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长计算方法

纸长计算方法

有关依据卷径推算纸长计算方法

依据纸卷直径推算纸长的计算方法,按以下公式推算出:

其中:L ——卷纸长度

π——圆周率3.14159

D —— 纸卷外直径

d —— 卷芯直径

h —— 单张纸张厚度

注意:D 、 d 、h 的单位需一致,如均以毫米为单位,则计算出L 值也是

毫米,h 的值较小,可用卡尺测量50或100张厚度再平均以减少 误差。

求出长度则可与单位长度重量相乘计算出整卷纸重量。

L= π (D-d) ( D+d +1) 2 2h

印刷工价计算公式

印刷工价计算公式: 必须先知道的条件:开本、成品尺寸、纸张规格、总页码数、内文 用纸克重、封面用纸克重 以下为计算公式: 内文:纸张:印张×册数×单张纸面积(平方米)×纸张克重÷ 1000÷1000 =纸张吨数×1.1(消耗系数) =实际用纸吨数×纸张吨价 =内文用纸总价格 PS版:印张×色数×50元/克=PS版总价格 印刷:印张×册数÷1000×色数×每色令价格=内文印刷总费用 封面:纸张:总册数÷单张纸印刷个数×单张纸面积(平方米)×纸张克重÷1000÷1000 = 纸张吨数×1.1(消耗系数) =实际用纸吨数×纸张吨价 =封面纸张总价格 PS版:正反总色数×70元/块=PS版总价格 印刷:总册数÷单张纸印刷个数÷1000 =封面纸张令数(不足3令按3令计) 封面纸张令数×正反总色数×每色令价格=封面印刷费用 腹膜:总册数÷单张纸印刷个数

=封面纸张总数×腹膜单价 =腹膜费 局部UV:封面纸张总数×局部UV单价=局部UV费 烫金:册数×烫金单价=烫金费 压凹凸:册数×压凹凸单价=压凹凸费 模切:四色印刷×模切单价+模切板费=模切费 装订:印张数(单本书)×册数×每印张装订单价=装订总费用 合计:各种费用合计后÷册数=单本书价格 单本书价格÷印张=单印张价格 注:(1)印张=单本书总页码÷开本 (2)单张纸面积=印刷所用纸张(长×宽)如:0.787×0.546 工厂常用纸规格为:880×630 787×550 787×546 (3)色数是印刷正反面共用几色(公司所印书大部分为正反四色)(4)册数是单本书共印多少册 (5)印刷工价:单色为7---9元/色令 双色为9---12元/色令 四色为18---25元/色令 (6)腹膜工价:对开为:0.3元/张 四开为:0.15---0.2元/张 (7)局部UV工价:对开为:0.3元/张 四开为:0.2元/张 (8)单张纸印刷个数计算方法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

附表一 题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 单位:扶沟县柴岗乡柴岗小学 作者: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下,估算、统计、抽样、数据分析、线性规划、图论、运筹以及空间与图形等知识就是人人必需的数学。而这些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就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此可见,计算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计算教学不容忽视。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 扶沟县柴岗乡柴岗小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下,估算、统计、抽样、数据分析、线性规划、图论、运筹以及空间与图形等知识就是人人必需的数学。而这些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就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此可见,计算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小学生的数学计算中,算错的情况就是屡见不鲜的,而且

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的增加,计算的错误仍然随处可见,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如下: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教学才能收到效果。 1、加强练习与基本技能训练。利用练习的内容要注意有针对性,有层次,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时才不会觉得枯燥,才会觉得有兴趣。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围绕重点与难点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尽量让学生能够练习有所收获。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计算顺序正确但计算结果却错误的情况。在练习中,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加强训练。 2、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多种形式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培养其计算兴趣的最有效方法。

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后,能用公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通过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大家的运用能力. 重点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解决问题. 难点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一)复习、引出问题回顾旧知,提出相关新问题 (二)分析、探究、得出公式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 (三)公式应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四)应用、练习利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 (五)小结归纳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一】复习,引出问题 1.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圆周长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 2.1°圆心角所对弧长是多少?2°呢?……n°呢?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回顾旧知识,提出新问题 【活动二】观察,得出弧长公式: 在半径为R的图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并直接应用公式进行有关的练习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推导出弧长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理解弧长与圆心角、半径之间的关系,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活动三】提问:1、什么是扇形?2、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类比【活动一】【活动二】,由扇形面积与圆的面积的关系,得出扇形面积公式为:

印刷用纸量计算公式

印刷用纸量计算公式: 1 .印张与令重 1 )印张: 印张数=总面数÷开数 推导公式: 总面数=印张数×开数 总页数=(印张数×开数)÷2 提示:面数=页数×2; 1 张全张纸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1 个印张。 实例:开本850×1168 毫米1 / 32 的图书,1 页主书名页,1 页主书名页的加页,前言2 页,目录7 页,正文434 面,后记1 面(背白),如果书名页和正文采用同一种纸张印刷,计算该图书的印张数? 答:印张数=( 2 + 2 + 4 + 14 + 434 + 2 )÷32 = 14.3125 2 )令重: 令重=单张纸面积[纸张的长度×宽度(将毫米换算成米)] ×定量(纸张重量)×500 ÷1000 提示:令重单位为kg; 500 张全张纸为1 令,1 令合1000 个印张。 2 .用纸吨数: 用纸吨数=令重×用纸令数÷1000 3 .纸张费用: 纸张费用=用纸吨数×纸张每吨单价 实例:印刷一本图书,需要787 × 1 092 毫米60 克/米2 胶印书刊纸70 令,需要850×1 168 毫米的150克/米2 的铜版纸1.2 令,需要850×1 168 毫米120 克/米2 铜版纸10 令,如果60 克/米2 胶印书刊纸每叱为6 000 元,120 克/米2 铜版纸每叱为7 000 元,150 克/米2 铜版纸每吨为7 500元,则这本图书的纸张费用为多少? 答:60 克/米2 胶印书刊纸的令重=0.787×1.092×60×500÷1 000=25.78 (千克) 需要60 克/米2 胶印书刊纸的吨数=70×25.78÷1 000 = 1.8046 吨 120 克/米2 铜版纸的令重=0.850×1.168×120×500÷1 000 = 59.568 (千克) 需要120 克/米2铜版纸的吨数=10×59.568÷1 000=0.595 68 吨 150克/米2 铜版纸的令重=0.850×1.168×150×500÷1 000=74.46 (千克) 需要150 克/米2 铜版纸的吨数=1.2×74.46÷1 000=0.089 352 吨 总的纸张费用=1.8046×6 000 + 0.595 68×7 000 + 0.089 352×7 500 = 15 667.5 3.书刊用纸量: l )正文(即书心)用纸总量: 书心用纸令数=单册面数×印数÷开数÷1000 ×(1 +加放数) 提示:图书中的正文、目录等应是另页起排的,紧挨其前的部件如果页面数为单数,就应该加上1 个空白面;图书的最后页码为单数,也应加1 个空白面。 实例:850×1168 毫米1/32 的图书,1页主书名页,1页主书名页的加页,2页前言,2页目录,正文434 面,后记1 面(背白),印数为10 000 本,主书名页和书心采用60 克/米2 胶印书刊纸一种纸张印刷,加放率为3 %。问:该图书书心(正文和书名页)用纸总量是多少? ( 1 )印张数=( 2 + 2 + 4 + 4 + 434 + 2 )÷32 = 14 ( 2 )用纸总量=( 14×10000÷1000 )×( 1 + 0.03 )= 144.2

【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计算准确是数学得到高分的前提。无论是口算、笔算、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计算。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们太粗心,老是计算出错。的确,每次考试、练习计算出错的比例都比较大,如何提高正确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上来看,似乎大多都是由“粗心”造成的,其实“粗心”,一是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数学,一定要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因此,如何提高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想(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三算(认真动笔计算)。绝对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算。 二、要养成良好书写,认真演算的习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的书写习惯能直接影响到计算的情况。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看错的屡见不鲜;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地书写才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认真计算每一个题目。10个阿拉伯数字和+、-、×、÷是数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

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家长和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把×写成+、少写—号之类的错误。家长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谆谆告诫这些犯这类错误的学生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学生的这类书写方面的错误通过训练则可以迅速得到改正。训练方法是让学生抄写算式(不计算),要求书写端正,数字正确,符号正确。先保证准确,然后再提高速度。每天5-10分钟,贵在长抓不懈。通过训练可以成倍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培养及时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草稿同样要书写整洁、有序,能口算的尽量口算。测验时,可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 四、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计算题中,只要有一个步骤出错,结果就错了,但反过来看,出错的题目中可能只有一个步骤错了,只要能把这一个步骤写正确,整道题就对了。这时候如果只是盲目的做大量的练习,效果并不好。比如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相当多的同学在最后一步即异号两数相加出错,这时候反复做混合运算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够好,不如先熟悉法则,再做几组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练习。那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弱项呢?每个学生都应备有错题本,把平时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集中抄写到本子上,要求左边抄错题,右边写正确答案,并且把错误的步骤用红笔划出来,写出错误原因。

纸张单价公式

纸张的开数明细表 开数: 全开889×1194mm(大度)全开787×1092mm(正度) 对开590×880对开780×540 四开590×440四开390×540 八开420×290八开390×270 十六开210×285十六开185×260 三十二开210×140三十二开185×130 纸报价公式一: (1).重量(长×宽÷2)=定律:大度0.531重量正度0.43重量 (2).计算方法:重量(定律)×克数×吨价÷500张÷开数×印数+10%损耗=总货纸款 例1:有一客户印5000张大16开,157双铜,吨价7300元、求总纸款是多少? 解:0.531×7.3×157÷500÷16×5000+10%=总

纸款是:418.40元 纸报价公式二: (1).大度纸长 1.194 m×宽0.889 m×克数×吨价=1张纸价÷开数×印数+ 10%损耗=总货纸款 例2:有一客户印15000张大16开,157双铜,吨价7300元、求总纸款是多少? 解: 1.194 m×0.889m ×7.3×0.157÷16×15000+10%=总纸款是:1254.56元1令纸价计算方法和1张全开纸价计算方法: 解:大度纸长1.194 m×宽0.889 m×克数×吨价=1张纸价×500张= 1令纸价 1令纸= 500张(纸的单位是以令为单位) 纸报价公式三:(按成品规格计算) (1).成品规格长0.210m×宽0.285m×克数×吨价=1张成品纸价×印

数+ 10%损耗+ 15%利用率=总货纸款 例3:有一客户印10000张大16开(0.210m×0.285m),157双铜,吨价7300元、求总纸款是多少? 解:0.210 m×0.285m ×7.3×0.157×10000+23%=总纸款是:708.94元 纸报价公式四:(大度纸.正度纸计算) 克数×(长/1000)×(宽/1000)÷1000000×吨价÷开数×印数×1.1%损耗=总货款 例:5000张157双铜.大度16开.求纸款?吨价7500 解:157×0.889×1.194÷1000000×7500÷16×5000×1.1=430 纸报价公式五: 单张纸的成本核算=系数 ×(所用纸张克重/100)×

如何提高加减法计算的正确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看了如何提高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的正确率,我想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然后再针对错误原因对症下药。 1.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进行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 2.分析错误的原因,针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强化训练 孩子计算发生错误,不要简单地归结为粗心,要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基础知识不够熟练,如口诀不熟练,那么先要求孩子把口诀背熟了,如果是在计算乘法时孩子总是把末尾的0忘了拖下来,那么要告诉他为什么0一定要拖下来,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 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审题习惯。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 (2)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3)验算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 4.错误积累整理 可以将孩子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让孩子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弧长计算》练习题

《弧长计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圆心角为120°,弧长为12π的扇形半径为() A.6 B.9 C.18 D.36 2.圆的面积为π,则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A.B.C.D. 3.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它所对的弧长为2πcm,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A.6cm B.12cm C.2cm D.cm 4.一个扇形的半径为8cm,弧长为cm,则扇形的圆心角为()A.60°B.120°C.150°D.180° 5.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1,劣弧AB的长是() A. B.C.D. 6.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弧长为2π厘米,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A.6厘米B.12厘米C.厘米D.厘米 7.已知扇形的弧长是2πcm,半径为12cm,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A.60°B.45°C.30°D.20° 二.填空题 8.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的弧长是cm. 9.在半径为18的圆中,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10.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弧长等于,则该扇形的半径是.1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弧长是4πcm,则扇形的半径是cm. 12.如图,在△ABC中,∠C=90°,∠A=30°,BC=1,将△ABC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C落到AB的延长线上,那么点A所经过的线路长为. 13.如图,当半径为30cm的转动轮转过12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cm. 14.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在L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三角形A″B″C″的位置,设BC=1,AC=,其中∠A=30°则定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长是.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镇中心小学张坤 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上来看,似乎大多都是由“粗心”造成的,其实“粗心”,一是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数学,一定要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因此,如何提高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想(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三算(认真动笔计算)。绝对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算。 二、要养成良好书写,认真演算的习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的书写习惯能直接影响到计算的情况。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看错的屡见不鲜;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地书写才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认真计算每一个题目。10个阿拉伯数字和+、-、×、÷是数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家长和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把×写成+、少写—号之类的错误。家长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谆谆告诫这些犯这类错误的学生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学生的这类书写方面的错误通过训练则可以迅速得到改正。训练方法是让学生抄写算式(不计算),要求书写端正,数字正确,符

弧长的计算公式(终审稿)

弧长的计算公式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n 倍,即 180 R n l π= ⑶引导学生用“方程的观点”去认识弧长计算公式,弧长计算公式 180 R n l π= ,揭示了R n l ,,这3个量之间的一种相等关系。在R n l ,,这3个量中,如果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由弧长计算公式,求出另一个量。 强调:公式中的n 不带单位,n 表示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倍数 师 生 互 动 过 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三、例题讲解 例1 弯制铝合金框架时,先要按中心线计算框架的展直长度再下料,计算如图所示框架的展直长度(精确到1mm ) 四、练习 1、已知圆弧的半径为30cm ,它所对 ?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的圆心角为70o,求这条圆弧的长度(精确到) 2、已知圆的半径为9cm,求20o的圆 心角所对的弧的长度(精确到) 3、已知一条弧的长度为πR/4,半径为R,求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弧长为20πcm,求扇形的半径. 学生讨论,找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师生互动过程练习2:如图,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 半径为10cm, 求这个扇形的周长. 补充: 如图,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 轮的半径为10cm. 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 A被传送多少厘米 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 A被传送多少厘米 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 A被传送多少厘米 五、小结 布置作业 ?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 的正确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只有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关键词:计算正确率算理方法习惯 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计算不只是单纯的算,它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的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1] 很多老师认为,计算就是一个简单的技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大量反复练习学生就能够掌握的非常熟练,正确率当然就能够提高了,可是最后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老师非常困惑。其实练只是一个“量”的积累,同时我们更需要“质”的保证。学生要想掌握计算方法,首先要理解算理。算法不等同于算理,一个孩子把计算法则倒背如流,不代表他掌握了算理。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连基本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会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计算比较抽象,有些算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该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明白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也在我的教学中不断尝试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归纳、

分析和整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探索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2]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先出示21×3这个算式后,并没有急于讲解算法,让学生模仿计算了事。而是让学生借助以前的旧知来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训练和展示思维的平台。学生出现了三种方法:口算、列表计算、竖式计算,其中有一个同学将估算和运算相结合,很有创造性,我及时给予了鼓励。也正是因为这个创造性的方法,使学生加强了对比,对算理与计算方法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和感悟。虽然多种方法的交流和展示几乎用掉了整堂课的时间,但这个时间用的非常值。同时在教学中,运用数型结合,借助图形直观的将算理展现出来。在算式与直观图形的比较中,深刻地理解了算理。我先将口算方法和竖式进行对照。然后提问计算结果的“60”、“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中你能够找到它吗再和图形对照,建立竖式和直观图之间的联系,巧妙将算式和实物相结合,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_、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

弧长的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三. 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弧长的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2、圆锥的侧面积展开图及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的计算。 难点: 1、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的计算。 [知识要点] 知识点1、弧长公式 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R,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于是可得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的计算公式:,说明:(1)在弧长公式中,n表示1°的圆心角的倍数,n和180都不带单位“度”, 例如,圆的半径R=10,计算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时,不要错写成。 (2)在弧长公式中,已知l,n,R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知识点2、扇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显然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一部分,因为圆心角是360°的扇形面积等于圆面积,所以圆心角 为1°的扇形面积是,由此得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又因为扇形的弧长,扇形面积,所以又得到扇形面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知识点3、弓形的面积 (1)弓形的定义:由弦及其所对的弧(包括劣弧、优弧、半圆)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2)弓形的周长=弦长+弧长

(3)弓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每个圆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一个弓形的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把扇形OAmB的面积和△AOB的面积计算出来,就可以得到弓形AmB的面积。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劣弧时,如图1所示,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优弧时,如图2所示,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半圆时,如图3所示, 例: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2,∠ABC=4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结果用表示) 分析:由图可知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C=∠AOC,所以∠AOC=2∠ABC=90°,所以△OA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 , 所以 圆周长弧长圆面积扇形面积 公 式 (2)扇形与弓形的联系与区别 图 示 面 积 知识点4、圆锥的侧面积

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

课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使学生了解计算公式的同时,体验公式的变式,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软件. 教法学法: 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和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大家是怎么来上学的? 生:自行车/电动车/步行/坐十路车. 师:看来咱们班多数同学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从车轮开始的. 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师:大家看这辆自行车,它的车轮的半径是30cm,车轮转动一周,车子将会前进多少?

生:60πcm . 师:这实际上就是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的,那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生:若圆的半径是r ,则面积是2S r π=,圆的圆心角是360°.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一整个圆已经是相当的了解了,我们今天要来把圆剖析一下,来研究一下“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肯定学生的合理答案.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1 探索弧长公式 师:我们知道车轮转动一周是360°,那如果车轮转动180°,车子将会前进多少厘米? 生:30πcm .因为车轮转动180°,是转动了半圈,所以车子前进的距离是圆周长的一半. 师:那如果车轮转动了90°,车子将会前进多少厘米? 生:15πcm .因为车轮转动90°,是转动了四分之一圈,所以车子前进的距离是圆周长的一半. 师:那如果车轮转动1°呢?转动n °呢? 小组研讨交流、计算. 师参与、辅助、组织学生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因为圆的周长所对的圆心角是360°,所以车轮转动1°,车子将前进圆周长的 1 360 ;车轮转动n °,车子前进的距离是车轮转动1°时的n 倍,也就是圆周长的360n .所以,当车轮转动1°时,车子前进 11 2306360180 r πππ?=?=cm; 当车轮转动n °时,车子前进2303601806 n n n r πππ?=?=cm.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以上探究总结一下在半径为R 的圆中,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 生: 180 n l r π= . 师:是的,这里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n 表示的是1°的圆心角的倍数,所以不写单位;如图所示?AB 的弧长记作: ?180 l n AB r π=.请同学们记住这个公式. 学生识记公式. 设计意图:关于弧长的计算,我从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了5个小问题,从具体到抽象,让小组的同学讨论分

如何提高计算题的准确率

如何提高计算题的准确率 一、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一看、二划、二想、三计算”的认真审题的习惯。 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那能不出错吗?在计算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习惯。 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训练自己做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 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要专门的草稿纸,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 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自己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自己进行仔

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 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自己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 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 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二、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 “改错”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自己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通用版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谓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所以小学阶段每位数学老师都很重视计算教学,几乎是天天都让学生练习口算、计算,尽管这样,小学生的计算仍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为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我苦思冥想深入剖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大幅度提高,现说出来供家参考。 一、小学生计算出错误的原因 (一)心理方面的原因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明明是会做的计算题,就是因为‘粗心’给算错了。”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注意、思维、记忆等原因造成的。 1、思想上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不屑一顾、十分轻视它,在学生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时不认真,又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横式上写的是加法,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却写成了减法,与此类似由于感知的粗略而导致错误的比比皆是。 2、思维定势的干扰。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4518÷9,由于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一运算顺序,又如,在计算489-156234时,因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初学的是加法,好多学生认为加法和减法在一起应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从而导致计算顺序出错。 3、短时记忆比较弱。人们记忆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提取。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短时记忆比较薄弱,因此他们常

弧长的计算公式

高庙王中学双案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九时间 11.27 总序 号 51 课题 弧长的计算公式 主备人甄守鲁 授课人甄守鲁 教学目标 和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弧长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弧长计算公式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目标2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某圆拱桥的半径是30m,桥拱AB 所对的圆心 角∠AOB=90°,你会求桥拱AB的长度吗?(精确到 0.1m) 出示课本中小亮的做法,让学生判断正误 二、探索活动 1、探索弧长计算公式 ⑴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 分析: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 360 1 ,即 180 360 2R Rπ π = ⑵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 分析: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的圆心 角所对的弧长的n倍,即 180 R n l π = ⑶引导学生用“方程的观点”去认识弧长计算 公式,弧长计算公式 180 R n l π =,揭示了R n l, ,这3 个量之间的一种相等关系。在R n l, ,这3个量中, 如果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由弧长计算公式, 求出另一个量。 出示问题,让学 生自主探索 强调:公式中的 n不带单位,n 表示1°的圆心 角所对的弧长的 倍数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三、例题讲解 例1 弯制铝合金框架时,先要按中心线计算框 架的展直长度再下料,计算如图所示框架的展直长 度(精确到1mm) 四、练习 1、已知圆弧的半径为30cm,它所对的圆心角 为70o,求这条圆弧的长度(精确到0.1cm) 2、已知圆的半径为9cm,求20o的圆心角所对 的弧的长度(精确到0.1cm) 3、已知一条弧的长度为πR/4,半径为R,求 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弧长为20π cm,求扇形的半径. 学生小组交流讨 论,然后找一名 学生到黑板上板 演 学生讨论,找学 生到黑板板演

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同学家长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 一、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1.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3. 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二、提高改变意识。 1. 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课的语言精炼、力争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晰,在学生头脑构建起正确清晰的知识结构。平时教学抓实,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也可以小组合作一起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把问题抖落了出来:"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三、分析原因。 1. 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有引导、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功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可以说是学习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大部分学生一做完就交);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多练少的关系。 四、制订措施。 1.对教师:第一,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第三,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例如:现在圆柱体的体积教学我们丝毫未放松计算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大多数能够利用简算,25找4凑整简化运算步骤,提高计算正确率。 2.对学生:第一,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第二,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数据清楚,草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第三,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因此,按教学进度教学之余,每日课上3分钟口算。学校每月要安排口算比赛。 五、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口算训练是:1、基础性训练分数加减乘除口算2、针对性训练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扬州文峰小学吴春燕 摘要: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计算教学常常通过大量机械的题海训练,忽视算理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逐渐降低。本文试图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策略 一、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成因分析 (一)计算内容缺乏生动性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和图形与几何等知识相比,计算总会让人联想起枯燥的数字、繁琐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厌烦。而且传统的计算教学过多的追求“熟能生巧”,试图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学习也变成了一个单调枯燥的练习过程。 (二)学习习惯不良 1.书写马虎 有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过于潦草,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书写不规范或者漏写。比如笔者所教的班里,就有个别学生把0写的不规范,写的像6,还有的学生7的书写潦草,有时和1混淆不清,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2.审题不清 认真审题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的正确率。有的学生喜欢拿到题就埋头计算,审题不认真、不仔细,在计算时常常把数字或者运算符号看错。比如,在计算21÷3=时,把÷号看成了-,错误的填上答案18;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会把横式的数字看错,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教学方法欠妥 1.过于重视笔算,忽视口算和估算 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笔算很重视,却对口算和估算比较忽视,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

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

知识点1、弧长公式 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R,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于是可得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的计算公式:,说明:(1)在弧长公式中,n表示1°的圆心角的倍数,n和180都不带单位“度”, 例如,圆的半径R=10,计算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时,不要错写成。 (2)在弧长公式中,已知l,n,R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知识点2、扇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显然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一部分,因为圆心角是360°的扇形面积等于圆面积,所以圆心角 为1°的扇形面积是,由此得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又因为扇形的弧长,扇形面积,所以又得到扇形面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知识点3、弓形的面积 (1)弓形的定义:由弦及其所对的弧(包括劣弧、优弧、半圆)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2)弓形的周长=弦长+弧长 (3)弓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每个圆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一个弓形的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把扇形OAmB的面积和△AOB的面积计算出来,就可以得到弓形AmB的面积。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劣弧时,如图1所示,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优弧时,如图2所示, 当弓形所含的弧是半圆时,如图3所示, 例: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2,∠ABC=4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结果用表示)

分析:由图可知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C=∠AOC,所以∠AOC=2∠ABC=90°,所以△OA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 , 所以 注意:(1)圆周长、弧长、圆面积、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周长弧长圆面积扇形面积 公 式 (2)扇形与弓形的联系与区别 图 示 面 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