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膝骨关节炎疼痛原因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膝骨关节炎疼痛原因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膝骨关节炎疼痛原因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磨损、退化,骨性增生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损伤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不断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其中,疼痛是患者最为关注的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医学中,膝骨关节炎可以被归类为“痹证”、“风湿证”、“扭挫伤证”等多种证候。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虽然有其独特的疗效,但因其病因病机类别复杂而且疗效不稳定,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生原因,以及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1.调查病史、症状、身体状况等相关资料,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及疼痛症状表现。

2.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对膝关节的外观、触诊、活动度、感觉等进行评估。

3.应用量表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4.结合以上资料,分析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病机制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5.提出中医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

三、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体格检查法、量表评估法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身体状况、疼痛程度等信息。

2.膝关节的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分析。

3.从中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出发,综合运用辨证论治和方药应用等方法,制定合理的中医诊疗方案。

4.将中医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四、研究预期结果与目标通过本研究,期望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深入了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机制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为临床中医诊疗提供依据。

2.总结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和成效,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为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思路。

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临床进展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32期疼痛机制随着世界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膝骨关节炎成为困扰人类的高发性疾病,膝骨关节炎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

膝骨关节炎患者初期症状较轻,若不接受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

疼痛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可以间歇性或持续性出现,伴或不伴神经病性成分,伴或不伴中枢致敏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很复杂,通常认为骨关节炎是周围介导的疼痛状态,但有些患者也表现出中枢性疼痛特征。

因此,骨关节炎也可以被认为是“混合的”疼痛状态,因此需要增加定制的治疗方法[2]。

外周和中枢机制均可导致骨关节炎的疼痛。

临床证据表明,强烈的外周关节伤害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和中枢系统敏化,其中关节中存在的介体,包括神经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这些都可引起中枢系统敏化;此外,在骨关节的形成过程中,关节神经支配和神经损伤发生了结构改变,这几种相互关联的病理过程,都会导致骨关节炎的疼痛。

而骨关节炎疼痛的感知受环境、心理或体质因素的影响,但是,骨关节炎疼痛的强度与关节退化无关。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在骨关节炎的指南中指出,膝骨关节炎在55~64岁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了40%,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在林锦洪的社区45岁以上人群的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广州地区膝骨关节炎社区的阳性发病率达到了21.5%,但是低于中国其他地区,所以膝关节的发病率在地域上也有所区别。

而在美国,膝骨关节炎也是很常见的疾病,据报道,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发生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占10%,女性占13%,在美国,估计有1300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在膝盖上有X 线影像性骨关节炎,其中约有400万人被分类为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3]。

由此可见膝骨关节炎在我国乃至发达国家,都是发病率极高的疾病。

发病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会逐渐增大,高龄对老年人的膝关节和髋关节来说影响相对较大,而绝经前后则对手部关节炎影响最大,关节炎可以发生在身体很多关节,但发生在膝关节和髋关节的风险更高。

外治法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外治法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80 -in normal, keratoconic, and crosslinked eyes[J]. Cornea,2015,34(7):791-796.[38] CERVINO A,GONZALEZ-MEIJOME J M,FERRER-BLASCO T,et al. Determination of corneal volume from anterior topography and topographic pachymetry: application to healthy and keratoconic eyes[J]. Ophthalmic Physiol Opt,2009,29(6):652-660.[39] WEI P,CHENG G P,ZHANG J,et al. Changes in cornealvolume at different area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orneal biomechanics after SMILE and FS-LASIK surgery[J].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1-7.[40]刘志慧,李雪,郑志源,等. SMILE 术后角膜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性[J].眼科学报,2022,37(8):609-619.[41] KRUEGER R R,MEISTER C S. A review of small incisionlenticule extraction complications[J]. Current Opinion in Ophthalmology,2018,29(4):292-298.[42] SON G,LEE J,JANG C,et al. Possible risk factors andclinical effects of opaque bubble layer in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J]. J Refract Surg,2017,33(1):24-29.[43]马娇楠,王雁,宋一,等.不透明气泡层在SMILE 术中的产生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9,55(2):115-121.[44] WU D,LI B,HUANG M,et al. Influence of cap thickness onopaque bubble layer formation in SMILE: 110 versus 140 μm[J].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2020,36(9):592-596.[45]李跃祖,梁刚,张洁莹,等.角膜生物力学与光密度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20,20(2):328-331.[46]郭含超.角膜光密度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1,39(5):454-458.[47]黄洋轶,韩田,张晓宇,等. SMILE 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角膜光密度的关系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21,36(S1):483.[48] FERN ÁNDEZ J,RODR ÍGUEZ-VALLEJO M,MART ÍNEZ J,et al. New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corneal biomechanics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by scheimpflug-based dynamic tonometry[J].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2017,43(6):803-811.(收稿日期:2023-05-18) (本文编辑:冯乐乐)*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22H060005);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B20200032);浙江省杭州市医坛新秀人才项目(杭卫办﹝2021﹞6号)①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通信作者:何丽红外治法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周坤① 莫亚峰① 汤样华① 何丽红① 【摘要】 膝骨关节炎(KOA)是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膝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关节外侧室OA或膝外翻畸形,如采用胫骨高位截骨,不仅 能加大膝关节间隙向外上方倾斜的程度,还将导致膝关节侧 方不稳定,半脱位和OA进行性进展。因此要采用股骨髁上 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方法简单,关键是要避免将胫骨平台关 节面造成骨折,如果能以坚强内固定,可以早期行关节功能 性锻炼,则术后疗效提高。推荐德国Link公司的改良 Giebel槽式钢板,其两枚皮质骨钉利用张力带的原理使截 骨面加压,并控制了远端旋转。
假体分:单髁型,全髁型。 固定方式:骨水泥、非骨水泥;按限制程度分:限 制型,非限制型。
固定方式:骨水泥,绝大多数骨水泥固定型膝 关节置换临床效果十分满意,骨水泥本身并不 是人工置换术的薄弱环节。而使用方法不当才 是问题的关键、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是通过 紧密压配和骨组织长入假体多孔层达到生物固 定的效果,非骨水泥假体对患者局部骨质及术 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术后负重推迟4~6周。长 期随访,两者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关节镜下软骨成形术,软骨移植术,微骨折软骨修复术,这 些都是针对OA软骨缺损的新兴手术,疗效不十分确切。韩 国学者的微骨折术在软骨缺损处用钢针戳出数个小孔,二次 关节镜检查,见原缺损处有软骨样组织附于骨面上,这种组 织日后能否演变成真正的软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 置换的状况
料分两大类,钴合金和钛合金,只有少数患者对钴过敏,应询问相关病史。钴合 金+超高分子聚乙烯组成的假体是膝关节材料的“金标准”。
膝关节OA与肌力
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肌力测试分析,得出患侧与健侧差20%以上,而正常 在10%以内,结合临床实践,常常发现骨关节炎患者的股四头肌和 绳肌之力下降势 必对下肢功能状态有影响,使膝关节不稳定因素加重,而不稳定又会加重OA的病变 程度,如此造成恶性循环。Nelson等认为对患肢进行有目的肌力锻炼。不但可以增 加关节的稳定性、阻断或降低这种恶性循环,而且可以缓解病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硬化等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疾病,是引起全球老年人残疾和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OA的有效性和预后取决于对步态的深入分析和了解,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步态分析是OA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和外科手术前后评估的重要手段。

首先,步态分析可用于识别和评估膝关节OA患者的运动异常和疼痛机制。

步态分析可以评估步态的各个方面,如步态周期、步态时间、步幅、步频、着地力量等,通过评估这些参数可以识别关节的异常运动,如疼痛、抬头踩地、跛行等。

此外,步态分析还可以识别患者面临的关节疼痛问题,这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减少关节疼痛和扭伤的发生率。

其次,步态分析可以指导OA患者的康复和运动治疗。

康复和运动治疗是改善OA患者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的重要手段。

步态分析可以识别需要治疗的关节以及治疗后的效果。

例如,对于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的康复治疗,步态分析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步态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最后,步态分析可以评估OA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康复状况。

在一些情况下,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OA患者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的最佳方法。

步态分析可以评估外科手术前后的步态特征、步态参数变化、和步态的改善程度,以便医生和相关治疗人员更好地了解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步态分析是对膝关节OA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和外科手术前后评估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步态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生物力学分析仪等,这能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步态,帮助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步态分析可以作为膝关节OA治疗的重要补充,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1. 本文概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针灸作为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较少副作用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近五年(2019年至2024年)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温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手段的应用及其联合疗法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大量高质量文献的系统回顾与综合分析,探讨不同针灸方法的治疗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结合研究成果总结最佳实践模式与未来研究方向。

还将关注新型艾灸设备如DAJ多功能艾灸仪在温针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相较于传统温针灸的优势比较。

通过本综述,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针灸治疗策略指导,同时推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向着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2.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在撰写《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一文中,“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可以这样展开: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临床应用。

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针对KOA,针灸尤其注重调理肝肾,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易导致关节病变。

针灸具有明显的通经活络作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以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或是骨质出现增生而引发的一种关节性疾病,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患者的关节部位会出现疼痛感,活动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畸形,从而加重病情,造成患者残疾。

因此,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措施较为重要。

本文就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措施展开研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骨性关性炎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畸形率,患者会在发病后,关节的基质会出现崩解,软骨的细胞会出现明显的减少,而且会在病程的延长下导致病情持续地发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患者的关节会出现疼痛感、僵硬、肿胀等表现,已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经济情况等。

有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且女性属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高发群体[2]。

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采用手术、保守治疗等方式,同时通过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从而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文就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探究,现做如下报告。

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方案属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式,常用的药物有非类固醇类与止痛药等,其中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物属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其可以缓解静息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实践表明,如长时间应用此药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3]。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要应用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物,可以采用外用的方式。

临床常用地缓解疼痛类药物为双醋固醇,其与非甾体的抗炎药物的效果相似,但其可能会在用药中出现腹泻,故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不建议应用此药物。

双膦酸盐属于骨细胞抑制类药物,其可以发挥抗炎的作用,对骨与软骨具有一定的作用机制,且不会影响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瘀,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法;中药内服、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中医疗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共纳入10篇文献,并根据文献中治疗有效率,JOA 评分,V AS 评分等结局治疗,进行Mate 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表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有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JOA 评分高于单纯西医治疗,V AS 评分低于单纯西医治疗。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在改善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上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局限性:①纳入文献10篇,可能存在文献遗漏,样本较小;②纳入文献的Jadad 质量评分较低;③有效率指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提示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综上,本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较好,以供参考。

但更明确是结论有待于更科学严谨和样本量更大的随机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1]王经宇,董玉珍,安永博,等.HXN 型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5):5616-5621.[2]段大波,张树鹰.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学,2016,22(18):31-32.[3]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blingding necessary[J].Contron ClinTrials,1996,17(1):1-12.[4]陈博,黄肖华,易生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Meta 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2):4-8.[5]刘海峰,沈志民,王满,等.独活寄生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7):863-864.[6]石睿,傅麟炜,王小彬,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8(1):127-128.[7]张宝喜,孙艳林,曹建青.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名医,2019(2):130.[8]王刘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44-46.[9]曲安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7):787-788.[10]梁丽瑞.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2):1464-1465.[11]严巍.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78例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4):149-150.[12]马京欢.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研究[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80-81.[13]丁思明,向伟明,唐吉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13-3814.[14]董兵.中西医结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955-2956.编辑:田杏茹 编号:EA-4200608079(修回: 2021-01-18)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A literatures review on the mechanism of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inTCM and Western medicine易 岚 欧阳厚淦* 欧阳彦楚 崔田田 吴慧婷 陈 楚(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330004)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2-0142- 证型:ID 【摘 要】为了了解现时段中西医在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 )中的治疗进展,从文章治疗机理角度进行总结,通过选取近年来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相关文献,分析得出:目前治疗KOA 的方法西医多以药物配合,后期予以手术,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在中医的方面,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且效果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膝关节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关节部位,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为此加强对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对治疗该病,减轻患者痛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疼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058-01
膝关节是人体中非常重要其较大的关节,而膝骨关节炎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老年疾病中的多发并在,该病在发作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等均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1]。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年化现象日益严峻,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就现代在医学上的技术来看,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为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论述。

1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病理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累及软骨下骨质、关节软骨和关节滑膜。

1.1 软骨病变:通常情况下软骨是该病发病病变最早的部位。

发病初期会出现局部性软骨表层软化,并且以小片状逐渐脱落。

最后逐渐发展成为溃疡,溃疡的深浅、形态和大小均不一,患者的骨赘或者软骨会逐渐脱落,并在关节内形成游离体。

1.2 软骨下骨质改变:软骨逐渐剥脱后,其软骨下骨质也随之
暴露出来,患者骨髓内的纤维组织和血管逐渐上升,新骨也将随之出现,其硬化层也逐渐生成,硬化区受到压应力的影响,使得患者的骨质随之受到囊性变、微骨折和坏死的情况。

软骨下骨髓内发生囊肿和骨质增生,并且软骨的边缘也逐渐成为骨赘新生物,这是该病最大的特点。

1.3 滑膜病变:患者早期炎细胞会逐渐浸润并且滑膜有充血现象。

而到了后期滑膜衬内里层也会出现非常明显地变厚及变多,同时细胞层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其呈现绒毛增生,弹性也会随之失去,其内也会将破碎的骨质或软骨小块逐渐埋没,并致使出现较大的细胞反应。

2 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机制
2.1 膝骨关节炎疼痛的解剖学:相关研究专家通过研究,对关节的神经支配进行非常详细地描述。

在他们研究中表明,神经支配最丰富的区域是韧带、关节囊和他们的附着点,同时也有非常丰富的神经供应到接近关节缘的骨膜和进入滑膜及软骨下骨的血管。

同时还有专家对四种不同的感受器进行了描述,并指出非球形iv型神经末梢主要负责感受痛觉。

这些无髓神经感受器在血管周围和间质呈现出丛状形式,同时其还可作为滑膜、关节囊和关节的脂肪垫。

这些感受器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使关节暴露在化学刺激物或者其紧
张感上升。

并且wyke认为关节痛还应当考虑到化学源性或者机械源所导致的结果。

2.2 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病机制:其中骨痛、滑膜炎和关节周
围综合征应当引起注意。

2.2.1 滑膜炎:这是膝骨关节炎非常重要的一种特点。

christensen在其文献中指出:引起滑膜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关节碎屑及软骨碎片。

schumacherl等专家则认为含钙的结晶物,二水焦磷酸钙和碱性磷酸钙均是导致滑膜炎的一大因素。

而神经肽主要是: npy(神经肽y)、sp(p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vip(血管活性肠肽)等以及炎症介质,这些物质的聚拢会导致患者的滑膜炎症加剧[2]。

2.2.2 膝骨关节炎的“骨痛”膝骨关节炎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关节缘和已经被损害的软骨病灶下方的骨变化所致。

kelltren认为是由于关节缘组织出现增加,逐渐形成骨赘知识膝骨关节炎出现疼痛。

也就是说,关节软骨在出现脱落后,存在于软骨下骨髓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逐渐关节液中的炎症介质和神经肽等所激活,进而出现疼痛反应。

2.2.3 膝骨关节炎的关节周围综合症:在患有膝骨关节炎的关节周围触碰,能够感觉到疼痛,主要是由于存在于关节炎周围的腱炎、滑囊炎和肌腱抵止点出现纤维织炎和病变等。

3 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治疗
3.1 药物治疗:可以运用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来针对性地抑制炎症,例如非类固醇抗炎制剂等,该药物能够有效渗透皮肤对患处起到明显地镇痛作用。

同时还可以采用神经肽受体阻滞剂,例如:cgrp受体阻滞剂hcgrp(8-37),其在临床疼痛治疗中有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亦可选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注入透明质酸钠,能够使关节组织和滑液逐渐恢复稳定,改善其粘滞度和弹性,使疼痛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3.2 手术治疗:选用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应当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若为轻中度患者,则应当采取滑膜切除术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清理,主要是滑膜中结晶体、炎症成分以及关节腔内的软骨碎片等进行清理。

若患者为重度病损,则应当采取全膝关节成形术,通过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达到治疗效果。

4 展望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慢性疾病,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机制、病因和病理生理均没有得到有效明确和完全阐明。

到目前为止,疼痛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患者的软骨下骨和关节软骨有病变现象;二是关节滑膜有炎性病变的情况发生,其中滑膜的神经源性炎症等导致患者出现炎性疼痛为最要原因,其中骨软骨的病变情况最为严重,并且和骨软骨病变形成相互制约,最后出现恶性循环。

为此,进一步了解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病因和疼痛机制等,能够使治疗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出更多疗效更加的药物。

而随着生物材料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膝骨关节炎的防治工作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形势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 喻晶晶,石晓兵. 膝骨关节炎的诊疗及其进展[j]. 骨科,2012,(01)
[2] 刘加钱,牛维. 膝骨关节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