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脚手架理论”的探索

摘要:脚手架能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脚手架理论”为我们大力宣传和努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尝试着用一种整合的眼光,来对“脚手架理论”进行一次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脚手架,最近发展区,教学理念,理论分析

引言

一座高楼没有梯子,平常人是不可能上去的,因为没有飞翔的翅膀;没有脚手架,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教学过程的引导“脚手架”也是如此——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成长的参与者,他们探索周围环境,学习与人交流,形成对周围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支持性环境,作为人师的父母和教师,则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它们正如一级级阶梯,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

我们知道,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的活动是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旁观者,也不是教师滔滔不绝演讲下顺从、痴迷的受众,而应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建构者。旁观者永远只能是感受信息。而从不会主动得到信息。所以,教师的职责不再简单的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课程理念的广泛传播,学生已经重新被定义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更是被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一切都使得教学方法的转变日益成为广大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遭遇的一个难点。

……

“脚手架理论”显然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答案和理论支持。

一、脚手架的含义

脚手架( scaffolding)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由父母、教师、同伴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即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学习的责任将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最后让学生完全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并通过学习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理解、领悟、探索到的知识。一旦学生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这些由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给学生,用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各种辅助物,就被称为脚手架。

而所谓的“脚手架”可能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也可能是一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脚手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从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和临近发展区中发展而来,是指教师等人在支持学习者发展中,提供支持结构以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或水平的角色。脚手架促进了学习者在以前知识之上的能力,并将新的信息内化。

而至于作为一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其定义职能则显而易见,在此不必赘言。

我们上面所谈的只是关于“脚手架理论含义”的一个宏观的笼统的概念。作为一种在欧美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理论,“脚手架理论”的概念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下面不妨就让我们来看看欧美各教育强国是如何定义“脚手架理论”的。

“脚手架”的一个“标准解”

欧盟的教育界曾作了如下定义:“'脚手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按照这个定义,“脚手架式”教学大致可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搭建“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究;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脚手架”的另一个“标准解”

美国的“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发布过一个文件,说要为进行复杂学习而提供“脚手架”,以作为“有效教学”的策略。现把它们录译如下,共9条:

1、程序便利措施(procedural facilitators):提供一个脚手架,以帮助学生学习内隐的(implicit)技能。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了一篇文章后,使用“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何”来提问。

2、建立使用便利措施的范型(modeling use of facilitators):承上例,教师自己提问给学生看。

3、出声思维(thinking out loud):建立教师的专家性思维过程,向学生显示他们在使用程序便利措施来解决问题时可以做的修改和选择处。

4 、预料难点(anticipating difficult area):教师在展示范型和做演示时,可以假想学生会犯的错误,然后对之展开讨论。

5、提供提示和卡片(providing prompt or cards):把程序便利措施写在卡片上,供学生随时参考。随着学生练习下去,卡片渐渐变得不重要。

6、调节难度(regulating the difficulty):涉及内隐技能的作业要先呈现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为解题的每一步提供练习,逐渐增加作业的难度。

7 、提供半成品(providing half-done examples):给学生一个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要他们得出结论,这是教学生如何最终独立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8、互惠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学生和教师轮换角色,而在学生扮演教师主持讨论时,教师给予支持。

9、提供核查表(providing checklists):把自我检查程序教给学生,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反应质量。

二、脚手架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脚手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脚手架理论的基础。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个体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指学生在其发展的现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却能借助成年人和同伴的指导与合作或其它具有相关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Vygotsky ,1978) 。而我个人认为,即便学生具有相似的天赋,甚至很可能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识,也可能生活在相似的刺激条件下,但由于所提供的脚手架过程(质和量) 的差异,他们会以不同的速度掌握学习材料,结果导致不同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认知发展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