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无答案)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无答案)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C.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D.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2 .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3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化学反应速率只有正值,没有负值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4 . 如图是相同条件下做H 2O 2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O 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a为使用催化剂,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象是A.B.C.D.(★★) 5 . 判断A(g)+B(g) C(g)+D(g)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6 . 反应CO+H 2O (g) CO 2+H 2在800℃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00℃C.添加催化剂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7 . 如图是可逆反应X 2+3Y 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0~t1,c(Z)在减小C.t2~t3,反应不再进行D.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8 .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了催化剂A.①②⑤B.④⑥C.②⑤D.③④⑤(★★) 9 .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无答案)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无答案)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1 . 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B.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C.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D.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2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B.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C.CO(g)+1/2O2(g)=CO2(g) ΔH=-283. 0 kJ/molD.C(s)+1/2O2(g)=CO(g) ΔH=-110.5 kJ/mol(★) 3 . 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发生变化,其电流I随加人稀氨水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图是A.B.C.D.(★★) 4 . 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在5 min时已经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 -1·min -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A.1B.2C.3D.4(★) 5 .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O 2和2 mol NO,发生如下反应:O 2(g)+2NO(g) 2NO 2(g),表明此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的是( )A.容器内O2、NO、NO2的浓度之比为1∶2∶2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O2,同时生成2 mol NO2(★★) 6 . 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 7 . 如图是用0.1000mol·L -1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就需开发新能源C.加快采煤、采油来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2.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 Al0.1 mol18.4 mol/L H2SO410 mL60 ℃B Mg0.1 mol 3 mol/L HCl10 mL30 ℃C Fe0.1 mol 3 mol/L H2SO410 mL60 ℃D Mg0.1 mol 3 mol/L H2SO410 mL60 ℃3.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12温度(K)K1K2973 1.47 2.381 173 2.15 1.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减少FeO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反应②是放热反应C.反应②在973 K时增大压强,K2增大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 (g)SO2(g) ΔH=-269.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应热)5.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③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④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ΔE,⑤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ΔE 减小,⑥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⑧E2是反应C(g)+D(g) A(g)+B(g) 的活化能,以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⑤⑥⑦⑧ B.②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④6.在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 + B(g) xC(g),有图1(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

吉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吉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吉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己知:Mn(s)+O2(g)═MnO2(s)△HlS(s)+O2(g)═SO2(g)△H2Mn(s)+S(s)+2O2(g)═MnSO4(s)△H3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H2>0B . △H3>△H1C . Mn+SO2═MnO2+S△H=△H2﹣△H1D . MnO2(s)+SO2(g)═MnSO4(s)△H═△H﹣3△H2﹣△H12. (2分)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大小B . 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3. (2分) (2017高二上·延安期末) 下列过程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 Na2O2溶于水B . Ba(OH)2•8H2O与NH4Cl(s)混合并搅拌C .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 . 铝热反应4. (2分) (2016高一下·伊春期中)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 .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 .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 .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5. (2分) (2016高二上·广州期中)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1mol H2O(g)转为1mol H2O(l)时放热44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A . 165 kJ/molB . 286 kJ/molC . 242kJ/molD . 264kJ/mol6. (2分)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A .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H=﹣95.6 kJ•mol﹣1B . 稀盐酸与0.1 mol•L﹣1 K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C . 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D . 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1 ,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 kJ•mol﹣17. (2分)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B.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C.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D.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答案】D【解析】【详解】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加,使原来不是活化分子的成为活化分子,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所以答案选D。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B. 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C. CO(g)+1/2O2(g)=CO2(g) ΔH=-283. 0 kJ/molD. C(s)+1/2O2(g)=CO(g) ΔH=-110.5 kJ/mol【答案】C【解析】【分析】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释放的热量为燃烧热。

【详解】A. 1mol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A项错误;B. 1mol C8H18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B项错误;C. 1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C项正确;D. 1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D项错误;答案选C。

3.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发生变化,其电流I随加人稀氨水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图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醋酸是弱电解质,加入氨水后生成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当氨水与醋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加氨水,相当于对醋酸铵稀释,所以导电能力减弱,因此答案选B。

2025届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 .CH 4+CO 2→CH 3COOH 过程中,CH 4分子中所有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2、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的事实能.说明侧链或取代基对苯环产生影响的是A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甲苯与氢气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而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溴苯 3、0.5 mol Na 2CO 3中所含的Na +数约为( ) 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4、在300m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i s 4CO g Ni CO g +,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生成()()4Ni CO g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时,反应()()()()4Ni CO g Ni s 4CO g +的平衡常数为5210⨯-C .在80℃时,测得某时刻,()4Ni CO 、CO 浓度均为10.5mol L -,则此时v >v 正逆D .在80℃达到平衡时,测得()n CO 0.3mol =,则()4Ni CO 的平衡浓度为12mol L - 5、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正确操作是( )A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 .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6、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Na-23 Cl-35.5 Br-8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2.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

如IA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第1列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④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⑤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4.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

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1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必须消耗2molNa2CO35.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6.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B.固体NaOHC.无水乙醇D.固体NH4NO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 〉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无关。

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 〉0.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 2CO2(g)+4H2O(l); ΔH=+890kJ·mol-1B. 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1C. 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1D. 1/2CH4(g)+ O2(g)== 1/2CO2(g)+ H2O(l); Δ=–890kJ·mol-1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6.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7.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8.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ΔH<0,为增加甲醇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高温、高压B.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催化剂9.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C.反应物转化率一定提高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10、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向,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1、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C.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D.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2.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化学反应速率只有正值,没有负值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4. 如图是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a为使用催化剂,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象是A.B.C.D.5. 判断A(g)+B(g) C(g)+D(g)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6. 反应CO+H2O (g) CO2+H2在800℃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00℃C.添加催化剂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7. 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0~t1,c(Z)在减小C.t2~t3,反应不再进行D.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8.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任一生成物总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催化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⑤D.④⑥9.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10.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增大压强11. 放热反应CO(g)+H2O(g)?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 1(H2O)=1.0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1B.K2<K1C.c2(CO)>c2(H2O) D.c1(CO)>c2(CO)12. 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①p1>p2②p1<p2③m+n>p+q ④m+n=p+q ⑤m+n<p+qA.②③B.①③C.②⑤D.①④13. 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D.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14. 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体系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5. 某温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c(A)·c2(B)/[c2(E)·c(F)],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A)、c(B),K增大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C.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16. 有一化学平衡: mA(g)+nB(g)pC(g)+qD(g),如图表示A 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17. 1000 K时,反应C(s)+2H2 (g)CH4(g)的K =8.28×107,当H2、CH4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7 mol·L-1、0.2 mol·L-1时,上述反应A.正向移动B.逆向移动C.达到平衡D.不一定18.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开始时充入2 mol 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A和1 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19. 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

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2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Z的体积分数增大C.a+b<c+d D.X的转化率下降二、原理综合题21.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Y的转化率为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C.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22.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H2O(g)H2(g)+CO(g) ΔH=+131.3 kJ·mol-1,ΔS=+133.7 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400 ℃时,N2(g)+3H2(g)2NH3(g)的K=0.5。

①在400 ℃时,2NH3(g)N2(g)+3H2(g)的K′=________(填数值)。

②400 ℃时,在0.5 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 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1 mol、2 mol,则此时反应v正(N2)_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v逆(N2)。

③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反应的ΔH。

23. 在1.0 L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4.0 mol A(g)和4.0 mol B(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A(g)+B(g)C(g) ΔH,测得不同时刻该容器内物质的物质的量时间/min 0 10 20 30 40n(A)/mol 4.0 2.5 1.5 n2n3n(C)/mol 0 1.5 n13 3(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ΔH__________(填“>”“<”或“=”)0,反应从起始到20 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2)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总压强是反应起始时总压强的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vA (正)+vB(正)=vC(逆)B.A的质量不再改变C.B的转化率不再改变D.密度不再改变(4)若反应C(g)A(g)+B(g) ΔH>0,进行时需加入稀释剂X气体(不参与反应),则C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的温度、压强、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T1________(填“>”“<”或“=”)T2。

②由图2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X的物质的量,C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24. 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

已知K300 ℃<K350 ℃,则ΔH______0(填“>”或“<”)。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