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9年版)
2019版OARSI《膝、髋和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更新内容的解读

Chin J Bone Joint Surg,Sep.2020,Vol.13,No.9《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年9月第13卷第9期2019版OARSI《膝、髋和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更新内容的解读*谢天顺1邱萍2△朱锦宇1**(深圳大学总医院1.关节创伤科;2.体检科,广东深圳518000)【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关节退行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手术治疗在KOA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2019版OARSI《膝、髋及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中KOA 部分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为临床上KOA治疗提供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Interpretation of the updated par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from2019OARSI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hip,and polyarticularosteoarthritis*XIE Tianshun1,QIU Ping2△,ZHU Jinyu1**(1.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2.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Shenzhen518000,Guangdong,China)【Abstract】Knee osteoarthritis(KOA)is a common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joints with joint pain and functional limitation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n KOA treatment,non-surgical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is article interpreted the updated part of KOA in the2019"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hip,and polyarticular osteoarthritis",and provided a scientific,standardized,and up-to-date treatment plan for clinical KOA treatment.【Key words】Knee Osteoarthritis;Non-Surgical Treatment;Guideline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5],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6-9],非手术治疗在KOA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15]。
最新指南:2019ACRAF发布手、髋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管理指南

最新指南:2019ACRAF发布手、髋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管理指南2019ACR/AF最新指南2020年1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联合关节炎基金会(AF)联合发布了手、髋和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管理指南,这是对2012年ACR手、髋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管理建议的更新,主要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制定骨关节炎治疗决策时提供指导。
方法:我们确定了OA的临床相关人群、治疗措施、对照者、结局问题和关键结局。
一个文献审查小组对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以总结支持OA现有教育、行为、社会心理、物理、身心和药物疗法利弊的证据。
使用建议评估分级、制定和评估方法,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
由风湿病医师、内科医师、物理和职业治疗师以及患者组成的投票小组对建议达成了共识。
结果:基于现有证据,对所评估的方法作强有力或条件性的推荐或不推荐。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和/或髋部OA患者,强烈推荐进行运动、减肥。
对于第一腕掌关节(CMC)OA,强烈推荐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计划、太极拳、使用手杖和手矫形器。
对于胫股膝部OA,强烈推荐胫股骨支撑,膝部OA强烈推荐使用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口服NSAIDs和关节内类固醇注射。
对于第一CMC OA,条件性建议包括平衡运动、瑜伽、认知行为疗法和运动,除第一CMC 关节外的其他手关节,推荐关节矫形器。
髌股膝部OA条件性推荐进行髌股骨支撑。
膝部OA推荐针灸、热力疗法、射频消融术。
手部OA 推荐局部NSAIDs、关节内类固醇注射和硫酸软骨素。
局部辣椒素、对乙酰氨基酚、度洛西汀和曲马多条件性推荐用于膝部OA。
结论:新指南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OA治疗决策提供了指导。
临床医生和患者应参与共同决策,并考虑到患者的价值观、偏好和合并症。
该指南不应被用于限制或否定疗法的使用。
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推荐手、膝和髋部骨关节炎的物理方法、社会心理和身心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反对推荐手、膝和髋部骨关节炎的物理方法、社会心理和身心治疗方法推荐手、膝和髋部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推荐。
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ICD-10:M16)。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另编00.74—00.77)。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逐渐加重;肥胖、髋关节既往创伤、感染、先天畸形等病史。
2.体格检查:患髋屈曲、外旋和内收畸形,髋关节前方压痛,患侧髋活动受限、跛行步态,患肢可有短缩。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符合髋关节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1.原发性骨关节炎原则上年龄在50岁以上;2.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使用药物及其他非手术治疗措施,疼痛和活动受限不能缓解;4.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6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6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

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一、引言骨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病,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的痛苦。
作为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骨关节炎,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而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的发布,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就该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骨关节炎的诊疗方法。
二、病因与流行病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骨关节炎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
据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骨关节炎的病因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芳龄、肥胖、关节损伤等。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骨关节炎患病率随着芳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后续的诊疗提供了依据。
三、诊断与评估在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对于骨关节炎的诊断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方法。
诊断骨关节炎首先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
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X线、CT、MRI等。
指南还强调了对于不同部位骨关节炎的诊断要点,这对于我们准确诊断和评估骨关节炎至关重要。
四、治疗原则在治疗部分,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治疗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体重控制、适量运动、热敷等,这些都是对患者非常有益的建议。
而药物治疗方面,则提及了一些对疼痛和炎症起效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关节内注射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对于手术治疗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六、总结与展望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科学的诊疗指导。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

➢ 推荐8:临床医生在诊断OA时,应与其他能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的疾病相鉴别,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 假性痛风以及关节损伤等(GPS)。
三、OA治疗相关临床问题
临床问题5:OA的治疗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 推荐9: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变 部位及程度等采用阶梯化与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减轻疼痛、改 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和矫正畸形 的目的(GPS)。
二、OA诊断相关临床问题
临床问题1:OA 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 推荐3:髋关节OA的高危人群还包括存在髋臼发育不良、股骨颈凸轮 样畸形、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特殊职业或家族中有OA患者等危险因 素者(推荐强度:强推荐,C)。
➢ 推荐4:手部OA的高危人群还包括存在长期从事特殊手部劳动、处于 围绝经期、家族中有OA 患者或肠道菌群紊乱等危险因素者(推荐强 度:弱推荐,C)。
二、OA诊断相关临床问题
临床问题3:对于疑似OA患者,临床医生应选择哪些影像学检查?
➢ 推荐7 :疑似OA患者应首选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CT、MRI及超声等 检查进一步明确退变部位、退变程度以及进行鉴别诊断(推荐强度: 强推荐,证据等级:B)。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基础治疗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骨关节炎相关知识的 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有 助于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与康复。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减轻关节负荷,如减轻体 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降 低关节磨损。
运动康复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关节 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有氧运动 ,以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感谢观看
善关节环境。
截骨术
通过截骨改变关节力线,减轻关 节负荷,适用于关节力线不良的
骨关节炎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骨关节炎、关节功能丧 失的患者,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 ,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04
CATALOGUE
骨关节炎的管理和预防
骨关节炎的患者管理
综合评估
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疼痛程 度、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等,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骨关节炎:多数与年龄、遗传、 肥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些内容为骨关节炎的概述,提供了对 该疾病的初步认识,为后续的诊断和治 疗奠定基础。
炎症反应:骨关节炎病变过程中,常伴 随轻度至中度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 痛、肿胀等症状。
继发性骨关节炎:常由关节创伤、关节 感染、关节先天性异常等诱发。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01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消炎退热。
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关节营养药
02
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缓解关
节炎症状。
局部外用药物
03
如贴敷膏药、涂抹药膏等,可局部消炎止痛,缓解关节肿胀和
最新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最新骨关节炎诊疗指南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骨关节炎,医学界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最新的诊疗指南也应运而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这份最新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首先,我们要明确骨关节炎的定义和症状。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
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
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综合判断。
症状方面,患者的关节疼痛往往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体征方面,可能会有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摩擦音等;影像学检查如 X 光、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关节软骨、骨质、滑膜等结构的变化。
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最新指南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包括患者的教育,让患者了解骨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关节保护方法,如避免过度负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关节保暖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对于骨关节炎患者也很有益处,比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则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首先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但要注意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
对于关节内有炎症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
当骨关节炎发展到严重阶段,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法有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截骨术可以通过改变关节的力线,减轻关节面的压力;人工关节置换术则是在关节破坏严重、疼痛无法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的最终治疗手段。
骨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 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等,还可伴有发热、乏力、 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内容摘要
在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类风湿关节炎可与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等。这些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 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四、指南启示
四、指南启示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对中医从业者和患者具有以下启示: 1、中医从业者应积极学习掌握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技能,以提高临 床疗效。同时要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四、指南启示
2、患者应增强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必要性。 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做好康复护理。
内容摘要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对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 疾病的活动性、受累关节的数量和程度、是否有全身症状等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重视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 解读》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膝骨关节 炎中医诊疗指南》的发布更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次演示将对该指 南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进行解读。
内容摘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经验。首先,个体 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制定。 其次,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但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慎重选择使用时机和剂量。最后,免 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担。
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对我国OA 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为了及时反映当今OA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OA诊疗策略,规范骨科医生诊疗行为,自2017年6月开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关节领域相关专家,根据近年OA药物及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参考国内外OA诊疗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对原指南进行更新。
一定义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二流行病学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为OA患者。
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和脊柱(颈椎、腰椎)等关节,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膝关节症状性OA(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评分≥2分,同时存在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为8.1%;女性高于男性;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即西南地区(13.7%)和西北地区(10.8%)最高,华北地区(5.4%)和东部沿海地区(5.5%)相对较低。
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膝关节症状性0A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在城市人口中,手部关节OA的患病率为3%(男性)和5.8%(女性;髋关节影像学OA(采用Croft等的标准,即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存在以下影像学征象中的任意一条:关节间隙最窄处≤1.5mm;≥2分的骨赘,及上外侧关节间隙狭窄≥2分或上内侧关节同隙狭窄≥3分;其他≥3分的OA影像学征象)的患病率为1.1%(男性)和0.9%(女性),农村地区髋关节0A患病率为0.5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OA的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OA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尤其是症状性膝关节OA,研究认为可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近1倍。
导致OA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女性、肥胖和关节损伤与膝关节OA发病有关;年龄、性别及某些特殊职业是手部OA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是髋关节OA发病的相关因素。
髋、膝关节0A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8%~60.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OA晚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2.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
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min。
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
,最终导致残疾。
3.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0A最为常见且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也可以造成关节肿大。
4.骨摩擦音(感):常见于膝关节OA。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感)。
5.肌肉萎缩:常见于膝关节OA。
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无力。
(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为OA明确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在X线片上OA的三大典型表现为受累关节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关节内可见游离体,甚至关节变形。
2.MRI:表现为受累关节的软骨厚度变薄、缺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及变性、关节积液及胭窝囊肿。
MRI对于临床诊断早期OA有一定价值,目前多用于OA 的鉴别诊断或临床研究。
3.CT:常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和骨赘增生等,多用于OA的鉴别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骨关节炎患者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若患者同时有滑膜炎症,可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轻度增高。
继发性OA患者可出现与原发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四)诊断要点OA诊断需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诊断,具体可参照图1。
此外,本指南提出了髋关节、膝关节和指间关节OA的诊断标准以供参考(表1-3)。
本指南的诊断标准参照了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联盟制定的标准并经部分骨科专家讨论确定。
(五)临床分期目前,对OA的临床分期有多种方法,包括根据临床特点的四级分期、根据X线改变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表4)和根据关节镜下关节软骨损伤的Outbridge分级(表5)。
但是上述各类分级方法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并无明确的指导意义,绝大部分被用于临床研究。
四治疗OA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OA的总体治疗原则是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阶梯化及个体化治疗(图2)。
(一)基础治疗对病变程度不重、症状较轻的OA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强调改变生活及工作方式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目标,减轻疼痛、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1.健康教育: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OA的知识宣教并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检测及评估机制,根据每日活动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同时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等。
减轻体重不但可以改善关节功能,而且可减轻关节疼痛。
2.运动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保持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1)低强度有氧运动:采用正确合理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应依据患者发病部位及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2)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既可改善关节稳定性,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应注重关节活动度及平衡(本体感觉)的锻炼。
由医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指导并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常用方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训练;臀部肌肉训练;静蹲训练;抗阻力训练。
(3)关节功能训练:主要指膝关节在非负重位的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
常用方法包括:①关节被动活动;②牵拉;③关节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
3.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常用方法包括水疗、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针灸等。
不同治疗方法适用人群不同,但目前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的使用尚存一定争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4.行动辅助:通过减少受累关节负重来减轻疼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但不同患者的临床收益存在一定差异,患者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也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具辅助行走,但对改变负重力线的辅助工具,如外侧楔形鞋垫尚存在争议,应谨慎选用。
(二)药物治疗应根据OA患者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内外结合,进行个体化、阶梯化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类)是OA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
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
(1)局部外用药物:在使用口服药物前,建议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可使用各种NSAIDs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局部外用药物可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但需注意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局部外用药物与口服NSAIDs类药物。
(2)全身应用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是口服药物。
用药原则:①用药前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关注潜在内科疾病风险;②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剂量个体化;③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及同类药物重复或叠加使用;④用药3个月后,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査。
注意事项:口服NSAIDs类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对于不同患者并不完全相同,应参阅药物说明书并评估服用NSAIDs类药物的风险,包括上消化道、脑、肾、心血管疾病风险后选择性用药(表6)。
如果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可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使用非选择性NSAIDs类药物,应同时加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等胃黏膜保护剂。
如果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较高,应慎用NSAIDs类药物(包括非选择性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同时口服两种不同的NSAIDs类药物不但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镇痛药物:对NSAIDs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可使用非NSAIDs类药物、阿片类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药物的复方制剂。
但需强调的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建议谨慎采用。
3.关节腔注射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人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
(1)糖皮质激索起效迅速,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但反复多次应用激素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3次,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3~6个月。
(2)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早、中期OA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但其在软骨保护和延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尚存争议,建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
(3)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可参与关节内组织修复及再生,但目前对于其作用机制及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