铵-丙烯酰胺-离子交换柱-晶体丙烯酰胺。
年生产5000吨晶体丙烯酰胺,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外观和表征指标、高纯度和杂质要求。
1.2技术特点
a)原料主要采用液体丙烯酸和乙醇,可采用现有化学反应技术,其中液体丙烯酸为主要原料;
b)采用计量管塔进行原料熔体和乙醇分馏;
c)采用圆锥沉淀法制备丙烯酰胺;
d)采用离子交换柱制备晶体丙烯酰胺;
e)余热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f)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标准技术指标如下:
原料液体丙烯酸≥99.5%;
乙醇≥99.8%;
晶体丙烯酰胺:
整体纯度≥99.7%,挥发分≤0.2%,水分≤0.007%;
二、总体设计
2.1原料设计
本项目采用液体丙烯酸和乙醇作为原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安装三台熔体配制罐,其中一台安装液体丙烯酸配制罐,另外两台安装乙醇配制罐,熔体配制罐的总容量为4500m3,采用计量管塔进行配制和乙醇分馏。
2.2丙烯酸氢铵反应工艺设计。
年产5000吨晶体丙烯酰胺工艺设计

一、工艺原理介绍
1、晶体丙烯酰胺工艺是利用晶体丙烯酰胺的氨基氧化反应而制备的,通常的反应步骤是将晶体丙烯酰胺与氨和单酯、双酯进行变性反应,在酸
性条件下,晶体丙烯酰胺被氨基氧化而成丙烯酸胺,由于晶体丙烯酰胺的
活性十分低,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添加合适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的活性。
2、晶体丙烯酰胺的氨基氧化反应是以氨和alkyl ester 或者alkyl amide为反应物,以HCl,H2SO4等水溶性强酸作为催化剂,在0-140℃温
度范围内,在控制好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氨基氧化反应,产物由晶体丙烯酰
胺变成丙烯酸胺。
二、技术特点
1、采用烷基氧化反应生产的晶体丙烯酰胺产品,质量优良,产品纯
度高。
2、采用全自动晶体丙烯酰胺变性反应装置,反应过程操作稳定可靠,晶体丙烯酰胺变性后的产物粒度均匀,粒径分布宽,外观美观,物理性能
优良。
3、丙烯酸胺的水解反应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填料,多膜滤池,采用物
理萃取,多轮提取,收率高,提取率高。
聚丙烯酰胺工艺设计

第一章概述1.1 聚丙烯酰胺简介1 .1 . 1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PAM在结构上最基本的特点是:(1分子链具有柔顺性和分子形状的易变性。
(2)分子链上有与丙烯酰胺单元数目相同的侧基——酰胺基,而酰胺基具有高极性、易形成氢键和高反应活性。
这些结构特点赋予了 PAM许多极有价值的应用性能。
乳酰胺基的高极性使PAM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其水凝胶亲水而不溶与水;柔顺的长链使PAM水溶液具有高粘性和良好的流变性能;酰胺基极易与水或含有-0H基团的物质(天然纤维、蛋白质、土壤和矿物等)形成氢键,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酰胺基的高反应活性可使PA 術生出很多变性产物,拓宽了他们的应用范围。
1 .1 .2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发展PAM在 1893年由实验室制得。
1954年在美国实现产业化生产,初期得产品仅室单一得非离子型PAM不久开发了碱性阴离子型PA和阳离子型PAMPAS良的水溶性、增稠性、絮凝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的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丙烯酰胺单体由丙烯腈经硫酸催化水合制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合日本开发了丙烯睛铜催化水合法, 1985年在日本又有丙烯睛生物酶催化水合法问世。
我PAM产品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1962年上海珊瑚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PAN生产装置,生产PAMC溶胶产品,用于矿产品处理和石油钻采工业。
随后又开发了辐射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水溶液聚合法生产 PAM干粉。
由于在油气田开采和三次采油中的大量应用,以及在污水处理和造纸等方面的用量增加,我国PAM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
自 1994年自主开发的生物酶法制丙烯酰胺工业化获得成功及随后的 2.5万吨/年丙烯酰胺示范性工业生产装置的建成,以及 1995年法国NS公司5万吨/年 PAN生产装置后,我国PA啲产量和质量都油了很大的提升。
近10年来我国PAN发展迅速,现成为世界生产大国,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生产规模已达国际水平。
年产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设计

温度控制:精确控制反应温 度,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催化剂选择:选择高效、稳 定的催化剂,降低反应成本
和环境污染
设备改进与升级
增加反应器容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优化搅拌系统:提高混合均匀性,减少反应时间 改进冷却系统:提高冷却效率,降低能耗 升级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稳定性
安全生产措施的完善
石油工业: 用于钻井 泥浆、压 裂液等
造纸工业: 用于纸张 增强、助 滤等
食品工业: 用于食品 添加剂、 增稠剂等
纺织工业: 用于织物 整理、印 染等
建筑材料: 用于混凝 土添加剂、 减水剂等
年产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设 计
工艺流程设计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 的原料,如丙烯酰胺、
水等
反应器设计:选择合 适的反应器类型,如 搅拌釜、固定床等
政府对聚丙烯酰胺 行业的环保政策
THANK YOU
汇报人:
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采用环保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提高环
保效益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生产规模,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优化工艺 设计,提高产 品质量,增强
市场竞争力
环境效益评估
减少环境污染: 聚丙烯酰胺是 一种环保材料, 可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节约能源:聚 丙烯酰胺的生 产过程相对节 能,可以降低
废物处理:妥善处理废物,减 少环境影响
年产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的 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和产值 利润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率 市场前景: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社会效益评估
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合成工艺设计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化工、纺织、制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
首先,从原料角度考虑,丙烯酸是制备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
通过丙烯酸的加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醇。
然后,通过丙烯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首先需要安排丙烯酸的加氢和丙烯醇的脱水反应。
在加氢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铜锌铝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150-2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1-3MPa。
丙烯酸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可控制在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残余的丙烯酸,得到丙烯醇。
在脱水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磷酸氢二铵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50-3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0.5-1.5MPa。
丙烯醇与脱水剂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可控制在3-6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脱水剂,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接下来,考虑留存物料的处理。
在加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残留的丙烯酸需要去除。
可以使用分离器将水分和丙烯酸分离,然后通过再生装置进行丙烯酸的回收和再利用,而水分则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再利用。
在脱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脱水剂需要去除。
可以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将脱水剂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再生装置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综上所述,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包括以下步骤:丙烯酸的加氢反应、丙烯醇的脱水反应、留存物料的处理、产品的后处理。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实现高效、高产的丙烯酰胺单体合成。
丙烯酰胺生产工艺流程

丙烯酰胺生产工艺流程
丙烯酰胺这玩意儿在工业生产中可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今天,就让我这个专家来给您好好讲讲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
1.1 丙烯腈
这可是生产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之一,得保证丙烯腈的纯度够高,杂质越少越好,不然会影响后面的反应效果,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啦。
1.2 水
别小看这水,也得是高质量的,纯净无杂质,要不然就像“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二、反应过程
2.1 水解反应
把丙烯腈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到反应釜里,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让它们发生水解反应。
这个过程就像是“搭积木”,一步一步地搭建出我们想要的丙烯酰胺。
2.2 催化剂的使用
在反应中,催化剂可是个关键角色,就像战场上的“将军”,指挥着反应的进行。
选对催化剂,反应就能顺顺利利;选错了,那可就麻烦啦。
2.3 反应条件的控制
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都得精确控制,差一点儿都不行。
这就好比做饭,火候、时间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就不好吃。
三、分离提纯
3.1 过滤
反应完成后,先把里面的固体杂质过滤掉,让溶液变得更纯净。
3.2 精馏
通过精馏的方法,把丙烯酰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提高它的纯度。
这个过程就像是“沙里淘金”,把宝贝从一堆杂物里挑出来。
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不简单,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心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丙烯酰胺,满足各种工业需求。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您对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1丙烯酰胺的介绍丙烯酰胺(AM)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结晶固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醇,稍溶于乙酸乙酯、氯仿,微溶于苯,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
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丙烯酰胺生产和树脂、黏合剂等的合成,在地下建筑、改良土壤、油漆、造纸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也有接触机会。
日常生活中,丙烯酰胺可见于吸烟、经高温加工处理的淀粉食品及饮用水中。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急性中毒十分罕见。
密切大量接触可出现亚急性中毒,中毒者表现为嗜睡、小脑功能障碍以及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疲劳、嗜睡、手指刺痛、麻木感,还可伴有两手掌发红、脱屑,手掌、足心多汗,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
1.2 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1.2.1 硫酸水合法19世纪末,由丙烯酰氯与氨首次合成了丙烯酰胺。
1954年,美国Cyanamid 公司采用丙烯腈硫酸水合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被各国广泛应用。
丙烯腈在硫酸存在下水合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然后用液氨中和即生成丙烯酰胺和硫酸铵。
反应时,过长的停留时间和过高的反应温度都会增加副产物的收率,特别是聚合物和丙烯酸。
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物的比例,以便抑制副反应。
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丙烯酰胺是整个过程中成本最高和最困难的一步。
通常采用苯结晶提纯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硫酸水合法投资大,丙烯腈等原料消耗定额高,并产生大量含丙烯酰胺的硫酸盐或硫酸废液污染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国积极研制开发无公害的工艺路线。
到目前为止,采用硫酸水合法制备丙烯酰胺的工艺已经基本被淘汰。
1.2.2 铜催化法70年代初日本和美国同时开发了以铜为主的各类催化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由于它合硫酸法比有很多优越性,纯度及转化率都有很大的提高,环境污染少,成本低,在70年代中期基本上取代了硫酸水合法。
流程图如图1-1图1-1铜催化法流程方块图1.2.3微生物催化法采用微生物催化法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工艺大为简化,除了省去丙烯腈回收、除Cu 等工段外,微生物催化法的其他工段的生产工艺过程如脱色、浓缩、结晶、干燥等均合化学合成法相同。
微生物法的核心技术在于生产高效率的微生物催化剂。
如图1-2图1-2微生物催化法方块流程图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丙烯酰胺的主要厂商、生产能力和生产方法见表一。
表一生产丙烯酰胺的主要厂商和生产能力和生产方法1.3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发展历史丙烯酰胺(AM)最早于1893年由Moureu首次合成成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PAM在1983年由实验室制得。
1954年首先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生产,初期的品种仅是单一的非离子型PAM。
不久开发了碱性水解的阴离子型PAM和阴离子型PAM。
PAM的优良的水溶性、增稠性、絮凝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丙烯酰胺单体由丙烯腈经硫酸催化水合制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开发了丙烯腈铜催化水合法,1985年在日本又有丙烯腈酶催化水合法问世。
1.4 我国丙烯酰胺的发展状况我国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开发始于五十年代末期,1962年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生产水溶胶产品。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有7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65kt/a(折合为100%),产量约为55kt/a,消费量约为70-75kt/ a。
其中大庆油田化学助剂厂于1995年从法国SNF公司引进的50kt/a 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产厂家(分子量为1500万),1998年产量达到5kt。
我国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
最早用于矿物精选,而后在制糖、造纸、钢铁、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
目前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石油开采、水处理、造纸、高吸水树脂、冶金和洗煤等。
其消费结构为: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占9%、造纸占5%、矿山占2%、其它占3%。
PAM最有价值的性能是分子量很高,水溶性强,可以制作出亲水而水不溶性的凝胶,可以引进各种离子基团并调节分子量以得到持定的性能,对许多固体表面和溶解物质有良好的粘附力。
由于这些性能,使得PAM被广泛应用于增稠、絮凝、稳定胶体、减阻、粘结、成膜、阻垢、凝胶及生物医学材料等许多方面。
PAM的最大用途是在水处理、造纸、采油、冶矿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应用最多的是三次采油方面。
在水处理方面,主要利用PAM中酰胺基可与许多物质亲和、吸附、形成氢键的特性。
高分子分子量PAM在被吸附的粒子间形成“桥联”,生成絮团。
达到微粒沉降的目的。
依水质的不同,可应用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型等不同类型的聚合物。
目前我国用于水处理方面的絮凝剂80%是聚丙烯酰胺产品。
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意识的增强。
PAM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将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据国外某公司预测,至21世纪初,我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用于水处理方面的PAM将达到(6-8)万吨/年。
1.5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应用国际上丙烯酰胺聚合物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水处理。
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因而在水处理领域具有极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作:絮凝剂、污泥脱水剂、助滤剂。
在原水处理中与活性炭配合使用,用于水的澄清,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生活水源和工业水源;在污水达标处理中用做污泥脱水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用作配方剂,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絮凝技术是一种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最常用技术。
目前,絮凝技术是国内外普遍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广泛地被用来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循环冷却水等,对于加强全球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研究开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具有新型结构和性能特点的丙烯酰胺衍生物聚合物的研究开发使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对原有聚丙烯酰胺衍生物进行改性和进一步开发新的应用。
我国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用量在逐步增加。
目前国内丙烯酰胺聚合物生产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产品牌号少,产品分子质量低,一些高分子质量产品还不能生产,需要依赖进口,且价格较高。
今后应重视在技术开发上的投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研究开发具有新型结构和性能特点的丙烯酰胺聚合物,使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同时对原有聚丙烯酰胺聚合物进一步改性并开发新的应用。
在石油开采方面,聚丙烯酰胺具有增稠、絮凝和对流体变性的调节作用。
可用作钻井泥浆的增稠剂、稳定剂和沉降絮凝剂。
将聚丙烯酰胺加入钻井泥浆中,可以增加泥浆的稠度,提高悬浮力,使泥浆分散均匀,控制失水,增加稳定性,降低摩阻,提高固井速度;在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用作絮凝剂,可用于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以及各种地下水和工业悬浮液固液分离工程中;在纺织工业中,聚丙烯酰胺作为织物后处理的上浆剂、整理剂,可以生成柔顺、防皱、耐霉菌的保护层。
利用它的吸湿性强的特点,能减少纺细纱时的断线率;在造纸工业中,聚丙烯酰胺用作分散剂,可以改善纸页的均匀度。
用作增强剂,能有效地提高纸张的强度。
用作助留剂、滤水剂、沉降剂,能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存留率,加速脱水速度,还可沉淀污水、减少污染;在电解冶金或铜、锌的电解精炼时,添加聚丙烯酰胺,可改善金属在阴极沉积的质量,并增加电流效率。
在采矿、洗煤中,采用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可促进固体沉降,使水澄清,同时可回收大量有用的固体颗粒,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聚丙烯酰胺作印染助剂时,可使产品附着牢度大,鲜艳度高。
在制糖业,聚丙烯酰胺可加速蔗汁中细粒子下沉,促进过滤和提高滤液清澈度;在养殖业中,聚丙稀酰胺可改善水质,增加水的透光性能,从而改善水的光合作用。
此外,聚丙烯酰胺还可以用作隧道、水坝等工程堵水固沙的化学灌浆和水下、地下建筑物的防腐剂,还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纤维改性剂、粘结剂、光敏树脂交联剂等。
1.6 国内外丙烯酰胺生产现状及消费情况日本生产的丙烯酰胺在各行业中消耗量的比例如下:纸张增强剂48%水处理30%纤维处理剂及其他8%出口14%美国及西欧生产的丙烯酰胺在各行业中消费量的情况如下:美国西欧水处理50% 56%造纸20-25 17%选矿10-15% 22%石油工业10-15% 5%其他5%我国丙烯酰胺在各行业中的消费情况如下:石油工业66.6%煤矿工业 4.4%纺织工业 5.2%造纸工业15%水处理 2.0%冶金32%化工 4.5%制糖 3.2%其他9.45%第二章 工艺流程2.1工艺流程方块图图2-1工艺流程方块图2.2工艺流程说明浓度为30%的丙烯酰胺经粗过滤后进入原料储罐中,由离心泵送入提浓塔中进行提浓,为了在提浓塔中更快的提浓,在送入提浓过程中要进行预热,提浓的热源是热空气,热空气是由风机从外面吸入大气与蒸汽在空气加热器中进行加热而获得的,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提浓塔中从下而上进行加热提浓,提浓是一个间歇过程,一次性提浓不会达到结晶所要的浓度,所以要反复的提浓,当浓度达到35%后送入冷凝器进行冷凝,防止温度过高引起聚合。
经过冷凝后温度降到35度左右,送入粗丙烯酰胺罐,在储罐外面要接冷凝套管通过泵进行循环,防止外界温度过高引起丙烯酰胺自发聚合。
再配制浓度约为35%的盐酸溶液存入盐酸配制槽中和配制浓度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存入碱液配制槽中。
再用泵从粗丙烯酰胺罐中输送原料进入粗过滤器,除去粗原料中大颗粒的杂质,再由粗过滤器送入活性炭过滤罐,吸附一些小颗粒的杂质,再由活性炭过滤罐送入阳离子交换柱,用泵送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进入阳离子交换柱中除去金属离子如Ca2+、Mg2+和Cu2+等,再送入阴离子交换柱,用泵送配制好的碱液加入阴离子交换柱中,除去酸根离子如SO42-和NO3-等。
经过这些过滤后,丙烯酰胺溶液符合结晶的标准,送入精制储罐中。
再由泵从储罐送入结晶釜中进行结晶,在结晶过程中采用-10℃的冷冻盐水通入结晶釜的外面夹套中,控制釜中的温度,同时要慢慢的搅拌。
结晶后的物料送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的晶体由输送机送往干燥段。
离心的溶液送入原料罐重复上面的步骤。
干燥主要除去晶体中的水分,干燥的热源是用蒸汽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用热空气干燥晶体,再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
2.3工艺流程控制说明2.3.1提浓塔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节液体的流量和提浓平衡罐内的液体流量来控制塔内的温度,提浓平衡罐采用连锁的形式,当温度和液位超过设定数值时就自动调整阀门。
2.3.2容器液位的控制间歇操作时,反应器中液位是通过每批加料量来决定的。
进料时打开进料泵,物料达到预定夜位时,关闭进料泵。
2.3.3泵的控制流体输送设备为离心泵时,管路中流体流量通常有两中调节方式,直接流量调节和旁观流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